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泡沫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Fri, 01 Apr 2016 12:33:1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www.otias-ub.com/archives/457747.html Fri, 01 Apr 2016 12:33:18 +0000 //www.otias-ub.com/?p=457747 最近灵光一闪,突然想弄明白,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催化剂是什么,于是查了些资料。

互联网泡沫开始应该是从1999年开始的,那时候美国处于一个相对低息的周期,只有4%左右的利率。流动性开始涌入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在GDP增长,以及股市攀升带来的纸上富贵错觉影响下,拉动的消费增长,极大的增加的企业营收,越来越多的企业愿意在这些互联网公司身上投放网络广告。网络广告,也就是横幅banner,是当时互联网企业唯一的能够盈利的商业模式。新经济概念+营收增长+新商业模式故事带来的预期增长(其实就是网络销售 B2C B2B),形成戴维斯双击错觉+正循环效应。让所有的人都心潮澎湃,nasdq指数的斜率陡然攀升,互联网大泡沫开始形成。很多企业在 ipo 的时候,就享受2-5倍的股价攀升,分析师、投资者、企业家、风投、银行全部都陷入狂热的情绪当中,everybody is winner,no loser.

那时候格林斯潘,还是美联储主席,预感到经济过热,和足够低的失业率空间,给了鹰派足够的多的话语权,美国开始进入一个加息周期,利率4%逐渐攀升到6%。

流动性的减少,带来了企业净利润的削弱,广告投放的减少,外加那些不挣钱的 B2B B2C业务,还有并购业务的繁荣,疯狂蚕食互联网企业的现金流,聪明的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这是一场不可持续的繁荣,已经有人在开始撤离,纳斯达克从最高点的5048.62开始逐渐回落,但是市场总体的情绪,并没有意识到这大周期的逆转点,抄底才是主旋律。

当然,那时候市场还有些别的新闻,为股市的下跌做出合理化的解释,最著名的莫过于微软公司在反垄断诉讼中的失败,被贴上的垄断的标签,差点面临被拆分的命运。

不过最终剥掉皇帝的新衣,还是《巴伦周刊》上的一篇报道,《Burning Up》。

这篇基于207家互联网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将会有51家网络公司,现金流面临枯竭,而且股价下行+高管套现+投资风险厌恶上升+市场资金缩减+再融资市场的冷却,多重效应叠加下,这些公司的再融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最终将会面临行业的大洗牌,破产加重组。

这篇报道引发了市场了恐慌,所有人才从如梦如幻的错觉中清醒过来,疯狂抛售自己手中的网络股票,市场在挤兑的浪潮下,纳斯达克指数在一年多的时间,跌到了最低点1114.11。

1459513950-8103-aB6AMgJmT2DVGwtBIQdibaRJMpPQ

看完这些资料之后,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泡沫的形成,除了羊群效应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人群对于权威的盲从,以及对于无知的偏见。因为相信权威的主导能力,所以认为市场不会崩溃,因为相信新科技带来的商业模式想象空间,所以认为现金流问题可以在短期内解决。这种愚蠢和无知主导的预期偏见,一旦被广泛的证伪后,最终必定是一地鸡毛。

现在全球的经济金融市场,仿佛都变成了一场以美联储为庄家的赌局,利率就是赌桌上的骰子。但是宏观经济何其复杂,利率传导何其曲折和缓慢,有几个人能搞清楚呢,一旦当所有人都开始发觉,利率有可能并不是决定胜负的骰子,那么各位赌徒该何去何从?

来自:美股圈

]]>
现在的股市和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像吗? //www.otias-ub.com/archives/206216.html Sun, 30 Mar 2014 16:35:19 +0000 //www.otias-ub.com/?p=206216
现在的股市和1999年互联网泡沫时像吗?

 

美国《纽约时报》网络版周六发表文章称,当前的美国股市已经呈现出1999年互联网泡沫危机爆发的某些迹象,很多公司似乎都在依靠虚幻的期望和梦想向前发展,而缺乏营收或净利润等硬数据支撑。

以下是文章内容摘要:

当前的美国股市越来越像1999年互联网泡沫危机爆发前的情景。

可能并不是整个股市都这样,但考虑到多家互联网创业企业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表现,我们不得不发出这样的感慨。

作为连接游客和房主之间的互联网中间商,美国房屋租赁网站Airbnb在近期居然获得了超过100亿美元的估值。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杰伊•里特尔(Jay Ritter)表示,“对于一家不经营酒店的酒店连锁企业来说”,Airbnb所获得的估值确实高得有些离谱。里特尔承认,Airbnb的固定成本支出项目不多,而且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该公司有能力成为产业领导者。然而,Airbnb获得的100亿美元估值甚至高于凯悦(Hyatt)连锁酒店集团的市值。

就在上周,热门游戏《糖果粉碎传奇》(Candy Crush Saga)的开发商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申请了IPO上市,市场对其估值也超过了70亿美元。不可否认的是,《糖果粉碎传奇》确实是一款好游戏,但对King Digital的估值高达70亿美元,这不是在开玩笑吧!尤其是看过该公司股票在上市首日的表现后,会有更多的人对其产生相同的质疑。

这仅仅是个开始:还有Facebook呢!目前,Facebook的市值已经超过1500亿美元,而该公司公开上市还不到两年时间。现在,Facebook几乎无处不在,而且还在大把地撒钱进行外部收购交易。

同样是在上周,Facebook宣布斥资20亿美元收购侵入式虚拟现实技术的领先公司Oculus VR。诚然,虚拟现实产品在未来有可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一家目前营收极少的公司来说,Oculus值得Facebook为它掏出20亿美元吗?对于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来说,这笔钱可能根本不值一提。毕竟,就在一个月之前,Facebook刚刚斥190亿美元巨资收购了同样营收平平的即时通讯服务商WhatsApp。而扎克伯格同样认为,花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是捡了个便宜。他的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但WhatsApp的营收数据却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

当然,不能被忽略的还有生物科技板块。根据里特尔追踪的数据显示,在今年过去的第一季度里,在美国申请IPO上市的所有公司中,生物科技公司就占了其中的45%,而且至今没有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对外公布了“积极的净利润”报告。换句话说,这些公司全部都在亏损,目前市场对它们的平均估值为1.99亿美元。

里特尔指出,在这些申请IPO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中,有一半的公司没有任何营收。对于那些有营收的生物科技公司来说,其过去12个月的营收均值也不过仅为20万美元。而同期上市的非生物科技公司的营收均值则高达1.25亿美元。里特尔表示:“在社交媒体和生物科技领域,很多公司似乎都在依靠虚幻的期望和梦想向前发展,而缺乏营收或净利润等硬数据支撑。”

简而言之,当前的美国股市越来越像1999年或2000年年初时互联网泡沫危机爆发前的情景。在经历了五年的高速增长后,这些关键市场的科技公司获得了虚高的估值。

两大板块成重灾区

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互联网和生物科技已经成为泡沫危机爆发前这种非理性狂欢盛宴的主要动力,而且这两大领域的科技公司再次向市场发出了警示信号。

在过去几周里,互联网和生物科技两大板块的上市公司股价已经开始经历整体下跌。自从在3月6日达到峰值以后,纳斯达克互联网指数的跌幅已经超过了11%,该指数在此前12个月里曾经累计上涨了63%。而纳斯达克生物科技指数也曾在2月25日达到了峰值。而在此前的12个月里,该指数同样大幅上涨了90%。此后,该指数便一路下跌了16%。

新上市公司的股价一路飙升,而一些业内战略分析人士则表示,这些公司的股价缺乏硬数据的有力支撑。一些在被并购、收购和其他交易中被估值过高的公司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

对冲基金Seabreeze Partners Management总裁道格•卡斯(Doug Kass)表示:“目前的股市肯定存在投机性过剩的现象。我认为,并不是整个市场都处于泡沫危机之中。但生物科技和部分互联网股票确实有处于泡沫危机爆发前期的迹象。我们已经看到了泡沫式危机现象的出现。IPO市场看起来尤其像处于泡沫危机之中,这种情况非常严峻,因为IPO市场同样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爆发的第一个领域。”

目前尚不清楚的是,这两大板块未来到底将经历何种走势。不过至少从目前来看,它们似乎并没有给其他板块带来太大的影响。上市公司的市盈率(股价与预期每股收益的比率)是衡量公司表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根据市场研究机构Bespoke Investment Group提供的数据显示,2000年,在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中,市值排名前十位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62.6倍,而目前的这一平均市盈率则仅为16.1倍。2000年3月,思科的市盈率高达196.2倍,位居这份市值排名前十位公司榜单的首位,甲骨文以148.4倍的市盈率排名第二。当如此高的市盈率遭遇投资者投资兴趣转移时,股价随即就出现大幅下跌。

大盘股市令人欣慰

令投资者感到欣慰的是,虽然目前大盘股市的股价都非常高,但与2000年相比,目前大盘的高股价在很大程度上有净利润数据作为支撑。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当互联网泡沫在2000年爆发时,股市的下行趋势令多数公司的股价都出现了大幅下跌。而当King Digital上市首日股价下跌16%时,大盘股市并未因此受到大范围影响,这也是一些业内人士对此拍手叫好的原因,

美国著名券商LPL Financial的首席市场策略师杰弗里•克雷恩托普(Jeffrey Kleintop)表示,如果个别公司股价的大幅下跌并没有导致大盘股市出现过多的泡沫爆发迹象,那么这种股价下跌有可能是好消息。

克雷恩托普指出:“如果大盘股市与部分主要成分股的涨幅趋势略有违背,那么这是可以接受的结果。我们似乎发现,现在投资者开始在今年更加关注价值股,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对于很多公司来说,净利润将会继续实现增长。”

一旦股市呈现上升趋势,其背后的推动力一定是净利润等硬性数据,而并非是虚幻的狂热思想。

]]>
互联网泡沫是否存在?–数据信息图 //www.otias-ub.com/archives/23834.html Thu, 09 Feb 2012 10:12:30 +0000 //www.otias-ub.com/?p=23834 是否存在互联网泡沫?经历过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的评论家们在Facebook上市前夜向人们提出了这个担忧。2000年的.COM公司们疯狂的追求用户数量,却无所谓是否能盈利。而如今,Facebook以5亿的用户群傲立群雄,Twitter、Skype、Linkedin、Groupon也不甘示弱,纷纷追求更多的用户数。但他们的盈利呢?投资者对他们的估值是否处于理性状态?以下面这张信息图来供大家参考。

Via: picsa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