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15 Aug 2024 11:27:23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高等教育评价机构:2024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清华大学全球第2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993.html Thu, 15 Aug 2024 11:27:23 +0000 //www.otias-ub.com/?p=1713993 高等教育评价机构软科发布“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排名展示了全球领先的10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203所大学上榜,其中13所位列世界百强,比去年增加3所。具体来看,清华大学排名全球第22,位列亚洲第一,北京大学排名第24,浙江大学排名第27,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3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42名)和复旦大学(50名)首次进入全球50强。

中山大学(72名)、华中科技大学(79名)、南京大学(82名)、武汉大学(89名)、中南大学(94名)、西安交通大学(95名)、四川大学(98名)跻身全球百强。

湖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20所中国内地高校首次上榜。

据了解,在全球1000强大学榜单中,今年中国内地共有203所高校上榜,较去年增加12所,超过美国上榜高校数(183所),位列世界第一。

在91所入围全球500强的中国内地高校中,“双一流”高校共有79所,占据绝对优势,其中重庆大学首次跻身全球200强。

南昌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及东北大学首次进入全球前300。

自 快科技

]]>
上海交通大学&安得:2023供应链数智化白皮书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4343.html Thu, 31 Aug 2023 20:00:57 +0000 //www.otias-ub.com/?p=1604343 在双循环格局下,供应链面临新挑战, 迎来重大发展契机:

● 供应链作为国内循环的物流、信息 流及资金流大通道,如何适应国内快速变 化的多样性、个性化需求,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提升运行效率、降低成本,为顾 客创造价值?关键在于供应链向数字化转 型,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通过提升供 应链整体效率和服务水平,打通从供给端 到需求端的中间各环节堵点。

● 供应链是资源配置、产业链构建的 重要手段,如何支持我国企业践行人类命 运共同体理念和“一带一路”倡议, 通过技 术、品牌、资金、资源等要素,支持发展 中国家积极参与社会发展,同时引入必要 生产要素,满足国内需求?关键在于通过 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健 壮性及安全性,有效应对政治、经济及市 场不确定性,抵抗风险。

● 供应链作为各利益方之间重要的协 同机制,如何实现两个循环之间的交互, 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关键是通过向数字 化转型,支持基于 RCEP 等区域性贸易协 议、海南自由贸易区、跨境电商、保税仓 库等改革的国际与国内生产与市场要素的 配置及两个市场的有机衔接,提升国内与 国际供应链的协调性和效率。

疫情倒逼供应链进一步升级

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的爆发暴露 了当前我国供应链在面对应急情形下的一 些问题,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被更加 重视,利用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建立供应 链的风险防范体系、增强供应链韧性成为 共识。

同时疫情也倒逼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调整。疫情冲击的同时, 涌现出了诸如线上消费、远程办公、应急 保供等一系列新需求、新业态、新模式, 进而衍生出新的供应链体系,给信息化、 数字化、智能化的供应链创造了新的发展 空间。中国信通院统计数据显示,2020 年, 疫情倒逼我国各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农 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 8.9%、21.0% 和 40.7%,同比分别增长 0.7、 1.6 和 2.9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数字经济渗 透水平逐次倍增。特别是基于互联网的供 应链新技术、新服务、新模式的发展,不 仅为抗击疫情提供解决方案,也反映了未 来市场的需求和创新的方向。

● 鉴于新冠疫情将要持续或在未来将 长期持续存在,如何克服物流与疫情传播 的交织风险,支持疫情防控、支持企业复 工复产,克服疫情对于物流影响,保障社 会物资供应和企业生产物流畅通?关键是 加速供应链向数字化转型,通过物联网、云技术、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 术,提升物流与供应链的可追溯性、安全性、 以及兼顾安全性的效率。


]]>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显示0-3岁期间过度屏幕暴露会影响儿童的认知控制能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6560.html Wed, 08 Jun 2022 08:43:43 +0000 //www.otias-ub.com/?p=1446560

随着各种电子设备进入千家万户,儿童接触电子屏幕已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屏幕暴露过多在全球范围亦是如此。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江帆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在0-3岁期间过度屏幕暴露会影响儿童的认知控制能力,进而影响总智商水平以及注意力发展,并导致多动行为增多。

研究显示,3岁以后屏幕暴露显著增高的儿童,其智力水平受到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较低的语言理解能力和知觉推理能力。据悉,江帆教授团队关于屏幕暴露影响儿童早期发展的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JAMA Pediatrics上。

江帆教授团队长期从事生活方式对儿童健康影响的系列研究,建立了覆盖10个省市、超过22万名儿童的生活方式及健康发展研究队列(SCHEDULE队列)。本研究数据来源于SCHEDULE出生队列,该队列建立于2012年,参与者从母亲孕晚期开始进入研究,至今已经随访至儿童10岁。通过这些儿童的数据追踪,阐明了婴幼儿生命早期屏幕暴露不同轨迹对认知发育的影响规律。

研究人员通过SCHEDULE学龄前队列数据研究发现,在上海有76%的孩子在2岁前就已经开始接触屏幕,而24%的儿童在1岁以前就开始与家长一起被动看电视,同时很多家长也把手机作为哄孩子的工具,利用手机里面的动画片、游戏吸引逗引孩子。

研究发现,除了接触屏幕年龄越来越小以外,屏幕暴露的时间长度也令人堪忧,以刚进入幼儿园的3岁儿童为例,其每日平均屏幕时间已经高达2小时50分钟,78.6%的儿童屏幕时间超过了每天1小时的指南推荐标准。

过多和过早接触屏幕会对儿童早期发展究竟产生什么影响?事实上,此前,人们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还不是非常清晰,使得防控策略也难以完善。据悉,江帆团队的研究从母亲孕晚期开始,对婴幼儿进行了长达持续6年以上的持续追踪研究。

从儿童出生后6个月开始,研究人员分别在9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36月龄、48月龄和72月龄评估儿童日均屏幕使用时间以及屏幕暴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同时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研究团队定期对儿童认知发育、语言以及心理行为问题进行定期评估。

研究结果发现,6岁以内儿童的屏幕暴露随年龄增长主要有三种轨迹特征:有一组儿童是6岁以内屏幕暴露“持续较低”,另一组儿童表现为“早期增长”特征;还有一组表现为“后期增长”特征。对这三组儿童的发育水平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基线(刚出生后)时,三组儿童在6岁时的认知功能(韦氏智力量表测量)和心理行为问题出现了显著差异。在心理行为方面,相较于屏幕暴露“持续较低组”,“早期增长组”儿童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增加,尤其是多动与注意力不足方面受损更加明显。

江帆告诉记者,在6岁以内每天屏幕暴露始终控制在1小时以内的儿童,其认知心理发展水平相对是最好的。如果在婴幼儿阶段早期就出现较多屏幕暴露,即使后来屏幕暴露有所下降,仍然可对儿童产生显著不良影响。这位专家解释,这是由于婴幼儿,尤其是三岁以内是大脑发育最快速的阶段,这一时期在真实世界丰富的环境刺激下,儿童对此的积极认知处理会使大脑前皮层和各脑区的功能进行迅速连接,从而形成认知控制所需的网络。但对于电视这类电子产品,儿童大脑所采取的策略是被动处理,长期暴露在这种屏幕刺激下,会导致认知控制网络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有研究发现,即使是下载量较高的教育类软件,也充斥着大量分散注意力的广告和动画,而能模拟人际社交互动和提供良好认知刺激的却很少。

江帆指出,我们既要利用好新技术助力儿童发展与教育,同时也要防止过度及过早暴露屏幕对儿童脑智发育的影响。结合现有的屏幕暴露指南,本研究提供的证据提示家长,应尽量避免让2岁前,尤其是18月龄前儿童接触电子屏幕,而2岁以后儿童屏幕暴露时间也应该控制在每天1小时以内。

]]>
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度中国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490628.html Sat, 02 Jul 2016 07:58:46 +0000 //www.otias-ub.com/?p=490628 通过数据分析与综合评分,全国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排名前十位的城市依次为:宁波、青岛、杭州、成都、上海、深圳、南京、合肥、北京和昆明。

1467446303-9181-129100532-14671820611281n

   据介绍,这项调查由“基本公共服务维度”和“政府服务维度”组成,每一维度包括多项评估指标。

上海交大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钟杨介绍,基本公共服务维度与民生息息相关,包括中小学教育、公立医院服务、房价稳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社会治安、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等评价内容。调查显示,接近30%的城市居民对城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质量给出了优良(8分以上)的成绩,40%给了及格的成绩,另外接近30%的城市居民给了不及格的分数。

针对具体问题来从优良成绩(8分以上)来看,民众对于以下几方面的公共服务认可度相对较高,包括“社会治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文体娱乐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另一方面,民众对于以下几方面的认可度则相对偏低,其中包括“房价稳定工作”、“公立医院服务”、“中小学教育”和“环保工作”。

钟杨介绍,政府服务维度将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核心理念作为评价变量,包括公职人员办事效率、公职人员服务态度、民众获得政府信息的便利程度、政府主动公开开支情况、政策制定是否广泛征求民众意见、政策本身对于民意的反映情况等评价内容。相比于基本公共服务,民众对于政府本身维度的评价普遍偏低,“公职人员办事效率通常较高”的认可度为32.51%、“公职人员服务态度通常较好”的认可度为32%、“获得政府信息较为便利”的认可度为35.28%、“政府主动公开开支”的认可度为35.49%、“政策通常能够反映民意”的认可度33.14%、“政策制定通常征求民众意见”的认可度为33.54%。

1467446303-8818-129100532-14671820611331n

   在基本公共服务维度中,宁波在“中小学教育”、“公立医院服务”、“房价稳定”、“基础设施建设”、“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和“公共交通”等分项排名全国第一。青岛在“社会保障”和“环保工作”等分项排名全国第一。

在政府服务维度中,青岛在“公共政策吸纳民众意见情况”和“政府开支公开情况”方面位列全国第一,宁波在“政策制定的公众参与情况”方面位列全国第一,济南在“公职人员服务态度”方面位列全国第一,南京在“公共信息获取便利程度”方面位列全国第一。

本次调研中,宁波的成绩相当抢眼,不仅基本公共服务整体满意度排名第一,同时在“中小学教育满意度”、“公立医院服务满意度”、“房价稳定工作满意度” 、“基础设施建设满意度”、“休闲娱乐设施满意度”、“公共交通满意度”、“政策制定过程征求民众意见情况”七个方面均排名第一。

上海市的公共服务质量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总体排名为全国第五。就具体指标来看,除“房价稳定”以外,其余指标均位列全国前十,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治安”两项在全国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政府服务维度中,上海的成绩也是不俗,除“公职人员工作效率”之外,其余指标均位列全国前十,特别是“政府开支公开情况”、“民众获得政府信息便利程度”均全国排名第二位。

1467446303-7795-129100532-14671820611361n

   钟杨表示,从地域分布情况来看,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除了成都、合肥、昆明之外,东部一线城市占了七席,从具体调研问题来看,东部一线的优势同样显著,因此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问题依然严峻,政府应加大对于中西部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总体来看,70%民众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给出了及格的成绩,但给出的优良成绩只有30%,还有改进的空间。另外,其中对于“公立医院服务”、“房价稳定工作”、“环保工作”的满意度相对偏低,这些也是近年来引发诸多社会矛盾的集中议题,需要政府加大完善力度,促进社会和谐。

而民众对政府服务的满意度普遍待提升,民众对公职人员服务态度和办事效率、政府信息获取、政府开支公示、政策吸纳民意等方面的满意度均不超过40%,钟杨认为,城市政府应广泛听取民意,公开重要信息,增强公职人员服务意识,提高公共服务整体水平。

]]>
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 //www.otias-ub.com/archives/345863.html Thu, 07 May 2015 17:18:23 +0000 //www.otias-ub.com/?p=345863 标准排名(中国)研究院基于专业求职网站iPIN.com上全国620所本科院校的数据,制作了《2015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找出了本科毕业生薪水最高的100所大学(“百强榜”)。

百强榜中的前十名分别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从学校所在地来看,前十名中一半位于北京,一半地处上海。

一共有20个城市的100所大学上榜,68所大学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中北京高校有40所、上海21所、广州6所、深圳1所。另外还有南京、杭州、天津、西安、武汉、成都、大连、哈尔滨、长沙、合肥、重庆、厦门、汕头、南昌、长春和张家口的大学上榜。百强大学中毕业生就业地基本都在北上广深,只有29所大学的一线城市就业率低于50%。

我们的统计显示,毕业取得高薪的因素有三个:一是大学是否是一本以上名校;二是大学所在城市是否是一二线城市;三是所学的专业是否是热门的高薪就业专业。因此,在大学生满街跑的时代,要想拿高薪,高考填报志愿是门艺术,榜单中的高校可以作为参考哦。

——先看看百强榜,有没有你所读的大学?

c26f7afc0405629

b7d5f941eb4fe38

d4c35834e248b68

983e272320bb5ac

af45c316170739c

3af18f2bc8adf7c

榜单告诉你这些血淋淋的现实:

1、要想毕业薪酬高,依然要读名校和重点大学

上榜的100所院校中,只有14所为二本院校!这意味着要想未来薪酬高,在报考大学时依然要选择一本以上的大学,尤其是211工程院校和985工程院校。百强榜中的前十名为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外交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邮电大学。这些都是响当当的中国名校。

2、读不了名校,至少要去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读大学

共有20个城市的100所大学上榜,68所大学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中北京高校有40所,上海高校有21所,广州为6所,深圳为1所。从进入100强的14所二本院校所在地来看,除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和浙江财经大学外,也都位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即便是这两所院校,从就业地来看,也都集中在北京、杭州这样的高薪城市。

3、如果去不了一线城市的大学,就一定要选985/211大学

除了一线城市,其余上榜的32所大学所在地城市有南京(5所)、杭州(4所)、天津(3所)、西安(3所)、武汉(2所)、成都(2所)、大连(2所)、哈尔滨(2所)、长沙(2所)、合肥(1所)、重庆(1所)、厦门(1所)、汕头(1所)、南昌(1所)、长春(1所)和张家口(1所)。除了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这个特殊样本外,这32所大学绝大部分为985/211大学。说明如果比拼不了读书的城市,所读大学本身的985牌子才是拿高薪的硬道理。

4、工科、财经、语言、艺术等专业性传统强校也易拿高薪

实在不行,要想高薪还能靠所学专业取胜。上榜的100强大学中,除却大学所在地和大学的级别类型,工科、财经、语言、艺术等专业性传统强校也是想毕业后拿高薪报考大学选择的重点之一。100强中,有11所财经院校、7所语言院校、5所艺术院校,这些专业性传统强校中绝大部分并非985或211大学,但都属于这个学科中的佼佼者。

]]>
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中国民生调查 //www.otias-ub.com/archives/229305.html Thu, 22 May 2014 10:53:46 +0000 //www.otias-ub.com/?p=229305 食品安全公众满意率17.8%

最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公众满意率17.8%

食品安全隐患出现环节

食品安全公众满意率17.8%

对食品安全改善情况认知

        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完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民调蓝皮书《中国民生调查报告(2014)》今天在上海发布。这是国内发布的首份综合民生问题调查报告。

  为探民情、查民意、聚民智,记录中国社会变迁,传递中国最真实的声音,2013年10月-12月,上海交大舆情研究实验室社会调查中心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系统,针对中国35个城市居民展开调查,累计获得8500多份有效样本,涵盖总报告(综合民生调查报告、幸福感调查报告)、分类报告(教育、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医疗、社会保障)、热点话题、专题研究四个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居民幸福感较高,但对教育、医疗、环境和食品安全有较高期待,满意度整体不高,多数居民反对延迟退休。对于延迟退休政策,52.2%的受访者持反对态度,其中25.2%的受访者“比较反对”,27.0%的受访者“很反对”。参加养老保险的居民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平均支持度低于未参加者;女性对延迟退休政策的平均支持度显著低于男性;年龄在30-60岁受访者对该政策的支持度低于其他年龄段受访者;相比于其他职业受访者,企业职工对延迟退休政策的支持度最低,其次为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人员对政策的支持度高于事业单位非在编人员;月收入800元以下的受访者群体对延迟退休的支持度最高,10000元以上的受访者群体支持度最低;非农业户口受访者对延迟退休的平均支持度低于农业户口受访者。

  调查显示,61.7%的受访者认为生活水平与五年前相比有提高,并表现出对生活非常乐观的态度,45.0%的受访者月收入处于1501-5000元区间,46.9%的受访者主副食品月消费支出在501-2000元区间。58.0%的受访者表示最主要的生活压力来自于物价上涨,其中受访者对农产品和食品价格的上涨感受最为明显;41.1%的受访者认为生活压力来自家庭收入低。收入分配、医疗服务及社会保障成为居民最关心的民生问题。

  调查还显示,我国居民的幸福感知较高,受访居民非常认同“生活是美好的”和“对未来充满信心”;一线城市居民的幸福感低于二线城市。“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个人收入”成为影响幸福感的三大要素。90.9%的受访者家庭融洽,54.3%的受访者认为与家人关系非常融洽,58.6%的受访者认为周围的人对自己比较尊重,64.8%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职业比较或非常受尊重。物价上涨、家庭收入低和住房压力成为三大生活压力来源,33.6%的居民对物价水平不太满意,31.5%的受访者对收入状况表示不满。

  对于我国教育现状,34.4%的受访者对学前教育比较或很满意,32.0%的受访者对基础教育的满意度为一般。48.6%的受访者对学校安全比较或非常满意,42.4%受访者对政府的教育投入力度表示比较或非常满意。但38.1%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不适应社会需求,70.8%的受访者认为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或非常大。教育公平方面,54.3%受访者认为“我国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49.5%受访者认为“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不公平”;教育不公平主要体现在“城乡分配不均”及“区域分配不均”。

  对于环境问题,50.4%的受访居民认为我国整体环境状况不好,53.4%的受访者认为全国绿化比较好或者非常好。43.2%的受访居民认为环境测评可信度偏低,近六成(59.1%)的受访居民希望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保护”,70%的受访居民对我国未来生态环境的改善有信心。83.1%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在城市存在雾霾现象,30.7%受访者认为雾霾现象严重,北京、哈尔滨、合肥、南京、上海、武汉、郑州的受访者中有六成以上认为所在城市属雾霾“严重”地区,62.6%的受访居民表示非必须出行减少,71.5%的受访居民表示户外运动减少了。

  对于医疗问题和医患关系,77.3%受访者认为医疗费用“比较高”“非常高”,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检查费用过高”(58.9%)、“药价过高”(56.7%)是医疗费用高的主要表现。“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中,46.9%的受访者认为原因在于“政府监管不力”,42.0%的受访者认为在于“医生滥开处方检查项目”。38.3%受访者认为就诊中最应该改善的问题是挂号难、排队难;26.7%认为是就诊手续繁琐。53.9%受访居民认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素质低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因素,超过1/3的受访居民认为患者自身认知、医疗体制、医疗水平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因素。36.9%的受访者或其家属向医护人员送过红包或发出宴请。78.7%的受访者对于未来医改比较或非常有信心,但文化程度越高,对未来医疗改革的信心度越低。

  调查显示,32.9%的受访居民对所在城市食品安全情况不放心。假冒伪劣、违规使用添加剂、农药等残留物超标是受访居民最担心的三类食品安全问题。68.0%的受访居民认为食品安全最大的隐患存在于生产加工环节。32.0%的受访居民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其中以过期食品仍在销售、假冒伪劣、卫生不达标情况为甚。受访者对转基因食品了解较少、接受程度较低,35.8%的受访居民表示担心转基因食品,对转基因食品的担心显著低于假冒伪类、违规使用添加剂等其它食品安全问题,32.7%的受访居民不接受转基因食品。

  调查显示,47.3%的受访者认为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公平或很不公平,职业差异、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是受访者感受到的社会保障不公平的主要方面。63.3%的受访者对以房养老政策持不太愿意或很不愿意的态度。受访者认为养老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待遇水平低,差距大,占47.5%,其次为养老保险费用偏高(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