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计融资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6 Aug 2015 17:31:2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hinaventure:2015年7月全月共20家中企完成IPO合计融资126.82亿元 环比下跌62.96% //www.otias-ub.com/archives/373629.html Thu, 06 Aug 2015 17:31:22 +0000 //www.otias-ub.com/?p=373629 2015年7月,因受A股IPO暂停影响,中企上市锐减。全月共20家中企完成IPO,环比下跌62.96%;合计融资126.82亿元(见图1),环比下跌89.03%。其中A股共5家企业实现IPO,募集金额11.73亿元;港股IPO14家,募集金额111.85亿元。美股市场钜派投资上市,募集金额3.24亿元。

 

14386785760
 

图1 2014年7月-2015年7月中国企业全球资本市场IPO规模

本月,IPO发行规模集中在10亿元以下。国联证券本月6日上市,IPO规模27.97亿元,为本月IPO最大一单。国联证券募资主要用于融资融券业务及其他经纪业务。

7月初A股IPO暂停 仅5家实现IPO

本月初A股市场IPO共5家企业实现A股上市,募集金额11.73亿元(见图2)。4号(周六)晚上,国务院会议决定暂缓IPO并交由证监会执行,自此A股IPO又进入暂停。

自2013年底A股IPO开闸以来,IPO发行保持稳重增加的节奏。截止2015年6月30日,共有242家A股IPO,募集资金1762.98亿元。2015年以来,A股IPO新股供应逐渐增加,新股上市的良好表现使得打新也格外火热,IPO募集冻结资金在创新高。6月上旬25只新股冻结资金超5万亿,其中国泰君安新股发行冻结1.3万亿元,更是创自2013年底A股开闸以来之最。一级市场的IPO冻结资金、IPO上市、剩余资金解冻等一系列环节越来越影响二级市场的资金供给,对股市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6月以来,新股发行与证监会严查场外配资双重打击,A股接连下跌。6月15日开始的3周时间,A股市值大跌15万亿元,上证指数下跌30%。创业板指数从6月5日的最高点4037.96点下跌到6月30日的不足3000点。

进入7月,A股的下跌并未止步,1-3日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2.51%,大片股票跌停,超一半股票宣布重大事项暂停交易。7月4日,国务院会议决定积极救市并暂缓IPO,已经申购的10家企业在7月6日资金解冻并退还。

 

14386785771
 

  图2 2014年7月-2015年7月中国企业境内资本市场IPO规模

  港股市场14家中企上市 募集111.85亿元

本月,港股市场共14家中企上市,合计IPO规模111.85亿元(见图3)。IPO募资规模环比锐减近八成。主要原因是,本月港股无IPO大单;国联证券7月6日港交所上市,IPO规模27.97亿元,为本月IPO最大一单。本月港交所无IPO募资超百亿的企业。

 

14386785772
 

  图3 2014年7月- 2015年7月中国企业香港资本市场IPO规模

  钜派投资纽交所上市

美股市场上,本月有1家—钜派投资。钜派投资2015年7月16日纽交所上市,发行价10美元/ADS,募集5300万美元。钜派投资是一家第三方理财公司,主要是一家为中国高净值客户提供理财产品的分销和财富管理咨询服务,旗下拥有第三方理财、基金分销和财富管理等实体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专注于主营业务的拓展和费用支出。

医疗健康、金融和制造业居前

本月中企IPO行业较为分散,主要分布在医疗健康、金融、制造业、房地产、化工行业、能源及矿业等(见图4、图5)。本月医疗健康行业在企业数量上超过了传统的制造业,共5家IPO企业来自医疗健康;制造业4家、金融3家;其余行业在1-2家左右。

本月医疗健康行业IPO数量为各行业最多;并且在IPO募资金额为各行业最大,占本月IPO募资的42.41%。5家医疗健康企业均在香港上市,分别从事医疗设备租赁、医院运营、制药、医药零售和中药材等。

金融业共3家IPO, IPO企业募集金额38.42亿元。在募集金额上次于医疗健康居第二。3家分别从事期货、证券和第三方理财业务。

制造业作为长期IPO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在本月比医疗健康行业少一家,居于第二。本月制造业IPO减少主要原因是A股IPO暂停。A股市场一直是内地中小制造企业上市的主力市场,未来股市企稳回升、IPO重新开启后,制造业有望仍然是IPO企业最多的行业。

 

14386785840
 

  图4 2015年7月中企IPO数量行业分布

 

14386785841
 

  图5 2015年7月中企IPO规模行业分布

]]>
清科研究中心:2013年1-11月全球共有365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869.3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8151.html Wed, 11 Dec 2013 23:00:59 +0000 //www.otias-ub.com/?p=178151 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海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3年1-11月全球共有365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869.35亿美元,虽然因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我国新股发行暂停,全球IPO活跃度不及去年,但在多笔大型IPO拉动下,全球融资总额较2012年同期上涨13.6%,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38亿美元,平均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24.8%。其中,中国企业因境内IPO暂停仅有47家实现海外上市,总融资额为108.21亿美元,仅占全球上市数量的12.9%和总融资额的12.4%。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自2012年11月“浙江世宝”上市以来,境内A股市场新股发行至今一直处于暂停状态,因此,2013年1-11月仅有47家中国企业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08.21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2.30亿美元,上市数量及融资规模较2012年同期分别下降76.0%和51.2%。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海外上市日趋活跃 中概股赴美通道打开

2013年1-11月,中国企业海外上市呈现回暖态势。前11个月中国企业有47家企业在海外4个市场上市,活跃度与2012年全年水平持平;融资额合计108.21亿美元,比2012年全年98.42亿美元水平还高出近10.0%。中企海外上市活跃度2013年有所回升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境内新股发行暂停,部分企业不得不转道海外市场,例如重庆银行、徽商银行等;二是中概股赴美通道打开,前11月有7家企业成功赴美上市,而2012年仅有两家中企登陆美资本市场。而中企海外上市融资规模上升一方面是因为活跃度提升而形成的融资总额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今年前11月10.00亿美元以上较大型IPO有4家,大型IPO对整体融资规模拉动较大,而2012年全年仅有两家。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市场分布方面,2012年前11个月实现海外上市的47家中国企业分布于香港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NASDAQ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4个市场,与2012年同期相比,减少了香港创业板市场。具体来看,香港主板依旧是今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主力市场,共有39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101.32亿美元,分别占今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83.0%和融资总额的93.6%,其中“中国银河”、“中石化炼化工程”、“辉山乳业”和“徽商银行”四支10.00亿美元规模以上大型IPO融资额合计占香港主板总额的52.9%。值得一提的是,中企赴美上市通道今年打开,前11个月有先后有“兰亭集势”、“中国商务信贷”、“澜起科技”、“58同城”、“去哪儿网”、“久邦数码”和“500彩票网”7支中概股成功登陆美国资本市场,其中“去哪儿网”、“500彩票网”、“58同城”表现优异,上市首日股价分别较发行价上涨89.3%、53.9%、41.9%。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行业分布方面,金融行业不论是IPO活跃度还是融资规模方面均排在首位,6家企业合计融资29.58亿美元,其中,仅“徽商银行”、“中国银河”融资额就分别高达11.90亿美元、10.71亿美元;建筑/工程、和食品&饮料业分别以20.26亿美元、15.08亿美元的融资总额紧随其后,此外再无行业融资额超过10.00亿美元。此外,前11个月登陆美国资本市场的7支中概股4支均为互联网企业。纺织机服装、半导体、清洁技术、IT、化工原料及加工和其他行业的融资额较小,均不足1.00亿美元。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互联网企业表现亮眼 VC/PE回报水平回升

由于A股IPO暂停长达一年多,VC/PE机构境内IPO方式退出渠道堵塞,2013年前11个月,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大幅减少,仅有18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机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合计融资108.48亿美元,分别占海外上市总体水平的38.3%、53.2%。前11个月VC/PE支持的IPO数量虽仅为2012年同期的17.3%,但融资额则大体与去年同期持平,因为今年VC/PE支持的IPO企业单笔IPO融资规模就高达3.20亿美元,为去年同期单笔规模的3.08倍。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账面投资回报方面,在剔除周哲天使投资兰亭集势、戴志康天使投资博雅互动百倍投资回报极值后,2013年前11个月VC/PE机构IPO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9.54倍,较去年同期境内外市场5.19倍水平大幅回升83.8%,为去年同期境外市场回报水平的3.67倍。其中NASDAQ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分别为其背后VC/PE带来20.33倍、11.39倍较高的平均账面回报水平,这主要得益于10月、11月先后上市的互联网企业“58同城”、“去哪儿网”和“久邦数码”。“58同城”上市为赛富投资基金带来47.86倍回报;“去哪儿网”为金沙江创投、梅菲尔德基金、特纳亚分别带来48.01倍、48.01倍、47.97倍回报;“久邦数码”为中经合、集富亚洲分别带来32.23倍、31.68倍回报;今年7月入股“凤凰医疗”的淡马锡、景林投资获得了60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清科数据:前11月47家中企海外上市 58去哪儿演绎造富效应

境内新股发行改革落地 明年1月IPO开闸

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和国务院先后分别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及《国务院关于开展优先股试点的指导意见》,自2012年11月2日暂停至今的境内新股发行即将迎来重启,预计到2014年1月,约有50家企业能完成程序并陆续上市。《意见》明确审核重点从盈利能力判断到强化信息披露、明晰新股发行主体及中介机构责任并加大惩罚力度、引入存量发行增加新股上市流通量、实行市场化定价、改进配售方式、允许股债结合融资等方面,是逐步推进新股发行从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的重要步骤。在新股发行渠道开启背景下,清科研究中心预计2014年不论是IPO数量还是VC/PE退出数量将呈现较大幅度上升,虽然拓宽退出渠道是常态,但是IPO退出方式的中流砥柱作用也难以撼动。

注:从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清科研究中心《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系列中的海外研究市场范围由原十一个扩大到十三个:包括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和AIM、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凯利板(原新加坡创业板)、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韩国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其中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和韩国交易所主板为新增加的市场,特此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