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乘用车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Sat, 10 Aug 2024 11:27:09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年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运行特征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073.html Thu, 15 Aug 2024 06:21:32 +0000 //www.otias-ub.com/?p=1713073

7月经济的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内部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居民消费预期不强。近期国家“以旧换新”的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逐步见效、各地相应政策措施出台与跟进,政策推动下的消费潜力释放效果很好。因此7月新能源车走势好于乘用车厂商预测团队的预期。

在首购群体规模下降和新能源车冲击带来的传统燃油车市占率下降后,由于购车人群变化和新能源渠道的变化,市场季节性节奏减弱,“淡季不淡”的特点的确越来越明显。

1. 近年狭义乘用车零售走势

2024年乘用车国内零售呈现3-7月的持续上升态势,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万辆,高于3月3万台。2023年车市零售一路走强,今年5-7月超过3月零售是很好的走强特征,但去年7月超3月30万台,因此今年的年内走强态势偏弱。

7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2万辆,同比下降2.8%,环比下降2%;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55万辆,同比增长2%。

因2023年春节属本世纪最早,因此2024年年初零售表现很强,主要是基数因素。7月的增长较弱,但环比下滑较小,在国家近千亿的报废更新等支持下,未来仍有恢复较好增长的潜力。

2.近年狭义乘用车批发走势

7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96万辆,较3月少23万台大幅下降,体现季节性低迷,与2023年的7月走强行程巨大的反差。

7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196万辆,同比下降5%,环比下降9%。受总体乘用车出口环比持平和合资车企零售环比负增长的影响,7月乘用车批发未能创出新高。1-7月销量1371万台的增长4%的表现较强。

3.近年狭义乘用车生产走势

7月乘用车生产198万辆,同比下降6%,环比下降7%。7月乘用车生产较2022年的历史同期高点216万辆减少18万辆。

1-6月乘用车生产1158万辆,同比增长5%;7月198万辆,同比降6%;1-7月累计1356万辆,同比增3%。目前乘用车生产能力超强,但6-7月还是比较克制的。7月部分主力企业强力调整生产稳库存,确保经销商体系的库存均衡,尤其随着美联储加息和上游资源价格下降趋势,新能源车产销相对谨慎。

4.产销库存月度变化特征

由于7月厂商生产相对谨慎,批发减量,形成了月度厂商产量高于批发2万辆,而厂商月度国内批发低于零售13万辆的淡季渠道去库存走势,改善了经销商运行压力。由于合资车企持续去库存趋势,因此近期总体的生产谨慎,1-7月厂商库存下降15万辆(去年同期下降4万辆)。总体乘用车国内渠道库存下降46万辆(去年同期下降15万辆)。

7月乘用车车市特征:一、7月环比增速下降2%是近期最小降幅,体现市场淡季不淡的特征。二、7月的市场价格拐点出现,恶性价格竞争苗头被抑制。三、批发与零售走势分化,厂商努力稳产降库存,实现更好的流通生态。四、出口强增长态势稍有下降,但乘联数据显示的海外市场零售总体仍较强。五、主流自主车企持续走强,新势力表现分化,国际品牌电动化仍需加速。六、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达到51.1%,实现首次月度突破50%。

5.狭义乘用车促销走势

A、传统燃油车促销力度大幅增长

2024年,传统乘用车促销力度持续加大,尤其从3月份开始,从18%的促销逐步上升到22%,而且从4月份开始呈现加速上升的态势,五月份比四月增加0.8个点,7月份比5月份增加2.4个点,七月份比六月份又增加0.9个点,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

今年4-7月与2023年的4-7月份的走势呈现巨大的背离现象,也就是在2023年6-7月份实际上呈现促销加大之后的企稳现象,2023年7月份促销力度跟今年7月份基本持平,而今年7月上半月比6月份进一步的大幅增长,这体现了整个行业面临着价格促销带来的严重的行业竞争压力和行业经营压力,部分企业生存艰难。7月下旬价格促销回收逐步明显。

B、新能源车促销力度小幅下降

新能源车的促销逐步回落,主要是结构性回落。新能源车的1-4月的促销持续加大,2-4月新能源车促销力度的增大尤为明显,而5-7月因新品表现较好,且降价车型到位并成为主力,因而促销车型的权重暂时回落,目前促销水平处于历史中位水平。

C、合资车企促销走势

各车系的促销走势相对分化,合资车企的促销力度较大。近期自主燃油车的促销也逐步跟上。欧系和韩系近期促销力度较强。

合资品牌促销力度22.8个百分点,较六月份的22.5增加0.3个百分点。从3月份到6月份,实现促销爆发式的增长,从19个点上升到22.5个点,上升了3.5个百分点,使合资企业生存压力急剧地加大。七月份合资企业的促销依旧,呈现小幅增长的状态,但是促销的能力在大幅下降,尤其是以新疆广汇汽车的退市为代表,合资品牌的经销商面临经营信心严重受阻,整个经营状态严重恶化,单店的价值大幅缩减,经销商投资人信心严重的受挫行业的销售。运营出现严重的垮塌压力,所以很多经销商也不跟厂家的目标任务了,形成了促销价格在七月份相对企稳的特征。

合资车企促销的力度持续加大,今年7月走势更是异常走强,市场压力急剧增大。

D、豪华车促销急剧加大

虽然消费升级推动高端需求较强,但由于新能源的分流,豪华车促销力度持续增大到25.1%,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7月份豪华燃油车的促销达到25.1%,呈现从5-7月份的一轮爆发增长的态势,也就是豪华车在年初相对比较稳,但是在5月份之后面临着巨大的燃油车的下行压力,厂家和经销商采取自救行为,促销力度大幅的增长,尤其是在6-7月份比前期出现了罕见的促销大幅增长状态,7月份比5月份增加3.4个百分点,而7月份比6月份增加1.9个百分点。

E、自主车企燃油车促销

自主车企近几个月的促销总体稳定,由于自主的新能源促销小于燃油车,出口占比增大,因此总体促销相对稳定。

目前部分自主车企上半年推出新品的市场接受度相对较高,部分新车型还有大量的订单待交付,同时还有很多车也是相对来说推出了高性价比的以及价格调整后的新车型,无促销的新品销量很高,抵充了促销力度,所以促销力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新能源车以这些强力新品来带动的车市实现了促销与新车价格回升的共同的促进效果,结果形成了特色的新能源车的价格相对企稳,传统燃油车价格促销持续加大的情况。

F、燃油车促销力度跟踪

合资车企的各车系走势分化,欧系和韩系的市场走势不强,促销力度最大,日系前期较小,近期增大明显。

近日合资车企的促销力度大幅增长,前期比较坚挺的像德系、日系品牌等都面临着价格促销的进一步的加大现象,尤其相对于去年7月份相比,经过一年的变化,整个德系、日系从促销相对比较温和,到现在逐步的跟上了韩系、美系的促销力度,形成了合资品牌促销全面的暴增的局面。这里体现了合资品牌从过去的二线品牌的竞争压力比较大,到现在一线品牌竞争压力也是急剧的加大,导致合资品牌基本就没有太多挣钱的品牌。合资车企面临严峻的压力挑战的情况。

6.狭义乘用车各级别增长特征

2024年7月乘用车零售增速高于批发。由于燃油车较弱带来7月轿车需求占比下降。7月轿车零售低于SUV零售,轿车中主要是高端B级以上轿车表现较好,A00级轿车销量回升,但A0级轿车销量损失较大。

SUV市场高端化较强,B级和 C级的SUV同比去年较强。

7.狭义乘用车国别增长特征

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44万辆,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8%。7月德系品牌零售份额17.6%,同比下降2.9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12.9%,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5.8%,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和出口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传统车企转型升级表现优异,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安、长城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

8.2024年品牌产销特征

7月行业分化加剧,原有的品牌价值体系变化。合资车企的产销走势压力巨大,尤其是零售的剧烈下滑,合资品牌产业链遭遇严峻的危机。

9.全国新能源渗透率-批发

7月新能源车厂商批发渗透率48.1%,较2023年7月35.7%的渗透率提升12.4个百分点。

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62.6%;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37.2%;而主流合资品牌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8.1%。

7月传统车厂家批发同比下降24%,而新能源车零售同比上升27%,增速差距50个点,燃油车压力较大。

10.全国新能源渗透率-零售

7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1.1%,较去年同期36.1%的渗透率提升15个百分点。

7月国内零售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73.9%;豪华车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27%;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8.3%。

7月传统车零售同比下降26%,而新能源车零售同比上升36%,燃油车税负重,压力较大。

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突破50%的原因:1、中国制造业不断强大带来的产业链优势的赋能,装备制造业和零部件产业的电池、电机、芯片等具有超强优势;2、在新质生产力推动下,中国车企全力发展新能源车,推动着中国汽车由大变强;3、乘用车行业开放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了互联网企业、智能消费制造企业、国际新能源车企等全面进入,激活了行业竞争和创新能力;4、中国车企创新性的发展插混技术,实现狭义插混和增程式的技术突破,丰富了世界新能源发展的技术线路,取得中国插混占世界插混市场78%份额的突破性优势;5、7月份国家加力乘用车报废更新政策,纯电插混等较常规燃油车补贴高出0.5万元,进一步助力新能源汽车发展。综上措施推动着7月淡季车市的新能源车渗透率超过了50%,助力新能源普及迈上了新的台阶,此现象值得关注。

]]>
乘联会:2024年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9241.html Thu, 25 Jul 2024 06:06:09 +0000 //www.otias-ub.com/?p=1709241 本文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的权威深度市场分析报告,涵盖了:

一、总体市场

二、车型大类细分市场
三、国别细分市场
四、品牌定位细分市场

五、价格定位细分市场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2年5月全国乘用车行业运行评价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9969.html Thu, 16 Jun 2022 05:01:49 +0000 //www.otias-ub.com/?p=1449969

2022年全国乘用车市场遇到突发性的疫情冲击带来月度走势的剧烈变化。如何评价乘用车行业的月度运行质量,考虑从同比和环比的评价角度得到结论,做出如下测算,50分为中位水平,测算4月的产销表现得分3.2分,近5年的历史最差。5月是67.8分,处于中高位水平,这样能简单评价车市的运行表现。

1、总体运行评价思路

我们做月度运行质量分析的核心是同比和环比的表现,通过同比与环比的增速表现评价市场表现,而月度的增速波动巨大,具体的数据对比的波动性较大,因此引入月度增速的历史排位方式,看目前月度的增速在过去6年中的增速站位,得到相应的分值。

由于月度评价实际包含相对独立的生产、批发、零售、出口、厂家库存变化和渠道库存变化共6个指标,把其统一测算出得分,就能评价月度的车市产销运行质量表现。

2、运行评价得分

20225月份乘用车行业运行质量打分是67.8分,相对是在年内比较高的。今年1-2月份都处于60分以上的高位水平,4月份的运行打分是3.2分极差的水平,处于相对历史最低水平。

目前这个打分主要考虑的是同比和环比的表现,四月份的乘用车行业运行在生产端跟零售端都遭遇严重的影响,所以出现了同比跟环比剧烈下降的情况。在过去六年的增速站位都处于相对最低位的一个水平,所以打分达到最低分。而四月份的库存的变化属于相对比较复杂,所以这里头我们可以有一个库存调节,出口和库存有三分的表现。

5月份的乘用车行业运行处于较高位水平,主要也是因为五月份环比四月份的生产、批发、零售、出口表现都出现了剧烈的一个增长情况,而在同比的表现中,厂家的生产批发表现相对较强。

5月零售由于在6月份的政策驱动之前出现了暂时的低迷现象,所以五月份的整个的打分并没有达到一个历史高位的水平,但是也体现了整个行业快速向好的特征。

3、乘用车产销细项运行得分

 

2022年总体运行较好的是2月,得分是68.6分,其中生产批发、零售和出口都表现很好,而3月开始受到疫情影响而表现变差。

4月是运行最差的情况,除了出口还有一点亮点外,其它生产批发和零售指标都是历史最低,但4月的库存减少较多,说明市场还是较好的。

5月的产销表现较好,生产和批发及出口的表现很强,但库存表现较差,因此总体的得分是67.8分,是很强的。但由于零售低,渠道库存高,因此渠道库存打分和零售打分偏低。

从打分测算是主力指标的生产、批发、零售均为30%,出口占6%,厂家库存和零售库存各是2%。这样主要是强化主力指标的体现。

4、运行特征分析生产

A、增速

5月的生产同比增6%,环比增69%,总体表现不错。

B、排名

5月的生产同比增速排名是第三位,环比4月的生产增速变化是第一位。

C、排名打分

5月的综合生产打分是较高的,同比排位打分是60分,环比4月的排名打分是100分。

5、厂家销量增速分析

A、增速

5月的厂家批发同比增-1%,环比增67%,总体表现不错。

B、排名

5月的批发同比增速排名是第3位,环比4月的生产增速变化是第1位。

C、排名打分

5月的综合批发打分是较高的,同比排位打分是60分,环比4月的排名打分是100分。

6、零售评价

5月的车市零售同比增-17%,环比增29%,总体表现不错。

5月的零售同比增速排名是第6位,环比4月的生产增速变化是第1位。

5月的综合零售打分是较低的,同比排位打分是0分,环比4月的排名打分是100分。

7、出口销量增速分析

5月的厂家出口同比增77%,环比增103%,总体表现不错。

5月的出口同比增速排名是第2位,环比4月的增速变化是第1位。

5月的综合出口打分是较低的,同比排位打分是80分,环比4月的排名打分是100分。

8、库存变化打分

5月的综合库存打分是最低的,同比排位打分是0分,环比4月的排名打分是0分。主要是5月的生产和厂家销售较好,但因为等政策的落地实施,因此5月的库存异常偏高,表现较差。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0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173909.html Wed, 16 Dec 2020 16:08:24 +0000 //www.otias-ub.com/?p=1173909 一、总体市场

  • 狭义乘用车产销情况——2020年11月及累计
  • 广义乘用车产销情况——2020年11月及累计

二、厂商排名

  • 狭义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TOP15
  • 广义乘用车批发&零售销量TOP15

三、车型大类细分市场

  • 各车型大类市场份额变化
  • 不同级别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11月及累计

四、国别细分市场

  • 各国别市场份额变化
  • 各国别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11月及累计

五、品牌定位细分市场

  • 各品牌大类市场份额变化
  • 各品牌大类下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11月及累计

六、价格定位细分市场

  • 各价格段市场份额变化
  • 各价格段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11月及累计

七、新能源细分市场

  • 各类别新能源市场份额变化
  • 不同级别车型大类新能源车型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11月及累计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0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9481.html Thu, 12 Mar 2020 12:36:35 +0000 //www.otias-ub.com/?p=1019481 本文为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发布的权威深度市场分析报告,涵盖了:

一、总体市场

  • 狭义乘用车产销情况——2020年2月及累计
  • 广义乘用车产销情况——2020年2月及累计

二、厂商排名

  • 狭义乘用车批发&综合销量TOP15
  • 广义乘用车批发&综合销量TOP15

三、车型大类细分市场

  • 各车型大类市场份额变化
  • 不同级别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2月及累计

四、国别细分市场

  • 各国别市场份额变化
  • 各国别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2月及累计

五、品牌定位细分市场

  • 各品牌大类市场份额变化
  • 各品牌大类下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2月及累计

六、价格定位细分市场

  • 各价格段市场份额变化
  • 各价格段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2月及累计

七、新能源细分市场

  • 各类别新能源市场份额变化
  • 不同级别车型大类新能源车型增速、销量和份额——2020年2月及累计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19年8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939387.html Wed, 18 Sep 2019 06:25:54 +0000 //www.otias-ub.com/?p=939387 一、总体市场

狭义乘用车产销情况——2019年8月及累计

广义乘用车产销情况——2019年8月及累计

二、厂商排名

狭义乘用车批发&综合销量TOP15

广义乘用车批发&综合销量TOP15

三、车型大类细分市场

各车型大类市场份额变化

不同级别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19年8月及累计

四、国别细分市场

各国别市场份额变化

各国别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19年8月及累计

五、品牌定位细分市场

各品牌大类市场份额变化

各品牌大类下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19年8月及累计

六、价格定位细分市场

各价格段市场份额变化

各价格段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19年8月及累计

七、新能源细分市场

各类别新能源市场份额变化

不同级别车型大类新能源车型增速、销量和份额——2019年8月及累计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19年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 //www.otias-ub.com/archives/890914.html Wed, 12 Jun 2019 09:29:55 +0000 //www.otias-ub.com/?p=890914

1.2019年5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回顾

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158.2万台,同比下降12.5%,相对于今年1-4月累计同比-11.9%降幅基本持平,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

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环比4月增长4.8%,这是历年5月的环比表现最强的,且是在5月初休假4天的基础上取得的改善。这主要是国六实施的去库存力度的超强贡献取得一定的效果。

近两个月国六标准实施的消息仍逐步落地,部分地区政府的正式文件公开时间距7月实施仅有不足50天的时间。厂商促销力度空前加大,目前购车最划算,尤其是供应商伙伴、企业员工购、经销商员工购、亲友购、老客户营销等都出现深度折扣。目前最困难的是经销商,因为担心无法消化国五库存,渠道价格也逐步混乱。5月的各地车展集中爆发,配合国五清库,终端价格没有底线,导致零售环比上涨。

5月国六区域清库力度加大的同时,各主机厂为尽可能完成企业年度目标,部分品牌增加了国五车型在国五区域的批车计划,部分国五区域的国五车型的激励政策甚至高于国六区域。区域价格差异带来跨区流动复杂,终端区域市场秩序复杂。

5月的轿车零售同比下滑13.2%,SUV零售同比下滑9.6%,车市需求相对均衡性低迷。5月豪华车零售同比增长9.4%,主流合资品牌零售下降5.2%,自主品牌零售下降26.5%。由于豪华车的欧六优势和需求较强,豪华品牌引领消费升级表现很好。

5月狭义乘用车批发154.2万台,同比下降16.9%,厂家库存下降6.9万台,渠道库存下降8.4万台。渠道库存下降幅度大,主要是由于面对国六实施的地域突发政策,厂家及时缓解经销商进货压力,实现加速消化库存的全民总动员。

5月狭义乘用车生产147.1万台,环比4月下降8.7%,同比去年5月下降23.2%。由于国六实施的零部件企业供给侧瓶颈严重,国五车型减产但国六供给不足导致狭义乘用车总体产量下降较大。

5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批发实现9.7万台的良好销量水平,环比4月增长5.8%,同比增长5.4%。这是新能源乘用车逐步摆脱政策依赖的较好体现。今年1-5月的全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44.2万台,同比增长58.0%。

近期新能源新车的推出较多,续航里程、外观设计、配置提升等进步明显,推动补贴过渡期的较好增量。

5月纯电动乘用车的A级车增量最强,占比达到纯电动乘用车的57%。插混细分市场逐步覆盖到A0级和MPV等细分市场,比亚迪、吉利等插混市场快速布局,合资车企逐步成为插混市场的核心主力。

2.2019年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展望

今年6月有19个工作日,相对同期少一个工作日。由于部分区域国六标准实施的影响,6月的车市处于调整期。目前部分车型尚未推出国六产品,形成个别地区的短期的断销问题,影响6月的产销节奏,也会对7月8月的市场竞争格局变化产生影响。

19年新政补贴退坡力度大,加之地补退出市场,这对新能源车带来更为规范的市场环境。6月是18年新能源车补贴标准的过渡期截止,叠加国六即将实施,现有新能源车型最后一轮冲刺仍会体现。

由于国六标准实施的公布进度慢,清库存的时间短任务重,经销商对库存清理力度较大。由于市场低迷,加上当前市场国五国六切换的影响,各品牌促销手段五花八门,各品牌宣传话术不一,对终端消费者的消费判断和消费决策产生一定困扰,一部分潜在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

近日某车企的价格管控被罚款,这进一步引发由于地方国六激进政策导致的价格不稳,不利于6月车市的销量提升。好在端午期间部分地区零售比往年要好得多,现在是购车的最佳季节的观点被接受,部分消费者抄底的心态很好。

近期部分行业运行压力大,也影响了居民的消费信心。由于上半年零售逐月下滑太快,6月的半年冲刺会相对克制。下半年环境复杂,经济和政策弹性空间较大,建议厂家压低短期产销目标,静观环境与政策变化,随后合理修正年初的计划。

3.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政策是对车市长期利好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商务部三部委为进一步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 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

此次政策的宏观引导性很好,未来地方政府的乘用车限购行为将被严禁,新能源车不限购不限行,将创造未来可持续扩大的、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

此次政策对整车和电池的具体的产品引导是很好的促进。大幅降低新能源汽车成本,尤其是降低电池成本是目前的世界竞争焦点。国内动力电池供应头部聚集超强,且优质产能供不应求,导致厂家与动力电池巨头关系处于极度弱势的地位,严重抑制电池技术提升和成本下降。

政策明确加快发展使用便利的新能源汽车。鼓励续驶里程长短兼顾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未来的小型化电动车和产品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过去的鼓励小排量车的政策未来也是应该鼓励经济型电动车的发展。

政策明确坚决破除乘用车消费障碍。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结合路段拥堵情况合理设置拥堵区域,研究探索拥堵区域内外车辆分类使用政策,原则上对拥堵区域外不予限购。未来新能源车占比不断提升,这对家庭乘用车普及和引导消费使用的意义重大。相信乘用车的家庭普及有长远且美好的未来。

4.国六实施地区请给国五库存车3个月缓冲期

近期地方政府宣布提早实施国六标准的流程不规范,从地方政府官方宣布政策到正式实施的时间间隔周期没有合理的设定,没有有效保护经销商的合理利益,导致部分经销商库存难以消化。

目前很多地方实施国六标准的进度比较激进,从政府正式公布政策到实施的时间远不足3个月以上的时间,由此没有给经销商库存车型安排合理的上牌周期。

历年上半年4-6月的销量是逐步走低的特征,今年的国六实施更引起消费者观望,叠加消费者购车能力和信心下降,导致部分经销商库存消化更为艰难。尤其是自主品牌经销商历经2018年以来的销量持续走低,促销幅度持续加大,1年多来经销商依靠新车销售基本没有赚钱的月份,不断失血的资金链压力巨大,抗风险能力很差。如果必须6月底前上牌,则部分经销商的亏损严重,可能会导致资金链断裂等营销体系受损的影响。

如果经销商现有库存能延期到9月底前上牌,则经营压力大幅减轻,尤其是7月的国六车型市场价格恢复稳定,总体市场价格回升,加上金九银十带来的终端市场的季节性爬坡,国五库存车也会更容易清理。设定3个月的缓冲政策对经销商的支持特别大,尤其是在经销商的短期经营质量改善上有了喘息之机,也是与国家政策中在新时代要追求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的。

5.广深汽车限购松绑不影响新能源车增长

《广东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关于汽车消费领域的最大亮点便是:优化汽车消费环境,逐步放宽广州、深圳市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扩大准购规模,其他地市不得再出台汽车限购规定。

随后6月2日广州和深圳发布新政,放宽2019年至2020年小客车摇号和竞拍指标总量,广州总增量10万个,深圳增指标8万个。此次广东的促进消费的实施方案应该是响应国家促进消费的政策方向,充分考虑居民的购车消费需求受到不合理的抑制的现状。

广州深圳扩大了准购规模,将刺激部分潜在消费力进入市场。这对于持续调整中的国内车市而言,首先是给予全社会的购车用户消费信心的促进,同时起到迅速拉动低迷车市需求的直接效应。结构方面,广州明确鼓励节能车指标限额增加,对混合动力汽车利好。

由于广深地区购车需求积压规模较大,虽然传统车保有量还有百万以上的增长潜力,但未来两年传统车的摇号难度仍然很大,拍牌的价格也难以大幅下降。目前新能源车的综合优势日益明显,广深松绑限购对新能源汽车销量不会产生明显抑制影响。广深作为先导城市,增加准购规模将有释放效应,在鼓励消费大政策背景下,不排除部分城市会有进一步的跟进。

6.国际车企加速中国本土化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近期加大,本土化生产将是未来的合理趋势。近期的美国林肯、特斯拉的国产化信息都是很好的坚定看好和发展中国市场的决心。而中国长城汽车在俄罗斯设厂也是中国车企强化海外战略的充分体现。

目前中国车市是世界最大市场,等于美国、日本、德国等世界汽车发达国家的汽车需求总和,未来中国车市的发展日益成为国际最强的市场。19年1-4月中国新能源车保持是世界50%的份额。

随着中国的新能源车世界领先,世界电池电机等产业也是中日韩的优势。国内企业早已在世界锂矿、钴矿等上游,做好了全面的战略布局。在电驱动方面,中国有全球35%的稀土储量,并为这个世界提供了80%的稀土矿供应。

随着工信部5G牌照的发放,中国智能化和网联化及新出行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因此世界车企都会在中国这个未来趋势技术的竞争中保持合理位置。国际车企加速国产化,投身中国新四化浪潮是必然趋势。

]]>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18年11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深度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09251.html Mon, 17 Dec 2018 17:55:08 +0000 //www.otias-ub.com/?p=809251 本文为乘联会发布的权威深度市场分析报告,涵盖了:

一、总体市场

狭义乘用车产销情况——2018年11月及累计

广义乘用车产销情况——2018年11月及累计

二、厂商排名

狭义乘用车批发&综合销量TOP15

广义乘用车批发&综合销量TOP15

三、车型大类细分市场

各车型大类市场份额变化

不同级别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18年11月及累计

四、国别细分市场

各国别市场份额变化

各国别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18年11月及累计

五、品牌定位细分市场

各品牌大类市场份额变化

各品牌大类下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18年11月及累计

六、价格定位细分市场

各价格段市场份额变化

各价格段不同车型大类增速、销量和份额——2018年11月及累计

七、新能源细分市场

各类别新能源市场份额变化

不同级别车型大类新能源车型增速、销量和份额——2018年11月及累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