拓墣产业研究所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at, 15 Mar 2014 07:50:5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拓墣产业研究所:预计201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超过15349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201947.html Sat, 15 Mar 2014 07:50:55 +0000 //www.otias-ub.com/?p=201947 samsung-smart-tv-like-my-hip-600-90056

拓墣产业研究所数据披露,2012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达到5113万台,Smart TV渗透率将达到21.6%,且伴随消费者接受度逐渐提高、供应端持续出货,预计至2015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超过15349万台,智能电视渗透率将达54.6%。在全球化的浪潮下,电视这个意义重大的“第三屏”,成了无数电子品牌争夺的市场。全球智能电视市场亦呈现出几个值得关注的发展态势。

传统彩电产业链被重新塑造

最近几年智能电视的发展步伐明显加速,呈现出快速普及趋势。各大彩电厂商也纷纷加大在智能电视领域的投入力度,争相推出各自的智能电视新品,并积极投身于软件应用市场的开发和整合,不长的时间内,智能电视产品已经铺天盖地。

然而随着谷歌、苹果、联想等IT巨头加入彩电业,打破了国际上传统以面板等硬件资源垄断的态势,彩电产业的传统巨头如三星、索尼、LG等品牌面临挑战。为了搭上智能电视发展的高速列车,各大彩电制造商也纷纷打破传统以画质为卖点的单一形式,陆续推出一系列主打智能体验的电视产品,如三星开展了以语音控制、手势控制、面部识别功能等为买点的智能电视产品;LG关注多屏互动,拥有CNTV平台;松下也推出了融入Smart TV概念的产品;澳大利亚市场领导性品牌SONIQ声光电视则通过全球率先研发智能电视的沉淀和不断完善的科技功能,聚焦高性价比的智能电视市场。

内容平台的建设成为重点

随着智能电视的发展入趋白热化,单纯依靠硬件功能的不断强化已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了。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并没有注重对电视专用智能应用及内容的研究,没有自己的内容及应用程序研发团队,甚至还存在将手机等智能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拷贝,以此来填充智能电视的内容及应用程序的现象。就趋势而言,如果不掌握电视智能应用及内容,就无法取得当今智能电视产业的主导权。

前文提到的澳洲品牌SONIQ为我们提供的借鉴。这个在全球率先研发了第一代安卓系统的智能电视的品牌,在关注智能电视领域初期,即重视其自身内容平台的搭建和研究。目前已经成功推出了Cinavision内容平台。该平台可以提供从儿童节目、喜剧、烹饪到体育等多种内容,还有来自中国、意大利、巴西等海外节目等等。客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随时获得多角度的娱乐体验,Cinavision内容平台的成功搭建,使SONIQ从单纯的电视制造商向互联网电视综合运营商转变,进入内容提供和广告传媒运营领域。

重视用户体验多于功能

除了内容应用外,大多数消费者还很看重智能电视的操作体验,人机交互体验是他们选购产品的关键因素,简单易用、运行顺畅是消费者对智能电视的最终诉求。纵观目前的智能电视产业,“高大上”已经呈现退流行趋势,相比让人眼花缭乱的多功能,消费者常感手足无措。功能强大导致了操作复杂,而与手机和电脑不同,电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往往代表了家庭与舒适的生活,太过复杂的操作只会让更多的消费者止步不前。

目前各智能电视品牌也开始关注用户体验,很多品牌通过简化遥控器,搭建语言控制、手势控制等功能强化用户体验,操作简便成为智能电视发展趋势。

SONIQ声光智能电视就是实用性的代表,在满足上网体验的同时,更注重用户体验是否完善便捷。为强调功能性和简便性,电视专门配有蓝牙全键盘,用户可以完全掌控电视,不论是换台、上网、还是发信息给Facebook上的朋友,都十分方便。电视配备的遥控器,适应了按键减少的趋势,设计合理简单。在同价产品中优秀的性能,更保证了上网操作的流畅性,为用户提供了舒适的试听享受。

]]>
拓墣产业研究所:预计2013年全球LTE用户数突破1亿用户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801.html Fri, 05 Jul 2013 15:28:59 +0000 //www.otias-ub.com/?p=129801

全球LTE用户数成长快速,预计2013年将可顺利突破1亿用户。目前LTE使用人口集中在北美、日本、韩国,合计用户数市占超过8成,虽然北美是全球LTE用户最多的地区,但急起直追的亚太市场也不容小觑。例如,澳洲当地最大电信商Telstra的LTE用户数在2012年底已超过50万户,而新加坡电信商M1从2011年商用LTE以来,也已有两年经验,至于台湾与中国大陆则将在2013年底进行4G LTE释照,随着LTE移动宽带网络服务的陆续推出,移动应用服务与商业模式亦将演进。

拓墣产业研究所通讯研究中心许荏钧研究员表示,面对未来十年移动通讯技术主流的LTE商机,除了基站的先期建设外,借镜其他区域市场的商用经验,将可为LTE的相关技术课题及挑战做好准备,增加产业链的获利机会。而从6月下旬甫落幕的CommunicAsia亚洲通讯展来看,LTE所面临的三大挑战为讯号干扰、回程网络解决方案(Backhaul Solution)以及异质架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而挑战中也隐含着商业机会,包括LTE基站射频系统产品解决方案、光通讯零组件以及解决分流问题的小型基地台(Small Cell)产品。

  流量刺激LTE建置 基站射频与光纤需求爆发

在CommunicAsia 2013的峰会,LTE在基站射频与移动回程网络解决方案(Mobile Backhaul Solution)是两大热门议题。不论是新建的4G基站或透过2G与3G基站的升级,只要使用不同频段,在基站射频系统产品需求都是不可或缺的,而随着LTE数据流量在商用后的持续增加,基站天线与RRU(Remote Radio Unit)更换的需求将持续成长。

由于流量与基站的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移动回程网络的建置,现阶段在大带宽有线网络的布建均以光通讯技术为主,此趋势将刺激光通讯产品包括设备的使用、光通讯零组件的需求以及光纤光缆的铺设,在流量快速成长下,10G GPON与EPON除了产业链逐渐成熟外,其未来可堆栈而成TWDM-PON的弹性布署,都将使10G PON成为现阶段光通讯设备主流。

  TD-LTE来袭 商机不可忽视

TD-LTE主要使用国家包括中国大陆、印度、日本、苏俄、澳洲等。虽然目前在TD-LTE实际商用的用户数仍不到一成,但随着大陆预计在2013年底开放第一阶段三张TD-LTE执照给三大电信商,可望有效刺激TD-LTE在全球用户数的提升,进而带动产业链的发展。由于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在3G所使用的移动通讯技术分别为WCDMA与CDMA 2000,向TD-LTE演进差异较大,因此,在大陆政府开放FDD LTE频谱执照之前,此两家业者向中国移动租用TD-LTE网络机率较高。

 

在大陆的相关政策主导下,TD-LTE的商机即将起飞,以中国移动为例,2013年7月15日将启动4G LTE设备招标,预计第一阶段可达成20.7万基站布建,总规模预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而中国电信则将建立TDD/FDD融合组网,以FDD为主,TDD为辅,预计将刺激TD-LTE设备包括Dongle、MiFi与CPE等市场发酵。不过,TD-LTE成功与否,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在商业生态体系的建立与完整度,为避免重蹈TD-SCDMA覆辙,预料,中国移动在TD-LTE将更为积极推广,寻求包括来自国际大厂对于芯片的支持,以及台厂在OEM/ODM与EMS的设备制作能力。由于目前中国移动的3G渗透率仍低,若大陆顺利于2013年底顺利释照, 加上产业链的配合,预计商用后一年,大陆TD-LTE用户数可望迅速飙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