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9 Aug 2024 13:45:56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WMO:2024年7月极端高温影响全球数亿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4587.html Mon, 19 Aug 2024 13:45:56 +0000 //www.otias-ub.com/?p=1714587 在刚刚过去的7月,录得了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一天。世界气象组织(WMO)在近期发布报告时表示,7月的极端高温影响了全球数亿人。这再次表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正在改变全球气候。

此前,各大国际机构已经发预测称2024年的气温将非常高,且将打破2023年创下的最热纪录。国际劳工组织(ILO)则多次警示目前的一些保护标准,需要跟上气候变化。

根据ILO的数据,如果根据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1.5摄氏度以及劳动力趋势的预测,到2030年,全球总工时的2.2%将因高温而损失,这相当于8000万个全职工作岗位的生产力损失。

剑桥大学助理教授德布纳斯(Ramit Debnath)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现在是投资决策必须包括气候风险的时候了。一些重要的工具包括信用评级、投资支持更高效率和弹性计划的公司、使用大型语言模型等 人工智能工具进行更好的风险评估和预测、通过投资引领这一转型的高排放行业来支持能源转型、投资降低声誉风险——尤其是支持那些不支持漂绿、误导等行为的公司。”

气候变化造成额外损害

ILO近期报告的数据显示,超过24亿工人(约占全球劳动力的70%)暴露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健康危害中。据ILO统计,每年因过热导致的2287万起工伤事故造成18970人死亡。

“还有数千人死于农药中毒、工作场所空气污染、太阳紫外线辐射以及寄生虫和病媒传染的疾病。“ILO在报告中称,全球有16亿工人暴露在紫外线辐射下。

据矿业公司必和必拓集团预测,到2070年左右,澳大利亚皮尔巴拉矿区东部的气温超过40摄氏度的天数可能会从目前的每年54天增加到124天。

在对140多台设备可能受到的影响进行审查后发现,这一结果将给包括输电电缆和路面在内的设备带来新的挑战。

需要解释的是,虽然这些评估是针对未来几十年后,但潜在的影响却与现在的大宗商品生产商息息相关:这些生产商正在投资数十亿美元建设矿区,这些矿区通常打算运营40年或更长时间。

澳大利亚最大的铁矿石供应商,包括力拓集团、必和必拓和福特斯库等企业,在过去十年中已在皮尔巴拉的新项目上花费了约160亿美元。

根据彭博社汇编的实物资产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数据,到本世纪中叶,必和必拓全球资产受热浪影响的比例将从2030年的约四分之三上升到96%。数据显示,在同一时期,力拓集团的风险敞口将从79%攀升至88%。

澳大利亚最近一个夏季的热浪在皮尔巴拉地区也创下了新的极值,一度达到了50.7摄氏度。这给当地6万多名工人带来了挑战,据矿工们说,这里的工作环境常常就像步入了烤箱。

工人的“烤验”

酷热难当下,皮尔巴拉的矿工并不是唯一面临“烤验”的工人。

从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到印度,从建筑工人到农民,数以百万计的人都面临着在工作中暴露于酷热的风险。

在印度Nifty 500公司的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热浪”至少被提及了80次,创历史新高,而去年同期仅有7次提及。

德布纳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一趋势凸显了人们不断认识到热浪越来越频繁、越来越致命,这已经扰乱了整个行业的供应链。

“这种影响在2024年是意料之外的,因为全球行业仍在面临气候影响,并寻找缓解方法。热浪表明我们需要积极主动地适应,而一切照旧的趋势没有这种适应的空间。”他认为,“农业、食品和林业最有可能受到热浪的影响,因为食品直接依赖雨水、温度、土壤质量和其他与自然相关的因素。其他行业包括能源转型风险、建筑(洪水)等。”

香港大学会计学与法学教授史德仁(Derrald Stice)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最近越来越多的经理提到“热浪”部分是由于今年异常炎热,但更重要的是,经理们越来越意识到异常天气或温度会对业务运营产生实际影响。这可能会影响客户或员工,或两者兼而有之。任何行业或公司的运营直接或间接受到异常天气或气温的影响,都需要考虑这一风险。当然,复杂性来自于某些行业和公司受到异常高温或低温天气的积极或消极影响。虽然人们非常关注“高温”,但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异常寒冷的天气。

目前全球的政策制定者也在研究如何确保工人得到保护。

拜登政府近日宣布了一项提供热应激保护的提案。其中包括为在建筑工地、钢铁厂和其他设施工作的人提供更多的休息时间、遮阳和饮用水。拜登政府表示,拟议中的劳工部规定将“大幅减少3600多万工人的热伤害、热疾病和热死亡”。

在印度,自营职业妇女协会工会实施的一项计划则确保46000名妇女在天气太热时不必工作。该计划利用一种称为参数保险的工具,在气温超过某一临界值时为妇女们支付工资。

“随着季风的猛烈,洪水和山体滑坡的风险变得非常高,扰乱了供应链。目前,印度市场对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的反应迟缓,尤其是需要对孟买、加尔各答、金奈等人口密集、地势低洼的城市进行城市恢复投资。”德布纳斯表示:“印度的热浪对建筑、农业和乳制品行业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破坏,因为白天室外温度高会改变劳动生产率,使人们更容易中暑、脱水等,而这些人通常是低收入群体,本来就很容易受到高温的影响。”

自 第一财经

]]>
阿里研究院:空气污染对网购行为影响研究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89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891.html#comments Tue, 26 May 2015 10:32:23 +0000 //www.otias-ub.com/?p=349891

摘要: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人们甚至不得不根据空气质量预报决定当天的活动内容。本报告分析了2011-2012年间北京市居民在阿里巴巴网购平台(淘宝和天猫)上各个类目商品的交易数据,研究发现网购商品的总量与空气质量之间存在很强的相关性。空气污染程度对网购带来明显便利性的产品和享乐类产品有显著影响:一些有时限性要求的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交易明显提升,而无时限性要求的商品和轻奢类商品的交易量明显下降。另外,有一部分运动类和保健类商品的交易随污染加剧而明显增加。

(说明:以下内容源于作者的科研论文,其中省略了复杂的数据分析章节)

中国的空气污染已经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根据美国航空与航天局(NASA)2010年发布的全球空气污染地图(如下),2001-2006年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的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中国的这些地区均高于50,部分地区显著高于撒哈拉沙漠。另外,美国驻北京领事馆的数据显示,在2008-2014年间的2028天中,仅有25天(1.2%)达到良好以上(PM2.5<=12 ug/m^3,美国标准)。

图1 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的全球空气污染地图(2001-2006)

迄今为止,没有文献研究过空气污染对于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但是,相关文献提供了三种理论解释。其一,当雾霾发生时能见度下降,行动不方便的人(孕妇、老人等)会减少户外活动并更多求助于网购,另外人们会更多地在网上购买不方便搬运(体积大或者较重)的商品。其二,空气污染导致人们的心情变差,因此会减少某些享乐类商品的购物,也可能通过增加某些享乐类商品的购买以改善心情。其三,空气污染加剧了人们对健康的担忧,会导致相关商品的销售增加。

为验证上述假设的合理性,在阿里研究院的协助下,我们收集了北京市2011-2012年间各类商品在淘宝和天猫两个购物平台上每天的交易数据,以及北京市环保局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上海市的结果与北京市相似,因此不再单独说明)。数据分析使用了时序分析的方法,控制了温度、降雨量、风速、日照时长、星期序号、主要节假日、时间趋势等因素。

本文的分析在两个汇总层次上进行:“行业”和“一级类目”。本文统计了16个行业,以及那些80%以上的天里有交易的一级类目(62个)。

16个行业的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按照商品类型进行了归类。便利类商品指的是由于消费者特征或者商品特征导致商品在天气污染时运输不方便的商品;享乐类商品指的是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愉悦情绪的产品;健康类商品指的是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商品;最后,“混合类型”指的是下属的一级类目中有属于多个不同商品类型(例如:便利类和享乐类)的行业,因此无法归入某一个单独类别(例如:便利类)的其它商品。

显然,分析结果比理论预测的更加复杂。对于便利类商品,当空气污染加剧时,母婴用品的销量增加,家电办公商品的销量下降,另有三类商品的销售没有明显变化。母婴用品的交易增加,可能与妈妈们恶劣天气情况下出行不便有关,也可能与这个群体对健康的关注有关。家电办公类商品销售减少,而不是所预期的增加,可能与其不急需、消费者取消或者推迟购买有关。对于享乐类商品,鞋包配饰、汽车摩托、男女服饰等三个类目的交易明显增长,而本地生活类服务的消费明显减少,其它两类商品的交易没有明显变化。交易增加的三类享乐类商品的发现与污浊天气下人们通过购买商品调节心情的假设相吻合,同时也可以解释同样是享乐类、但是需要在户外进行的本地生活类服务的交易下降。对于健康类商品和混合类商品,没有发现空气污染对其销量产生显著影响。

图2 各行业商品的分析结果

针对一级类目、更细致的分析结果如图3(a-c)所示。首先,图3a报告了便利类商品的分析结果。与图2中分析结果相似的是,母婴用品的销售与空气污染正相关,体现在童装童鞋、洗护喂哺用品,以及母婴用品的销售明显增长。但是,有一些家电办公商品(例如:办公家具)的交易与污染正相关,而另外一些家电办公商品(例如:电脑硬件)的交易与污染负相关,也有一些家电办公商品(例如:台式机)的交易与污染无关,这与图2中“家电办公”商品作为整体与污染负相关形成对比。图3a还显示了一些新的发现,例如污染发生时一些一级类目商品(例:土特产)的销售明显降低。可见,把数据分为更细的类目有助于了解到空气污染对于具体商品交易影响的细节。整体来看,那些销售降低的商品大多属于不急需的商品,消费者有理由推迟甚至取消购买,而销售增加的商品大多属于时间紧迫或者重要性较高的“刚性需求”。

 

图3a 一级类目便利类商品的分析结果

图3b展示了享乐类商品的分析结果。首先,图2中关于享乐产品的发现(销售显著增加、或者显著减少的商品类)在图3b中再次得到确认。新的发现有:1)有2个一级类目(护肤品、鲜花速递)在空气污染时销售增长,而它们不属于鞋包配饰、汽车摩托,也不属于男女服饰;2)有3个一级类目(箱包皮具、彩妆美发、时尚饰品)在空气污染时销售减少,与图2中“男女服饰”行业整体销售增长的发现“相悖”;3)除“本地生活”行业之外,污染发生时一些电子游戏类商品(包括:电玩游戏、玩具卡通)以及一些轻奢类商品(手表、乐器)的销售显著减少。总结上述发现有2个结论。其一,消费者在空气污染时对享乐类商品的消费显现出比较复杂的模式。以“男女服饰”行业为例,其中男装、女装、女鞋的交易都出现增长,但是箱包皮具、彩妆美发、时尚饰品等商品的交易都明显减少。其二,轻奢类商品(例:手表、乐器,甚至包括箱包皮具、彩妆美发、时尚饰品等都可归入此类)在污染发生时交易量显现下降趋势。虽然无法证实上述发现的具体原因,数据呈现出的趋势是消费者在空气污染、心情不佳情况下基本享乐需求上升,同时比较高级的享乐需求下降。

 

图3b 一级类目享乐类商品的分析结果

图3c展示了健康类商品的分析结果。虽然整体上健康类商品的销售与空气污染无关(参考图2中“运动户外”行业的分析结果),但是有2个一级类目(运动服、保健品)的商品在天气不佳时销售明显上升。这一发现与上文中第三个理论解释一致。

 

图3c 一级类目健康类商品的分析结果

小结:通过分析阿里巴巴淘宝和天猫2个购物平台上的交易数据与天气污染数据,本文实证了空气污染与商品销售之间的关系。虽然总体发现与3个理论预测基本相符,有2个发现以往未曾报道过。第一,对于便利类商品,空气污染发生时一些有时间紧迫性的商品和生活必需品的交易明显增加,同时一些无时间紧迫性的商品交易却明显下降;第二,对于享乐类商品,当空气污染发生时一些普通的享乐类产品销售明显上升,同时有一些轻奢类商品的销售呈现下降趋势。

(本文的发现比较复杂,由于没有完备的理论可以借鉴,研究人员对于结果的判断和解释存在一些主观性,也可能存在更好的理论解释,希望读者在阅读此文时抱着批判的态度去解读。最后,作者及其团队非常感谢阿里巴巴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支持。)

数据来源:阿里巴巴研究院

作者:王有为,张杏及其合作者团队(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数据驱动管理决策研究中心)

]]>
//www.otias-ub.com/archives/349891.html/fee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