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技术趋势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9 Oct 2022 13:38:0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Gartner:2023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8124.html Wed, 19 Oct 2022 13:38:01 +0000 //www.otias-ub.com/?p=1508124 Gartner 发布了企业机构在 2023 年需要探索的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Gartner 杰出研究副总裁 Frances Karamouzis 表示:为了在经济动荡时期增加企业机构的盈利,首席信息官和 IT 高管必须在继续加快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将目光从节约成本转向新的卓越运营方式。Gartner 2023 年战略技术趋势围绕优化、扩展和开拓这三大主题,这些技术能够帮助企业机构优化韧性、运营或可信度、扩展垂直解决方案和产品交付并利用新的互动形式、更加快速的响应或机会进行开拓

Gartner 杰出研究副总裁 David Groombridge 表示:但在 2023 年,仅仅提供技术还不够。这些主题受到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期望与法规的影响,而这会转换成使用可持续技术的共同责任。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企业机构每进行一项技术投资,就需要抵消它所产生的环境影响,并且需要使用可持续技术来实现默认可持续性这一目标。

2023 年重要战略技术趋势包括:

可持续性(Sustainability

可持续性贯穿 2023 年的所有战略技术趋势。在 Gartner 最近的一项调查中,首席执行官们表示环境和社会变化已成为投资者的三大优先事项之一,仅次于利润和收入。这意味着为了实现可持续性目标,高管必须加大对满足 ESG 需求的创新解决方案的投资力度。为此,企业机构需要新的可持续技术框架来提高 IT 服务的能源和材料效率,通过可追溯性、分析、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AI)等技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部署帮助客户实现其可持续性目标的 IT 解决方案。

元宇宙(Metaverse

Gartner 将元宇宙定义为一个由通过虚拟技术增强的物理和数字现实融合而成的集体虚拟共享空间。这个空间具有持久性,能够提供增强沉浸式体验。Gartner 预计完整的元宇宙将独立于设备并且不属于任何一家厂商。它将产生一个由数字货币和非同质化通证(NFT)推动的虚拟经济体系。Gartner 预测,到 2027 年,全球超过 40% 的大型企业机构将在基于元宇宙的项目中使用 Web3、增强现实(AR)云和数字孪生的组合来增加收入。

超级应用(Superapps

超级应用是一个集应用、平台和生态系统功能于一身的应用程序。它不仅有自己的一套功能,而且还为第三方提供了一个开发和发布他们自己的微应用的平台。Gartner 预测,到 2027 年,全球 50% 以上的人口将成为多个超级应用的日活跃用户。

Karamouzis 表示:虽然大多数超级应用是移动应用,但这个概念也可以应用于 Microsoft TeamsSlack 等桌面客户端应用,关键在于超级应用必须能够整合并取代客户或员工使用的多个应用。

自适应 AIAdaptive AI

自适应 AI 系统通过不断反复训练模型并在运行和开发环境中使用新的数据进行学习来迅速适应在最初开发过程中无法预见或获得的现实世界情况变化。这些系统根据实时反馈动态调整它们的学习和目标,因此适合外部环境快速变化的运营或者因为企业目标不断变化而需要优化响应速度的运营。

数字免疫系统(Digital Immune System

76% 负责数字产品的团队现在还需要对营收负责,因此首席信息官正在寻找新的实践和方法,使其团队能够在实现高商业价值的同时,降低风险和提高客户满意度。数字免疫系统为他们提供了满足这一要求的路线图。

数字免疫系统通过结合数据驱动的运营洞察、自动化和极限测试、自动化事件解决、IT 运营中的软件工程以及应用供应链中的安全性来提高系统的弹性和稳定性。Gartner 预测,到 2025 年,投资建设数字免疫系统的企业机构将能够减少多达 80% 的系统宕机时间,所减少的损失将直接转化为更高的收入。

应用可观测性(Applied Observability

在任何相关方采取任何类型的行动时,都会产生包含了数字化特征的可观测数据,如日志、痕迹、API 调用、停留时间、下载和文件传输等。应用可观测性以一种高度统筹和整合的方式将这些可观测的特征数据进行反馈,创造出一个决策循环,从而提高组织决策的有效性。

Karamouzis 表示:可观测行应用使企业机构能够利用他们的数据特征来获得竞争优势。它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提高正确数据的战略重要性,以便根据确认的相关方行动而不是意图采取快速行动,因此是一种强大的工具。如果能够在战略中予以规划并成功执行,可观测性应用将成为数据驱动型决策的最强大来源。

AI 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ust, Risk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许多企业机构未做好管理 AI 风险的充分准备。Gartner 在美国、英国和德国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41% 的企业机构曾经历过 AI 隐私泄露或安全事件。但该调查也发现积极管理 AI 风险、隐私和安全的企业机构在 AI 项目中取得了更好的成果。与未积极管理这些功能的企业机构的 AI 项目相比,在这些企业机构中有更多的 AI 项目能够从概念验证阶段进入到生产阶段并实现更大的业务价值。

企业机构必须使用新的功能来保证模型的可靠性、可信度、安全性和数据保护。AI 信任、风险和安全管理(TRiSM)需要来自不同业务部门的参与者共同实施新的措施。

行业云平台(Industry Cloud Platforms

行业云平台通过组合 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提供支持行业应用场景的行业模块化能力。企业可以将行业云平台的打包功能作为基础模块,组合成独特、差异化的数字业务项目,在提高敏捷性、推动创新和缩短产品上市时间的同时避免单一厂商锁定。

Gartner 预测,到 2027 年,超过 50% 的企业将使用行业云平台来加速他们的业务项目。

平台工程(Platform Engineering

平台工程是一套用来构建和运营支持软件交付和生命周期管理的自助式内部开发者平台的机制和架构。平台工程的目标是优化开发者体验并加快产品团队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速度。

Gartner 预测,到 2026 年,80% 的软件工程组织将建立平台团队,其中 75% 将包含开发者自助服务门户。

无线价值实现(Wireless Value Realization

由于没有一项技术能够占据主导地位,企业将使用一系列无线解决方案来满足办公室 Wi-Fi、移动设备服务、低功耗服务以及无线电连接等所有场景的需求。Gartner 预测,到 2025 年,60% 的企业将同时使用五种以上的无线技术。

网络的功能将不再仅限于纯粹的连接,它们将使用内置的分析功能提供洞察,而其低功耗系统将直接从网络中获取能量。这意味着网络将直接产生商业价值。

]]>
Gartner:2020年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961856.html Wed, 06 Nov 2019 20:23:06 +0000 //www.otias-ub.com/?p=961856 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公布了企业机构在2020年需要研究的重要战略科技发展趋势。Gartner将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定义为具有巨大颠覆性潜力、脱离初期阶段且影响范围和用途正不断扩大的战略科技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在未来五年内迅速增长、高度波动、预计达到临界点。

Gartner副总裁兼院士级分析师David Cearley表示:“以人为中心的智能空间(people-centric smart spaces)是用来组织Gartner 2020年重要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并评估其带来的主要影响的核心结构。把人作为技术战略的核心强调了技术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影响客户、员工、业务合作伙伴、社会或其他关键群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机构采取的所有行动都是为了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个人和群体,这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Cearley认为:“智能空间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理念上。智能空间是一个人与科技系统能够在日益开放、互联、协调且智能的生态中进行交互的物理空间。人、流程、服务及物等多项元素在智能空间汇聚,创造出沉浸度、交互性和自动化程度更高的体验。”

2020年十大战略科技发展趋势具体如下:

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

超自动化是一个为了交付工作、涵盖了多种机器学习、套装软件和自动化工具的集合体。超自动化不但包含了丰富的工具组合,还包含自动化本身的所有步骤(发现、分析、设计、自动化、测量、监控和再评估)。超自动化的主要重点在于理解自动化步骤的作用范围、它们彼此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的组合与协调方式。

该趋势由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开始。但仅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还称不上超自动化,它需要组合多种工具来帮助复制任务流程中人类所参与的部分。

多重体验(Multiexperience)

从现在起到2028年,用户体验将在两个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即用户对于数字世界的感知以及用户与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会话平台正在改变人与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而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正在改变人们对数字世界的感知。感知与交互模式的同时改变将在未来带来多感官与多模式体验。

Gartner研究副总裁Brian Burke表示:“这一模式将从‘精通技术的人’转变为‘理解人类的技术’。计算机将代替人类承担人机交互的重担。这种与人类进行多重感官交流的能力将创造一个更丰富的环境,从而能够传递更细致的信息。”

专业知识的民主化(Democratization of Expertise)

专业知识的民主化致力于通过极简的体验且在不需要接受大量成本高昂培训的前提下为人们提供专业技术知识(例如机器语言、应用程序开发)或业务领域专业知识(例如销售流程、经济分析)。“公民化”(例如公民数据科学家、公民解决方案整合者)、公民程序开发和无代码模式都是专业知识民主化的例子。

Gartner预测,从现在起到2023年,这一民主化趋势的四个关键方面将加速发展,包括数据和分析的民主化(从针对数据科学家的专用工具扩大到适用于一般开发人员的普及工具)、开发的民主化(自主开发应用程序中使用的人工智能工具)、设计的民主化(低代码、无代码的场景持续增加,更多的应用程序开发功能实现自动化,为公民开发者提供支持)以及知识的民主化(非IT专业人员通过使用工具和专家系统,应用超出自身具备的专业知识和受到的培训以外的专业技能)。

人体机能增强(Human Augmentation)

人体机能增强研究如何使用技术提供认知与体能增强并使其成为人类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能增强通过在人类身体上植入或外置可穿戴设备等技术部件改变人类固有的身体机能,从而实现增强。认知增强则是通过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和新兴的智能空间中的多体验接口中的信息和应用来实现。在未来十年,由于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机能增强,人类体能与认知增强技术将会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将产生一种全新的“消费化”效应,员工持续增强自身的机能,并进一步拓展到改进所在的办公环境。

透明度与可追溯性(Transparency and Traceability)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其个人信息的价值并提出控制个人信息的要求。企业机构也认识到保护与管理个人数据的风险日益增加,而政府正在实施严格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机构做到这一点。透明度与可追溯性已成为支持此类数字道德与隐私需求的关键要素。

透明度与可追溯性指用于满足监管要求、维持使用人工智能和其他先进技术中所需遵守的道德规范以及恢复对企业机构信任缺失的态度、行动以及辅助技术与实际措施。企业机构在建立透明度与信誉措施时必须专注于三个领域:(1)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2)个人数据隐私、所有权与控制;(3)符合道德的设计。

边缘赋能(The Empowered Edge)

边缘计算是一种在信息来源、存储库及使用者附近进行信息处理、内容收集和交付的计算拓扑结构。它试图将网络流量与计算处理保留在本地以减少延迟、发挥边缘能力以及赋予边缘更大的自治性。

Burke先生表示:“目前,边缘计算主要关注的是在制造、零售等特定行业中嵌入式物联网系统提供的离线或分布式能力。但随着边缘被赋予越来越成熟和专业的计算资源及越来越多的数据存储,边缘计算将成为几乎每个行业和应用的主导要素。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及可操作系统等复杂的边缘设备将加快这一转变。”

分布式云(Distributed Cloud)

分布式云指的是将目前集中式的公有云服务分布到不同的物理位置,原来的公有云提供商继续负责分布式云的运营、治理、更新和迭代。这对于目前大多数公有云服务所采用的集中式模式是一次巨大的转变,并且将开辟云计算的新时代。

自动化物件(Autonomous Things)  

自动化物件是使用人工智能自动执行那些以往被人类执行的任务的物理设备。最典型的自动化物件有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汽车/船及各种设备。它们的自动化超越了固化的程序所能实现的自动化程度,并能够借助人工智能做出与所在环境和人类进行更自然交互的高级行为。随着技术能力的改进、监管机构的批准以及社会接受度的提高,自动化物件将被越来越多地用于不受限制的公共场所。

Burke表示:“随着自动化物件的普及,我们预计独立的智能物件将转变成无论是否有人操作,都可以让多台设备一起工作的协作式智能物件组合。例如,不同种类的机器人可以在同一个装配流程中同时运行。在快递行业中,最高效的解决方案可能是由自动驾驶汽车将包裹运到目标区域,然后由车上的机器人和无人机进行最后的派送。”

实用型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Practical Blockchain)

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可以通过实现信任、提供跨业务生态透明度和实现跨业务生态价值交换、降低成本、减少交易结算时间及改善现金流来重塑整个行业。由于可以追溯到资产的来源,因此“以次充好”的概率大幅降低。资产追踪对于其他领域也具有很大的价值,包括追踪食物在整条供应链中的足迹以识别污染来源、追踪各零部件以协助产品召回等。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还可用于身份管理。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中的智能合约可以使系统在事件发生时自动触发行动,例如在收到货物时付款等。

Burke先生表示:“由于可扩展性与互操作性不佳等各种技术问题,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在企业中的应用还不成熟。尽管存在这些挑战,但由于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所具有的颠覆性和带来收入增长的巨大潜力,企业机构应开始评估这项技术,即便是认为这项技术在近期不会快速普及的企业机构也不例外。”

人工智能安全(AI Security)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将被继续用于提升各种应用场景中人类决策的能力。虽然这给实现超自动化和使用自动化物件进行业务转型带来了良机,但同时也因为物联网、云计算、微服务(microservices)及智能空间中高度连接的系统增加了大量潜在攻击点而给安全团队与风险领导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安全与风险领导者应专注于三个关键领域——保护人工智能赋能系统、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安全防御机制以及做好攻击者对人工智能的恶意使用的心理准备。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Gartner:预测2015-2016年10大战略技术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388281.html Thu, 24 Sep 2015 08:08:45 +0000 //www.otias-ub.com/?p=388281 61534.4565

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发布的最新报告中确定了2015年至2016年中国10项最重要的技术趋势,以此帮助各企业的首席信息官们评估关键性战略技术并为其所在企业制定信息技术(IT)路线图。在十大趋势中,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BAT)等互联网企业是主要投资先驱,同时政府在推动并改善中国的IT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据Gartner预测,中国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企业IT消费市场。今年,中国企业在技术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预计将达到146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33亿元),2016年将增长6.5%,达到15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724亿元)。

Gartner研究总监邓雅君(Amy Teng)表示,中国正在成长为一支使用并创建IT的重要力量。然而,在采用某些技术的过程中,中国仍面临着包括政治问题在内的一系列挑战。政府在推动并改善中国的IT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015年3月,中国政府在公布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作为驱动力之后,很多传统企业便开始连接到互联网,并随后完成其IT系统的数字化过程,从而提升他们的竞争力。

邓女士认为,“首席信息官必须灵活构建其所在企业的IT系统,以便应对来自中国国内日新月异的数字化业务环境,并为不断扩展的中国海外业务提供支持。”

虽然中国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与全球十大战略技术趋势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于本土竞争格局、工业环境、技术成熟度,甚至文化方面的差异性的原因,这些技术在中国展现出不同的步调与格局。

1) 无所不在的计算正在改变中国人的生活体验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消费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超过14亿台的移动设备正在投入使用。随着人们携带或到处可见的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增长,“无所不在的计算”趋势正在将关注点从个人移动设备转移到个人移动体验上来。此外,中国政府努力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也推动了“无所不在的计算”这一趋势的发展。

2) 物联网(IoT)使所有设备具有计算能力

中国政府正在推行智慧城市、物联网等项目,同时互联网公司也在推广其智能设备生态系统。政府与消费者市场代表着两个最有前景的物联网产品消费途径。然而,中国企业的成熟度仍不及成熟市场的平均水平,所以在普及与发展程度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很多中国企业没有建置的企业信息化系统,没有老旧IT系统的包袱使得他们更易于建置敏捷IoT资产投资策略。

3) 3D打印技术正在走向关键转折点

材料科学与3D打印方法的进步,以及低成本3D打印机的出现,已经给越来越多的行业带来更大的影响,并正在向消费品领域延伸。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中国为3D打印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许多良机,也推动了3D打印机的需求。尽管工业级3D打印机的普及程度仍不及消费品级3D打印机,但工业级3D打印机仍会为供应商带来新的机遇。

4) 先进分析正处于上升阶段,并增强商业运营及用户体验

在先进分析(预测性及指示性信息)的上升阶段,IT供应商为其推广做着巨大努力,而先进分析在中国各类企业机构中的普及率也日渐提高。中国政府的“互联网+”项目旨在加快发展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以及IT/OT相结合的制造业。作为这些发展领域的主要技术支持之一,Gartner预计分析的重点将从对历史数据描述及诊断的分析转移至更多的预测性及指示性的分析。

5) 情境感知系统使业务运营更加敏捷,进而主动响应商业契机

互联网活动中收集的大量客户数据、家庭互连与物联网设备将使情境感知系统成为现实。情境感知的解决方案通过解释与连接事件或特殊条件相关的用户信息来推动人际交互至下一级别。中国三大互联网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致力于推动情境感知系统发展,以转变消费品品牌和/或制造商-零售商网络与其客户的交易方式。

Gartner预计到2015年,情境感知推广活动将有10%的便捷项目在发达市场的消费品制造商中推广。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兴起,Gartner预计中国将在2016年赶上这一发展趋势。

6) 智能机器扩展我们应对日益复杂环境的能力

中国政府和企业都已经意识到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挑战和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风险,因此智能机器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虽然中国仍处于商业化进程的初级阶段,各类智能机器还是大量涌现出来。这引起了制造业、矿业、物流、汽车、医疗和其他重体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极大兴趣。目前,智能机器作为一项“超类”新兴技术,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将其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从劳动力成本转移到高科技上来。

7) 云计算是企业不容忽视的技术

根据Gartner的统计,2014年底,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近70亿美元,并有望在2018年年底增长至207亿美元。由于移动互联网用户众多以及公共云服务市场的蓬勃发展,许多中国企业已经计划部署云计算,以顺应网络驱动的、超连接数字化的电子商务业务的增长趋势。

中国企业面临平均宽带连接速度较低的独特挑战。公共云服务提供商正在加大对网络基础架构的投入来应对这一挑战。尽管中国用户对公共云的信任度仍偏低,客户端/服务器还是不可避免地正在向云/客户端架构的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云服务提供商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在这种情况下,云、公众和社区云将成为业务交互和交易的中心,而云/客户端架构将成为企业的新规范。

8) 软件定义架构强化数据中心对数字化业务的支持

企业渴望找到可以建立极其灵活、便捷的数据中心的新方法,以便能够使IT敏捷应对竞争激烈的数字业务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软件定义架构(SDx)可为基础架构、网络、存储或数据中心提供相应支持。

在中国,软件定义架构的发展不一、外部竞争格局与内部操作需求存在的差异导致其发展速度和成熟度不尽相同。对于电子商务公司和云服务提供商等互联网依赖型企业来说,软件定义网络(SDN)应用较广泛,技术也较成熟。

9) 网络规模IT将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创新

网络规模IT是一种计算模式,使企业具备大型云服务提供商的计算能力。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正在将其业务向云服务扩展。不同于目前采用传统方法的大多数企业,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独特模式来构建其IT基础架构,设计其开发与操作流程。这种模式将颠覆传统IT在可扩展性、成本和敏捷性方面的服务交付能力。由于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所以中国企业必须利用网络规模IT来满足其不断增长的数字化业务需求。

10) 数字化业务需要基于风险的安全与自我保护策略

中国一直面临着安全和风险管理的重大挑战,这是由于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增长引擎,拥有众多移动互联网用户、各类终端设备、多种生态系统以及不断增长的数字化企业。这些因素导致中国外部互联网接入率颇高,也使中国成为大量网络攻击的众矢之的。

《Gartner 2014年首席信息官调查》显示,90%的中国首席信息官一致认为,虽然数字化进程为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也带来了更高级别的新风险。因此,要解决安全和风险管理问题,应采用两项辅助策略:即基于风险的安全策略(接受风险通常无法降低到零的现实)以及应用自我保护策略(将安全纳入应用程序设计并从一开始就在一个运行时环境下开发)。

]]>
Gartner:2014年中国十大战略技术趋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241213.html Mon, 16 Jun 2014 15:10:34 +0000 //www.otias-ub.com/?p=241213        61534.4565

        Gartner数十位优秀的本土分析师共同发布了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遴选出中国十大战略技术趋势,这些技术与趋势值得中国的首席信息官们关注与考量,从而助力业务增长并在数字化时代保持竞争力。

  Gartner表示,这十大技术趋势突显了目前中国的技术采用现状以及技术的成熟度与牵引力。根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数据,2014年中国企业在技术产品与服务上的开支预期将达到1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540亿元)。

  Gartner将未来三年内具备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潜能的技术定义为战略性技术。构成重大影响的因素包括:颠覆IT或业务的巨大潜能,需要以投资为主,抑或过晚采用会产生风险。一项战略性技术可能是一项现有的已成熟或/和已较广泛使用的技术,也可能是一项能够为战略性业务优势提供机会的新兴技术。

  Gartner首席研究分析师Amy Teng表示,“中国是一个巨大的且极具潜力与竞争力的IT市场。中国的技术趋势与全球其他地区基本保持一致,但又因其特殊的市场情况而有些许不同。中国的企业在技术采用方面处于不同的阶段,一些成熟的企业属于技术采用的先行者,而一些企业则仍处于早期的评估阶段。

  “尽管这十大应被中国公司作为其战略规划进程考虑因素的技术已被明确定义出来,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必须对全部这些技术进行投资。然而,在未来两年内,企业必须经过深思熟虑并对这些技术中的每一项作出决定。Amy Teng表示。

  2014中国十大战略技术趋势主要包括:

  移动设备多元化与管理

  BYOD的快速采用使得企业级移动化战略变得更为复杂和具挑战性。到2018年,随着不断增长的各类设备、计算方式、使用情境以及交互范例,管理好这些多元化设备将成为企业首席信息官的首要战略目标。在中国,首席信息官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形势,皆因该地区低端智能手机普及而形成更快的设备汰换周期。另一个显着的区别则源自于中国的员工文化,他们倾向于工作更长的时间并有将工作与生活混淆的趋势。

  移动应用软件与各类应用

  2014年移动应用软件与各类应用将持续增长,并且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该趋势将放缓,对移动服务的强力需求推动了这一增长,使得移动服务跨越了早期满足信息与内容接入需求的阶段,为用户和业务带来各类新功能。由于通过移动设备来探索世界变得极为普遍,中国企业目前正在尝试新的互动技术,例如二维码(QR code),音频,增强实境(augmented reality),手势等,NFC(近场通信技术)配备二维码已成为最流行的一类技术。企业正不断加快在移动应用方面的努力并成为技术采用先行者,主要包括银行与航空公司,他们为用户和员工推介各类移动应用软件,例如移动银行、自助登机服务以及客舱服务。

社交化商务(Social Commerce)

社交化商务是社交网络与社交媒体用来支持销售交易的一种用途。近五年里,中国在社交化商务方面取得的成功使用案例远远领先于西方同行业者。在美国和欧洲,大部分常见案例主要为商品点评,在社交购物与社交网络商务方面的成功极其有限。而在中国则恰恰相反,社交网络商务主宰了整个市场。腾讯QQ,腾讯微信以及新浪微博已成为中国三大主要社交网络,企业能够利用这些社交网络来推动社交化商务。

  万物联网(Internet of Everything)

Gartner预测,截至2020年,将有260亿台设备被装入物联网,2020年相关的物联网产品与服务供应商将实现超过3000亿美元的增值营收,并且主要集中在服务领域。为使中国成为物联网发展的领先者,中国的领导厂商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促进。政府也发布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以实现物联网创新,选出九大领域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

  混合云以及IT服务代理

混合IT云将是云计算世界里关键的运营模式。随着更多的云计算服务兴起,一个可为企业提供更有价值的混合云方面的IT管理的服务商将逐渐增多,这样的服务商能够确保企业在云提供商选取、运营的合规性、云架构的支付体系建立、混合云的集成度、云应用的管理、云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协同性等方面的效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大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利用云计算,同时也逐渐接受这种新型的运作模式。但由于某些外部和内部的因素,混合云的IT环境在中国企业内尚未很好的普及和应用。尽管如此,Gartner仍预期在未来三年内对混合式解决方案的需求将变得更为强烈,将促使中国企业开始采用各类技术在一个混合式IT的架构下实现安全、管理以及管控方面的解决方案。

  云端/客户端架构

智能手机销量的高速增长. 设备与品牌的选择多样性, 以及繁荣的移动应用软件生态系统,共同为企业在中国采用新的云端/客户端应用模式打造了温床。4G服务的实现和新兴的公有云服务将在不久的未来进一步加速移动服务的发展和客户端/云端架构的变革。首席信息官与企业IT必需思考如何才能提供一个基于移动终端设备的统一的、无缝整合的用户体验,重新获得软件工程最佳实践范例从而平衡整体化、模块化、目标化和服务型等各类方式。幸运地是,中国企业在采用全新模式的时候,所需摒弃的传统阻碍相对较少。

  个人云时代

中国的用户正在逐渐接纳各种各样的个人云服务,例如流媒体中的土豆,社交网络中的微信,云存储以及跨设备跨平台数据同步中的QQ空间。不过,中国的个人云服务与大部分其他成熟市场的差异主要在于现有的盈利模式。 目前中国市场上所提供的大多数个人云服务均为免费提供给消费者,甚至包括一些流媒体服务。但随着中国的企业越来越关注如何通过个人云将其服务拓展至员工、合作伙伴或客户从而提升运营效率和营收,这一现状将发生改变。

软件定义一切(Software-Defined Anything)

  软件定义一切(Software-defined anything,SDx)将IT服务(例如:计算、网络、安全以及存储)从硬件底层解耦出来,因此也将虚拟化这一概念扩展至一个新的层面,即所有的数据中心资源被抽离、合并以及自动化管理。数据中心SDx的核心组件包括计算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defined networks,SDNs),以及软件定义存储(software-defined storage,SDS)。在中国,SDN在A类企业中崛起的非常迅速,此外还有一些大型的电子商务以及云服务提供商。尽管SDS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其潜在市场机会已经吸引了一批全球范围内的成型的技术提供商(如EMC,HP等),而中国厂商(如DataCore)以及全球性创业型企业(如Nexenta)也已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互联网规模IT (Web-scale IT)

  对大部分的中国企业来说,互联网规模IT是一个新概念。消费者文化的崛起正在改变企业开展业务的方式。数字化营销和电子商务需要高效与敏捷的IT支持,同时考虑到中国有最大规模的网民数量,可扩展性将成为IT系统必须要考虑的一大问题。这些因素对传统IT在可扩展性、成本以及响应速度方面都提出了挑战。互联网规模IT不仅专注于具有扩展性的IT设备和技术,同时也关注相关的运营流程以及组织架构。

  3D打印

  3D打印的实现主要是一项加成工艺,通过一台设备将数字模型生成为实物。该市场被明显地划分为三个类型:生物打印、消费者3D打印以及企业级3D打印。3D打印的主要优势体现在能够提供定制化或无法大批量生产的小批量的物件。3D打印在中国拥有许多真正的机会,从3D打印机以及打印材料的产品设计与制造、生物打印,到专业提供3D打印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