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20 Jun 2024 14:52:2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欧盟统计局:2024年Q1欧盟就业率为75.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02864.html Fri, 21 Jun 2024 18:00:28 +0000 //www.otias-ub.com/?p=1702864 欧盟20 ~ 64岁人口的就业率在2024年第一季度(1 ~ 3月)为75.7%,比去年第四季度(4 ~ 9月)上升了0.2个百分点。

劳动力市场疲软——包括那些就业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失业个人——在2024年第一季度占20-64岁扩展劳动力的11.2%,与2023年第四季度相比保持稳定。

从2023年第四季度到2024年第一季度,欧盟各国的就业率各不相同。在就业增长的15个欧盟国家中,克罗地亚(+1.8个百分点)、斯洛文尼亚(+1.3个百分点)、保加利亚和希腊(均+0.9个百分点)的增幅最高。意大利和拉脱维亚的就业率保持稳定,10个欧盟国家的就业率有所下降,其中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和立陶宛的就业率下降幅度最大(均为-0.5个百分点)。

]]>
日本官方:2023年3月毕业的日本大学生就业率97.3% 全面复苏 //www.otias-ub.com/archives/1609213.html Mon, 29 May 2023 12:41:35 +0000 //www.otias-ub.com/?p=1609213 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厚生劳动省最新发布数据称,2023年3月毕业的大学生截至4月1日的就业率为97.3%,比上年高出1.5个百分点。

这是3年来首次高于上年。此前企业的招聘积极性因新冠流行而降低,如今实现复苏,争夺人才的竞争变得激烈起来。

从调查报告中显示,毕业生就业中对半导体、汽车等大科技行业更青睐,因为薪资相对来说更有竞争力。

除了新冠疫情之下暂缓招聘后的反弹之外,旅游及餐饮等行业增加招聘人数的动向也很明显。文部科学省认为,总体招聘人数已经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按性别来看,男生(97.3%)的就业率比上年提高2.7个百分点,女生(97.3%)提高0.2个百分点。按文理科来看,文科为97.1%,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理工科为98.1%,上升0.7个百分点。

自 快科技

]]>
欧盟委员会:性别平等对宏观经济的益处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7845.html Sat, 14 May 2022 21:30:19 +0000 //www.otias-ub.com/?p=1407845 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新报告“性别平等对宏观经济的益处”。男女在所有领域的平等是《欧盟基本权利宪章》中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性别平等指数是由欧洲性别平等研究所定期发布的综合指数,反映了工作、金钱、知识、时间、权力和健康领域的性别不平等情况。2021年,整个欧盟的得分为68分(满分100分),得分从希腊的52.5分到瑞典的83.9分不等。

即使在过去几十年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欧盟的女性仍然比男性从事的有偿工作更少,收入也远低于男性。与之前的经济衰退相比,新冠大流行对欧盟就业的影响在性别差异方面更明显,在大多数欧盟成员国,新冠大流行期间就业女性的工作时间比男性减少的幅度更大,通常是为了承担儿童保育和长期护理的责任。在学校、正式护理和服务关闭期间,承担护理责任的女性承受了不成比例的负担,这可能会影响她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女性的带薪工作时间更少

欧洲的女性就业率(20-64岁年龄段)一直在稳步上升,从2000年的57%上升到2020年的67%,增加了10个百分点。教育程度的提高、服务业的扩张以及性别规范的变化都促成了这一趋势。同期男性就业率增长约3个百分点,从75%上升至78%。同时,这意味着仍然存在巨大差距:2020年欧盟性别就业差距为11个百分点或女性就业率是男性就业率的14%。 新冠大流行使男性就业率降低了近1个百分点,女性就业率降低了大约一半。2020年,特定国家/地区的就业率性别差距从意大利的27%到立陶宛的2%不等,突显出强大的国家差异。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2020年2-8月美国按薪资分布的就业率变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1137984.html Mon, 19 Oct 2020 13:56:00 +0000 //www.otias-ub.com/?p=1137984

]]>
对不起,贵校99%的就业率是假的 //www.otias-ub.com/archives/896260.html Mon, 24 Jun 2019 02:37:10 +0000 //www.otias-ub.com/?p=896260 来源 : 网易数读

每当到了毕业季,带有“史上最难就业年”、“最难就业季”的新闻标题就会出现在大家眼前。周而复始都是这个标题,以致于人们都有点见怪不怪了。

而与媒体年复一年报道“史上最难就业季”相照应的,是各个高校每年公布的就业率——基本稳定在90%以上,这好像说不上是“最难就业季”。

不过,高校自己公布的就业率难说没有注水。一些高校强行拔高就业率已成为了潜规则,以至于教育部发通知要求高校不准以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

高校自己公布的就业率到底有多高?而真实的就业情况到底怎么样?

高校报告中,平均就业率达95%

按照“985”高校、“211”高校、普通本科、民办本科和独立学院这五类,我们选取了100所高校,来统计高校公布的2017年毕业生就业率。

需要提醒的是,高校所发布的“就业率”并非单指就业情况,而是包含了国内升学、出国深造等各类毕业生已确定出路的情况,“落实率”更能准确传达这一数据所指的内容。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不管是哪一类高校,本科生平均就业率都在95%左右,真的是非常漂亮的数据。

一面是“史上最难就业年”,一面是“就业率达95%”,这种局面真的存在吗?

并不漂亮的第三方数据

为了比较,我们同时找来了第三方的调查数据。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从2003年开始,每隔一年就会对全国高校应届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目前已发布到了2017年。

与高校自己发布的数据相比,这份调查所呈现的数据就没那么好看了。

根据岳昌君等人的调查,在2017年的应届生中,未落实去处的毕业生有14.6%,即这一年的高校就业率为85.4%。

与高校的就业率相比,第三方的数据的确有点不同,不能排除这是统计时间不同所导致。但是细分到高校类型后,差距就有点大了。

“985”高校和“211”高校的就业率都达到了85%,作为重点院校的学生,找起工作来自然要容易不少。

比较意外的是,民办高校的就业落实率比“211”还要高。这或许与不少民办高校同时培养大量的专科生有关,在就业大军中,这些专门学习实用技能的毕业生有时能更早地找到工作。

而相比前面三类,普通本科学校和独立学院的就业率就低了不少,其中独立学院的就业率只有75.7%,远低于90%。

高不成低不就的处境让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面临着拼学校拼不过、拼技能拼不过、有些工作还不愿意干的尴尬处境。

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还从学历角度统计了就业率。同样会发现,从2011年左右开始,本科生的就业率就已成为全国不同高校学历里最低的那一类。

高校发布的就业率与第三方调查所呈现的就业率有如此大的出入,原因在于就业率背后的考核指标。

早在2004年时,教育部就提出要“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到2011年的时候,教育部更是直接要求:“对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招”。

如此规定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高校盲目扩大教学规模所带来的就业难问题,以及遏制住一些高校不断开设新专业、追求专业全的现象。

但随之而来的却是高校就业率的“高歌猛进”、你涨我也涨。到如今,就业率不到98%,学校招生时都不好意思拿来作宣传。

水分从哪里来?

大学生就业不易是高校很难改变的情况,而高校容易做到的,是往数据里掺水。

各高校在制作毕业生就业报告时,为了体现内容客观,往往会强调此报告“出自专业第三方调研咨询机构”或“数据来自xxx毕业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但实际上,学校能钻的漏洞仍然很大。

例如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发布的这份就业质量报告,就出现了一个很神奇的数字——该校2017届毕业生中有将近90%的人去向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

就正常找到工作的应届生而言,绝大部分属于“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或者是“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

“其他录用形式就业”看似很笼统,其实主要就包含了“灵活就业”这种形式,而这种形式一般用于自由职业、短期劳动合同等,单位并没有对其进行录取。

不少高校学生发现自己“被就业”时,就是因为填了这张“灵活方式就业证明表”。

不过,这只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数据,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这1595位毕业生是被学校催着“就了业”。

但基于媒体公开报道,你就会发现,为了提高就业率,中国的高校真的是各显其能,从威逼到利诱,甚至直接上手替学生伪造就业证明。

在教育部没有发文禁止高校造假就业率之前,很多高校堂而皇之地将就业与毕业证、学位证捆绑在一起,强硬要求毕业生交出一份就业协议。

在明文规定出来后,一些高校转变策略,通过辅导员苦口婆心地劝说,用诸如“五月底前不签以后再来登记会很麻烦”、“离校前不签档案有可能丢失”这类话来催促学生去弄一份就业证明。

除了催学生外,还有的学校老师甚至鼓励学生去伪造就业证明。

《法制周末》曾采访到一位因为考研二战而暂时没落实去处的同学,该同学的辅导员直言:希望同学们能配合工作,如果实在找不到工作,可以到自己家楼下找一个有工商资质的小诊所让他们帮忙盖一个章。

学校让学生动起来去找工作,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是为了达成指标,硬要一些想慢就业或考研、国考二战的毕业生在毕业前就找到工作实在是一种粗暴的方式。

损失最大的,可能是那些想以应届生身份参加公务员考试的同学(应届生指当年毕业的与前两年办理了暂缓就业,户口、档案在学校的学生),却发现自己在学信网上已被标注为“就业”而失去了资格。

不过,已经定了工作的同学也不一定能完全松一口气,因为就业后的他们会发现,自己好像并不适合这份工作,不满意的同时,很想换一份新工作。

而此时回去翻看母校发布的由“专业第三方调研咨询机构”制作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调查报告》,不仅就业质量高,就业满意度高,对母校也是非常满意。

参考文献:

[1] 岳昌君, 白一平(2018). 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实证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6(05), 20-32+165-166.

[2] 岳昌君, 周丽萍(2017).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2003-2017年.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15(04), 87-106+187.

[3] 邓晖(2013, 8月13日).就业率造假,大学的“最后一课”?. 光明日报, 6版. Retrieved fromhttp://epaper.gmw.cn/gmrb/html/2013-08/13/nw.D110000gmrb_20130813_2-06.htm?div=-1

[4] 张文静, 潘祺, 沈汝发(2016, 8月30日). 就业率“注水”成公开“秘密”?高校就业评价方式待改革. 半月谈. Retrieved from http://www.banyuetan.org/chcontent/jrt/2016825/207322.shtml

[5] 毕业季,高校就业率造假的背后. (2019, 5月29日). 法治周末, 2-3版. Retrieved from https://www.legalweekly.cn/fzzg/155906127315667.html

]]>
日本老年人就业率创新高 每5位老人中2人在工作 //www.otias-ub.com/archives/352223.html Mon, 01 Jun 2015 12:54:26 +0000 //www.otias-ub.com/?p=352223
U10225P31DT20150601135013

在日本,领取养老金同时又在工作赚钱的老年人越来越多。2014年度65岁~69岁老年人的就业率为40.7%,比上一年度提高了1.8个百分点。这意味5个老年人中就有2个在工作,老年人的就业率创39年来的最高纪录。过去工作的老年人中,个体工商户占一半以上,但现在就职于流通、护理和制造业等人手短缺行业的老年人也很多。老年人的就业人数增多,将有助于日本国内消费的提高和养老金制度的稳定。

日本总务省的劳动力调查统计显示,65~69岁老年人的就业率为1975年度以来的最高水平,时隔21年再次突破40%。其中,男性的就业率为51%,时隔16年再次超过50%。女性也达到31%,首次超过30%。65~69岁的劳动者共374万人,比上一年度增加了10%,在10年时间内增加了约50%。

日本所有人加入的国民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原则上可以从65岁开始领取。虽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提前或者延后领取养老金,不过99%的人都是在65岁之前开始领取养老金。在领取养老金的同时又领工资的人出现增多。

推高消费

工作的老年人增加,对推高日本消费起很大作用。因为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将拿出更多的钱消费。日本经济产业省分析显示,60岁以上人群将工资的90%用于消费。59岁以下的人群更注重存钱养老,仅会拿出70%的工资用于消费。

此外,日本老年人的工作方式也发生很大改变。30年前,65岁以上的劳动者中,60%以上为个体工商户。他们通过经营中小型商店或务农来获得收入。由于近年日本大型零售店的扩张和农业的衰退,个体工商户所占比重减至30%以下。而在企业、社会团体和政府机关等单位上班的老年人成为主流。根据日本的劳动力调查结果推算,所有年龄层企业员工的平均年收入约为34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7万元),比个体工商户的收入高出20%。

从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就职的行业来看,人数同比增长最多的是流通行业,增加了8万人。此外,就职于医疗护理(增加7万人)、制造业(增加6万人)、餐饮住宿(增加5万人)和建筑行业(增加4万人)等日本人手短缺行业的老年人也出现增多。

支撑养老金制度

对于人手不足的日本企业来说,经验丰富的老年人成为重要战斗力。日用品大型批发商Paltac自2014年10月起,以包括临时工在内的7400名全部员工为对象,将返聘年龄的上限从65岁提高至70岁。该公司表示“招聘年轻人越来越困难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此外,日本JFE钢铁公司为了培养生产一线的年轻人,开始实行65岁以上退休人员的返聘制度。

日本护理服务企业CARE21于2014年4月废除了退休制度。员工只要愿意,并且有体力的话就能一直工作。此外,大型房地产中介公司东急Livable也自2014年4月起,将返聘年龄的上限从65岁提高至70岁。

日本老年人希望赚取更多生活资金,度过富裕的晚年生活。自2015年4月起,日本公共养老金的领取额每年将下降1%。预计在今后30年内将减少20%,老年人对于仅依靠养老金的生活感到不安。

公共养老金被称为“代际间的相互支持”。在日本,一直持续工作的公司职员在70岁之前缴纳厚生年金保险(类似于中国的养老保险),这笔钱会周转到养老金支付上,从而支撑起养老金制度。如果老年人能够一直通过工作交纳社保险和税金,有利于国家养老金制度和财政的稳定。

文章来源:日经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