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流量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12 May 2023 14:40:2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Imperva:2022 年恶意机器人流量增长 2.5% 占所有流量的 30.2% //www.otias-ub.com/archives/1599526.html Fri, 12 May 2023 14:40:28 +0000 //www.otias-ub.com/?p=1599526 2023 年 Imperva 恶意机器人报告发现,2022 年,有近一半(47.4%)的互联网流量来自机器人,比去年增长了 5.1%。与此同时,人类流量的比例降至 52.6%,为八年来最低水平。

机器人流量本质上是指任何非人类访问网站或应用的流量,机器人流量对于数字助理、搜索引擎等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恶意机器人可以与互联网应用程序进行交互,被用来攻击网站、移动应用和 API,执行诸如网页抓取、数据挖掘、暴力破解、DDoS、交易欺诈等活动。

Imperva 表示,2022 年恶意机器人流量增长了 2.5%,占所有流量的 30.2%。该报告还指出,这是恶意机器人流量连续第四年保持不断增长。

此外,恶意机器人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更难被发现。超过一半(51.2%)的恶意机器人流量来自所谓的“高级”机器人,比去年增长了 25.9%。恶意机器人活动大多发生在德国、爱尔兰、新加坡和美国,在这些国家,旅游、零售和金融服务等行业继续遭受着异常高的攻击。

自 IT之家

]]>
思科网络:2021 年全球 50%的互联网流量来自Wi-Fi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3923.html Thu, 02 Jun 2022 13:03:57 +0000 //www.otias-ub.com/?p=1443923

Wi-Fi 作为最常用的一项互联网接入技术,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过去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越来越多的社会活动都从线下转到了线上,Wi-Fi 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显著减少了疫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根据思科网络提供的数据(如图 1),2021 年,全球 50% 的互联网流量来自 Wi-Fi

▲ 图 1 2021 全球数据流量的接入技术占比(数据来源于思科网络)

在过去的 20 多年,Wi-Fi 靠着仅有的 2.4GHz 和 5GHz 两个频段(共 600 多 MHz 频谱),承载着不断增长的网络需求。

在前一期的文章中,我们讲述了 Wi-Fi 6 中的一些新技术。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帮助缓解网络拥塞这一问题。

然而,即使无线工程师们能用众多的黑科技来扩充网络容量,近年来,无线设备数量的极速增长,以及应用程序带来的越来越高的速率需求,最终导致频谱成为网络容量的瓶颈

目前,Wi-Fi 使用的 2.4GHz 和 5GHz 两个频段已经非常拥挤。反映在用户体验上,就是网络延时的增加,用户速率的下降,Wi-Fi 路由器之间的干扰变得越来越频繁。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在 Wi-Fi 6 推出不久,Wi-Fi 行业又积极推动了 Wi-Fi 6E 的发展

Wi-Fi 6E 沿用了目前 Wi-Fi 6 的核心技术,通过将 Wi-Fi 6 的工作频段延伸到 6GHz (5925-7125MHz),以此来扩大网络容量。

如图 2 所示,新增的 1200MHz,让 Wi-Fi 的频谱资源比过去增加了 2 倍

▲ 图 2 Wi-Fi 频段发展历史

6GHz 的频谱,对于 Wi-Fi 来说,可以让性能发生质的飞跃。从图 3 中我们可以看到,6GHz 让 Wi-Fi 信道数量扩充了 2 倍

▲ 图 3 2.4,5 和 6GHz Wi-Fi 的频道数量

以目前最常使用的 40MHz 信道来说,5GHz 可以提供 4 个普通信道和 8 个 DFS 信道。(注:DFS 信道的作用是保护雷达使用的频率不受到干扰,当 Wi-Fi 设备检测到有雷达在使用该频段时,Wi-Fi 会自动避开该信道)

而在 6GHz 上,有多达 29 个不受 DFS 限制的 40MHz 信道,可供 Wi-Fi 设备选择。

█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频道?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将网络的各个节点作为一个整体看待。

从手机、电脑到无线路由和后续的光纤网络,任何一个节点出现瓶颈,都无法提升网络的性能。过去在十兆到百兆光纤的时代,网络速率的瓶颈往往是在光纤网络本身。仅仅增加 Wi-Fi 的速率,对于网络的整体性能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如今,随着国家双千兆基建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用到上千兆速率的光网络,而企业光纤网络的速率更是可以达到 10Gb。

光纤技术还在不断的更新,50Gbps 以上的光纤技术早在 2018 年就出现在国际电信联盟(ITU)的发展蓝图下了,预计不用多久就会出现商用产品。

▲ 图 4 ITU 光纤技术发展蓝图

过去,Wi-Fi 设备主要采用 20MHz 和 40MHz 两种带宽。我们的手机、Pad,通常也配有两根 Wi-Fi 天线,来支持 MIMO。

以图 5 中 Aruba 网络给出数据速率计算表来看,采用 2 路 MIMO,64QAM 调制的 Wi-Fi 设备在 40MHz 的带宽下,理论最大速率只能达到 344Mbps 左右。(注:更高阶的调制需要极好的无线信道信噪比,在日常的生活使用中很难满足这一条件)

▲ 图 5 Wi-Fi 6 下单通道理论最大数据速率

在用户已经拥有千兆光纤的情况下,这样的 Wi-Fi 性能就成为了网络中的瓶颈。这时,提升 Wi-Fi 的速率就变得有意义。

通过将带宽增加到 80MHz 后,最大速率可以超过 700Mbps,而 160MHz 带宽更是能充分满足千兆光纤的需求。

从对用户的路由器使用分析,也能验证带宽增加这一趋势。根据思科和 Aruba 对其用户的分析,目前 80MHz 带宽,逐渐成为家庭和企业在配置 Wi-Fi 网络时的默认选项

写到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上一期的文章中不是提到,OFDMA、高阶调制和更多的 MIMO 等技术可以提升速率和网络容量吗?为什么还需要增加信道资源?

其实原因很简单,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MIMO 虽然可以提供多通道来增加数据速率,但代价一是增加的通道需要相应的收发机通道,这就增加了 Wi-Fi 设备功耗。

第二,引入高阶调制和更多通道 MIMO,意味着射频接收机对于无线信道的信噪比要求更高,这就减小了小区覆盖范围和设备的抗干扰程度。

而 OFDMA 的根本,是在于如何把蛋糕更有效的分配给用户,并不能把蛋糕做大。因此,增加容量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莫过于加宽带宽,增加频谱资源。

你可能还有疑问,现在 5GHz 上的 Wi-Fi 6 不是也可以支持 80 和 160MHz 带宽吗?为什么需要 Wi-Fi 6E?

回答这一个问题,就需要从网络多路由器部署的角度来讨论了。

目前业界对于密集型 Wi-Fi 网络部署的黄金准则为 7 频道重用方案。这个方案是平衡频谱使用效率和小区间干扰的一个最佳优化点。

所谓 7 频道重用方案,是指在一个无线路由周围的 6 个相邻路由,均使用不同的 Wi-Fi 频道。

以图 6 中一层办公空间的 Wi-Fi 部署为例。

▲ 图 6 7 频道 Wi-Fi 小区部署方案

采用 7 频道重用方案的网络,同频率的 Wi-Fi 小区可以做到彼此之间相隔两个不同频的小区。由于距离较远,小区间的同频干扰风险很小。

在过去,使用 40MHz 信道的基础上,这种部署对于频谱来说毫无压力。

然而,当用户把频道升级到了 80MHz 带宽时,目前的 5GHz 频谱就不够用了。

这时,Wi-Fi 6E 就派上了用场。

从上面的信道图中,我们可以看到,6GHz 有多达 14 个 80MHz 的信道,可以充分满足要求。即使未来,用户升级到了 160MHz 带宽,6GHz 仍然可以提供 7 个信道来满足网络部署。

█ Wi-Fi 6E 目前全球的发展情况

Wi-Fi 6E 的设备普遍支持整个 6GHz,但在具体的可使用频率范围上,设备厂商需要满足各国的频段要求

国际上对于 6GHz Wi-Fi 的频谱分配主要是有两种方向,第一种是以 ITU Region 2(美洲)为主的一步到位式,即将整个 1.2GHz 频谱(5925-7125MHz)都开放给 Wi-Fi 使用。

第二种采用的是循序渐进的方式,先开放低 6GHz 频段(5925-6425MHz)的 500MHz 供 Wi-Fi 使用,而在高 6GHz (6425-7125MHz)的规划上继续持研究观望态度。

持这种策略的地区主要是欧盟,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

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 WRC-23 议程 1.2 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频谱划分有着影响。

在这个议题中,6425-7125MHz 频段在某些地区有可能被识别为移动通信频段,供未来的 5G 甚至 6G 使用,我国也是这个议题的积极支持者之一。

▲ 图 7 全球 Wi-Fi 6E 的发展情况(数据来源于 Wi-Fi Alliance)

从 2021 年开始,已经有大量支持 Wi-Fi 6E 的终端和网络设备,目前整个 Wi-Fi 6E 的生态系统发展势头很好,预计今年还会有更多的主流设备开始支持 Wi-Fi 6E

▲ 图 8 Wi-Fi 6E 生态圈

█ 中国会批准 Wi-Fi 6E 的使用吗?

在 6GHz 这个议题上,我们国家工信部在 WRC-19 前后的态度一直是支持将整个 6GHz 分配给 5G 和未来的 6G 移动通信使用,Wi-Fi 6E 在中国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

这和我们国家的 5G 工业政策和目前 5G 中波段的可用频谱的数量有很大关系。

从下面高通发布的数据来看,中国在中波段的 5G 频谱只有 2.6GHz 上的 100MHz 和 3.5GHz 上的 300MHz,这其中还包括 3.3-3.4GHz 专门分配给室内 5G 使用。

总体来说,中波段频谱总量少于欧盟、北美以及日韩。

▲ 图 9 全球 5G 频谱分配(数据来源于高通)

然而,从去年开始,香港特区政府率先开始规划了 Wi-Fi 6E 在香港的使用。在特区政府去年发布的公开意见征集书中,提到了目前 Wi-Fi 网络的拥挤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影响。

经过几个月的意见征集和讨论,在今年四月份香港通信事务管理局发布的最终决策文件中,香港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模式,即仿照欧盟,先开放 6GHz 中的低 500MHz 供给 Wi-Fi 使用。对于高 700MHz,香港将关注 WRC-23 议程 1.2 的议题讨论。

我在参考文献中附上了通信管理局的政策文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研究一下。

▲ 图 10 香港通讯事务管理局 Wi-F i6E 公开意见征集书

香港的这一频谱政策,让人微微看到 Wi-Fi 6E 在中国内地的一丝曙光。

从过去的 C 波段和毫米波 5G 的规划,香港与大陆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政策的发布时间上往往比大陆会先行一步。如果这个规律成立的话,在 6GHz 的频谱规划上,未来工信部可能会考虑 Wi-Fi 的需求

事实上,Wi-Fi 网络拥塞问题不仅仅在香港,内地的大中型城市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未来要想提升企业和家庭网络的性能,仅仅靠 5G,无论从企业成本、设备生态以及三大运营商的负荷能力来说,都是远远不够的。

另外,即使不能和中兴、华为和中移动这样在国际移动通信行业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公司相比,我国在 Wi-Fi 行业中也有比如新华三、烽火、TP-link 这样的大型公司,甚至中兴和华为本身的企业网事业部也是 Wi-Fi 生态系统的重要伙伴。

如果把 6GHz 完全分配给移动通信,对于以 Wi-Fi 产品和服务为主要业务的企业来说,无非是重大的打击。尤其是未来 Wi-Fi 7 能否在中国发展,很大程度将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频谱资源。

从国内外技术的发展历史来看,技术的更新经常变化莫测。由政府政策牵头,孤注一掷某项技术,往往存在着误判的风险。

工业政策对于市场的长期活力与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上,通常不如采用市场政策更加有效。让企业自己通过公平市场竞争的方式,来决定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会让资本的分配更加合理,资源配置更加有效,也能让企业自身拥有更强的活力。

█ Wi-Fi 的未来

Wi-Fi 技术,还在一直更新。

在 2019 年 Wi-Fi 6 刚刚问世不久,802.11 工作小组就开始了下一代 Wi-Fi 技术 ——Wi-Fi 7 的研究。Wi-Fi 7 的学术名为 802.11be,使用与目前 Wi-Fi 6E 完全相同的频谱资源

目前 Wi-Fi 7 的标准工作还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第一个 Release 已于今年年初确定下来。完整的标准的工作,需要在 2024 年之后才能最终确定。而认证的 Wi-Fi 7 设备,也要到 2025 年,才能普及到市场上。

关于 Wi-Fi 7 的关键技术,我会在下一期的文章中给大家重点介绍。

▲ 图 11 Wi-Fi 7 的时间节点

本文作者唐欣博士,目前担任 Spectrum Lab 技术总监。

参考文献

[1] Aruba Networks white paper — Technical Guide to Wi-Fi 6e and the 6 GHz band.

[2] Wi-Fi Alliance – Countries Enabling Wi-Fi 6E.

[3] Qualcomm, 5G spectrum innovation and global update.

[3] 香港通信事务管理局 — 设立类别牌照以规管用于无线区域网络的 6 吉赫器件的使用和营商活动以及更改提供公共无线区域网络服务类别牌照

[4] Khorov, E., Levitsky, I., & Akyildiz, I. F. (2020). Current status and directions of IEEE 802.11be, the future Wi-Fi 7.

自 鲜枣课堂

]]>
Strategy Analytics:消费者宽带互联网流量的爆炸性增长即将结束 //www.otias-ub.com/archives/1253914.html Sun, 30 May 2021 09:38:05 +0000 //www.otias-ub.com/?p=1253914

Strategy Analytics服务提供商战略(SPS)服务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固网宽带流量增长放缓了吗?》发现消费者宽带互联网流量的爆炸性增长即将结束。预计在2018-2028年间,消费者宽带互联网流量的年增长率将下降82%。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兼报告作者Dan Grossman表示:“毫无疑问,流量增长速度正在下降。毕竟,没有什么东西会一直增长。宽带互联网流量的增长是由一些现象驱动的,最近是由于流媒体视频的兴起。随着消费者变得饱和,我们目前并没有看到另一个驱动力能够取代它,不是4K(UHD)或8K (UHD2)视频,不是增强现实,不是虚拟现实。不是流媒体或游戏机,也不是智能家居。宽带互联网是一项成熟的业务,因此业界必须对此进行计划安排。”

Strategy Analytics服务总监Phil Kendall表示:“我们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在未来10年内,大量的消费者可能需要超过100-300 Mbps的速度。 服务提供商需要提供更高的标题利率(headline rates)有很多原因,但是优先考虑“速度和进给”投资的日子即将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于延迟,可靠性和客户服务的需求,并将其作为差异化的重要因素。”

自 techweb

]]>
Comcast:2020年互联网流量高峰受COVID-19流行影响增长32% //www.otias-ub.com/archives/1211558.html Thu, 04 Mar 2021 14:11:06 +0000 //www.otias-ub.com/?p=1211558

美国互联网接入服务提供商 Comcast 表示:受 COVID-19 大流行影响,2020 年的互联网流量高峰较大流行前增长了 32%,部分市场甚至大增 50% 。在所有下行流量中,视频流占据了 71%,较 2019 年增加了 70% 。其次是软件下载和网页浏览,分别占 10% 和 8% 。

资料图(来自:Comcast)

随着数以千万计的人过渡到远程办公和在家学习,去年 3~4 月份的增长率最高。

Comcast 总裁 Tony Werner 在一份声明中称,多年来的战略投资,已经获得了回报。从 2017 ~ 2020 年,该公司为改善网络而投资了 150 亿美元。

2020 年的下行流行峰值,较 2019 年增加了 38%,上行流量峰值也较 2019 年增加了 56% 。不过就算上行流量有所增加,流量模式仍高度不对称(下行是上行的 14 倍)。

令人惊讶的是,尽管视频会议活动有所增加,娱乐活动依然占据了网络流量的主导地位。其中视频流占据了下行总流量的 71%,较 2019 年增长了 70% 。

次要增长因素则是在线游戏和随附的软件下载(占 10%),以及网络浏览(占 8%),而视频会议流量仅占总体使用率的不到 5% 。

即便如此,Comcast 客户浏览、流式传输、以及发送的电子邮件量,还是较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该公司称,他们首次迎来了每日超过 1 万亿次的互联网 DNS 查找请求。

网络质量方面,Comcast 声称向全美各地的客户提供了超出广告宣传的速率,包括在受 COVID-19 影响最大的地区。此外从 2017 ~ 2020 年,该公司已经新增了 39153 英里的光纤连接。

最后,得益于 Octave 这个 AI 软件平台,使得该公司能够在流量水平飙升的同时,将上游流量增加多达 36% 。

]]>
思科:预测2016年全球互联网总流量跨过1ZB //www.otias-ub.com/archives/438819.html Fri, 12 Feb 2016 12:07:07 +0000 //www.otias-ub.com/?p=438819 131214105

近年来,智能手机使用量的增加推动了互联量流量迅速增长。

思科Visual Networking Index(可视网络指数,简称VNI)预测,全球互联网总流量将在今年跨过1ZB(Zettebyte,泽字节)大关,并将在2019年再翻一倍。

VNI一直在监控全球互联网流量趋势,而思科又是全球最大的路由器和交换机供应商,其产品构成了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大部分。

什么是1ZB?1ZB就是10亿TB,如果你仍然习惯以GB为单位计算网络流量,那就是一万亿GB。1ZB等于1024EB,1EB等于1024PB,1PB等于1024TB,1TB等于1024GB,1GB等于1024MB,1MB等于1024KB(1B是一字节)。1ZB就是2的40次方字节,相等于1后面带21个0。

推动互联网流量增长的一大因素是移动设备。思科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55亿人(占总人口的70%)拥有一部移动设备。从现在到2020年,全球移动流量将以两倍于人口增速的速度增长。这意味着,由移动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带来的数据量将在这段时间增长8倍。

如果按地区来统计,非洲和中东是互联网使用增长最快的地区,复合年均增长率为44%。中欧和东欧次之,复合年均增长率为33%,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国家将使用最多的流量,每月超过54EB,但是增长比较慢,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2%。北美地区将使用第二多的流量,每月超过50EB,年增速为20%。

]]>
comScore:2013年9月美国互联网流量最大网站Top50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180.html Thu, 24 Oct 2013 17:07:39 +0000 //www.otias-ub.com/?p=164180 据comScore公司公布的9月份互联网流量数据显示,雅虎成为越来越多美国民众访问的网站,其点击流量已连续3个月蝉联榜首,超过了曾居榜首的谷歌网站。

据这家研究公司统计表示,上个月全美民众登陆点击雅虎公司网站的流量为1.978亿次,排名所有网站点击量之冠。谷歌居次,点击流量为1. 914亿次。

据调查,雅虎在7、8月份的点击流量也超过了谷歌。2011年5月,雅虎的点击流量曾领先谷歌,之后点击流量就一直被谷歌垄断,成为全美第一网站。

comScore Media Metrix Ranks Top 50

]]>
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全球1.6%互联网流量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775.html Sun, 11 Aug 2013 14:41:25 +0000 //www.otias-ub.com/?p=139775 据外国媒体arstechnica报道称,继美国总统奥巴马在新闻发布会上呼吁加强监控改革并发布白皮书后,美国国家安全局(以下简称“NSA”)发布罕有长达7页的公开声明,为NSA活动和政策辩护。NSA在声明中表示,“根据一家重要技术供应商发布的数据显示,每日互联网信息流量为1826千兆兆字节(Petabyte)。在外国情报任务中,NSA只触及大约1.6%的互联网流量。然而在这1.6%的数据中,只有0.025%的信息会被用于审查。

所以NSA实际上执行任务中监控全球的净流 量仅占0.00004%,还不到一百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如果把全球信息比作一个标准篮球场,那NSA收集信息仅仅占篮球场上的一个硬币大小。”

NSA在声明中否认利用外国合作伙伴以规避美国法律,“为执行国外情报任务,NSA与超过30个不同的国家合作。任何情况下,NSA都没有未来也不 会使用与外国情报服务之间的关系来做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这些合作伙伴是美国及其反恐联盟、反网络威胁及保护个人和集体安全的重要部分。NSA与合作伙伴 是互利互惠的关系。”

该声明开头提及美国911恐怖事件并称NSA“并没有工具或数据库来搜索锁定恐怖分子联系并与FBI分享数据。”NSA辩称,“我们不需要牺牲公民 自由来保护国家安全;作为美国人,公民自由和国家安全是不可分割的。NSA能够未来也将会继续本着遵守公民自由和保护国家安全的原则执行任务。”

 

那 美国人的电子邮箱是如何因为针对外国恐怖嫌疑而遭到搜索?NSA在声明中解释道,“比如,美国人可能会无意识地复制国外电子邮件,或者会被国外已知的恐怖 分子联系。这这种情况下,司法部长在咨询国家情报局长、并获得国外情报监控法院批准之后,会采取最小力度的措施来保护美国公民的隐私。这些措施会管控美国 公民的信息,以防不小心被其他可疑分子获取、租赁或散发。”

最终NSA在声明中总结称,“NSA不仅遵守安全规范,当NSA没有按照法律、政策或程序执行任务时,每个员工都有义务举报。这种举报行动也是 NSA文化和组织的一部分。当发现NSA没有按法律、政策和程序办事时,NSA会审查其内部和外部情报监控渠道、发现问题根源,并及时地做出适当的调整以 改善工作。”

]]>
Net Applications:2013年3月移动设备在互联网流量中的份额为12% //www.otias-ub.com/archives/104665.html Mon, 08 Apr 2013 15:34:56 +0000 //www.otias-ub.com/?p=104665 市场研究公司Net Applications的数据显示,3月份移动设备在互联网流量中的份额由2月份的13.2%下滑至12%。微软IE和Mozilla火狐成为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的最大受害者。这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微软转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步伐有些慢,Mozilla基本与移动设备绝缘。

 

尽管3月份IE在桌面互联网流量中的份额高达55.8%,在移动互联网市场上的弱势使得其综合市场份额只有49.1%。

Mozilla开发了一款Android版火狐,但市场份额几近于零。3月份火狐综合市场份额为17.7%,比桌面互联网流量市场份额低数个百分点。

由于是移动浏览器领域的亚军,Google综合市场份额为17.3%,与Mozilla基本相当。Chrome浏览器桌面互联网流量市场份额仅为16.5%,比火狐低近4个百分点。

Safari在移动互联网流量中61.8%的市场份额将其综合市场份额提高到了12.1%,成为第四大浏览器。事实上苹果是移动互联网流量市场份额高于桌面互联网流量市场份额的唯一厂商,iOS版占到Safari市场份额的近三分之二。

]]>
Akamai:2012Q3全球互联网流量报告 中国峰值平均连接速度7.1Mbps同比增250% //www.otias-ub.com/archives/92069.html Thu, 24 Jan 2013 09:22:21 +0000 //www.otias-ub.com/?p=92069 国际上最大的CDN服务商Akamai 近日发布了最新的《2012年Q3全球互联网流量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速为1.6 Mbps,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中国的宽带峰值平均连接速度达7.1Mbps,同期增长了250%;全球网络攻击的33%来自中国。

全球平均网速第三季度达2.8Mbps,比二季度下降6.8%。尽管环比出现下滑,但全球平均网速同比增长11%。日本网速达10.5Mbps,中国香港为9.0Mbps,进入前三位;中国网速为1.6 Mbps,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全球高速宽带大于10Mbps普及率环比增长8.8%,达11%;全球宽带大于4Mbps普及率环比增长4.8%,达41%。

全球宽带平均连接速度峰值在第三季度环比略微下降1.4%,达15.9Mbps。中国香港峰值连接速度为54.1Mbps,居全球第一,并成为首度峰值平均速度突破50Mbps的地区。中国的峰值平均连接速度为7.1Mbps同期增长了250%。相比之下,美国的峰值平均连接速度增长了200%。

就宽带连接速度而言,全球最快的国家仍然是韩国和日本。韩国排在第一位,达14.7Mbps,韩国一半的人口宽带速度在10Mbps以上。美国排在第9位,平均的宽带速度也增长了20%到7.2Mbps,在平均水平上一点,但在高宽带普及上面增长明显,10M以上的宽带的数量在2011年Q3到2012年Q3期间增长了73%。其他国家也表现甚好。

2012年全球移动网连接速度介于7.8Mbps至324kbps之间。全球范围内只有7家运营商的平均连接速度达到超过4Mbps的宽带水平, 他们都不在美国。还有68家运营商的平均连接速度超过1Mbps。2012年三季度全球移动网平均连接速度峰值介于39.2-2.8Mbps之间。中国某移动营商(CN-1)的平均连接速度达到2.14Mbps,最高平均连接速度峰值在5.87Mbps,在全球排名均不高。

报告显示,近51%的网络攻击流量来源于亚洲太平洋及大洋洲地区,而超过23%来源于北美和南美,不到25%来源于欧洲,只有1%的攻击流量来源于非洲。2012年二季度,全球16%的网络攻击来自中国,但到第三季度比例上升到了33%,全球近三分之一的网络攻击来自中国,比二季度翻倍。美国排在第二位,全球13%的网络攻击来自美国,二季度时为12%。

编译:陈幽君

]]>
Akamai:2012年Q3全球互联网流量报告,中国网速增长明显 //www.otias-ub.com/archives/91896.html Wed, 23 Jan 2013 02:44:29 +0000 //www.otias-ub.com/?p=91896
Akamai,内容分发网络(CDN)基于其服务器收到的访问请求发布了最新的2012年Q3互联网流量报告,报告发现互联网的宽带变得更快了。
在宽带上面,美国还没有进入Gb的行业,但最新的数据发现,10M以上的宽带(Akamai称之为高宽带)的数量在2011年Q3到2012年Q3期间增长了73%。美国平均的宽带速度也增长了20%到7.2Mbps。但宽带用户的普及率(速度在4M以上)为62%,世界排名12位,平均速度排名第9位

SOTIQ3avgspeed

其他国家也表现甚好。全球最快的国家仍然是韩国和日本。韩国一半的人口宽带速度在10Mbps以上。美国在平均水平上一点,但在高宽带普及上面增长明显。
SOTIq3globalhigh

Akamai的报告显示了即便在同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网速差异也非常显著。无线连接方面只有7个移动运营商提供了Akamai定义的4M以上的宽带标准。

中国仍然是攻击流量最大的起源国,攻击流量从2季度的16%上升到三季度的33%。美国则排在第二位,从12%上升至13%。

SOTIQ3security

香港以54.1Mpbs的平均峰值连接速度成为首度峰值平均速度突破50Mbps的地区。
印度的峰值平均链接速度比2007年三季度增长了140%,中国同期则增长了250%。相比之下,美国的峰值平均连接速度增长了200%
全球范围内只有7个运营商能够提供移动宽带的服务(平均链接速度超过4Mbps),他们都不在美国。另外68个移动运营商能提供平均速度超过1Mbps的服务
美国三大运营商移动宽带的平均速度为2.7Mbps,峰值为其中一个运营商的9.8Mbps
199it编译分析自gigao
]]>
StatCounter:移动互联网已占全球互联网流量的12% //www.otias-ub.com/archives/69677.html Thu, 20 Sep 2012 14:54:23 +0000 //www.otias-ub.com/?p=69677 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移动互联网流量的暴增,使得移动在全球互联网整体流量中所占的比重迅速提升。

StatCounter的数据显示,目前移动设备上网产生的流量已经占到全球互联网流量的12%,而2011年同期,该数据为7%。而在2009年初,移动上网流量仅占整体流量的1%,其增长速度的确惊人。

使用移动设备与台式机产生互联网流量对比

目前移动设备上网以网页浏览、APP使用、社交媒体、游戏和浏览邮件为主,这些都是低流量消耗应用,而类似于观看长视频等大流量应用很少,所以产生流量的总量仍不够大。另外由于移动设备占用的仍然是人们的碎片时间,所以总体上网时长也还比较短。

StatCounter的分析显示,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使用智能手机上网的增长速度更快,在很多地区,智能手机甚至是人们上网的主要入口。谷歌CEO拉里佩奇在一次访谈中称:用移动电话连接互联网将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

]]>
Pingdom: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流量占全球整体互联网流量10.01% //www.otias-ub.com/archives/40837.html Wed, 09 May 2012 17:53:03 +0000 //www.otias-ub.com/?p=40837 报告称移动互联网流量占全球整体互联网流量10%

报告称移动互联网流量占全球整体互联网流量10.01%

报告称移动互联网占全球整体互联网流量10%

各地区移动互联网使用率上升情况

2012年5月10日消息,瑞典IT服务公司Pingdom今天发布报告称,移动上网在全球互联网使用中所占比重已经达到10%,主要由于智能手机的需求和拥有量增长,且过去18个月时间里平板电脑在移动网络使用量中所占比重增长了一倍以上。

报告显示,亚洲地区的移动上网活动最为活跃,在总净使用量中所占比重为接近18%;与此同时,欧洲和非洲等地区的移动上网使用量也均大幅增长。上周曾有报道称,印度来自于移动网络的流量将在年底以前超过固线互联网。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移动互联网在互联网总使用量中所占比重为10.01%,远高于2010年的3.81%,证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量正在增长。在上一季度中,单是苹果的iPhone销售量就已达到3200万部,iPad销售量接近1200万台。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数据称,这一季度中整个行业的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49亿部,同比增长40%。

Pingdom报告显示,从地区来看,印度移动网络使用在互联网总使用量中所占比重48.87%,占据首位;其他重度依赖移动网络的国家主要都在非洲。从全球数据来看,非洲移动网络的使用量仅次于亚洲。与Pingdom在18个月以前发布的数据对比,亚洲对移动网络使用的依赖度的增长速度最快,从6.1%升至17.84%;此外,非洲、欧洲和大洋洲的移动网络使用量也均强劲增长。

在欧洲,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对许多用户来说是更加方便的上网方式。而在发展中国家,促使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增长的因素各不相同。对于印度等国家中的许多用户来说,他们难以通过PC上网,原因是其价格过高,或是交付可靠互联网服务的基础设施过于昂贵或不可用。在这种情况下,移动上网就成为一种更加容易获得和承担得起的选择。

Pingdom并未提供按移动设备划分的移动网络使用量数据,但业界人士指出,可上网的功能手机很可能在非洲和亚洲等地区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这些地区中的许多用户仍买不起智能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