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29 Nov 2023 12:10:22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芝加哥大学:研究发现牛肉和乳制品中的脂肪酸可增强免疫细胞的癌症反应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3505.html Wed, 29 Nov 2023 12:10:22 +0000 //www.otias-ub.com/?p=1663505

饮食已被证明可以提供一系列健康益处,包括预防癌症扩散或加强疾病的治疗。 然而,由于食物的多样性和饮食代谢的复杂性,人们对特定营养素如何影响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知之甚少。

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构建血液营养化合物库并筛选其内容来解决这一困境,以确定影响癌症发展及其对治疗反应的营养物质。

“有很多研究试图破译饮食与人类健康之间的联系,但由于人们吃的食物种类繁多,很难理解其潜在机制,”该研究的通讯作者陈静说。 “但如果我们只关注从食物中提取的营养物质和代谢物,我们就会开始看到它们如何影响生理和病理。”

研究人员的库包含 255 种生物活性营养衍生分子,他们筛选了这些分子通过激活免疫系统的效应 CD8+ T 细胞来影响抗肿瘤活性的能力。 当幼稚 T 细胞遇到抗原时,它会分化为效应 T 细胞。 细胞毒性 CD8+ T 细胞负责杀死癌细胞或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是一种效应 T 细胞。 在他们的“前六名”中,他们认为反式牛油酸(TVA)是表现最好的。

“通过关注能够激活 T 细胞反应的营养物质,我们发现了一种实际上可以通过激活重要免疫途径来增强抗肿瘤免疫力的营养物质,”陈说。

TVA是一种天然反式脂肪酸,主要来自反刍动物、牛、羊等食草动物的肉脂肪,以及牛奶和黄油等乳制品; 人体无法自己产生。 有趣的事实:TVA 的名字源自拉丁语,意为牛,vacca。 只有大约 20% 的 TVA 被分解成其他副产品,其余 80% 在血液中循环。“这意味着它肯定还有其他作用,所以我们开始更多地研究它,”陈说。

通过对不同肿瘤类型的细胞和小鼠模型进行实验,研究人员发现,与喂食对照饮食的小鼠相比,给小鼠喂食富含 TVA 的饮食可显着降低黑色素瘤和结肠癌细胞的肿瘤生长潜力。 TVA 饮食(而非对照饮食)导致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 中的 CD8+ T 细胞数量增加,这些细胞将癌细胞识别为异常细胞并穿透肿瘤的微环境杀死它们。 膳食 TVA 可减少肿瘤中 CD8+ T 细胞的耗竭,并促进细胞功能,包括存活。 TVA 饮食不会影响无肿瘤小鼠的 CD8+ T 细胞群和功能,这表明饮食 TVA 对 T 细胞的影响可能依赖于产生免疫反应。

研究人员进行了分子和遗传分析,以确定 TVA 对 T 细胞的影响,包括一种监测单链 DNA (ssDNA) 转录的新技术,称为酮醛辅助单链 DNA 测序 (KAS-seq)。 分析表明,TVA 使免疫细胞表面受体 GPR43 失活,该受体通常由肠道微生物群产生的短链脂肪酸激活。 TVA 压倒短链脂肪酸,激活 CREB 通路,这是一种涉及多种功能的细胞信号通路,包括细胞生长、存活和分化。 研究人员还发现,从 CD8+ T 细胞中去除 GPR43 受体的小鼠模型缺乏增强的抗肿瘤能力。

研究的最后一步是分析接受嵌合抗原受体 (CAR)-T 细胞淋巴瘤免疫治疗的患者的血液样本。 CAR-T细胞疗法使用基因改造的T细胞来更有效地定位和摧毁癌细胞。 研究人员发现,TVA 水平较高的患者往往比水平较低的患者对治疗反应更好。 他们还测试了白血病细胞系,发现 TVA 增强了 blinatumomab(一种作用于 T 细胞的免疫治疗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的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TVA 可用作膳食补充剂,以提高基于 T 细胞的癌症治疗的有效性。 然而,研究人员很快指出,重要的是营养素本身,而不是食物来源,建议不要食用过多的红肉和奶制品来提高 TVA 水平,这可能对健康有害。

该研究强调了新兴的代谢组学领域(对细胞代谢产物的大规模研究)对于了解我们的饮食结构如何影响我们的健康的重要性。

“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只有几百种来自食物的代谢物最终在血液中循环,因此这意味着它们在我们的生物学中可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陈说。 “看到像 TVA 这样的单一营养素对目标免疫细胞类型具有非常有针对性的机制,在整个生物体水平上产生非常深刻的生理反应 – 我发现这真的令人惊奇和有趣。”

该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
尼尔森IQ:乳制品在后疫情时代如何跑赢未来? //www.otias-ub.com/archives/1541678.html Sat, 24 Dec 2022 05:01:34 +0000 //www.otias-ub.com/?p=1541678 在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偏好及零售市场都不断变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乳品行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于乳品品牌商而言,想在积极应对挑战的同时抓住新的发展机遇,掌握真实靠谱的权威数据,是智胜市场的利器。尼尔森IQ消费品行业研究总监赵亭受乳制品工业协会邀请,在12月3日举办的“乳制品消费及市场发展论坛”中带来了一场“后疫情时代下快消市场和乳品行业趋势”的精彩分享。

快消品全渠道:不确定市场下线上线下增速趋同

受疫情影响,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同比增速在二季度大幅度下滑,下半年开始回升,8月增速达到今年以来的最高5.4%,9月又开始向下波动,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依存。根据尼尔森IQ的监测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整个快消市场全渠道的增速在波动中持续放缓。2020年疫情年,线上渠道的高速增长拉动了整个快消行业全年增速为正。2021年线上渠道的增速开始放缓,线下渠道逐步恢复,而今年线上和线下渠道增速进一步趋同。

纵观消费品市场,去年前三季度,除粮油主食外,饮料、零食、酒类等快消品主要品类的增速都为正,而今年刚好相反,除了粮油主食的增速为正,其余品类为负,可见生活必需品在疫情下仍是“硬通货”。纵观乳品市场,去年,乳品以7.9%的增速排名第二,仅次于饮料的11.7%,可见疫情使消费者对健康和免疫力的关注增强,也为乳品行业的增长注入了动力。虽然今年前三季度整个乳品呈现负增长,但不同细分市场中也有增速为正,甚至是双位数增长的品类。线上市场的销售重要性占比越来越高。线上线下的销售旺季仍然显著,但旺季的销售峰值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呈下降态势。

消费者:更理智更注重成分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他们在新常态下变得更加理智,也更注重所购买产品的组成成分。面对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和压力,消费者信心指数在2020年疫情过后基本保持稳定,但从今年3月开始呈现断崖式下跌。与前两年相比,疫情带给消费者的影响除了健康和卫生之外,又新增了价格和促销这两个关注点。在尼尔森IQ监测的80多个品类当中,超过一半的食品品类和超过1/4的非食品品类的均价都呈现上涨态势。53%的消费者在调研中表示,他们明显感受到了日常物价的上涨,且面对相同的折扣力度,消费者在后疫情时代的响应程度要远高于疫情前。

根据尼尔森IQ针对全球消费者的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和其他国家的消费者在经济压力下应对调整消费水平的策略有很大不同:中国消费者倾向于利用线上渠道去寻找更经济实惠的选择,更多地选择自己熟悉品牌的大包装产品,同时更关注产品的核心价值,对非核心功能的要求有所缩减。这说明消费变得更加理智。

调研还显示,相比于去年,今年消费者在更加注重产品性价比的同时,也更加关注产品的成分。例如,消费者购买低鲜产品时的首要考虑因素包括成分,如蛋白质含量、钙含量的高低,以及是否纯天然无添加。同时,有机、高蛋白纯天然这些和成分相关的因素也是消费者购买低鲜产品时愿意支付溢价的前三大因素。

产品:更高端更健康

虽然今年前三季度乳品市场整体萎缩,但下跌的大品类内仍有一些细分在增长。首先是更高端的产品。尽管低温鲜奶整体在今年上半年有所下跌,但23-30元每升和30-40元每升的中高端产品销售份额却呈上涨态势。同时,23元每升以上的产品对比去年销售份额扩大。常温白奶也有类似的趋势:基础产品的增长基本停滞或者下跌,但2.2元每百克以上的产品却保持双位数的增长。可见经济压力下消费者并没有放弃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仍然追求乳制品的产品品质

其次能保持增长的细分是更健康的产品。低温酸奶整体去年和今年上半年销售额的增速都为负的10%,但仍有部分细分品类增速喜人:控糖酸奶今年上半年的销售额增速接近50%,且价量齐升,高价位段的增速高于低价位段。0添加酸奶的表现虽不及控糖酸奶,但在整体大环境下跌的趋势下仍保持了双位数的增长。可见消费者对品质更好、成分更健康的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增加,乳制品产品有向更高端、更健康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渠道:更便捷更高效

目前整个快消品零售市场的渠道结构中,线下实体零售占比超过了60%,仍是整个快消渠道的中流砥柱。其中大型渠道、特别是大卖场的销售额占比和增速近两年持续下降,而近场小业态如便利店、食杂店等在疫情之后迅速反弹,去年的增速接近10%。可见消费者越来越看重购买的即时性和便利性

液态乳品的市场趋势和快消渠道整体类似,去年上半年除大卖场以外,其余线下渠道都呈增长态势,且便利店和食杂店等近场小业态的增速更快。今年上半年线下渠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大环境影响,但中小型渠道所占的销售额份额保持提升。

纵观快消品市场,乳品在线上销售的占比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传统电商渠道最近两年的增速放缓,快消市场亟需新的增长点来重拾信心,而借疫情发展起来的新兴渠道,比如O2O、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让我们又看到了快消市场新的增长点。其中,O2O作为和乳品最为相关的新兴渠道,凭借线上下单、线下履约、即时配送的便捷交易形式,在后疫情时代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从品牌商的角度来看,在传统电商流量红利逐渐消失,获客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之下,O2O为品牌商们提供了获客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获得溢价的增长机会。而对消费者来说,O2O这种小时级的消费方式真正满足了对即时性和便利性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O2O的即时性为消费者提供了宝贵的时间价值,因此也可不同程度地产生溢价。根据尼尔森IQ对多个品类的O2O和线下现代渠道的销售排名前20的单品当中的重叠单品的价格比对发现,O2O存在明显溢价

目前O2O在线上渠道的销售额占比仅占2%,但增速高达50%。根据尼尔森IQ监测到的主要快消品类线上、线下、O2O的销售数据显示,大部分品类O2O增速都大于线上和线下渠道。对液奶来说,去年O2O增速接近50%,远高于线上线下渠道增速,而酸奶的O2O增速也达到了16%。对乳制品品牌商来说,如何抓住O2O带来的增长机会?企业需抓住产品策略、平台选择策略、营销策略、供应链策略等风口。

1、O2O选品策略

尼尔森IQ的监测数据显示,O2O上销量比较大的品类,如母婴、乳品、粮油等,其前十大畅销单品和线下现代渠道中前十大的畅销单品的重叠率很高,母婴品类达80%,乳品达50%,且这前十大畅销单品在O2O的销售额占比也较高,乳品达40%-45%左右。所以品牌商在选品时可以以线下畅销大单品为基础,同时结合消费者偏好,直接将线下大单品上翻到O2O上。

2、关注和把握O2O的产品风向

尼尔森IQ的监测数据显示,高端化和健康升级是消费者在O2O上购物的重要趋势,例如,奶粉的爆款产品有越来越高端化的趋势,液奶中有机概念的产品在畅销单品中占比也越来越突出。因此,通过数据及时把握消费者关注的核心利益点,是乳制品品牌商快速高效调整和优化产品策略的重要策略。

3、善用以品带品

消费者在O2O上购物时,更容易受到促销和凑单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适时推荐相关产品,比如对买谷物的消费者推荐鲜奶,对买水果的消费者推荐酸奶,可以提高产品的销售转化率。通过品类间天然的关联性和有效的运营策略配合,可以更高效地带动产品的销量。

在快消市场新常态的当下,无论是人的需求,货的升级还是场的变化,都不是独立发生的,只有把它们都放在一个系统中,去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一起联动的,才能更敏捷地捕捉、更深刻地理解快消市场、乳品品类正在发生的变化,从而抓住潜在的增长机会,跑赢未来。

]]>
2022年7月中国乳制品市场监测月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474670.html Sun, 07 Aug 2022 02:02:44 +0000 //www.otias-ub.com/?p=1474670

一、全球市场

1.1生产

20225月全球主要出口国原奶产量同比下降2.3% 

20225月全球主要出口国原奶产量继续延续同比下降趋势,主要集中于美国、欧洲、大洋洲几大产区,南美、阿根廷小幅增长。其中乌克兰3-5月原奶产量未发布,暂以分别同比下降21.0%23.0%26.7%预估。

12015-2022年乳制品主要出口国牛奶产量的年同比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USDA, Clal, DCANZ, UDMDatabase(乌克兰3-5月产量数据暂未发布,以同比-21.0%-23.0%-26.7%估计)

6月新西兰产奶量同比增长1.0%,强降雨或将影响产季高峰产奶量

20226月新西兰产奶量(按乳固体计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0%,但6月产奶量通常为全年最低,基本只占整个产季产奶量的1%,受天气影响,洪水席卷了大部分地区,坎特伯雷的降水量屡创新高。拉尼娜通常会在春季带来降水,并于夏季带来干旱,目前看来这种天气模式将与去年一致,继续延续下去,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无疑将给新的产季产奶量带来负向影响。

有报告显示称,北岛主产区怀卡托地区的牧草生长情况明显低于预期,该地区牧场已在考虑增加补充饲料以满足奶牛的正常产奶,但其他的牧场在此时同样做出迅速反应的可能性不大,如果持续性的降雨继续延续至8月,当期产奶量将有很大可能难以达到一个良好的峰值,从草情图中也可看出,缺乏日晒给牧草的生长带来了明显的影响。因此结合这一情况,补充饲料以及高企的氮肥价格将继续成为影响原奶成本的一大重要因素。

根据NZX最新报告预测,其继续调低22/23新产季奶产量,同比21/22产季下降1.9%。其他新西兰主要厂商对于新西兰新产季产奶量的预测在同比0%-3%不等。

2:新西兰墒情图

数据来源:NIWA

3:新西兰北岛草情指数

数据来源:Bloomberg

4:新西兰南岛草情指数

数据来源:Bloomberg

20225月欧盟27国和英国奶产量同比下降1.4%

欧盟27国和英国产奶量继续下降,5月同比下降1.4%,德国、法国、英国、荷兰以及爱尔兰分别同比下降1.8%1.9%1.2%0.8%2.4%。俄乌冲突使得饲料、肥料、天然气以及原油供应端压力继续加剧,增加了养殖成本,使得北半球许多农场通过减产来减缓成本压力。此外环境保护法在考验农民对此适应性的同时也对农场生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5月欧洲乳制品出口量整体同比下降8%,截至5月全脂出口量同比下降11%5月全脂粉、脱脂粉、无水油及奶酪出口量均同比下降,分别为16%18%17%1%

2022年第28周(711-717日)周度数据显示,法国奶产量同比下降0.2%,德国奶产量同比上升0.3%,英国奶产量同比下降0.6%。对比前几周数据,已于近月初见出现正向增长。

5:欧洲主要国家周度原奶产量

数据来源:EuroStat

62014-2022年欧盟原奶价格

数据来源:CLAL

7:欧洲脱脂粉价格指数及黄油价格指数(单位:欧元/吨)

数据来源:EEX

欧盟(EU 27)各类乳制品产量的同比增速情况如下表所示。据统计,20225月脱脂粉、全脂粉、奶酪产量分别同比下降3.1%6.0%1.6%,黄油产量同比持平;20221-5月累计产量全部呈不用比例同比下降。

120225月欧盟27国各类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速

数据来源:European Commission, Milk Market Situation

20226月美国原奶产量同比增长0.2%

20226月美国原奶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0.2%。从最新的奶牛存栏量数据可以看出,6月奶牛存栏量继续呈同比降低,但较5月环比增长约4000头,且奶牛单产量虽环比下降,但同比较去年同期增长1.0%,因此拉动了当月原奶产量。

8:美国奶牛月度存栏量

数据来源:CLAL

根据美国5月份乳制品出口数据显示,乳制品出口总量同比增长9%。其中全脂粉出口量同比增长18%,主要来自对北非及南美的强势出口;脱脂粉出口量同比降低9%,主要由于对中国、中东、南美的出口量分别大幅同比减少40%62%8%

225月美国脱脂粉(含NFDM)产量约10.5万吨,同比减少4.1%5月底脱脂粉库存环比小幅增长,同比降低9%

9:美国脱脂粉月度库存

数据来源:CLAL, USDA, 单位:磅

国内原奶价格持续走低,奶牛饲养成本仍居高不下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20226月月度生鲜乳均价约4.14/公斤,之后生鲜乳价格环比和同比均继续下降。6月玉米月度均价3.00/千克,环比下跌1.0%,同比持平;豆粕月度均价4.51/千克,环比下跌1.1%,同比上涨20.3%

另外据海关统计,1-6月我国进口干草累计81.77万吨,同比增长6.9%,进口金额37570.75万美元,同比增长38.6%,平均到岸价459.45美元/吨,同比增长29.6%

各省市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生鲜乳交易参考价

河北发布第三季度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为4.19/公斤,最低限价3.94/公斤;黑龙江发布第三季度生鲜乳交易参考价格为4.10/公斤,最低不低于3.95/公斤;上海发布2022年下半年生鲜乳收购基础价为4.11/公斤,上海地区奶牛场2022年下半年度生鲜乳平均生产成本为4.2/公斤;山东省确定第三季度生鲜乳交易参考价为4.15/公斤;四川省下半年生鲜乳收购指导价格为5.21/公斤,最低限价4.96/公斤。

10:中国主产省周度原奶价格(2020-2022

数据来源:农业部

1.2贸易

20226月无水奶油进口增长强势,其他品种均呈不同比例下降

20226月无水奶油进口量同比增长64%,其他产品均同比下降。6月全脂粉进口量3.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3.3万吨,同比减少约48%,自3月开始已连续同比下降4个月;1-6月全脂粉进口量总计约50.3万吨,同比减少约6%。新西兰6月向中国出口全脂粉约3.2万吨,同比下降64%

自今年3月以来,国内各地疫情频发。上海市内阳性病例仍旧断断续续时有发生,多区域继续小区级别封禁;其他地区包括天津、山东、河南、广东、甘肃等地于近期出现疫情反弹,继续落实严格防疫政策。随着上半年已过,疫情对于乳制品行业的消费影响已十分显著,据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乳制品产量275.1万吨,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仅1%。这与再创新高的原奶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统计局上半年统计公报称,2022年上半年原奶产量同比增长8.4%。,据我们了解,国内喷粉(尤其是西北地区)已持续至7月,全脂粉的库存消耗依旧是推动市场价格回归正常水平线的重要推动力。

但由于此前高企的原料成本,以及因疫情影响的生产节奏放缓,许多终端生产厂商采取随用随买,减少囤货的原料购买策略。但随着近期GDT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持续走弱,贸易商及终端工厂的采购有一定恢复。我们预计随着三季度进口量的继续减少和国内消费的恢复,国内库存将继续下降,四季度进口量将随着价格下行有所恢复,但由于近期消费反弹弱于预期,我们也相应调低了四季度的进口预期;尽管如此,由于2023年全脂粉及脱脂粉优惠关税配额已于2022年使用完毕,11月及12月到港产品将不会压港至明年1月清关,因此我们预期四季度进口量仍将出现虚假强劲增长

22022年中国全脂奶粉进口量预期

数据来源:GTT, Olam

20226月脱脂粉进口量2.4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约1万吨,同比下降30%1-6月脱脂粉进口量合计17.3万吨,较去年减少5.8万吨,同比下降25%

从分产地明细来看,来自澳大利亚和美国的脱脂粉进口量6月分别同比上升9%5%,其他主产区均同比大幅下降,6月总进口量同比下降30%。对比1-6月整体数字,来自全球主产区的脱脂粉进口量全部呈不同比例同比下降,2022年上半年进口总量同比下降25%

在脱脂粉供应端较为短缺的大环境下,前期脱脂粉价格一路飙升,然而自3月以来受国内防疫政策的影响、脱脂粉与全脂粉价差的扩大,消费端需求显著下降,带动市场价格随之持续走低,终端工厂及国内贸易商对脱脂粉均持有观望态度,最终购买及价格的回升仍需终端需求的推动。

3:中国脱脂粉进口量分产地明细-6

数据来源:GTT, Olam

4 20226月中国乳制品进口情况

数据来源:GTTYoY: 同比增长;LME: Liquid Milk Equivalent 液奶当量)

1.3消费

6月乳制品产量同比增长0.3%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1-6月乳制品产量1510.9万吨,同比增长1.0%,其中6月产量275.1万吨,同比增长0.3%

上半年消费市场经受疫情冲击,6月市场销售加快恢复

上半年,受疫情多发频发等因素影响,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市场销售同比下降。但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以及促消费政策发力显效,消费市场逐步回暖,6月份多数商品零售增速回升,餐饮消费持续恢复,部分地区市场销售明显改善,实体店铺经营向好,消费市场显现出加快恢复态势。

新冠肺炎疫情对市场销售冲击较大。上半年,本土疫情多点散发,波及全国大多数省份,消费市场运行承压,345月份市场销售连续下降。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3.3%,二季度下降4.6%。城乡市场销售均有所下滑,上半年城镇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分别下降0.8%0.3%

6月份市场销售增速转正。随着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好转,促消费政策效应显现,消费市场加快恢复。6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在5月份比4月份降幅收窄基础上实现由降转升;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8.1%,而5月份为下降6.5%

总体看,6月份消费市场呈现加快恢复势头,但上半年消费市场运行承压,餐饮收入及限下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仍未转正。下阶段,要落实落细一系列支持市场主体、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促消费相关政策,推动消费市场持续恢复。

原文链接:http://www.stats.gov.cn/tjsj/sjjd/202207/t20220715_1886496.html

二、GDT

2.1313GDT拍前投票结果

82日第313次拍卖盘前分析,我们发出的价格走势预测投票,投票结果如下:

12:第313GDT乳业在线拍前投票预测结果

数据来源:乳业在线

2.2313GDT拍卖综述

20229– 20232月发货,投放量同环比均有所增加,主要增量来自于全脂奶粉、脱脂奶粉;拍卖再次大跌5%,均价下行至3913美元;成交27500吨,成交量大涨28%;主要品种无一上涨,无水油和奶酪较为抗跌,其它品种暴跌收场。

132008-2022年各产品GDT成交均价

数据来源:GDT,乳业在线

本次拍卖中,中国大陆买家都在看打脸的飞机,参拍欲望不高,仅仅在黄油上再次占据了66%的购买额度;东南亚支撑了2个奶粉品种的大盘;无水则是中南美独占鳌头,东南亚中东平分秋色;车达奶酪则主要靠中东大户进行了顽强抵抗。

14:第313GDT主要购买国成交比例

数据来源:GDT

本次拍卖中,中国大陆买家都在看打脸的飞机,参拍欲望不高,仅仅在黄油上再次占据了66%的购买额度;东南亚支撑了2个奶粉品种的大盘;无水则是中南美独占鳌头,东南亚中东平分秋色;车达奶酪则主要靠中东大户进行了顽强抵抗。

5:第313GDT主要品种各合同期价格

数据来源:GDT,无水奶油价格为Premium 210kg drum-NZ价格,无盐黄油价格为Unsalted 25kg – NZ价格,切达为Young-NZ价格,阿拉脱脂为Arla-Medium Heat Regular-EU价格,脱脂奶粉为Fonterra – Medium Heat – NZ价格,全脂奶粉为Fonterra – Regular – NZ价格

三、现货市场

3.1 全球主要产区市场价格

6:第30周全球主要市场乳制品现货价格

数据来源:乳业在线

来自: 乳业在线

]]>
WCRF&AICR:调查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摄入较多的乳制品与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总体癌症风险较高相关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9811.html Tue, 24 May 2022 12:21:10 +0000 //www.otias-ub.com/?p=1439811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乳制品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乳制品不仅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2和B12、以及钙等营养素,奶中的乳糖还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然而,在全球范围内,关于乳制品对癌症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所(WCRF/AICR)指出,乳制品可能有利于预防结直肠癌,但乳制品摄入量较高与前列腺癌的风险较高相关。

由于很多中国人很难消化吸收乳糖,且乳制品的摄入量一直较低,在中国人群中开展的相关研究十分有限。

近期,一项发表在BMC Medicine的研究,为中国人吃乳制品对癌症的影响增添了重要证据。对中国不同地区50万人随访超过10年的数据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摄入较多的乳制品与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总体癌症风险较高相关。论文中指出,针对乳制品与癌症风险,该研究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这项研究由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河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的多位专家共同合作完成。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也客观表示,尽管调整了一系列混杂因素,但这项研究还不足以确认这种关联就是因果关系。这些发现以及未来更多研究的证据积累,可能为适合中国人群的癌症预防循证饮食建议提供重要信息。

目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2岁及以上健康人群每天饮奶类300毫升~500毫升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研究方法

这项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基于中国嘉道理生物样本库(CKB)开展,覆盖了约51万人。这些参与者在2004-2008年期间加入研究,当时平均年龄为52岁,分别来自青岛、哈尔滨、海口、苏州和柳州的五个城市区域,以及在四川、甘肃、河南、浙江和湖南的五个农村区域。所有参与者在加入研究时没有患癌症。

研究者通过问卷,记录了参与者过去1年的饮食习惯。为了便于评估膳食,研究者将所有食物分为12个组,即大米、小麦制品、粗粮制品、红肉、家禽、鱼、蛋、总乳制品、新鲜蔬菜、腌制蔬菜、新鲜水果、和豆制品;并将食物摄入频率分为5类,即每天吃、每周4-6天、每周1-3天、每月吃、从不/很少吃。参与者的生命健康情况根据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癌症登记处和全国健康保险索赔数据库的信息确定。

研究结果

在所有参与者中,平均每天乳制品的摄入量为37.9克。有20.4%的参与者至少每周食用1次乳制品(有定期食用的习惯),他们平均每天的摄入量为80.8克。有68.5%的人从不或很少食用乳制品。无论男女,城市地区的乳制品摄入量都高于农村地区。

平均随访10.8年后,共有29277人患癌症。研究者按高危年龄、性别和地区进行分层,并根据癌症家族史、教育、收入、酒精摄入量、吸烟、体力活动、大豆和新鲜水果摄入量、以及体重指数(BMI)进行了调整后分析得出:乳制品的摄入量和癌症总体风险、以及某些特定部位的癌症风险呈显著正相关(P<0.05)。

具体来说,每天摄入乳制品每增加50克:

与癌症总体风险增加7%有关(HR=1.07,95% CI 1.04–1.10);

与肝癌(n=3191)的风险增加12%有关(HR=1.12,95% CI 1.02–1.22),且与乙肝感染无关;

与女性乳腺癌(n=2582)的风险增加19%(HR=1.19,95% CI 1.01–1.41)有关;

与淋巴瘤(n=915)的风险增加17%(HR=1.17,95% CI 1.07–1.29)有关。

多次校正数据后研究者发现,乳制品摄入情况与淋巴瘤发生风险的关联没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也没有观察到乳制品的摄入和结直肠癌或其他部位的癌症有显著关系。

研究者还发现,与不吃或少吃乳制品的人相比,有定期食用乳制品习惯的人:

更可能是女性、受过高等教育、收入水平较高,并且健康情况通常更好,但是有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病史的比例也略高。

平均身高更高(高0.6厘米)、腿更长(长0.3厘米)。

体重和BMI均较低,在男性中BMI平均低0.4 kg/m2,在女性中BMI平均低0.5 kg/m2。但没有观察到乳制品的摄入与腰围或体脂有明确的关联。

总结

论文中总结道,在乳制品摄入量相对较低的中国成年人中,摄入较高的乳制品可能与肝癌、女性乳腺癌和淋巴瘤风险较高相关。乳制品的摄入情况对癌症的影响独立于其他生活方式因素(包括肥胖)。其可能的机制有:

摄入较多的乳制品可能会导致血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增多,这在细胞增殖和癌症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牛奶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支链氨基酸、乳糖和IGF-I,可以激活和增强雷帕霉素复合物1(mTORC1,rapamycin complex 1)信号传导的机制,从而促进细胞增殖,可能导致致癌。

乳制品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反式脂肪酸可能与胰岛素抵抗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相关,这可能是肝癌和淋巴瘤发展的危险因素。

近几十年来,尽管中国人的乳制品摄入量已大幅增加(平均摄入量从1992年的14.9克/天增加到2012年的24.7克/天),但仍远低于其他国家(如2015年美国人均摄入量约为400克/天)。该研究对身高的分析结果也支持乳制品在减缓骨质流失中的作用。

论文表示,该研究也有局限性,比如问卷调查中仅收集了一部分主要食物组的摄入情况,没有总能量、特定营养素(例如SFA和钙)或特定乳制品的摄入量。而且,尽管记录了大量癌症病例,但某些不太常见的癌症部位(例如前列腺癌)的统计效力仍然很低,即使对于常见癌症类型,病例数也可能尚不足以在亚组分析中得出可靠结果(例如难以分析雌激素受体状态相关的乳腺癌风险)。

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探索乳糖不耐症在乳制品摄入与癌症风险之间的潜在中介作用。期待未来的研究能够确定其因果关系和潜在机制。

参考资料

[1] Kakkoura, M.G。, Du, H。, Guo, Y。 et al。,(2022)。 Dairy consumption and risks of total and site-specific cancers in Chinese adults: an 11-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0.5 million people.BMC Med 20, 134 (2022)。 https://doi.org/10.1186/s12916-022-02330-3

自 药明康德

]]>
中国医学科学院:研究发现中国成年人经常食用乳制品者的癌症总体发病风险提高9% //www.otias-ub.com/archives/1430687.html Sat, 07 May 2022 12:51:17 +0000 //www.otias-ub.com/?p=1430687

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对50余万人平均随访近11年的研究显示,在中国成年人中,更多的乳制品摄入与更高的肝癌和女性乳腺癌风险相关。相关研究5月6日发表于开放获取期刊《BMC医学》。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余灿清和合作者利用中国嘉道理生物库前瞻性研究从510146名中国成年人收集的数据,分析了乳制品摄入量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关系。该研究在2004-2008年间从全国10个不同的地区(5个城市地区和5个乡村地区)招募年龄介于30至79岁的志愿者。这10个地区的选择是为了涵盖广泛的风险因素和疾病模式,97%的参与者为汉族人,其中59%为女性,44%居住在乡村地区。

经过培训的医学专业人员在当地专门设立调查点,通过问卷形式向参与者收集包括乳制品在内的主要食物种类的食用频率信息,以及他们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在本项研究所包含的51万余人中,20.4%的人经常食用乳制品(每周至少一次),68.5%从不或很少食用乳制品,人群平均乳制品的消耗量为每天37.9克,而经常食用者的平均消耗量为每天80.8克。

12916_2022_2330_Fig1_HTML.webp

在平均10.8年的随访期间,共记录到29277个年龄介于35-79岁的癌症病例。对包括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抽烟、饮酒、体力活动、癌症家族史、身体质量指数(BMI)、大豆和新鲜水果摄入量以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情况(针对肝癌)等一系列可能导致混杂效应的因素进行调整后,研究人员发现,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风险呈显著性正相关。

研究者发现,经常食用乳制品者的癌症总体发病风险提高9%、肝癌发病风险提高18%以及女性乳腺癌风险提高22%。每天每多摄入50克乳制品,总体癌症风险、肝癌风险和女性乳腺癌风险就会分别提高7%、12%和17%。他们还发现,经常食用乳制品者的淋巴瘤发病风险升高23%,但此关联在多重检验校正后失去了统计学显著性。该研究并未发现乳制品摄入与结直肠癌、前列腺癌或其他种类癌症的发病风险有显著性关联。

“我们的研究是迄今为止在中国人口进行的关于乳制品摄入与癌症发病风险的首个也是规模最大的研究。”该研究通讯作者、牛津大学博士杜怀东说。

2.webp

截至目前,关于食用乳制品是否会影响癌症风险的总体证据在全球范围内并不一致。杜怀东表示,在中国,乳制品消费量远低于欧洲和北美,且人们通常食用的乳制品类型也略有不同。例如,中国人消耗的乳制品主要为牛奶而芝士和黄油的消耗量非常低。另外,大部分中国人属于乳糖不耐受(不能产生足够的乳糖酶来分解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因而无法很好地代谢乳制品。因此在中国人群中研究乳制品摄入与癌症风险的关联十分重要。

作者提醒,这项研究仍存在局限性,包括癌症病例的数量可能不够多,无法对一些不太常见的癌症类型进行可靠的统计学分析(比如淋巴癌和前列腺癌)。该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而非随机对照试验因此所观察到的关联性并不能用于确定乳制品摄入和癌症风险之间的因果关系。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探索因果关系和潜在的底层机制。

“虽然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食用乳制品和某些癌症之间可能存在直接关联,但必须意识到乳制品所含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十分重要。仅仅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而限制乳制品的摄入是不明智的。”作者提醒道。

自 中国科学报

]]>
魔镜市场情报:2021年一季度乳制品舆情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236807.html Tue, 27 Apr 2021 02:32:52 +0000 //www.otias-ub.com/?p=1236807 近三个月,乳制品各重点品牌的相关原创推文数量在1月16至2月15日之间达到高点,春节过后,热度先减后增;蒙牛、伊利乳制品品牌相关原创推文平台主要集中在微博平台,认养一头牛的相关推文原创品牌集中在新闻平台(小红书、今日头条),短视频也在乳制品原创推文平台中占据一席之位。

近三个月,认养一头牛相关原创推文在口感口味维度声量占比最高,相比于蒙牛、伊利,消费者更关注认养一头牛的口感口味维度,如:“浓郁”、“奶香”等。乳制品重点品牌相关原创推文在特定功能维度占比相近,都为20%左右。相比于蒙牛、伊利,认养一头牛相关原创推文在选购参考、价格关注、配套服务维度声量占比较少。

以下为报告全文:

如需各目类商品电商数据,请联系:微信 7281670

]]>
2020年11月中国奶业贸易月报 //www.otias-ub.com/archives/1192288.html Fri, 04 Dec 2020 14:32:21 +0000 //www.otias-ub.com/?p=1192288
01、奶业贸易概况

乳品贸易概况

1.1.1  1-10月进口干乳品+9.2%至183万吨,液态奶+10.4%至84万吨

2020年1-10月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267.5万吨,同比+9.6%,进口额96.85亿美元,同比+5.5%,折合生鲜乳1549万吨,同比+9.3%(干制品按1:8,液态奶按1:1折算)。

其中,干乳制品183.01万吨,同比+9.2%,进口额85.95亿美元,同比+4.5%,液态奶84.49万吨,同比+10.4%,进口额10.9亿美元,同比+13.9%。

从进口的主要品类来看,大包粉、婴配粉进口量略减,其余多数品类,尤其是奶油、乳清进口量大涨幅,奶酪和包装牛奶有所增长,其中:

大包粉  进口82.6万吨,同比-0.8%,进口额27.71亿美元,同比+10%,均价3355美元/吨,同比+10.9%,主要来自:新西兰占72.3%、欧盟占12.4%、澳大利亚占7.6%。

婴配粉  进口27.72万吨,同比-3%,进口额41.73亿美元,同比-4.1%,均价15055美元/吨,同比-1.1%,主要来自:欧盟28占71.5%、新西兰占20.6%。

奶  酪   进口10.6万吨,同比+12.7%,进口额4.84亿美元,同比+13.4%,均价4567美元/吨,同比+0.6%,主要来自:新西兰占56.6%、欧盟28占20.6%、澳大利亚占14%。

奶  油   进口9.6万吨,同比+41.8%,进口额4.63亿美元,同比+23.2%,均价4825美元/吨,同比-13.1%,主要来自:新西兰占82.6%、欧盟28占14.2%。

乳  清   进口50.63万吨,同比+37.5%,进口额6.72亿美元,同比+32.7%,均价1328美元/吨,同比-3.5%,主要来自:欧盟28占44.1%、美国占38.6%、白俄罗斯占8.7%。

炼  乳  进口1.87万吨,同比-32.1%,进口额0.32亿美元,同比-29%,均价1708美元/吨,同比+4.5%,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占52%、欧盟28占39.8%。

包装牛奶  进口81.71万吨,同比+11%,进口额10.4亿美元,同比+14.8%,均价1273美元/吨,同比+3.4%,主要来自:欧盟28占59.7%、新西兰占28.9%、澳大利亚占9.8%。

活  牛   进口23.54万头,同比+38.3%,其中来自澳大利亚13.38万头,新西兰7.71万头,智利1.33万头,乌拉圭1.12万头。进口活牛中海关归类的种牛仅为7.78万头,同比+38.7%,其中来自澳大利亚3.63万头,新西兰3.04万头,乌拉圭1.02万头,智利997头。

而从2020年10月单月看,在强劲需求的拉动下,进口乳品继续高速增长。2020年10月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26.76万吨,同比+27.9%,进口额8.79亿美元,同比+9.9%,折合生鲜乳139万吨,同比+25.7%(干制品按1:8,液态奶按1:1折算)。

其中,进口干乳制品16.05万吨,同比+25.2%,其中大包粉+24%、乳清+57%、奶油+59%、包装牛奶+34%,总进口额为7.49亿美元,同比+7.1%;进口液态奶10.71万吨,同比+32%,进口额1.3亿美元,同比+29.7%。

Table 1‑1中国乳制品进口情况2020

单位:万吨、亿美元、%

1.1.2  1-10月我国出口各类乳制品3.53万吨,同比-21.4%

中国乳制品出口量很小,多年来,主要出口产品一直是以向广东供应香港的鲜奶为主,近年来出口逐年下降,婴幼儿配方粉成为最主要出口产品,主要目的地同样是香港。

2020年1-10月我国共计出口各类乳制品3.53万吨,同比减少21.4%,出口额18206.48万美元,同比下降49.9%;10月我国共计出口各类乳制品2883.86吨,同比减少40.5%,出口额1603.35万美元,同比下降60.2%。

干乳制品  2020年1-10月中国共出口干乳制品1.07万吨,同比-50.8%,出口额1.56亿美元,同比下降54.1%,,主要三大类,婴配粉5709.04吨,占53.3%,炼乳2270.26吨,占21.2%,大包奶粉1204.75吨,占11.3%。

液态奶  2020年1-10月出口液态奶24594.9吨,同比增加6.1%,出口额2636.82万美元,同比增长7.8%,主要三大类,包装牛奶20558.48吨,占83.6%,酸奶4036.41吨,占16.4%。

牧草及饲料原料

1.2.1  干草进口2020年1-10月我国进口干草+11%至139万吨

荷斯坦从中国海关获得数据统计,2020年1-10月我国进口干草累计138.62万吨,同比+10.71%;进口金额49852.488万美元,同比+16.75%;平均到岸价359.64美元/吨,同比+5.55%。

其中进口苜蓿草总计111.99万吨,占干草进口量的80.72%,同比+6.73%;进口金额总计40544.53万美元,同比+14.38%;平均到岸价362.09美元/吨,同比+7.17%。

进口燕麦干草26.62万吨,占干草进口量19.21%,同比+31.41%;进口金额9306万美元,同比+28.21%;平均到岸价349.53美元/吨,同比-2.43%。

02、乳品原料贸易

乳品进口

2.1.1  干乳制品1-10月进口183.01万吨 同比增加9.2%

2020年1-10月进口干乳制品183.01万吨,同比增加9.2%,进口额85.95亿美元,同比增长4.5%,主要的三大类产品包括,大包奶粉82.6万吨,占45.1%,乳清50.63万吨,占27.7%,婴配27.72万吨,占15.1%。

10月进口干乳制品16.05万吨,同比增加25.2%,进口额7.49亿美元,同比增长7.1%,主要的三大类产品:大包奶粉6.24万吨,占38.9%,乳清5.59万吨,占34.8%,婴配2.54万吨,占15.8%。

2.1.2  大包奶粉1-10月进口-0.8%至82.6万吨,价格+10.9%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共进口大包奶粉82.6万吨,同比减少0.8%,进口额27.71亿美元,同比增长10%,平均价格为3355美元/吨,同比上涨10.9%,从新西兰进口59.74万吨,占72.3%,同比减少3.6%,从欧盟进口10.27万吨,占12.4%,同比减少12.8%,从澳大利亚进口6.24万吨,占7.6%,同比增加12.6%。

10月中国共进口大包奶粉6.24万吨,同比增加24.1%,进口额2.16亿美元,同比增长24.6%,平均价格为3458美元/吨,同比上涨0.4%,从新西兰进口3.2万吨,占51.3%,同比增加2.9%,从欧盟进口1.16万吨,占18.5%,同比增加12.2%,从澳大利亚进口0.73万吨,占11.8%,同比增加29.4%,从乌拉圭进口0.37万吨,占5.9%,同比增加3550.5%,从白俄罗斯进口0.33万吨,占5.2%,同比增加71.7%。

Table 2‑1中国大包粉进口量变化2016-2020

单位:万吨、亿美元、美元/吨

Table 2‑2中国大包粉进口来源地2020.1-10

单位:万吨、%

注:以2020年当年累计数排序,占比均为占全国进口总量的比重。

Figure 2‑1中国大包粉月度进口2019-2020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

2.1.3  乳清1-10月进口+37.5%至50.63万吨,价格同比-3.5%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共进口乳清50.63万吨,同比增加37.5%,进口额6.72亿美元,同比增长32.7%,平均价格为1328美元/吨,同比下降3.5%。

其中,从欧盟进口22.32万吨,占44.1%,同比增加31.1%,从美国进口19.53万吨,占38.6%,同比增加57.9%,从白俄罗斯进口4.43万吨,占8.7%,同比增加45.5%。

10月中国共进口乳清5.59万吨,同比增加57.4%,进口额0.8亿美元,同比增长80.3%,平均价格为1429美元/吨,同比上涨14.5%。

其中,从美国进口2.35万吨,占42.1%,同比增加78.4%,从欧盟进口2.33万吨,占41.6%,同比增加50.6%,从白俄罗斯进口0.45万吨,占8%,同比增加29.4%。

Table 2‑3中国乳清进口情况2020.1-10

单位:万吨、%

Figure 2‑2中国乳清月度进口2019-2020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

2.1.4  奶酪1-10月进口+12.7%至10.6万吨,价格+0.6%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共进口奶酪10.6万吨,同比增加12.7%,进口额4.84亿美元,同比增长13.4%,平均价格为4567美元/吨,同比上涨0.6%。

其中,从新西兰进口5.99万吨,占56.6%,同比增加9.8%,从欧盟进口2.18万吨,占20.6%,同比增加32.8%,从澳大利亚进口1.48万吨,占14%,同比增加2.2%,从美国进口0.62万吨,占5.8%,同比减少1.6%。

10月中国共进口奶酪0.84万吨,同比减少0.8%,进口额0.39亿美元,同比下降1.2%,平均价格为4678美元/吨,同比下降0.4%。

其中,从新西兰进口0.47万吨,占56%,同比增加5.2%,从欧盟进口0.22万吨,占26.8%,同比增加14.4%,从澳大利亚进口0.09万吨,占10.3%,同比减少24.8%,从美国进口0.04万吨,占4.4%,同比减少39.6%。

Figure 2‑3中国奶酪月度进口2019-2020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

2.1.5  奶油1-10月进口+41.8%至9.6万吨,价格同比-13.1%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共进口奶油9.6万吨,同比增加41.8%,进口额4.63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平均价格为4825美元/吨,同比下降13.1%。

其中,从新西兰进口7.92万吨,占82.6%,同比增加41%,从欧盟进口1.36万吨,占14.2%,同比增加47.6%。

10月中国共进口奶油0.65万吨,同比增加58.8%,进口额0.3亿美元,同比增长30.7%,平均价格为4652美元/吨,同比下降17.7%。

其中,从新西兰进口0.48万吨,占73.7%,同比增加59.2%,从欧盟进口0.15万吨,占22.7%,同比增加48.2%,从澳大利亚进口0.02万吨,占3.7%,同比增加415.1%。

Figure 2‑4中国奶油月度进口2019-2020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

乳品出口

中国乳制品出口量很小,多年来,主要出口产品一直是以向广东供应香港的鲜奶为主,近年来出口逐年下降,婴幼儿配方粉成为最主要出口产品,主要目的地同样是我国香港。

2020年1-10月我国共计出口各类乳制品3.53万吨,同比减少21.4%,出口额18206.48万美元,同比下降49.9%;10月我国共计出口各类乳制品2883.86吨,同比减少40.5%,出口额1603.35万美元,同比下降60.2%。

2.2.1  干乳制品1-10月出口-50.8%至10708吨

2020年1-10月中国共出口干乳制品1.07万吨,同比-50.8%,出口额1.56亿美元,同比下降54.1%,平均价格为14541美元/吨,同比下降6.7%。

出口目的地,我国香港7809.51吨,占72.9%,同比减少53.9%;朝鲜597.07吨,占5.6%,同比减少63.5%。

出口产品主要三大类,婴配5709.04吨,占53.3%,炼乳2270.26吨,占21.2%,大包奶粉1204.75吨,占11.3%。

其中婴幼儿配发奶粉: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共出口婴配5709.04吨,同比减少63.6%,出口额1.41亿美元,同比下降56.2%,平均价格为24663美元/吨,同比上涨20.2%。

其中出口至我国香港5049.82吨,占88.5%,同比减少65.8%,我国澳门322.69吨,占5.7%,同比增加82.7%。

Figure2‑5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月度出口2019-2020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下同)。

2.2.2  液态奶1-10月出口-19.3%至2006.55吨 价格同比+11.1%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0月中国共出口液态奶2006.55吨,同比减少19.3%,出口额0.02亿美元,同比下降10.3%,平均价格为1166美元/吨,同比上涨11.1%。

其中,出口至我国香港1789.25吨,占89.2%,同比减少23.1%,出口至新加坡96.2吨,占4.8%,同比增加27.3%。

Figure 2‑6中国液态奶月度出口2019-2020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

03、消费乳品贸易

消费乳品进口

3.1.1  婴配粉1-10月进口-3%至27.72万吨,价格同比-1.1%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共进口婴配27.72万吨,同比减少3%,进口额41.73亿美元,同比下降4.1%,平均价格为15055美元/吨,同比下降1.1%。

其中,从欧盟进口19.82万吨,占71.5%,同比减少1.6%,从新西兰进口5.7万吨,占20.6%,同比减少4.2%。

10月中国共进口婴配2.54万吨,同比减少4.9%,进口额3.8亿美元,同比下降8.2%,平均价格为14956美元/吨,同比下降3.4%。

其中,从欧盟进口1.85万吨,占72.7%,同比减少1.8%,从新西兰进口0.46万吨,占18.1%,同比减少23.5%。

Figure3‑1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月度进口量及价格2019-2020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

Figure3‑2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来源国及比重2020.1-10

单位:万吨

Figure 3‑3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及来源国变化2008-2020

3.1.2  包装牛奶1-10月进口+11%至81.71万吨,价格同比+3.4%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共进口包装牛奶81.71万吨,同比增加11%,进口额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平均价格为1273美元/吨,同比上涨3.4%。

其中,从欧盟进口48.81万吨,占59.7%,同比增加22.2%,从新西兰进口23.63万吨,占28.9%,同比增加1.3%,从澳大利亚进口8.01万吨,占9.8%,同比减少9.3%。

10月中国共进口包装牛奶10.47万吨,同比增加33.8%,进口额1.2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平均价格为1196美元/吨,同比下降2%。

其中,从欧盟进口6.67万吨,占63.8%,同比增加42.2%,从新西兰进口2.71万吨,占25.9%,同比增加26.8%,从澳大利亚进口0.96万吨,占9.1%,同比增加13.4%。

Table 3‑1中国进口包装牛奶2020.1-10

单位:万吨

Figure 3‑4包装牛奶月度进口量2019-2020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

3.1.3  酸奶1-10月进口-5.3%至2.78万吨,价格同比+2.1%

据中国海关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共进口酸奶2.78万吨,同比减少5.3%,进口额0.5亿美元,同比下降3.3%,平均价格为1783美元/吨,同比上涨2.1%。

其中,从欧盟进口2.41万吨,占86.6%,同比减少11.7%,从新西兰进口0.28万吨,占10.2%,同比增加204%。

10月中国共进口酸奶0.24万吨,同比减少16.5%,进口额0.05亿美元,同比增长2.4%,平均价格为2067美元/吨,同比上涨22.7%。

其中,从欧盟进口0.21万吨,占85.6%,同比减少24.2%,从新西兰进口0.02万吨,占10.2%,同比增加193.5%。

04、遗传物质贸易

种牛进口

4.1.1   活牛进口1-10月+38.3%至23.54万头

根据中国海关提供的数据,2020年1-10月累计进口活牛23.54万头,同比增长38.3%,平均价格为1814美元/头,同比增长8.4%。其中来自澳大利亚13.38万头,新西兰7.71万头,智利1.33万头,乌拉圭1.12万头。进口活牛中海关归类的种牛仅为7.78万头,同比+38.7%,其中来自澳大利亚3.63万头,新西兰3.04万头,乌拉圭1.02万头,智利997头。

10月进口活牛2.74万头,同比-5.7%,其中来自澳大利亚1.89万头,智利0.84万头,进口活牛中海关统计的种牛为0.77万头,同比-71.9%,全部来自澳大利亚0.77万头。

国际市场可供出口中国的牛源紧张,价格持续上涨。能向中国出口活牛的国家仅,大洋洲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以及南美的乌拉圭和智利。中国如火如荼的牧场建设,对进口种牛需求大增,此前进口活牛的主要来源地区——大洋洲牛源紧张,从南美进口的活牛增加,9月进口智利活牛0.5万头、10月进口达1.33万头。

Figure 4‑1中国活牛(月度)进口2019-2020

单位:头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

牛冻精进口

4.2.1  牛冻精进口额1-10月+45.2%至4664万美元

海关数据没有统计牛冻精进口数量,从金额来看,2020年1-10月累计进口额达到4663.7万美元,同比增加45.2%,来源国主要是,美国占88.2%、德国占3.9%、法国占2.8%、澳大利亚占2.1%、英国占1.7%、荷兰占0.6%、意大利占0.5%、挪威占0.1%。

05

牧草及饲料原料

干草进口

荷斯坦从中国海关获得数据统计,2020年1-10月我国进口干草累计138.62万吨,同比+10.71%;进口金额49852.488万美元,同比+16.75%;平均到岸价359.64美元/吨,同比+5.55%。

其中进口苜蓿草总计111.99万吨,占干草进口量的80.72%,同比+6.73%;进口金额总计40544.53万美元,同比+14.38%;平均到岸价362.09美元/吨,同比+7.17%。

进口燕麦干草26.62万吨,占干草进口量19.21%,同比+31.41%;进口金额9306万美元,同比+28.21%;平均到岸价349.53美元/吨,同比-2.43%。

5.1.1  进口苜蓿:1-10月112万吨+6.7%  均价362.1美元/吨+7%

据荷斯坦从中国海关获得数据统计,2020年1-10月我国进口苜蓿草总计111.99万吨,占干草进口量的80.72%,同比+6.73%;进口金额总计40544.53万美元,同比+14.38%;平均到岸价362.09美元/吨,同比+7.17%。

从进口来源国看,进口苜蓿主要来自美国,从美国进口量为97.13万吨,同比+22.49%,占苜蓿总进口量86.80%;进口金额35950.53万美元,同比+30.49%;平均到岸价370.13美元/吨。从西班牙进口脱水苜蓿量为9.16万吨,同比-49.80%,占总苜蓿进口量的8.18%;进口金额2719.55万美元,同比-48.34%;平均到岸价297.03美元/吨。

此外,南非、苏丹、加拿大、意大利、阿根廷、保加利亚、立陶宛等国家保持少量对华出口。从南非进口2.06万吨,同比+63.18%,占总进口1.85%,平均到岸价360.53美元/吨;从苏丹进口1.19万吨,同比-21.45%,占总进口1.06%,平均到岸价360.53美元/吨;从加拿大进口0.94万吨,同比-71.41%,占总进口0.84%,平均到岸价348.21美元/吨。

Figure 5‑1 2020年进口苜蓿来源国分布(1-10)

注:海关总署2020年只发布1-2合计数,图中2020年数据为2月数据为1-2月合计数。

10月进口苜蓿进口量11.52万吨-33%  87%来自美国

10中国进口苜蓿量11.52万吨,同比-32.79%;进口金额4110.61万美元,同比-28.99%;平均到岸价362.10美元/吨,同比+7.17%环比持平。受国内消费需求关系,价格增幅有限。

10月从美国进口苜蓿进口量10.02万吨,占当月苜蓿进口量的86.98%,同比-10.65%、环比-12.28%;进口金额3679.22万美元,同比-7.79%;平均到岸价367.18美元/吨,同比+3.20%。从西班牙进口苜蓿量0.93万吨,占当月苜蓿干草进口量8.11%,同比-79.83%环比-37.46%;进口金额273.33万美元,同比-79.70%;平均到岸价292.41美元/吨,同比+0.66%。从保加利亚进口0.29万吨,占当月苜蓿进口量的2.49%,同比+1172.29%;进口金额70.89万美元,同比+1092.04%;平均到岸价247.25美元/吨。从苏丹进口量0.20万吨,占当月苜蓿进口量的1.71%,同比+30.79%;进口金额67.52万美元,同比+6.92%;平均到岸价342.55美元/吨。10月从南非、加拿大少量进口。

Figure 5‑2  中国苜蓿草进口情况2019-2020

单位:万吨、美元/吨

5.1.2  进口燕麦草:1-10月26.6万吨+31% 到岸价349.5美元/吨-2.4%

据荷斯坦从中国海关进口数据统计,2020年1-10月中国进口燕麦草26.62万吨,占干草进口量19.21%,同比+31.41%;进口金额9306.05万美元,同比+28.21%;平均到岸价349.53美元/吨,同比-2.43%。其中10月进口燕麦草2.21万吨,同比-2.61%、环比-2.86%;进口金额743.53万美元,同比-11.72%;均价337.05美元/吨,同比-9.36%,进口燕麦草价格连续8个月小幅回落。

燕麦草的进口全部来自于澳大利亚,受疫情影响,很多进口商担心未来船期影响,加大进口出现燕麦草集中到港现象。但据了解,目前澳洲燕麦草呈现港口库存较大、流通相对缓慢现状,各进口商也调整相应进口量。

Figure 5‑3中国燕麦干草进口情况2018-2020

来自:奶业经济观察

]]>
2019年1-5月中国乳制品进出口统计 //www.otias-ub.com/archives/904492.html Wed, 10 Jul 2019 07:09:53 +0000 //www.otias-ub.com/?p=904492
1、乳品进口

2019年1-5月进口干乳制品94.01万吨,同比增长7.7%

2019年1-5月我国共计进口各类乳制品130.75万吨,同比增加14.2%,进口额47.79亿美元,同比增长14.8%。其中,进口干乳制品94.01万吨,同比增加7.7%,进口额4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6%,,主要三大类,大包奶粉52.43万吨,占55.8%,乳清17.8万吨,占18.9%,婴配13.61万吨,占14.5%;进口液态奶36.74万吨,同比增加35.4%,进口额4.6亿美元,同比增长28.2%。

2019年5月进口干乳制品14.02万吨,同比减少19.5%,进口额7.94亿美元,同比下降10.7%,主要三大类,大包奶粉6.22万吨,占44.3%,乳清2.85万吨,占20.3%,婴配2.92万吨,占20.8%。

中国乳制品进口情况2019.1-5

单位:万吨、亿美元、%

2019年1-4月进口大包奶粉52.43万吨,同比增长28.7%

2019年1-5月中国共进口大包奶粉52.43万吨,同比增加28.7%,进口额15.14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平均价格为2888美元/吨,同比下降5.4%,从新西兰进口43.59万吨,占83.1%,同比增加26.3%,从欧盟进口4.83万吨,占9.2%,同比增加107.8%,从澳大利亚进口2.63万吨,占5%,同比增加31.5%。

2019年5月中国进口大包奶粉6.22万吨,同比增加5.4%,进口额2亿美元,同比增长6%,平均价格为3212美元/吨,同比上涨0.6%,已经连续4个月上涨,涨幅近15%,从新西兰进口4.28万吨,占68.8%,同比增加8.4%,从欧盟进口1.06万吨,占17%,同比增加36.1%,从澳大利亚进口0.65万吨,占10.4%,同比增加29.9%。

中国大包粉进口量变化2014-2019

单位:万吨、亿美元、美元/吨

中国大包粉进口来源地2019.1-5

单位:万吨、%

注:以2019年当年累计数排序,占比均为占全国进口总量的比重。

中国大包粉月度进口2018-2019

2019年1-4月进口乳清17.8万吨,同比减少25.5%

2019年1-5月中国共进口乳清17.8万吨,同比减少25.5%,进口额2.46亿美元,同比下降3%,平均价格为1382美元/吨,同比上涨30.2%,从欧盟进口7.98万吨,占44.8%,同比减少0.5%,从美国进口5.8万吨,占32.6%,同比减少57%,从白俄罗斯进口1.53万吨,占8.6%,同比增加981.2%,从阿根廷进口1.23万吨,占6.9%,同比增加23.8%,从乌克兰进口0.61万吨,占3.4%,同比增加16.3%。

2019年5月中国进口乳清2.85万吨,同比减少49.5%,进口额0.47亿美元,同比下降19.4%,平均价格为1649美元/吨,同比上涨59.4%,单月进口价格呈现上涨趋势,从欧盟进口1.42万吨,占50%,同比减少14.6%,从美国进口0.9万吨,占31.5%,同比减少73.4%,从阿根廷进口0.2万吨,占6.9%,同比减少17.1%,从乌克兰进口0.16万吨,占5.6%,同比增加45.5%。

中国乳清进口情况2019.1-5

单位:万吨、%

中国乳清月度进口2018-2019

2019年1-5月进口奶酪4.82万吨,同比增长2.3%

2019年1-5月中国共进口奶酪4.82万吨,同比增加2.3%,进口额2.14亿美元,同比下降4.1%,平均价格为4454美元/吨,同比下降6.2%。其中,从新西兰进口2.78万吨,占57.6%,同比增加12.5%;从澳大利亚进口0.85万吨,占17.7%,同比增加25.9%;从欧盟进口0.72万吨,占14.9%,同比减少0.3%;从美国进口0.37万吨,占7.7%,同比减少47.6%。

2019年5月中国进口奶酪1.02万吨,同比减少13%,进口额0.45亿美元,同比下降16.8%,平均价格为4390美元/吨,同比下降4.3%。从年初以来价格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其中,从新西兰进口0.64万吨,占62.2%,同比减少4.9%;从欧盟进口0.17万吨,占16.8%,同比增加15.8%;从澳大利亚进口0.13万吨,占12.6%,同比减少0.7%;从美国进口0.07万吨,占6.5%,同比减少66.8%。

中国奶酪月度进口2018-2019

2019年1-5月进口奶油3.99万吨,同比减少28.2%

2019年1-5月中国共进口奶油3.99万吨,同比减少28.2%,进口额2.11亿美元,同比下降38.3%,平均价格为5295美元/吨,同比下降14.1%。其中,从新西兰进口3.47万吨,占87%,同比减少32.6%,从欧盟进口0.41万吨,占10.3%,同比增加27.8%。

2019年5月中国进口0.74万吨,同比减少45.4%,进口额0.39亿美元,同比下降51.6%,平均价格为5247美元/吨,同比下降11.3%。其中,从新西兰进口0.62万吨,占83.2%,同比减少51.1%,从欧盟进口0.1万吨,占13.3%,同比增加11%。

中国奶油月度进口2018-2019

2019年1-5月进口婴配粉13.61万吨,同比增长18.9%

2019年1-5月中国共进口婴配13.61万吨,同比增加18.9%,进口额21.11亿美元,同比增长22.5%,平均价格为15505美元/吨,同比上涨3.1%。其中,从欧盟进口9.48万吨,占69.6%,同比增加6.7%;从新西兰进口2.89万吨,占21.3%,同比增加67.5%;从澳大利亚进口0.45万吨,占3.3%,同比增加6%。

2019年5月中国进口2.92万吨,同比减少7.9%,进口额4.59亿美元,同比下降9.1%,平均价格为15750美元/吨,同比下降1.2%。其中,从欧盟进口2.02万吨,占69.1%,同比减少13.4%;从新西兰进口0.69万吨,占23.7%,同比增加25.9%;从澳大利亚进口0.1万吨,占3.6%,同比减少34.2%。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月度进口量及价格2018-2019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来源国及比重2019.1-5

单位:万吨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进口量及来源国变化2008-2019

单位:吨

2019年1-5进口包装牛奶35.27万吨,同比增长36.5%

2019年1-5月中国共进口包装牛奶35.27万吨,同比增加36.5%,进口额4.34亿美元,同比增长30.5%,平均价格为1231美元/吨,同比下降4.4%。其中,从欧盟进口17.89万吨,占50.7%,同比增加29.2%;从新西兰进口12.46万吨,占35.3%,同比增加53.3%;从澳大利亚进口4.18万吨,占11.8%,同比增加24.5%。

2019年5月中国共进口包装牛奶8.19万吨,同比增加47.6%,进口额1.05亿美元,同比增长44.5%,平均价格为1278美元/吨,同比下降2.1%。其中,从欧盟进口4.46万吨,占54.4%,同比增加46.7%;从新西兰进口2.58万吨,占31.4%,同比增加45.9%;从澳大利亚进口1万吨,占12.2%,同比增加46.6%。

中国进口包装牛奶2019.1-5

单位:吨

包装牛奶月度进口量2018-2019

2019年1-5月进口酸奶1.47万吨,同比增长13.9%

2019年1-5月中国共进口酸奶1.47万吨,同比增加13.9%,进口额0.26亿美元,同比下降1.1%,平均价格为1739美元/吨,同比下降13.1%,从欧盟进口1.35万吨,占91.8%,同比增加22.1%,从新西兰进口0.06万吨,占4.3%,同比减少51.5%。

2019年5月中国共进口酸奶0.35万吨,同比增加52.1%,进口额0.06亿美元,同比增长24%,平均价格为1681美元/吨,同比下降18.5%,从欧盟进口0.33万吨,占94.2%,同比增加80.1%。

2、乳品出口

2019年1-5月干乳制品出口1.18万吨,同比增长71%

2019年1-5月出口干乳制品11770.29吨,同比增加71%,出口额18313.06万美元,同比增长149.5%,主要是婴配8761.82吨,占74.4%;5月出口干乳制品2129.98吨,同比增加38.3%,出口额3142.87万美元,同比增长137.8%。

1-5月中国共出口婴配8761.82万吨,同比增加154.4%,进口额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74.5%,平均价格为19928美元/吨,同比上涨7.9%,出口香港8385.09万吨,占95.7%,同比增加164.2%。5月出口1467.83万吨,同比增加152%,出口香港1439.5万吨,占98.1%。

1-5月中国共出口大包奶粉817.55万吨,同比减少33.4%;5月出口109.31万吨,同比减少78.2%。

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月度出口2018-2019

2019年1-5月液态奶出口1.07万吨,同比减少6%

2019年1-5月中国出口液态奶10685.24吨,同比减少6%,出口额1104.74万美元,同比下降8.9%;5月出口液态奶2363.12吨,同比减少7.7%。

中国液态奶月度出口2018-2019

文章来源:奶业经济观察2019年06月分析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