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27 Oct 2024 13:11:0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孤独会使罹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3324.html Sun, 27 Oct 2024 13:11:03 +0000 //www.otias-ub.com/?p=1723324

一项针对60多万人的研究发现,孤独感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这强调了进一步研究和干预以保护认知健康的必要性。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医学院教师领导的一项新研究通过分析全球60多万人的数据,量化了孤独与痴呆症之间的联系,使其成为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

对21项纵向研究进行的荟萃分析表明,孤独感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 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Mental Health上。

领导这项研究的助理教授玛蒂娜-卢切蒂说:”鉴于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孤独与健康状况不佳有关,这些结果并不令人惊讶。痴呆症是一个谱系,其神经病理变化始于临床发病前几十年。 继续研究孤独与不同认知结果或症状之间的联系非常重要。 孤独感–对社会关系的不满–可能会影响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

玛蒂娜-卢切蒂助理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研究了孤独与痴呆症发病风险之间的联系。 资料来源: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分析表明,孤独是认知障碍的主要风险因素,与年龄或性别无关。 它还将孤独与痴呆症的特定病因(如阿尔茨海默氏症)以及诊断前可能出现的认知障碍联系起来。

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卫生总监在COVID-19大流行及其相关社会限制之后宣布,孤独是一种公共卫生危机。

卢切蒂说:”孤独对健康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了解孤独为什么会增加晚年痴呆症的风险,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会增加这种风险,这一点非常重要。”

尽管这项研究的数据包括来自世界各地的受试者,但大部分数据都是从西半球较富裕文化中收集的。 Luchetti 说,未来的研究应纳入更多来自其他国家的数据。

她说:”我们知道,低收入国家的痴呆症病例在增加。未来的研究需要从这些国家收集更多数据,以评估孤独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影响。”

荟萃分析结果提供的信息可以指导未来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卢切蒂说:”既然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两者之间存在关联,那么找出孤独感的来源就显得至关重要,这样既能预防或管理孤独感,又能为老年人的福祉和认知健康提供支持。”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60多万人的数据发现,孤独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31%。 这项研究强调,有必要探讨在不同的全球和文化背景下,孤独是如何影响认知健康的。

编译自/SciTechDaily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南加州大学:新研究揭示孤独的人处理世界的方式与众不同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7823.html Sun, 10 Sep 2023 12:37:47 +0000 //www.otias-ub.com/?p=1647823

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弗分校心理学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大脑图像发现,与不孤独的人相比,孤独的人大脑处理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俄罗斯作家和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在写下《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一句话时,可能是有感而发的:”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的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幸”。

最近发表在《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上的一项由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夫文学、艺术和科学学院(USC Dornsife College of Letters, Arts, and Sciences)的一位学者领导的研究表明,虽然没有经历过孤独的人在大脑信息处理方面表现出相似的模式,但那些孤独的人似乎以一种对每个人都截然不同的方式来解读这个世界。

大量研究表明,孤独感不利于身心健康,而且常常伴随着自我报告的不被他人理解的感觉。美国卫生总监办公室最近的一份报告将孤独称为公共健康危机,以应对越来越多的成年人遭受孤独的困扰。即使在 COVID-19 大流行之前,约有一半的美国成年人报告说经历过可测量的孤独程度。

孤独是特异性的

南加州大学多恩西弗分校心理学助理教授伊莉莎-白(Elisa Baek)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做博士后研究时,试图更好地了解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断裂感和被误解感。Baek 和她的团队使用一种名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的神经成像技术,在 66 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观看一系列视频剪辑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检查。这些视频的主题从感伤的音乐视频到派对场景和体育赛事不等,为分析提供了多样化的场景。

在扫描之前,年龄在18至21岁之间的参与者被要求填写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孤独感量表,这是一项测量人的主观孤独感和社会孤立感的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研究人员将参与者分为两组:孤独者和”非孤独者”(没有孤独感的人)。然后,他们在每位参与者观看视频的同时,使用 fMRI 扫描了他们的大脑。

通过比较两组人的大脑成像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与不孤独的人相比,更孤独的人表现出更多不同和特异的大脑处理模式。

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揭示了神经相似性(指不同个体大脑活动模式的相似程度)与对世界的共同理解有关。这种共同理解对于建立社会联系非常重要。患有孤独症的人不仅与社会处理世界的标准不那么相似,而且每个孤独的人也有独特的差异。这种独特性可能会进一步影响孤独感和缺乏社会联系的感觉。

Baek说:”我们惊讶地发现,孤独的人彼此之间更不相似。事实上,他们与孤独或非孤独的人都找不到共同点,这使得他们更难与社会建立联系。’安娜-卡列尼娜原则’是对孤独者的恰当描述,因为他们以特异的方式体验孤独,而不是以普遍可亲的方式。”

孤独与是否有朋友无关

那么,孤独者的特异性处理是导致孤独的原因,还是孤独的结果呢?

研究人员观察到,无论有多少朋友或社会关系,孤独程度高的人更有可能出现特异性大脑反应。这就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身边的人对世界的看法与自己不同,可能是导致孤独的一个危险因素,即使一个人经常与他们交往。

研究还表明,由于社会联系或断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波动,这可能会影响一个人以特异方式处理世界的程度。

展望未来,Baek 说她有兴趣研究那些有朋友、社交活跃但仍然感到孤独的人。此外,研究人员还在研究孤独的人在哪些特定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在处理突发事件或模棱两可的社会环境时,孤独的人是否会表现出特异性?

自 cnBeta

]]>
相比于肥胖,独居、孤独更危害健康 //www.otias-ub.com/archives/621509.html Wed, 09 Aug 2017 16:45:29 +0000 //www.otias-ub.com/?p=621509 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肥胖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健康问题,美国有超1/3的成年人都属于肥胖人群,而中国已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现在,一份最新的学术报告却指明,有两个更大的健康威胁因素——孤独(loneliness)、社会孤立(social isolation)。

杨百翰大学的心理学教授Julianne Holt-Lunstad和团队发现,孤独、社会孤立对健康影响甚大,且影响程度不断增加。

调查显示,在美国约有4260万年龄在45岁以上的成年人患有慢性孤独,超1/4的美国人处于独居状态,超1/2的人未婚。“这些趋势表明,美国人对于社交的热衷度正在减少,他们的孤独感会越来越深。” Holt-Lunstad教授表示。

根据一项2016年针对超2000成年美国人的哈里斯民意调查显示,约72%的人表示感到孤独,而这些人中,31%至少每周会有一次孤独感出现。
孤独和社会孤立都会影响健康。曾有研究表明,孤独可能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伤害,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此外,孤独还会加重阿尔兹海默症发展,减少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几率。

在这一份最新的学术报告中,Holt-Lunstad教授带领团队试图弄清楚孤独、社会孤立对过早死亡的影响。

为此,他们进行了两项大规模的荟萃分析:1)囊括148项研究、30万成年人的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社会孤立的人,社交正常的成年人过早死亡的风险降低了50%;2)涵盖了来自于北美、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的超340万个体的70项研究的分析揭示,孤独、社会孤立和独自生活都会增加过早死亡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研究团队发现,这种风险等同于、甚至于大于与肥胖相关的过早死亡概率。

伴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重,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孤独流行”。面对这一社会挑战,我们能够改变什么?

Holt-Lunstad教授表示,帮助克服孤独的方法之一是整合更多的资源解决社会体系中个体的孤独,例如,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交技能培训;医生应该将个体对外界人际亲密度作为医学诊疗的指标之一;社会规划着应该确保更多共享的社会空间,鼓励人们交往和互动,例如社区公园。

来自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