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英国苏塞克斯大学教授阿特金森(Atkinson)提出—“弹性企业模型”理论 ,指出企业可利用弹性及多样性方式取代传统单一化人力雇佣,以适应内外环境的压力,此为最早的灵活用工学术理论雏形。20世纪初,美国率先出现具有灵活用工特征的用工模式“劳务派遣”,目的是解决严峻的失业问题和沉重的社会保障负担。随着社会经济和全球化发展,劳务派遣传入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并得到不同程度的演变,多种形式的灵活用工模式开始出现。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造成冲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4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今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将萎缩6.1%,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萎缩1%,全球失业大潮来袭。在此背景下,灵活用工作为一种新型用工模式,对于特殊时期的社会治理和资源配置起到稳就业、促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中国,灵活用工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红利消失与劳动者个性化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庄闲游戏app官网 等新经济业态为灵活用工市场提供新的用工模式需求,促进灵活用工方式的变革。2020中国两会,国务院李克强总理提到:“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零工经济大概能够容纳2亿人就业。” 这个市场正犹如星星之火,在未来将成燎原之势,亟需创新型企业为之贡献专业化服务能力,完善整个市场流程和生态。
亿欧智库基于对全球灵活用工行业的大量桌面研究,以及对行业专家的访谈,撰写此份《2020年灵活用工行业研究报告》。报告从灵活用工的定义出发,回溯灵活用工行业的发展背景和历史,重点研究服务商的业务模式,并分析全球龙头企业The Adecco Group和ADP的发展模式与变化,最后落脚于中国灵活用工服务商的落地实践,探索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灵活用工并非一时盛行,背后反映了企业降本增效、劳动者灵活就业、政府稳定就业等长期需求和痛点。在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的当下,研究灵活用工模式对促进就业、稳定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通过重点研究灵活用工服务商的商业模式及代表企业,为灵活用工服务商提供借鉴,为灵活用工需求企业提供用工优化思路,为资本市场的投资机构提供市场潜力判断借鉴依据,为政府政策制定提供微观参考。
报告下载:添加199IT官方微信【i199it】,回复关键词【2020年灵活用工行业研究报告】即可
掌握未来中国新消费品牌的爆发趋势
尽管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且存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但中国消费者的财富正在迅速变化。面向消费者的公司应该对这个市场保持敏锐嗅觉,以便在未来几十年推动其增长。
世界著名消费品牌的发展历史一直在重复,但各个地区的情况各不相同。从宏观经济和“文化信心”的角度来看,当下的中国在很多方面与上世纪70到80年代的日本相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中国的中产阶级人口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预计消费市场将迎来一波前所未有的x消费浪潮。
这份报告将揭示中国消费升级趋势背后的因素,同时展示前100个新的消费品牌榜单 ,并特别关注中国快速增长且多元化的市场中的开拓性案例。
了解中国消费者的典型特征
了解中国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以及这些变化对消费者的影响,有助于确定未来几十年消费模式中可能出现的关键趋势。
四类新消费者,分别是中产阶级、单身人士、银发人群和Z世代 ,被选为未来的代表。然而,人口的多元化以及地理和互联网集群效应,最终会产生一个更复杂的消费类型矩阵,如小镇青年、城市中产阶级等等,将为品牌商家带来机遇与挑战。
思考未来的方向
新技术让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更加令人兴奋。这对企业和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找到在中国消费市场打造更强大品牌的解决方案。品牌的定位、个性化、定制化、数字化、体验化是未来革命的方向。
新消费品牌榜单TOP100
据中物联数据显示,2017年1-11月,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有所回落,仍保持稳定增长。1-11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22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7%,增速比1-10月回落0.1个百分点,但仍比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亿欧初步统计,2017年物流全行业受资本关注程度相比2016年并未减退,共有80家企业完成了87起融资,包括近期运满满和货车帮战略合并的“满帮集团”在内,大型的收购案件有8起。
与2016年物流行业融资轮次大多分布在天使-A轮之间相比,2017年物流行业融资轮次中,A、B轮融资次数分别占统计总数的22%和16%,排在第一、二位。排在第三位的是战略投资,越来越多的投资方愿意伴随着投资企业一起成长,基于一定时间的积累,投资方对物流这个行业的认识也逐渐深入。
物流行业离C端用户最近的快递行业在2016年形成了“上市潮”,韵达和顺丰分别在2017年初完成敲钟上市,百世集团也在2017年9月20日在美完成IPO,搭上了“上市末班车”。百世虽然上市时间较晚,但是“姿态”却不一样,百世集团旗下供应链、快递、快运、百世店加业务板块均纳入上市体系,完成“物流成就商业”的愿景。
零担快运领域“老大哥”德邦IPO过审后给不少的快运企业带去了“胜利的曙光”;车货匹配领域货车帮和运满满在资本方的主导下完成合并,行业日趋成熟。受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影响,跨境物流发展景象一派良好。
从物流获得融资的细分领域分布看,供应链企业占比最高,其次是、跨境物流和公路运输。在
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大趋势下,传统占比较大的分拨转运模式很难满足消费者对电商物流的派送需求,越来越多的供应链企业选择以仓为节点创新模式,看到其中存在的更多机会。
与去年相比,2017年物流行业获得融资次数并未减少,更多资本方对相应领域的物流企业保持了持续的关注和跟进。物流行业因为整体盘子较大,随便抽一个领域出来也是“大有可为”的市场。关键在于针对不同领域如何找到模式创新的突破口,战略投资、融资并购也将会随着更多行业接触资本市场后继续上演,而新科技、新理念和新政策也将会加速物流这个“古老”行业的变革。
今日,互联网+新媒体及研究机构亿欧网对外确认获得数千万元A+轮融资,领投方为盛景网联旗下的知名母基金盛景嘉成,A轮投资方高榕资本和乔景资本跟投,总部在杭州的迭代资本也参与了投资。此轮融资后,亿欧网估值近2亿元,成为中国新媒体领域又一家受到资本追捧的公司之一。
亿欧网于2014年2月上线,早期以O2O切入,伴随2015年“互联网+”概念的大热而迅速崛起,到2015年下半年时,已经成长为国内报道互联网创业的最重要平台之一。同时,亿欧网花大量的精力关注传统产业创新,是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转型升级的第一学习平台。
亿欧网由黄渊普、王彬和张佳伟三人创建;创始人黄渊普是中国互联网+新商业的早期倡导者和推动者,2009年曾在外贸B2C领域创业,2011年进入艾瑞集团担任互联网分析师,是中国第一份O2O报告《2011-2012中国本地生活服务O2O市场研究报告》和餐饮O2O报告《2012-2013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发展报告》的作者。
亿欧网是近两年影响力增长最快的新媒体公司之一,其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2月底,亿欧网的注册用户超过200万,每月独立访客数超过500万,在新媒体领域排在前列。成立以来,亿欧网累积报道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数量超过5000个,有超过200个项目因为亿欧网的报道和服务对接而最终获得融资。
亿欧网以线下活动能力强为特色,2015年,亿欧网在北京举办了三场1000人以上的大会,在全国其他近20个城市举办了超过40场线下论坛或线下沙龙,吸引了大量互联网创业者和有互联网转型需求的传统企业负责人参与。和一般的活动不同,亿欧网大多数的活动收取报名费;亿欧网官方透露,2015年全年,亿欧网官方平台售出了近10000张门票,超过80%购票者为企业总监级以上负责人。
黄渊普认为,媒体的影响力不仅仅取决于线上流量,是否具有线下号召力是更加重要的指标;而能否基于媒体影响力去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取决于媒体影响的人群是否具有精准度、人群基数是否足够大、以及人群是否具有购买能力。黄渊普介绍,亿欧网精准地影响了互联网出身的创业者及传统企业里面的互联网转型者,前者具有想象空间,后者具有现实购买力,这是资本方看好亿欧网发展前景的重要原因。
目前,互联网行业内部的信息不对称已经基本解决,而线下传统产业还存在严重的互联网信息及服务的不对称。黄渊普认为,互联网及互联网人才的更大价值是和传统产业相结合,把互联网的先进理念、工具和人才引进传统产业具有巨大的价值,而亿欧网的商业模式将建立在这个逻辑上。
此前,90年出生的李双被任命为亿欧网的第一位副总裁;黄渊普介绍,此轮融资后,亿欧网在坚持内部培养的前提下,将引进数名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同时,亿欧网已经在探索非媒体化的产品及服务,预计将在4月份正式对外发布;新一轮的融资,大多会投入到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上。据悉,此轮融资完成之时,有多家知名机构已经在和亿欧网接洽下一轮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