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消费者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09 Mar 2020 16:45:0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TR:新冠疫情下的女性消费者动态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7654.html Mon, 09 Mar 2020 16:43:55 +0000 //www.otias-ub.com/?p=1017654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了控制疫情的发展,绝大部分消费者响应号召,居家隔离,企业全力配合推迟复工,多数商场宣布暂停或缩短营业时间,疫情的发生带给消费市场的冲击显而易见。为了更好地了解疫情对女性消费的影响,以及疫情结束后女性消费趋势,央视市场研究(CTR)携手网易定位,基于EZ-Tracking极速调研系统累计访问近万名真实消费者,通过分析其在疫情期间的时间花费、消费行为变化轨迹及未来态度预期,得到了一些有趣的发现:

01女性时尚美妆消费  很可能在疫情结束后得到快速释放

疫情期间女性在食品厨卫家电等生活品类及与疫情相关的医药品类消费支出增加占比高于男性,在服饰鞋装、美妆、个护等女性品类消费支出较低,但在疫情结束后,女性消费者很可能迎来较有力的反弹消费,在服饰鞋包(31.2%的被访者预计增加支出)、美妆产品(34.2%的被访者预计增加支出)、个护产品(34.2%的被访者预计增加支出)、美发美甲产品(27.9%的被访者预计增加支出)、保健品(41.8%的被访者预计增加支出)等购买意愿相对疫情前有所增强;可见女性在疫情结束后更加重视健康、医疗、时尚美妆等品类,健康、医疗、美容保健、时尚生活等业态在女性消费中将快速发展。 

在疫情期间我们发现卫生防疫用品家居清洁用品食品医药保健品等民生类品类的消费支出增加。疫情结束后,在以上品类被访者的购买意愿表现仍然强劲;可见,国人更加重视与健康生活相关的产品消费,以上行业在疫情期间快速发展,预计在疫情结束后很大概率将释放市场空间。

 

数据来源:EZ-Tracking极速调研

02预计疫情结束后线下零售体验店、个人护理店等  女性消费场所潜力将得到释放

疫情切断实体零售商业的客流到访,商业客流呈现断崖式下滑,线下时尚、体验、餐饮、生活等业态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同时,线上对线下消费的短期挤出效应显现。

女性的线上购物渠道选择与男性基本持平,有62.9%的女性受访者选择综合电商平台,送货上门的O2O渠道(饿了么、美团、叮咚买菜等)被36.2%的女性消费者光顾,与排名第二的超市(41.7%的女性消费者)接近。

待疫情之后,从数据中分析可知,线上渠道的渗透率增长依然强劲,女性对传统线下渠道的购买会逐渐恢复,有40.7%的女性受访者增加去新零售体验店(如:盒马生鲜)的光顾,42.1%的女性受访者增加去大卖场的购买意愿,44.4%的女性受访者增加去其他垂直类生活服务平台的购买意愿,30.0%的女性受访者增加去个人护理品店;此外,6.0%的女性受访者将新增线下个人护理店的光顾、4.8%的女性受访者将新增精品/进口超市的消费;女性线下体验店消费将释放,新零售体验店、个人护理店、精品超市等亟需考虑如何在满足现有消费者基础上转化新增女性消费者。

数据来源:EZ-Tracking极速调研

03疫情期间女性休闲娱乐活动及关注资讯

在一个全民宅在家的日子,除了每天关心疫情发展动态,大家都做些什么呢?线上类休闲娱乐活动成为了最常见的打发时间的手段,在线看展83.3%的女性被访者)、看动漫78.4%的女性被访者)、在线学习82.8%的女性被访者)活动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成为女性最常见的线上休闲娱乐活动,由于不用出门,女性较少时间花在打理自己上,所以网购时间投入增加相应较少,与男性持平,在疫情期间多数女性更多时间花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自我教育等方面。

 

数据来源:EZ-Tracking极速调研

在疫情期间男性女性被访者的在线教育类型选择上,近六成女性被访者选择学科教育辅导相关培训,其次是选择爱好才艺相关培训,显著高于男性被访者,体现出女性被访者更专注于学科教育类及爱好才艺类等精神层面的提升,疫情期间现代女性的物质性消费支出部分转移到教育、精神消费支出上。

数据来源:EZ-Tracking极速调研

此外,在疫情期间,男性被访者对商业、财经、新闻、行业动态、科技电子产品、游戏电子竞技、体育健身、汽车等资讯的关注度显著高于女性,女性被访者对疫情动态,电视剧、音乐、个人兴趣爱好、养生保健、生活相关、美容美妆购物等资讯的关注度显著高于男性,可见,她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提升,精致生活将成为疫情结束后女性群体消费关键词,商家需考虑打造时尚与生活类零售业态以满足女性消费需求。

 

数据来源:EZ-Tracking极速调研

疫情期间女性被访者线下休闲娱乐活动消费主要体现在在家画画、弹琴、练字、唱歌、看电视、在家做美容(化妆/做面膜等)等方面,疫情结束后,女性被访者在家做美容(化妆/面膜)的花费支出意愿略有降低,但排在第二位,体现出女性美妆花费仍然强劲。
数据来源:EZ-Tracking极速调研
04、预计疫情后女性生活消费增加且呈现多元化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疫情并未对女性消费起到消极的影响,49.3%的女性被访者表示“变得更看重当下,会花更多钱在值得花的地方”,仅15.2%的女性被访者表示“变得更保守,会增加存款和理财”,待疫情结束后,女性消费心态更乐观,疫情对消费市场起到延期的积极作用;
 

数据来源:EZ-Tracking极速调研

女性被访者在疫情后最想做的事在出去吃好吃的、减肥、塑身、购物、逛街、旅游、出去玩等比例显著高于男性,表明现代女性在学习/提升自己之余也更加重视享受生活,如追求“时尚及美食”、“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更丰富多彩的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

数据来源:EZ-Tracking极速调研

运动消费:在疫情期间她们武装了头脑,疫情后,8%的女性可能增加在运动上的消费支出。

美容美妆消费:在疫情期间她们宅在家懒得打理外貌,但疫情后,她们大概率增加在理发店、美容/美甲店、商场的消费支出。

社交消费:疫情期间的宅让更多女性期待和闺蜜好友的约会,疫情后,她们很可能与三五好友约会奶茶店、咖啡厅、火锅店、电影院等场所。

因此,预计疫情结束后,女性生活消费支出增加,且消费多元化,我们将在咖啡厅/奶茶店、餐厅、健身房、电影院、体育/运动馆、商场等地看到更多女性身影。

数据来源:EZ-Tracking极速调研
]]>
YouGov:女性消费者眼中十大知名品牌 //www.otias-ub.com/archives/708488.html Tue, 17 Apr 2018 16:42:28 +0000 //www.otias-ub.com/?p=708488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YouGov的新调查,在女性消费者中的十佳品牌榜新近两家企业:Hershey排在第六位和Netflix排第9。

恰当地说,Hershey与M&Ms并驾齐驱,使他们成为强大的巧克力二重奏组合。

Netflix获得女性支持是因为一些原创节目突出了女性角色,如《皇冠》、《女子监狱》、《我本坚强》和《格蕾丝与弗兰基》。

Craftsman在2017年1月被史丹利百得收购,从第8位降至12位。去年10月,Dove发布了一个黑人女性变白的广告而遭到强烈抵制,因此从十强排行榜上消失。

Band-Aid、亚马逊、Dawn和谷歌保持与一年前相同的地位。

由于《女仆的故事》屡获殊荣,Hulu成为过去一年女性支持增长最快的品牌。

TLC则是女性消费者中改善第二大的品牌,主要是由于《90-Day Fiancé》、《Sister Wives》和《长岛灵媒》等真人秀的成功。

沃尔玛则是改进排行榜上唯一一家零售商,社交应用Instagram和Snapchat在女性用户中也有很大改善。

199IT.com原创编译自:YouGov 非授权请勿转载

]]>
Merkle:千禧一代女性消费者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705425.html Mon, 02 Apr 2018 17:07:33 +0000 //www.otias-ub.com/?p=705425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Merkle和Levo的 “千禧一代女性消费者报告”,千禧一代女性的家庭收入往往高于平均水平,这些女性的总收入为1,700亿美元。年轻女性并不害怕将收入转变为购买力,她们不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更容易购买商品,而且比成年人平均支出花费更多。

调查发现,这些支出的部分资金来自所谓的副业。虽然80%的千禧一代女性是全职工作者,但有40%的受访者有副业,即额外收入。

体验是王

8/10的千禧一代女性偶尔会大肆购买,尽管他们会寻找最佳交易。这些大肆购买往往是经验。近一半受访者表示,过去一年的放纵购买是一种经验(45%)。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未来12个月会有这种行为(54%)。

事实上,超过7/10的千禧一代女性认为体验这种消费使他们快乐。

品牌故事很重要

品牌故事能影响千禧一代女性的购物行为,47%的受访者知道最喜爱的品牌的“起源故事”,41%的受访者知道他们最喜欢的品牌的创始人。社会承诺也是品牌故事的一部分,许多受访者表示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对他们也有影响。

大多数千禧一代女性认为越来越多的品牌正在设计符合他们需求的产品(81%),或品牌正在聆听并响应他们的需求(70%)。

主要影响因素:价格/价值、评价和品牌

千禧一代女性消费者对自己喜爱的品牌十分了解,因此它能影响其购买决策并不令人惊讶。

其他影响因素包括,品牌的价值观和立场(59%)、品牌声誉和可持续性实践(45%),以及品牌代表多样性(42%)。与品牌一起成长对千禧一代女性也很重要(47%)。

价格也很重要,75%的女性会考虑整体价值。此外,评论、建议和意见领袖也很重要。83%的受访者会受到顾客评价的影响,6/10的受访者受家人和朋友推荐的影响,1/4的受访者受口碑影响,意见领袖和Instagram也能影响1/4的受访者的决策。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谢您的支持!

]]>
随意浏览时,女性消费者都在想些什么? //www.otias-ub.com/archives/382821.html Thu, 10 Sep 2015 10:08:40 +0000 //www.otias-ub.com/?p=382821 1765060921261

2013 年,淘宝网用户研究团队,针对女性消费者的网购需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女性消费者网购时,往往是有购物的想法却没有明确的商品目标,她们在 浏览购物网站的过程中,最初只是随便逛逛,但最后却总是“满载而归”。这种情景在女性消费者的购物中比例超过5成。

那在无明确商品目标的情况下,女性消费者难道只是随便逛逛,真的就没有什么条件要求吗?

搭配:请告诉我还需要什么?

1.在什么情景下逛搭配?

研究发现,在实际的网购过程中,女性消费者需要搭配来帮助购物的情景非常多。而她们之所以有这些需要,很大程度上与她们在搭配方面的熟练程度有关:熟练程度不同,对搭配信息的需求也存在差异。详情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女装消费者逛搭配时有三大典型情景:

 1765060921262

2.逛搭配时关注什么信息?

女性消费者在逛搭配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是“搭配所提供的商品是否适合自己”,这表明逛搭配过程受到女性消费者个人喜好、购物具体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这决定了女性消费者在逛搭配时对具体的信息内容需求多样,存在差异化。

从整体来看,风格、年龄、主题、颜色、元素是女性消费者找搭配时关注的重要维度,是有效的导航分类。比如有的消费者需要成熟的,有时候却喜欢冷艳的,而还有的消费者则大爱粉色的。颜色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纬度。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按照风格、年龄、主题、颜色、元素来进行导航,也不一定能够赢得女性消费者的芳心。对于好的搭配,女性消费者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和需求希望:

需求一:提供搭配的人,一定要懂搭配、有经验,给出的东西能够让人信服。

“提供搭配的人自己要有一些经验,内容展示中要有推荐,文字描述要深入浅出,让人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也可以展示下给不同人搭配的作品,这样更有说服力。”

需求二:搭配效果真实展现,帮助女性消费者做出准确判断。

“现在网站上的图片,大部分都是修图修过的,模特P的太严重了,导致根本就没法判断,还是要实在一些,要真实,要实用。”

要的是新品,不是新货

1.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品?

在女性消费者的认知中,新品代表了流行风向,是年轻时尚的人群所追求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它可能是往年没有的款式,也可能是当季的款式,还有可能是明星同款。

然而当女性消费者实际在电商平台/店铺中逛新品时,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网站把新货当作新品”。这与女性消费者所理解的新品大相径庭。

“网上很多新品都不是新品,我看到有的是2012年款式,但可能是因为卖家重新生产了一批第一次放到网上来销售,就有可能被当作新品展示给我们了。”

2.消费者一般如何逛新品?

研究发现,女性消费者在逛新品的过程中是不断明确商品目标的过程。有两大典型方式,可供借鉴:

典型方式一:通过新品的典型特征去找更多的新品。

“我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历,看见一件衣服上面元素我特别喜欢,例如图案、铆钉等,很想再看看有同样元素的其他衣服,但是网站新品中都没提供这个功能,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再去搜了。”

典型方式二:快速对比相似新品。

“网站上商品太丰富了,一旦上了新品特别是女装,其实相似款特别多,在这里面做出选择是很难的。如果能够提供功能对相似新品进行对比,就太好了,通过对比我可以发现相似款间款式差异、材质差异、价格差异等,这样我才能更快地做出选择。”

把握好以上两种方式,会有助于提升消费者逛新品的体验。

活动:说清楚,做到位

1.搞活动,先说你是卖什么的

电商平台和店铺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女性很容易被活动吸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动信息都能令女性消费者动心。

研究发现,女性消费者往往通过活动传播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要进一步去查看活动详情。吸引女性消费者的活动信息,如图2所示。

 1765060921263

由图2可知,女性消费者对“优惠信息”、“参与活动的商品品类”、“促销/活动的规模”尤其关注。其中,对“优惠信息”的关注是人的本能,我们不再赘述,下面重点说明后两者的情况。

首先,女性消费者非常关注“参与活动的商品品类”。
具体的品类信息能够唤起女性消费者的购物欲,但此类信息正是活动宣传中经常被忽略的内容。

其次,促销/活动的规模信息。女性消费者需要提前了解网站商品是全场均参与活动,还是部分商品参与活动。部分商品参与活动会加大消费者在价格判断上的成本。

不难发现,促销活动传播的信息在吸引女性消费者的过程,部分情况是满足女性消费者基本购物需求的过程,而还有很大一部分情况,是唤起女性消费者购物需求的 过程。所以,在策划促销活动时,除了优惠信息外,还要注意把其他信息也要纳入考虑中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吸引女性消费者参与。

2.好活动需要的3个条件

除了前面介绍的活动吸引力外,女性消费者对好的活动也有自己的评判。除了商品质量好、价格优惠外,女性消费者对卖家、物流、活动规则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图3所示。

1765060921264

(1)在卖家方面,消费者要求卖家信誉好、服务好。

“活动中很多次的咨询都不会及时回复,不过服务不光体现在活动当天的咨询上,是不是可以提供服务,提前几天咨询,或者卖家在页面上对重要问题做出详细的解释,这些都是服务好的表现方法。”

(2)在物流方面,消费者要求物流配送快,如果能够实现活动物流优先,那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大大的惊喜。

“有些大的活动,如果能够被优先发货就更好不过了。这样大家会越来越愿意通过活动购买,就像有个特权一样。”

(3)在活动规则方面,消费者要求活动规则简单易懂。

“我们为什么喜欢打折?因为简单易懂,是最直接的优惠。有些规则,要看好几遍才能看懂,比如说种红包啊、0元购啊等,这样的活动基本上就不会去参加了。”

综上,针对没有明确购物目标的女性消费者,电商平台/店铺可以通过搭配、新品、活动对其加以引导,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好的购物体验要从消费者出发,结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方案。

 

]]>
深度解读: 为女性消费者“看手相” //www.otias-ub.com/archives/34311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43110.html#comments Mon, 27 Apr 2015 13:51:11 +0000 //www.otias-ub.com/?p=343110

201504262002595691

来源: 奥美中国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车轮上的国家”,但是当中国经济开始放缓,汽车营销人员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增长机会——女性消费者。作为一个新兴的汽车购买群体,她们究竟想要什么样的汽车?奥美与易观智库以手机APP为切入点,为女车主们“看手相”。

奥美与易观智库以中国的智能手机为切入点,利用多样化和种类进一步细分的APP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兴趣、生活方式、甚至是价值观。可以说,看一个人手机中的APP,就可以推断出此人的特性。

奥美与易观智库对41万APP的行为数据作分析,然后描摹女性汽车消费者。在这次研究中,女性汽车消费者的定义为下载并使用过一系列特定的汽车相关APP的女性用户,例如汽车咨询、汽车比价、导航,代驾类APP等等。从中筛选出的208万女性样本数,足以推及到5617万人口。

研究中的发现可以帮助汽车营销人员制定更有效的策略与更精准的内容。这些发现也能够帮助车企思考如何应对“互联网+”所呈现的挑战。

主要发现:

打造女性APP更划算 中国男性平均安装61.29个APP,平均使用15.59个,而中国女性平均安装20.4个APP,平均使用12.6个。对中国男性,APP的平均打开率只有26%,然而女性的APP平均打开率却高达62%。对于市场营销人员,打造面向女性的APP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车企需要加强自己APP的功能,特别是创造让女性消费者感兴趣的内容,或者把“原生广告”植入到APP中,让自己的APP进入用户经常使用的APP名单。

女性偏爱苹果手机 在2014年,IOS:Android=24%:76%,而研究中的女性手机系统IOS:Android=37%:63%,IOS使用者远高于平均值。我们可以想象,当ICAR上市,有一群中国女性IOS系统使用者会对它感兴趣。

女性人物画像 奥美与易观发现7组APP。通过数据分析和定性调研,我们将这些丰富的数据转换成与7组APP相呼应的7类女性人物画像,类型如下:潮流体验型、学习求进型、精明购物型、随波逐流型、享乐至上型、潮流社交型、生活实用型。

正如以上视频所示,从大数据分析得到7类人物画像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细节。市场营销人员能够将其应用在不同的APP内容以及互动场景中去。例如:

享乐至上型女性在手机中平均安装27个APP,但是平均只打开过16个。他们是7类人群中安装和打开应用数量差距最大的一群人。如何促使消费者去下载APP已经是营销者遇到的挑战之一,因此营销人员的推广力度至关重要。如何创建内容去吸引享乐至上型女性去下载和使用你的应用?数据显示享乐至上型女性在使用完汽车类APP后,转跳视频类APP的倾向性很高。因此,针对她们,营销者可采取创建视频内容,或是在APP中用视频的方式来推送相关信息。
精明购物型女性一天打开淘宝应用16次,是普通女性两倍多。她们用淘宝不仅是为了下单选购,或是跟踪订单,更多是查看和确认购物车内物品,确保自己做了最精明选择。从选购到交付过程中,当今的营销人员更多是在强调订单物流速度。然而,运用创意新颖的内容,市场营销人员也能够在消费者的购物过程中为她们展示品牌形象,传递品牌信息,甚至实现交叉销售。
策略性启示:
易观智库预测APP内广告将在2017年比重将超过整个移动广告花费的四分之一。市场营销人员应该为此做好准备:

制定APP内容策略 APP本身与APP内的原生广告,由于其个性化、本地化与高互动性的优势,将成为品牌拉近消费者关系的纽带。如果把广告投放在一连串与消费者购买旅程的轨迹匹配的不同APP中,品牌就能从认知一直到售后评价的过程中一直陪伴在消费者左右。

利用“新手相”来做人群细分 许多市场研究人员都有自己的消费者分类模型。然而,这些模型主要是依托于人口统计学或是心理特征。当智能手机与APP使用变得无处不在时,大数据也变得唾手可及,利用APP和相关行为来进行消费者分类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尝试。上述的调研方法不但能提供准确的定量数据,并且还能产生层次丰富的人物画像。

用APP改变网购体验 如今,手机与APP只是协助购物的工具。市场营销人员需要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高相关度的内容,打造多重感官体验,从而改变网购的既有体验。另外,游戏化元素可以被引入到APP中,增强用户的兴趣与参与感。

建立售后忠诚度 女性汽车消费者渴望个性化服务,而APP是实现个性化的最佳媒介。APP能够更好地连接女性汽车消费者和她们的车,从而建立起消费者与品牌长期的关系与对话。

将APP作为调研工具 品牌对于消费者在智能手机与APP上的行为知之甚少。目前,80%的APP内部行为无法被第三方监测。我们对人们APP上的行为还停留在比较表面的指数上,比如下载量、打开量、使用时长等等。市场营销人员将越来越多的精力与预算投入到移动互联网中,因此,运用APP中的数据来深入理解消费者将变得愈发重要。

新创意与新体验的试验田 消费者们对来自智能手机和APP中的新创意来者不拒,善用智能手机的特性来创造全新的使用体验或是沟通方法的市场营销人员会在未来的市场中创造巨大反响。最终的赢家将能够加深消费者参与度、增加消费者的互动率。

视频内容作为大熔炉 随着网速的提高,移动视频的需求正呈爆炸式增长。视频能够将广告、社交、电商服务融合在一个媒介中,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善于使用移动视频今后将会带来巨大的回报。

via:waaaat.welovead

]]>
//www.otias-ub.com/archives/343110.html/feed 6
女性消费者在浏览时都在想什么 //www.otias-ub.com/archives/333428.html Wed, 18 Mar 2015 15:01:34 +0000 //www.otias-ub.com/?p=333428 13991867270504X03

2013年,淘宝网用户研究团队,针对女性消费者的网购需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女性消费者网购时,往往是有购物的想法却没有明确的商品目标,她们在浏览购物网站的过程中,最初只是随便逛逛,但最后却总是“满载而归”。这种情景在女性消费者的购物中比例超过5成。

那在无明确商品目标的情况下,女性消费者难道只是随便逛逛,真的就没有什么条件要求吗?

搭配:请告诉我还需要什么?

1.在什么情景下逛搭配?

研究发现,在实际的网购过程中,女性消费者需要搭配来帮助购物的情景非常多。而她们之所以有这些需要,很大程度上与她们在搭配方面的熟练程度有关:熟练程度不同,对搭配信息的需求也存在差异。详情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女装消费者逛搭配时有三大典型情景:

 13991868030504X05

2.逛搭配时关注什么信息?

女性消费者在逛搭配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是“搭配所提供的商品是否适合自己”,这表明逛搭配过程受到女性消费者个人喜好、购物具体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这决定了女性消费者在逛搭配时对具体的信息内容需求多样,存在差异化。

从整体来看,风格、年龄、主题、颜色、元素是女性消费者找搭配时关注的重要维度,是有效的导航分类。比如有的消费者需要成熟的,有时候却喜欢冷艳的,而还有的消费者则大爱粉色的。颜色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纬度。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按照风格、年龄、主题、颜色、元素来进行导航,也不一定能够赢得女性消费者的芳心。对于好的搭配,女性消费者还有一些其他的标准和需求希望:

需求一:提供搭配的人,一定要懂搭配、有经验,给出的东西能够让人信服。

“提供搭配的人自己要有一些经验,内容展示中要有推荐,文字描述要深入浅出,让人觉得他说的是对的,也可以展示下给不同人搭配的作品,这样更有说服力。”

需求二:搭配效果真实展现,帮助女性消费者做出准确判断。

“现在网站上的图片,大部分都是修图修过的,模特P的太严重了,导致根本就没法判断,还是要实在一些,要真实,要实用。”

要的是新品,不是新货

1.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品?

在女性消费者的认知中,新品代表了流行风向,是年轻时尚的人群所追求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它可能是往年没有的款式,也可能是当季的款式,还有可能是明星同款。

然而当女性消费者实际在电商平台/店铺中逛新品时,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网站把新货当作新品”。这与女性消费者所理解的新品大相径庭。

“网上很多新品都不是新品,我看到有的是2012年款式,但可能是因为卖家重新生产了一批第一次放到网上来销售,就有可能被当作新品展示给我们了。”

2.消费者一般如何逛新品?

研究发现,女性消费者在逛新品的过程中是不断明确商品目标的过程。有两大典型方式,可供借鉴:

典型方式一:通过新品的典型特征去找更多的新品。

“我有过好几次这样的经历,看见一件衣服上面元素我特别喜欢,例如图案、铆钉等,很想再看看有同样元素的其他衣服,但是网站新品中都没提供这个功能,我只能按照我自己的方式再去搜了。”

典型方式二:快速对比相似新品。

“网站上商品太丰富了,一旦上了新品特别是女装,其实相似款特别多,在这里面做出选择是很难的。如果能够提供功能对相似新品进行对比,就太好了,通过对比我可以发现相似款间款式差异、材质差异、价格差异等,这样我才能更快地做出选择。”

把握好以上两种方式,会有助于提升消费者逛新品的体验。

活动:说清楚,做到位

1.搞活动,先说你是卖什么的

电商平台和店铺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女性很容易被活动吸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动信息都能令女性消费者动心。

研究发现,女性消费者往往通过活动传播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要进一步去查看活动详情。吸引女性消费者的活动信息,如图2所示。

 13991871610504X06

由图2可知,女性消费者对“优惠信息”、“参与活动的商品品类”、“促销/活动的规模”尤其关注。其中,对“优惠信息”的关注是人的本能,我们不再赘述,下面重点说明后两者的情况。

首先,女性消费者非常关注“参与活动的商品品类”。
具体的品类信息能够唤起女性消费者的购物欲,但此类信息正是活动宣传中经常被忽略的内容。

其次,促销/活动的规模信息。女性消费者需要提前了解网站商品是全场均参与活动,还是部分商品参与活动。部分商品参与活动会加大消费者在价格判断上的成本。

不难发现,促销活动传播的信息在吸引女性消费者的过程,部分情况是满足女性消费者基本购物需求的过程,而还有很大一部分情况,是唤起女性消费者购物需求的过程。所以,在策划促销活动时,除了优惠信息外,还要注意把其他信息也要纳入考虑中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吸引女性消费者参与。

2.好活动需要的3个条件

除了前面介绍的活动吸引力外,女性消费者对好的活动也有自己的评判。除了商品质量好、价格优惠外,女性消费者对卖家、物流、活动规则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图3所示。

13991871910504X07

(1)在卖家方面,消费者要求卖家信誉好、服务好。

“活动中很多次的咨询都不会及时回复,不过服务不光体现在活动当天的咨询上,是不是可以提供服务,提前几天咨询,或者卖家在页面上对重要问题做出详细的解释,这些都是服务好的表现方法。”

(2)在物流方面,消费者要求物流配送快,如果能够实现活动物流优先,那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大大的惊喜。

“有些大的活动,如果能够被优先发货就更好不过了。这样大家会越来越愿意通过活动购买,就像有个特权一样。”

(3)在活动规则方面,消费者要求活动规则简单易懂。

“我们为什么喜欢打折?因为简单易懂,是最直接的优惠。有些规则,要看好几遍才能看懂,比如说种红包啊、0元购啊等,这样的活动基本上就不会去参加了。”

综上,针对没有明确购物目标的女性消费者,电商平台/店铺可以通过搭配、新品、活动对其加以引导,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好的购物体验要从消费者出发,结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方案。

via:销售与市场

]]>
女性消费者:随意浏览背后的规则 //www.otias-ub.com/archives/214659.html Sat, 26 Apr 2014 16:21:08 +0000 //www.otias-ub.com/?p=214659 女人的衣柜里永远缺少一件衣服,购物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现如今,女性身上多了“白领”、“高学历”等标签,她们大多数也是“高消费者”。与此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下面简称网购)已经成为众多女性消费者的优先选择。所以,女性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3年淘宝网用户研究团队,针对女性消费者的网购需求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研究发现,女性消费者网购时,往往是有购物的想法却没有明确的商品目标,她们在浏览购物网站的过程中,最初只是随便逛逛,但最后却总是“满载而归”。这种情景在女性消费者的购物中比例超过5成。
在无明确商品目标的情况下,女性消费者难道只是随便逛逛,真的就没有什么条件要求吗?其实不然,女性消费者随意浏览的背后依然有规律可循。
电商平台以淘宝、天猫、京东为代表,资讯导购类平台以美丽说、蘑菇街为代表,均尝试提供针对性的功能或服务,例如搭配、新品功能、活动等,希望让没有明确商品目标的女性消费者逛得更爽,从而促进购买。关于搭配和新品的情况,具体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各个电商平台在搭配和新品提供的功能相似,但不同网站在具体实现上却各不相同。那么,这些就足够了吗?
下面我们将分享女性消费者对搭配、新品、活动的认知与需求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够为网站运营、商家店铺运营等相关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搭配:情境各异,需求明确
1、什么情景下逛搭配?
研究发现,在实际的网购过程中,女性消费者需要搭配来帮助购物的情景非常多。而她们之所以有这些需要,很大程度上与她们在搭配方面的熟练程度有关:熟练程度不同,对搭配信息的需求也存在差异。详情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女装消费者逛搭配时有三大典型情景:
典型情景1:“我已经买了一件连衣裙,但却不确定什么样子的外套、裤子、鞋子、包包等来搭它更好,不过我的确需要买些商品来搭这条连衣裙。”这种情景下,女性消费者往往知道自己想要的商品感觉,需要网站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其完成挑选。此情景占比最高,超过5成。
典型情景2:“我真心不知道自己要穿搭成什么样子,适合什么风格,我希望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穿搭,形成自己的风格。”这种情景下的女性消费者,往往需要网站给予非常多的信息与帮助,才能更快地做出购物选择。此情景占比第二,超过4成。
典型情景3:“我非常关注时尚,希望能够紧跟潮流不落伍,所以要不断地关注最新潮流,说不准看到喜欢的就买了。”此情景也进入了前三甲,超过3成。
2、逛搭配时关注什么信息?
女性消费者在逛搭配的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是“搭配所提供的商品是否适合自己”,这表明逛搭配过程受到女性消费者个人喜好、购物具体需求等多方面的影响,而这决定了女性消费者在逛搭配时对具体的信息内容需求多样,存在差异化。
(1)整体情况
整体来看,风格、年龄、主题、颜色、元素是女性消费者找搭配时关注的重要维度,是有效的导航分类。
(2)需求期望
值得关注的是,即便是按照风格、年龄、主题、颜色、元素来进行导航,也不一定能够赢得女性消费者的芳心。对于好的搭配,女性消费者有具体标准和需求期望:
需求一:提供搭配的人,一定要懂搭配、有经验,给出的东西能够让人信服。
需求二:搭配效果真实展现,帮助女性消费者做出准确判断。
需求三:搭配中所提供的商品要方便购买。
新品:看重流行,方式典型
1、需要什么样的新品?
在女性消费者的认知中,新品代表了流行风向,是年轻时尚的人群所追求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它可能是往年没有的款式,也可能是当季的款式,还有可能是明星同款。
“新品就应该体现当前最前沿的潮流趋势,例如时装发布会、专业论坛、明星走红毯等情况下穿的款式。”
“新品应该是有显著特征的,例如在元素、色彩、材质等方面不同于以往的。”
然而当女性消费者实际在电商平台/店铺中逛新品时,最常遇到的问题是“很多网站把新货当作新品”。这与女性消费者所理解的新品大相径庭。
“网上很多新品都不是新品,我看到有的是2012年款式,但可能是因为卖家重新生产了一批第一次放到网上来销售,就有可能被当作新品展示给我们了。”
2、如何逛新品?
研究发现,女性消费者在逛新品的过程中是不断明确商品目标的过程。有两大典型方式,可供借鉴:
典型方式一:通过新品的典型特征去找更多的新品。
典型方式二:快速对比相似新品。
把握好以上两种方式,会有助于提升消费者逛新品的体验。
活动:信息吸引,评判细化
1、被活动中哪些信息吸引?
电商平台和店铺都会开展各种活动,活动形式越来越丰富。女性很容易被活动吸引,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动信息都能令女性消费者动心。研究发现,女性消费者往往通过活动传播的信息来判断是否要进一步去查看活动详情。吸引女性消费者的活动信息,如图2所示。

不难发现,促销活动传播的信息在吸引女性消费者的过程,部分情况是满足女性消费者基本购物需求的过程,而还有很大一部分情况,是唤起女性消费者购物需求的过程。所以,在策划促销活动时,除了优惠信息外,还要注意把其他信息也要纳入考虑中来,才能够最大限度吸引女性消费者参与。
2、好活动应具备什么条件?
除了前面介绍的活动吸引力外,女性消费者对好的活动也有自己的评判。除了商品质量好、价格优惠外,女性消费者对卖家、物流、活动规则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如图3所示。

(1)在卖家方面,消费者要求卖家信誉好、服务好。
(2)在物流方面,消费者要求物流配送快,如果能够实现活动物流优先,那对于女性消费者来说绝对是大大的惊喜。
(3)在活动规则方面,消费者要求活动规则简单易懂。
综上,针对没有明确购物目标的女性消费者,电商平台/店铺可以通过搭配、新品、活动对其加以引导,为其提供更多的选择。好的购物体验要从消费者出发,结合消费者的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方案。因此希望通过此文的分享,帮助更多的电子商务从业者了解女性消费者,了解她们对搭配、新品、活动方面的认知与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女性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最终实现双赢。
]]>
Nielsen:女性消费者、经济和食品涨价 //www.otias-ub.com/archives/200452.html Tue, 18 Mar 2014 01:35:48 +0000 //www.otias-ub.com/?p=200452 women-shoppingl

女性长期在家庭采购决定上发挥着重大影响。但是女性对经济有什么看法,她们财务问题影响她们的购物策略吗?

女性在经济上较男性缺乏信心

根据尼尔森2013年第四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全球整体信心水平达到94.6指数点,低于中间线100。不过,全球范围内在各个地区,女性受访者的信心水平较男性低。

消费者信心的性别差异 尼尔森消费者信心指数* – 2013年Q4
全球 北美洲 拉丁美洲 欧洲 非洲 & 中东 亚太地区
男性 97 98 99 78 91 106
女性 91 92 89 68 87 104
*消费者信心指数水平在基线100以上和以下表示乐观和悲观程度。 来源: 尼尔森全球调查, 2013年Q4.

虽然亚太市场的女性最乐观,几乎与该地区男性的乐观心态一致,但是欧洲和拉丁美洲市场的情况则差异很大。在这些地区,女性的信心水平低于男性10点。虽然性别间的信心差异在北美洲、非洲和中东较小,但是这些市场的女性信心水平仍然落后于她们的男性同胞。

涨价影响忠诚度?

虽然就业保障和经济是男性和女性近期两大最紧迫的问题,但是在围绕食品价格的财务问题上,女性有不同的看法。女性(17%)明显比男性(15%)更关注食品涨价,可能因为传统上女性在大多数家庭里是食品和生活用品的主要顾客。

虽然大多数女性(66%)和男性(64%)都通过调整家庭开销来省钱,但是女性比男性更多地通过转买更便宜的日杂品牌来减少生活用品开支。全球43%女性表示她们转买更便宜的日杂品牌,相比32%男性。

这种差异在北美洲最明显,该地区60%女性为了在生活用品上省钱而换品牌——相比只有34%的男性。

然而这样的省钱策略对每个人来说或许都不是长远之计。随着经济环境的提高,转买更便宜的日杂品牌的女性中只有约四分之一表示她们的财务状况改善后仍继续购买。

在北美洲,女性用换品牌作为省钱策略的情况最甚,约三分之一(34%)表示她们会继续购买便宜的品牌,大多数人在经济状况好转后回归她们喜欢的品牌。

 

Via: 199it翻译自Nielsen

]]>
SheSpeaks:更多女性青睐网购令线下零售商趋冷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67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677.html#comments Thu, 25 Apr 2013 01:26:39 +0000 //www.otias-ub.com/?p=107677 网购由于其方便、低价、选择丰富等各种优势日益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女性作为家庭购物主要的决策者,正引领者这股潮流。

网络是女性研究产品的最主流渠道

SheSpeaks(女性垂直类网站)和Lippe Taylor(以女性为目标客户的公司)在2013年3月组织执行了一项覆盖2000名美国女性互联网用户的调查,结果显示仅有6%的受访者表示主要在线下零售店搜寻商品,与此同时5%的人经常向朋友和家人征询购物意见。剩余的89%主要在网上搜寻,其中71%主要通过PC,18%通过移动设备。

零售商想要更早的获取女性客户,向线上转化是最佳选择。

更多的女性选择网络购物,移动购物开始崛起

网络也不断将触角深入到女性的购物行为中。虽然仍有略高于45%的受访女性表示他们主要在线下商店购物,但有47%的人表示更多地通过PC,而8%更倾向于通过移动设备。

虽然移动网购市场的份额还很小,但移动设备相对于其他购物方式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通过移动设备寻求时间地点的信息指引他们的即时行动。

当然,移动购物还在一个研究试验的阶段。不到半数的受访女性表示她们会用移动设备查看和对比商品的价格,41%会查询更为具体的商品信息,46%表示会在移动设备上寻找打折信息。

虽然仅有8%表示主要在移动设备上购物,但表示有移动购物经历的女性有24%。

多数受访者表示会在家中搜寻产品信息而不是工作时。仅有9%的女性表示在工作时为了个人需求而搜寻过相关产品,但将近40%的女性表示白天在家时会搜寻相关产品,相同比例的受访者表示晚上在家时会这样做。

译者:代代树

via:http://www.datatmt.com/archives/39955.html

]]>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677.html/feed 941
女性消费者用户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99742.html Thu, 14 Mar 2013 13:49:08 +0000 //www.otias-ub.com/?p=99742
  The greatquestion that has never been answered is Whatdoes a woman want?

——Sigmund Freud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开发者,女性用户到底想要什么,她们们到底偏爱什么,如何才能满足她们们的需求?

女性用户是一种矛盾而复杂的混合体。

淘宝的数据显示,如今女性用户已经成为移动网购的绝对主力,她们是最舍得花钱的,一旦钟意便大手大脚,但是她们同时又是极其吝啬而挑剔的,一旦产品无法让她们满意,不仅自己不会再用,还会努力劝阻身边的人去使用。

只有了解她们的心思,才可能获得她们的心。

祝所有女性、想成为女性的、将成为女性的节日快乐。

“以貌取人”

她们往往会以貌取人,是天生而敏感的美学家,她们对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以及应用的衡量标准往往以外观为重,更轻一些、更薄一些、更漂亮一些,能引来同伴的称赞和羡慕就更好了。

所以,她们对会苹果的产品爱不释手,哪怕她们绝大多数时候仅仅是用iPhone来打电话、发短信以及上网而已,哪怕她们几乎从来没有在App Store上下过应用,哪怕她们拿到MacBook的第一件事就是装上Windows系统。

只有让女性用户接受你的界面和外观,才能让她们喜欢上你的产品。

小白用户

她们对技术一窍不通,那些数据、参数对她们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技术优化、用户体验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会让她们敬而远之。

她们会装上360、金山之类的产品,即使前者现在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她们其实也并不是特别介意。她们更关心的是,那些产品宣传自己能保护她们的隐私,能够让她们的电池用更久,能让她们的手机运行更快。

简单并不意味着功能的简陋,相反,它意味着要开发者要学会作减法,做到化繁为简,用最简单直观的产品使用和界面逻辑去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

圈子的影响力

无论是微博、微信还是线下的现实社会,女性用户总是乐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即使网上有十个人说某个产品不好,只要身边有一个同伴在用,她们或许就会尝试,只要有十个人在用,她们绝对会自动屏蔽外界的一切批评,如果大家都在用的话,那么,她们或许就会成为产品的脑残粉。

绝大多数的女性用户对潮流和趋势是没有抵抗能力的,无论是文艺女青年,还是普通女青年,她们都需要和周围的同伴打成一片,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能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有共同的话题而已,这就是女性的世界和生存法则。

想让女性用户接受自己的产品,最重要的是找到早期的核心用户(core user),牢牢抓住她们们的心,并通过精准的社会化营销和个性推荐来让更多的女性用户来接受。

 购物、游戏和社交

她们的手机上装着微博、QQ和微信,也许还有Line、陌陌乃至Path之类,她们还装着淘宝、美丽说、蘑菇街等,还有美图秀秀或者Snapseed,还有Angry Birds、Temple Run。

这些是绝大多数女性用户最多安装和使用的应用,对应马洛斯需求层次的理论,我们会发现完美契合了生理需求——社交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的阶段,从最初级的物质需求和最高阶的人生追求。

一切都围绕着女性的生活为中心展开,她想消费的时候,她无聊的空闲时候,她想和朋友联系的时候,如何能让她更方便、快捷而舒适地实现自己的目的,这才是关于女性用户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

本文链接:pmtoo

]]>
BlogHer:博客上的购买推荐对女性消费者的巨大影响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28215.html Mon, 19 Mar 2012 02:30:50 +0000 //www.otias-ub.com/?p=28215 BlogHer公司在2012年3月进行了一次对比研究,其两个样本组分别为一般女性用户和BlogHer社区的女性用户。研究显示,61%的女性活跃博客用户曾经根据博客上的推荐做出购买决策,这一比例在BlogHer的成员中则上升到87%。而与流行的社交网络相比,博客上的推荐更受青睐:在使用Facebook的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仅有三分之一的用户报告她们曾经根据社交网络上的推荐做出购买决策,而在使用Facebook的BlogHer的女性用户样本中,这一比例则达到54%。

同时,在快速增长的社交网络中,Pinterest在一般女性用户上的表现要优于Facebook,而略逊于BlogHer:在使用Pinterest的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有47%的用户报告她们曾经根据社交网络上的推荐做出购买决策),而在使用BlogHer的女性用户样本中,这一比例则达到了53%。而Twitter的活跃用户中,根据twitter上的推荐而做出购买决策的比例仅为30%(这一比例在一般女性用户样本和BlogHer的女性用户样本中均为30%)

此外,此次研究也发现博客影响力在时间跨度上的一致性:事实上,2012年1月BlogHer的研究表明,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曾经借鉴博客上的建议而进行相应网络购买的用户比例(69%),要高于曾经利用社交网络上更新的信息而进行网络购买比例(53%),其差异达到30%;而这一现象在BlogHer的女性用户中体现地更为明显,BlogHer的女性用户中,有84%曾经借鉴博客上的建议作出购买决策,而仅有56%曾经利用社交网络上更新的信息进行网络购买,其差异高达50%。

大多数女性消费者信任来自博客的信息和推荐

同时,根据BlogHer“2012年女性和社交媒体报告”,博客对于女性顾客购买决策的影响力,可能与她们将博客视为一个获取信息和建议的可信任的来源有关。在BlogHer社区的女性用户样本中,博客活跃用户的98%信任来自于博客的信息,这一比例高于其它媒体活跃用户对所在媒体的信任比例:仅有分别86%、85%和85% 的Facebook、Twitter和Pinterest的活跃用户信任各自所在媒体来源的信息。而在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博客和Pinterest获得了最多的信任:信任来自博客和Pinterest上的信息的用户比例均为85%,这一数字要高于信任Twitter(73%)和Facebook(67%)。

Facebook更多的是一种社交空间

Facebook之所以信任度较低,可能是因为女性用户更习惯将Facebook视为一个共有的社交空间而不是一个信息来源。事实上,当面对多种选择时,一般女性用户样本中有更高比例的用户愿意选择Facebook而不是博客,作为与朋友和家人保持联系的方式(87% vs. 20%)、玩乐的方式(77% vs. 41%)、娱乐的方式(69% vs. 50%)以及向社区做贡献的方式(41% vs. 28%)。

相反地,更高比例的女性用户认为,与Facebook相比,博客更适合于发掘新产品(41% vs. 24%)、寻找建议和推荐(39% vs. 35%)、获取产品信息(37% vs. 17%),并且帮助顾客做出购买决策(36% vs. 17%)

研究的其他发现

· 更高比例的一般女性用户表示,她们更愿意使用Pinterest而不是Twitter来了解新产品(39% vs. 24%),进行玩乐(58% vs. 47%),以及获取产品信息(26% vs. 18%)。

· 与一般女性用户的总体样本相比,样本里那些日常博客读者中有更高比例的用户将打开社交媒体网站,作为购物时的第一个步骤(35% vs. 23%),也就是说,日常博客读者将社交媒体网站作为购物起始的用户比例,要高于一般女性用户52.2%;此外,样本的里那些日常博客读者中在购物时从不登录社交媒体网站的比例也要远远低于一般女性用户的总体样本(19% vs. 41%)。

· 根据Fleishman-Hillard和Hearst Magazine于2012年1月合作发布的白皮书显示,40%的女性消费者报告,网络上发现的信息是她们做出(购买)决策时的一个关键因素,这一比例要高于其他信息来源:她们中分别有30%、27%和24%认为父母、朋友和孩子是(购买)决策时的关键因素;而从媒体角度看,分别有17%、17%和16%的女性消费者认为杂志、报纸和电视是他们购买决策中的重要信息来源。

· 与一般女性用户相比,BlogHer社区的女性用户使用FaceBook的比例更高(94% vs. 84%),使用YouTube的比例也更高(75% vs. 62%),然而看电视的比例更低(85% vs. 93%)

关于数据来源的说明:BlogHer的调查基于2012年2月收集的两组线上样本,包括BlogHer社区的1060名女性用户以及1011名一般女性用户,其中一般女性用户的数据由Vision Critical调查获得。

编译者:王若冲

]]>
Nielsen:调查显示女人更喜欢电子书阅读器 男人则更喜欢平板电脑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62.html Fri, 26 Aug 2011 04:23:51 +0000 //www.otias-ub.com/?p=15062 最新来自Nielsen的一份调查显示电子书阅读器拥有者中有61%的是女性,而该数字在去年第3季度还只是46%;平板电脑拥有者中57%的是男性,相比去年第3季度的61%有略微下降。

由于目前仍然处于平板电脑和电子书阅读器发展的初期,我们尚不能证实该差异是否会随着这些设备的普及而逐渐消逝。又或者说还是因为女性更热爱阅读更喜欢简单,轻便的设备而男性更喜欢复杂的东西更爱玩游戏的原因?

另外,Nielsen的这份数据还显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阅读器拥有者的年龄结构层在发生改变:去年第3季度时45岁以上年纪的人还只占平板电脑拥有者的23%,到现在最新的这次调查数据已经上升到了37%;同时在电子书阅读器方面,这不同时期前后的两个数据则分别变成了40%和51%。很明显,年纪较大的人也开始加入到平板和电子书阅读器的消费大军中来了。

最后,仍然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平板和电子书阅读器的发展普及尚处于初期,未来可能还会看到许多不同方向的迁移。

转自:http://www.36kr.com/p/431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