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24 Sep 2015 15:19:5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去哪儿:2015年1-9月国民旅游行为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88438.html Thu, 24 Sep 2015 15:19:58 +0000 //www.otias-ub.com/?p=388438

        今年1-9月游客出行数据中,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最舍得在酒店上花钱,而昔日曾担任出行主力的80后们反成为“最老实居家”群体。

近期,去哪儿网通过旅游大数据系统监测,发布国内旅行者出行习惯行为报告,报告调取了范围为今年1–9月的游客出行数据。数据显示,国内游客整体出游频次逐步攀升,国民旅游黄金时代正在来临。

通过对酒店预订价位水平、度假产品等级进行多维综合分析后,可看出: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在出行基础预算上花费最多。同时,由于事业和家庭双重压力聚集,昔日曾担任出行主力的80后们,当下反而成为“最老实居家”群体。

  国民旅游黄金期已经来临

30年前,旅游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中应该并不能算是一个“日常必选项”,而随着经济发展,国民收入的逐步提升,旅游正在成为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需求。此外,旅行的形式也正在变得更加多元化,参加自由行的人数飞速增长,自驾游、穷游等新的旅游形式正迅速列入现代国人的出行方式版图。

  成都人“玩心”最大 银川人最“恋家” 

20150924104628941

  在全国32个省会城市排名中,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成为旅游出行预定量最多的城市。一般而言,由于收入相对较高、工作压力大,居民会用旅游排解生活压力,而成都居民在这一维度上出人意料的与“北上广”并列,凸显出成都人对于生活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此对应的是,拉萨、呼和浩特、银川等中西部居民排名垫底,成为全国最恋家的居民。

  90后成为旅游主力军 30岁以上压力大更愿窝在家 

20150924104653384

  在消费者年龄段中,22-30岁年龄段出行占比最高,说明当下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年轻人已经成为出行主力。而大理、昆明、丽江、西双版纳等云南四座城市因为景色优美、且性价比较高成为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景区。

旅游人群的年龄层次调查数据显示,21岁以下的小朋友们出游占比为14.25%,大多数为与父母同游; 90后是旅游预订市场主力军,他们凭借互联网的行为习惯以及爱疯爱玩的特性,占到总预订人群的39.97%。

值得注意的是,31-35岁的消费者出现旅游行为占比最小,调查发现,该年龄段由于购房、小孩以及赡养父母等经济、时间压力巨大,直接导致旅游出行频次下降,甚至一年都不会有一次真正的旅行。36岁以上的消费者预定量企稳回升,36-45岁占比15.54%,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比例占比 16.95%。

  情侣旅行占半壁江山 “耍单”出行人数速涨去干啥?

20150924105113429

  在出行人数调查中,双人行出行比例最高,占比44.66%,包含情侣、夫妻等;家庭亲子游比例约为三成。值得注意的是,独行人群占比迅速攀升,其实,世界这么大,谁都想去看看,谁说一个人就不可以出来疯?

  国内:西南=诗和远方 出境:拉动东南亚经济 国人仍功不可没

20150924104931400

  在国内出行目的地预订前十名中,大理、昆明、丽江、西双版纳、香港、九寨沟、三亚、北京位列TOP8;出境游中,曼谷、芭提雅、甲米、普吉岛、巴厘岛独霸东南亚旅游前五名,济州岛、首尔位列其后,值得注意的是,年初开始的日本旅游迅速降温,已经跌出排行榜。

  旅行一定要舒坦 谁最舍得在酒店上花钱?

20150924105145136

  报告指出,年轻人正成为旅游酒店消费市场的主力军。由于追求旅游品质,他们的体验感受和需求正在重塑酒店预订格局。调查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厦门、深圳、三亚、重庆、西安城市居民最舍得在住宿上花钱,以此享受更舒适的旅行。

  “偶然旅行”增加 中高端酒店预订暴增

20150924105209398

  虽然大多数消费者的旅行为“有计划出行”,但在酒店预订调查中,其预订周期相对较短,换句话说偶然性正在变大。数据显示,酒店预订中5天内预订酒店占比高达46.21%。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去哪儿网等预订平台红包、五折活动的推出,让更多的高端酒店价格大幅优惠。

从报告中可以看出,我国旅游消费持续旺盛,旅游市场持续繁荣,国民用于购物、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比较均等,大家有钱花、敢花也理性花,我国的旅游业已经走向成熟。近年来,伴随旅行方式的多元化,参加自由行的人数飞速增长,自驾游、穷游等新形势的出行正在迅速列入现代国人的出行方式版图,旅游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之一。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二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 //www.otias-ub.com/archives/341886.html Tue, 21 Apr 2015 10:14:52 +0000 //www.otias-ub.com/?p=341886 U4999P42DT20120423144412

        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

  (一)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各媒介综合阅读率为78.6%,较2013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5.1%,较2013年的52.7%上升了2.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0.3%,较2013年的38.3%上升了2.0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上升了8.0个百分点。

  综合以上各媒介,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8.6%,较2013年的76.7%上升了1.9个百分点。

  进一步对各类数字化阅读载体的接触情况进行分析发现,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和光盘阅读接触率均有所上升,电子阅读器阅读接触率略有下降。具体来看,2014年有49.4%的成年国民进行过网络在线阅读,较2013年的44.4%上升了5.0个百分点;51.8%的成年国民进行过手机阅读,较2013年的41.9%上升了9.9个百分点; 2.0%的成年国民用光盘阅读,比2013年的0.9%上升了1.1个百分点;5.3%的成年国民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较2013年的5.8%下降了0.5个百分点;9.9%的成年国民使用Pad(平板电脑)进行数字化阅读。对微信使用情况的考察发现,有34.4%的成年国民在2014年进行过微信阅读,在手机阅读接触者中,超过六成的人(66.4%)进行过微信阅读。

  对电子书报刊的阅读情况考察发现,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电子书阅读率为22.3%,较2013年的19.2%上升了3.1个百分点;电子报的阅读率为10.0%,较2013年的8.5%上升了1.5个百分点;电子期刊的阅读率为8.0%,较2013年的5.0%上升了3.0个百分点。

  (二)2014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报纸和期刊阅读量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电子书阅读量为3.22本。与2013年相比,期刊和电子书的阅读量均有所提升,纸质图书和报纸的阅读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从成年国民对各类出版物阅读量的考察看,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的阅读量为4.56本,与2013年的4.77本相比,减少了0.21本。人均阅读报纸和期刊分别为65.03期(份)和6.07期(份)。与2013年相比,人均报纸阅读量下降了5.82期(份),期刊的人均阅读量增加了0.56期(份)。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阅读电子书3.22本,较2013年的2.48本增加了0.74本。此外,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78本,较2013年纸质图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7.25本增加了0.53本。

  (三)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传统纸质媒介和新兴媒介的时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传统媒介中,纸质图书阅读时长增势较为明显;新兴媒介中,手机阅读时长增长显著,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

  在传统纸质媒介中,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报时间最长,为18.80分钟,比2013年的15.50分钟增加了3.30了分钟;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8.76分钟,比2013年的13.43分钟增加了5.33分钟;人均每天阅读期刊时长为13.42分钟,比2013年的10.05分钟增加了3.37分钟。

  从新兴媒介来看,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间最长。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54.87分钟,比2013年的50.78分钟增加了4.09分钟;人均每天手机阅读时长为33.82分钟,比2013年的21.70分钟增加了12.12分钟;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14.11分钟;人均每天电子阅读器阅读时长为3.79分钟,比2013年的2.26分钟增加了1.53分钟。2014年新增对Pad(平板电脑)接触时长的考察,数据显示,我国成年国民在2014年人均每天接触Pad(平板电脑)的时长为10.69分钟。

  (四)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65.8%,较2013年有所上升,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65.8%,比2013年的59.2%增加了6.6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有超过半数(56.9%)的国民通过电脑上网,有56.2%的国民通过手机上网。其中,通过手机上网的比例增幅明显,与2013年的42.7%相比,增长了13.5个百分点。

  我国成年网民上网从事的活动中,信息获取功能受到越来越多网民的重视,具体来说,有74.8%的网民将“阅读新闻”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3.6%的网民将“查询各类信息”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同时,互联网的娱乐功能仍然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有64.4%的网民将“网上聊天/交友”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53.4%的网民将“看视频”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46.1%的网民将“在线听歌/下载歌曲和电影”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还有35.6%的网民将“网络游戏”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19.5%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

  (五)我国成年国民对图书、期刊、电子书的价格承受能力与去年相比均有所增强。手机阅读群体2014年手机阅读人均花费为16.47元,较2013年有所下降。

  对于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价格,有23.2%的国民能够接受8—12元的价格,有30.8%的国民能够接受12—20元的价格;11.3%能够接受8元以下,27.4%能够接受20元以上,另有7.4%的国民认为只要喜欢多贵都买。我国国民能够接受一本200页左右的文学类简装书的平均价格为16.01元,比2013年的13.68元增加了2.33元。

  对期刊价格的承受能力分析发现,我国成年国民平均可接受一本期刊的价格为7.42元,比2013年的6.80元增加了0.62元。

  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4.3%的国民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这一比例比2013年的38.7%上升了5.6个百分点。数字化阅读接触者总体能够接受一本电子书的平均价格为1.58元,价格接受程度比2013年的1.28元略有上升。

  手机阅读群体中33.3%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有66.7%的人只看免费的手机读物。手机阅读群体在2014年全年人均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16.47元,较2013年的21.43元有所下降。

  (六)有数字化阅读行为的成年人中近九成为49周岁以下人群,纸质读物阅读仍是近六成国民倾向的阅读方式。

  从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群分布特征来看,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者中,18—29周岁人群占到40.3%,30—39周岁人群占27.3%,40—49周岁人群占20.8%,50—59周岁人群占8.6%。可见,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接触者中88.5%是18—49周岁人群。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57.2%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有14.3%的国民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有23.5%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有3.4%的人倾向于“在电子阅读器上阅读”,1.6%的国民“习惯从网上下载并打印下来阅读”。

  另外,有8.0%的数字阅读接触者表示,在阅读过某一电子书后还购买过该书的纸质版本,较2013年的7.1%上升了0.9个百分点。

  (七)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

  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0%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8.2%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有38.3%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4.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从成年国民对个人纸质阅读内容和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量变化情况的反馈来看,有8.9%的国民表示2014年“增加了纸质内容的阅读”,但有11.3%的国民表示2014年“减少了纸质内容的阅读”;有4.7%的国民表示2014年“减少了数字内容的阅读”,但有9.6%的国民表示2014年“增加了数字内容的阅读”。

  从成年国民对于个人总体阅读情况的评价来看,有25.8%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比2013年的21.0%有所上升;有16.3%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比2013年的23.5%有所下降;另有47.6%的国民表示一般。

  我国成年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2014年有68.6%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比2013年的66.3%略有上升。其中,城镇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5.5%,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则高达72.3%。

  (八)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6%,较2013年稳步上升,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45本,较2013年提高了1.48本。

  从未成年人的阅读率来看,2014年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59.2%,低于2013年的66.0%;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5.4%,较2013年的93.5%提高了1.9个百分点;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8.3%,较2013年的79.1%提高了9.2个百分点。综合考察来看,2014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6.6%,较2013年的76.1%略有增加。

  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分析发现,2014年我国各年龄段未成年人群的图书阅读量均较上一年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我国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3.13本,比2013年的8.97本增加了4.16本;9—13周岁未成年人人均课外图书阅读量为8.80本,比2013年的8.26本增加了0.54本;0—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5.56本,比2013年的5.25本略有增加。综合以上三个年龄段,2014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45本,比2013年的6.97本多出1.48本。

  (九)在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8.8%,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64分钟陪孩子读书。

  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分析发现,2014年我国0—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88.8%,较2013年的86.5%提高了2.3个百分点;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费23.64分钟陪孩子读书,较2013年的23.87分钟略有减少。

  此外,2014年我国0—8周岁儿童的家长平均每年带孩子逛书店3.52 次,比2013年的3.40次略有增加。四成多(42.3%)的0—8周岁儿童家长半年内至少会带孩子逛一次书店,其中三成多(31.1%)的家长会在1—3个月内带孩子逛一次书店。

]]>
2013年中国国民经济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190940.html Tue, 28 Jan 2014 04:14:57 +0000 //www.otias-ub.com/?p=19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