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手机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25 Feb 2025 12:08:2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ounterpoint:2024年中国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7% 华为Mate X5以28.1%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653.html Tue, 25 Feb 2025 12:08:20 +0000 //www.otias-ub.com/?p=1742653 近日消息,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2024中国折叠屏手机的销量同比增长27%,华为依然遥遥领先。最畅销的五款可折叠智能手机占中国可折叠手机销量的50%以上,其中华为和荣耀各占两席,vivo占一席。具体如下:

华为Mate X5,市场份额高达28.1%;

华为Pocket 2,市场份额为10.7%;

vivo X Fold 3,市场份额为5.3%;

荣耀Magic Vs 2,市场份额为4.4%;

荣耀Magic V Flip,市场份额为3.7%。

可以看到,华为以大比分优势霸占了前二,总市场份额达到38.8%,拿下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

最重要的是,华为Mate X5还是一款发布于2023年9月的老机型,能取得这个成绩非常出色。

从类别上来看,大折叠在国内明显更受欢迎,占比高达67%,小折叠仅占比33%。

自 快科技
]]>
CINNO Research:2024年Q2中国折叠屏手机销量达262万部 同比增长12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5181.html Wed, 21 Aug 2024 12:50:42 +0000 //www.otias-ub.com/?p=1715181 近日消息,咨询机构CINNO Research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262万部,同比增长125%,环比增长11%,并已连续四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同比增长幅度。

其中华为市场份额35.2%,同比上升1%,位居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第一

vivo也不遑多让,凭借新机vivo X Fold3系列的不错表现,以31.9%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OPPO因其新机上市周期延长份,市场份额同比下滑5%,以11.1%的市场份额排名国内第三。

此外,本季度中,搭载AI技术的折叠屏手机的市场销量占比为42%,同比大幅上升42%,环比上升10%,AI技术有望成为折叠手机的标配功能。

机身厚度方面,本季度折叠屏手机的折叠厚度在12mm以下的销量占比70%,同比上升47%,环比上升19%,厚度减薄趋势明显。

手机重量方面,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当年上市的折叠屏新机机身重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中位值由2020年的282g降至2024年上半年的204g,重量降幅达28%。

自 快科技

]]>
2022年-2023年中国600至1000美元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9044.html Thu, 07 Mar 2024 15:06:08 +0000 //www.otias-ub.com/?p=1679044

]]>
2019年-2023年中国大于1000美元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679041.html Thu, 07 Mar 2024 15:04:36 +0000 //www.otias-ub.com/?p=1679041

]]>
IDC: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26万台 同比增长173.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7332.html Sat, 21 Oct 2023 06:46:40 +0000 //www.otias-ub.com/?p=1647332

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26万台,同比增长173.0%;上半年出货227万台,同比增长102.0%。

自问世以来,折叠屏手机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且是目前低迷的手机市场里唯一保持上升趋势的细分市场。各安卓厂商纷纷重点打造各自的折叠屏产品,是由于苹果公司短期内不会进入该市场,因此开发折叠屏手机就成为安卓厂商打造与苹果差异化产品、缩小与苹果在高端市场差距的重要布局。

随着铰链、屏幕等相关技术日渐完善,且产品价格持续下探,消费者对于折叠屏手机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此外,折叠屏手机在产品形态上也有较大改观,因此更容易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激发换机欲望。

2023年第二季度折叠屏手机厂商市场份额如下

2023年第二季度和上半年主要厂商市场表现

华为

牢牢占据国内折叠屏手机市场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分别达到43.0%和35.0%;轻薄旗舰Mate X3上市3个月以后依然一机难求。

vivo

全能旗舰产品X Fold 2和第一款竖折产品X Flip凭借全面的产品体验和出众的外观帮助vivo第二季度排名跃居第二,占据19.7%的市场份额 。

OPPO

获得15.9%的市场份额,第二季度排名第三;引领竖折产品发展方向的Find N2 Flip在上半年折叠屏各机型中出货量第一,帮助OPPO上半年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三星荣耀

即将在下个季度发布新品,第二季度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五位,份额分别8.9%和7.2%。

联想

新款产品在第二季度只上市一个月,获得3.3%的市场份额,市场反馈相比上一代产品提升明显。

]]>
IDC:2023年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11.8%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0493.html Thu, 17 Aug 2023 11:30:13 +0000 //www.otias-ub.com/?p=1640493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看到一组很有意思的报告。在今年第一季度,IDC 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同比下滑了 11.8%,但是折叠屏手机却同比上涨了 52.8%;

同时,根据京东《 2023 折叠屏手机趋势趣味图鉴 》( 以下简称 “ 图鉴 ” )数据显示,2023 年上半年京东折叠屏销量同比增长超 100%,其中小折叠屏更是同比增长 150%。

这个数据有点让人意外啊,一边是直板机越来越难卖,另一边则是折叠屏手机销量越来越好,欸,这就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 ——

你说 2023 年入手折叠屏手机的时候是不是到了?

呐,之所以我会有这样的想法,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截止目前,很多手机厂商都推出了自家的折叠屏产品,个别手机甚至已经更新到了第五代,可以说已经度过了最初摸索的那个阶段。

当然其中最最关键的是,它们的价格也来到了一个很亲民的价位。

根据图鉴显示,除典藏版、至臻版等版本以及配置升级影响之外,大折叠屏手机( Fold )起售价均价从 2021 年的 13239 元,下降到了 2022 年的 10277 元;小折叠屏手机( Flip )起售价均价则从 8294 元下降到了 7097 元。

你看前阵子,摩托罗拉推出的竖折手机 —— Moto Razr 40,它的起售价更是来到了 3999。

以前我们不买折叠屏手机可能是因为它太贵买不起,现在则主要取决于我们想不想买。

尤其是荣耀、三星、小米等品牌近期更是推出了不少折叠屏新品,京东更是联合各大厂商打造了 818 手机节,推出了折叠屏手机 180 天只换不修、以旧换新至高补贴 1500 元等福利。不少小伙伴跃跃欲试,考虑将自己的直板机换成折叠屏手机。

不过我知道现在还是有很多人对于拿折叠屏手机当主力机的做法持怀疑或者否定态度,说什么折叠屏是:

一边是猛涨的势头,一边是用户的质疑,有关折叠屏的争议可以说一直以来就没断过,考虑到很多人对于折叠屏这种产品,可能是:

对于它也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问:

在这里我也是挑选出了大家最为关心的几个问题,跟各位说说我的看法,希望能够解答大家的疑惑。

首先一提到折叠屏手机,我看到很多对折叠屏感兴趣的小伙伴,都在担心手机用久之后 ——

会不会因为弯折次数过多把手机折坏?

我们都知道折叠屏手机与直板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多了能够把柔性屏幕折起来的铰链,铰链可以说决定着折叠屏手机的折痕深浅和使用寿命。

最开始呢,折叠屏手机普遍使用的是 U 型铰链,由于它几乎把屏幕进行了对折,所以避免不了有一道明显的折痕:

后来水滴型铰链出来之后,屏幕折痕不仅得到减小,折叠状态下手机还可以做到完全闭合,从而大幅提高了机身耐用性:

不仅如此,最近这几年各大手机厂商还进一步优化了水滴铰链结构,并且使用了诸如钛合金、高强度钢、碳纤维板等各种材料来提升铰链寿命。

你看像是 OPPO Find N2 就宣称在折叠 40 万次以后,不管是折痕深度也好还是宽度都不会发生本质变化。

包括其它很多折叠屏手机也都通过了 40 万次或者 50 万次的权威机构折叠测试。

这是什么概念?

按照我每天累计点亮屏幕 200 次来算,如果我每天弯折屏幕两百次,需要累计五年多才能累计到这次数,到了那个时候,估计很多人早就换手机了。

所以就这么说吧,折叠屏手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铰链技术可以说已经很成熟,在使用过程中放心折就是了,其实没那么容易被折坏。

我这里就有两台从首发用到现在的折叠屏手机,平时就是正常当主力机在用,各位可以看到它们折痕并没有加深:

包括铰链依旧紧实牢固,该闭合就闭合、该悬停就悬停一点都不含糊:

说起来折痕这种东西,在我看来应该是属于那种 ——

买之前我们会特别关注 但是买之后却最容易忽视的地方

不说全部,现在有些折叠屏手机在点亮屏幕后,从正面看大多数时候已经不会影响到我们观看屏幕。

不过折叠屏手机天生就比直板机更脆弱些倒是真的,毕竟机身多了铰链这个复杂结构,一般直板机摔在地上可能只是边框摔出一个坑。

但折叠屏手机摔了铰链有可能就会被摔坏,柔性内屏受到猛烈的外力冲击也可能会发生漏液,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还是有必要考虑给手机买份保险。

看到这里,可能有些小伙伴已经开始好奇,厂商们这么费劲心思让手机可以实现折叠 ——

买折叠屏到底是为了啥?

简单来讲,我认为折叠屏手机的优势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要么折叠后会更加小巧便携

要么展开后手机屏幕会变更大

先来说说竖折手机,竖折手机是否好用因人而异,但它彰显个性的能力恐怕是毋庸置疑。

它在展开状态下比很多直板机更轻薄,折叠状态体积小巧跟粉饼盒有的一拼,可以很方便把手机放进各种小包,确实优雅。

而且很多竖折手机都做得非常时尚精致,我看很多小姐姐直接挂个链子、贴上各种可爱小贴纸把它当成了一件时尚单品,你别说,确实还挺好看。

另外得益于竖折手机铰链支持多角度悬停并且还有外屏存在,拍照录视频我们只要把手机往外那么一折,然后把它往桌子或者地上一摆还挺方便。

而且我们通过外屏就能看到实时取景。

甚至它还能像 DV 一样单手手持拍摄,非常有意思,包括平时用外屏来实现一些简单的操作比如看个时间、通知或者亮个付款码也挺顺手。

当然如果你愿意,在外屏上养个赛博宠物或者敲个赛博木鱼也不是不行。

至于横折手机……

很多人买横折手机的原因就更实在了,就是看中了那块展开后可以当平板用的内屏,横折手机闭合的时候是直板机,展开后立马可以成为一台平板。

手机拥有更大的屏幕,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不管是刷微博、看小说、看电影,还是处理文档,大屏总归是更爽的。

而且它还支持我们同时打开多个应用并且分屏显示。

像是边看攻略边玩游戏、边刷抖音边跟女朋友聊天,边开会边摸鱼,别提有多爽,旁边同事都馋哭了,老板都夸我高效~

除此之外,像是点外卖同时点开饿了么美团外卖进行比价,付款买单的时候同时亮两个付款码,也算是折叠屏常规操作了。

你甚至还能搞个 3ds 或者 ps2 模拟器直接来波复古回忆杀。

总之折叠屏手机并不是为了折叠而折叠。

竖折手机折叠是为了追求更小的机身体积,方便携带;横折手机折叠是为了塞下更大的屏幕,同时手机支持折叠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体验。

根据图鉴显示,在有关 “ 为什么选择折叠屏手机 ” 的千人问卷投票( 多选 )中,我们可以看到总体上用户更愿意为 “ 时尚 ” 和 “ 实用 ” 买单。

这刚好对应了横折和竖折这两种折叠屏手机的使用场景。

另外京东数据显示折叠屏用户超 5 成是 35 岁以下的年轻用户,2022 年小折叠女性用户增长超 200%,看来对于 “ 尝鲜 ” 这件事,咱年轻人还是当仁不让~

看到这儿,相信很多人心中最大的疑惑应该就只剩下了——

 听说折叠屏手机性能不足而且还很沉这是真的吗?

不可否认啊,第一代折叠屏尤其是横折手机确实普遍是 300g 的量级,拿在手上相当锻炼臂力,没有麒麟臂还真有点把持不住。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改变。

你看像是华为 Mate X3、荣耀 Magic V2,还有小米刚刚发布的 MIX Fold 3。

它们都是在尽可能把手机做轻做薄的同时,兼顾了屏幕、性能、续航和影像,不需要我们牺牲太多体验上的东西。

其中荣耀 Magic V2 的整机重量只有 231g,比 iPhone 14 Pro Max 还轻上了 9g,华为 Mate X3 则是 239g,其它折叠屏手机重量也得到了大幅降低:

而在硬件配置上。

华为 Mate X3 有 5 倍潜望式长焦,荣耀和小米都搭载了第二代骁龙 8 领先版,后者还拥有徕卡光学四摄,可以说要性能有性能,要影像有影像。

雷军在发布会上甚至直接甩出了 “ 高端无短板 ” 的口号。

话说回来,我们都知道从很早开始,智能手机就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发展到后面甚至又重新回归到了堆料上的比拼,卷性能、卷充电、卷影像。

当然我这里不是说厂商们的这种做法不对,只是手机上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确实越来越少。

如今直板机不能说已经陷入瓶颈,它在软硬件层面已经达到极其成熟的状态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折叠屏手机的出现可以说给我们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新鲜感。

如果说之前的折叠屏手机,还存在容易坏不耐用、重量重厚度厚等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那么随着这几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在各大手机厂商们的不懈努力下,现在我们已经没有必要为了可靠性、性能、重量等这些问题而纠结了。

要是你对便携、大屏甚至是送礼有需求,且预算足够,确实可以尝试入手。

那么接下来就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

市面上的折叠屏手机这么多 我该怎么选?

也在这里我来说说我个人的选购建议。

现在竖折手机无一例外都在往小巧轻便的方向做,其中除了华为的竖折由于推出时间比较早,外屏依旧是一块很小的小窗:

其它比如三星、vivo、moto、OPPO 家的竖折手机都有一块尺寸较大的外屏:

外屏对于竖折手机来说还是很实用的,可以在不翻开手机的情况下完成一些高频操作,选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尺寸较大的外屏。

同时由于受限于机身空间,竖折手机电池一般都比较小,如果对续航比较在意,可以选择电池容量大或者快充功率高的。

而横折手机的发力方向就有点不一样了,有往极致轻薄做的;有往极致体验做的,也有往均衡方向做的,就看你比较侧重哪方面了。

自 差评

]]>
TechInsights:预计2028年超过十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将是折叠屏手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6937.html Fri, 12 May 2023 03:42:38 +0000 //www.otias-ub.com/?p=1596937
  • TechInsights预计,到2028年,超过十分之一的智能手机将是折叠屏手机。
  • 翻盖式折叠屏(Flip foldable)设计在整个预测期内继续领先。
  • 2022年,三星领跑折叠屏手机市场,拥有近4/5的市场份额。
  • 苹果预计将在2025年向市场推出翻盖式折叠屏手机,这将加速该类产品的普及。
  • 2023年竞争加剧,谷歌和一加将加入三星、OPPO和摩托罗拉进入国际市场。

    折叠屏手机市场2022-2028

  • 由于商品价格飙升和供应瓶颈挥之不去,预计全球消费价格通胀的持续时间将比此前预计的更长。
  • 由于经济衰退,消费者的可用收入减少,折叠屏智能手机的高价格导致需求低迷。除非经济衰退结束和/或可折叠设备的价格大幅下降,否则需求很难在短期内回升。
  • 一些经济体在2025年之前不太可能出现经济增长提速。
  • 耐用性也仍在限制折叠屏智能手机的增长。除了翻盖式或向内折叠,涂层材料将需要进一步开发其他类型的设计。
  • ]]>
    Strategy Analytics:折叠屏手机市场竞争加剧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2842.html Wed, 22 Feb 2023 11:22:54 +0000 //www.otias-ub.com/?p=1562842 2023年,地缘政治和经济形势以及通货膨胀将显著减缓经济增长。人们正在抢购非必需品,这影响了包括折叠屏设备在内的许多行业。

    价格仍然是限制折叠屏智能手机增长的一个巨大因素,但华为已经证明了情况会发生变化。

    三星是全球领先的可折叠显示屏智能手机供应商,但如今在这个领域有更多的玩家。华为、vivo和荣耀成功地从三星手中夺取了中国市场的份额。

    荣耀和OPPO将在2023年向全球市场扩张,这将给三星和整个行业带来可喜的提振。

    由于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和供应瓶颈挥之不去,预计全球消费者价格通胀将持续更长的时间。

    疫情留下了深刻的创伤,其表现为投资减少、人力资本减少和全球供应链退出,从长远来看,所有这些都可能抑制潜在增长。

    ]]>
    CINNO:2023年1月中国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54% OPPO首次登顶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2109.html Mon, 20 Feb 2023 11:53:01 +0000 //www.otias-ub.com/?p=1562109 CINNO Research 近日发布报告称,2023 年 1 月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54%,环比增长 57%,同比、环比持续双增长。此前,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 2022 年销量达 283 万部,同比大幅增长 144.4%

    市场份额方面,2023 年 1 月,OPPO 以 30% 的份额跃居国内市场 No.1,同比上升 22.1 个百分点,Top7 品牌市场份额上升最大,主要受益于 OPPO Find N2、OPPO Find N2 Flip 强劲的市场表现,其折叠手机渗透率增至近 4%,同比上升 3 个百分点;

    • 华为市场份额达 25.7%,同比下降 33.2 个百分点,随着国内折叠手机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越来越多新品的推出,华为折叠手机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市场格局;

    • 三星市场份额 23.2%,同比微跌 0.5 个百分点,依靠其在中国市场的机海战术,市场份额稳定;

    • 荣耀市场份额 12.8%,同比上升 9.8 个百分点,其新一代折叠机型 Magic Vs 市场表现明显优于其上一代;

    • 小米 / vivo 市场份额分别为 4.8%/2.7%

    折叠屏形态方面,2023 年 1 月中国折叠手机竖折形态销量占比 42%,同比上升 2 个百分点。

    价格方面,从 CINNO Research 公布的数据中得知,2023 年 1 月中国折叠手机市场 15000 元以上产品销量占比 12%,同比大幅下降 26 个百分点;10000-14999 元销量占比由去年同期的 12% 下降至 7%;5000-9999 元价格区间销量占比同比大幅增长 31 个百分点,超过八成,至 81%。

    自 IT之家

    ]]>
    CINNO: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4%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0341.html Sun, 13 Nov 2022 14:55:12 +0000 //www.otias-ub.com/?p=1520341 虽然2022年围绕手机终端市场的关键词是惨淡,但是在萎靡不振的手机终端市场下,细分的折叠屏手机赛道却是逐步迎来了放量增长的局面。

    全球OLED产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尤其在柔性可折叠领域,国内上游显示产业已经实现了在技术、制造与市场方面的突破,京东方、深天马、TCL华星、维信诺等国内面板厂商加速柔性OLED产品的创新与量产,下游终端厂商华为、小米、vivo、OPPO、荣耀等正加快相关折叠产品的研发与上市,上下游的通力合作让折叠屏手机领域悄然壮大。

    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72.3万部,同比大幅增长114%,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折叠手机销量均高于去年同期,尽管终端需求持续不振,但折叠手机市场呈现逆势增长态势。

    从各品牌具体数据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华为折叠手机销量同比增长95%,依旧位居国内折叠机市场销量No.1。华为2021年第四季度上市的上下折叠手机P50 Pocket自上市以来,连续在今年Q1~Q3三个季度蝉联国内折叠手机单季销量冠军,4月上市的Mate Xs 2同样取得不俗成绩。

    CINNO Research认为,与追求更大显示面积的横屏折叠相比,竖屏折叠在保持展开后与普通大屏手机基本一致的内屏尺寸同时,尽量缩小了体积和重量,软件适配更简单,价格也更低,其目标用户群包括追求折叠屏独特外观但预算相对有限、对重量体积有要求的用户,其中相当比例为女性。随着Pocket S发布进一步降低折叠屏上手门槛,预计未来竖屏折叠占比还将大幅上升。

    2022年第三季度三星折叠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0%,国内销量排名第二。三星是折叠手机领域产品线最丰富、迭代速度最快的终端品牌,9月其新一代产品Galaxy Z Fold4/Galaxy Z Flip4上市,至此三星折叠手机产品已迭代至第四代,丰富的在售折叠手机产品撑起整个三星折叠屏手机市场总量。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华为市场份额达占比过半达53.2%,虽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依旧领跑国内折叠手机市场;三星市场份额20.5%,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小米市场份额9.0%,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排名跃升至第三,主要得益于其新一代折叠手机产品MIX Fold2上市;vivo、OPPO、荣耀市场份额从无分别增至7.7%、4.6%、3.1%。

    ]]>
    CINNO: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同比增长114%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9026.html Thu, 10 Nov 2022 15:26:45 +0000 //www.otias-ub.com/?p=1519026 虽然2022年围绕手机终端市场的关键词是惨淡,但是在萎靡不振的手机终端市场下,细分的折叠屏手机赛道却是逐步迎来了放量增长的局面。

    全球OLED产业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尤其在柔性可折叠领域,国内上游显示产业已经实现了在技术、制造与市场方面的突破,京东方、深天马、TCL华星、维信诺等国内面板厂商加速柔性OLED产品的创新与量产,下游终端厂商华为、小米、vivo、OPPO、荣耀等正加快相关折叠产品的研发与上市,上下游的通力合作让折叠屏手机领域悄然壮大。

    根据CINNO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销量达72.3万部,同比大幅增长114%,今年前三季度国内折叠手机销量均高于去年同期,尽管终端需求持续不振,但折叠手机市场呈现逆势增长态势。

    从各品牌具体数据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华为折叠手机销量同比增长95%,依旧位居国内折叠机市场销量No.1。华为2021年第四季度上市的上下折叠手机P50 Pocket自上市以来,连续在今年Q1~Q3三个季度蝉联国内折叠手机单季销量冠军,4月上市的Mate Xs 2同样取得不俗成绩。

    CINNO Research认为,与追求更大显示面积的横屏折叠相比,竖屏折叠在保持展开后与普通大屏手机基本一致的内屏尺寸同时,尽量缩小了体积和重量,软件适配更简单,价格也更低,其目标用户群包括追求折叠屏独特外观但预算相对有限、对重量体积有要求的用户,其中相当比例为女性。随着Pocket S发布进一步降低折叠屏上手门槛,预计未来竖屏折叠占比还将大幅上升。

    2022年第三季度三星折叠手机销量同比增长20%,国内销量排名第二。三星是折叠手机领域产品线最丰富、迭代速度最快的终端品牌,9月其新一代产品Galaxy Z Fold4/Galaxy Z Flip4上市,至此三星折叠手机产品已迭代至第四代,丰富的在售折叠手机产品撑起整个三星折叠屏手机市场总量。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2年第三季度华为市场份额达占比过半达53.2%,虽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依旧领跑国内折叠手机市场;三星市场份额20.5%,同比下降16.1个百分点;小米市场份额9.0%,同比上升5.8个百分点,排名跃升至第三,主要得益于其新一代折叠手机产品MIX Fold2上市;vivo、OPPO、荣耀市场份额从无分别增至7.7%、4.6%、3.1%。

    ]]>
    每日互动大数据:华为与三星领跑了折叠屏市场 市占有率分别达到48.5%和达31.5% //www.otias-ub.com/archives/1496046.html Tue, 20 Sep 2022 12:36:53 +0000 //www.otias-ub.com/?p=1496046

    近日消息,据每日互动大数据日前发布的折叠屏手机报告显示,目前这一细分领域表现出两大特点,北方人更偏好使用折叠屏手机,华为、三星领跑了折叠屏市场,市占有率分别达到48.5%和达31.5%

    比起南方用户,北方用户更青睐折叠屏手机。每日互动大数据根据各城市折叠屏手机用户占比偏好值(TGI)进行排名发现,北京、太原、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北方城市的用户对折叠屏手机偏好更甚。

    从市占率分布来看,华为和三星两大品牌的市占率大幅领先,是折叠屏手机市场的引领者。根据国内市场折叠屏手机品牌市占率排行显示,华为以48.5%的市占率排名第一,其中华为P50 Pocket这一机型就占21.5%;三星市占率排名第二,达31.5%;OPPO、小米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荣耀和vivo排名第五和第六。

    自 凤凰网科技

    ]]>
    中金:从创新到实用,折叠屏手机行至中程 //www.otias-ub.com/archives/1481179.html Sun, 21 Aug 2022 15:19:43 +0000 //www.otias-ub.com/?p=1481179

    2022年折叠屏产品迭代加速,从创新走向实用。与过去折叠屏更多以新技术为主打亮点相比,2022年起实用性的轻薄及软件优化成为了更加突出的卖点,体现了折叠屏手机作为一个产品的逐渐成熟。我们观察到:1)在产品端,安卓品牌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折叠屏市场;而同品牌内部折叠屏产品的迭代速度也在加快,体现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发展加速。2)在技术端,折叠屏产品在柔性屏和铰链等传统的技术难点上持续改进,同时也更加强调实用性的卖点,包括厚度、薄度、防水等,朝向可靠实用的方向发展。3)在价格端,技术进步带来了材料升级和成本的优化,同时出货量提升形成的规模效应也帮助降低这一创新型产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购买门槛。

    我们预计,2025年中性情景下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台。我们认为,这一市场规模的实现有赖于两个先决条件的达成:1)更多厂商参与折叠屏产品研发;2)折叠屏手机价格的持续下探。

    聚焦关键零部件:柔性屏及铰链国产替代进行时。柔性屏幕(UTG和面板)和铰链是折叠屏的两大技术难点,也是最主要的价值提升环节。我们判断:1UTG:综合性能优越,国产厂商布局加速。凭借出色的弯曲、光学和防刮性能,UTG+CPI/PET膜成为首选的AMOLED屏幕解决方案。国内厂商UTG产能扩张加速,并且由二次减薄加工向一次成型布局。2)面板:降本需求驱动下,国产厂商发力屏幕模组制造。目前,国内面板厂商越来越多参与到折叠屏产品制造中。我们看好在国内厂商技术成熟和降本需求的趋势推动下,更多的国内厂商将参与到折叠屏手机面板的供应中。3)铰链:目前国内厂商主要集中在零部件加工。随着铰链设计、加工工艺、材质等多方面的技术创新,我们认为国内厂商有望向下游实现组装环节的本土化突破。

    风险

    折叠屏技术进展不及预期,疫情影响消费者需求复苏。

    小米:MIX Fold 2 轻薄化再升级,引领折叠屏手机创新

    811日,小米推出第二代折叠屏手机MIX Fold 2,起售价降至8,999元。与第一代MIX FOLD相比,我们认为第二代产品具有三大亮点:1)机身整体厚度显著降低,折叠后整机厚度仅有11.2mm,较市场主流折叠屏手机大幅减薄;2)机身重量大大减轻,几乎接近iPhone13 Pro Max3)对屏幕进行了升级。

    图表:小米MIX Fold 2 VS 小米MIX FOLD参数对比

    资料来源:小米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小米MIX Fold 2和iPhone 13 Pro Max厚度重量的对比

    资料来源:小米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硬件:屏幕及转轴创新带来更轻更薄的机身

    在硬件上,小米MIX Fold 2的技术进步主要集中在了屏幕显示、续航、弯曲性能、转轴的设计来降低整体机身的厚度和重量,以及相机模组的升级。

    屏幕:1)采用Eco2 OLED超薄大屏,利用POL-LESS技术将偏光片换为彩色滤光片,使功耗下降25%,屏幕透光率提升33%2)屏幕采用LTPO材质达到1-120Hz的智能动态刷新率,全屏亮度可达1000nit3)盖板玻璃采用UTG超薄柔性玻璃<2%超低反射率的AR膜替代第一代的CPI材质,厚度仅0.03mm,强度提升2.25倍。

    图表:Eco2 OLED有效降低功耗

    资料来源:小米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小米MIX Fold 2采用UTG

    资料来源:小米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 转轴:1)采用自研-微水滴形态转轴,与市面主流水滴转轴相比折叠厚度薄了18%,转轴重量轻了35%,参数实现全方面领先。2)小型化的铰链结构采用超耐磨的MIM合金材质,通过一体化精密制程实现零焊接,200多个高精度零部件减少至87个,重量大幅减轻。3)材质上采用碳纤维双翼浮板替代不锈钢,厚度减少33%,重量仅为钢材1/5,但抗拉强度为钢材的7倍。整体通过一体化微水滴转轴的创新设计,实现更小的弯折半径、更薄的显示模组,轻薄化再升级。

    图表:小米自研-微水滴形态转轴

    资料来源:小米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转轴采用碳纤维双翼浮板替代不锈钢

    资料来源:小米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 光学镜头:搭配徕卡专业光学镜头,主摄50MP+13MP超广角+2倍变焦长焦镜头的相机配置帮助呈现徕卡原生双画质。

    图表:小米MIX Fold 2徕卡影像

    资料来源:小米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系统:全新的MIUI Fold系统专为折叠屏设计

    在系统上,小米推出专为折叠屏重新设计的MIUI Fold 13操作系统,为大屏桌面做了新设计、三方适配的更新和大屏交互。通过双小窗、可同时运行四个应用的分屏、三指分屏的手势和定制化的输入法等操作提升使用效率。我们看好操作系统的持续迭代将更好地适配折叠屏手机,突显其多应用、高效率的产品属性。

    图表:MIUI Fold全新操作系统提升使用效率和用户体验

    资料来源:小米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三星:深耕轻薄化,“生产力工具”属性加固

    8月10日,三星发布了第四代折叠屏手机Galaxy Z Flip4和Galaxy Z Fold4,采用高通骁龙8 Gen1+进行新一次升级。其中,Flip4沿用竖向内折设计,内屏6.7英寸,外屏1.9英寸。Fold4沿用内外双屏设计,主屏7.6英寸,外屏6.2英寸,主要升级为后置摄像头像素的提升。

    图表:三星Galaxy Z Fold4和Flip4参数情况

    资料来源:三星官网,中关村在线,中金公司研究部

    硬件:柔性屏+机身结构材质创新,轻薄与耐用兼具

    在硬件方面,三星Galaxy Z Flip4和Fold4深入优化显示玻璃和铰链结构,整体轻薄化与耐用度得到提升:

    柔性屏上主要升级在盖板和基板材料:

    ► 盖板:UTG材料升级,坚固耐用。作为首家使用UTG(Ultra Thin Glass)的手机厂商,三星在Galaxy Z Flip4和Fold4主屏上继续采用新一代UTG盖板玻璃并配备PET薄膜,外屏选用最新的康宁Victus+防刮玻璃,内外屏幕抗冲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 基板:新材料应用减少机身厚度。三星Galaxy Z Fold4采用汽车、飞机制造领域的轻薄材料——纤维强化塑料,来替代传统手机的金属基板,使机身整体更轻薄。此外,Fold4在面板层设计使用海绵加强阻尼结构,保证了显示面板质量。

    图表:三星Galaxy Z Fold4屏幕使用纤维强化塑料

    资料来源:三星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 :三星Galaxy Z Fold4与上一代相比机身更薄

    资料来源:三星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机身:三星Galaxy Z Fold4升级铰链方案,提升轻薄化。三星Galaxy Z Flip4和Fold4沿用轻盈且坚固的铝制框架对精密铰链进行包裹,Fold4铰链从传统的齿轮互锁组件方案升级为线性设计方案,在增强Fold4铰链耐用性和防尘性的同时,进一步减少铰链占比,轻薄化机身提升用户体验。

    图表:三星Galaxy Z Fold4铰链

    资料来源:三星发布会,中金公司研究部

    系统:外屏与大屏多形态智能交互,兼具娱乐与办公功能

    配合硬件的创新,三星Galaxy Z Flip4和Fold4也在系统方面做了多方面适配:

    ► 三星Galaxy Z Flip4娱乐定位更突显:Flip系列的竖向折叠特色在于体型小巧、方便携带,定位面向女性用户。Flip4适合日常娱乐,可以进行立式自由拍摄,最大优势是解放双手,夜拍也是Flip4的强项。智能外屏能够实现快速回复消息、快速自拍、快速访问软件等功能。

    图表:三星Galaxy Z Flip4亮点汇总

    资料来源:三星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 三星Galaxy Z Fold4进一步提升办公效率。Fold4是首款搭载了谷歌专为大屏可折叠设备开发的Android 12L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屏幕底部呈现的任务栏随时进行多任务切换。外屏的纵横比从24.5:9调整至23.1:9,更方正的屏幕比例更适合内容阅读。此外,Fold4还配备了独立的S Pen,增强用户书写感受,进一步提升办公体验。

    图表:三星Galaxy Z Fold4亮点汇总

    资料来源:三星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产品迭代加速,折叠屏手机从创新走向实用

    折叠屏手机走向实用化,技术成熟+价格下探打开市场空间

    技术:折叠屏手机产品迭代加速,技术上更加强调轻薄实用

    回顾手机发展历史,我们发现除摄像头、电池等方面的技术升级外,手机外观方面的创新主要集中在了不断提升屏占比,包括全面屏、曲面屏等。但消费者一直苦于无法解决大屏与便携之间的矛盾。而折叠屏手机的推出,较好地兼容了对屏幕变大和更加便携之间的矛盾,成为智能手机迭代的一个新方向。

    2022年折叠屏产品迭代加速,从创新走向常用。我们观察到,从今年起,一方面手机品牌越来越多地进入到折叠屏市场,陆续发布折叠屏产品;另一方面同品牌内部折叠屏产品的迭代速度也在加快,从过去的一年一款,加快迭代到部分品牌的一年两款,体现了这一细分市场的发展持续。

    图表:2012年至今各大手机品牌折叠屏机型迭代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关村在线,中金公司研究部

    注:灰色为已发布产品,粉色为待发布产品

    在技术端,我们观察到折叠屏产品在柔性屏和铰链等传统的技术难点上持续改进,同时也更加强调实用性的卖点,包括厚度、薄度、防水等,越来越朝向可靠实用的方向发展。

    ► 屏幕:拉应力和压应力的存在使屏幕折叠是核心技术难点,柔性基板、触控板、封装等多个环节相继出现新的技术路线,目前AMOLED柔性屏可承受折叠次数已经从三星GalaxyFold的20万次提升到vivo X Fold的30万次以上,可以满足换机周期内的使用需求。同时,AMOLED产量及良率也在持续提升,产品一致性更加优异。在影响折痕和屏幕寿命的盖板玻璃上,材质也从最初的CPI薄膜(Colorless Polyimide)发展为UTG超薄玻璃,屏幕保护强度有所增加。

    ► 铰链:铰链是实现手机折叠的关键性零部件,其结构设计决定了手机的闭合和厚度,目前铰链技术已经从三星Galaxy Fold的隐藏型+合金逐渐升级为以华为Mate X2为代表的水滴型+碳纤维+合金设计方案,提升了机身的平整度和耐用性,减少折痕,用户使用感更佳。

    ► 其他:折叠屏幕增大对电池容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已发布的三星Galaxy Fold、华为MateXs等早期产品均支持无线充电,同时当前已上线折叠屏手机的续航时间在持续提升。此外,盖板、中框、防水等方面持续优化。目前三星的Galaxy Z Fold4和Galaxy Z Filp4已实现IPX8级别防水。

    图表:柔性AMOLED结构及其制造过程

    资料来源:CSDN,中金公司研究部

    价格:产品价格持续下探,提升对消费者吸引力

    纵观过去几年折叠屏产品的发展,我们观察到,制造工艺的优化以及产量的提升为折叠屏手机价格下探提供了可能,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一方面,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材料升级和成本的优化;另一方面,出货量提升形成的规模效应也帮助降低了这一创新型产品的价格。根据IDC数据,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从2019年的不到50万台增长至2021年的710万台;而根据Canalys数据,全球折叠屏手机平均售价已经从2019年的2,000美元以上下降到2021年的1,500美元左右。

    图表:2019-2021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和ASP

    资料来源:IDC,Canalys,中金公司研究部

    三星市占率位居第一,国产品牌逐步获得市场认可。根据DSCC数据显示,三星2021年在全球折叠屏市场中市占率达87%,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华为折叠屏手机2021年全年出货量位居第二,市占率约9%,其他国产手机品牌尚处于起步阶段,市占率较低。而聚焦国内市场看,华为则凭借多款产品具备优势。我们观察到2022年以来华为、vivo、小米、荣耀等国产折叠屏新品集中发布,展望未来,我们判断更多国产品牌入局将逐渐提升国产安卓手机在这一细分市场竞争实力。

    图表:1Q21-1Q22全球折叠屏手机厂商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DSC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1H22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

    资料来源:IDC,中金公司研究部

    市场空间测算:中性情景下2025年折叠屏出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台

    基于对折叠屏市场的长期看好,我们对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市场空间进行了估算。我们预计,2025年中性情景下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台。我们认为,这一市场规模的实现有赖于两个先决条件的达成:1)更多厂商参与折叠屏产品开拓;2)折叠屏手机价格的持续下探。

    ► 更多厂商参与:目前除了苹果外,大部分安卓手机厂商均已发布了自己的折叠屏产品,三星、华为、小米等厂商已经将折叠屏作为一个系列,每年稳定发布产品。我们认为,安卓厂商积极参与折叠屏手机产品创新一方面有助于其树立高端前沿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亦有望通过这一创新产品与苹果在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我们预计未来安卓厂商持续发布折叠机有望丰富产品供给,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从而打开市场空间。

    图表:中性情景下折叠屏市场空间测算

    资料来源:IDC,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中性情景下折叠屏市场空间测算-分品牌

    资料来源:IDC,中金公司研究部

    ► 价格持续下探:由于当前左右折手机价格仍保持在7,000元以上,因此目标客群仍集中在高端手机市场中。然而考虑高端市场在整体手机市场占比较小,2021年全球1,000美元以上手机出货量仅为1.23亿台,占全球智能机出货量的0.9%。同时在1,000美元以上这一高端市场中,苹果又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2021年占比约85%)。因此我们认为,折叠屏手机价格下探是打开其长期市场空间的必要条件。

    中性情景下,我们预计2025年折叠屏手机出货量有望达到8,000万台。我们按照悲观、中性、乐观三种情景对折叠屏手机市场空间进行预测。其中,悲观情况下,折叠屏手机集中于1,000美元以上的市场,2025年出货量预计为6,000万台;中性情况下,折叠屏手机渗透进入800美元以上的市场,2025年出货量预计为8,000万台;乐观情况下,折叠屏手机进一步下沉进入600美元以上的市场,2025年出货量预计为9,000万台。

    图表: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详细测算——考虑价格下探的三种情形

    资料来源:IDC,中金公司研究部

    聚焦关键零部件:柔性屏及铰链国产替代进行时

    从结构上来看,折叠屏手机的柔性屏和铰链将存在较为明显的技术进步空间。由于折叠屏手机多次弯折可能出现屏幕滑移变形和机身回弹磨损以及其他问题,柔性屏和铰链是实现耐久性折叠结构的关键环节。对应地,从价值量分布看,根据CGS-CIMB的测算,三星Galaxy Fold物料成本中,显示触控模组和机械/机电结构件为主要的价值提升环节。因此在下文中,我们对这两个关键零部件进行具体分析。

    图表:折叠屏手机与普通手机价值量拆分(美元)

    注:测算时间为2018年12月

    资料来源:CGS-CIMB,头豹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UTG:综合性能优越,国产厂商布局加速

    UTG综合属性平衡,性能更优手感更佳。折叠屏手机采用柔性屏,较易出现折痕、裂纹的问题,因此盖板玻璃需要兼具一定的硬度、防刮能力,以及良好的弯曲性(弯曲寿命达20万次)、回复性。早期折叠屏手机采用CPI充当盖板玻璃,其机械性能高、易生产且成本低,缺点是硬度低、不耐刮、折痕明显。2020年,三星首次在Galaxy Z Flip中引入UTG盖板,其透光率更高、平整度更好、外观也更显高端、更耐磨耐热。综合来看,UTG综合性能比CPI更优秀,目前已经受到主流手机厂商认可,华为、OPPO、vivo等均选择UTG作为新品的盖板材质。我们看好未来UTG在柔性屏上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图表:CPI和UTG性能对比

    注:对比数据截止到2020年8月

    资料来源:Omdia,GFK赛诺,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主流品牌折叠屏手机盖板材质情况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关村在线,中金公司研究部

    我们认为,未来UTG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 趋势1:单一材料缺点明显,UTG和CPI/PET互补技术是短期解决方案。折叠屏盖板的关键性能包括防刮能力、抗冲击性、光学性能和弯曲性能,CPI和UTG是目前的主流选择。其中,CPI弯曲性能较优,防刮能力和光学性能较弱,通常需要额外加一层硬镀膜。UTG其他性能更加卓越,但主要缺点是抗冲击性弱,因此表面需要增加一层保护膜贴来提高抗冲击能力。目前主流方案为UTG表面贴合CPI/PET,这种类似三明治结构的复合方案弥补了单种材料的缺陷,但也增加了盖板玻璃的复杂程度和厚度。我们认为,在没有更优的可折叠盖板材料出现前,UTG+CPI/PET是短期内较优的解决方案。

    图表:可折叠盖板玻璃技术方案

    资料来源:omdia,中金公司研究部

    ► 趋势2:成熟的二次减薄正向新兴的一次成型技术迭代。UTG生产工艺可以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减薄两种方法。其中,一次成型法可以分为浮法、溢流法和窄缝下拉法,是直接将玻璃原料加工成盖板的工艺,技术难度大,但是生产成本低,产品良率高。二次减薄法是在成型的玻璃原片基础上再次减薄的工艺,生产工艺和装备较为成熟,是大部分厂商的现有解决方案,缺点是当前技术水平下,加工成本高、产品良率低。我们认为,一次成型法优势较多,产品单价更高,是更加先进的技术路径,仅为少数厂商掌握,发展潜力较大。

    图表:UTG一次成型 VS 二次减薄

    资料来源:张微尘,田英良,王为,赵志永.《柔性玻璃生产制备方法综述》,2021,李淼,孔令歆,王答成,曾召,兰静.《柔性显示用玻璃制造加工进展综述》,2022,GFK赛诺,中金公司研究部

    乘国产手机东风,本土UTG厂商多环节扩张步伐有望加快。目前,UTG一次成型技术主要掌握在国外厂商肖特、NEG等手中。其中,肖特窄缝下拉法的产品最薄可达25μm,主要供给三星,韩国厂商Dowoo insys负责将肖特的原片玻璃进行柔性和耐用性的强化加工。国内厂商如凯盛科技、长信科技、沃格光电等主要集中在二次减薄的深加工环节,根据公司公告我们预计2022年底,国内总产能有望超5000万片。我们认为,伴随中国手机品牌在折叠屏领域的快速迭代,国产厂商将抓住机遇充分释放产能响应市场需求。

    图表:UTG产业链

    资料来源: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国内外主要厂家UTG产能规划情况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面板:降本需求驱动下,国产厂商发力屏幕模组制造

    屏幕模组是折叠屏手机最大的成本增量环节。由于较低的产能利用率,根据DSCC数据显示,2020年可折叠面板整体价格在130美元左右。随着技术的成熟、良率和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我们认为面板价格将持续下探,特别是占据较大价值量的盖板玻璃部分,预计2024年成本有望减少一半。

    图表:韩国第六代6.7英寸2636×1080可折叠面板成本拆分预测(Galaxy Z Flip)

    注:DSCC报告发布时间为2020年6月

    资料来源:DSCC,中金公司研究部

    目前,国内面板厂商的折叠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华为Mate系列和荣耀均采用京东方面板,摩托罗拉的Razr系列和小米MIX FOLD选用了华星光电,维信诺也出现在华为P50 Pocket和荣耀Magic V的供应商中。我们看好在国内厂商技术成熟和降本需求的趋势推动下,更多的国内厂商将参与到折叠屏手机面板的供应中。

    图表:主流品牌折叠屏手机屏幕面板供应商情况

    资料来源:OLEDindustry,中金公司研究部

    铰链:结构、工艺与材质创新并行,组装环节国产替代可期

    结构:水滴型符合轻量化趋势。铰链结构决定了手机的闭合和厚度,影响机身折痕和轻薄程度。目前折叠屏铰链主要分为水滴型和U型,前者弯折半径更大,屏幕折叠时更自然,折痕更浅,能够有效减少屏幕磨损,提高耐用性。同时,水滴型铰链允许机身有更大的空间填充元件,或反过来让机体更加纤薄。我们认为,水滴型铰链能够较好解决折叠屏手机的折痕问题和轻薄化问题,是当前受到广泛认可的设计方案。

    图表:手机厂商铰链结构对比

    资料来源:CINNO,中金公司研究部

    图表:水滴型面板与直接折叠型面板对比

    资料来源:Omdia,中金公司研究部

    材质与工艺:MIM+液态金属+碳纤维复合结构提升使用感受。铰链要兼顾轻薄性、可靠性和用户持握感,因此设计方案十分复杂,由多种材料和工艺集合而成。材料端,高性能的合金和碳纤维材质是手机大厂的首选。工艺端,MIM(金属注射成型)结构件应用较为广泛,液态金属成型工艺亦获得关注。我们预计,在铰链轻量化的趋势下,铰链材质进步仍有较大空间,未来或有望逐渐向MIM+高强碳纤维+其他材料组成的复合型解决方案方向进化。

    图表:折叠屏铰链零部件多且密度要求高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中金公司研究部

    国产厂商主要集中于零部件加工环节,组装环节国产化刚刚起步。由于铰链空间有限,零件数量多且精度高,组装工艺的难度和价值量更大。目前,精研科技、福蓉科技等本土企业以提供基础零件以及加工为主,经美国安费诺和中国台湾奇鋐等非大陆厂商组装后再进入三星、华为、OPPO、vivo等手机厂商供应体系。同时,以精研科技为代表的国产企业正逐渐向下游组装环节延伸,业务价值量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认为,在国产手机厂商和国产零部件厂商的共同推动下,组装环节有望实现本土化突破。

    图表:铰链产业链

    资料来源:精研科技公司公告,福蓉科技公司公告,中金公司研究部

    折叠屏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折叠屏行业报告中介绍,我们认为,相较传统手机而言,折叠屏手机的投资机会将在于折叠屏整机品牌商;新增核心零部件如柔性屏、铰链供应商;以及屏幕形态改变带来的其他环节的价值量提升。

    图表:折叠屏手机产业链相关公司(柔性屏&铰链为主)

    资料来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
    2022上半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附原数据表) ​​​​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3909.html Thu, 04 Aug 2022 14:56:47 +0000 //www.otias-ub.com/?p=1473909

    ]]>
    Android Central:2021年三星折叠屏手机出货量近1000万台 同比增长300%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7325.html Thu, 21 Jul 2022 13:00:41 +0000 //www.otias-ub.com/?p=1467325

    据Android Central报道,三星MX业务总裁TM Roh对外表示,在2021年,三星出货了将近1000万台折叠屏手机,同比增长300%,距离三星让折叠屏成为业界主流的目标更近了。

    TM Roh透露,在这将近1000万台折叠屏手机中,Galaxy Z Flip3出货量占了70%,超出了公司预期。随着下一代折叠屏的到来,预计折叠屏的需求还会持续增加。

    Galaxy Z Flip3

    据悉,三星即将于8月10日举行新品发布会,正式发布新一代折叠屏Galaxy Z Flip4和Galaxy Z Fold4等新品。

    其中Galaxy Z Flip4是一款竖向折叠屏手机,其主屏尺寸为6.7英寸,分辨率为FHD+,刷新率为120Hz,搭载高通骁龙8+旗舰处理器,配备8GB内存、有128GB、256GB两种存储可供选择,电池容量为3800mAh,支持25W快充,是业界第一款骁龙8+折叠屏机型。

    Galaxy Z Fold4内屏尺寸为7.6英寸,刷新率为120Hz,外屏尺寸为6.2英寸,刷新率为120Hz,搭载高通骁龙8+旗舰处理器,配备12GB内存,提供256GB和512GB两种选择,后置5000万主摄、1200万超广角和1000万长焦三摄。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Galaxy Z Fold4内屏是屏下摄像头方案,屏下摄像头隐藏效果更好,屏幕“纱窗”效应会有较为明显的改善。

    Galaxy Z Flip4

    自 快科技

    ]]>
    Counterpoint:2022年Q1中国折叠屏手机卖出67万部 同比增长率高达391%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5239.html Sun, 17 Jul 2022 15:06:37 +0000 //www.otias-ub.com/?p=1465239

    尽管因为打压,华为手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这家狼性十足的企业,并未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寻找出路比如新增长点,值得关注的是,在折叠屏手机的风口,华为当前可以说牢牢立住。来自知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披露了国内市场1至5月份折叠屏手机的品牌份额情况,截至5月22日,华为的份额高达52%,占据半壁江山,也就是主要竞品友商加起来也不及它一人。

    数据显示,在国内卖第二好的折叠屏品牌是三星,再次是vivo,前者可能得益于较早布局,且推出了好几代产品,后者恐怕就得用产品力解释了,毕竟vivo首款折叠屏X Fold实际上4月份才推出,看来得到消费者极大认可。

    另外,报告称,在第一季度,国内折叠屏手机卖出67万部,同比增长率高达391%,预计全年销量能达到270万部。要知道,上半年智能手机大环境萎靡,折叠屏不仅是黑马,而且异军突起,不容小觑。

    作为消费者,也希望华为品牌手机可以尽快满血复活,给市场增加更多选择。

    自 快科技

    ]]>
    IDC:预计2025折叠屏手机市场规模可达29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0290.html Fri, 18 Feb 2022 02:06:46 +0000 //www.otias-ub.com/?p=1390290

    在三星 Galaxy Z Fold 3 的带动下,消费者们对于翻盖和折叠型号的智能机兴趣也大有提升。仅 2021 年,其销量就达到了 710 万部,较 2020 年的 190 万部增长了 264.3% 。此外市场情报公司 IDC 预计,该市场有望于 2025 年发展到 2760 万部的规模,2020 – 2025 的年复合增长率在 69.9% 。

    资料图(来自:Samsung)

    届时折叠 / 翻盖智能机的份额有望增至当前的两倍以上,占所有智能机的 1.7% 。

    IDC 将快速增长的头功归于三星,该公司在去年 8 月发布了广受欢迎的 Galaxy Z Flip 3,且预计会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 Galaxy Z Flip 4 / Z Fold 4 。

    尽管这家韩国科技巨头尚未披露确切的硬件销售数据,但也曾表示折叠屏智能机销量在 2021 年翻了两番。

    (来自:IDC)

    据 IDC 数据,2021 年的折叠屏智能机市场仍相对小众(占整体 0.5%),但三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

    援引以旧换新和其它零售商提供的信息,Android Central 获悉:

    与从 Galaxy Note 20 转换而来的客户相比,三星从其它品牌那里吸引了高出 150% 的新用户。而从 Galaxy S21 转化而来的用户,亦增加了 140% 。

    IDC 研究主管 Nabila Popal 认为,三星新品扫清了该领域的两大障碍 —— 一是高企的平均售价,二是对设备的耐用性感到信心不足。

    Galaxy Z Fold 3 / Flip 3 的售价在 1000 美元左右,同时耐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尽管需求面依然小众,他们还是向世界展示了消费者对于可折叠设备的健康需求。

    仅在一个季度内,该公司就让全球销量翻番。对我而言,这就是一场成功的发布。

    最后,她表示美国是最大的可折叠产品市场(约 35%)。而各大运营商的促销活动和以旧换新优惠政策,又在其中起到了切实有效的推动作用。

    遗憾的是,三星没有立即回应外媒的置评请求。

    自 cnBeta.COM

    ]]>
    DSCC:2021年Q3折叠屏手机总出货量达260万部 同比暴涨480% //www.otias-ub.com/archives/1351966.html Wed, 01 Dec 2021 12:21:51 +0000 //www.otias-ub.com/?p=1351966

    折叠屏手机的普及速度,似乎超过了有些人的想象。屏幕机构DSCC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今年三季度,折叠屏手机的总出货量环比增加了215%、同比更是暴涨480%。品牌方面,三星的出货份额高达93%,其次是华为的6%,两者几乎暂时垄断了该领域。

    按照DSCC的预估,折叠屏手机的出货在四季度将从260万台提升到400万台。全年方面,虽然今年不到1000万部,但明年有望接近2000万部的体量。

    机型方面,最后欢迎的折叠屏手机是采用翻盖折叠方案的Galaxy Z Flip 3,其次是Galaxy Z Fold 3、Galaxy Z Flip 5G,华为Mate X2 4G版和5G版则排在四五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消息称华为12月还将发布一款Mate系列折叠屏手机,系华为第一款小屏内折叠方案的机型,类似Galaxy Z Flip3、摩托罗拉刀锋5G折叠屏手机等。

    配置方面,因为定位旗舰,所以有望搭载麒麟9000或者骁龙8系平台,至于是否有5G支持,则有待观察。

    ]]>
    Counterpoint:预计2021年三星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将达88% //www.otias-ub.com/archives/1291947.html Sun, 08 Aug 2021 09:12:23 +0000 //www.otias-ub.com/?p=1291947

    据媒体报道,三星是少有的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量产销售折叠屏智能手机的制造商,这使得三星在折叠屏手机市场占据了主导地位。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指出,三星2021年会在折叠屏手机市场上占据88%的市场份额,其市场规模预计比去年同期增加2倍。

    Sammobile表示,三星在折叠屏手机领域还没有强大的对手。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即将在8月11日推出两款折叠屏手机,分别是Galaxy Z Fold3和Galaxy Z Flip3。

    据爆料,三星Galaxy Z Fold3内屏为7.55英寸,外屏6.23英寸,并搭载屏下前摄方案。

    相比前代产品,三星Galaxy Z Fold3手机外屏将更大,很大程度上能够改善外屏太窄使用不便的弊端,使手机在合起时更像普通手机,提高外屏的利用率。

    此外,该机最大的升级在于兼容了三星S Pen手写笔,这也是首款内置S Pen的三星折叠屏手机。

    三星Galaxy Z Fold2

    ]]>
    YouGov:调查称美国近半消费者对折叠屏手机感兴趣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7249.html Tue, 27 Apr 2021 12:56:44 +0000 //www.otias-ub.com/?p=1237249

    在三星 Galaxy Z Fold 和 Moto Razr 等产品线的带动下,美国消费者似乎对折叠屏新机产生了愈加浓厚的兴趣。根据 YouGov 上周分享的一项调查数据,近半受访者表现出了对折叠屏移动设备的兴趣。其中 16% 的人考虑下次购入一款折叠屏手机,另有 34% 的人对此表现出了某种程度上的兴趣。

    有趣的是,在 LG 智能机的老用户中,有 59% 的受访者表现出了较为浓厚的兴趣。本月早些时候,这家韩国电子巨头透露将于 7 月份关闭其移动业务部门,转而将精力集中到智能家居、电动汽车零部件、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与此同时,三星用户中有 52% 对折叠屏设备感兴趣,而 iPhone 用户中也有 47% —— 即便苹果尚未推出折叠屏产品线,但这种情况或在不久的将来发生改变。

    去年,苹果公司申请了一项基于柔性屏的设计专利,许多人推测它将用于折叠屏手机。今年 1 月,又一篇报道称苹果已开始为折叠屏 iPhone 制造原型屏幕。

    此外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指出,尽管相关细节暂不得而知,但预计苹果会在 2023 年正式发布折叠屏新机。

    YouGov 补充道:近 1/3 受访者将兴趣归因于这项技术的“酷炫”,1/4 的受访者认为这种独特性特别吸引他们的眼球。

    至于影响用户选购的最大因素,YouGov 发现潜在消费者更注重于折叠屏设备的便携性与便利性。

    43% 的受访者认为折叠屏智能机只是一种时尚风向,超过 1/3 的人认为当前的成本太高。

    26% 的人不喜欢折叠屏设备的外形,还有 15% 表示其喜爱的品牌尚未推出可折叠产品。

    自 cnbet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