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状况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un, 25 Aug 2019 14:08:15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8年成都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928717.html Sun, 25 Aug 2019 14:08:15 +0000 //www.otias-ub.com/?p=928717  

近日,由成都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联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成都市移动互联网协会联合编制的《2018年成都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反映了成都市网民规模增长、成都市通信基础设施发展以及成都市互联网整体发展水平等方面情况,其中,成都在大数据、5G、人工智能互联网新技术发展方面增量迅速,互联网模式不断创新。

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

互联网应用使用率继续增加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成都市网民规模达1142万人,较2017年增长了61万人,增长率为5.6%。2018年成都市互联网普及率达69.9%,高出全国59.6%的互联网普及率10.3个百分点。

2018年,成都网民用户使用率中排名前四的应用依次为即时通信、网上支付、搜索引擎、网络购物。其中即时通信使用率达到了96.4%,网络购物类应用用户使用率达到79.3%,旅行预订用户使用率达63.3%,网上订外卖用户使用率达63.5%。公共服务类互联网应用中,成都市网民地图查询类应用的使用率最高,达到71.8%,共享单车类应用使用率也达到了61.2%。网络金融类应用中,网上支付用户使用率达80.7%,并且成都网民对互联网理财的接受度相对较高,使用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通信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

移动互联网流量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2018年,成都积极推进《建设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行动计划(2017—2022年)》落地实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能力不断提升,为打造“一带一路”信息通道和国际信息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成都城域网出口总带宽为13730Gbps,较2017年的12800Gbps增长了930Gbps。固网宽带用户达到800万户,较2017年712万户新增88万户。

此外,去年成都市移动用户达到2899万户,较2017年2729万户净增170万户。其中4G用户2152万户,较2017年1899万户净增253万户,移动用户加速向4G用户迁移。

同时,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到达329080TB,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6327M/月·户,较2017年2049M /月·户,净增4278M/月·户,成都市移动互联网网民对流量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游戏占主要互联网企业营收半壁江山

独角兽企业跃居垂直领域全国领军企业行列

2018年成都市主要互联网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37.4亿元(不含电子商务交易额,不含基础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幅达到32.0%。

成都游戏企业增速位列全国第一,研发占比全国第一,营收207.3亿元;电子商务交易额实现18690.61亿元,同比增长28.5%,位列中西部城市首位,独角兽企业1919酒类直供和速递易、美乐乐等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已经跃居垂直领域全国领军企业行列。

在网络视听方面,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从2016年开始永久落户成都,今年已经举办第七届,“国际网络视听版权交易平台”正在建设中,极米、长虹等企业在网络视听播放设备方面的领先优势突出;在企业级应用方面,成都已有20余家主营业务包含企业级应用的本地上市企业,100余家新三板挂牌企业,以及近200家先后获得过风险投资的创业型企业。

与此同时,成都企业级应用领域企业的营业收入已经实现百亿级规模;在网络安全方面,成都已经迈入网络安全领域第一梯队,成为目前国内网络安全人才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网络安全产品涵盖基础软硬件产品、网络安全产品、系统级安全产品、安全服务与集成的产业链完整环节。

互联网新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

助力成都引领数字经济发展

2018年,成都在大数据、5G、人工智能、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方面互联网新技术及应用发展成果显著,各项数据位居全国前列。“成都产业新政50条”等对新技术相关产业重点支持。成都市政府先后发布了《成都市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成都市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2017—2025年)》等,按照规划,到2025年,成都市大数据产业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重点推动大数据与游戏娱乐、网络视听、健康医疗、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行业大数据产业。

在5G方面,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促进5G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产业聚集地,并将成都建设成为中国5G创新名城。在人工智能方面,成都先后出台了《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进方案(2019-2022年)》《成都市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将打造最具行业融合特色的“中国智谷”、国际知名的工业智联网典范城市、世界一流智能无人机和车联网基地。

此外,成都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发展力量正在崛起,在2018年中国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创业活跃度城市排名中,成都居于西南区第一、全国第六。业务领域涉及金融、资产管理、能源、商贸、信息安全等领域。

【重点关注】

大数据

目前成都拥有大数据相关企业400余家,涉及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大数据应用等大数据全产业链。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大数据企业50强”榜单中,成都本土企业四方伟业、数联铭品、勤智数码上榜,并有超过70%的入榜企业在成都设有分支机构或有关联企业,同时本土如智宝大数据、探码科技、数之联等创业型企业迅猛发展,已有数家估值超10亿元。

5G

成都在5G产业发展上,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在微波通信、光通信、移动通信、专网通信、军民融合等领域形成了全国比较优势。成都建立了全国首个5G商业街区,开通了首个室外运行的高速验证体系,并建设了全国首个5G规模组网的试验体系。

人工智能

目前成都人工智能形成了一定技术优势,在多个细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部分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智慧机场、网络安全、语言识别等创新应用领域已涌现出大量应用案例。

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成都区域内,包括新网银行、中联通信、数联铭品、食物优等企业正专注于庄闲网络娱乐平台进入 支付、智能投顾、量化交易、溯源等领域的创新探索,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等正依托自身的科研实力,不少底层技术研发正在涌现。

【企业之声】

成都数之联科技有限公司联席CEO、电子科大大数据研究中心副教授周俊临:

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 为互联网企业带来更多市场空间

“成都市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对于创业型企业、中小型企业都有很好的政策扶持。企业不仅根据政策扶持获取经济上的资助,还能透过城市机会清单让企业获取更好的发展机会。”在周俊临看来,企业需要市场机会比需要一笔投资更有意义和价值。

在5G方面,成都市政府发布《成都市促进5G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G产业聚集地,并将成都建设成为中国5G创新名城。这让周俊临很是振奋,他认为5G 的发展对本土大数据产业、大数据公司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目前,发展大数据的存储、计算等都做得很好,如果5G能尽快到来,对传输、采集、工业互联网等都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这将给做数据分析的企业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可以做更多的分析,更好地打造应用场景。

如何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结合?他介绍,在大数据技术能力方面,数之联从顶层设计、元数据治理、数据挖掘,到智慧应用、商业智能可视化,形成了一套完整而高效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方法论。目前数之联与制造型企业京东方有一些大数据方面的合作。“希望更多传统制造型企业能跟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跟数据进行深度融合,这必将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上翻开新的篇章。”

“成都对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非常大,也对互联网企业进行了很好地引导,尤其是早期的金融贷款扶持政策给企业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有利于企业的成长。”周俊临认为,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将为互联网企业带来更多的市场空间。

成都无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商务总监、资深反网络犯罪顾问刘洋:

机遇与挑战并存 网络安全将迎来发展新契机

2018年成都市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显示,成都网民用户使用率中排名前四的应用依次为即时通信、网上支付、搜索引擎、网络购物。其中即时通信使用率达到了96.4%,网络购物类应用用户使用率达到79.3%……

这在刘洋看来,就是有更多用户从线下到了线上,也就有更多现金流从线下到了线上,这也推动了越来越多的交易转到了线上。他认为,随着用户基数不断增加,现金流增大,线上服务的需求也就不断增多。“网络使用数据越大,网络安全保护的需求也就越多。”

在网络安全方面,成都已经迈入网络安全领域第一梯队,成为目前国内网络安全人才最为集中的城市之一。对此,刘洋表示,这将为他们企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在成都就能集纳更多、更优的网络安全人才,一起向网络犯罪开炮。

“包容、开放、创新”刘洋透过这些年在成都创业给出了对这座城市的评价。他认为,包容体现在国内所有知名互联网企业几乎在成都设有工作站、分公司,甚至总部直接就落户成都,这些就是最好的佐证。开放更是成都这座城市本身的形态,成都人对外来事物或者新生事物接受度很高。创新在于这座城市“快”与“慢”并行,适合创业,适合思考创新。

来自:成都日报

]]>
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个人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九) //www.otias-ub.com/archives/432647.html Fri, 22 Jan 2016 07:12:42 +0000 //www.otias-ub.com/?p=432647 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摘要(一)

CNNIC:2015年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基础资源(二)

]]>
CNNIC: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60116.html Mon, 29 Jun 2015 18:11:17 +0000 //www.otias-ub.com/?p=360116 《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较去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在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稳步提高的背景下,农村非网民的转化难度也随之加大。

 

农村网民规模增长放缓,城乡地区差异扩大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年增长率为1%。城镇网民规模为4.7亿,城镇网民增长幅度大于农村网民。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27.5%,较去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随着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农村网民规模增长放缓,非网民的转化难度加大。

城乡地区差异方面,尽管农村地区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都在不断增长,但是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仍有扩大之势,2014年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34个百分点。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于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农村互联网普及推进工作的成果;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一点也正是城乡差距的主要原因。

农村网民互联网安全事件遭遇少,网络安全感强

农村网民发生互联网安全事件比例低。农村网民遭遇电脑或手机中病毒或者木马的比例最高,为26.4%,略低于城镇网民;其次为账号或者密码被盗占比为24.9%,比城镇网民低1.3个百分点。农村网民在网上遭遇消费欺诈的比例为10.8%,比城镇网民占比低2.5个百分点。农村网民发生互联网安全事件比例低,与农村网民互联网使用程度有关。

由于农村网民互联网安全事件遭遇少,因此网络安全感强于城镇网民。农村网民认为互联网非常安全的比例为4.9%,比城镇网民高2个百分点。农村地区缺乏网络教育,对安全问题防范意识薄弱,更易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在农村地区更应当加大网络安全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村网民的网络安全意识,保护农村网民安全用网。

农村网民对互联网上信息的信任程度低,互联网依赖程度低

农村网民对互联网上信息的信任程度明显低于城镇网民。截至2014年12月,52.3%的农村网民对互联网表示信任,低于城镇网民3.1个百分点。网络信任是社会信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互联网的高信任度是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深度网络应用使用的基础。农村用户对互联网上的信息信任度低,将直接影响网络应用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农村网民对互联网依赖程度低。截至2014年12月,47.9%的农村网民表示比较依赖或非常依赖互联网,比城镇网民低7.2个百分点。随着互联网在农村人口中渗透的加大,互联网对农村网民日常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也在逐步变大。但是,农村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还局限于娱乐等基础应用方面,缺乏深层次应用,因此对互联网依赖程度较低。未来,农村网民互联网使用方面不仅要向广度发展,更要向深度渗透。

娱乐类应用使用率持续上升,依旧是农村网民的重点应用

娱乐类应用在城镇网民中使用率均下滑,而在农村网民中则呈现上升态势。网络的完善、智能手机硬件的提升大大增加了农村网民网上娱乐的频率。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9亿,年增长率为12%。城镇网民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较去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与城镇网民网络视频使用率下降不同,农村网民网络视频使用率比去年提高了5.9个百分点。

网络游戏是城乡网民使用率差距最小的互联网应用。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为9637万,较去年底大幅提升了16.8个百分点。农村网民网络游戏使用率为54%,较去年增加了7.3个百分点,仅低于城镇网民使用率3.3个百分点。

农村网民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7261万,较去年底增加了9.7个百分点。城镇网民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年增幅为5.4%,低于农村网民。农村网民网络文学使用率为40.7%,高于去年底3.2个百分点。

商务类应用快速发展,网络购物向农村网民加速扩大

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7714万,年增长率高达40.6%,是农村网民各互联网应用中网民规模增速最快的应用。城镇网民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2.84亿,增幅16.9%,远低于农村网民。农村网民网络购物使用率为43.2%,使用率较去年增加了12.1个百分点。尽管网络购物是城乡网民间使用率差距最大的互联网应用,但随着2014年网络购物市场呈现普及化特征,网络购物已经开始向全民扩散,农村受众正在加速扩大。

截至2014年12月,农村网民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为6276万,较去年增长率38.1%。城镇网民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为2.42亿,年增长率为14.4%,农村网民网上支付增幅高于城镇网民。农村网民中网上支付使用率为35.2%,高于去年近10个百分点。农村网民商务类应用增长明显,直接拉动了网上支付的使用,网上支付在农村网民中加大渗透。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01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02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03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04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05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06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07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08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09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0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1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2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3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4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5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6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7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8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19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0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1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2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3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4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5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6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7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8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29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0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1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2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3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4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5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6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7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8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39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0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1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2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3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4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5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6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7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8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49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50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51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52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53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54 2014年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研究报告_000055

]]>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354545.html Tue, 09 Jun 2015 17:25:08 +0000 //www.otias-ub.com/?p=354545 网民规模稳步增长,农村网民规模发展趋势良好

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产业发展保持稳中求进的态势,全省网民规模稳步增长。截至2014年12月,河北省网民规模达3603万人,全年共计新增网民21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9.1%,较2013年底提升了2.6个百分点。

截至2014年12月,河北省网民中农村网民占比32.3%,规模达1164万人,较2013年底增加12万人。河北省城镇网民占比由2013年的66.0%提升至67.7%。在我国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稳步提高、农村非网民转化难度随之加大的背景下,河北省农村网民占比高于全国农村网民4.8个百分点。

手机成为河北省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网络电视渐显上网新设备优势

截至2014年12月底,手机成为河北省网民上网的第一大终端,使用率为83.1%。2014年,河北省扩大3G网络覆盖范围,积极开展4G网络建设,进一步提升信息服务能力,移动互联网发展态势良好。截至2014年12月,河北省手机网民规模达2995万人,较2013年底增加294万人。河北省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3年底的79.7%提升至83.1%。

2014年,河北省网民使用电视上网比例为1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河北省网民对新上网设备、上网方式的接受意愿较高。

网络应用工具性特征突出,商务交易类网络应用使用率提升

2014年,河北省各类互联网应用发展较为平稳,信息获取类、交流沟通类、商务交易类互联网应用的网民使用率增长较为明显,网络娱乐类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率普遍下降,河北省网民互联网应用的使用目的更为明确,互联网应用习惯呈现出工具性为主的特征。

2014年,河北省强化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顶层战略部署及实施,服务业发展优势显著。着力实施电子商务三年推进计划,建成50个县域特色产业电商平台,电商交易额突破万亿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网络购物、团购、旅行预订、网上支付、网上银行等商务交易类互联网应用使用率的提升。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01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02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03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04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05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06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07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08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09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0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1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2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3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4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5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6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7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8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19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0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1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2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3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4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5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6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7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8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29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0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1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2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3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4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5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6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7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8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39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0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1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2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3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4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5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6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7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8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49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0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1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2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3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4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5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6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7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8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59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0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1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2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3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4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5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6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7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8 CNNIC:2014年河北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_069

]]>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企业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六) //www.otias-ub.com/archives/326888.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26888.html#comments Tue, 03 Feb 2015 08:18:03 +0000 //www.otias-ub.com/?p=326888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调查介绍(一)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基础资源(二)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络安全环境(三)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网民规模与结构(四)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个人互联网应用状况(五)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企业互联网应用发展状况(六)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O2O市场发展状况(7)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网络视频市场发展状况(8)

CNNIC:2015年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网络游戏市场发展状况(9)

一、 计算机使用状况

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使用计算机 办公的企业比例为90.4% 。

分企业规模看,19人及以下规模的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不足90%,其中7人及以下的微型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最低,仅为81.5% 。

5KhI-avxeafs0746690
图 52 使用计算机的企业比例(按企业规模划分)

分企业所在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较高,达93.2%,中部地区最低,为83.3% 。

m3Al-cczmvun5733375图 53 使用计算机的企业比例(按企业所在区域划分)

二、 互联网使用状况

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使用互联网办公 的企业比例为78.7% 。

分企业规模看,7人及以下微型企业的互联网使用比例最低,为66.4%;50人及以上规模的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均超过80% 。

FWHW-avxeafs0746757图 54 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按企业规模划分)

分企业所在地区看,东部地区企业的互联网使用率最高,达85.1%,中部与东北部地区比例较低,分别为67.0%与56.6% 。近些年,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增速一直处在全国前列,企业计算机与互联网使用状况发展较好;由于在本次调查中,东北部地区的第三产业企业较少,导致计算机和互联网使用比例偏低。

Qf89-chmifpx6704905图 55 使用互联网的企业比例(按企业所在区域划分)

三、 互联网络接入方式

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企业固定宽带接入比例为77.4% ,是企业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方式。随着4G的普及,以及企业级移动互联网应用,如移动OA、移动ERP、移动CRM等的发展,未来移动宽带将会成为企业接入互联网的重要方式。

2roY-avxeafs0746791图 56 企业互联网接入方式

四、 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状况

本次调查的企业互联网应用是以联合国国际电联(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ITU)发布的《ICT核心指标》为主要依据,并根据中国企业互联网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部分指标的增减。

按应用的特点,本报告将企业互联网应用分为了以下四大类:

1、 沟通类:利用互联网方式完成交流沟通的通用型互联网应用,主要包括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

2、 信息类:利用互联网获取或者发布信息、进行交流沟通的互联网应用,包括发布信息或即时消息、了解商品或服务信息、从政府机构获取信息等;

3、 商务服务类:利用互联网辅助企业更好的进行商务活动,如网上银行、提供客户服务等;

4、 内部支撑类:利用互联网辅助企业内部管理、内部工作效率提升的相关互联网应用,包括与政府机构互动 、网络招聘、在线员工培训、使用协助企业运作的网上应用系统等。

根据本次调查,企业开展的互联网应用种类较为丰富,基本涵盖了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电子邮件作为最基本的互联网沟通类应用,普及率最高,达83.0%;互联网信息类应用也较为普遍,各项应用的普及率的都超过50%;而在商务服务类和内部支撑类应用中,除网上银行、与政府机构互动、网络招聘的普及率较高以外,其他应用均不及50%,尤其是在线员工培训与网上应用系统,普及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我国大部分企业尚未开展全面深入的互联网建设,仍停留在基础应用水平上。

gMNc-cczmvun5733516表 9 主要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一览表

五、 电子商务使用状况

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开展在线销售 的企业比例为24.7% 。部分行业中,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零售业的开展比例较高,分别达到38.4%、36.5%和34.9%,而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的比例较低。2014年,互联网O2O商业模式实现高速发展,这一商业模式将实体企业尤其是本地生活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线下企业已经成为互联网消费经济中重要的一环。在这一趋势下,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展在线销售。

A1RY-avxeafs0746874图 57 部分行业中开展在线销售的企业比例

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开展在线采购 的企业比例为22.8% 。与在线销售的开展情况一致,部分行业中,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的开展比例较高,分别达到34.3%、36.5%和33.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K3S-chmifpx6705314图 58 部分行业中开展在线采购的企业比例

六、 网络营销使用情况

截至2014年12月,全国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 活动的企业比例为24.2% 。部分行业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开展比例最高,达35.9%;值得注意的是,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开展互联网营销的比例并不高,与制造业、建筑业相比基本持平,甚至更低。

AOG0-cczmvun5733586图 59 部分行业中开展互联网营销的企业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利用互联网开展过营销活动的受访企业中,使用率最高的是利用即时聊天工具进行营销推广,达62.7% 。搜索引擎营销推广、电子商务平台推广依然较受企业欢迎,使用率达53.7%和45.5% 。互联网在网民生活中的渗透范围不断扩大、渗透程度逐渐加深,企业开展互联网营销的方式也随之不断创新,组合式营销、口碑营销、病毒营销等新术语层出不穷,企业对单一、传统营销方式的依赖度逐渐降低,同时对移动营销出现巨大需求。

FbLU-awzunex9712399图 60 各种网络营销方式的使用率

七、 企业互联网应用特点与趋势

信息化基础设施普及已达到较高水平,但应用深度有待进一步建设。

近些年,我国企业在办公中使用计算机的比例基本保持在90%左右的水平上,互联网的普及率也保持在80%左右,在使用互联网办公的企业中,固定宽带的接入率也连续多年超过95% 。基础设施普及工作已基本完成,但根据企业开展互联网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一方面,是采取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措施的企业比例较低,原因之一在于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意识不足,之二在于内部信息化改造与传统业务流程的契合度较低,难以实现真正互联网化,之三在于软硬件和人力成本较高,多数小微企业难以承受;另一方面,营销推广、电子商务等外部运营方面开展互联网活动的企业比例较低,且在实际应用容易受限于传统的经营理念,照搬传统方法。

对此,需要政府、传统企业和互联网服务企业三方合作,开展市场教育、降低企业互联网应用的技术和成本门槛,以实现互联网与传统经营业务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O2O商业模式兴起,传统企业触网成必然趋势。

2014年,互联网O2O商业模式发展迅速,作为线下商品与服务的直接供给方,传统企业在这一模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是传统企业主动利用互联网开展商业活动,另一方面是由大型互联网企业主导,为拓展其业务范围、增强O2O实力而连结传统企业的被动触网。在这一发展趋势下,传统企业在内部运营、市场推广与服务和产品销售方面,将会越来越多地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目前,互联网O2O商业模式仍处在形成与摸索阶段,传统企业的O2O转型仍未出现实质上的成功案例,且涉及的行业集中度显著,批零住餐和生活服务企业占比较高,尚未广泛惠及各行业的中小微企业。随着互联网与经济活动的全面结合、对传统商业模式的影响和改革程度进一步扩大,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的分界将越来越模糊,互联网将成为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关注 199IT 微信公众号,回复『cnnic35』获取 PDF 报告全文

]]>
//www.otias-ub.com/archives/326888.html/feed 2
2013年全球&中国电影行业发展状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319372.html Mon, 05 Jan 2015 15:06:24 +0000 //www.otias-ub.com/?p=319372
m17 m16 m15 m14 m13 m12 m11 m10 m9 m8 m7 m6 m5 m4 m3 m2 m1

 

m18

]]>
北京市版权局:2009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发展状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294300.html Fri, 21 Nov 2014 06:53:15 +0000 //www.otias-ub.com/?p=294300 2009年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广播影视业发展各项指标继续平稳增长。

资产总额 到2009年底,北京市广播影视单位资产总额达到347.8亿元,比2008年增加19.4亿元,增长5.9%。
增加值  2009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增加值47亿元,比2008年增加11.8亿元,增长33.5%,
财政补助收入 2009年财政补助收入11.83亿元,比上年增加5.5亿元,增长77.2%。
广播影视创收总收入(含电影票房收入)  2009年广播影视创收总收入10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9.42亿元,增长21.5%。其中社会影视节目制作单位创收收入38.6亿元,占总创收收入的35.2%,比2008年增加10.07亿元,增长35.2%。
(1)广告收入 2009年广告收入45.39亿元,比2008年增长17.8%,但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幅度放缓,比2008年下降9.4百分点,所占创收总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42.7%下降到41.4%。
(2)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 2009年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已成为广播影视创收总收入的新增长点,节目销售收入为15.16亿元,比2008年增加5.12亿元,增长51%,占创收总收入的13.8%,比2008年增加了2.7个百分点。社会影视节目制作单位节目销售收入13.5亿元,占节目销售总量的89%,比2008年增加4.35亿元,增长47.5%。
(3)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  2009年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8.58亿元,比2008年(7.78亿元)增加0.8亿元,增长10.2%,占创收总收入的7.8%,。
(4)网络传输收入 2009年网络传输收入7亿元,比上年增加0.54亿元,增长8.3%,占创收总收入的6.3%。
(5)付费数字电视收入 2009年付费数字电视收入0.52亿元,比2008年增加0.02亿元,增长4%,占创收总收入的0.4%。

    (6)电影票房收入 2009年电影票房收入8.1亿元,比2008年增加2.8亿元,增长52.8%,占创收总收入的7.3%。

    广播节目制作   2009年北京市全年制作广播节目时间10.31万小时,比2008年减少0.1万小时,下降0.9%。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全年制作广播节目时间1.76 万小时,比2008年减少0.44万小时,下降20%。
电视节目制作  2009年北京市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为6.8 万小时,比2008年减少1.6万小时,下降19%。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3.09 万小时,比2008年减少1.59万小时,下降33.9%,主要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电视剧制作投资总额  2009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单位电视剧制作投资额12.41 亿元,比2008年增加0.94亿元,增长8.1%。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电视剧投资11.7 亿元,比2008年增加1.51亿元,增长14.8%,北京市电视剧制作投资额增长主要是社会影视制作单位投资额的增加。
全年制作电视剧2009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单位制作电视剧90部3019集 ,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制作86部2892集。

    电视剧销售状况  2009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单位电视剧国内销售总额10.95 亿元,比2008年增加2.86亿元,增长35.3%。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销售额 7.46亿元,比2008年增加2.84亿元,增长38%。
全年制作动画电视   2009年北京市制作动画片27部1151集 。其中北京电视台制作10部337集 ,比2008年增加5部124集;社会制作单位制作17部814集。
2009年北京市动画电视投资额0.73 亿元,比2008年减少0.2亿元,下降21.5%。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动画电视投资额0.64 亿元。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2009年北京市拥有广播、电视台各1座,区县级广播电视台10座、广播电视站4个;开办公共广播节目18套,市级9套、区县级9套;开办电视节目25套,市级11套、县级14套;对外电视节目1套,已批准的付费广播节目2套,付费电视频道11套。
广播播出情况  2009年北京市播出机构全年播出公共广播节目时间为11.56 万小时,比2008年增加0.68万小时,增长6.2%。
电视播出情况  2009年北京市播出机构全年播出公共电视节目时间为10.77 万小时,比2008年增加0.34万小时,增长3.2%。
对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  2008年北京市播出机构全年播出对外电视节目时间0.88万小时,与2007年相同,主要是北京电视台在北美卫星平台播出的节目。

    有线电视用户 2009年有线电视用户(注册)为413.5万户,比2008年增加 30.37万户,增长7.9%,入户率达到85.9%。
付费数字电视用户 2009年付费数字电视用户238.5万户,比2008年增加 48.5万户,增长25.2%,付费数字电视用户已占有线电视用户的57.6%。
有线电视网络建设 截止到2009年底北京市累计敷设光电缆14.12 万公里,比2008年增长4.3%。其中光缆2.61万公里,比2008年增长12%;电缆11.51 万公里,比2008年增长2.8%。
电影方面情况 截止到2009年底北京共有电影院线9条;电影院84家,2009新增6家;银幕373块,2009年新增44块;影院座位7.44万个 ,2009年新增6566个;电影放映场次60万场,比上年增长36.3%;票房收入8.1亿元,比上年增长52.8%;观众人数213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6%。
机构及人员  2009年底,北京市广播影视统计法人单位 1023家,比2008年增加202家,增长了24.6%。其中行政机关19家;事业单位59家;企业单位945家(社会广播影视制作单位848家)从业人员 1.85万人,其中社会影视节目制作单位0.93万人,占北京市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47.6%。

2005年-2009年北京市广播影视主要指标

项目

单位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增加值

亿元

24.55

29.81

37.65

35.23

46.94

资产总额

亿元

182.6

200.98

245.33

328.4

347.8

广播电视 创收收入(不含电影票房)

亿元

42.64

51.86

65.04

84.83

101.45

其中:    广告收入

亿元

23.63

24.01

31.74

38.52

45.39

电影票房

亿元

1.56

2.9

3.65

5.3

8.1

 

更多阅读:

]]>
北京市版权局:2008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发展状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294286.html Fri, 21 Nov 2014 06:45:16 +0000 //www.otias-ub.com/?p=294286 7-140G01525111L

2008年统计结果显示,北京市广播影视业发展各项指标继续平稳增长。
      资产总额  到2008年底,北京市广播影视单位资产总额达到328.4亿元,比2007年增加83.07亿元,增长33.9%。市级单位资产总额为322.35亿元,占总资产的98.2%,比2007年增加82.7亿元,增长34.5%;区县级单位资产总额6.05亿元,占总资产的1.8%,比2007年增加0.37亿元,增长6.5%。其中社会影视节目制作单位资产总额为85.05亿元,占总资产的25.9%,比2007年增加44.82亿元,增长111.4%。
      增加值  2008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增加值35.23亿元,比2007年减少2.42亿元,下降6.4%,占北京地区GDP(10488亿元)的0.34%,占第三产业(7682亿元)的0.46%。市级单位增加值33.24亿元,占总增加值的 94.4%,比2007年减少2.43亿元,下降6.8%;区县级单位增加值1.99亿元,占总增加值的 5.6%,比2007年增加0.01亿元,增长0.5%。其中社会影视节目制作单位增加值为4.25亿元,占总增加值的12.1%,比2007年增加2.19亿元,增长106.3%。
      经营创收总收入  2008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创收总收入84.83亿元,比2007年增加19.79亿元,增长30.4%。市级单位创收收入83.8亿元,占创收总收入的98.8%,比2007年增加19.67亿元,增长30.7%;区县级单位创收收入1.03亿元,占创收总收入的1.2%,比2007年增加0.12亿元,增长13.2%。 其中社会影视节目制作单位创收收入28.53亿元,占总创收收入的33.6%,比2007年增加13.42亿元,增长88.8%。
      广告总收入  2008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广告总收入 38.52亿元,占总创收收入的45.4%,比2007年增加6.78亿元,增长21.4%。市级单位广告收入37.81亿元,占广告总收入的98.2%,比2007年增加6.67亿元,增长21.4%;区县级单位广告收入0.71亿元,占广告总收入的1.8%,比2007年增加0.11亿元,增长18.3%。其中社会影视节目制作单位广告收入5.89亿元,占广告总收入的15.3%,比2007年增加3.31亿元,增长128.3%。

      节目销售总收入  2008年北京市广播影视节目销售总收入10.04亿元,占总创收收入的11.8%,比2007年增加2.87亿元,增长40%。其中社会影视节目制作单位节目销售收入9.15亿元,占节目销售总收入的91.2%,比2007年增加2.71亿元,增长42.1%。
      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  2008年北京市有线电视收视费收入7.78亿元,比2007年增加0.66亿元,增长9.3%。
      网络传输收入  2008年北京市网络传输收入6.46亿元,比2007年增加1.48亿元,增长30%。其中社会影视节目制作单位网络传输收入1.44亿元,占网络传输总收入的22.3%,比2007年增加0.86亿元,增长148.3%。
      广播节目制作   2008年北京市全年制作广播节目时间10.41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1.34万小时,增长14.7%。市级单位全年制作广播节目时间为7.76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1.63万小时,增长26.6%;区县级单位全年制作广播节目时间2.65万小时,比2007年减少0.29万小时,下降10%,社会影视制作单位全年制作广播节目时间2.2万小时。
      电视节目制作  2008年北京市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为8.40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2.94万小时,增长53.9%。市级单位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6.89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2.76万小时,增长66.8%;区县级单位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1.51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0.18万小时,增长13.8%。社会影视制作单位全年制作电视节目时间4.68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2.64万小时,增长129.1%。
      电视剧投资总额  2008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单位电视剧投资额11.47亿元,比2007年增加6.05亿元,增长 111.6%。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电视剧投资10.19亿元,比2007年增加4.99亿元,增长96.1%。
      电视剧制作出品  2008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单位电视剧制作和出品133部3851集,分别比2007年增加48部1374集。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制作和出品124部3575集,比2007年增加44部1236集。
      电视剧销售状况  2008年北京市广播影视单位电视剧国内销售总额8.09亿元,比2007年增加3.71亿元,增长84.7%。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销售额7.46亿元,比2007年增加3.72亿元,增长99.5%。
      动画片生产  2008年北京市制作动画片78部1196集,比2007年增加12部182集。其中社会制作单位制作73部983集,比2007年增加8部69集。
      2008年北京市动画电视投资额0.93亿元,比2007年增加0.17亿元,增长22.4%。其中社会影视制作单位动画电视投资额0.89亿元,比2007年增加0.41亿元,增长85.4%。
      广播电视播出机构  2008年北京市拥有广播、电视台各1座,区县级广播电视台10座、广播电视站4个;开办公共广播节目17套,市级8套、区县级9套;开办电视节目24套,省级10套、县级14套;对外电视节目1套,已批准的付费广播节目2套,电视频道11套。
      广播播出情况  2008年北京市播出机构全年播出公共广播节目时间为10.88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0.34万小时,增长3.23%。其中市级全年播出广播节目时间6.1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0.18万小时,增长3%;区县级播出机构全年播出广播节目时间4.78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0.16万小时,增长3.5%。
      电视播出情况  2008年北京市播出机构全年播出公共电视节目时间为10.43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0.03万小时,增长0.27%。其中市级全年播出电视节目时间7.89万小时,比2007年增加0.15万小时,增长2%;区县级播出机构全年播出电视节目时间2.55万小时,比2007年减少2.55万小时,下降4.49%。
      对外广播电视节目播出  2008年北京市播出机构全年播出对外电视节目时间0.88万小时,与2007年相同,主要是北京电视台在北美卫星平台播出的节目。
      有线电视用户  2008年底北京市有线电视注册用户383.13万户,入户率达到81%。
      机构及人员  2008年底,北京市广播影视统计法人单位821家,比2007年增加187家,增长了29.5%。其中行政机关19家,事业单位59家,企业单位743家(广播影视制作机构676家,比2007年增长37.4%,占全部法人单位的82.3%)。从业人员1.85万人,其中社会影视节目制作机构0.86万人,占北京市广播影视从业人员的46.5%。

]]>
CNNIC:2012年中国农村互联网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77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775.html#comments Wed, 27 Nov 2013 22:49:07 +0000 //www.otias-ub.com/?p=174775 0001 0002 0003 0004 0005 0006 0007 0008 0009 0010 0011 0012 0013 0014 0015 0016 0017 0018 0019 0020 0021 0022 0023 0024 0025 0026 0027 0028 0029 0030 0031 0032 0033 0034 0035

]]>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775.html/feed 1
pingdom:2012年数据解读互联网发展状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91068.html Thu, 17 Jan 2013 13:49:53 +0000 //www.otias-ub.com/?p=91068 2012 年,互联网上发生了很多事,想要用一篇文章完整叙述一年的变迁是相当困难的。但用数字说话,我们却可以回答许多问题。2012 年这一年里,我们总共发了多少邮件?有多少域名被使用?最火的浏览器是什么?网民数达到了多少?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文中一一为您解答。

穿透寂静的黑暗或是淡出的光芒,我们用数据呈现互联网世界迷人的真相。或记录变革,或预测未来,数字单调的表象背后,是对于互联网更深入的了解与更细致的思考。现在,就让我们打点精神,一同走进数据的世界。

邮件

22 亿——全球 email 用户总数
1440 亿——全球每天发出的邮件总数
61%——被视为非必须的 email 比例
43 亿——全球邮件客户端总数
35.6%——最流行的邮件客户端 (iOS 客户端)用户比例
4.25 亿——全球 Gmail 活跃用户总数(Gmail 是全球规模最大的 email 提供商)
68.8%——垃圾邮件比例
50.76%——垃圾邮件中有关药物的邮件比例

0.22%——全球包含网络钓鱼攻击内容的 email 比例

网页、网站

43%——全球排名前 100 万的网站在美国的比例
48%——全球排名前 100 的博客中使用 WordPress 的比例
75%——全球排名前 1 万的网站中使用开源软件服务的比例
8780 万——Tumblr 博客总数
178 亿——Tumblr 的综合浏览量
5940 万——全球 WorldPress 网站总数
35 亿——用 WordPress 搭建的网站平均月 PV
370 亿——2012 年 reddit.com 上的页面总数
35%——2012 年网页平均变大的比例
4% ——2012 年网页平均加载变慢的比例
1.91 亿——Google 网站的访客总数

服务器

-6.7%——2012 年 Apache 网站减少比例
32.4%——2012 年 IIS 网站增长比例
36.4%——2012 年 NGINX 网站增长比例
15.9%——2012 年 Google 网站增长比率

域名

2.46 亿——顶级域名注册总数
1.049 亿——国别域名注册总数
329——顶级域名个数
1 亿——至 2012 年底.com 域名总数
1410 万——至 2012 年底.net 域名总数
970 万——至 2012 年底.org 域名总数
670 万——至 2012 年底.info 域名总数
220 万——至 2012 年底.biz 域名总数
32.44%——GoDaddy.com(全球最大的域名供应方)市场份额
245 万——investing.com 售价(2012 年成交价最高的域名)

网民

24 亿——全球网民总数
11 亿——亚洲网民总数
5.19 亿——欧洲网民总数
2.74 亿——北美网民总数
2.55 亿——拉丁美洲 / 加勒比海地区网民总数
1.67 亿——非洲网民总数
9000 万——中东网民总数
2430 万——大洋洲 / 澳大利亚地区网民总数
5.65 亿中国网民总数(全球第一)
42.1%——中国互联网普及率

社交媒体

85,962——巴西 Facebook 上 836 个页面月均更新消息数(巴西是 Facebook 上最活跃的国家)
10 亿——进入 10 月份后 Facebook 月活跃用户总数
47%——Facebook 女性用户比例
40.5 岁——Facebook 用户平均年龄
27 亿——Facebook 上每天的“喜欢”次数
24.3%——排名前 1 万的网站中带有 Facebook 功能网站的比例
2 亿——进入 10 月份后 Twitter 月活跃用户总数
819,000+ ——奥巴马推文“Four more years”被转发次数(史上被转发最多的推文)
327,452——奥巴马连任后平均每分钟的推文数(同样为史上最多)
729,571——新浪微博在 2012 年跨年当晚平均每分钟的消息数
966 万——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期间的推文数
1.75 亿——2012 年平均每天发布的推文数
37.3 岁——Twitter 用户平均年龄
307——Twitter 用户的人均推文数
51——Twitter 用户的人均粉丝数
1630 亿——Twitter 创办至今共发布的推文总数(7 月)
123——拥有 Twitter 账户的国家元首人数
1.87 亿——LinkedIn 用户数(9 月)
44.2 岁——LindedIn 用户平均年龄
1.35 亿——Google+ 越月活跃用户总数
50 亿——每天 Google+ 上的 +1 按钮被点击次数
20.8%——全球前 100 的社交媒体管理工具中 HootSuite 用户所占比例

浏览器

搜索

1.2 万亿——2012 年 Google 检索次数
67%——Google 在美国搜索市场所占份额(12 月)
1——Ask.com 上排名第一的问题:“Rob 和 Kristen 会一起回来吗?”(Rob 和 Kristen 为电影《暮光之城》的男女主角)

手机

11 亿——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
67 亿——全球手机订阅数
50 亿——全球手机用户数
13 亿——2012 年使用中的智能机总数
4.65 亿——2012 年售出的 Android 智能机总数,占据 66% 市场份额
31%——美国网民中使用平板或电子阅读设备的比例
13%——全球网络流量中手机流量所占比例
50 亿——移动宽带用户数
1.3 exabytes(1 exabytes = 10 亿 GB)——2012 年全球每月手机数据流量总数(估值)
59%——全球手机数据流量中视频流量所占比例
500 metabytes(即 500MB)——平均每台智能机每月耗费的数据流量
504kbps——全球手机平均网络连接速率
1820kbps——全球智能手机平均网络连接速率

视频

1400 万——Vimeo 用户总数
200 petabytes(1 petabytes = 100 万 GB)——2012 年 Vimeo 上的视频总大小
150,648,303——在 Google 网站上观看视频的独立访客总数(9 月)
10 亿——鸟叔的《江南 style》是第一个播放次数达到 10 亿的在线视频(最近已经操过了 11 亿),并且只用了不到 5 个月的时间
27 亿——2012 年美国大选期间,YouTube 上有关奥巴马和罗姆尼的视频评论总数
250 万小时——YouTube 上新闻相关类视频的总时长
800 万——Baumgartner 的破纪录太空跳伞视频在同一时间的观看人数,YouTube 史上最高
40 亿小时——我们每月在 YouTube 上观看的视频总时长
6000 万——Ustream 每月的全球观众总数
1680 万——Ustream 上单个视频 24 小时内被观看总次数,Ustream 史上最高
1.82 亿——12 月份全美网络视频独立访客总数

图片

7 petabytes——每月 Facebook 上新增的照片总大小
3 亿——Facebook 上每天新上传的照片量
50 亿——截至 2012 年 9 月,Instagram 上传的照片张数
58——Instagram 每秒上传的照片张数
1——从 Flickr 上的照片来看,iPhone 4S 是最受欢迎的拍摄设备

新的一年,互联网将何去何从?

新年伊始,我们尚不知等在前面的是怎样的行业变革,但有些趋势是显而易见的:互联网将在移动平台上更加普及,社交媒体也将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将越来越依赖互联网。

via pingdom.com

]]>
口袋中的商机–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47394.html Fri, 01 Jun 2012 12:38:21 +0000 //www.otias-ub.com/?p=473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