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大学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30 Oct 2017 12:50:0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华盛顿大学:研究称尼安德特人会帮助照顾受重伤和听力受损的老年同伴 //www.otias-ub.com/archives/647874.html Mon, 30 Oct 2017 12:50:09 +0000 //www.otias-ub.com/?p=647874

许多人对已灭绝的人类亲戚——尼安德特人的了解仅停留在他们是原始穴居人。但是科学家们正在更多地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且揭示了一个复杂的故事。 最新的研究涉及一个40多岁的尼安德特人。他双脚行动不便,右手臂残疾并且是一位聋人。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人类学家Erik Trinkaus共同撰写了一篇新的报告,研究了约五万年的尼安德特人Shnidar 1号的遗体。考古学家1957年在伊拉克的一个洞穴里发现了Shnidar 1号。

Shnidar 1号右臂肘部以下被截肢,右腿受伤,年轻时颅骨曾遭到重击,另外他还是一位聋人。Trinkaus表示,这名尼安德特人只能依靠他的同伴生活。

根据Trinkaus 2010年发表的一项关于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类死亡率模式的研究显示,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尼安德特人已经进入老年期。他们必须在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生存。

Trinkaus称:“Shnidar 1号的残疾,特别是他的听力受损,激发了这些曾被认为非常恶毒的古人类的基本人性。”2016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尼安德特人可能曾是“食人族”。

研究人员10月20日《PLOS One》杂志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报告。

]]>
华盛顿大学:研究显示谷歌图片搜索查询CEO关键词 女性仅11% 首位女性CEO是芭比娃娃 //www.otias-ub.com/archives/339051.html Sat, 11 Apr 2015 17:07:44 +0000 //www.otias-ub.com/?p=339051 4ffb19569924f3e

右下角为出现的首位“女性CEO”——芭比娃娃

2015年4月10日消息,据科技博客The Verge报道,华盛顿大学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能够影响人们对于特定职务男女性数量分布的认知。有趣的是,谷歌图片搜索“认为”最为重要的“女性CEO”是芭比娃娃。

报告称,在谷歌图片搜索中查询CEO,所显示的CEO人物中只有11%是女性。而华盛顿大学指出,美国有27%的CEO为女性。

The Verge编辑使用Chrome浏览器的隐身模式进行重新搜索,以去除历史记录等因素的干扰。结果更为惊人,谷歌图片搜索显示的是清一色西装革履的男性CEO。

在搜索结果的右下角出现了首位“女性CEO”,她居然是芭比娃娃,而且还不是真正的芭比娃娃。谷歌图片搜索中显示的芭比娃娃图片是美国《洋葱新闻》(The Onion)网站在一篇职场女性受歧视的讽刺性文章中所设置的一个角色。

如果搜索“男性CEO”,谷歌图片搜索结果会显示众多运营着公司的男性CEO。但是如果搜索“女性CEO”,谷歌图片搜索会给出一系列古怪的搜索类别建议,比如服装、眼镜、成功女商人资料等。

via:凤凰科技讯编译

]]>
华盛顿大学:研究显示婴儿不宜频繁洗澡 //www.otias-ub.com/archives/32815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28155.html#comments Fri, 06 Feb 2015 15:44:22 +0000 //www.otias-ub.com/?p=328155 0 (1)

英国最近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婴儿过于频繁洗澡,皮肤会受损。英国有关专家建议,婴儿在学会爬行前,身体并没有脏到需要频繁洗澡的地步,父母每星期给婴儿洗澡的次数不宜超过3次。

英国《每日邮报》日前援引这份研究报告说,目前,英国37%的男婴和33%的女婴都是敏感性皮肤,这一比例是他们父辈的两倍。英国儿童保健专家认为,这一比例上升可能与如今英国大部分婴儿每天洗澡至少一次有关。英国卫生部建议父母每星期给婴儿洗澡两到三次,但可以每天给婴儿洗脸部、颈部、双手和臀部。

除了不能频繁给宝宝洗澡,还要慎用沐浴护理物品,最好用清水。

研究称沐浴液危害宝宝健康

华盛顿大学和西雅图儿童医院联合进行的研究指出,婴幼儿洗发香波、沐浴液和爽身粉等护理用品中普遍含有邻苯二甲酸盐等添加剂。婴幼儿如果过多接触这种化学物质,将可能危害健康,甚至引发生殖问题。

专家建议,给婴幼儿洗浴要慎用护理用品,最好仅用清水。

]]>
//www.otias-ub.com/archives/328155.html/feed 1
华盛顿大学:研究显示伴侣的性格会影响你的职业成功 //www.otias-ub.com/archives/282088.html Sun, 19 Oct 2014 13:27:37 +0000 //www.otias-ub.com/?p=282088 74e50bd632d215aaec8101

布列塔尼•所罗门认为:“你的丈夫、妻子或心上人可能不会每天陪你一起上班,但他或她对你的影响,却会被带到工作当中。”

所罗门是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心理学博士候选人。他最近主持了一项关于职业与个性的分析研究,研究对象为约5,000名19至89岁的已婚人士,研究持续了5年时间。其中约75%为双职工夫妇。

研究结论:三个职业成功指标,即加薪、升职与职业满意度,得分最高的员工,不论男女,其另一半都具备一种个性——“责任心”。他们的伴侣都是可靠、始终如一、注重细节和做事有条理的人。这项名为“人生伴侣的超强影响力:伴侣个性对职业成功的影响”的研究,将在最新一期的《心理学》(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发表。

单身人士需要注意:如果你在工作中有远大的志向,或许应该找一位有责任心的人作为终生伴侣。心理学家根据4个标准对人进行分类:开放性、外向性、亲和性和神经质。所罗门表示,虽然此前的许多研究显示,“人们倾向于寻找有较高亲和力和神经质程度较低的人作为伴侣,但我们的研究发现,有远大职业目标的人,更好的选择是找一位具备高度责任心,对你的工作大力支持的伴侣。”

研究发现,伴侣的责任心会从三个方面促进职业成功。首先是研究人员所谓的“外包”,也就是说,如果有一个人能够保证宠物狗接种所有疫苗,汽车定期检修,孩子得到照料,你就更容易专注于工作中的下一个好点子。此外,有至关重要的另一半可以依靠,能够减少总体压力,更容易实现工作生活平衡,不论对男性还是女性均是如此。

而且,除了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影响外,有责任心的伴侣还会产生更微妙、更普遍的影响。所罗门说道:“有责任心的人面对挫折会更有弹性,而且他们做事认真。只要开始做一件事,他们就一定会把它完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品质会对另一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通常会无意识地模仿另一半——与‘有责任心’相关的品质,正是职业成功所需的必要因素。”

via:财富中文网

]]>
华盛顿大学:研究显示高级男性科学家更可能学术不端 //www.otias-ub.com/archives/138313.html Mon, 05 Aug 2013 15:50:53 +0000 //www.otias-ub.com/?p=138313

研究显示,男性科学家更爱造假。

  与女性研究人员相比,男科学家,尤其是那些在同行中身处较高地位的研究人员,更有可能发生学术不端行为。这是3位微生物学家对美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的一项新分析所得出的最终结果。

西雅图市华盛顿大学的Ferric Fang、罗格斯大学的Joan Bennett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Arturo Casadevall,对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ORI)在过去19年中所报告的228位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人员进行了梳理。他们随后比较了针对男性和女性高级科学家以及实习生之间的性别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或者可以说是不平衡,其目的在于评估学术不端行为是否在男性科学家中更为普遍。

研究人员在1月22日出版的mBio杂志上报告指出:在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大学教学人员中,竟然有88%的人都是男性,换句话说,在72个犯错的人中,有63人都是男性。而在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女性研究人员中,有1/3的人被视为是生命科学领域的女性代表人物——发生在该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数量占据了ORI案例的绝大部分。

趋势似乎看起来很明显,但作者也表示:“我们不能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女性研究人员也像男性研究人员一样频繁进行着学术不端行为,但可能只是较少被发现而已。”

而在实习生中,这种性别差异被缩小了,尽管男性研究人员依然独占鳌头。目前的情况是,69%的博士后是男性,58%的学生是男性,而这两个数字都高于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男实习生的比例。

作者指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许多干预措施都集中在实习生中,尽管大学教学人员在这些案例中所占的比例达到32%。Fang表示,首席研究人员“是干预学术不端行为的一个合理目标,从而能够改善学术道德”。并且“和任何人相比,他们都更有可能创造所在领域的科学环境”。

学术不端行为包括在建议研究计划、从事科学研究、评审科学研究、报告研究结果中的捏造、篡改、剽窃、伪造学历或工作经历的行为。其中不包括诚实的错误和对事物的不同的解释和判断。目前,学术不端主要指学者涉及抄袭、剽窃的不良行为,也指学者恶意的一稿多投行为。抄袭主要指抄袭者将被抄袭者的文字,不加修改地移入自己的论著,并当做自己的成果发表;剽窃主要指剽窃者将被剽窃者的文字或学术观点,经过改造后移入自己的论著,并当做自己的成果发表。

]]>
华盛顿大学:Facebook信息可以发现用户抑郁症情况 //www.otias-ub.com/archives/25252.html Sat, 25 Feb 2012 17:36:30 +0000 //www.otias-ub.com/?p=25252 经常有好友在Facebook上发布一些消极的言论,而事实上他们已经在表现出抑郁症的先兆。周五有国外媒体发表了一篇综述,介绍了Facebook可以帮助大众以及心理学工作者来对抑郁症患者做出早期的评估和帮助。以下为综述全文:

 

如果最近又个朋友经常在Facebook上将发布一些灰心丧气的状态、情绪化的图片,或者一些令人感到担忧的链接,我们可能会误以为他们仅仅是 想获得他人的注意力,有时候甚至会由于感到讨厌而隐藏他们的更新提示。不过更具最近的媒体报道显示,这些不同寻常的举动往往会真实地展示出他们患有抑郁症 的迹象。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包括青少年和中老年,社交网站是他们唯一的发泄途径。由华盛顿大学在去年发起的一项研究显示,在200名接受调查的学生当 中,有30%的人感到“自己一文不值或者非常绝望,存在失眠或者睡眠过多的问题,并且难以集中精神。”这些现象都符合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对于抑郁症的的症状定义。互联网空间能够给人创造一堵无形的壁垒,能够让他们敢于将平时在现实生活当中隐藏的一些事情发泄出来。 因为这些抑郁症患者当中一般只会有10%会寻求心理医生的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梅根·A·莫雷诺博士(Dr. Megan A. Moreno)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小儿科助理教授,也是Facebook研究项目的首席研究员。她指出:“我们可以通过青少年和成年人在 Facebook上发表的言论来预先找出风险的迹象,这将有助于他们日后接受临床的筛查和心理疏导。”

不过使用Facebook来识别抑郁症的迹象,也会导致道德和隐私的问题,因为由于相关帖子只能由该用户好友列表当中的人可以看到。而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好友们都并非心理学专家。

莫雷诺博士指出:“你觉得我们有可能在大学诊所里面雇一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看Facebook吗?这是不实际的,而且也会让人感觉怪异。”

在康奈尔大学,学生宿舍顾问被建议在Facebook上添加住在自己宿舍的学生用户,以帮助大学跟踪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整体状态。宿舍顾问也会每 周定期与学生辅导员和警察举行会面,讨论学生情况,以及他们所呈现出的潜在抑郁症的症状。会议能够让宿舍顾问了解如何区分误报和实际的风险,同时进一步关 注那些应该寻求辅导员帮助的学生的相关资讯。

尽管子女们一般不会愿意在Facebook上添加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会觉得丢脸。但是父母也应该对子女们在网上的活动尽量保持警惕,看看其中 是否透露出焦虑、遭到欺负或者其他不正常的行为。莫雷诺博士建议,如果父母发现了一些出乎意料的信息迹象——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他们都应该 尽量保持冷静并且尽早介入,而不是就此而大发脾气。毕竟人们在Facebook上张贴信息就是希望获得他人的回应和评论的。

Facebook还在2007年与美国公益机构全国防止自杀生命线(National Suicide Prevention Lifeline)合作,用户可以向他们举报带有“自杀”倾向链接的帖子,而一旦证实该帖子的链接存在风险后,举报人和原帖的发布者都将会收到一条通往防 止自杀生命线的网站链接以及在线心理辅导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