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S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05 Sep 2016 06:08:2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TNS:亚太区营销行业正在发生五大变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514182.html Mon, 05 Sep 2016 05:51:47 +0000 //www.otias-ub.com/?p=514182
1473054570-1052-ng-monitor-2-col-TopicTwoCol

随着消费者们的生活重心日益迁移到社交媒体上,营销人员应该如何应对呢?TNS最新发布的《市场监测报告2016》总结了亚太区营销行业正在发生的五大变化趋势。

1. 消费者关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成为了营销人员第一位的工作重点

曾几何时,市场营销工作目标有着明确的界定:建设品牌影响力,发现市场空白,以最终帮助提升销售。

但现在他们的工作聚焦到了追踪消费者上:追踪消费者所使用的每一个接触点,即他们与品牌产生互动的各种实体与虚拟渠道(如门店,户外广告,电视广告,社交媒体账户,售后服务热线等等),在尽可能多的接触点上服务消费者的各种需求,包括消费者的售前调查、购买行为和售后服务。

他们的职责变成了管理好消费者与品牌接触的整个流程,从最初的品牌认知、购买决策、品牌和产品体验,以及消费者忠诚度和推荐倾向。他们不仅要争取新的消费者,还要管理好消费者体验。

《市场监测报告2016》的结果很明确地显示,消费者关系管理现在是亚太地区市场营销人员排名第一的工作重点。

市场部门优先级最高的五项工作:

1) 消费者关系管理

2) 提升品牌知晓度

3) 帮助市场营销部门转型

4) 从数据中获取信息以帮助决策

5) 寻找和定义新的销售机会

6) 自动化营销和程序化购买

2. 营销人员在社交媒体上追踪消费者体验

随着社交媒体不断发展,它已经成为消费者体验流程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建设品牌的新平台,同时也可以促成销售、提供客户服务、提升用户忠诚度。

1

在日常工作中,营销人员也已经因势而变。这包括通过社交媒体广告提升品牌知晓度(38%的人使用),利用社交媒体大号营销以提升考虑品牌的比例(26%),依托现有的粉丝发起有机营销活动(39%),通过社交媒体平台销售(38%)。另外,现在客户服务最常用的渠道也是社交媒体平台。

3. 摸索优化社交营销开支

随着社交媒体的重要性不断上升,营销人员越来越频繁地考虑如何才能最好地使用投放在社交媒体上的营销费用。他们知道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花的时间一直在增长,但社交媒体也是高度碎片化的领域,他们试图把曾经用在传统媒体上的那一套搬到社交媒体上来。

尽管如此,广告开支依然必须快速跟上消费者的脚步。有38%的受访营销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在社交媒体上花钱作营销了,而用电视的只有35%。随着营销人员对数字接触点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这一比例势必将进一步上升。

移动是另一个被划上重点的营销领域。由于社交平台的互动经常是通过手机实现的,移动设备作为接触点的重要性将增长得非常快,而现在的营销支出比例还未跟上。不过,《市场监测报告2016》也指出由于亚太区仍有大量消费者还在用非智能手机,所以营销方案也要考虑到这部分群体。短信(用于发送促销信息)是亚太区使用频率第二高的媒体接触点,仅次于公关活动。

4. 营销人员将社交媒体看作洞察之源

如果你的目标受众越来越“沉迷”于社交媒体,那很自然它们成为了了解消费者的洞察之源。接近一半(46%)的营销人员表示已经把社交媒体监测的结果作为了营销决策和规划的洞察之源,比任何其它渠道都要高。

2

源自社交媒体的消费者洞察被用来决定产品研发(36%)和挖掘消费者情报(27%),但最普遍的使用是用来衡量各波广告的效果。社交媒体监测现在是亚太地区最常用的营销表现指标:有40%的营销人员将其作为衡量市场营销活动成功与否的指标,相比之下有33%的人提到了市场份额监测,还有32%提到了品牌和广告跟踪。

但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仅靠监测社交媒体是否就能获得足够完整和充分的数据以指导战略制订和广告规划呢?尽管社交媒体数据突然间成为人人都引用的指标,但作为可靠的营销洞察来源,它还远远不够成熟。

只有当把社交媒体数据放到整个大环境一起审视时,它的价值才能被完整体现出来。比如说,品牌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上的信息来了解消费者对自己的最新广告接受度如何,如果其中与预期效果有偏差的话,他们可以及时采取行动微调仍在投放的广告。

要想获得真正有意义的消费者洞察,品牌不能仅看表面上的社交媒体表现数据,要将它们与其它指标结合在一起理解,比如诱发正面或负面体验的原因,或是品牌属性指标。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全面理解为何品牌的表现是这样的。

5. 接触点爆发式增长营销人员疲于奔命

随着消费者的媒体接触点变得越来越复杂,亚太区的营销人员普遍反映自己有点疲于奔命:只有约三分之一(3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能应对好所有的接触点。

媒体生态环境越发达、互联网渗透率越高、数字化生活方式越高级的地方,营销人员感受到的压力越大:因为他们不知道到底应该选哪些接触点。在新加坡和日本,只有29%营销人员表示自己能管好手头的接触点,在韩国这一比例只有28%,而在新西兰更是跌到了24%。

3

《市场监测报告2016》的研究结果显示营销人员在管理接触点方面有各种方式,有22%采用了“撒胡椒面”式的办法,即在尽可能多的接触点上都花钱;有41%只在自己熟悉的渠道上用钱;而有37%在用好熟悉的接触点之余,还在试验新的接触点。TNS的接触点研究证明,平均来说一个品牌使用的所有接触点里,其中的20%会产生80%的效果。

总结:

亚太地区的营销人员都在经历艰难的转型期:消费者行为在变,媒体格局在变,他们自己的工作定义也在变。面对着整个亚太区越来越深地陷入社交媒体的大网,营销人员也不得不尽快地作出决定性的转型。

很多人认为通过增加对社交媒体的监测就是完成这一转型的关键。但是营销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和来自较成熟市场的营销人员都知道这是远远不够的:只看评论和转发数据并不足以看到他们所需要的整体格局,尤其现在大公司的各部门之间仍然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社交媒体数据必须与来自其它渠道的数据整合在一起理解。而这将是市场研究人员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来源: TNS

]]>
TNS:56%的中国游客出国旅游是为了体验当地文化 //www.otias-ub.com/archives/509804.html Wed, 24 Aug 2016 16:18:53 +0000 //www.otias-ub.com/?p=509804         199IT原创编译

        旅游营销人员越来越关注像中国这样的亚洲市场,特别是有证据显示亚太地区旅游网络支出将超过北美和欧洲。事实上,eMarketer预测到2017年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订购旅游市场。

1        TNS发现中国游客出游的最大原因是体验当地文化,超过半数受访者表示体验当地文化是出国旅行的最大动力。

        在搜罗纪念品方面,当地特产也是关注热点。根据TNS的调查,当地商品和纪念品是中国游客出境游最受欢迎的产品。

2        随着中国游客在境外游方面支出越来越多,了解游客的购物习惯和旅游趋势对营销人员来说很重要。Travelzoo的数据发现,2016年中国游客境外游预算和前一年比将有所增长,平均每趟出游预算也将有所增长。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腾讯:微信在一线城市普及率已经达到93% //www.otias-ub.com/archives/415198.html Tue, 08 Dec 2015 16:24:15 +0000 //www.otias-ub.com/?p=415198         199IT原创编译

        手机通讯应用已经很普遍了,尤其是微信在中国飞速发展。eMarketer预测今年约4.00亿中国人使用手机通讯应用,占总人口的28.8%,占手机用户的37.9%。

1

        根据腾讯的调查,微信已经完全渗透中国一线城市,2015年9月,北京、上海、广东和深圳微信普及率已经达到93%。

        但是在三、四线城市,微信的普及率下降很多,虽然微信在二线城市普及率也较高。事实上,其他中型或大型城市,微信普及率只有43%。

        小城市方面,普及率则下降至3/10以下。

        根据TNS的调查,微信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即使通讯或聊天应用,2015年7月在16到65岁网民中普及率达到68.6%。

        腾讯报告2015年9月微信全球日活跃用户5.70亿,年增长3.48亿人。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411061.html Sat, 28 Nov 2015 14:15:01 +0000 //www.otias-ub.com/?p=411061

随着近两年“互联网+”效应的持续升温,二手车电商异军突起,一扫传统市场普遍存在的经营规模小、交易量低、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等缺点。TNS新华信近期开展的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显示,互联网正全方位切入二手车领域,利用互联网的高效便捷性,二手车电商在交易环节形成了B2B竞拍(车易拍、优信拍)、C2B竞拍(车易拍、开新帮卖)、B2B虚拟市场(大搜车)、B2C卖场(优车诚品、车王)、B2C集客(优信二手车)、C2C寄售(卓杰行)、C2C虚拟寄售(瓜子、人人车)等多种模式百花齐放的局面,二手车电商自此迈入2.0时代,表现抢眼。
TNS新华信近期开展的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显示,利用互联网的高效便捷性,二手车电商在交易环节形成了B2B竞拍、C2B竞拍、B2B虚拟市场、B2C卖场、B2C集客、C2C寄售、C2C虚拟寄售多种模式百花齐放的局面,二手车电商自此迈入2.0时代。

在为车商和消费者解决交易中常见问题的同时,互联网还触及传统企业管理系统覆盖不到的二手车商运营管理。譬如,大搜车免费向二手车商提供DMS(Dealer Management System二手车商业务管理系统),满足他们的日常基本运营需求,促成二手车商间交易。

基于企业访谈与公开渠道收集的数据,2015年第三季度,车易拍与优信拍的To B竞拍模式仍保持领先地位,交易规模约8.5万台;大搜车的To B虚拟市场模式,在第三季度发力,促成了车商之间的约7万台的交易;优信二手车、瓜子二手车、人人车在C端初试水,取得不俗的成绩,交易规模约1万台。1

毋庸置疑,二手车电商能够推动二手车交易的透明化及专业化发展,解决传统行业的痛点:
  1. 车源集中:电商平台能够将分散在全国各地车主手中的碎片化车源集中,解决车商车源不足的基本问题;
  2. 车况公开:通过专业化的检测手段,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固定指标进行数据传输自动评估,逐步排除人工评估,解决车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车况的透明化;
  3. 价格透明:B2B竞拍模式中价高者得的惯例让二手车价格更趋向合理;C2C平台车主开价,买卖双方直接联系,价格透明;
  4. 流通优化:依托自身的在线交易平台属性使得二手车交易打破地理空间的局限,使流通渠道更加扁平化,减少中间交易环节;
  5. 服务完善:利用互联网进行资源整合,与金融、保险、维修等供应商合作,构建二手车服务体系。

该项目执行人,TNS新华信研究副总监黄伟指出:“相比新车电商,二手车在电商领域的探索走得更远,目前已形成较为丰富的商业模式,并且持续进行模式更迭与创新,二手车电商市场充满活力。”

“中国成为全球首位的二手车市场指日可待。而对于那些率先投资、及时解决现有问题的参与者,这个市场将带来无限的商机。”TNS汽车研究亚太董事总经理圣哲荣总结道。

二手车电商2.0

互联网全方位切入二手车领域,各类二手车电商企业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模式不断创新,逐渐形成打通C2B2C全流通环节的交易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和估值服务平台等各类二手车电商平台。

关于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

2015年,中国二手车市场得到快速增长,互联网创新涌现。在这双重背景下,二手车电商行业研究通过二手车电商的市场格局、商业模式以及趋势判断进行研究,为二手车电商企业与主机厂的发展提供启示。这项研究始于2015年9月,至2015年10月终止,历时2个月,采访覆盖主流二手车电商企业。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01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02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03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04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05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06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07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08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09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10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11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12 TNS&新华信:2015年二手车电商行业调研报告_000013

]]>
TNS:2014年美国雇员在工作中的PC使用量下降至71% //www.otias-ub.com/archives/32089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20899.html#comments Wed, 14 Jan 2015 01:36:29 +0000 //www.otias-ub.com/?p=320899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2014年9月TNS为Dell 和 Intel实施的调查,与工作相关的设备方面,美国雇员仍然坚持使用基础设备。调查发现PC仍然是工作中最常用的设备,但是,这种状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在美国雇员中PC使用量从2011年的84%下降至2014年的71%。

183665-12

        与PC相对的小屏幕设备——手提电脑使用量也有小幅下降,智能手机在工作中使用量也下降了,考虑到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智能手机使用量增加,这让人有些吃惊。但是,智能手机使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另一种触屏设备使用量增加导致的,即平板。虽然只有7%的受访者在工作中使用平板,但是这种设备是唯一一个使用量增长的设备类型。Intel 和 Dell注意到目前为止PC仍然统领工作设备,这是因为大部分美国雇员仍然在办公室工作。

        移动商务设备在户外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模糊了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限。2014年9月CNBC的调查发现全球企业高管从这种设备中获取各种信息。

183771-12

        从总体来看,智能手机在查询快速消息方面比平板使用更普遍,例如查询股票价格、突发新闻和实时数据。另一方面,平板在参与性的商务内容方面更受欢迎,如深度分析、新闻视频剪辑和和企业信息。总之,分别有78%和75%的受访者表示智能手机和平板是有用的商务工具。

        研究发现电视商务内容也推动了移动设备使用量增长。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美国高管在观看电视上看到商务内容后曾用智能手机或平板查询商品信息、服务和行业信息。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曾用移动设备和朋友或同事讨论过电视上收看到的内容,60%的受访者看电视后用移动设备购买过商品、服务、股票以及分享内容。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320899.html/feed 12
eMarketer:2015年美国数字视频受众将超过2亿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427.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427.html#comments Mon, 22 Dec 2014 00:30:31 +0000 //www.otias-ub.com/?p=315427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 eMarketer新报告“US Digital Video Audience Profile: Who’s Watching, How They’re Watching and What Screens They’re Watching.”,2015年,美国数字视频受众将超过2亿,占全部人口的近三分之二。这是一个庞大的受群体,但是数字也已经达到饱和。eMarketer估计未来几年美国数字视频受众增长率将维持在一位数。

177098-20

        数字视频收视最普遍的设备是PC或手提电脑。许多数字视频受众都使用多屏幕,但是PC仍然是最受欢迎的。

        HUB Research对美国网民的调查发现2014年视频收视移动设备使用量有所增长,但是大部分受访者仍然使用PC看数字视频。

        TNS的数据也显示了相似的模式,手提电脑是收看流视频最常用的设备。TNS的调查显示PC和其他设备在视频收看方面的差距更小。

179069-20

        Adobe收集的服务数据显示,数字视频收视更倾向于使用PC。2014年第一季度,近四分之三的美国数字视频是在PC上收看的,只有四分之一是在移动设备上播放的。

        在小屏幕受众方面,eMarketer 预测2014年美国将有8970万智能手机视频观众,占数字视频观众的一半。

179978-20

        虽然平板用户比智能手机用户更少,但是美国使用平板收看视频的受众和使用智能手机的差不多,这反映了平板更适合在休闲时间使用。

        还有联网电视受众。eMarketer预测,今年约46%的美国家庭会拥有联网电视,明年,拥有联网电视的家庭将占56%。

        移动受众仍然很重要,受众数量呈增长趋势。因此,在计划和执行广告战略时,在移动设备和PC之间取得平衡很重要。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
//www.otias-ub.com/archives/315427.html/feed 10
TNS:调查显示将近一半的电视观众在晚上边看电视边上网 //www.otias-ub.com/archives/254822.html Sun, 13 Jul 2014 13:48:00 +0000 //www.otias-ub.com/?p=254822      tv-and-texting

            根据全球研究咨询公司TNS的一项研究,全世界的人仍然被电视所深深吸引。研究显示:

    ·全球有四分之三的互联网用户仍然每天看电视

    ·将近一半的电视观众在晚上边看电视边上网

    ·在全球范围,现在有四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每天在数字化设备上观看网络视频

  数字化时代生活研究(Connected Life)访问了全球超过55,000位互联网用户,研究发现,在晚上看电视的人群中,将近一半的人(48%)在看电视的同时从事其他数字化活动,例如使用社交媒体、查电子邮件或网上购物。这个趋势在中国也同样适用,有37%的中国人在看电视的时候会“多屏同用”,边看电视边使用其他数字化设备。

  同时,这个项研究还发现世界各地人们平均每人拥有大约四台数字化设备。在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被访者中,这一数字上升到每人五台,在中国每人只有三台。这一事实,加上对移动电视和视频内容的需求,正在推动“多屏同用”的现象(即同时使用多个数字化设备)的兴起。

  “这种多个设备经常在线的现象在最近几周的世界杯期间已经愈发引人注意,”TNS亚太区数字化负责人Joe Webb说,“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通过不同的设备、用各种方式参与赛事互动——在电视、平板电脑或手机上看比赛,同时也在社交媒体上参与对话。这是‘多屏同用’行为已真正生根发芽的一个完美例证。”

  全球被访者中有四分之一的人现在每天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或手机上观看网络视频。在中国大陆和新加坡这一数字均达到33%,在香港也达到32%,这也导致了“平板手机”的畅销。

  然而,尽管网上内容消费激增,传统电视机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全球四分之三的被访者(75%)、中国三分之二(66%)的被访者,每天都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电视晚餐也仍然非常盛行,有五分之四的中国观众(80%)在吃晚饭时专心看电视,而在全球范围有75%的人这么做。

  另外,许多大型全球媒体公司利用不断增长的在线观看趋势,提供点播服务,如各地有线电视高清数字机顶盒(如乐视TV和小米盒子)、各大视频站(如优酷、腾讯和搜狐),这些服务使人们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优质内容。

  Webb认为,由于数字机顶盒、回放电视和点播服务的兴起,消费者会继续依赖电视。同时“多屏同用”的现象会持续下去。对于广告商来说,在日新月异的数字化时代,品牌只有了解如何真正整合各种活动,才会有真正的商机。

  TNS北京公司总经理尚直虎表示,虽然中国消费者平均电子设备拥有数量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中国消费者通过不同渠道来看视频的数量极其庞大。由此可见,内容就是一切。一个品牌需要真正了解什么内容最能吸引消费者,并确保把重点放在提高消费者互动的关键要素上,例如新奇性、情感影响以及相关度。

]]>
TNS:数据显示只有9%的美国人“渴望”可穿戴式技术 //www.otias-ub.com/archives/153268.html Sat, 21 Sep 2013 15:24:19 +0000 //www.otias-ub.com/?p=153268 在纽约,你若是不太知道如何来理解像三星Galaxy Gear手表或者谷歌眼镜那种可穿戴式设备,很正常,因为这样的情况并不仅仅是一个人。美国消费者并不完全对可穿戴式设备趋之若鹜,根据一家纽约的市场信息公TNS调查数据显示,只有9%的美国人“渴望”去拥有可穿戴式技术。

megyn-kelly-google-glass.jpg

这并不表示消费者们最终不会接收可穿戴式设备。Juniper的研究结果预计可穿戴式设备市场全球销量将从今年的1500万美金于2017年增长到7000万美金。

TNS研究表明75%的美国消费者已经意识到了可穿戴式技术,尽管低于10%的美国人想使用他们。这表明一项崭新的行业已经被推动,而不是获得利益。

TNS高级副总裁Tom Buehrer说道,可穿戴式计算仍处于起步阶段。他主要的挑战就在于说服人们具备极大的兴趣去开发一个设备。计算界的未来必将是可穿戴式的。问题是,究竟哪一种计算机是人们真正穿戴的呢?

Buehrer说到,现如今可穿戴式技术的主要问题更多的一种“感觉”问题,而不是“风格”问题。没有人希望穿的东西会不舒服,现在消费者感觉穿戴最舒服的智能设备的位置便是在手腕上。TNS说道,接受调查的人当中52%的消费者会考虑在手腕上穿戴一个智能设备(比如高端智能手表或者手镯),其次是24%的人愿意手臂上穿戴智能设备。

这对三星公司甚至苹果公司及其传说中的IWATCH是个好消息,但对谷歌来说是一个彻底的坏消息,毕竟只有5%的美国消费者愿意穿戴智能设备在眼睛周围。

由于成本的问题仍然存在阻碍,暗示美国人在支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个人电脑方面已经精疲力竭。TNS统计,接收调查的共55%的消费者认为可穿戴式技术太昂贵。24%认为他们已经拥有了足够多的设备。

另一个障碍就是安全性问题。31%的消费者认为可穿戴式设备可能会威胁到他们的隐私和个人数据。

不过,仍然有充足的时间来供美国消费者来了解最终接收可穿戴式设备。

Buehrer认为阻碍是不可避免的, 他说道:想象下在你面前就拥有提醒你已经知道的重要信息,比如同事的名字或是重要的周年纪念日等等,想象下未来将会用你的手腕就能支付午餐或是购买电影票。可穿戴式技术将在生活的很多方面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把。

]]>
TNS: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把时间花在哪了? //www.otias-ub.com/archives/107145.html Mon, 22 Apr 2013 15:00:47 +0000 //www.otias-ub.com/?p=107145 报告发现,在Android平台上,排名前五的应用一共占据了用户34%的时间。其中,用户月均花费时间最长的是UC浏览器,单个用户平均每月会花费342分钟来使用它,并占据总时长11%的份额,其后是手机QQ,单个用户每月花在它身上的时间约为244分钟,占据9%的份额,微信则以209分钟占据了第三名的位置,拥有7%的份额,新浪微博和QQ浏览器分别以4%和3%的份额位列四、五位。 top-5-android-apps

而在iOS平台上,马太效应更明显,前五名的应用一共占据了44%的份额,其中通讯社交类应用是最大的赢家。按照TNS的数据,手机QQ、新浪微博、微信以较大优势领跑,三者加起来即消耗了用户38%的时间。而出乎意料的是,视频应用PPS高居第四,UC浏览器位居第五,不过二者差距不大,都仅有3%的份额。 top-5-ios-apps

可以看到的是,在iOS客户端,虽然平均每个用户每月会花上143分钟来使用新浪微博,但是由于手机QQ用户基数更大,所以总时长份额仍然是手机QQ居首。

对比iOS和Android两个不同的平台,会发现微博微信QQ等几款主流应用均占据用户最多的时间。而且,当社交或者IM应用更吸引iOS设备用户时,浏览器应用反而在Android设备上有更好的表现。

via:pingwest

]]>
TNS:全世界60%手机用户表示愿意透露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35172.html Wed, 25 Apr 2012 15:29:14 +0000 //www.otias-ub.com/?p=35172 上海,2012年4月24 日:世界领先的洞察咨询公司TNS的研究揭示:全球尚未使用基于定位的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简称LBS)的手机用户中有超过60%的人希望自己能开始使用这类服务,这一发现表明:在未来全球范围内增长空间最大的各种手机特色功能榜单中,LBS已然雄踞榜首。而在中国,希望使用此类服务的手机用户的比例更高,达到71%。

TNS的年度移动生活研究(Mobile Life)访问了58个国家和地区的48000名手机用户、探索他们的手机使用情况,该研究显示:现在全世界大部分手机用户都认识到分享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的价值,因为消费者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地理位置来获得一系列的相关服务。

  TNS已将关键的研究发现制作成了一整套互动材料,并于今天在移动生活研究的专属网站(www.tnsglobal.com/mobilelife)上公布;这些发现显示,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服务和应用软件大相径庭。

基于定位的服务(LBS)成为手机应用的主流

全球60亿手机用户中的五分之一(19%)已经在使用LBS,这一数值在中国是16%,略低于全球平均值。全球62%的手机用户热切渴望在今后能使用这类服务,这一比例在中国达到71%。地图导航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目前人们使用LBS的最普遍动机(46%的受访者是出于这两种动机),在中国这个情况则更为显著(52.2%)。但是人们对更多其他应用活动的兴趣也在增长,比如目前的社交网络用户中有13%的人通过像Foursquare或Facebook Places这样的平台来“签到”—— 与2011年相比,这一比例比增长了50%。在中国,只有6.5%的社交网络用户通过街旁、大众点评、人人网以及开心网等平台“签到”。

LBS用户越来越多地利用这类服务来丰富他们的社交生活,比如五分之一(22%)的用户利用这类服务来寻找在自己附近的朋友,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只有18%。大约四分之一的LBS用户利用这种科技来寻找餐馆和娱乐场所,而中国只有17%的用户利用LBS进行该项活动。全球有19%(中国有15.6 %)的LBS用户利用这种科技来查询公共交通服务的时间表,而全球有8%(中国有5.5%)的LBS用户利用这种科技来预订出租车。

精通LBS的用户已经意识到,把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分享给品牌和零售商们对自己是有益的 —— 他们当中八分之一(12.5%)的人分享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以换取某种实惠或特价优惠;在中国,这一数值是7.4%。不仅是现有的LBS用户,在全球,那些已经或想要使用手机优惠券计划的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一(33%;在中国这一比例是15.8%)的人非常希望在来到自己喜欢的店铺附近时获得优惠。有五分之一(中国11%)的手机用户称如果移动互联网广告能够给他们带来目前所处位置附近的优惠信息,他们会非常有兴趣。由此看来,中国市场中基于定位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广告存在巨大商机。

TNS数字化和科技实践全球负责人James Fergusson解释道:“我们真的开始看到基于定位的服务‘步入成熟’。人们逐渐意识到,分享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能够得到某种回报,回报的形式主要是折扣优惠或某种实惠。正是时间和内容的结合 —— 即把那些人们可以很容易兑现的相关优惠信息带给他们 —— 为市场营销人员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强大的工具,来帮助他们制定精准的锁定目标受众的方法。”

全球形势各不相同

一方面,该研究显示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使用LBS,另一方面,该研究也发现:在不同的市场之间,人们乐于使用这种服务的原因是有显著区别的。

在所有现有LBS用户中,拉丁美洲的用户主要使用这种功能来搜索自己附近的朋友,拉美用户中有39%的人(全球:22.4%;中国:18.1%)称这一原因是他们分享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的首要原因,而这一数字在印度只有11%。通过LBS搜索自己附近的朋友的用户比例在北美只有9%,而在欧洲,这一数字也只是略高一些,达到20%。

对LBS的应用在全球不同地方也存在广泛差异。在那些科技达到饱和状态的发达亚洲市场中,36%的人使用定位服务来寻找所在位置附近的餐馆和娱乐场所,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只有17%,仅仅高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后者的LBS用户中有10%的人使用这种服务来寻找外出休闲的地方。

James Fergusson继续说:“这些地区间的差异性充分说明了在进行基于定位的市场营销活动方面,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的重要性。LBS为市场营销人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与消费者进行互动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目标受众锁定的精准度;然而,在开展这种市场营销活动时,必须考虑各个体市场中消费者所希望的与品牌进行互动的方式,以避免让消费者觉得这种互动对他们造成了侵扰。我们已经看到,当品牌恰当地使用各个体市场中消费者所乐于接受的方式与他们进行互动的时候,它们在品牌互动、顾客忠诚度和销售额方面都获得了巨大的回报。”

]]>
Photoebucket&TNS:研究显示移动图片/移动视频分享正在加速 //www.otias-ub.com/archives/15615.html Tue, 13 Sep 2011 01:00:13 +0000 //www.otias-ub.com/?p=15615 在不增加的手机摄像头的使用趋势面前,传统的摄像机正染上灰尘。根据图片分享网站Photoebucket的数据,该网站的用户相比以前分享了更多的内容,而且很多的上传来自移动设备。

Photoebucket网站的数据显示2010年7月到2011年7月,该网站的数据增加了3倍;2011年7月份,来自移动设备的上传是2010年12月的14倍;通过对网站用户的调研发现,一半的用户每周一次会使用移动设备录像。9%的用户一天会多次这样。

尽管Photobucket拥有1亿的注册会员,但是该网站的用户更多的是那些数码达人,移动使用率相对普通用户较高。但移动视频的发展,确实无可置疑的。

来自TNS的数据显示,46%的手机用户使用他们的摄像头,该比例比2010年上升了2个百分点,上传图片或照片到移动网站的比例也相应增长了2%。

社会化媒体在移动视频分享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TNS,38%的移动社会化媒体用户在手机上传图片或视频到社会化媒体上,21%表达了对社会化分享的兴趣。

尽管各个平台的用户有所差异,但照片和视频的上传是一个不断增长的社会化活动,得益于智能手机的普及,这类活动将会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