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IPO数量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02 Feb 2016 13:55:4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清科研究中心:2016年1月全球IPO数量环比减少84.9% //www.otias-ub.com/archives/437039.html Tue, 02 Feb 2016 13:55:41 +0000 //www.otias-ub.com/?p=437039 根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数据显示,2016年1月全球共有7家中国企业完成IPO,IPO数量环比减少84.9%,同比减少74.1%。中企IPO总融资额为5.63亿美元,融资额环比减少91.6%,同比减少74.2%。 本月完成IPO的中企涉及7个一级行业,登陆3个交易市场,中企IPO平均融资额为8047.41万美元,单笔最高融资额2.33亿美元,最低融资额599.89万美元。7家IPO企业中2家企业有VC/PE支持,占比28.6%。1月金额最大的三起IPO案例为: 融信中国上市(2.33亿美元) ,成实外教育上市(2.32亿美元) ,高科石化上市(2908.59万美元) 。

20160202172268876887

香港市场为主力,沪深主板高科石化成一支独秀

由于人民币贬值、美联储加息预期,以及股票市场的巨大跌幅等原因,导致资本市场的可用资金外流,使得现阶段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上市窗口期,1月中企于香港市场仅有6家上市;而国内市场中,仅有高科石化上市,但此外还有高澜股份等7家企业于1月发布了网上发行公告,即将上市。从市场规模上看,无论是上市企业家数还是募集金额,香港市场都是1月IPO的主力军。

20160202172314661466

20160202172448914891

20160202172481458145

从退出情况上来看,1月仅有两家上市企业获得VC/PE支持,分别于香港主板和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募集金额也不分伯仲,可谓平分秋色。

20160202172464716471

融信中国和成实外教育独领风骚

从募资金额来看,融信中国和成实外教育均以2.3亿美元左右的融资额位居前两名。其中融信中国是一家扎根于以福建省为中心的沿海地区的地产开发商,自公布招股书信息以来,外界对其的关注主要集中于它的高资产负债比,也正因此,融信中国登陆资本市场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其高负债、高利息的压力。自上市以来,融信中国分别于1月15日和25日公布了两笔融资计划,均为发行公司债,这两次的公司债都很有效地降低了融信中国的融资成本。

而成实外教育是全国首家上市的全日制学校教育集团,属于成都两大民办教育“派系”中的德瑞系,成实外教育主要包括四大板块:成都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以及成实外培训。对于体制内教育机构上市,主要疑虑来源于其上市公司逐利的本质和教育的公平性之间的矛盾,鉴于教育机构的牌照一直是由教育局和民政局颁发的非营利性牌照,所以体制内的教育机构一直未能登陆国内资本市场,但是本次成实外教育成功于香港主板上市并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为民办教育机构未来资本运作的发展指明新的方向。

20160202172469896989

1月通过上市企业退出的机构仅有两家,分别为弘毅投资和金浦产业投资,获得了11.47倍和1.14倍的投资回报倍数。

2016020217250333333

借壳上市:圆通借壳大杨创世,搜房网欲回归A

继申通宣布借壳艾迪西之后,圆通也启动了借壳上市的进程,1月15日大连大杨创世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将与圆通速递有限公司进行资产重组。通过此举,圆通速递最终实现借壳上市。除申通、圆通外,目前正在筹划上市的快递公司还有数家,如中通、百世汇通、韵达、宅急送、全峰等,2016年或将掀起民营快递公司上市潮。

除圆通外,1月披露出借壳方案的企业还有搜房网,据万里股份1月21日披露的公告,搜房控股拟拆分旗下互联网房产、家居广告营销业务和金融业务资产借壳万里股份,在保留纽交所上市身份的同时,成为A股上市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此举为中概股的回归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此外,本次逾31亿元的定增配套募资中也是大佬齐聚,包括老股东IDG资本、李彦宏实际控制的百度鹏寰、凯雷资本等。但是改种交易结构的创新也受到了上证所的挑战,焦点主要集中在公司的外资结构是否符合申请ICP牌照的主体条件,由于其ICP申请方经过搜房控股的多层子公司控股才满足申请主体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超过50%的规定,目前方案能否通过审批还待观察。

在以上两家借壳上市企业之外,1月还有完美世界发布借壳上市方案以及嘉林药业借壳天山纺织、新光集团借壳方圆支承、卓诚兆业拟借壳铜峰电子等。

行业&地区分布

根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1月中企IPO共涉及7个一级行业,金额方面,房地产、教育与培训、能源及矿产分列前三位,募集金额分别为2.33亿、2.32亿、0.29亿美元,分别占比41.38%、41.17%、5.16%;累计占比87.7%。

20160202172565316531

根据清科私募通数据统计:1月中企IPO企业共涉及6个省,从总数来看,广东省、江苏省、湖北省分列前三位,各完成IPO2、1和1家企业,其中有VC/PE支持的企业共2家 ,位于江苏省和湖北省。

20160202172512221222

注:从2015年第一季度开始,清科研究中心《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系列中的海外研究市场范围由原十三个扩大到十六个:包括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和AIM、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凯利板(原新加坡创业板)、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韩国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主板、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其中多伦多证券交易所主板、多伦多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为新增加的三个市场,特此说明。

]]>
清科研究中心:2014年Q1 63家中企上市合计总融资274.05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207331.html Thu, 03 Apr 2014 14:33:45 +0000 //www.otias-ub.com/?p=207331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海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共有146家企业上市,合计总融资274.05亿美元。随着我国A股市场新股发行开闸,以及全球经济复苏,全球IPO活跃度及融资规模均大幅提升,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IPO数量为去年同期2.39倍;另外,由于IPO数量猛增使得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融资总额同比上涨1.82倍;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88亿美元,平均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上升17.8%。其中,中国企业有63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总融资额为85.73亿美元,上市数量占全球的43.2%,融资总额占比为31.3%。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2014年第一季度共有63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合计融资85.73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36亿美元,上市数量及融资规模同比分别上升8倍和7.83倍。境内方面,自2012年11月“浙江世宝”上市以来,境内A股市场新股发行暂停直至2013年年末,2014年第一季度,48家企业先后在A股市场IPO,合计融资58.46亿美元;境外方面,一季度共有15家中企赴海外上市,合计融资27.26亿美元,上市活跃度同比翻倍,融资规模同比增加1.81倍。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15家中企海外上市 京东/新浪微博递交赴美IPO申请

 

2014年第一季度,共有15家企业在海外3个市场上市,活跃度同比翻倍,环比下降65.1%;融资额合计27.26亿美元,同比提高1.81倍,环比下降78.5%。本季度中企海外上市活跃度与融资规模虽不及2013年第四季度爆炸性增长水平,却与历年规模大体持平。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市场分布方面,2014年第一季度海外上市的15家中国企业分布于香港主板、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香港创业板三个市场,而2013年同期上市的7家中企全部集中在香港主板。具体来看,香港主板作为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主力市场的地位依旧不变,共有13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26.61亿美元,分别占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86.7%和融资总额的97.6%,且上市数量和融资金额较2013年同期分别增加85.7%、174.0%,仅3月31日上市的“哈尔滨银行”单笔融资额达11.30亿美元。此外,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和香港创业板上市案例各有1笔。本季度美国资本市场虽无中企上市,但是京东、新浪微博已先后提交IPO申请文件,阿里巴巴也公布了赴美IPO工作启动,二季度科技类中概股赴美进程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行业分布方面,2014年第一季度金融业凭借“哈尔滨银行”11.30亿美元融资额在融资规模排在首位,融资规模占比41.4%,“哈尔滨银行”也成为本季度中企海外上市融资规模最高案例;娱乐传媒业以6.46亿美元融资总额位居第二,其中,保利文化融资额为3.30亿美元,海昌控股融资3.16亿美元;房地产业3家企业上市合计融资4.94亿美元,名列第三;能源及矿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建筑/工程、农/林/牧/渔等行业融资总额较小,均不足1.00亿美元。此外,本季度无TMT行业企业上市。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开闸后48家中企境内上市 新股发行改革一波三折

 

2013年11月30日,证监会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自2012年11月2日暂停一年多的境内新股发行终于迎来重启。2014年1月,43家中企先后上市;2月,5家企业实现IPO;3月,境内资本市场再次进入“空窗期”。至此,一季度共计有48家企业在境内资本市场上市,融资额为58.46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规模为2.38亿美元,不论是上市活跃度还是融资规模均恢复至IPO暂停前水平。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市场分布方面,深圳创业板和中小板依旧是境内IPO的主要阵地,第一季度两市场分别有23家和19家企业上市,各占境内上市企业总数的47.9%和39.6%,上海证券交易所只有6家企业上市。融资额方面,深圳创业板以23.12亿美元的融资额占据中企境内上市融资总规模的39.6%,上海证券交易所融资总额19.30亿美元,占比33.0%,平均融资规模达3.22亿美元,这主要是因为本季度融资规模排名前位的陕西煤业和海天味业均登陆了上交所,拉升了该市场整体融资规模。虽然中小板IPO较为活跃,但是单笔融资规模整体水平较低,平均融资额不足1.00亿美元。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行业分布方面,2014年第一季度机械制造行业不论是境内IPO数量还是融资金额均遥遥领先,14支IPO合计融资15.71亿美元,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占比分别为29.2%、26.9%;能源及矿产、食品&饮料、IT行业位列融资额排名的第二至四位,分别融资7.76亿美元、7.11亿美元、6.95亿美元,其中IT行业上市活跃度较高,有8家企业IPO。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在去年新股发行改革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部分股东大比例套现、承销商自主配售利益输送等诸多问题,为了杜绝各种道德风险,2014年3月2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完善新股发行改革的相关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新股发行募集数量不再同募投数量强制挂钩,提高了部分具备长期盈利前景的企业的融资能力,使募集资金最终的总量相对可控而又灵活多变,符合市场化方向。二、老股转让数量不得超过自愿设定12个月及以上限售期的投资者获配股票的数量,提高了老股转让的难度,防止老股东大比例套现。三、增加禁止主承销商向关联方配售,禁止向与其有保荐、承销业务合作关系的机构或个人配售的规定,同时要求主承销商在网下自主配售时,对同类投资者进行同比例配售,将使自主配售过程更加公平合理,杜绝承销商的违规操作。四、规定网下询价应持有不低于1000万市值非限售股票,以保证定价者成为真正的利益攸关方。同时,对于定价不合理者,设立黑名单制度,未来将成为认购限制对象。五、针对中小投资者网上中签率较低的情况,增加了网下向网上的回拨力度,对于有效认购额度超过150倍的,网下配售保留数量占比不超过配售总额的10%。从《改革意见》到《相关措施》,无不体现了监管层推进市场化改革、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决心,政府和市场关系的理顺才能进一步促进市场参与各方归位尽责。

此外,在《相关措施》出台的同时,证监会还就推进创业板市场改革公开征求意见。创业板改革放宽了首发上市的企业财务门槛取消了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持续增长的硬性要求,允许收入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记录即可上市;申报企业不再限于九大行业;推出了“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机制;完善了并购重组制度,丰富了并购重组支付手段;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等。创业板的市场改革有助于推动创业板市场成为支持更多创新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平台,然而财务门槛的降低也加大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因此创业板相关配套制度必须尽快完善与健全,才能在鼓励创新型企业做强做大的同时杜绝企业恶意圈钱、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

IPO开闸VC/PE获退出 回报水平继续回升

 

由于VC/PE机构境内IPO方式退出渠道堵塞,2013年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上市数量大幅减少,全年仅有27家具有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外市场上市,而IPO的开闸使得2014年第一季度就有40家具有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合计融资44.37亿美元,分别占海外上市总体水平的64.5%、59.6%。其中,境内市场有35家VC/PE支持的企业IPO,合计融资37.38亿美元,上市数量与融资额占比分别为87.5%、84.3%;海外市场有5家VC/PE支持的企业IPO,合计融资6.99亿美元。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账面投资回报方面,2014年第一季度VC/PE机构IPO退出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11.85倍,境内市场平均回报水平为12.94倍,海外市场为1.40倍,境内市场回报水平比2010年10.67倍平均回报水平还略高。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为其背后VC/PE带来50.61倍较高平均账面回报水平,这主要得益于1月、2月先后上市的 “纽威股份”和“应流股份”。“纽威股份”上市分别为国发创投、乾融资本、国润创投、蔚蓝投资、合融创新资本、盛万投资带来54.93倍、68.66倍、109.86倍、54.93倍、54.93倍、54.93倍回报;“应流股份”为鼎晖投资、光大控股和正海资产分别带来71.66倍、71.66倍、104.81倍回报,正海资产也因投资时间短、投资成本低获得了40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清科数据:2014年一季度63家中企上市 VC/PE获11.85倍回报

注:从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清科研究中心《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系列中的海外研究市场范围由原十一个扩大到十三个:包括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和AIM、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凯利板(原新加坡创业板)、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韩国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其中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和韩国交易所主板为新增加的市场,特此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