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侣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19 Aug 2024 13:46:0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精神病学前沿:研究发现跟爱人一起睡 真的睡眠质量更好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4588.html Mon, 19 Aug 2024 13:46:08 +0000 //www.otias-ub.com/?p=1714588 晚上睡觉的时候,是跟别人同睡一张床睡眠质量好,还是自己一个人睡睡得香呢?科学家还真的研究了这件事,而且建议:如果你在稳定的婚姻关系里,跟你的另一半睡在一起,可能会让你睡眠质量更好。讲到这里,肯定有人会问:有人睡在旁边,难道不会被对方的翻身、打呼噜、磨牙等行为影响吗?真相还真的跟你想的不太一样!今天我们来详细聊聊。

夫妻两个人一起睡真的比独自睡更好

2020 年一项发表在《精神病学前沿》上的研究指出[1],跟一个人睡觉相比,夫妻一起睡觉时虽然肢体动作可能会更频繁一些,但这些肢体动作并不会对睡眠质量产生显著影响。

这可能是夫妻双方在经过长期的“睡觉磨合”之后对动作的适应。其实除了能够适应这些动作,夫妻双方睡眠磨合之后,连睡眠阶段也会出现同步的情况,双方可能会在差不多的时间进入深度睡眠,差不多的时间进入快速眼动睡眠。

而且研究还发现,跟单独睡眠时相比,夫妻一起睡觉时候快速眼动阶段的碎片化程度更低,也就是说,拥有更完整的快速眼动睡眠。

与单独睡眠(蓝条)相比,共同睡眠(红条)中睡眠阶段的完全、直接同步性显著增加,甚至近一半的夜间睡眠都是同步的,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

快速眼动阶段的睡眠与记忆力、缓解情绪压力有关。更完整的快速眼动阶段睡眠可能对记忆力、心理 健康、人际交往有更好的作用。

也就是说,夫妻“同床共枕”可能更有利于心理健康和社交。2022 年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2]。

这项研究统计了 1000 多名成年人的睡眠情况,发现相比于自己独自入睡的人,跟伴侣睡一起的人能够更快入睡、睡眠时间更长。而且,相比于独自睡觉的人,跟伴侣一起睡的人抑郁、焦虑和压力的自我评分也更低一些,疲劳感也更弱。

另一项更早的研究也发现了[2],人们在跟伴侣睡在一起的时候,确实会受到对方动来动去的影响。但相比于一个人睡,跟另一半睡在一起的时候睡眠质量依然会更好。

如果跟孩子一起睡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虽然跟伴侣一起睡觉,能提高睡眠质量。但如果跟孩子一起睡,效果可能就要大打折扣了。

还是 2022 年发表的研究发现,经常跟孩子睡在一起的人普遍会觉得更容易失眠,更加没有精神,而且也更容易出现呼吸暂停综合征(一种在睡眠期间出现呼吸暂停、呼吸减弱的病症)。

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跟孩子分床睡。当然了,除了孩子,如果有一个睡觉太“不老实”的另一半,那也可以考虑分床睡。

研究发现,虽然正常的睡觉翻身、动腿动胳膊不会影响睡眠质量,但如果伴侣打呼噜太响、翻来覆去动个不停、不停“抢占”床上空间,这样的行为是会明显影响另一半睡眠质量的[3]。

跟稳定的伴侣一起睡容易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和另一半睡觉,在睡前免不了会发生一些“入睡前活动”,比如性行为。那在睡前进行这些活动不会影响睡眠质量吗?

2022 年发表在《睡眠 科学》上的一项研究[4],调查了人不同类型的伴侣对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睡前的性行为并不会影响睡眠质量。

无论性行为的频率如何,并没有影响睡眠总时长。而且相比之下,无论是长期稳定的伴侣,还是短期的随机的伴侣,都比单身的人入睡时间更短。

当然了,这绝不是建议大家都随便找一个伴侣帮助自己快速入睡。长期稳定的伴侣能够让人获得更好的情绪满意度,也更容易获得更好的睡眠质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科学家推测,这可能是因为跟长期稳定的伴侣一起睡觉的时候,安全感会比较高,能够减少中途醒来的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跟伴侣一起睡觉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统计学的研究,背后更深层的原因,还有待科学家们继续探索。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跟自己的另一半一起入睡,毕竟这算得上是最简单的提高睡眠质量的方法了(当然,前提是你得有另一半)。

参考文献

[1] Drews H J, Wallot S, Brysch P, et al. Bed-sharing in couples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and stabilized REM sleep and sleep-stage synchronization[J].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2020: 583.

[2] Brandon Fuentes, Kathryn Kennedy, William Killgore, Chloe Wills, Michael Grandner, 0010 Bed Sharing Versus Sleeping Alone Associated with Sleep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Sleep, Volume 45, Issue Supplement_1, June 2022, Page A4

[3] Pankhurst F P, Home J A. The influence of bed partners on movement during sleep[J]. Sleep, 1994, 17(4): 308-315.

[4] Sprajcer M, O’Mullan C, Reynolds A, et al. Sleeping together: Understand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lationship type, sexual activity, and sleep[J]. Sleep  Science, 2022, 15(Spec 1): 80.

自 科普中国

]]>
加州大学:科学家发现异性其实并不相吸 而是相似的人倾向于相互交往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5710.html Sun, 10 Dec 2023 11:31:01 +0000 //www.otias-ub.com/?p=1665710

一项包含数百万对夫妇数据的综合性新研究揭示,相似的人倾向于相互交往。

与人们普遍认为的相反,异性其实并不相吸。这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CU Boulder)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数百万对夫妇的130多个特征进行全面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系以及行为遗传学研究所(IBG)的博士候选人坦雅-霍维茨(Tanya Horwitz)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了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这项于 8 月 31 日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Nature Human Behaviour)杂志上的研究证实了个别研究数十年来所暗示的事实,打破了”异性相吸”的古老谚语。研究发现,在所分析的82%到89%的特征中,从政治倾向到初次性交年龄再到药物使用习惯,伴侣间相似的可能性要高于不相似的可能性。

只有 3% 的特征,而且只在分析的一个部分中,个人倾向于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人成为伴侣。除了揭示可能塑造人类关系的无形力量外,这项研究还对遗传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遗传学中的许多模型都假设人类的交配是随机的。这项研究表明,这种假设很可能是错误的。”该研究的资深作者、IBG 主任马特-凯勒(Matt Keller)说,他指出,所谓的”同类交配”–当具有相似特征的个体结合在一起–会使基因研究的结果出现偏差。

回顾一个多世纪

在这篇新论文中,作者对以前的研究进行了回顾(或称荟萃分析),并对自己的原始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元分析中,他们研究了199项研究中的22个特征,包括数百万对男女共同父母、订婚对、已婚对或同居对。最古老的研究是在 1903 年进行的。此外,他们还使用了一个名为”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的数据集,对英国近 8 万对异性夫妇的 133 个特征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许多很少被研究的特征。

同性伴侣不在研究范围之内。由于其中的模式可能会有很大不同,作者现在正在对这些模式进行单独研究。

在这两项分析中,政治和宗教态度、教育水平以及某些智商指标等特征显示出特别高的相关性。 例如,在一个量表中,0 表示没有相关性,1 表示夫妻总是具有相同的特质,政治价值观的相关性为 0.58。

与药物使用有关的特征也显示出很高的相关性,重度吸烟者、酗酒者和嗜酒者倾向于与有类似习惯的人结成伴侣。

与此同时,身高体重、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等特征的相关性要低得多,但仍呈正相关。例如,神经质的相关性为 0.11。至于某些性格特征,如外向性,则根本没有太大的相关性。

霍维茨说:”人们有各种理论,认为外向的人喜欢内向的人,或者外向的人喜欢其他外向的人,但事实上,这就像掷硬币一样:外向的人和内向的人最终在一起的可能性差不多。”

异性相吸的情况反倒很罕见

在荟萃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异性相吸。在英国生物库样本中,他们确实发现了少数几种似乎存在负相关的特质,尽管相关性很小。

这些特征包括:时间型(一个人是”晨鸟”还是”夜猫子”)、忧虑倾向和听力障碍。他们说,必须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解释这些发现。夫妻最有可能相似的特征是出生年份,这一点并不令人惊讶。

但是,即使是很少被研究的特征,如一个人有过多少个性伴侣或他们是否在孩童时期被母乳喂养过,也显示出一定的相关性。

霍尔维茨说:”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我们觉得自己可以选择人际关系的情况下,也可能存在着我们并不完全清楚的幕后机制。”

对下一代的影响

作者们指出,夫妻间的共同特征有多种原因: 有些人在同一地区长大。有些人被与他们相似的人所吸引。有些人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就越相似。根据不同的原因,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后果。

例如,霍维茨解释说,如果矮个子更有可能与矮个子生育后代,而高个子更有可能与高个子生育后代,那么下一代中就会出现更多身高极端的人。精神、医学或其他特征也是如此。还有可能产生社会影响。

例如,以前的一些小规模研究表明,美国人越来越倾向于与教育背景相似的人结成伴侣–有人认为,这种趋势可能会扩大社会经济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新研究还表明,不同人群的特质相关性强度不同。作者猜测,它们很可能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研究人员提醒说,他们发现的相关性并不高,不应该被夸大或滥用来推动某种议程(Horwitz 指出,同类交配研究曾被优生学运动所利用,这是非常可悲的)。他们确实希望这项研究能引发更多跨学科的研究,从经济学到社会学,再到人类学和心理学。

她说:”我们希望人们能利用这些数据进行自己的分析,更多地了解人们最终是如何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参考文献:《基于对 22 个性状的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以及英国生物数据库对 133 个性状的分析的人类伴侣间相关性证据》,作者:Tanya B. Horwitz、Jared V. Balbona、Katie N. Paulich 和 Matthew C. Keller,2023 年 8 月 31 日,《自然-人类行为》。

DOI: 10.1038/s41562-023-01672-z

自 cnBeta

]]>
Lovehoney:2019年性福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1067880.html Sat, 20 Jun 2020 22:17:03 +0000 //www.otias-ub.com/?p=1067880 Lovehoney发布了“2019年性福报告”。Lovehoney采访了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3000名年龄在18到65岁以上的成年人。对性心理进行的调查希望确定性在幸福感(身体和情感)中扮演着什么角色,以及这种作用在一生中是如何变化的。

调查发现,18-24岁受访者中有37%因为太累甚至无法做爱。知道何时敲门很重要。26%的受访者一周自慰两次;5%的受访者一天做几次。

34%的受访者想通过使用玩具来增加他们的性生活的趣味性,而科技已经引起了相当大的轰动。12%的受访者正在享受性玩具应用,5%的人喜欢VR。

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回答,例如性伴侣会消亡吗?事实上,25%的受访者对他们的性玩具非常满意,21%的受访者对仅有玩具的性高潮非常满意。

男人专注于性高潮,而女人则担心感觉不自在。这就是为什么91%的男性在每次做爱时都会达到高潮,而女性的这一比例为71%。

也许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我们中2/3的人认为性在我们的整体幸福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如何才能说服另外1/3的人呢?

主要发现:

25%的受访者知道做爱能改善心理健康。

9/10的男性和7/10的女性在做爱时达到高潮。

2/3的受访者认为性在我们的整体幸福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64%的同性恋情侣用按摩油或性感道具来增添情趣。

8%的女性对与多个人发生性关系的想法感到兴奋。

22%的男性幻想与一个以上的人发生性关系。

32%的年轻受访者(18-24岁)说他们从未得到过性满足。相比之下,65岁以上的受访者中有95%说有。

1/10的受访者幻想和不同性别的人在一起,而不是和他们通常喜欢的人在一起。

63%的女性使用性玩具提高愉悦程度。

54%的男性使用性玩具提高他们的快感水平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知识星球,扫描下面二维码即可!

]]>
YouGov:1/5的美国人偷听过伴侣的手机 //www.otias-ub.com/archives/905046.html Sat, 03 Aug 2019 16:40:20 +0000 //www.otias-ub.com/?p=905046 YouGov的最新数据发现,近1/5的美国人(19%)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过另一半的手机。其中1/3的窥探者(33%)发现了他们已经怀疑的东西的证据;18%发现了一些之前没有怀疑过的事情。

大多数人(73%)都曾看过伴侣的手机。

千禧一代(43%)比X世代(35%)和婴儿潮一代(17%)更有可能在伴侣的手机上发现他们已经怀疑的事情。女性(36%)比男性(29%)更有可能这么做。

千禧一代女性是最有可能窥探伴侣手机的,1/3的女性(33%)承认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偷看过伴侣的手机,23%的千禧一代男性这么做过。

当谈到使用手机作为追踪伴侣的一种方式时,45%的美国人从来没有看过伴侣的手机。

大约3/10的美国人(29%)希望能够随时看到伴侣的位置(在伴侣同意的情况下),27%的受访者对追踪另一半“一点也不感兴趣”。

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特别热衷于追踪伴侣的位置,但他们通常对分享自己的位置的想法感兴趣(64%)。

几乎一半的美国人(49%)认为伴侣之间应该有权使用对方的手机,但这种访问应该有所限制。近3/10的受访者(28%)认为,伴侣应该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对方的手机。大约1/10的受访者(9%)说伴侣根本不应该接触对方的手机。

199IT.com原创编译自:YouGov 非授权请勿转载

]]>
Budget Direct:调查显示1/3澳洲人称曾偷看过伴侣信用卡账单 //www.otias-ub.com/archives/254345.html Thu, 10 Jul 2014 17:23:34 +0000 //www.otias-ub.com/?p=254345 Scary-CC-Bill

澳洲保险商Budget Direct于8日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数据显示,33%的澳大利亚人承认曾偷看过伴侣的信用卡对账单,尤其是女性,她们比男性更在乎伴侣的消费情况。

报道称,数据显示,澳大利亚约37%的受访女性承认曾查看伴侣的消费账单,而30%的男性承认曾存在此类行为。同时,15%的受访者承认曾对伴侣隐瞒消费情况,其中最常被隐瞒的消费类别为衣物、鞋子和娱乐开销,比例分别为69%、55%和50%。

值得一提的是,澳大利亚约10%的受访者承认在真实收入问题上对伴侣撒谎。对此,AMP理财规划师查尔曼(Dianne Charman)表示,伴侣间应保持忠诚,对伴侣隐瞒收入或消费情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做法。根据她的建议,伴侣应共同谋划预算开支和理财规划,这样更容易实现目标,而相互之间保留秘密,可能引发不必要的争端。她说,“如果你不够开放,那么钱会是一个大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