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半导体行业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ue, 10 Jan 2023 12:38: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SIA:2022年11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455亿美元 同比下降 9.2% //www.otias-ub.com/archives/1550310.html Tue, 10 Jan 2023 12:38:18 +0000 //www.otias-ub.com/?p=1550310 近日,半导体行业协会 (SIA) 宣布,2022 年 11 月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额为 455 亿美元,比 2022 年 10 月的 469 亿美元总额下降 2.9%,比 2021 年 11 月的500亿美元总额下降 9.2% 。

SIA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John Neuffer 表示:“11 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下降,主要是由于市场周期性和宏观经济逆风。“与 2021 年 11 月相比,美洲的销售额有所上升,而中国的销售额同比大幅下降。”

从地区来看,11 月份美洲 (5.2%)、欧洲 (4.5%) 和日本 (1.2%) 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但亚太地区/所有其他 (-13.9%) 和中国 (-21.2%) 的销售额下降。

所有地区的月度销售额均有所下降:欧洲 (-1.0%)、日本 (-1.2%)、美洲 (-1.4%)、亚太地区/所有其他 (-3.0%) 和中国 (-5.3 %)。

此外,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 (WSTS) 最近发布的一份 行业预测(由 SIA 认可)预计,2022 年全球年销售额将增长 4.4%,2023 年将下降 4.1%。

该预测预计 2022 年该行业的全球销售额将达到 5801 亿美元,高于 2021 年的 5559 亿美元销售额。

到 2023 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达到 5565 亿美元。

全球半导体市场2023 年将下降 4.1%

继 2021 年 26.2% 的强劲增长之后,WSTS 将其 2022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预测下调至个位数增长,总规模为 5800 亿美元,增长 4.4%。

随着通胀上升和终端市场需求疲软,尤其是那些受消费者支出影响的市场,WSTS 下调了增长预测。

虽然预计一些主要类别在 2022 年仍将实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模拟技术增长 20.8%,传感器增长 16.3%,逻辑增长 14.5%。内存预计将在预测中转为负值,同比下降 12.6%。

2022 年,除亚太地区外,所有地理区域都将呈现两位数的增长。

最大的地区亚太地区预计将下降 2.0%。美洲地区预计增长 17.0%,欧洲增长 12.6%,日本增长 10.0%。

到 2023 年,在内存领域的推动下,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将下降 4.1% 至 5570 亿美元。在最新的预测中,这一类别预计到 2023 年将降至 1120 亿美元,比上一年下降 17%。

其他一些主要类别显示个位数增长,如光电、传感器、离散和模拟器件。

预计到 2023 年所有地区都将持平,只有亚太地区预计将同比下降 7.5%。

自 半导体行业观察

]]>
芯东西:2022年Q3台积电营收202.3亿美元位列芯片制造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514384.html Wed, 02 Nov 2022 12:09:53 +0000 //www.otias-ub.com/?p=1514384 随着10月收尾,大多数半导体大厂的新一季度财报已经出炉。通过对各细分领域“三巨头”们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窥得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新面貌。

台积电成为7~9月全球半导体的“最大赢家”,不仅营收及利润一骑绝尘,而且保持了高增长幅度。三星、英特尔、SK海力士、美光科技等存储芯片及逻辑芯片制造大厂则业绩受到消费市场衰颓的影响,最新业绩并不尽如人意。

从最新季度业绩表现来看,半导体产业各领域的头部玩家的业绩并不算差,甚至有些还是增长稳赚。例如,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高通的季度收入均超过100亿美元;半导体设备三巨头的最新季度营收都保持同比增长。

但多家大厂已经开始“赚了这顿愁下顿”,乃至纷纷发出预警:如今的半导体市场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下一季度将更加危机四伏。

▲全球半导体上市公司市值TOP10(10月31日统计)

一、制造三巨头:大哥躺着进账,三弟满头白霜

芯片制造三巨头中,中国台湾晶圆代工龙头企业台积电的业绩可谓碾压全场,风头无二。

▲全球三大芯片制造巨头最新财季业绩对比

台积电以202.3亿美元季度营收位列第一,这也是其季度营收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大关。三星电子只公布了半导体业务的营收和营业利润,因此表格中没有计入净利润数据。英特尔因为是IDM大厂,其代工业务只贡献了很小比例的收入。这样对比来看,这也是台积电阶段性证明了纯晶圆代工模式的​成功。

总的来说,台积电的业绩是发挥最稳、表现最猛的。得益于7nm和5nm订单的稳定增收,台积电Q3营收同比增长47.9%、环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更是同比暴增79.6%至92.68亿美元,较上一季度上涨18.5%;毛利率亦突破60%大关。

三星电子整体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半导体业务尚可,虽然遭受存储市场恶化的重创,但晶圆代工业务取得了“创纪录的成绩”,营收和营业利润都是“史上最高”。不过跟台积电比起来,三星半导体晶圆代工业务的盈利能力仍然差一大截。

目前三星是业界首个采用GAA晶体管结构实现3nm节点芯片量产的公司。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3nm的第一个客户是中国比特币矿机芯片设计商上海磐矽半导体有限公司(PanSemi),高通也在其客户名单上。苹果、英特尔、AMD则大概率优先考虑台积电3nm。

▲2007~2021年三星半导体收入变化(来源:Statista 2022)

台积电、三星半导体业务都是同比增长,老牌美国芯片制造巨头英特尔却难续辉煌。其所有业务的收入和净利润加在一起,还不及台积电单做代工业务赚得多。英特尔还被外媒曝出裁员计划,销售和营销等部门可能会裁员20%,具体细节或将在11月1日披露。

英特尔目前制造方面的收入主要来自其内部业务,重启没多久的代工服务业务(IFS)也渐有起色——Q3收入已有1.71亿美元,目前已在为35家客户测试芯片。

三家芯片制造商都预告后续业绩难免遭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均预测客户侧需求调整、需求放缓、经济不确定性将持续至2023年上半年,并都将2022财年的资本支出预期收窄,英特尔甚至计划在接下来三年削减80~100亿美元的成本。

二、存储三巨头:市场骤然陡寒,需求持续低迷

过去几个月间,因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恶化,存储行业市场环境越入寒冬,DRAM和NAND产品需求低迷,销量和价格均下降,致使三大存储芯片巨头的业绩承受重挫。

▲全球三大存储芯片巨头最新财季业绩对比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统一将营收及净利润单位折算成美元。

相较被台积电压制多年的代工业务,存储业务才是韩国“半导体顶梁柱”三星一直以来的主场。但近期存储市场景气度一路下行,客户库存调整规模超出市场预期,消费品需求持续放缓,三星的日子也不好过。

三星预计外部因素仍将部分影响2023年上半年的需求,服务器全年需求会逐渐改善,移动设备需求则可能保持疲软,到下半年受提振,个人电脑(PC)需求可能在下半年出现大幅回升。

另一家韩国存储芯片大厂SK海力士预计数据中心服务器对内存芯片的需求短期内会下降,中长期将继续增长,决定将明年的投资同比减少逾50%,计划逐步减产,供需平衡正常化。

美国最大存储芯片供应商美光科技观察到一个极其激进的定价环境,认为2023年行业盈利能力仍将面临挑战,预计需求增长将更接近DRAM和NAND的长期增长率,其客户库存将在2023年初改善,致使需求从2023年第二季度开始反弹。

美光科技的财年计算方式有别于同行,截至9月1日的3个月为其2022财年Q4,其2022财年完整资本支出是120亿美元。受需求减弱和客户库存调整影响,美光开始采取大幅削减资本支持、降低晶圆厂利用率等措施来应对,其2023财年资本支出约为80亿美元,同比下降逾30%。

▲美光科技2022财年Q3及Q4营收分布情况,计算及网络业务、DRAM类收入占比最高

三、设计五巨头:营收差距缩小,博通回升第二

全球五大无晶圆厂(Fabless)芯片设计巨头在营收上向来咬得很紧,2~5名的排位也不时出现变动,并与第6名之间营收断层。因此这里我们直接统计了芯片设计五巨头的最新季度营收或营收预测情况,除了英伟达外,其余四家预计都将实现季度收入同比增长。

今年Q2全球芯片设计前五名分别是高通、英伟达、AMD、博通、联发科,不过从Q3业绩预告情况来看,博通的半导体业务营收将逆袭至第二。

▲全球五大Fabless芯片设计巨头最新财季业绩对比

目前仅美国老牌芯片设计巨头博通、中国台湾移动芯片大厂联发科已发布最新季度财报,其余企业的最新业绩表现将在11月陆续公布。不过此前高通、英伟达、AMD这几家美国公司均已释放新一季度的业绩指引。

可以看出,除了博通没太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外,其余几家芯片设计巨头们均没能从萎靡不振的消费电子市场中幸免于难。

7月27日,全球移动芯片龙头高通在发布其2022财年Q4财报时预告下个季度主营业务的收入和利润会遭智能手机需求拖累,Q4营收将为110~118亿美元,低于分析师普遍预期的119亿美元。高通预计今年智能手机整体销量将下降5%,但鉴于芯片价格不断上涨、销售数量也在增加,高通今年手机芯片业务增幅仍有望接近50%。

尽管博通正将其业务版图向软件方向扩展,但截至最新季度,半导体解决方案仍是其收入的大头,支撑起了博通强劲而稳健的业绩表现。动荡的消费、工业、汽车市场,对博通的收入影响都较为有限。受益于此,在多数半导体同行下调营收预期之际,博通截至7月底的2022财年Q3半导体解决方案收入同比增长32%至66亿美元,占本季度博通总收入的78%;并预测Q4其半导体营收继续保持强劲,同比增长25%。

全球GPU霸主英伟达虽然营收排名第二,但市值早就就傲视群雄,位居整个半导体行业第一。不过其Q3业绩预告释放的信号却并不积极,英伟达预计三季度收入为59.0亿美元左右,同比下降17%,远不及分析师预期的69.2亿美元。

▲英伟达近三年总市值变化

受PC市场疲软影响,全球第二大CPU、GPU供应商AMD在10月初预警Q3营收约为56亿美元,同比增长29%,远低于此前预期的67.1亿美元。

联发科于10月28日公布其最新财报,2022Q3营收达到1421.61亿新台币,同比增长8.5%,略高于上季预期营收范围的下缘;净利润为310.85亿新台币,同比增长9.6%;毛利率为49.3%。

其中移动电话业务占其季度总收入的55%,营收同比增长主要因各产品线营收受惠规格提升。联发科认为Q4将是其客户库存调整影响最大的季度,将是“业绩底部”,全年收恐将低于原先预期,明年成长前景尚不明确,明年上半年有望看到更多补库存需求。

四、设备三巨头:同比稳增,中国区收入受冲击

美国应用材料、荷兰阿斯麦、美国泛林集团,预计将是最新季度全球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销售额前三名。这些上游的核心巨头们除了要应对下游市场需求变化之外,还需消化美国政府公布的针对中国地区出口限制的新规。

▲全球三大半导体设备巨头最新财季业绩对比

全球最大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应用材料截至10月底的Q4财报将于11月17日公布。受供需失衡、美国半导体技术出口新规等影响,应用材料近期将其Q4预测营收下调至64亿美元左右,之前的预测是约66.5亿美元。据此前的市场统计数据,2021年应用材料的收入中,有大约1/3来自中国大陆市场。应用材料预计未来两个季度它可能会因美国半导体技术出口新规而损失11亿美元。

荷兰光刻机霸主、EUV光刻机唯一供应商阿斯麦(ASML)Q3营收57.78亿欧元(折合约57.54亿美元),同比增长10.25%;净利润为17亿欧元,同比下降2.24%;毛利率为51.8%。截至Q3末,阿斯麦的预定量达到创纪录的89亿欧元,远高于2021财年Q3的62亿欧元。

阿斯麦产品的最终用途大约有70%用于逻辑芯片,30%用于存储芯片。目前中国台湾及韩国市场大概为阿斯麦贡献了7成的收入,中国大陆对其收入贡献约为15%。这样来看,阿斯麦收到美国半导体技术新规的影响相对有限。

▲2022年Q1及Q2全球头部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在中国大陆的收入情况(图源:The Information Network)

美国泛林集团(Lam Research)在今年10月19日公布了其截至9月25日的2023财年Q1财报,当季其营收达51亿美元,同比增长17.9%,超出市场预期;净利润为14.26亿美元,高于去年11.8亿美元。

受存储市场转冷、美国半导体技术出口新规等影响,泛林集团预计2023财年晶圆厂设备投资额将下降逾20%。由于中国大陆地区是其收入的最大贡献来源,占泛林集团当季总营收的30%,泛林集团预测美国半导体技术出口新规可能会影响其20~25亿美元的收入。泛林集团计划后续通过大量递延收入和订单积压来抵消来自存储芯片业务及中国市场的收入损失。

▲2015~2021年半导体设备供应商市占率TOP5(图源:The Information Network)

我们也顺带提一下今年才掉出全球半导体设备TOP3的日本最大半导体设备商东京电子,它在涂布/显影设备领域占据了近九成的市场份额。东京电子在公布今年8月8日2023财年Q1财报时,预测其截至9月底的2023财年Q2财报营收将达到4933亿日元(折合约33亿美元),其中6成收入来自逻辑芯片制造。

结语:半导体巨头正在消化痛苦,摆脱危机

总体来看,在最近一个季度的半导体激烈竞争中,台积电是明显一骑绝尘的赢家,受存储市场持续恶化影响的三星半导体也依然保持着较强的战斗力,英特尔则急需从困境中摆脱。

由于头部逻辑芯片制造商与存储芯片巨头们仍在大举扩充先进制造产能,顶尖的半导体设备巨头们的业绩前景持续向好,但美国政府公布的半导体技术出口新规就像时时悬挂在他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可能对其业绩发起冲击。

展望未来,各大半导体巨头的预测基本一致,认为宏观经济及市场需求的能见度很低,尽管很多客户已经提前开始进行库存调整,但多数客户下单变得保守,消费市场供需失衡趋势将持续恶化,直到明年下半年才会恢复,这可能会影响较依赖消费市场的半导体厂商的后续收入及盈利。

半导体大厂们已经在采取各种措施应对接踵而至的挑战。奇迹不会一夜发生,我们应对芯片产业调整供需、恢复元气的过程保持耐心。

自 芯东西

]]>
WSTS:预测2023年芯片市场将以4.6%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504540.html Tue, 11 Oct 2022 12:44:22 +0000 //www.otias-ub.com/?p=1504540

近来半导体行情走势杂音频传,看衰看涨齐飞。其中,知名分析机构Future Horizons创始人兼CEO Malcolm Penn已将他对2022年半导体成长预测降至个位数,并警告2023年恐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及预计全年将崩盘大跌约22%。此前,《经济学人》杂志则以“芯片制造商在经历了涡轮增压式的荣景,是否会陷入超大规模的萧条?”为题撰文,称芯片的“供不应求”已经反转为“供应过剩”。

花旗集团分析师Christopher Danely则称,市场正面临至少十年甚至是近20年来以来最严重的半导体衰退,预期每家公司和每个终端市场都会经历一次调整。

值得注意,调研机构通常对市场行情的预测每个季度会有所不同或调整变化。但在5月、7月和8月的公开发言中,Malcolm Penn一直坚称2023年芯片市场将下滑22%。

对于这一跌幅比例,集微咨询研究总监赵翼表示,明年芯片市场下降幅度并不会这么大,其中主要看存储器的情况。而近年来存储器价格对于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波动性影响已经明显下降。

另外,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WSTS)和调研机构IDC也分别从产业调研走势角度预测,2023年芯片市场将呈现个位数增长,即分别为4.6%和6%。

显而易见,由于新冠疫情、局部冲突、地缘博弈、经济下行和产业“内卷”等因素,全球半导体行业已经到了复杂多变的拐点时空,而这时某种程度上“信心或许比黄金重要”。

因此,在推动全球半导体、科技乃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尽管市场出现疲软,但大肆鼓吹行业下行的焦虑或许不宜被大肆渲染,而需更务实求真、携手共进及攻坚克难的内核传达,以及更长远和深入的审慎看待行业发展。

全球主要半导体厂商业绩喜忧参半

诚然,在经历疫情红利期后,当前全球半导体市场逐步进入结构性调整的下星期。

花旗集团警告称,随着经济衰退风险的增加,半导体股票将走向长期低迷。这一悲观预测是在半导体行业的英伟达和美光科技等主要公司在对收入前景发出警告以及股价暴跌之后做出的。

具体来看,根据WSTS的数据,2022年第二季度,全球前15家半导体供应商的业绩喜忧参半。

图源:semiwiki

其中,2022年第二季度SK海力士和美光科技分别以13.6%和11.0%的收入增长领先。得益于收购Xilinx,AMD的收入增长了11.3%。表现最差的英伟达由于游戏业务疲软而下跌19%,英特尔由于PC市场疲软而下跌16.5%。

半导体行业分析机构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SI)表示,2022年第三季度的主要半导体企业前景也喜忧参半。其中,最强劲的增长来自主要提供模拟IC和分立器件的公司。意法半导体的预期最高,其2022年第三季度的收入有望环比增长10.5%。这得益于强劲的整体需求,尤其是在汽车和工业领域。

此外,英飞凌科技、恩智浦半导体和ADI公司也将得益于汽车和/或工业领域,预计2022年第三季度的收入增长;智能手机市场的疲软,可能会导致联发科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下降的主要因素;由于游戏业务持续疲软,英伟达预计下降12%。

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认为,2022年第三季度收入降幅最大的将来自内存公司,其中美光的跌幅将达21%。虽然三星没有提供具体的营收,但三星半导体业务负责人Kye Hyun Kyung博士表示,2022年下半年“看起来很糟糕”。

对于各主要半导体企业后续经营走势,集微咨询研究总监赵翼概述道,受通货膨胀以及乌克兰危机造成的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影响,2023年的全球经济增速将比今年放缓。但中国市场相信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消费需求的潜力将被进一步挖掘。

“智能手机、PC等终端消费电子产品2023年不会比2022年有大幅增长,会比较平稳。苹果公司iPhone14销售不及预期,很多相关半导体公司2022年还比较平稳,但是2023年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赵翼进一步补充称,“受需求不景气、中美贸易摩擦影响,CPU、GPU等公司2023年营收也将较为平稳或下滑。另外,汽车半导体公司2022年还是保持着较高速增长,但2023年增速可能会放缓。”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很多分析师将行业低迷归咎于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销售因经济衰退而大幅降温,但他们指出汽车和工业部门持续强劲是乐观的理由。然而,花旗集团分析师Christopher Danely认为这些强劲行业已显示出未来疲弱的迹象。

由此,分析师观点的迥异,也为相关调研机构的对芯片市场行情数据预测的大不相同埋下了伏笔。

各机构预测芯片市场行情“看跌”居多

虽然“2023年芯片市场将崩盘大跌22%”的论调和数据存在危言耸听之嫌,但综合来看各机构对明年芯片市场“看跌”居多。当然,其中也不乏预测为正增长的分析机构。

作为Future Horizons的创始人兼CEO,Malcolm Penn一直在警告第17个市场衰退期的到来,甚至宣称其是唯一一位警告行业衰退即将来临的分析师。

他在一次网络会议上指出,“在经济、单位需求、资本支出和平均售价(ASP)四大方面,每一个警告灯现在都在闪烁红色。”前景很少比这更糟,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同时走向衰退和通货膨胀的情况下。

Malcolm Penn称,”崩盘”稍微提前到来,这导致了增长预期的下调。在2022年1月,他预测芯片市场将增长4%到14%,最有可能是10%。如今,Penn认为2022年的增长率在2%到6%之间,其中最可能的数字是中间值。

简而言之,他已将对全球芯片市场的看法降至2022年增长4%,随后在2023年收缩22%。

不过,赵翼表示,“我不认为下降幅度会这么大,这主要其实看存储器的情况。2019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下降了12%,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储器价格的下跌。”

“早在2002年之后,全球半导体市场没有遭遇过两位数的下跌。2018年存储器价格是一个高点,当时其占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比例达到了34%,而近两年存储器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约为26-28%。存储器价格对于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的波动性影响已经明显下降。”

基于此,赵翼认为,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在-5%到+3%范围内,但倾向于-5%之内的小幅下跌。其中,存储器、微处理器、逻辑器件会有较大幅度下降,分立器件、传感器、模拟芯片、光电器件会比较稳定。

与之类似,调研机构Gartner的预测中表示,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将增长7.4%,低于其上一季度预测的2022年增长13.6%。

Gartner研究业务副总裁Richard Gordon称,“尽管芯片短缺正在缓解,但全球半导体市场正在进入一个疲软期,这将持续到2023年,届时半导体收入预计将下降2.5%。”

总体上,由于预计全年经济状况将恶化,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已从上一季度的预测减少 367亿美元至6392亿美元。对于明年,Gartner预计芯片收入将收缩至6231亿美元。

此外,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预测称,2022年的半导体增长为5%,比2021年的26%增长减速21个点,这在最近公开的预测中是最低的。

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进一步指出,从2022年第一季度到2023年第一季度,半导体市场可能会出现至少连续五次季度环比下降。如果全球经济的疲软程度不超过当前预期,那么半导体市场应该会在2023年下半年出现温和复苏。然而,季度趋势将推动市场负增长,预计2023年下降6.0%。

与之不同,部分调研机构则预测明年的芯片市场仍将正向增长。

图源:evertiq

例如WSTS预计,芯片需求将再次连续强劲,继2021年26.2%的强劲增长后,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再次实现两位数的增长,预测值为增长13.9%至6330亿美元。

WSTS指出,大多数主要类别在2022年预计将出现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其中逻辑类增长24.1%,模拟类增长21.9%,传感器增长16.6%。光电产品仍然是预测中最弱的类别,预计将同比大致持平(+0.2%)。

“到2023年,在几乎所有类别的中个位数增长的推动下,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将增长4.6%至 6620亿美元。预计所有地区都将在2023年实现增长。” WSTS表示。

多重宏微观因素影响市场行情走势

对于2023年芯片市场的行情走势,各机构的预测可谓喜忧参半。

图源:semiwiki

简单概括: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预测下降6.0%;Future Horizons预测大幅下降22%;Gartner预测小幅下降2.5%。

不过,IDC和WSTS预计2023年芯片市场将持续增长,但增速低于2022年。其中IDC预计增速为6.0%,而WSTS最新的预计增速为4.6%。

在调研预测数据大不相同背后,各机构也均给出了部分相关原因。

其中,在预测2023年增长为负的机构方面,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表示,除了消费电子市场疲软,全球经济前景是另一个导致半导体市场放缓的重要因素。

IMF等金融机构最近对2022年全球GDP增长的预测是在2.7%到3.2%之间。与2021年的增长相比,下降(或减速)的百分点在2.9点至3.3点之间。

基于此,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的预测模型显示,GDP增长减速3个百分点将导致半导体市场增长减速16个百分点。预计2023年全球GDP将出现0.3至1.0点的持续增长减速。

然而,全球经济衰退已然是一种较大可能性。彭博社的调查数据显示,未来12个月内美国经济衰退的概率为48%,欧元区为80%。

另外,Malcolm Penn表示,几个季度以来,芯片单位出货量的增长超过了长期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客户一直在重复订购,并将部件托付给库存。随着客户开始削减订单,平均销售价格也随之下降。

因此,逻辑、微芯片和模拟器件的平均售价在2022年第三季度下降只是时间问题。

在资本支出方面,Malcolm Penn指出,这几年来其一直处于历史高位——占销售额23%,而长期平均水平约为销售额的13%。他强调,这些支出中的大部分将在不需要时创造产能。综合来看,这些因素导致了增长预期的下调。

当然,由于芯片作为嵌入消费终端的商品,消费者对电子消费品的态度也至关重要。

Richard Gordon表示,“通货膨胀、税收和利率的上升,加上能源和燃料成本的提高,正在给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带来压力。这正在影响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支出。”

不过,疫情或将在2023年继续为半导体行业带来“红利”。

毕马威的调研表示,大约56%的半导体行业主要厂商预计,芯片短缺将持续到2023年。而由于这种预期或将推高电子产品的价格,95%的受访者表示,相信他们公司的收入将在未来一年增长。

此外,WSTS预计,2022年支撑此前快速增长的运算用逻辑芯片和存储器都将减速。但2023年逻辑芯片和存储器仍将以中个位数增长,从而推动整个市场保持正向增长。

而IDC则预预测称,继2021年增长6%之后,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将在2022年下降7%。但2023 年将恢复到5%的增长率。PC在2021年增长15%,预计2022年和2023年分别下降13%和3%。总体上,这将推动行业在2023年继续保持增长。

“未来十年半导体市场总值将超万亿美元”

对于未来行业的发展走势,Richard Gordon表示,”虽然消费领域将放缓,但由于持续的云基础设施投资,来自数据中心市场的半导体收入将保持较长时间的弹性,2022年将增长20%。”

“此外,随着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的过渡,每辆车的半导体含量将增加,汽车电子领域将在未来三年内继续实现两位数的增长,”Gordon指出,“预计每辆车的半导体含量将从 2022年的712美元增加到2025年的931美元。”

不过,花旗集团分析师Christopher Danely并没有看到同样的积极因素,且认为这些强劲行业已显示出未来疲弱的迹象。

“我们还看到汽车和工业终端市场出现调整的初步迹象,鉴于经济衰退和库存增加,我们继续认为半导体行业正进入十年来最严重的低迷期,” Christopher Danely称,美光科技和ADI公司的高管最近几周都披露了来自汽车和工业部门的订单被取消。

此外,Christopher Danely还表示, “我们预计会有更多公司宣布来自汽车/工业终端市场的订单取消,因为产能增加而需求减弱。”这将导致芯片股进一步下跌。

“我们仍然相信,每个企业/终端市场都会修正,我们预计SOX(费城半导体指数)指数将触及新低,再跌25%。” Christopher Danely强调。

今年以来,SOX指数下跌了32%。如果保持不变,这将是该指数自2008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当时该指数下跌了48%。

整体来看,半导体市场在2023年走向跌势不可避免。

摩根士丹利表示,除了RF半导体、驱动IC、PC半导体导体外,以往为市场认为需求相较稳健的云端半导体目前也出现潜在修正的风险,半导体市况仍低迷,预期下行期会较过往略久,研判应会在明年上半年落底,而部分半导体股最快可在今年第4季领先见底。

但见底之后何时反弹?对此,日本半导体专家汤之上隆曾撰文表示,2020年至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的快速增长是由于“新冠中的特殊需求”。这只是过去多次重复的“硅周期”现象之一。因此,半导体市场可能会在2023年陷入衰退,但在2024-2025年之后可能会恢复正增长。

“然而,从2000年以来的硅周期来看,半导体衰退的持续时间从未超过一年。因此,半导体市场势必在不远的将来恢复正向增长。” 汤之上隆写道。

值得一提,2022年7月12-14日在美国举行的SEMICON West市场研讨会上,IDC分析师Mario Morales以《年中总结:我们是否来到了硅周期的顶峰?我们该何去何从?》为题进行了演讲。

Mario Morales预测,世界半导体市场在今后10年内将翻一番,总市值超过1万亿美元。

集微网 

]]>
台积电财报:2022年Q2台积电营收5341.4亿新台币 环比增长8.8%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4436.html Thu, 14 Jul 2022 12:45:27 +0000 //www.otias-ub.com/?p=1464436

虽然全球半导体行业正在由缺货、涨价转向产能过剩,但是台积电在先进工艺的优势无人能敌,所以Q2季度的业绩依然爆表,税后利润2370.3亿新台币,盈利大涨76.4%,赢麻了。根据台积电发布的Q2运营数据,以新台币算,当季营收5341.4亿新台币,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43.5%,以美元计则是181.6亿美元,环比增长3.4%,同比增长36.6%。

Q2季度的毛利率达到了59.1%,运营利率49.1%,同样超过了预期,同比增长了10个百分点。

税后利润2370.3亿新台币,环比增长16.9%,同比大涨了76.4%,创造了历年新高。

在台积电的营收中,5nm先进工艺贡献了21%,7nm工艺贡献了30%的收入,合计贡献了51%的营收,这方面无人能敌,苹果、AMD、NVIDIA的7nm及5nm订单都要靠台积电。

不仅如此,最新消息现实,高通在骁龙8+转向台积电的4nm之后,2023到2024年的新一代骁龙8系列订单也会彻底放弃三星代工,全面拥抱台积电,这会是台积电业绩增长的又一个动力。

自 快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