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机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30 Apr 2018 14:54:11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中年危机”或许没那么严重 //www.otias-ub.com/archives/718582.html Mon, 30 Apr 2018 16:52:36 +0000 //www.otias-ub.com/?p=718582

人到中年之后,可能会经历包括事业、健康、家庭、婚姻等多重压力。对于女性而言,有研究表明这一人生阶段让她们很不满意,但是也有研究揭示,这一时间段女性压力感相对较小、生活质量更高。

答案到底是什么?来自于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学家们进行了一项研究,通过评估女性的自信心、控制力以及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发现,在中年时期(15年)大多数女性的压力确实减少了。

doi.org/10.1186/s40695-018-0032-3

压力不增反减?

研究团队共调研了超3000名年龄范围在42-53岁之间的女性,包括47%的白人、29%的黑人、7%的西班牙人、9%的日本人、8%的中国人,旨在评估年龄、更年期和人种对于压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几乎所有的调研对象感受到的压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其中,相比于黑人、白人以及中国女性,日本女性的压力下降程度相对较弱。在这项研究中,只有西班牙裔女性以及来自于新泽西州的女性压力值增加。但是,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异常结果有待重复验证。

更年期不是问题

研究发现,更年期不是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这一结果与“更年期与高血压、抑郁症有关”的观点相矛盾。研究人员认为,女性对于压力的感知会随着更年期的到来而减弱。这意味着,更年期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相比于绝经,教育、事业、财务状况才是预测“中年压力”的更有力指标。研究团队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绝经带来的生理变化(包括睡眠障碍)是急性的,这些压力会被长期且慢性的其他生活压力(例如经济、事业等)所抑制。

与同龄人相比,受教育程度较低、面临经济困难的女性的压力更大,但是这种差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相比于一生,即便是受教育程度较低或者经济困难的女性,在中年期感受的压力会很小。”文章通讯作者Elizabeth Hedgeman表示道。

衰老有助于调节情绪

这项研究并没有进一步研究压力感下降的原因,但是研究人员推测或许与生活现状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年期开始时就承受着更大压力的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压力值会依然高于同龄人。

Elizabeth Hedgeman 认为:“最妙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人对于压力的感知会减弱。也许是生活本身的压力越来越少,也许是我们正处于‘游戏’的巅峰,也许事情并没有造成那么大的影响。但是,不管根本原因是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年期的到来,压力会减少。”

这些结果表明,衰老有助于调控压力。“也许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研究人员认为,这些结果对于女性度过更年期是一个好消息。

参考资料: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18-04-aging-natural-stress-reliever-women.html

]]>
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显示“中年危机”确实存在 //www.otias-ub.com/archives/392990.html Sun, 11 Oct 2015 16:32:26 +0000 //www.otias-ub.com/?p=392990 bill-murray-how-to-be-happier-43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完成的一项全国调查发现,中年人的幸福感最低,“中年危机”确实存在。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发表的公报说,该校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完成的最新全国调查和数据分析显示,澳大利亚年轻人与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较高,而中年人的生活状态满意度较低。

领导这项研究的约阿娜·拉米亚发现,澳大利亚人的幸福程度或生活满意度随年龄变化呈一条U形曲线,高峰处于15至24岁之间和75岁以后这两个年龄段。

研究发现,夫妻通常在第一个孩子出生的前一年生活满意度很高,而在孩子出生之后开始下降,直至孩子达到上学年龄6岁。此后,夫妻的生活满意度开始有小幅上升,但总体仍处在较低水平。直到步入老年,幸福感才开始明显上升,并且可能在80岁左右再次达到高峰。

分析结果显示,造成中年人幸福感“低谷”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因素是就业情况和经济状况。是否拥有住宅对年轻人的幸福感影响不明显,他们更关心住所距离办公地点、娱乐场所和朋友家是否足够近。进入中年后,住房问题对幸福感的影响凸显出来,邻里关系等也会对幸福感造成很大影响。

社会治安情况对所有年龄段人群的幸福感都影响颇深。而身体健康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一般会有两次飙升:第一次是在30岁后首次发现健康状况下滑时,还有就是首次发现比较严重的生理疾病时。

研究发现,如果更加注重“忙里偷闲”,人的幸福感会上升。

拉米亚说,下一步的研究将针对这次发现的导致幸福感变化的影响因素,探究它们起作用的原理,以帮助政府部门制定能让人更幸福生活的公共政策。

]]>
零点调查: 2013年中年危机调查结果 //www.otias-ub.com/archives/164920.html Sun, 27 Oct 2013 16:38:15 +0000 //www.otias-ub.com/?p=164920 中年危机是一种因年龄增大而产生的缺失感,以及现实中的压力感。2013年8月,零点指标数据在一、二线城市中开展“中年危机调查”,对人到中年所面临的林林总总的压力进行了全方位调研,根据调查结果对人到中年的生活状态进行了描摹。

    中年危机来袭

中年危机窃取我们的幸福

在30-50岁的城市居民中,41-45岁的中年人对“中年危机感”最深切。数据显示,处于41-45年龄段的人群中,有近四成(38.9%)对“人到中年,危机四伏”的感触深刻,明显高于其他几个年龄段的感受。可以说,在中国城市,中年危机在41-45岁时正是来势汹汹之时。

为了使“中年危机”更容易理解,我们针对中年人的情感、工作、健康、财务以及人际圈五个维度的指标,对中年危机的危机程度进行了量化,分数越高,中年危机越严重。我们发现:我国处在30-50岁年龄段的城市居民中,中年危机指数的得分为65分。

深入分析发现,中年危机严重程度与幸福感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中年危机越严重,生活越不幸福,中年危机指数80分以上的群体中,15.3%表示不幸福;而中年危机在60分以下、60-80之间的中年人不幸福的比例分别仅为2.9%和8.1%。

帝都、魔都“危机水平”位居一二,成都很安逸

在我们调查的6个城市中,包含了北上广三个一线城市,以及武汉、西安、成都三个二线城市。调查显示,一线城市生活的中年人,中年危机感受程度明显要高。

数据也显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一线城市的中年人明显压力甚大,尤其是帝都和魔都两大城市,中年人的危机指数并列第一高,都是68分。广州危机指数略低与北京上海,但是也在整体均值以上。

在三个二线城市中,与城市规模相对应,西安中年人的危机指数是65分,在二线城市中最高。武汉和成都则都在整体均值以下,尤其是成都,中年人的危机指数为59分,可谓安逸,名副其实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事业,压垮中年人的稻草

中年人虽然已经在职场驾轻就熟,但却面临着来自年轻人的挑战以及升职的压力。如何从容面对职场,收获事业丰收?每个中年人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

年龄增长,职场需求不同:年轻人烦加班,老年人担心知识体系更新

总的来看,个人发展空间以及薪资待遇是中年人面临的两大首要问题。但在不同年龄阶段,人们也面临着不同的职场问题:比如在31-35岁的人首要面临的问题是加班,36-40岁的人觉得自己的工资待遇上不去,41-45岁的人在担心自己的发展空间有局限,而46-50岁的人则开始担忧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知识体系更新不足。

职位不同,忧心不同:穷人愁钱少,富人恐竞争

另外,无论收入高低,都是要面临来自工作领域的各种问题。但是,不同收入的人需要面对的问题显然是不太一样的。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群体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工资低福利差”问题(46.3%和36%),其次是发展空间的问题(41.7%和33%)。而高收入群显然需要面对更激烈的职场竞争(37.3%),比中低收入群体分别高出十几个百分点(低收入23.8%;中等收入27.9%)

不甘寂寞的中年情感

人到中年,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稳定婚姻生活。家庭是责任,是付出,是忍受,所以婚姻既是稳定的保障,也是生活的牢笼。婚姻内、婚姻外,中年人的感情生活亦步亦趋,看似稳定,实则无奈。

婚姻状态三分天下:七分平淡,一分半激情,一分半灰色

平淡真实是中年人婚姻真谛,处于此婚姻状态中的中年人占总体的67.3%。在中年人群体中,婚姻状态处于良好状态的,占总体数量的81.8%,其中,认为当下婚姻充满激情,仍有爱恋感觉的占14.5%,大部分人认为婚姻状态处于平淡但真实状态的。

余下的二成左右中年的婚姻状态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甚至部分人面临的婚姻危机。这种灰色的婚姻状态又分为三种:“失语的婚姻”,5.1%的中年人对目前婚姻全无感觉;“亮灯的婚姻”,2.4%的中年人正面临婚姻的分崩离析;“怀疑的婚姻”,10.6%的中年人的婚姻状态是如此的——如果处理谨慎还可,如果处理不当,也很可能会导致婚姻关系的结束。

女性对婚姻的负面感受更高

我们对比分析中年男女对目前婚姻状态的感受时,女性对婚姻状态的负面感受明显要高于男性。认为目前婚姻枯燥无味的女性比男性高出7个百分点,对婚姻全无感觉的女性比男性高出3个百分点,女性认为目前婚姻已经处于危机之中的比例也略高于男性。可见,中年女性的婚姻状态更不稳定,而这种不稳定性可能源自女性对婚姻生活有更高的期待。

 

 

另外,从年龄阶段上看,婚姻的乏味期在36-40岁之间达到峰值,12.5%此年龄段的人对自己的婚姻评价是“枯燥无味,我很难想象要一直这样过下去”(31-35岁:6%; 41-45岁,10.4%;46-50岁:7.5%)。

半数以上中年人曾有过精神出轨或肉体出轨

针对已婚群体的婚外情感的数据显示:明确表示在过去一年中,没有发生过任何婚外情感的中年人为46.2%。也就是说,有半数中年人曾经发生过某种程度的出轨。其中,34%的中年人曾经对配偶意外的异性产生过好感;有21.5%的人曾经约会过配偶意外的异性;另外,有近一成(8.6%)的已婚中年人在过去一年中发生过婚外情或者一夜情。我们津津乐道的婚姻,似乎不是那么牢不可破。

 

 

 

 

虽然女性对婚姻并不是十分满意,但是女性对婚姻的忠诚度还是要高于男性。我们对比男女婚外情感状况,发现:女性发生心理出轨和身体出轨的比例都要比男性略低。

 

 

 

 

另外,对比不同年龄的受访者也发现,婚外情感的发生在41-45岁时达到高峰期。这个年龄段的出轨情况比其他几个年龄组更常见。

 

 

 

 

 

蓝颜知已,弥补失意的婚姻?

 

或许是为了弥补婚姻的乏味和平淡,我们调查的群体中,约半数(47.5%)的受访者希望自己有个蓝颜/红颜知己,并且,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对于这种精神层面的友人的需求度相差无几(男性:47.3%;女性:47.7%)。另外,高收入群体可能由于物质富足下,对蓝颜/红颜的需求要比中低收入者要高(高收入:52.6%,中等收入:49.5%,低收入:37.7%)。

 

 

 

 

健康:身体尚可,情感焦灼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生理机能会伴随年龄的增长而日渐退化。健康问题是中年人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三成中年人(32.4%)面临来自健康方面的较大压力。那么,中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情况如何?

 

心理上:烦躁的无名火随时升腾

 

数据显示,中年人的情绪状态并不是十分乐观。四成以上的中年人(40.8%)处于负面情绪之中,其中:“常常变得非常烦躁,莫名的想要发火”,占整体被访者的12.5%;“没有特别的事情,但经常处于持续焦虑状态”,占整体被访者的28.4%。相对之下,能够保持积极乐观情绪中年人则仅有一成(10.5%)。

 

 

 

 

 

近三成中年人负面情绪无从表达

 

调查显示,中年人舒缓压力或缓解负面情绪的最常用的方式是“亲近的朋友或家人诉说”(43.9%)。而1/4的中年人选择通过微博/微信等网络途径进行倾诉。最令人忧心的是:有近三成(27.7%)的公众无从表达(被动的,无渠道:16.1%;主动地,习惯自己承受:11.7%)。

 

男性和女性中无从表达的比例相当,但是更多的女性是“被动的无处发泄”,认为自己是缺乏倾听者(男性:14.1%,女性:19.7%),而男性则更习惯“自己闷着”(男性:14.1%,女性:7.2%),是主动的无处发泄者。

 

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及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沟通尤其是对于双高群体来说,显得越来越重要。双高群体中采用网络途径舒缓负面情绪的比例均在三成上下,而中低收入、学历群体则要少一成左右。

 

 

 

 

中年人最难是睡个好觉

 

调查显示,中年人的锻炼意识较强。锻炼健身可以调节身心,也能改善体态。所有中年人中,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比较高,6成以上(60.2%)坚持每周2-3次级以上的频率锻炼,而坚持每月锻炼的人的比例也在22%左右。

 

即便如此,中年人还是面临着一系列的健康问题。其中最大问题就是睡眠问题,39.8%的中年人都面临睡眠问题。另外,中年人正是职场主流,所以,办公室常见疾病也是威胁中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肩部颈部问题(28.5%)、干眼肌肤干燥等办公室综合征(19.2%)、肠胃问题(18.9%)是睡眠外中年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财务超支,压力超支

“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让每个中年人的家庭都承当着一定的经济压力。虽然,财务自由是很多中年人的追逐目标,但是很多人还远远达不到自由的状态。数据显示,中年人一些必须的开支,仍然占到其年收入的七成以上。

 

家庭日常支出反映中年人财务状况

 

调查显示:高收入群体“必须开支项”(含子女支出、赡养父母、家庭日常支出及个人开支)比例占收入的约为75%,而中等收入群体整体支出比例则为77%,低收入群体的财务状况最为紧张,必须的开支占到收入的85%以上。

 

从各个分项看,低收入群体的财务紧张程度,也体现在该群体的“家庭日常支出”上。与中高收入群体相比(30%),低收入者的家庭支出更高,相对于本来就小的收入基数,财务压力可想而知。

 

显然,收入越高,越能够善待自己。在为自己的开支中,高收入年度为自己的开销占年收入的15%左右,而中等收入则略少,为12%,低收入者最低,为10%。

 

 

 

中年危机感的严重程度,或与财务支出情况相关

 

我们计算了包含子女支出、赡养父母、家庭日常开支以及为自己花销等四项的实际开支状况。对比发现,中年危机表现的比较严重的群体,在子女教育、赡养父母以及自己花销上,经济支出也是最高的。故在某种意义上,如果家庭整体支出较大,会给中年男女带来无形的压力,从而造成危机感的加重。

 

 

 

 

 

同学会即小社会:混的好不好,同学会见真章

 

经过多年的积累,中年人的财富、人脉都已经达到一定程度。那么,中年人人际圈子如何?中年人如何看待自己在所处社交圈子中的地位?同学会作为中年人社会的微缩,可以管窥一斑。

 

五成半中年人认为“混的不好不坏”

 

2013年8月,零点指标数据在一、二线城市中开展“中年危机调查”发现:半数以上中年人(55.7%)认为自己在同学圈子中处于中等位置,认为自己处于中上层的约为1/4,而认为自己处于中下层的约占1/5左右。

 

那么,与这种层级认同最相关的因素是哪两种呢?一是学历水平,二是收入情况。数据显示,收入越高,阶层认同越向上,文化程度越高,阶层认同越向上。

 

混得越好,对同学会越热衷

 

同学会可以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移民社会”中的人情圈子,也是经济圈子。调查发现:有17%的人热衷参加同学会,55.2%的视情况参加;还有27.5%的人很少或从不参加同学会。

 

进一步分析发现:双高群体更在意同学圈子的经营。数据显示:在热衷参加同学会的人群中,高收入群体和高学历群体明显占优势。相应的,自我认同的身处阶层越高,参加同学会的热忱越高。认同上层、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以及底层的中年人中,主动参加同学会的比例依次为100%→86.2%→73.8%→48.8%→41.9%。

 

 

 

 

怀旧之外,男人侃事业,女人聊家庭

同学会时,中年人最热衷聊什么话题呢?怀旧仍然是同学会的主要情绪。数据显示,在同学会时回忆往昔的比例为61.7%,另外,子女教育和职业发展(56.3%和50.8%)也是同学会的常见主题。

 

另外,同学会上男人和女人关系的话题也不一样:除回忆往昔,男人集中在工作上,聊职业和创业的男性比女性分别高出近10个百分点;而女性更聚焦在家庭上,女性比男性更爱聊婚姻家庭和子女教育,比例分别高出男性6.2和4.1个百分点。

 

 

 

 

中年危机之下,中年人心中有哪些渴望和理想?调查发现:中年人的梦想非常务实,依次为:子女成才(33.1%),升职(19.5%)和财务自由(16.8%)。而中年人最畏惧的事情则是失去健康(38.1%),贫穷(14.4%)以及感情背叛(10.9%)。在这些期待和畏惧中,看到中年人在家庭、子女、职场的种种责任。而责任重大则压力重大,在中年危机来临时,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容面对危机。

 

注:收入水平划分标准:低收入群体的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中等收入群体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9000元之间,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月收入在9000元以上。

 

技术说明:本次调查利用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网络调查系统,于2013年8月8日~14日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西安六城市的1296位31-50周岁居民进行的随机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