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短缺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08 Aug 2023 06:08:50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半导体短缺不再是汽车行业的重大瓶颈 //www.otias-ub.com/archives/1637482.html Fri, 11 Aug 2023 06:00:05 +0000 //www.otias-ub.com/?p=1637482

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的余波,以及随后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仍然是目前影响汽车产量的主要因素。TechInsights指出,2023年汽车半导体需求预计将增长19.0%;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供需平衡趋于正常化,我们开始看到汽车半导体短缺开始结束。在2022年至2027年的五年期间,市场将以16.7%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TechInsights预测,到2030年全球汽车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增长到1442亿美元。

汽车行业半导体短缺更新

如前所述,已经有迹象表明,汽车半导体行业收入与实际半导体需求之间的不匹配正在缩小——2022年,汽车生产的半导体需求同比增长21.3%,市场规模达到533亿美元。TechInsights估计,2022年汽车半导体厂商收益同比增长27.4%,从2021年的466亿美元增长到594亿美元。虽然目前的季度业绩仍在发布中,但对英飞凌、恩智浦、瑞萨和罗姆等主要汽车半导体公司的交货期和库存的分析似乎继续证实了供需动态趋于正常。

供应方面仍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汽车专用半导体技术的供应压力正在减轻,特别是那些基于旧工艺节点的半导体技术,如28nm、40nm等。新的汽车平台的战略要求现在也得到了更充分的理解,特别是在电力电子和工艺需求方面。市场现在对现有的瓶颈以及需要采取哪些缓解战略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最重要的是,这些剩余的瓶颈不再对汽车生产计划构成威胁。

缓解供应压力的一个关键因素是,OEM厂商需与半导体供应商建立战略关系,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满足汽车生产所需的材料。对半导体供应商的好处是,他们现在对即将到来的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以对现有生产进行适当调整,并与未来的资本支出投资挂钩,同时向投资者保证,他们不会成为产能过剩的牺牲品。下面的图表显示了主要的和新兴的汽车OEM厂商是如何环绕半导体供应商的:

最近的一个例子是,Stellantis宣布,通过各种供应协议,该公司已获得超过100亿欧元的半导体供应至2030年。该战略的核心是能够为公司以纯电动汽车(BEV)为重点的STLA平台采购战略元器件,该平台是Stellantis Dare Forward 2030愿景的一部分,包括面向服务的E/E架构(读取区域控制器和集中式计算),支撑“STLA Brain, STLA SmartCockpit和STLA AutoDrive人工智能驱动平台”。

供应协议涵盖多种重要的微芯片,包括:

SiC MOSFETS,这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电子设备的基础。

MCUs将构成STLA Brain电架构的计算区域的一部分。

SoCs将支持高性能计算(HPC)单元,提供车载信息娱乐和自动驾驶辅助功能。

Stellantis列出的公司包括英飞凌、恩智浦、安森美和高通。Stellantis还在与aiMotive和SiliconAuto合作,为未来开发自有的差异化半导体。

电气化的推动以及围绕ADAS/自动驾驶、信息娱乐系统、互联、域和区域/集中式架构的需求依然强劲,这将继续维持汽车半导体公司的收入增长,即使其他市场(如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个人电脑、移动市场和数据中心市场)对半导体的需求在下降。战略关系的建立将有助于供应网络管理需求,并有望避免近期的错误——有些OEM厂商似乎认为半导体供应可以随心所欲地关闭或打开。

短期内风险仍然存在,可能会抵消这种不断增长的半导体需求。这与俄乌冲突、中国房地产行业危机、欧洲能源价格以及持续的全球通胀压力等宏观经济形势有关。随着可支配收入枯竭,消费者信心减弱,这将在短期内影响汽车需求。

TechInsights认为,虽然这可能会导致汽车生产的短期波动,但推动电池电动汽车以及相关趋势(围绕ADAS/自动驾驶、信息娱乐、车联网和连接的潜在趋势)将继续推动汽车半导体发展。拥有处理器、电源、模拟、内存和其他半导体产品最佳组合的半导体供应商将会更机会促成与OEM的战略合作关系,这将有助于推动其2023年及以后的增长机遇。

TechInsights 动力总成、车身、安全与底盘(PBCS)服务的订户可以阅读完整的2021年 – 2030年汽车半导体需求预测以及完整的数据表格。我们还将在未来几周分析汽车半导体公司的财务状况,看看我们最新预测的前景是否与TechInsights季度汽车半导体指数中观察到的趋势一致。请持续关注。

]]>
IEEE Spectrum:全球半导体短缺的开始与原因 //www.otias-ub.com/archives/1272526.html Thu, 01 Jul 2021 13:14:24 +0000 //www.otias-ub.com/?p=1272526

昨天,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下属期刊IEEE Spectrum通过图表回顾了全球半导体短缺的开始与原因,并分享了相关的数据。根据数据,汽车芯片市场相对较小,仅占9%左右的市场份额。在短缺发生时,这使得汽车厂商无法从晶圆代工企业获得足够的芯片。美国咨询公司Kearney也针对这一问题提供了解答方案。

一、200mm晶圆厂新增较少,厂商囤积加剧短缺

最先发生芯片短缺的领域是汽车芯片。

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IDC的数据,虽然汽车芯片市场每年增速在10%左右,但是整个汽车芯片市场为395亿美元,只占全球芯片市场的不到9%。计算机、无线设备、消费电子芯片市场则分别为1602亿美元、1267亿美元和601亿美元。

但另一方面,全球汽车行业雇员数量超过1000万人,使政府和社会对该行业比较重视。

这导致在汽车行业因为疫情取消芯片订单后,其订单的优先级低于智能手机、电脑等厂商。而各个汽车厂商的停产、停工消息放大了社会各界对芯片短缺的关注。

▲全球芯片市场份额(来源:IDC)

在技术方面,因为汽车芯片的安全标准较高,其芯片制程在40nm以上,工艺较为成熟,已经有15年的历史,通常采用200mm晶圆(8英寸)。现在中国台湾台积电、韩国三星电子2家晶圆代工厂商可量产的制程为5nm,采用300mm晶圆(12英寸)。

由于晶圆厂成本巨大,半导体制造厂商往往优先建造更先进的300mm晶圆厂。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数据显示,2022年200mm晶圆厂数量将增加10座左右,只有300mm晶圆厂新增数量的一半。

▲200mm晶圆厂新增数量(来源:SEMI)

虽然40nm及更旧制程的晶圆厂新增数量较少,但是市场需求却比较多。IDC数据显示,使用40nm及更旧制程工艺的芯片占总装机量的54%。相比之下,先进制程只占17.5%。

这种需求和产能的不均衡也是40nm芯片短缺的重要因素。

▲按芯片制程划分的装机量(来源:IDC)

需要指出的是,在短缺发生后,很多芯片采购商都开始囤积零件,以保证自身的供应安全。但是这也加剧了短缺问题。

美国半导体营销、咨询公司Semico Research的总裁Jim Feldhan谈道,虽然很多产品市场需求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一些客户开始双重订购零部件以增加其库存。

美国咨询公司Kearney的美洲首席合伙人Bharat Kapoor则强调,汽车行业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增加库存,也需要和芯片行业建立更加直接的联系,以防止未来再次发生短缺。

二、政府、企业共同发力,半导体设备支出或创新高

在半导体短缺的风暴下,各国政府开始重视半导体供应链的建设和安全。

美国正在推动价值520亿美元的半导体激励法案,目前已通过众议院表决;韩国政府则提出了“K战略”,将在未来10年内和韩国半导体企业一起投入4500亿美元。此外,欧盟、日本也提出了相应的半导体激励计划,想要保证自身的半导体供应。

各国政府的激励方案也促进了半导体厂商建厂、扩产的积极性。台积电、三星、联电、格芯等半导体厂商都公布了自己的扩产计划。

SEMI称,截至2022年年底,将会有29家新增晶圆厂开工,40余家半导体厂商扩产。届时,每月新增晶圆产能将超过75万片。

这也推动了半导体设备的销售金额增长,2020年全球200mm晶圆厂设备支出突破30亿美元大关,并在2021年增加至46亿美元。

▲200mm晶圆厂设备支出(来源:SEMI)

SEMI半导体高级负责人C hristian Gregor Dieseldorff说:“全球IC产能建设会将当前十年的晶圆厂投资推向新高。我们预计未来几年将看到创纪录的(半导体设备)支出和更多新晶圆厂的公告。”

结语:短缺问题仍存,或许可以更早被解决

在成熟制程投资额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汽车与家电行业的生产已经受到了较大影响。甚至有企业的高管认为,短缺甚至可能将持续2-3年。

但是也有消息称,联电将在2021年扩充28nm制程产能,或许会对当下的短缺问题有所帮助。这可能代表部分厂商即将完成扩产,或许短缺问题会更早得到解决。

自 芯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