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点评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at, 30 May 2020 02:28:2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美团:1季度疫情改变餐饮供给侧 唤醒进军零售和生鲜意识 //www.otias-ub.com/archives/1058104.html Sat, 30 May 2020 02:28:23 +0000 //www.otias-ub.com/?p=1058104 根据美团发布的1Q20财报,第一季度总收入为167.5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6%;经营亏损为17.16亿元,同比增加31.6%;期内亏损为15.9亿元,同比增加10.2%;按非国际财务报告,调整后净亏损2.163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79.4%。

投资者对糟糕的营收数据早有预期,但在这方面糟糕的数据中,却不乏亮点。其实最大的亮点无疑是外卖业务在单量下降18.2%的同时,单价却提升14.4%,体现了疫情对业务造成负面冲击的同时,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外卖业务供给的进一步改善,以及用户对更高单价外卖餐饮的接受,尽管这个数据受到了春节和学校未复工的影响,因为学生市场相对对外卖价格敏感。

因为受到疫情影响,1季度的各项数据偏离了业务正常运营的表现,这里就不再赘述。从各个业务看,到店业务受影响最大,外卖业务稍好,食杂零售业务利好,迎来爆发,这无疑也唤起了美团针对超市配送、买菜、生鲜等食杂零售业务的进军野心。2020年第一季度,美团在平台模式下推出一个独立的品牌,名为「菜大全」,赋能传统农产品市场进行数字化运营,并为消费者提供生鲜食品。

其他财报和电话会议详情见:

美团点评:1Q20总收入167.54亿元 同比下降12.6%

美团点评:1Q20财报电话会议实录 没有计划在短期内增加变现率

 

]]>
QuestMobile:2020中国移动泛生活篇“战疫”专题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29689.html Thu, 02 Apr 2020 13:08:43 +0000 //www.otias-ub.com/?p=1029689 QuestMobile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出行服务接近1.6亿DAU,春节期间直接跌到9095万,春节后再度降至7143万。生活服务来看,整体轻微下降,详情请看QuestMobile数据报告

]]>
大众点评抱美团背后的惨状:O2O近两个月数据持续下滑 //www.otias-ub.com/archives/398154.html Wed, 28 Oct 2015 09:00:14 +0000 //www.otias-ub.com/?p=398154 王兴是个很硬气的人,不过,混迹商界,硬气是多余的。美团融资失败、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传言引发王兴“起诉造谣者”的说法,结果,两个月都没撑过去,美团就跟大众点评合并了。

缺不缺钱?都缺,当下的经济环境,做生意哪有不缺钱的,关键是缺多少、又想要多少。现实是:梦想足够大没问题,得有那个体力走到终点,死在路上的比比皆是,美国那边都发愁:众多投资人纷纷表示今年大家会看到众多独角兽公司轰然倒塌!

不想死的话,抱团、收缩,都是必要的。不过,相比之前滴滴快的烧钱烧的肝疼、肾虚,要说美团和大众点评有多惨,可能没多少人会信,不过,他们抱团取暖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从数据上看,他们早就应该抱团了,可见,死鸭子光嘴硬并没什么卵用。

接下来,Mr.QM就给大家详解一下O2O这个号称互联网第五极、第三极的市场,真实状况到底有多惨吧!

9月订单量整体下滑趋势已现

Mr.QM只说干货,不吐口水。从来没哪家公司敢公布这个数据,今天,Mr.QM就带大家看看真实状况。

首先是团购领域:

2015年9月,包括安卓和苹果的整个移动端,美团的下单量在150万单到300万单之间波动,趋势上有两个特点:1.周末(包括公共假期)略高,突破250万单,平时则集中在200万以内,9月份日均220万单;2.整个趋势有下滑迹象,9月末呈现增长乏力迹象(当然,也可能与长假来临人群出游等因素有关)。

相比美团,大众点评和百度糯米的表现要差不少:1.百度糯米表现更为平稳,波动没有那么明显,不过逢周末、假期会有上升;2.大众点评最高在150万,最低在50万左右,平均接近90万单;百度糯米最高在120万,最低在50万以内,平均在65万单左右。

11

再来看看外卖领域:

总体上看,相比团购,外卖领域的分化没有团购领域那么明显,厮杀更加激烈。具体来说,2015年9月,包括安卓和苹果的整个移动端,美团外卖的每日提交订单量大多在100万到140万之间波动,最高接近160万单(这显然与其活动推广有关),每日线上支付订单量在100万左右波动,最高突破120万单。

相比之下,饿了么在9月上旬表现很猛,过了9月15日,直线下滑,中间的原因你懂的(不懂的话,可以看看饿了么的融资时间、校园活动推广时间等等),具体数字上来说,9月上旬在120万以上,中间一度突破160万、维持在140万单以上,9月下旬呢,一路从160万、120万、100万跌至了60万左右,最低接近40万;在线支付的比例上,与美团差不多。

百度外卖一直压着美团外卖,中间有过一次大滑坡,不过优势还是有的。这显然也是李彦宏强势押宝的关键原因了。

112

113

今年8月开始用户下滑趋势已现

订单量是深度用户,那么在新增用户、趋势性用户上呢?状况也没那么乐观。

先来看看团购领域:

下图是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从去年十月份到今年九月份的月度活跃用户数(MAU)变化曲线,从数据上看,抛开季节性因素(春节),无论是安卓机还是苹果机,自今年八月份开始,三家数据都出现了下滑趋势,排名第一的美团最明显,安卓用户几乎跌回9000万。

大众点评和百度糯米也好不了多少,具体的变化状况,各位不妨自己看。爷们的话就勇敢一点,看看刚刚过去的九月数据:安卓用户、iOS用户数上,美团分别是8597万、4857万,大众点评4582万、4755万(大众点评的iOS用户比例真是高),百度糯米2254万、1164万。

114

115

再来看看外卖领域:

下图是美团、大众点评、百度糯米从去年十月份到今年九月份的月度活跃用户数(MAU)变化曲线,从数据上看,外卖的增长趋势非常明显,相当于是在团购之后的新领域,这也进一步佐证了李彦宏押注外卖、强调百度外卖单独发展的原因。

总体上看,抛开季节性因素,美团外卖、饿了么都较早发力,去年就持续强推,百度外卖发力较晚,今年才开始,不过呢,到目前来看,百度外卖已经成功上位:到2015年9月,安卓用户、苹果用户数上,美团外卖是1318万、427万,饿了么是1001万、587万,百度外卖是718万、393万。

116

117

接下来,说说几家APP都关心的重合率

1.在团购领域,iOS端,美团和大众点评的重合度真心不高;外卖领域,饿了么和美团外卖的重合度较高。

2.下表数据十分丰富,配合上文给到的MAU数据,可自行推理其他组合模式。

118

简单说说9月份每日活跃用户数

  1. 团购领域,整个9月份,美团的日活在2000万上下;大众点评在1200万左右;百度糯米接近500万。联系一下前面日订单量,可以看到大众点评的转化率堪忧。
  2. 外卖领域,美团外卖和饿了么均在240万左右,百度外卖则在150万上下。

119

1120

几点结论

看到这里,这场合并的原因很明显了:

  1. 团购领域,美团、大众点评虽然优势明显,但是增长乏力,投入巨大、盈利堪忧,面对的还有阿里(蚂蚁金服)、百度(糯米)的追剿,不合并保持优势只怕很难搞。
  2. 外卖领域,增长潜力巨大,不过在饿了么再度融资、百度外卖疯狂扫射下,美团外卖承压巨大,能撑多久也是问题。
  3. 包括团购和外卖,美团、大众点评的用户量虽然较大,但是用户的订单转化率上来讲,百度糯米和百度外卖依旧是有优势的,尤其是在外卖上。
  4. 在线支付体系上,两家发力都太晚,之前太过依靠支付宝、微信,做的都远不如百度好,现在似乎有意自己做,但是相比百度的,这一块想象空间又大打折扣。
  5. 两家合并,对于资本方来说,你懂的。

最终,谁赢谁输,一地鸡毛,反正,什么第三极、第五极之类的,还是暂时先收收吧。

说明:本文由QuestMobile TRUTH供稿 不代表本站观点!

]]>
大众点评:2015年中国烧烤大数据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97685.html Mon, 26 Oct 2015 17:24:52 +0000 //www.otias-ub.com/?p=397685 Snip20151027_1

Snip20151027_2

Snip20151027_3 Snip20151027_4 Snip20151027_5 Snip20151027_6 Snip20151027_7 Snip20151027_8 Snip20151027_9 Snip20151027_10 Snip20151027_11 Snip20151027_12

]]>
估值超100亿美元!一张图了解大众点评与美团合并原因 //www.otias-ub.com/archives/390801.html Thu, 08 Oct 2015 04:56:10 +0000 //www.otias-ub.com/?p=390801 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今天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本交易得到阿里巴巴、腾讯、红杉等双方股东的大力支持,华兴资本担任本次交易双方的独家财务顾问。

47e49657b2d49c9b7bdc9a93142212c3

03d5e9eb57a748c1f5d3e063f33f34f4

0ec18610fb744270e8039c26e25fe085

d2e960154e12bd4b3dc63b7c91669c3f

fc7b9bbeed834ec32d0e7885f07cc69b

a24d2b5fed2bb49d4f7988bc7b0fd601

bca92ca18d5a4e1a359c0a57ea40ae8704045c4ef7c4b7c0c587b980a42f99d2

424950ab9d0e8d5956eb9b5071fe6179

a1521a044824cae324ca648293bda5ca

]]>
大众点评:2014年Q2广州餐饮商户关店率为3.8% 远高于第一季度的1.9% //www.otias-ub.com/archives/271677.html Wed, 03 Sep 2014 09:12:56 +0000 //www.otias-ub.com/?p=271677 大众点评大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广州餐饮商户关店率为3.8%,远高于第一季度的1.9%,餐馆倒闭率最高的集中在海珠区。与此同时,在大众点评公布的数据中显示,第二季度广州餐饮商户净新增率为9.3%,也高于第一季度的7.9%。

  如果你想要在广州开餐馆的话,以下大众点评数据想必能帮上你的忙:

  1、【在哪儿开餐馆?】大众点评相关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广州最热门的十大商圈:

\
 

  2、【开什么餐馆?】大众点评相关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广州代表区最有发展潜力的菜系分别是:

\
 

\
 

\
 

  3、【看看广州的餐饮市场】大众点评相关数据显示:海珠区餐馆倒闭率最高

  (1)大众点评相关数据显示:广州餐饮市场“冷暖两重天”,第二季度广州餐饮商户关店率为3.8%,远高于第一季度的1.9%。与此同时,第二季度广州餐饮商户净新增率为9.3%,也高于第一季度的7.9%。

  2014年第二季度,大众点评收录的广州营业中的餐厅数量总计为54115家,新增6774家商户,关闭2157家商户,而第一季度,大众点评收录的广州营业中的餐厅数量为49713家。

  (2)大众点评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第二季度,广州餐馆倒闭率的最高的10个区域依次为海珠区、越秀区、天河区、荔湾区、黄浦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萝岗区、从化区。

\

]]>
大众点评十年–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96161.html Thu, 20 Feb 2014 04:21:15 +0000 //www.otias-ub.com/?p=196161

融资

2003年
4月 大众点评网成立于上海,以本地生活消费信息平台,以及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起家

2006年
1月 A轮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注资金额未公布

2007年
5月 获得来自Google的B轮融资

2011年
4月 获得挚信资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光速创投四家风险投资机构的联合C轮投资,金额超过1亿美元,估值近10亿美元

2012年
8月 以不低于上一轮估值的价格,获得红杉资本等多家投资方6000万美元D轮融资

2014年
2月 腾讯入股大众点评,获得20%股份。传腾讯入股金额为5亿美元,目前大众点评获得约2亿美元的注资,估值大约在18~20亿美金之间。

业务

2005年
5月 推出大众点评会员卡业务

2006年
1月 推出电子优惠券业务
10月 推出关键词推广业务

2010年
1月 先后发布Android和iOS手机客户端
6月 推出团购业务

2012年
5月 移动端日常浏览量超过PC端日常浏览量
9月 “预约预定”产品正式上线
12月 “电子会员卡”正式上线
12月 首份“餐饮风向标”发布

2013年
1月 开发者平台正式上线

移动客户端

2009年
11月 大众点评手机客户端Android v1.0发布

2010年
1月 大众点评手机客户端iPhone v1.0发布

2011年
8月 手机客户端独立用户数突破1000万
12月 大众点评与联通发布联合客户端“Wo”点评
12月 大众点评iPad v1.0客户端发布
12月 大众点评手机客户端Windows Phone7v1.0发布

2012年
3月 手机客户端独立用户数突破2400万,相比2010年增长超过110倍
5月 移动端日常浏览量超过PC端日常浏览量
6月 手机客户端独立用户数突破3300万
8月 手机客户端“点评团购”V1.0发布
9月 移动客户端独立用户数突破4500万
10月 手机客户端“周边快查”V1.0发布
12月 移动客户端独立用户数突破5400万

2013年
3月 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超过6400万
6月 大众点评月综合浏览量(网站及移动设备)超过20亿
6月 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超过7500万
9月 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超过8000万
12月 大众点评月综合浏览量(网站及移动设备)超过35亿,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超过9000万

2014年
2月 点评团接入微信界面内

扩张的城市网点

2003年
4月 大众点评网成立于上海

2004年
4月 北京、杭州等网站分站上线

2005年
11月 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

2006年
5月 在杭州设立分支机构

2008年
4月 在南京设立分支机构
6月 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

2010年
4月 在深圳设立分支机构
9月 在天津设立分支机构

2011年
2月 在成都设立分支机构
3月 在沈阳、武汉、无锡、青岛、西安、苏州设立分支机构
4月 在郑州、宁波、重庆、大连设立分支机构
6月 在长沙、济南、福州、哈尔滨设立分支机构
12月 在合肥、厦门设立分支机构

2012年
6月 在常州、佛山和太原设立分支机构

via:动点科技

]]>
出门问问与大众点评达成战略合作 将为后者提供移动语音搜索技术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483.html Wed, 14 Aug 2013 02:11:23 +0000 //www.otias-ub.com/?p=140483 北京时间8月14日消息,国内领先的移动智能语音搜索技术提供商出门问问昨日正式宣布,将与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消费平台大众点评网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后者在移动语音搜索领域的技术提供商。从即日起,大众点评网Android版移动APP上的语音搜索服务将由出门问问提供技术支持,iOS版随后也将上线。

1

具体的合作方式为大众点评网通过出门问问的语义分析技术实现了类似苹果Siri的智能搜索功能。用户只需要和大众点评移动APP对话,便能实现与打字同样的效果,从而找到符合要求的生活服务类信息。与Siri相比,出门问问的技术更懂中文,更懂中国人的说话方式。据合作双方的透露,此次合作支持了包括名字,商区,类型,排序条件,餐馆特色菜,团购,优惠券等多维度的全语音分析,覆盖了用户搜索需求的方方面面。

2
图为:Android版大众点评网移动APP截图,显示结果是通过出门问问的语音搜索生活类信息,比如“北京小吃”;“评分高的、火锅团购”等等。

出门问问是一支年轻的海归创业团队,创始人李志飞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计算机博士及自然语言处理专家,曾任Google美国总部科学家,从事机器翻译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发表过30余篇顶级论文。该团队核心创始成员均来自斯坦福大学、马里兰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中美名校。

大众点评网则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致力于为网友提供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及生活服务等领域的商户信息、消费优惠以及发布消费评价的互动平台。数据显示,截止到2013年第二季度,大众点评网月综合浏览量(网站及移动设备)超过20亿,其中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的浏览量超过70%,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超过7500万,已经成为本地生活的必备工具。

在移动互联网爆炸式增长的大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人将搜索行为从PC端转移到移动端,随之而来的是,语音输入、语音搜索已经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方式。作为移动智能语音搜索领域的佼佼者,出门问问在该领域的技术积累已经越来越受到行业的青睐,此次与大众点评网的合作更加证明出门问问有实力为数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语音搜索体验。

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表示:“此次与大众点评网的合作充分证明了移动语音搜索在本地生活消费领域的重要地位,出门问问与大众点评一道在移动语音搜索领域携手共进,更好地提高大众点评在移动语音搜索的用户体验和效率。”

大众点评网相关负责人表示:“采用出门问问的移动语音搜索技术,主要是看重李志飞及其团队在移动搜索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能力。”

独立第三方分析人士指出,大众点评网与出门问问的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大众点评为数亿智能终端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移动语音搜索体验的决心。

(了解出门问问,请关注出门问问微信服务号:chumenwenwen )

]]>
大众点评:2010-2013年团购趣味图谱–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26829.html Sat, 22 Jun 2013 14:53:55 +0000 //www.otias-ub.com/?p=126829

中国知名的本地生活消费平台大众点评公布了其自2010年开团以来三年的团购趣味数据,从团购交易情况和用户消费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呈现了三年来团购给人们生活和消费方式带来的变化。

  • 参与团购的实体门店超过10万家

从每日一单到每日多单,三年间,消费者可选择的团购产品越来越多,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大众点评团购数据显示,2010至2013年间,在大众点评网上参团的实体门店累计超过10万家,覆盖36个大中城市。假设消费者逛完一家团购门店需要1分钟,那么如果要逛完所有门店,即使一天24小时不吃不睡也需要花费2个月的时间。

大众点评团购数据显示,这10万多家的实体门店大部分都是优质商户,在大众点评网上总体评价在四星级及以上的超过60%;此外,这些门店的团购类型涉及美食、休闲娱乐、生活服务等105个类目,而过去较为小众的项目如今也均有开团,譬如DIY手工坊、成衣定制、婚车租赁……2013年5月,以奔驰smart为代表的汽车等大宗货品也加入到团购行列。

  • 从下单到使用最快1分钟

三年间,消费者购买团购变得越来越频繁,从下单到进店消费的时间逐渐缩短,即买即用成为现实。大众点评团购数据显示,2011年,超过40%的消费者从购买团购券到进店出示团购券的时间在1周以上,仅有近10%的消费者是在下单后1天以内消费的;而至2013年,下单后1天以内消费的比例增至50%以上,其中将近20%的消费者在下单后1小时内即消费;此外,无需预约即买即用等消费方式更是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从下单到使用团购券最快1分钟便可完成。

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也使得团购更加方便快捷,移动团购消费快速增长。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2012 年,大众点评移动端团购消费金额比 2011 年全年增长超过 25 倍;到 2013 年,仅 2013 年第一季度,大众点评移动端的团购消费金额已占大众点评移动端 2012 年全年团购消费金额的 80%。

 

  • 团购三年节省110亿元,剩下的钱摞起来比珠峰还高

从明码标价的购物方式到打折优惠的购物方式,三年来,团购为消费者节省了不少开支。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显示,截至 2013 年第一季度,大众点评在全国的团购销售总券数超过 1.1 亿份。自2010 年开通团购业务以来,大众点评团购以平均每单 3至4 折的优惠,为团购消费者节省支出超过110 亿元人民币,将这些人民币摞起来比珠峰还高!

  • 超三成消费者每月多次购买团购

从每月购买一次到每月购买多次,三年间,团购每月的“回头客”越来越多。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显示,2010年6月每月多次购买团购的消费者占全部团购购买人数的比例仅为近10%,而2013年,多次购买团购的消费者比例已超过30%。这也表明,三年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每月更加频繁购买团购产品,团购已逐渐成为消费者的主流消费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消费者人均每月购买的团购券数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深圳和天津七个城市中,三年间消费者人均每月购买团购券数增加近2单,人均每月购买团购券增加最多的3个城市是上海、南京和杭州,分别为2.72、2.47和1.95。

省钱还是花钱?团购月均消费持续上涨,超值享受生活消费

在不少人印象中,团购是省钱的利器,而在另一部分人看来,团购却让他们变得更能花钱了,那么团购究竟是省钱了还是花钱了?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显示,2010至2013年,消费者每个月在团购上的支出越来越多,2010年6月,平均每人每月购买团购的支出为78元,而到2013年5月,平均每人每月购买团购的支出已增长至195元。三年间,消费者在团购上的花费人均每月增长超过100元。而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深圳等五个城市,人均每月团购支出已经超过200元,其中上海消费者更是以人均每月274元的团购金额在各城市人均每月团购支出排行榜上位列榜首。

不过,根据大众点评团购平均3至4折的折扣来看,消费者虽然人均每月多增加消费100元用于购买团购,但是却超值享受了330~250元的生活消费。

  • 移动设备用户利用碎片时间购买团购

移动设备的普及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团购,且在使用时间和场所上可以弥补PC设备的不足。大众点评团购数据显示,在购买团购的时间上,PC端用户下单最集中的时间为11点与16点,移动端用户下单最集中的时间为12点与18点,而前两个时间段通常是上班时间,后两个时间段则是午休和下班时间。相比PC上的消费者,持有移动设备的消费者更爱利用闲暇与碎片时间购买团购。

30%至50%消费者初次团购首选电影,青年节电影团购超16万达历史高峰

电影团购成为不少消费者第一次团购的首选。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2012年,超过50%的消费者第一次购买的团购券是电影票,而在团购更加普及也更受信任的2013年,这一数据仍然超过30%,仍位居消费者第一次购买团购券类型的榜首。

团购的出现使得看电影更加平价,更多消费者愿意通过团购的方式进入影院看电影。大众点评团购数据显示,2013年,购买电影团购券的人数是2010年的165倍,而人均每月购买电影团购券数则是2010年的2倍多。同时数据还显示,2013年5月4日青年节为三年间电影团购券售卖量最高的一天,达到165227张。

  • 城市的团购偏好

北京人团购热衷小吃快餐。被快节奏生活裹挟的北京人,每日步履匆匆,在美食方面潜移默化中也讲究起了“快”。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在北京三年间累计售出团购券最多的美食类团购是小吃快餐,迥异于其它城市。

上海人最爱面包甜点。上海人最爱甜点,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在上海三年间累计售出团购券数最多的类目是面包甜点。

南京、西安人爱火锅不逊川渝人。试问全中国最爱吃火锅的人是哪儿的,想必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四川、重庆,而现在让人大为惊诧的是,南京和西安人对火锅的喜爱丝毫不逊于川渝人。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三年间火锅类团购券销量最好的四个城市排名分别是南京、成都、西安和重庆。

洋口味流行,长沙人团西餐比团湘菜多。近两年,随着各种洋菜系的进驻,重口味无辣不欢的长沙人饮食消费也变得多元化了。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在长沙,消费者购买西餐类团购券比湘菜类团购券多,数据显示,2011年至2013年,长沙正餐类团购券售出量最多的类目是西餐,而湘菜类仅排名第二。

天津人更爱韩国料理。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在天津三年累计售出团购券数最多的美食类目是韩国料理,售出券数在全国30多个城市中居首,大大领先于其它城市。。

哈尔滨人爱自助餐胜过爱东北菜。在团购方面,吃惯了东北菜的冰城人也爱换换口味,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2011至2013年,哈尔滨售出团购券数最多的美食类目为自助餐,是东北菜类目团购券售出量的7倍多,其中以烤肉为主打的自助餐类餐厅的团购券销售量表现最是抢眼。

浓淡皆宜的深圳人,爱粤菜更爱火锅、川菜。从当年的小渔村发展为现在的大都市,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让深圳变得更为包容,在饮食上也是如此,浓淡相宜。根据大众点评团购数据,在深圳售出团购券最多三个的美食类目分别是口味较重的火锅、川菜和口味清淡的粤菜。

  • 星座的团购偏好

天蝎座是团购达人。根据大众点评抽样数据,三年间天蝎座人均购买团购金额最多,远高于其它星座。除此之外,在各类目人均购买团购券数方面,各星座也表现出了各自迥异的特点。

射手座爱团五星级酒店,双鱼座则团经济型最多。抽样数据显示,三年间射手座人均购买的五星级酒店团购券数最多,而双鱼座则是人均购买的经济型酒店团购券数最多。

巨蟹座爱运动类团购。抽样数据显示,三年间巨蟹座人均购买的舞蹈类和户外运动类团购券数最多。

双鱼座爱团写真。抽样数据显示,三年间双鱼座人均购买的影楼类团购券数最多,远高于其它星座。

]]>
大众点评:2012年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92168.html Thu, 24 Jan 2013 14:43:50 +0000 //www.otias-ub.com/?p=92168 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消费平台大众点评发布了《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大众点评宁波餐饮单次人均价格(不含小吃快餐)为80元。宁波消费者的团购消费热情持续升温。大众点评《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大众点评在宁波的团购销售总券数超过120万份,全年为宁波消费者节省支出超过1个亿。在各种美食类团购中,面包甜点、小吃快餐等类团购最为热卖。除了团购,同样能带来便利和优惠的电子优惠券也在宁波消费者中风靡。
大众点评《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大众点评在宁波收录的现存商户数超过1.7万家,商户覆盖美食、休闲娱乐、购物、美容美发、结婚、运动健身、酒店等多个生活领域。
2012年,在餐饮消费方面,宁波消费者对本土的宁波餐馆情有独钟,”外婆家”成为宁波最具人气美食餐馆,宁波传统小吃”缸鸭狗汤团店”则成为最具人气的小吃商户。此外,人们在宁波喜欢在各种景点、或者利用外出郊游来享受休闲时光。
包括《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在内,大众点评此次一共发布了全国23座消费较为发达城市的生活消费报告,通过各大城市消费者选择商户、发表点评、下载电子优惠券及购买团购等各种行为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各大城市消费者吃喝玩乐的本地生活消费特征。
大众点评网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知名的连接消费者和商户的本地生活消费平台,一方面为消费者随时随地提供吃喝玩乐的消费信息和优惠,另外一方面为商户提供一站式的精准营销解决方案。在智能手机时代,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已经成为人们本地生活必备工具。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第四季度,大众点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500万,点评数量超过2300万条,收录的商户数量超过240万家,覆盖全国2300多个城市。截止到2012年第四季度,大众点评月综合浏览量(网站及移动设备)超过14亿,其中移动客户端的浏览量超过60%,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超过5400万。
  2012潮流生活篇
  吃喝:钟情宁波本土菜馆,传统小吃、小龙虾人气高涨
大众点评《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大众点评宁波餐饮单次人均价格(不含小吃快餐)为80元。
宁波消费者对于本地的宁波菜馆情有独钟。据《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在宁波人气最高美食商户TOP10中,宁波菜馆占比最高达60%。2012年,宁波最热门的餐厅分别是”外婆家”、东南亚餐厅”蕉叶”和宁波菜馆”贴阁碧”。
而在各类小吃店中,宁波传统小吃”缸鸭狗汤团店”、”鼎泰丰”、小龙虾小吃店”0574龙虾的故事”、宁波传统小吃店”王阿姨文昌油攒子”等进入宁波人气最高小吃商户TOP10前列。
  玩乐:景区游览热门,游泳、球类运动受欢迎
大众点评《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表明,在宁波,人们最爱的休闲娱乐方式是逛景点/郊游。在大众点评收录的休闲娱乐类商户中,景点/郊游频道商户人气最高。而2012年,在宁波人气最高休闲娱乐商户TOP10中,旅游景点占比60%,其中”凤凰山主题公园”、”洋沙山风景区”、”南塘老街”、”阿育王寺”、”九龙湖风景区”等成为热门休闲娱乐场所。
除此之外,在宁波,人们还热衷的休闲方式为KTV、电影、洗浴、足疗按摩等。据《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在大众点评收录的休闲娱乐类商户中,KTV、电影、洗浴、足疗按摩类频道商户的人气排名靠前。
在宁波,游泳、球类运动等运动健身类项目更受宁波消费者的欢迎。据大众点评《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在宁波人气最高运动健身商户TOP10中,游泳馆占比40%,包括羽毛球、台球、篮球在内的球类运动商户总计占比30%。
  天一广场等地成人气据点,朋友聚餐前上网找攻略
2012年,天一广场等地成为宁波的人气据点。大众点评《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在2012年热门搜索关键词中,天一广场、江北万达、月湖盛园等纷纷进入热门搜索关键词排行榜前十。
而大众点评还成为宁波消费者进行朋友聚餐、情侣约会、家庭聚会、商务宴请等活动前上网寻找攻略的首选之一。《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朋友聚餐”、”情侣约会”、”家庭聚会”、”商务宴请”等关键词也以高搜索量进入热门搜索关键词排行榜前十。

 

图注1: 《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在宁波人气最高美食商户TOP10中,宁波菜馆占比最高达60%;2012年,在宁波人气最高休闲娱乐商户TOP10中,旅游景点占比60%;在宁波人气最高运动健身商户TOP10中,游泳馆占比40%,包括羽毛球、台球、篮球在内的球类运动商户总计占比30%。
图注2:大众点评《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在2012年热门搜索关键词中,天一广场、江北万达、月湖盛园、朋友聚餐、情侣约会、家庭聚会、商务宴请等纷纷进入热门搜索关键词排行榜前十。
  2012优惠生活篇
  团购消费持续升温,大众点评团购为宁波消费者节省开支1个亿
大众点评《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2012年,宁波消费者的团购消费热情持续升温。截至2012年12月底,大众点评在宁波的团购销售总券数超过120万份。2012年,大众点评团购以平均每单4折的优惠,全年为宁波消费者节省支出超过1个亿。
除了团购,同样能带来便利和优惠的大众点评电子优惠券也在宁波消费者中风靡。《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2012年,大众点评宁波商户电子优惠券浏览近28万次。
面包甜点、小吃快餐类团购热卖
2012年,在美食类团购中,面包甜点、小吃快餐等类团购最为热卖。《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美食类团购券单笔销量最高的是面包甜点、小吃快餐等类的团购券。其中,”面包新语”居宁波美食类团购券销量榜首,售出超过2万份,其他居于团购券销量前列的商户依次为小吃快餐店”集乡客”、甜品店”一鸣真鲜奶吧”等。
《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2012年,单笔团购销售券数最高的休闲娱乐类商户为”万达影城”,单笔售出团购券近2万份。”金逸影城”、”宁波影都”、”神采飞扬游乐公园”单笔团购的销量也领先于其他商户,单笔销量均超过1万份。
2012年,消费者对大众点评团购满意度保持在较高水平。据大众点评团购页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12月31日,有 84%的用户在团购消费后评价表示满意,87%的用户表示还会再去,4分以上(含4分)的团购占所有团购86%。

 

图注3:大众点评《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大众点评在宁波的团购销售总券数超过120万份。2012年,大众点评团购以平均每单4折的优惠,全年为宁波消费者节省支出超过1个亿。
图注4:《2012宁波城市生活消费报告》显示,美食类团购券单笔销量最高的是面包甜点、小吃快餐等类的团购券。其中,”面包新语”居宁波美食类团购券销量榜首,售出超过2万份,其他居于团购券销量前列的依次为小吃快餐店”集乡客”、甜品店”一鸣真鲜奶吧”等品牌的团购券。
  关于大众点评
大众点评是中国领先的本地生活消费平台,也是全球最早建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致力于为网友提供餐饮、购物、休闲娱乐及生活服务等领域的商户信息、消费优惠以及发布消费评价的互动平台;同时,大众点评网亦为中小商户提供一站式精准营销解决方案,包括电子优惠券、关键词推广、团购等。另继网站之后,大众点评已经成功在移动互联网布局这一模式,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已经成为本地生活必备工具。
大众点评网于2003年4月由张涛成立于上海,其他创始团队成员包括联合创始人李璟、张波、叶树蕻和龙伟。
  相关数据
截止到2012年第四季度,大众点评月活跃用户数超过5500万,点评数量超过2300万条,收录的商户数量超过240万家,覆盖全国2300多个城市。
截止到2012年第四季度,大众点评月综合浏览量(网站及移动设备)超过14亿,其中移动客户端的浏览量超过60%,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超过5400万。


目前,除上海总部之外,大众点评已经在北京、广州、天津、杭州、南京、深圳、苏州、无锡、宁波、成都、重庆、武汉、西安、郑州、济南、青岛、沈阳、大连、长沙、哈尔滨、厦门、福州、合肥、常州、佛山和太原等30多座城市设立分支机构。

]]>
大众点评:2012年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超过5400万 //www.otias-ub.com/archives/91561.html Mon, 21 Jan 2013 08:39:55 +0000 //www.otias-ub.com/?p=91561 截止到2012年第四季度,大众点评月综合浏览量超过14亿,其中移动客户端的浏览量超过60%。截至2012年底,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累计独立用户数超过5400万,同比2011年底增幅超过170%。

除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用户数剧增外,2012年,大众点评两款独立客户端“点评团购”、“周边快查”相继诞生,三个产品构成大众点评移动产品集群,覆盖用户在本地生活消费领域的各种需求。

此外,智能手机的便利使人们在移动端的团购消费尤为旺盛,而用手机下载电子优惠券,随时随地获取优惠也成为人们日常的消费习惯。据大众点评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大众点评移动团购消费比去年同期增长超过20倍。2012年大众点评手机端电子优惠券的浏览量同比去年增幅超过106%。

作为全球最早建立的独立第三方消费点评网站,大众点评比美国Yelp网站早一年成立,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独立创新的典范。

022

临界点的突破
2012年7月,大众点评发布了首份《移动生活报告》。报告显示,2012年第二季度,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的浏览量已经超过来大众点评PC端的浏览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跨越临界点,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临界点的跨越对于移动互联网和本地生活消费平台即O2O两者都极具标志性意义。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如果要更加深入生活,成为一个更具潜力的市场,就需要打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桥梁,而O2O正是其实现的方式;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对于O2O而言并不是简单的另一个渠道,而是O2O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解决O2O闭环的关键所在。

独立客户端的诞生
移动端临界点突破后,各种类型的移动应用陆续诞生,满足用户核心需求、并被用户频繁使用的则成为独立平台。

大众点评基于移动用户的数据调研发现,一方面,手机团购用户的使用比例逐渐扩大,另一方面,部分用户出行时经常使用大众点评搜索附近本地生活服务信息,例如查找附近银行/ATM机、停车场、便利店、加油站等,其中旅游、驾车一族需求尤为旺盛。根据这一趋势,2012年8月起,大众点评相继发布两款全新的独立客户端:“点评团购”客户端与“周边快查”客户端。

“点评团购”移动客户端与“周边快查”移动客户端分别专门针对消费者对团购和出行等领域的需求,进一步细化用户群体,提升用户在不同场景时的使用体验。

其中,“点评团购”客户端方便用户快速、轻松管理吃喝玩乐优惠,为自己量身定制个性化的团购消费清单。而“周边快查”客户端则随时随地让用户快速找商户、查路线、看信息,一时间,“周边快查”甚至取代了传统的地图成为人们旅游的新兴实用工具。

电子会员卡、预约:推动传统服务业创新

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围绕着用户的三个核心需求产生,即帮助用户快速决策、轻便交互以及商户和用户的快捷互动。在大众点评5.0新版客户端解决了用户快速决策、轻便交互问题之时,基于手机诞生的功能——快速预订、电子会员卡等成为大众点评移动产品后续的重要突破,它帮助商户和用户之间实现快捷互动,为双方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大众点评CEO张涛表示,大众点评的理想就是确实能把服务业互联网化,能够帮助商户,能够帮助消费者,把他们之间连接的更好,让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都能解决。例如,大众点评团购主要帮商户带去新的客流,电子会员卡主要是帮助商户管理好老用户、忠诚用户,而预定能帮助商户拿到更优质的预定的客人,这些核心也都是帮助消费者更好的享受本地生活信息和服务。

大众点评电子会员卡在推出后逐渐取代传统的实体会员卡,并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户只需在消费前向服务员出示手机上的虚拟会员卡,便可享受实体卡同等的优惠和服务;而相应的,也有越来越多的商家在大众点评手机端上推出了电子会员卡服务,尝试电子化会员管理。

在这些消费现象背后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大,并更多的在改变传统行业的一些特点,比如,O2O正在推动餐馆、美容、酒店等传统服务性行业发生变革。

]]>
大众点评:2012年10月成都餐饮风向标: 本土川菜仍是蓉城人心头最爱 //www.otias-ub.com/archives/87644.html Sat, 29 Dec 2012 08:53:24 +0000 //www.otias-ub.com/?p=87644 2012年12月20日,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消费平台大众点评的旗下研究机构——大众点评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了首份大众点评“餐饮风向标”,披露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等全国大中型城市餐饮行业的市场潜量、竞争格局以及居民餐饮消费概况。据悉,大众点评“餐饮风向标”按月作为统计维度,每月公布,动态地展示了各个城市餐饮业整体的发展状况,将为现有的餐饮商户及有志于在餐饮领域创业的人士提供决策帮助。

大众点评“成都餐饮风向标”显示,截至2012年10月31日,大众点评收录的成都现存的餐厅数量总计21212家。“成都餐饮风向标”显示,今年10月期间成都餐厅存活率为99.6%,净增长率3.3%。而在各个菜系中,本土的川菜广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发展最活跃;自助餐、东南亚菜、粤菜、西餐、日韩料理等菜系受消费者欢迎程度高,但商户数量却相对较少,这显示这几种菜系市场潜量大,最值得投入。“成都餐饮风向标”还显示,10月份,成都餐饮人均消费价格为61.9元,人均消费价格较高的商圈集中在武侯区和锦江区。

 

川菜发展最为活跃 自助餐、东南亚菜等颇具发展潜力

 

食在中国,味在成都。虽然成都餐厅数量在显著地增长,菜系的日渐丰富也使成都的餐饮市场更趋多元化,但是成都人对于川菜的热爱却没有减少丝毫半分。

据大众点评“成都餐饮风向标”显示,截至2012年10月31日,大众点评收录的成都现存的餐厅数量总计达21212家。而在各个菜系中,川菜广受消费者欢迎,同时市场发展最为活跃。

川菜虽为成都人心头挚爱,不过其他菜系的巨大市场潜力也正待被挖掘。据大众点评“成都餐饮风向标”显示,自助餐、东南亚菜、粤菜、西餐、日韩料理等菜系受消费者欢迎程度高,但商户数量却相对较少,这显示这几种菜系依然市场潜量大,最值得投入;小吃快餐、火锅、面包甜点商户,受消费者欢迎程度相对较低,同时由于这几个菜系的商户数量较多,竞争比较激烈;而新疆/清真菜、西式简餐、海鲜菜等菜系的市场还有待培育。

火锅餐厅新增快但倒闭率高

 

据大众点评“成都餐饮风向标”显示,2012年10月,成都餐厅存活率为99.6%,新增餐厅的净增长率为3.3%,两个指数均高于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

“成都餐饮风向标”显示,10月,在成都各大菜系餐厅中,火锅、海鲜餐厅的倒闭率相对较高;川菜、日韩料理、小吃快餐、茶馆的倒闭率则相对较低。

各菜系新增餐厅数量方面,“成都餐饮风向标”表明,火锅、小吃快餐、烧烤、东南亚菜餐厅的新增数的净增长率则较高,新增较快;西餐、粤菜、自助餐、日韩料理餐厅数量净增长率相对较低,新增较慢。

10月成都自助餐人均消费最高  川菜热荐菜食材丰富

据大众点评“成都餐饮风向标”显示,2012年10月,成都餐饮人均消费价格为61.9元,各个菜系中人均消费价格最高的是自助餐为166.7元,10月成都各商圈中,青羊宫的人均消费最高为111.4元,热门商圈春熙路的人均消费为45.6元。

大众点评“成都餐饮风向标”还对成都各菜系TOP10热门推荐菜进行了统计。

在川菜中,最热门的推荐菜不仅食材丰富,色泽更是招牌式“红彤彤”一片。“成都餐饮风向标”表明,成都菜TOP10热门推荐菜分别为红杏鸡、鳝段粉丝、跳水蛙、麻婆豆腐、开门红、跳水兔、毛血旺、豆花、水煮鱼、蕨根粉。

详细报告内容请见:http://events.dianping.com/foodfxb/chengdu.html

 

 

]]>
大众点评:2012年10月“广州餐饮风向标”:东南亚菜、自助餐成投资蓝海 //www.otias-ub.com/archives/87389.html Thu, 27 Dec 2012 01:41:54 +0000 //www.otias-ub.com/?p=87389 2012年12月20日,国内领先的本地生活消费平台大众点评的旗下研究机构——大众点评研究院正式对外发布了首份大众点评“餐饮风向标”,披露了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型城市餐饮行业的市场潜量、竞争格局以及居民餐饮消费概况。据悉,“餐饮风向标”按月作为统计维度,每月公布,动态地展示了各个城市餐饮业整体的发展状况,将为现有的餐饮商户及有志于在餐饮领域创业的人士提供决策帮助。

大众点评“广州餐饮风向标”显示,截至2012年10月31日,大众点评收录的广州现存的餐厅数量总计25987家,10月期间餐厅存活率为99.4%,净增长率2.4%。而在各个菜系中,东南亚菜、自助餐、韩国料理、西餐等菜系受消费者欢迎程度高、但商户数量却相对较少,这显示这几种菜系市场潜量大,最值得投入。“广州餐饮风向标”还显示,10月份,广州餐饮人均消费价格为55.6元,人均消费价格较高的商圈集中在天河区和越秀区。

 

粤菜、小吃市场竞争进入红海  东南亚菜、自助餐发展潜力大

 

广州人爱吃,更会吃,食在广州早已闻名海内外。本土菜系粤菜以其选材广博、滋味清鲜、百菜百味、变化无穷受到当地及众多来广州的食客们的喜爱,而除了闻名遐迩的粤菜大餐,广州小吃也是历史悠久。

据大众点评“广州餐饮风向标”显示,截至2012年10月31日,大众点评收录的广州现存的餐厅数量总计25987家,其中粤菜和小吃商户分别为6189家和5627家。在受欢迎的同时,粤菜和小吃市场也已进入红海,商户数量大但却竞争十分激烈。

而东南亚菜、自助餐、韩国料理、西餐等新入菜系则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据大众点评“广州餐饮风向标”显示,在各个菜系中,东南亚菜、自助餐、韩国料理、西餐等菜系受消费者欢迎程度高、但商户数量却相对较少,显示这几种菜系市场潜量大,最值得投入。

新疆/清真、日料餐厅倒闭率高  韩国料理、西式简餐新增快

 

据大众点评“广州餐饮风向标”显示,2012年10月,广州餐厅存活率为99.4%,与北京餐厅的存活率等同,略高于上海。此外,广州新增餐厅的净增长率为2.4%,高于北京的1.5%和上海的2.0%。

大众点评“广州餐饮风向标”显示,10月,在广州各大菜系餐厅中,新疆/清真、日本料理餐厅的倒闭率相对较高;湘菜、西式简餐、小吃、茶餐厅/简餐和川菜的倒闭率则相对较低。

各菜系新增餐厅数量方面,“广州餐饮风向标”表明,东南亚菜、日本料理、东北菜、自助餐厅数量净增长率相对较低,新增较慢;韩国料理、西式简餐、火锅、新疆/清真餐厅的新增数的净增长率则较高,新增较快。

10月广州自助餐人均消费最高  “虾饺”为粤菜最受推荐菜品

 

据大众点评“广州餐饮风向标”显示,2012年10月,广州餐饮人均消费价格为55.6元,各个菜系中人均消费价格最高的是自助餐为97.4元。而10月广州各商圈中,人均消费价格最高的商圈为珠江新城/跑马场,人均消费84.4元。

大众点评“广州餐饮风向标”还对广州各菜系TOP10热门推荐菜进行了统计。“广州餐饮风向标”显示,对于粤菜,广州的食客最为推荐的菜品均是虾饺,在“广州餐饮风向标”粤菜TOP10热门推荐菜中,虾饺、脆皮叉烧和凤爪分列前三。

 

 

详细报告内容请见:http://events.dianping.com/foodfxb/guangzhou.html

 

]]>
团800:2012年10月份中国团购市场统计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2320.html Sat, 01 Dec 2012 09:39:36 +0000 //www.otias-ub.com/?p=82320 一.团购市场情概况

10月团购市场稳中有降 成交额小幅震荡下滑

据团800统计,截至10月底国内团购网站总数为2908家,较9月份减少11家。自今年4月份以来,团购网站数量已经连续6个月每月净减数量达到两位数。

继8月份团购成交额以21.1亿元达到历史新高之后,接下来两个月都连续下降。数据显示,国内团购网站10月份的整体成交额为17.8亿元,环比略降4.3%,同比去年增长47.2%。10月份国内总体团购的购买总人次也相对较低,总数为3478.4万人次,环比减少3.1%,同比也减少14.2%。

10月份团购市场概况

实际上团购市场10月份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与当月特殊的大环境有一定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月业绩的下跌是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今年中秋国庆的八天长假期间全国共接待游客4.25亿人次,比去年增长40.9%,许多消费者在假日选择了出游,再加上长假期间快递服务处于半歇业状态,使得本地服务类团购和实物类团购的销售都受到一定冲击。此外,从10月底开始电商网站们纷纷备战“双11”大型促销预告活动,许多消费者已经决定“看好荷包坐等双11”。10月份的团购消费力被以上两个渠道分流,导致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团购销售周期只有三周。

此外,愈发常态化、价格悄然上浮的团购产品也逐渐在消费者眼中失去吸引力,吸金能力不复以往。10月份团购服务单和实物单的客单价分别为62元和16元,而在今年1月份分别为55.6元和14.1元,平均折扣力度从2年前的3折升至4折。团购价格上涨与团购网站从今年下半年调整策略寻求盈利有一定关系,在普遍失去新一轮资本注入的现状下,团购站都在努力控制运营成本,而折扣力度会涨到一个消费者尚能接受、团购站自身也有一定盈利的最佳平衡线上,团购运营重心也会向客单价更高的服务品类逐渐转移。

根据以往经验,团购行业在第四季度的表现不仅对于评价本年度行业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还会成为团购在下年发展趋势的重要参考标准。比如2011年的10月,一方面消费者购买团购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另一方面10月与接下来的11月、12月节节拔高成交额,最终将年度成交额推上“110亿元”这个颇具规模的数字——这两个数据使得业内早早开始预测2012年的成绩单,大家都对团购的“神奇”抱有期待。根据去年的数据,2011年第四季度团购成交额占全年几近四成,在当时似乎预示着下一年度团购市场规模会有巨大成长。但从目前已有的2012年前10个月的数据以及最近两三个月的趋势来看,团购业今年的成交额总量可能仅能勉强通过200亿元关口,不足去年的2倍。并且,如果接下来2个月市场不能止跌维稳,很可能在年末最后一个月跌回去年12月水平——本月团购成交额17.8亿元与去年12月15.8亿元的成绩相比仅有2亿元的优势,今年8月至10月团购市场的月度成交额在2个月的时间里下跌了3.3亿元,因此持续下跌的话跌回去年年底水平这种可能性并非不存在。

  ·另类视角看团购之【直观数据问答】

在过往的月度数据报告中,我们会从总成交额、总购买人次、团单个数这三个维度上去分析行业的整体运营状态。在本期报告中,我们会尝试用一些更通俗易懂的角度去挖掘一些更加直观的数据和问题,来剖析目前团购行业的现状。

•另类视角看团购之【直观数据问答】

  问题1:团购一般卖多少钱一份?通常一单团购能实现多少交易额?

 

答:因为团购的服务类别或套餐内容不同,售价浮动很大,比如一套婚纱摄影团购可能单价成千上万元,而风味小吃店的奶茶团购则可能只需要三五元。但总体来说,70~80元是一个分界线。据统计,有一半以上的团购单价在这个价格之上,另有一半在这个价格之下。如果按照消费者实际支付的客单价来看平均值,服务类团购平均每人次消费的金额为50-60元——这大约是享受4折左右优惠后的价格。

 

尽管从大数据上我们看到每个月一线团购网站的成交额都达到了几千万或几亿元,但实际上,从上线到下架所能卖出交易额超过1200元的团单数量不足一半。

 

  问题2:通常一单团购上线到下架的时间周期有多长?下架时有多少人购买?

 

答:根据观察,目前线上团购的销售周期一般都超过了7天,如9月份有一半以上的团购销售周期大于10天,而8月份甚至有一半以上的团购销售周期大于25天;而10月份这一数据再次扩大,团单的平均在线售卖时间是34.5天——可以看到,有许多商户已经将团购视为常规的销售渠道,往往几个月连续在线销售,目前销售周期3个月甚至6个月的服务类团购也频频出现。

 

一单团购下架时,能卖出多少?实际上购买人次大于17人的机会只有50%。这与我们想象中团购一定是争前恐后的热闹景象相去较远。尽管会有一些团购出现成千上万人抱团抢购的情况,但绝大多数团购往往需要在线销售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才能收获少得可怜的几份订单,可以说地面商户们人气爆棚与惨淡冷清的局面同样出现在虚拟世界的网站页面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用户的购买行为目前还主要集中在优质团单上,还有相对一大部分团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的亲睐。另外一个很现实的原因是,用户浏览团购站的时间是有限的,页面长度也是有限的,同期开团数量越多,后面几页的团购产品被消费者关注和翻检到的可能性就越小——而这个尴尬似乎只能依靠关键词搜索或者使用手机客户端时通过附近团购的方式来推送,才有望解决。

 

  ·另类视角看团购之【年度比较有成绩】

 

虽然成交额连续两个月的下降为团购行业的发展蒙上了一层迷雾,但如果与去年同期比较,还是会发现国内团购行业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

 

首先,服务类商户参团数量空前巨大。2011年10月,全国服务类商户在线销售的团单个数不足7.4万个,至本月已经增至29.4万个,也就是说团购这一模式在餐饮、休闲等服务类行业内的接受度提高了近3倍。这对于全国千万量级的本地服务类商户(含个体)而言,目前团购的普及程度仍远远不够,但是在短短两年多时间,团购已经成为了商户们常态化的一个营销渠道,同时也为之后的O2O营销发展三部曲(团购->优惠->会员卡)奠定了基础。

其次,每月都有超过千万人次通过互联网购买餐饮等本地服务。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每月4000万的购买人次似乎成为了团购行业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换个角度,从“团购已经改变了多少人的生活”来看,相信团购并非始终影响着同期的4000万人,而是更多——自去年10月以来的连续数据显示,除今年1月份以外,每个月都有约2000至3000万人次通过互联网购买服务类团购。

不得不承认团购在两年前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万亿元级别的服务行业的消费市场找到通向电子商务的通道。但是,公众、媒体以及资本市场都将超出团购所能承载的期望加之其身,导致团购行业在生长阶段出现一些畸形现象。团购这种模式只是服务行业电商化的通道之一,让其独自承载所谓万亿元服务行业的消费市场的电子商务化重担,就好比一家汽车修理厂接到了改造航母的任务,瞬间到位的资金和人才并不能弥补其在产能、技术、经验等方面的巨大不足。换句话说,从2010年初兴起的团购业其实自己啃不动服务业电子商务化这块肥肉——的确它看着很肥,但不属团购独占,而是只拥有一部分营销价值;其次,传统服务行业电商化需要配套的环境和意识改变都很多,单凭团购的热闹试图去推动O2O的春天到来显然高兴过早。我们既不应过分鼓吹团购的“神奇魔力”,也无需担心2012年是团购的末日。尽管目前国内团购行业貌似陷入了又一年的“冬天”,但这与整体外部大环境以及行业本身的发展起伏有着必然的联系,任何行业的整体发展必然会是伴随起伏而前进。相信随着团购站自身运营能力的加强及商户和消费者的逐渐成熟,团购行业也必将会回归到良性的轨道上。

二、团购网站数据

如果今年12月团购的月度成交额跌到了去年同期水平,那么该怎样看待这两个相近的成交额数据?或者准确的说,该怎样看待这两个相近数据背后的实际差异?从表面数据来看,似乎意味着团购市场规模在过去的一年瞎忙活了——当然这个结论是有失偏颇的(上一节中我们已经通过2个数据实证说明团购的改变)。实际上,尽管团购成交额有可能会回落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但是团购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在行业内部分布及发展上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成交额TOP10强网站的名单发生了变化

目前独立团购网站的10强名单为58团购、F团(含高朋)、大众点评团、嘀嗒团、拉手网、满座网、美团网、糯米网、千品网和窝窝团。去年10月名列一线网站榜单并且销售额靠前的24券、赶集团购不见了,高朋网也不再独立出现在榜单上,团宝网更是已经排除来统计之列。相应的,千品网自今年6月起进入10强榜并已将名次提升至第7位。

  2)成交额之和占总量之比:TOP10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TOP5同比上升22.17%

去年10月独立团购网站TOP10的成交额之和约为10.96亿元,占总量之比约为90.65%。今年10月以上两项数据分别为16.71亿元和93.95%。独立团购网站TOP10的成交额之和占总量之比同比上升了3.3个百分点,TOP10网站的成交额绝对增长幅度约为52.46%。

可能从TOP10网站的占比上,还看不出团购行业剧烈的“马太效应”,通过将TOP5网站的成交额之和与总量对比就更明显了。去年10月TOP5网站成交额之和约为6.92亿元,占总量之比约为57.22%。今年10月这两项数据分别为14.12亿元和79.4%,绝对数量和占比都大幅度上升,说明团购市场在过去的12个月中已经达到非常高的集中程度。

团购网站销售数据

  3)马太效应加剧 主流团购站竞争现“马鞍形断层”

 

马太效应加剧 主流团购站竞争现“马鞍形断层”

从上图来看,10月份团购成交额前5强与后5强之间存在明显的“马鞍形断层”,即1亿元~2亿元的区间中空,而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3个月。往前追溯至6月份,仅1家网站处于1亿元层级,5月份则是5家,4月份是4家。

因此大致得出的结论是,自今年6、7月份开始,国内团购市场前十名网站在大幅度甩开其它中小型团购站的追赶后,内部也逐渐开始分化断层,市场向前5强网站集中的趋势加速。10月份不仅排名前十的团购站占有93.95%巨大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和第十销售额的差异也扩大到4.89亿元,而去年10月首尾两名的差距为1.13亿元,今年4月为3.14亿元,这也进一步应证了“马太效应”加剧的结论。

三、团购品类销售数据

  ·餐饮团购占比已近50% 每月超过1000万人团吃喝 团购运营重心向客单价更高的服务类团购转移

10月份团购总成交额环比下滑4.3%,但餐饮团购环比却上升3.53%。其占总成交额之比也从9月份的46%上升了3个百分点,达49%。今年7月至10月的数据显示,餐饮团购相对实物商品团购和其它服务类团购拥有更稳定的购买人群,最近4个月间,餐饮团购的购买人次依次为1316万、1443.8万、1254.8万和1303.2万人次;产生的成交额依次为8.3亿、9.3亿、8.5亿和8.8亿元。目前餐饮类团购今年前10个月已累计产生75.5亿元成交额,有望在今年突破90亿。

团购品类销售数据

另外,餐饮团购10月份期间在线销售的团单个数有较大幅度上升的现象,约增加了1.3万个。10月全部团单净增数量是1.2万个,其中休闲娱乐类团单减少1万个,生活服务类团单增加0.6万个,酒店旅游类团单维持3.9万个不变,实物商品类团单减少0.4万个,其它团单减少0.2万个——餐饮类团单成为10月份团单总量的绝对主力增长点。至于为什么休闲娱乐类团单会减少,餐饮和生活服务类团单会增加?与客单价联系起来观察就可以发现一个清晰的信号,团购业的运营重心在向服务类团购中客单价更高的类别转移,这与目前各大团购网站在通过调整策略寻求盈利有一定关系。

实物商品类团购尽管购买人次缩水不明显,但由于客单价从9月份21.7元下降到16.4元,进而导致10月份成交额环比下降15.8%。

酒店旅游团购则遭遇了客单价和购买人次的双重下滑,尤其是购买人次环比下降18%,造成成交额缩水。

10月份的细分品类榜单名次与之前相比没有太大的而变化,尤其是前5-6名,仅地方菜与火锅烧烤团购调换了位置。

酒店客房团购依旧力压电影票团购。尽管电影票团购很受消费者欢迎,通常能带来不错的人气。但是现阶段团购业已经不是赔本赚吆喝的阶段,价格坚挺、套餐单一、市场透明的电影票团购利润空间几乎为零。在团购最热闹的时期,电影票团购击穿了黄牛党的防线,但每一张电影票卖出去倒贴的都是投资人的钱。在过了烧钱时期的今天,黄牛党熟门熟路的渠道优势轻易就能阻击团购票价。自从电影票团购现在实际上已经沦为尴尬的分销渠道,在价格上优势不明显,人气呈现持续萎缩的趋势,今年7月至10月电影票团购的购买人次依次为575万,539.5万,506.7万,427.6万。不排除贺岁档等旺季到来电影票人气短暂回升。但作为团购站烧钱聚集人气的产物,在国内团购站们都在谋求盈利的前提下,微利甚至“亏本赚吆喝”的电影票团购发展态势明显出于整体下滑的趋势,不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判断围绕在手机买票的场景下电影团购可能会获得新的生命力。

四、各城市团购销售数据

  ·区县级城市集体“触团” 交易规模小狼群效应未现

  ·北京等4地缩水0.54亿 占10月成交额下降总量的67.5%

10月份开始将尝试处理区县级城市团购市场发展的问题,不再合并区县城市的数据到上一级城市或毗邻的大中城市。比如昆山,统计为:昆山(苏州),而不是将昆山的销售额直接合并到苏州。于是我们看到,10月份统计到了335个城市的团购数据,较9月份一下子增加46个城市,主要的增长就来自对于各区县级城市的分拆统计。

但是我们再回到传统维度来观察各城市的数据,10月份团购市场规模百万元级的城市为139个,比9月份仅增加1个;千万元级级别的城市为38个,与9月份一样——所以说区县级城市的狼群效应尚未从成交额数据方面得到体现。城市数量的统计数据不应影响对团购整体形势的判断,全国各地团购发展尽管已经触及区县级城市,但是这些地方市场离影响全局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从份额上看,TOP40城市的成交额比重环比维持不变,购买人次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其它近300各城市成交额和购买人次比重各上升1个百分点。无地域限制的全国可买团单购买人次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成交额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总体数据是平稳的。

各城市团购销售数据

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一线城市外,TOP40城市10月份的成交额浮动都在200-300万元以内。尽管总体上以下降为主,但是幅度都属正常波动范围,各地区市场基本上可以说稳定。而四个一线城市相比9月份总计缩水0.54亿元,也就是说10月份团购成交额总量下降67.5%的因素来自这四个城市。

  五、团购投诉发生及解决情况

  ·网络团购需警惕“投诉零解决率”网站

网络团购在2年历程的发展中期,遭遇了巨大的信用危机。随后一批团购企业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开始率先建立各种信用机制,发布退款、赔付等保证承诺。

根据团购导航网站团800投诉平台的统计,最近几个月团购企业对用户投诉的解决率大约在70%的水平,相较于2011年55.3%的解决率有所改善。但受限于团购业早起发展的混乱,目前仍有很多团购企业处于“售后不管”的状态。团800每月发布的团购投诉观察显示,10月份共有8家团购网站的投诉解决率 为零。由于团购消费内容一般具备优惠打折和到店消费两个特性,用户权益被侵犯、遭遇消费陷阱、被区别对待的可能性大于网购或传统购物,这些团购网站投诉零解决、售后不管的服务态度使得购买团购的消费者的权益失去了保障。

网络团购需警惕“投诉零解决率”网站

商务部维信312平台(http://12312.ecpc.org.cn/)与团800将在近期携手推出的网络团购企业处理用户投诉的红黑榜,以期可以净化市场环境,规范团购企业的诚信建设,一定程度上鼓励企业重视团购用户合法权益,尤其将对“售后不管”、消极对待用户维权的不负责任的团购企业通过网络公开名单。

数据显示,10月份团800论坛投诉区总计收到用户提交的494条投诉,最终经用户确认得到团购企业有效解决的为357条,解决率约为72.3%。而实际上有部分服务领先的团购企业对用户投诉的解决率远高于这个比率,10月份由特定公式计算得出的服务质量五佳网站的平均解决率达到了93.2%,其中大众点评团和美团的解决用户投诉率均为100%。行业口碑长期不佳也限制了团购企业的发展,但要改观现状又不是凭一己之力能做到的。大批投诉零解决的团购企业已成为破坏行业口碑和信用机制的一块污垢,也极有可能成为坑害消费者的暗礁。一旦购买团购并遇到消费维权问题,对投诉零解决率的团购企业会让消费者求告无门,必须警惕因此带来的损失。

上图为9月份团购服务质量五佳网站。对于每月发布的这张榜单,自7月份我们对记分规则调整后,得到了更加客观的结果。一般来说,大致可以从3个方面来看待一个团购网站上榜名次的高低——1)投诉解决率高的网站会排名靠前;2)被投诉次数较多网站排名会更加靠后;3)解决投诉的数量较多的网站排名会比较靠前。综合以上3个方面的因素,就能得出各团购站服务质量的综合排名。

六、行业预测分析:

到今年10月,团购行业似乎进入了多事之秋,规模连续下滑、24券暂停运营等一系列的问题都烟嚣尘上。

  分析一:24券暂停运营只是个案 团购发展低迷另有它因

24券的暂停运营只是行业里的一个极端情况,并不能代表团购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实际上24券的成交额在今年年初就已经跌倒了10名之外。 对于团购行业整体发展低迷原因,是由内因和外因结合的结果:

内因是,国内团购网站的毛利率普遍不高,目前的毛利率大约维持在10%左右,而在国外,Groupon的毛利率可以达到40%,一方面是因为团购网站之间的竞争陷入了“囚徒困境”,一家团购网站的冒然提价可能面临着用户被抢走的威胁,另一方面,团购网站向“后团购”时代的转型使得团购的平均折扣率普遍得到了提升,据团800统计,团购网站已经从2010年平均折扣的3.3折到2011年的3.6折,而到本月该数据已经上升到了4折之上,对于团购的提价,消费者不会完全买单。

外因是,资本市场对与团购逐渐冷却,由于中国创业公司的美国IPO之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以及目前已经在美上市的公司遇到的危机,资本方从之前的期望团购网站的未来转而更注重团购网站目前的运营情况和盈利能力,而另一方面,作为团购网站的标杆性企业Groupon的运营模式在美国的发展也饱受质疑,这更加使得资本市场对团购行业缺乏信心。

  分析二:团购回归服务本源 社区类团购显露生活半径价值

随着团购将近三年时间的发展,团购逐渐回归到了服务性质的本源。据连续统计数据观察,目前实物类团购所占的市场份额在逐渐降低,而基于本地化的服务类团购市场份额在逐渐升高。本月实物类团购成交额及购买人次占比分别为8%和24%,远低于之前的水平,而偏向于本地服务类团购的市场份额在不断升高。

此外,在团购行业“马太效应”不断加剧的同时,一些基于社区类的团购网站也在迅猛的发展。据了解,一些基于社区、区、县类的团购网站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并且在基于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团购品类上发展良好。其主要原因是地域性是影响本地化团购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基于社区类的团购可以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优惠,同时小范围也可以尝试反向团购的进行。

在大型团购站流血鏖战的同时,一批以居民社区为半径生长的“小而美”本地团购网站正在悄然兴起,呈现出别样的生命力。它们往往脱胎于小区业主论坛,并通过团购频道的方式为小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的周边餐饮服务、生鲜蔬果和地方特产等。除了标准的团购预付模式外,消费者白天上班时在网站下单选择自己家附近蔬菜生鲜,下班路过团购站提货店自行带走。目前,北京已经有多个初具规模的社区型团购站,如“回龙观团购网”、“天通苑团购网”等,在当地居民小区内形成了良好口碑。

团购行业难道经过3年发展又回到了最初的原点——集体采购?与大型团购站相比,“小而美”社区型团购站由于根植于本地社区,所以用户忠诚度高、黏性更强,定位于区域居民服务,不需要有太大的拓展及运营成本,这类似于小区周边的超市和便民食品店,与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超市提供不同的价值形成足够的差异化而生存。在团购将近三年的发展后,这种回归服务本源的方式也为O2O行业整体进程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七、团购网站近期亮点总结:

  ·大众点评团连开廊坊扬州嘉兴石家庄4分站

大众点评团近期新站上线动作迅速,继11月8日廊坊站上线后,紧接着11月12日连续开通扬州、嘉兴、石家庄3地分站。在所有主流团购站当中,大众点评团属于分站数量较少的一家,至今年7月太原佛山站上线时全国仅31家分站,在此之前一直维持20余家分站的数量。点评团上一个扩张高峰是在去年的3月至5月份,武汉宁波青岛无锡沈阳等地分站都是在这期间上线的。本轮集中扩张,距7月份太原、佛山站上线间隔了3个月,也应证了8月份融资6000万美元时大众点评对媒体所说的“该笔资金将继续用于移动互联网、团购业务及新业务拓展。”

  ·千品网新一轮广告投放瞄准20余城市电影院荧幕

10月份千品网启动了第三轮广告投放,此轮投放瞄准的是千品网20多个城市分站当地电影院的荧幕。据悉,北京、深圳、上海等千品网已开通分站的所有城市的所有影院全部荧幕,以每天180次的频率进行千品网品牌广告宣传。据千品网向媒体透露,对于影院的精准营销,让10月千品网电影票售卖业绩飙升。

  ·糯米网实物类团购新增三大绿色标签

近日,国内唯一一家自建物流体系的团购网站糯米网对其网购频道进行全新的改版升级,在实物团购类商品显著位置按照糯米网服务承诺新增了三大绿色标签:“先行赔付”、“假一赔一”、“闪电发货”,糯米网改版网购频道的这一最新举措,不仅给广大团购用户带来了方便,也让国内团购网站在实物团购领域服务能力及用户体验上的差距首次公开化。

  ·窝窝团与苏宁易购达成合作

近日,窝窝团与苏宁易购达成合作,合作的具体形式是由窝窝团为苏宁易购新上线的团购频道提供商品。此次合作对窝窝团而言,以并购或“代运营”合作的模式可以在现有人员和资源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其市场布局和领先优势,在生活服务电子商务持续发力,同时也能为合作电商的用户带来更多选择,提高网站的吸引力。

  ·F团再获4000万美元融资

10月F团最大的亮点当属与高朋合并,成立“网罗天下”公司,集团英文名为“GroupNet”,并且获得高达4000万美元的融资,由Groupon领投,腾讯追加投资。这种扩大后的具有针对性的平台策略,一方面能够丰富与合作商家的产品类型,另一方面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多的商品选择,并在价格上提供更多的优惠。

]]>
《商业价值》:大众点评的移动征途 //www.otias-ub.com/archives/68132.html Mon, 10 Sep 2012 15:49:30 +0000 //www.otias-ub.com/?p=68132 以第四轮融资为节点,大众点评已经在用户数量上形成了同行难以超越的壁垒,结合移动端的优势帮助商户提供智能化的服务和营销则是下一阶段更大的机会。

《商业价值》杂志:大众点评的移动征途

2012年8月10日,大众点评宣布已经完成D轮6000万美元融资,称估值不低于上一轮10亿美元,这也是在资本低迷,团购行业加速洗牌的最近一年里少有的大手笔融资。

对于大众点评来说,今年8月是一个特殊的时间节点,这个月,大众点评的移动客户端独立用户突破4000万,是去年同期的4倍,另一方面,来自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的流量已经超过大众点评PC端的浏览量,移动流量占到60%。这对于大众点评所从事的本地生活生意来说是一个质变。

回顾大众点评发展的历史,前6年一直是在PC端匍匐前进,2010年前后,借助智能手机的普及得以翻身,手机客户端加团购的战略让其在2011年成为O2O领域最炙手可热的公司,而如今它在PC端的业务已经越来越淡化,成为一家更具移动互联网基因公司。

越来越大的移动互联网流量会不会让大众点评面临PC端和移动端的左右手互博?对此大众点评CEO张涛自有其看法:“用户总是从最简单的贡献内容开始而循序渐进,先做几个签到,觉得做的不错,上瘾了,就会写点评,甚至会在PC上写的越来越多。移动端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微点评,这和PC端的深度点评是互补的。我们需要一个网站能够搜集这些更加有价值的、更深度的点评或者说内容,但是同时也需要手机能够帮助搜集一些轻量的内容,并且这个量会比较大。”

大众点评5.0:推荐为王

在移动客户端独立用户数量突破4000万之后,对于大众点评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如果说之前大众点评能够成为智能手机中必备的客户端之一多半得益于其未雨绸缪较早布局的话,今后若还能立于不败则更需要对于移动终端的深刻理解和更友好的产品细节。

从产品层面来说,刚刚上线的大众点评客户端5.0版是大众点评在最近一年来的一次重要迭代,新的客户端界面更加简洁,第一屏近一半的篇幅显示“附近”,不同于上一版本九宫格的结构的选项过于细分导致用户需要多次点击的体验,新的版本中用户能在打开客户端的第一时间就可以直接点击找到身边的美食或娱乐场所。

而在首页的下半屏中则是“摇一摇”、“搜全城”、“排行榜”和“优惠券”四个平行的入口,这些功能与“附近”被共同放在客户端的首页体现了新版客户端的一个重要特点——更加强化“推荐”。

其实,如今在移动领域的产品开发中,大众点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围绕轻便决策。

“在大众点评最新版的客户端5.0中,我们把一个最重要的功能“附近”,直接列在第一屏了。我们也加了一个轻便的查找功能,帮我们去做快速决策,这是非常典型的移动端的需求,以前的PC不会有。”张涛说。此外,在大众点评的iPad客户端中,用户在地图任何地方只要画一个圈,基本上能够让用户在手势所画的商圈中找到想要的餐馆的搜索。

无论是在地图上用手势画圈还是直接“摇一摇”或者看“排行榜”,新的版本除了更多地利用了手势,摇晃等智能手机的自带特性,其中反映出大众点评产品思路上的最大变化就是在客户端上越来越用推荐来取代用户的主动搜索,而这恰恰体现了张涛对于轻便决策的理解。

如果说在PC时代,用户上大众点评网(微博)查找餐馆的时候更多还是享受一种搜索信息带来的乐趣的话,移动客户端时代人们在手机上对大众点评的使用则显得目的更加直接。不同于很多用户在PC上用逛论坛的方式去细细查看点评,手机上使用大众点评时人们更需要快速轻便地做决策:周边500米范围内跟朋友去哪吃呢?对于很多选择恐惧症者来说在需要短时间内做决策的时候恰到好处的推荐不仅不会破坏用户体验,反而能让大众点评从身边的“餐馆黄页”真正成为用户的“美食顾问”。

以新功能“摇一摇”为例,它不仅提升了体验上的趣味性,同时越来越多APP纷纷利用摇一摇的功能其实并非偶然。“摇一摇的最显著特点不仅是帮助用户快速决策背后的推荐,同时它最适合网速较慢环境下大信息量的呈现,这就比过去需要几秒钟时间让用户等待打开刷新网页的体验要好很多。”张涛说。

轻便决策的含义不仅在于让用户更加快速地进行参观选择,也包括帮助用户更加轻松地为点评贡献内容。

用户使用大众点评多半是在需要轻便决策的应用场景,具体到产品上就需要产品如何能够提供轻便交互。在张涛看来,签到其实就是一种微点评的概念。“作为消费者来讲,他在吃完这顿饭或者看完这个景点之后,有冲动表达。在当时这个点上是想说,但是他回到家之后,打开电脑之后,这种欲望就会小很多。这个需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利好,怎么样能够把它做好,是很大程度上提高我们用户的黏度、用户的参与度。而且手机触摸屏的特点,做这件事情非常方便。”张涛说。

智能化的服务:未被开发的金矿

对于O2O的生意来说,线上APP的体验很重要,但远远不是重点,真正决定成败的还是对于线下的影响力。

在张涛眼中,作为消费者最主要需求有三个,分别是找信息、找优惠和找服务。

第一个是要找信息,这是内容需求,这也是早期大众点评一直在做的事情,帮助用户用最短的时间找到最合适的餐馆这是基础。

第二大需求则是优惠,各种各样的优惠,对于商户来说,这种用户需求与他们的营销需求天然吻合,这也是为什么早年间大众点评能够单靠着优惠券业务就实现了盈利,也是为什么近年来各种优惠券类APP纷纷冒了出来。折扣营销对于商家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领域,例如,满足消费者这一需求一个不错的方式就是团购,团购就商户来讲,就是为了营销。团购帮商铺做什么呢?其实就是通过优惠来抓新的用户。之前一段时期所谓O2O的主流大都是围绕着“优惠”在做文章。

然而,优惠更多时候扮演的是吸引客流的角色,对于线下商户来说它是一种促销手段,但是与此相比,如何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提供服务显然是一个更大的市场,帮助商户围绕服务做好文章将会是O2O真正爆发的关键。

在张涛看来,中国互联网几个最核心的平台都是与用户需求紧密相关的,例如,百度和谷歌是帮助用户找信息,从QQ到微信是满足用户沟通交流,电商平台则解决了人和商品的关系,与此同时一个相对空白的领域就是连接线上和线下的服务平台。

涉及到帮助线下商户改造服务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在智能手机普及之前几乎无法想象。例如,早在10多年前,LBS概念就在美国兴起过,但是在手机还是以通讯为主的2G时代这最多不过是人们对未来的畅想罢了,而智能手机时代最大的机会在于每一部智能手机背后是一个用户丰富立体的消费习惯信息,对于商户来说,用户的面孔不再模糊,这是他们服务向智能化发展的绝佳机遇。

例如,虽然大众点评2006年是靠着会员卡业务完成第一笔融资,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员卡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产品。会员卡最大的问题在于每一张卡都是一个封闭的信用体系,并且钱包空间有限,让顾客随身带过多的卡不仅很占地方,他们也不一定会去用。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内会员卡业务虽然收入还不错但并无法成为大众点评的战略重心。

不过在张涛看来,智能手机的发展让会员卡业务迎来了自己的笫二春。会员卡的核心是帮助用户形成一个会员体系,从技术上来说会员卡本质是卡号,背后则是一整套行为信用体系,在智能手机时代每个人的消费信息,口味倾向都能够被保留和记录的情况下,会员卡所代表的用户会员体系对于商户进行智能化服务就价值巨大。

“比如你成为某家商铺的会员了,作为商铺来讲他能做什么?以前他唯一做的就是有促销的时候发短信,但是很多时候短信对用户是一个骚扰行为,所以好多商家不敢发,发了效果也不好。但是这个东西通过客户端来做,就可以把骚扰行为变少。”张涛说。

这种用户体系通过客户端一旦建立再去帮助商户做个性化的服务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比如预订服务,每次打电话去餐馆预订,电话中标准的几个问题:有几个人,用餐时间、姓名,然后再报一下手机号码。如果能直接在客户端上触摸一下就完成这种流程式的预订,不仅体验更好也能节省商户更多成本。

另外一个机会则是点菜和等位系统。热门餐馆往往都需要等位置,对于店面门口乌压压的等位置的顾客这些事件完全可以节省下来。比如通过客户端用手机直接排位置,甚至直接在等位置的时候通过手机进行点菜,这能够极大帮助商户优化他们的流程。

“我问过很多的商铺,他们最大的需求之一,就是能不能帮我开发一个点菜的软件,点菜的成本占到他们10%,而这恰恰是智能手机可以做到的事情。”

据张涛介绍,大众点评5.0版本客户端是一个新的开始,在5.1、5.2版本中会陆续上新的功能。例如等位、预付这些功能都有潜在的可能性。

或许在未来,大众点评凭借巨大的客户端下载量正在帮助每个用户构建自己的饮食信用体系,用户在客户端的签到记录,浏览记录都能被定量分析出口味偏好,经常活动的范围等信息,这个完整的用户体系一旦成型并且与商户对接,智能化的服务便依稀可见。

]]>
大众点评:移动生活报告显示Android用户消费能力远低于iPhone //www.otias-ub.com/archives/56116.html Tue, 10 Jul 2012 17:10:26 +0000 //www.otias-ub.com/?p=56116 大众点评发布移动生活报告显示,iPhone、Android用户在对消费价格的选择上呈现不同特征,iPhone用户选择人均80 元以上占53.68%,而Android平台正好相反,Android用户选择人均50元以下的占46.09%。

 

iPhone Android平人均消费价格筛选偏好
 iPhone Android平人均消费价格筛选偏好
三大平台用户最爱搜索的关键词
三大平台用户最爱搜索的关键词

大众点评移动生活报告显示,iPhone、Android用户在对消费价格的选择上呈现不同特征。在根据人均消费价格筛选服务时,iPhone 用户选择人均80元以上占53.68%,其中选择人均200元以上的占23%,而选择人均20元以下仅占12.48%;这些数据在Android平台正 好相反,Android用户选择人均50元以下的占46.09%,其中20元以下的占20.47%,而选择人均200元以上仅占12.55%。

与消费价格相对应,iPhone、Android和iPad用户也呈现不同的消费偏好。根据大众点评移动生活报告,iPhone用户倾向于精 致、浪漫的生活,在iPhone用户的搜索关键词排行中,日本料理、釜山料理、小南国、满记甜品、麻辣诱惑、电影院、加油站、美甲等位列排行榜前列;而 Android用户则倾向于大众化的生活消费方式,在Android用户搜索关键词排行中,西贝西北菜、肯德基、避风塘、网吧、烧烤、桌球、KTV、烤鱼、桌游等排名靠前;iPad用户则倾向于高品质的精品生活,金钱豹、苏浙汇等在iPad用户搜索关键词排行中名列前茅。

大众点评移动生活报告还显示,iPad客户端周末流量接近平时工作日的2倍。此外,iPad用户爱在睡觉前逛逛大众点评,iPad客户端每天的 使用高峰出现在晚上21:30至23:30。iPad用户还更乐于创作点评,报告显示,iPad用户的人均点评数量高于iPhone用户。

报告称,目前来自大众点评移动终端的日常浏览量已经超过来自PC端的日常浏览量,大众点评PC端依然在稳步增长,但相比较而言,移动端的增长更 具爆发性。据大众点评第一季度统计数据,自2010年年初以来,大众点评移动终端的浏览量增幅已超过100倍,而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的独立用户数增幅则超 过110倍。

在移动终端上,用户的需求也正从美食向全方位的本地生活服务需求扩散。目前用户在大众点评移动客户端上的需求覆盖美食、美容、休闲、购物、酒 店、生活服务等,且各项需求呈现扩大之势,例如药店、银行、公园、网吧、电影院、加油站、美甲、桌游等正成为一些城市的热门搜索关键词,移动生活已开始呈 现多种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