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网民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12 Jul 2015 17:04:3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NNIC: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64650.html Sun, 12 Jul 2015 17:04:37 +0000 //www.otias-ub.com/?p=364650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低头族”日益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热点,《报告》结合这一热点,对手机娱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98%的手机网民在过去半年内曾使用过音乐、视频、游戏、阅读等娱乐性手机应用。当前娱乐类应用已经同互联网广告、电子商务类应用共同成为移动互联网产业收入的三大核心支柱。

手机各类娱乐用户规模稳定增长,用户依赖性逐渐增强

手机娱乐类应用的渗透率在2014年得到了稳定增长,其中,手机音乐和手机视频的使用率增幅最大,分别达到了7.6和6.8个百分点,而手机游戏与手机阅读小说的用户使用率基本保持稳定。另外,网民平均每天使用手机娱乐的时间长度从去年的109分钟,提升至今年的158分钟,增长了45%。这种大幅度的增长可以归因于视频内容与手机游戏的品质在过去的一年里的显著提升,66.1%的用户认为自己对手机娱乐产生了依赖性。

内容版权成为手机娱乐行业争夺的重点

对于优秀内容版权的争夺在过去的一年中成为各类手机娱乐企业的战略重点。视频网站花费重金购买热门影视剧的版权,导致大多数国内视频网站处于亏损状态;手机游戏通过移植小说、电影等优秀产品的内容,成功地将大量读者与粉丝转化成手游玩家;音乐方面,手机音乐厂商纷纷通过与艺人签约的方式获得在自身平台独家发布新单曲并以此吸引歌迷的优势;而网络文学领域的巨头——盛大文学则被腾讯收购,利用其第一手的优质知识产权资源为其他娱乐方式“供血”。

CNNIC分析师认为,知识产权的争夺在未来几年内将随着市场的正规化进程表现得更加激烈,各厂商将逐渐通过优秀作品的版权建立竞争壁垒,内容产业中的巨头通过维权手段打击竞争对手的现象将更加普遍。这种情况在初期可能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一定影响,但从市场的长期发展来看,维权意识的增强则是市场成熟化的真正表现。

手机游戏重度化、精品化成为趋势
手机游戏的使用时长和使用频率相比去年都有了极大提升。使用时长方面,去年玩家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玩游戏一小时以上的比例仅为11.6%,今年则增加到55.3%,提升了43.7个百分点;使用频率方面,每天使用多次手机游戏的比例较去年增长了14.7个百分点,达到44.8%,使用时长和频率的巨大提升标志着手机游戏的用户黏性在过去一年中有了显著提高,而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则在于游戏类型的重度化和精品化。

手机娱乐对其他娱乐方式产生影响
手机娱乐因其碎片化的特点,对网民的日常娱乐——如逛街购物、体育运动等活动产生的影响较小,只有24.4%的手机网民认为自己因为进行手机娱乐而减少了其他日常娱乐活动,但对网民使用电脑进行娱乐的活动时长影响极大,当被问及是否因使用手机娱乐而造成了使用电脑娱乐的时长减少时,这个比率上升至46%。其原因在于,过去的一年中手机音乐类、视频类应用的高速普及以及移动宽带业务的迅猛发展,为手机流媒体播放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手机本身具有的便携性、随时性优势,使得用户收听收看音乐和视频的时间成本大大下降,大批用户在使用这些应用时由PC端转向手机端。手机阅读的体验本身就远好于使用电脑进行阅读,使得各类手机娱乐应用都从电脑端吸引了大量用户,从而对电脑娱乐产生了极大冲击。

泛娱乐化战略是大势所趋
泛娱乐指的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打造明星知识产权的粉丝经济,其核心是拥有巨大粉丝规模的IP(知识产权),而这一概念在目前国内最早的践行者是腾讯。腾讯互娱在腾讯游戏基础上,将其动漫、文学、影视等业务平台打通,构建起了一个“同一明星IP、多种文化创意产品体验”的整体娱乐产业生态,之后小米、华谊、阿里数娱、百度文学、360等企业纷纷将“泛娱乐”作为公司战略大力推进。泛娱乐化战略是互联网产业成熟化的大势所趋,经济与技术实力丰厚的企业可以通过这一方式优化自身资源配置,最大限度的发挥其IP资源优势。同时这一现象也给经济实力不足以购买优秀IP资源的中小型企业施加了很大压力,促使其更加重视自主创新,从宏观上推动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01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02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03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04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05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06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07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08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09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0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1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2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3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4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5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6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7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8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19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0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1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2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3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4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5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6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7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8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29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0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1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2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3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4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5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6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7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8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39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40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41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42 2014年中国手机网民娱乐行为报告_000043
]]>
Nielsen:电信超级消费者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62435.html Wed, 08 Jul 2015 18:26:18 +0000 //www.otias-ub.com/?p=362435         199IT原创编译

  •         印度人平均每天使用智能手机2小时45分;
  •          用手机访问互联网的印度智能手机用户中33%是超级消费者(参与度较高);
  •         智能手机不仅是社交媒体工具,而且能在路上获得信息、娱乐和进行支付。

        印度是受零售商欢迎的市场,电信服务提供商看到手机销售指数时尤其如此。 较小的价格差异和多样的功能保证今年销售的手机中1/3是智能手机。而且,市场观察者也认为智能手机销量必会增长,这使得印度成为智能手机增长率最高的国家,超过中国。

        现在,印度人希望从手机中获得更多,而不仅仅是打电话。3G和大量移动应用推动了印度智能手机的增长。平均每个印度人每天使用智能手机2小时45分,这是全球使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相比之下,美国用户每天使用量只有2小时27分。

        电信超级消费者

        这些数字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特定类型消费者的增长。互联网使用量较高的用户也比普通消费者手机使用量高。33%的智能手机用户经常使用智能手机上网,这些“超级消费者”在引领潮流和行为方面非常有影响力。也给移动应用、在线商品和网络服务营销人员提供了机会。

        谁是“超级消费者”?

        根据使用量数据,将智能手机用户细分为三个组,用量较大(前33%)、用量持中(中间)、用量较小(后33%)。

        电信超级消费者是技术娴熟的城市智能手机用户,他们使用的数据量比普通消费者多3倍。

        在线VS.离线智能手机使用量

        电信超级消费者智能手机参与度更高,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和普通消费者比超级消费者使用手机时间多33%,最常用的是Wi-Fi,使用模式显示蜂窝数据消耗量也较高。

32

        青少年是超级消费者的主力,年龄在18到24岁的消费者每天使用智能手机时间约3小时;而且智能手机用户也更倾向于男性,占80%;女性只占20%。

        手机类型和数据使用模式有很大关系,方便的导航和先进的操作系统能提高应用下载频率和媒体消费,同时推动数据消费。超级消费者偏爱Android系统,而Symbian系统用户大部分使用量较少。

        好消息

        超级消费者给电信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这些超级消费者随时准备好为有用的服务支付额外费用。考虑到他们较高的参与度,这些消费者也乐于采用更新的服务。因此,他们给新服务和应用的试销提供了机会。

        但是,对那些想抓住机会的零售商和广告商来说,提供无缝数据连接和体验是至关重要的。超级消费者需要全球性的体验,而糟糕的宽带连接仍然是最大的问题。

        然而,初步预测显示到2020年印度智能手机使用量将超过45%,大量应用和网络解决方案将影响消费者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这将改变用户互动的方式。

Nielsen:电信超级消费者调查报告_000001 Nielsen:电信超级消费者调查报告_000002 Nielsen:电信超级消费者调查报告_000003 Nielsen:电信超级消费者调查报告_000004 Nielsen:电信超级消费者调查报告_000005 Nielsen:电信超级消费者调查报告_000006 Nielsen:电信超级消费者调查报告_000007

        编译自:Nielsen 译者:孙莹

]]>
eMarketer:预计2014年亚太地区手机网民中超过一半来自中国 //www.otias-ub.com/archives/252625.html Wed, 06 Aug 2014 01:49:03 +0000 //www.otias-ub.com/?p=252625         199IT原创编译

        亚太地区互联网使用可以划分成两个区域,更多的发达国家市场显示了较高普及率,而新兴市场则在成长之中。根据eMarketer对手机互联网使用的估计,智能手机和其他能上网的手机在网络应用方面没有太大差异。

图片1

        韩国自称拥有最高的网络和手机网络普及率,但是手机互联网使用量只高了8个百分点,手机网络普及率也比澳大利亚和日本低,澳大利亚位居第二,日本位居第三。

        同时,发达市场和欠发达市场之间的落差仍然很大。

图片2

        但是,单独手机网络增长模式有些不同。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网民和手机网络用户增长最快的国家,发达市场澳大利亚和韩国还有增长空间。这些国家近年互联网普及率持平,手机互联网使用量今年仍保持两位数的增长,中国增长率比较低,只有9.2%。

        总之,eMarketer估计,今年亚太地区将有近11.7亿手机互联网用户,其中超过一半居住在中国。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eMarketer:中国智能手机用户量将超5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242893.html Tue, 24 Jun 2014 17:06:57 +0000 //www.otias-ub.com/?p=242893         今年超过九成网民通过手机上网。

        根据eMarketer对全球手机使用最新预测,中国是世界上智能手机用户最多的国家。预计今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量将超过5亿,10个智能手机用户中有近三个是中国人。

174041

        未来几年,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在全球用户中所占份额将下降,到2018年,下降至26.0%。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几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将会停滞,2015年仍然会有两位数的增长率,超过一半的手机用户将会拥有和使用智能手机,将占到总人口的42.2%。

        但是不是所有的手机网民都是智能手机用户,这是中国另一部分重要的可寻址人口。去年年末,十分之九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今年将攀升至92.3%,到预测期结束时,每个中国网民都将通过手机上网。

174042

        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孕育着移动互联网内容的使用,数亿中国手机用户至少每月用手机登陆一次社交网站。2014年五分之一中国人预计将用手机访问社交网站。

        199IT编译

]]>
Pew:智能手机缩小数字鸿沟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324.html Wed, 28 Aug 2013 13:25:35 +0000 //www.otias-ub.com/?p=145324 越来越多的美国用使用互联网,其中有不少依赖移动终端;仍然有非常稳定的那3%的美国人继续使用拨号连接上网。

来自Pew最新的数据显示不使用互联网的网民在过去5年中的比例已经减半,从30%降低到15%。期间,人们访问互联网的增长主要来自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工作电脑。

US-IT-TELECOM-GOOGLE-APPLE-MICROSOFT-FILES

以拉美裔和黑人白人为例,只有一半的拉美裔人拥有家庭宽带,而黑人和白人分别有64%和74%。但这个差异在智能手机拥有率上则不再存在,尤其在年轻人群中。

智能手机无疑为那些不能在家中连接互联网的人使用互联网的工具,即便这个链接仍然非常有限。10%的美国人家中没有宽带连接,但他们拥有智能手机。

高连接性的46%人群同时拥有家庭宽带和智能手机,24%的人只拥有家庭宽带,20%的人两者皆无。

 

]]>
CNNIC:研究显示仅16.3%网民发布过当前位置信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98193.html Tue, 05 Mar 2013 07:20:10 +0000 //www.otias-ub.com/?p=98193 2013年3月5日据CNNIC最新的调查显示,中国手机网民较为注重位置信息隐私保护,主动分享位置信息的意愿较低。仅有16.3%的网民发布过当前位置信息,在发布过的网民中,7.3%的网民后悔这一行为。

截止到2012年12月,手机网民网民规模快速增长,达4.2亿。“社交+位置+移动”的融合代表了未来互联网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位置信息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是移动互联网区别于传统互联网重要特征之一。地理位置信息给对企业企业来说极为重要,为用户行为挖掘和移动互联网广告等带来较大发展前景。

数据显示,在调查的网民中仅有16.3%发布过自己的当前位置信息,网民的位置信息隐私保护意识较强。年轻网民更乐意分享各种位置信息,30岁以下的手机网民发布过当前的信息的比例在20%以上,高于整体的平均水平。

CNNIC分析师谭光柱表示,用户主动分享位置信息所占比例不高,但是移动互联网服务商收集用户位置信息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用户使用手机应用时会发布自己的位置信息以换取相应应用和服务。另一方面,手机应用服务商会主动收集与其服务无关用户位置等信息,有擅自收集用户隐私的嫌疑,用户对这种收集位置信息的方式较为敏感。

]]>
工信部:2012年中国网民数净增5100万 手机网民增速快 //www.otias-ub.com/archives/9212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92125.html#comments Thu, 24 Jan 2013 13:59:14 +0000 //www.otias-ub.com/?p=92125

2012年1月24日电 工信部网站24日发布了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网民数净增0.51亿人,达到5.64亿人,手机网民数净增0.64亿人,达到4.20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4.5%。

经初步核算,2012年全行业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984.6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电信业务收入10762.9亿元,同比增长9.0%;完成电信固定资产投资3613.8亿元,同比增长8.5%。

公报显示,2012年,全国电话用户净增11895.7万户,总数达到139030.8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215.5万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80.0%。2012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12590.2万户,达到111215.5万户。其中,3G用户净增10438.0万户,年净增用户首次突破1亿户,达到23280.3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9.0部/百人。

2012年,全国固定电话用户减少694.5万户,达到27815.3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减少228.3万户,达到18893.4万户;农村电话用户减少466.2万户,达到8921.9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0.7部/百人,比上年末下降0.6部/百人。

公报还显示,2012年,全国网民数净增0.51亿人,达到5.64亿人。手机网民数净增0.64亿人,达到4.20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4.5%;农村网民数净增0.2亿人,达到1.56亿人,占网民总数的27.7%。网络购物用户净增0.48亿户,总规模达到2.42亿户。微博用户净增0.59亿户,总规模达到3.09亿户。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2.1%,比上年末提高3.8个百分点。

公报最后公布了2012年电信业经济效益情况,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完成10762.9亿元,增长9.0%。其中,移动通信业务收入7933.8亿元,增长10.6%,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上升到73.7%;固定通信业务收入2829.1亿元,增长4.9%。

电信业务收入中,非话音业务收入5322.1亿元,增长16.9%,占电信业务收入比重上升至49.5%。话音业务收入5440.9亿元,增长2.3%,其中,移动话音业务收入4814.3亿元,增长4.9%;固定话音业务收入626.6亿元,下降13.9%。

电信业务收入中,增值电信业务收入2161.8亿元,增长6.8%。其中,移动增值业务收入1897.1亿元,增长6.1%;固定增值业务收入264.1亿元,增长12.1%。

]]>
//www.otias-ub.com/archives/92125.html/feed 540
CNNIC:截至2012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5.64亿 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90461.html Tue, 15 Jan 2013 06:28:06 +0000 //www.otias-ub.com/?p=90461

2012年1月15日消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在京发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

以下为报告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一、整体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2年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基本保持上一年的发展趋势,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网民使用率还在继续上升;电子商务类应用继续高速发展;电子邮件、论坛/BBS等老牌互联网应用使用率持续走低。

微博用户持续增长,用户逐渐移动化

微博用户规模在2012年达到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微博急速扩张的阶段已经结束,但年增幅仍能达到23.5%。相当一部分用户访问和发送微博的行为发生在手机终端上,截至2012年底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即高达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

网络购物和团购保持较高增长率

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网民使用率提升至42.9%。与2011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4807万人,增长率为24.8%。在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迅猛的增长势头,2012全年用户绝对增长量超出2011年,增长率高出去年同期4个百分点。团购用户数为8327万,使用率提升至14.8%,较2011年底上升3.3个百分点,用户全年增长28.8%,同样保持了相对较高的用户增长率。

手机端电子商务类应用使用率整体大幅上涨

电子商务类应用在手机端发展迅速,领域整体看涨。相比2011年,手机网民使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的比例增长了6.6个百分点,用户量是上年底的2.36倍;此外,手机团购用户在手机网民中占比较上年底提升1.7个百分点,手机在线支付提升4.6个百分点,手机网上银行提升4.7个百分点,这三类移动应用的用户规模增速均超过了80%。

第31次CNNIC报告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1—2012中国网民对各类网络应用的使用率

(一)信息获取

1.搜索引擎

截至2012年底,我国搜索引擎用户规模为4.51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4370万人,年增长率10.7%,在网民中的渗透率为80.0%。搜索引擎作为互联网的基础应用,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其使用率自2010年后保持在80%左右水平,稳居互联网第二应用之位。

整体来看,搜索引擎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搜索用户市场逐渐从单一用户规模增长向用户体验提升发展。2012年,新竞争者的进入极大刺激了已有搜索引擎公司,带动了搜索市场的整体发展。一方面,搜索行业加强自律,对搜索结果进行清理和整顿,减少了虚假信息、不安全链接对用户的干扰,提升了用户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搜索引擎公司加强技术投入,提高搜索质量,并逐渐融入个性化和社交化等元素,试图智能化地呈现搜索结果以提升用户搜索体验。

 

第31次CNNIC报告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1-2012年中国搜索引擎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二)商务交易

1.网络购物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人,网络购物使用率提升至42.9%。与2011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4807万人,增长率为24.8%。

在网民增长速度逐步放缓的背景下,网络购物应用依然呈现迅猛的增长势头,2012全年用户绝对增长量超出2011年1463万,增长率高出去年同期4个百分点(2011年增长量为3344万,增长率为20.8%)。当前,居民消费在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明显提升,而网络零售更是成为促进消费的重要抓手。此外,手机网络购物成为拉动网络购物用户增长的重要力量,2012年手机网购用户年增长136.5%,达到5550万人。用户购买力的提升,线上消费习惯固着和移动、社交网购形式的结合不断推动网络零售市场的壮大,电商企业频繁的低利润促销也持续激发用户的使用热情,带动了网络购物用户规模的加速增长。

在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保持快速扩张的同时,市场结构也进入加速优化期。主要的B2C电商企业展开平台化、开放化战略,企业间呈现竞合态势。传统企业成为市场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地位得以加固。但网购消费欺诈、用户信息泄漏、企业无序竞争等问题在2012年更加突出,反映了行业监管手段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市场发展,行业也进入了一个矛盾易发期。

 

第31次CNNIC报告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1-2012年中国网络购物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2.团购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团购用户数为8327万,使用率提升至14.8%,较2011年底上升3.3个百分点。团购用户全年增长28.8%,依然保持相对较高的用户增长率。

2012年是团购行业的转型年,市场逐步由扩张转向固守,主要服务商的发展稳中求进。倒闭的一批网站将团购模式速成的狂热熄灭,但团购服务作为一种消费模式在用户端已经扎根,并在电子商务、旅行预订市场结出了硕果。在本地消费电子商务、实物团购和旅行预订领域,都有老牌电商或新兴团购服务商开辟出了一片天地,赢得了稳定的团购用户群,也形成了用户稳定的团购消费行为模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依托于老牌电商或者其他互联网服务企业的非独立团购网站在市场上的表现十分突出,这些非独立团购网站,可以借助平台的优势,在孤立的团购活动之外,为商家带来持续的价值,具有更持久的营销生命力。

未来团购市场还将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中保持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团购服务与其他互联网服务融合趋势将进一步加深。手机团购依然是重要的增长领域,2012年手机团购用户增长88.8%,用户规模为1947万。

 

第31次CNNIC报告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1-2012年中国团购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3.网上支付

截至2012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2.21亿,使用率提升至39.1%。与2011年相比,用户增长5389万,增长率为32.3%。

 

第31次CNNIC报告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1-2012年中国网上支付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网上支付用户快速增长离不开网上消费的繁荣发展,随着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的迅猛发展,线上消费的生活服务类型不断拓宽,交易规模持续增大,也极大地带动了用户网上支付的使用普及。快捷支付、卡通支付等支付便利形式增强了支付的可用性,促进了网上支付在更广泛用户中的覆盖。而随着移动支付技术标准确立,支付企业在手机支付领域的布局与发力,也带动了手机网上支付用户的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12月,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达到5531万,用户年增长80.9%,使用率为13.2%。

2012年,央行继续发放《支付业务许可证》,陆续出台细分业务领域管理办法,逐步向第三方支付企业开放传统金融领域支付结算业务,在完善监管、细化市场的同时,也形成了包括支付企业、传统银行、电商巨头、电信运营商在内的业态格局。未来支付领域的服务主体和模式更加多样化,网上支付的风险也在加大,需要从健全政府监管政策、加强企业联盟合作、提升消费者安全意识等方面,不断完善网上支付安全的生态环境。

4.旅行预订

截至2012年12月底,在网上预订过机票、酒店、火车票和旅行行程的网民规模达到1.12亿,占网民比例为19.8%。其中,9.0%的中国网民在网上预订机票,7.2%在网上预订酒店,5.4%在网上预订旅行行程,14.0%在网上预订火车票。

 

第31次CNNIC报告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1-2012年中国网络旅行预订用户数及网民使用率

随着火车票网上预订的快速普及,网上预订火车票的用户群体有了大规模的增长,达到7897万人。与其他商务应用相比,我国的机票、酒店、旅行行程网上预订用户相对狭窄,应用渗透水平还较低,未来增长空间广阔。随着居民休闲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高铁网络进一步扩大,旅游内容的深度挖掘,将持续激发用户的使用行为,推动旅行预订市场的增长。

 

第31次CNNIC报告第四章:网民互联网应用状况

2012年中国网民各类旅行预订服务使用率

在移动互联网的影响下,旅游预订行业已经被深刻改造,企业不断强化自身在无线旅游领域的服务,提升无线旅游的用户体验。由于旅行预订服务与移动互联网具有天然融合特性,无线旅游与LBS、团购消费、移动支付等应用紧密结合,将在未来开拓了更广泛的应用场景,带动在线旅游整体行业的加速渗透和快速成熟。

]]>
百度数据研究中心:2012年Q3手机网民人群属性及兴趣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87153.html Tue, 25 Dec 2012 16:27:44 +0000 //www.otias-ub.com/?p=87153 手机网民中男性、20-39岁人群比例较高

手机网民中男性占比高于全网9个百分点,表明男性群体对手机这种通讯产品的兴趣更加浓厚。

手机网民相比全网网民更加集中在20-39岁年龄段,表明中青年群体对手机的关注较多。

 

 

与全网相比手机网民对短信/彩信/彩铃的兴趣更浓

影视/视频是全网及手机网民最感兴趣的内容。

与全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在短信/彩信/彩铃方面的兴趣更高。

]]>
Pew:35%的人会用手机去访问电视上提到的网站 //www.otias-ub.com/archives/58111.html Fri, 20 Jul 2012 13:38:26 +0000 //www.otias-ub.com/?p=58111 这是一份来自美国市场的关于碎片时间的调研数据,仅供国内开发者参考。调查样本来自Princeton Survey Research Associates International于2012年3月15日至4月3日的电话采访,被采访者为大于18岁的2254名成年人用户。

根据Pew Internet&American Life Project提供的最新数据(请点击此处获取),在美国有50%的手机用户在看电视的时候会使用手机,而且拿着手机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在Twitter上讨论这个电视节目。事实上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手机用户在电视节目之间的广告时段拿起手机消磨时间,有一部分人还会用手机去查他们在电视上看到的东西(22%),有35%的人会用手机去访问电视上提到的网站,这对市场部门的人来说算是个好消息。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相比功能手机用户,智能机用户更愿意在看电视的时候摆弄手机,调查显示这一比例达到了58%,而功能机用户的这一比例仅为17%。

根据下面的柱型图我们还能看出:年轻人远比老年人倾向于在看电视时候使用手机(73%的18-24岁用户会这样做)。这种现象同样发生在收入超过5万美元的家庭。教育水平似乎与此事无关,有42%的人接受过大学教育,34%的人没上过大学。

这份调查似乎没有揭示出男人与女人在这件事上的存在巨大差异,不过在看电视时候发文字信息这方面,21%的男人会这样做,25%的女人会这样做。在留评论、投票等事情可能看得出男人与女人存在着一点差异(男4% VS 女 8%)。

这份数据还提示了人们在看电视时候使用手机的行为都有哪些。有四分之一的人会发短信给那些看过这个节目的朋友,有11%的人会去评论这些节目。

 

Via TC  36氪

]]>
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57753.html Thu, 19 Jul 2012 07:09:47 +0000 //www.otias-ub.com/?p=57753 二、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2012年上半年,交流沟通类应用与信息获取类应用依然是手机的主流应用,其中手机网民对手机微博和手机搜索的使用率有较大幅度增长;手机娱乐类应用中,在线收看或下载视频发展速度较快;手机商务类应用渗透率较低,但用户规模增长较快。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图 32  2011.12-2012.6手机网民网络应用

手机即时通信使用率趋于稳定,但依然保持领先地位

手机即时通信仍是使用率最高的手机应用,截至2012年6月,手机即时通信用户规模为3.22亿,手机网民使用该应用的比例达83.0%。经过2011年大幅度增长后,2012年上半年使用率趋于平稳。当前手机即时通讯发展特点:其一,众多互联网企业布局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在2012年上半年,新型手机即时通讯用户大规模增长;其二,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功能不断增强,能实现集声音、文字、图像、视频的低成本高效率的通讯服务,并与社交应用不断融合,比如打通邮箱、手机通讯录、微博等产品,帮助用户整合和管理关系链,来满足用户移动社交的新需求;最后,手机即时通讯工具平台化,将其他应用不断引入平台,提供更多附加服务,寻找新的盈利点。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图 33  2011.12-2012.6手机即时通信用户数及其手机网民使用率

手机搜索使用率排名第二,仍保持较高增速

截止到2012年6月底,手机搜索用户规模达2.6亿,相比2011年,规模增长17.3%;使用率达66.7%,排名第二位,相比2011年,使用率增长4.6个百分点。随着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丰富,手机搜索作为移动互联联网入口之一,价值进一步凸显。当前手机搜索特点: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不断普及,各大搜索引擎网站不断推出、优化手机搜索客户端,提升了用户移动端的搜索体验,促使更多用户使用。另一方面,与传统的互联网搜索相比,手机搜索有较好的便利性。用户随时随地查找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手机搜索迎合这种需求。随着手机终端的智能化趋势,未来的手机搜索产品呈现语音化、个性化和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等发展趋势。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图 34  2011.12-2012.6手机搜索用户数及其手机网民使用率

手机微博是手机网民使用率增长幅度最大的应用

手机微博延续2011年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2012年6月底,其在手机网民中的使用率提升5.3个百分点至43.8%,是使用率增幅最大的手机应用。一方面,手机微博能体现微博内容的即时性和发挥微博应用的自媒体优势,用户体验较好,流失率较低;另一方面,手机微博客户端功能不断增强,例如增加LBS交友、社会化阅读、兴趣社区和通过客户端直接购物等,提升了手机用户使用微博的黏性和使用体验。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图 35  2011.12-2012.6手机微博用户数及其手机网民使用率

手机网络视频是手机娱乐类应用的增长亮点

相比2011年下半年,手机娱乐类应用中,手机网民对手机网络文学与手机网络游戏的使用率有小幅度下降;手机网络音乐和手机网络视频使用率上升,其中手机网络视频的使用率为27.7%,相比2011年下半年提升5.2个百分点,这说明高流量手机应用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在三网融合的大背景下,三屏合一为大势所趋,手机视频是最主要应用之一。手机视频应用快速发展的原因包括:其一,目前智能手机价格持续下降、操作系统高度智能化,同时越来越多的家庭搭建起WiFi环境,这些因素为手机视频发展提供了用户基础和硬件支持。其二,国内视频网站纷纷推出移动客户端,抢占无线市场,同时部分视频网站加强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手机视频内容不断丰富。在视频网站、运营商等多方积极推动下,用户使用手机终端在线看视频的习惯正在逐步养成。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图 36  2011.12-2012.6手机网络视频用户数及其手机网民使用率

移动电子商务渗透率较低,但用户规模增长较快

2012年上半年,手机网上购物用户达3747万人,相比2011年下半年的2347万,半年规模增长59.7%。其原因包括:一方面,传统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奠定基础。传统电子商务网站逐步进军移动电子商务领域,部分电商将移动终端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另一方面,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走入用户生活,也为移动电子商务注入新的活力,手机购物正逐步被用户接受。

手机在线支付应用也得到较快发展,2012年上半年用户为4440万人,相比2011年下半年的3058万人,半年用户规模增长45.2%。近期,电信运营商、银行机构及第三方支付公司携手打造移动支付平台,将推动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发展。

第30次互联网报告:手机网民应用状况

图 37  2011.12-2012.6手机在线支付和手机网上购物用户规模

via:http://weibo.com/1787567623/ytajHvapV

]]>
百度数据中心:2012年Q1手机网民人群属性及兴趣点 //www.otias-ub.com/archives/44437.html Mon, 28 May 2012 03:30:47 +0000 //www.otias-ub.com/?p=44437 手机网民较多活跃在北部和南部省份

全体网民在东部沿海区域的分布相对高于手机网民,相反的,手机网民更多活跃在北部和南部省份。

针对手机网民自身来看,广东以7%的比例成为手机网民分布最多的省份。

 

与全网相比手机网民对音乐和软件类信息兴趣更浓

影视/视频是全网及手机网民最感兴趣的内容。

与全体网民相比,手机网民在音乐和软件教程/下载方面的兴趣更高。

]]>
CNNIC:2011年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 同比增长17.5% //www.otias-ub.com/archives/29521.html Mon, 02 Apr 2012 02:38:55 +0000 //www.otias-ub.com/?p=29521
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报告:智能手机网民1.9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渗透率达到53.4%。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呈以下特点:

交流沟通类与信息获取类应用领先发展,娱乐与商务类应用发展缓慢

手机即时通信和手机微博作为交流沟通类应用的代表,是现阶段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主流应用。其中,手机即时通信是渗透率最高的手机应用,同比增幅达15.4%。手机微博是使用率增幅最高的手机应用,同比增长了23%。其他交流沟通类应用和信息获取类应用,如手机网络新闻、手机社交网站、手机搜索等同比使用率均小幅提升。而以手机视频为代表的娱乐类应用,使用率变化不大。此外,电子商务类应用由于普遍处于发展初期,在手机网民中渗透率较低。

智能手机网民使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更为丰富,主流应用渗透率高于非智能手机网民

在智能手机网民中主流应用的渗透率相对非智能手机网民而言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手机地图/导航是渗透率提升最快的应用,提升幅度达35%。手机搜索、手机社交网站和手机微博为渗透率提升第二梯队,提升幅度在10%-20%之间。另外,手机支付、酒店/机票预定等应用在智能手机上得到破冰发展。尽管电子商务类手机应用发展滞后,但与非智能手机相比,智能手机网民中手机支付、酒店/机票预订使用率增长速度较快。

智能手机网民手机上网黏性较强,但平均每日手机上网时长相对非智能手机网民无明显增加

智能手机网民每天使用手机上网多次的比例为60.2%,高出非智能手机网民13个百分点。虽然智能手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黏性较强,但其平均每天累计手机上网时长相对非智能手机网民并无明显增加。智能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长为109分钟,比非智能手机网民的106分钟平均上网时长仅略高2.9%。大量非智能手机用户缺乏PC网络条件,因此手机成为了主要的上网工具,这类用户手机上网黏性高,从而拉高了整体非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每日的手机上网时长。

]]>
InMobi:2011年Q4移动互联网用户媒体接触行为 //www.otias-ub.com/archives/28822.html Mon, 26 Mar 2012 11:02:34 +0000 //www.otias-ub.com/?p=28822 InMobi发布了2011年Q4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其关键数据解读如下:
  • 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而言,在媒体消费时长上面,手机超过了电视,用户27%的时间花在手机上,而电视为
  • 39%观看电视时使用手机
  • 3/4的手机用户计划在来年体验移动电子商务活动
  • 42% 的手机用户表示移动广告让他们了解新东西
  • 66% 的手机用户对移动广告非常适应
  • 移动广告效果不错:42%的受访者成移动广告让他们了解到新东西,23%认为移动广告节省了他们的时间和金钱,14%的受访者表示移动广告影响他们的购买

]]>
Pew:全球用户数字沟通调查,短信社交是全球流行现象 //www.otias-ub.com/archives/21002.html Thu, 22 Dec 2011 05:24:19 +0000 //www.otias-ub.com/?p=21002 手机在全球都得到广泛的使用率,而且人们不仅用它来打电话,从Pew调查的21个国家来看,75%的用户使用手机发短信,50%使用它来拍照/摄影,23%使用手机上网。

短信在印尼、肯尼亚、黎巴嫩等国家使用程度较高,分别为96%、89%和87%,8成波兰、墨西哥、日本和中国用户也经常收发短信。

很多用户也使用手机来拍照或拍视频,平均有5成的手机用户经常这样。日本使用该功能的用户比例最高,达72%,墨西哥、西班牙、埃及分别有61%、59%和58%

通过手机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比例仍然偏低,在以色列有47%的手机用户使用手机上网,日本和美国则分别为47%和43%。

调查还发现社交网络在很多国家都变得非常流行,以色列53%的用户使用社交网络,美国为50%,英国、俄国和西班牙分别为43%、43%和42%。

从国家收入程度和社交网络的使用来看,人均GDP较高的国家对社交网络的使用率要更高一些

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的用户对社交网络使用更高

]]>
comScore:2011年10月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数9000万 比上季度增长10% //www.otias-ub.com/archives/19420.html Mon, 05 Dec 2011 03:00:47 +0000 //www.otias-ub.com/?p=19420 2011年三季度(截至到10月),美国年龄13岁以上的2.34亿用户使用手机。手机厂商三星以25.5%的市场份额是美国手机用户市场的最大的OEM厂商,LG则以20.6%位居第二,摩托罗马以13.6%位于第三,iPhone以10%的份额在第四位(上升了1.3个百分点)Rim则以6.6%的份额位居第6

Top Mobile OEMs
3 Month Avg. Ending Oct. 2011 vs. 3 Month Avg. Ending Jul. 2011
Total U.S. Mobile Subscribers (Smartphone & Non-Smartphone) Ages 13+
Source: comScore MobiLens
Share (%) of Mobile Subscribers
Jul-11 Oct-11 Point Change
Total Mobile Subscribers 100.0% 100.0% N/A
Samsung 25.5% 25.5% 0.0
LG 20.9% 20.6% -0.3
Motorola 14.1% 13.6% -0.5
Apple 9.5% 10.8% 1.3
RIM 7.6% 6.6% -1.0

Smartphone Platform Market Share智能手机平台份额

2011年三季度(截至到10月),美国有9000万的智能手机用户,比上季度增长10%。Google的Android是最大的手机OS平台,拥有46.3%的市场份额,比上季度上升4.4个百分点;苹果保住其老二的地位,增长1个百分点到17.2%,然后是微软和Symbian,分别为5.4%和1.6%。

Top Smartphone Platforms
3 Month Avg. Ending Oct. 2011 vs. 3 Month Avg. Ending Jul. 2011
Total U.S. Smartphone Subscribers Ages 13+
Source: comScore MobiLens
Share (%) of Smartphone Subscribers
Jul-11 Oct-11 Point Change
Total Smartphone Subscribers 100.0% 100.0% N/A
Google 41.9% 46.3% 4.4
Apple 27.1% 28.1% 1.0
RIM 21.7% 17.2% -4.5
Microsoft 5.7% 5.4% -0.3
Symbian 1.9% 1.6% -0.3

Mobile Content Usage移动内容消费

2011年三季度(截至到10月),71.8%的美国手机用户使用短信服务,上升1.8个百分点,浏览器使用率为44%,上升2.9个百分点。访问社交网络或博客增加2.2个百分点到32.2%;游戏渗透率为29.2个百分点,增长1.4个百分点,21.2的用户在他们的手机上听音乐,上升0.9个百分点

Mobile Content Usage
3 Month Avg. Ending Oct. 2011 vs. 3 Month Avg. Ending Jul. 2011
Total U.S. Mobile Subscribers (Smartphone & Non-Smartphone) Ages 13+
Source: comScore MobiLens
Share (%) of Mobile Subscribers
Jul-11 Oct-11 Point Change
Total Mobile Subscribers 100.0% 100.0% N/A
Sent text message to another phone 70.0% 71.8% 1.8
Used browser 41.1% 44.0% 2.9
Used downloaded apps 40.6% 43.8% 3.2
Accessed social networking site or blog 30.1% 32.3% 2.2
Played Games 27.8% 29.2% 1.4
Listened to music on mobile phone 20.3% 21.2% 0.9
]]>
百度数据研究:2011年Q2中国手机应用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5823.html Fri, 16 Sep 2011 03:50:55 +0000 //www.otias-ub.com/?p=15823 (一) 手机软件

手机PC化已然成为显著发展趋势

百度数据显示,本季度手机网民最关注的软件仍然以即时通讯软件为主,关注度占到25.94%位居首位,但较上个季度略有下降。同时,PC端管理软件占比继续上升,手机PC化、智能化,必然是智能手机商家的必争之地。手机已经不再只是通讯设备,智能手机的发展,也揭开了移动互联网市场大战的序幕。

(二) 手机娱乐项目

手机游戏成为网民越来越重要的娱乐项目

有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将达到42.08亿元,从2008年到2011年的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为45.54%。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发展,各种应用应运而生,除了视频和主题这两项基本的娱乐项目之外,网民对手机游戏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从Q1的19%上升到19.3%。

更多完整分析报告下载,请登录百度数据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