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fK Group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Mon, 31 Mar 2025 13:33:1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GfK:2025年中国厨房空调产品消费指引白皮书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7929.html Mon, 31 Mar 2025 13:33:17 +0000 //www.otias-ub.com/?p=1747929

厨房空调作为品质家电的代表品类,正在驶入普及的快车道

当下,追求品质已经成为消费者购买家电的核心理念,品质升级成为中国家电市场的发展主线。GfK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2024年,75吋以上电视、多门款冰箱在线上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均超过40%,厨房空调市场整体零售量更是同比增长54%,远远超过家用空调市场的增速。作为品质家电的代表性产品,厨房空调有望在2025年驶入普及的快车道。

去年的国补政策极大提振了家电市场,在政策执行期间(2024年9-12月)家电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速近30%。2025年,家电国补政策预计将会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刺激力度、扩大覆盖范围、优化实施机制。根据GfK中怡康零售推总数据,2025年主要家电市场规模均将稳定增长,其中空调市场零售额预计将达到2291亿元,同比增长4.1%;厨房空调市场也将因此受益。

基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消费者需要掌控、享受家中更多空间的空气环境,厨房空间成为空调在居家使用场景的下一个待普及点。巨量算数和GfK中怡康推总数据显示,“厨房空调”关键词在抖音的搜索指数近年来持续提升,国内厨房空调保有量潜在增长率高达10670%,厨房空调普及之路刚刚开始,但潜在增长空间巨大。

打通渠道和消费者链条,助力厨房空调蓬勃成长

根据GfK中怡康零售推总数据,从2022年起,中国厨房空调市场零售量规模持续扩张,预计2025年仍将继续大涨,达到28.6万台,同比增长42.1%,成为家电市场新的增长极。回顾过去一年厨房空调市场的发展趋势可见,2024年,分体式厨房空调份额提升,内嵌、壁挂式成为厨房空调市场主流。由于中国家庭的厨房面积较小,小1匹、1匹、1.5匹成为厨房空调市场主要匹数段。

对于制造商和渠道商而言,如何顺应市场潮流、调整策略才能赢得更多增长机遇?一方面,厨房空调市场的成长,需满足消费者对厨房空调产品的要求,制造商应在节能省电、防油污、制冷快、噪音低等领域提升产品性能。另外,当前多数消费者对厨房空调的单价预算在5000元以下,消费者对品牌专业度、产品性能等十分关注,高质价比产品有望在未来流行。

另一方面,厨房空调行业发展离不开渠道的支持。2024年,厨房空调渠道商收获颇丰,成为行业发展的受益者。销售额同比增速在100%以上的厨房空调渠道商占比达16.7%,毛利率在20%以上的超过四成。针对潜在合作的渠道商,制造商应在售后服务支持力度等方面提升,获得双赢。

解决发展中的堵点,实现厨房空调三方共赢

2025年,中国厨房空调行业虽然发展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容忽视的堵点。如何提升消费者对产品认知度、解决安装服务难题,已经成为厨房空调市场的两大挑战。《白皮书》对渠道商在厨房空调市场经营难点的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用户对产品没有认知”的渠道商占比接近六成;对当前厨房空调市场的推广压力的调研结果更表明,超过七成的渠道商认为“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不高”是首要因素。

在消费者认知中,厨房空调具备“朦胧美”特征,不熟悉但愿意了解。《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愿意介绍朋友安装厨房空调的受访者比例高达91.5%。可见,提升厨房空调在消费者心智的传播度势在必行,尤其需要侧重在年轻群体中的传播。在安装服务环节,渠道商、消费者均认为具备提升空间。“拆装麻烦”是渠道商认为首需提升的服务环节,消费者认为在厨房空调安装过程中最需要改善的则是“提升清洁善后”。因此,制造商需攻坚拆装麻烦、粉尘等问题,完善服务流程,解决市场堵点。

2025年,家电国补政策预计将会持续加码。超过三成的渠道商认为家电国补政策对当前厨房空调销售拉动效果显著,厨房改造带来的需求则被认为是2025年厨房空调市场首要潜在增长点。积极推动国补政策在厨房空调市场的执行落地,挖掘厨房改造下的新需求,有望成为厨房空调未来市场的机会点。

]]>
耳机市场2020:真无线高速增长,主动降噪锦上添花 //www.otias-ub.com/archives/1087792.html Tue, 21 Jul 2020 06:39:26 +0000 //www.otias-ub.com/?p=1087792 真无线涨势不减,推动耳机市场扩张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令各行各业受到冲击,其中技术消费品市场尤甚。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步乐观,3月份大部分门店相继复工复产,但是线下人流量还是不如从前,虽有商家积极应对疫情推出各种营销活动,但效果有限,难转颓势。据GfK最新零售监测,主要依赖线下市场的大家电下跌严重,冰箱以及洗衣机的2020年第一季度全国市场零售额同比分别下跌26%和29%,空调产品冷年遇“冷”,更是同比下跌达到44%。反观耳机市场,仍旧保持乐观增长态势:根据GfK中国在线市场和线下30城市的零售监测数据,2020年一季度零售额同比增长达到26%。

近年来耳机市场持续扩张,但高速增长的背后,内部结构以及增长动力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回顾2018年,以在线市场为例,耳机市场百花齐放,头戴式,颈挂式等占据市场主体的普通蓝牙耳机高速增长,而真无线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有线耳机也保持稳定的市场规模,多种品类共同推动市场扩张;随着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体验的升级,到2019年,产品趋势已经悄然转变,有线耳机零售额同比开始呈下跌趋势,普通蓝牙耳机增速明显放缓,而零售额已占据半壁江山的真无线产品,零售量增速居高不减,2019全年零售量同比增长497%。但随着更多中小品牌的加入,产品结构下沉,零售额增速有所放缓。到2020年一季度,疫情下的特殊时期,有线及普通蓝牙耳机零售额均同比下跌,而真无线依旧保持三位数的高速增长:据GfK最新在线市场零售监测,真无线耳机零售额占比高达65%,同比增长160%,成为2020年耳机耳麦市场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真无线 & 主动降噪:锦上添花,互相成就

随着真无线耳机的普及,消费者对于耳机的认知也得到了再次提升,而降噪真无线的出现,让真无线耳机再掀一轮新浪潮。与其他主动降噪耳机的主要佩戴形态(头戴式、颈挂式、有线入耳)相比,真无线降噪耳机凭借灵活的场景适应力,佩戴方式不受场景和天气的限制,广受消费者欢迎。随越来越多厂商的加入,主动降噪功能也将真无线耳机的市场规模推上新的台阶:据GfK在线市场零售监测,2020年一季度真无线耳机在线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29亿元,其中主动降噪真无线耳机零售额占比为26%,而去年同期仅占1%,为今年一季度真无线市场零售额的增长贡献高达41%,足见其增长潜力。

反观主动降噪耳机市场,之前因市场均价较高,相对小众,市场表现随促销季变化。相比传统的头戴式或颈挂式主动降噪耳机,真无线式主动降噪耳机为消费者提供了更方便、更便携的佩戴及收纳方式,为消费者增添了新的选择。据GfK在线市场零售监测,2020年一季度降噪在线市场同比增长133%,其中真无线耳机零售额占比在2020年一季度占比已经高达68%,头戴式及颈挂式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真无线与主动降噪的融合,成为目前市场上最亮的明星卖点。

真无线主力型号解读: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真无线产品都已开始推出二代产品,真无线市场进入2.0甚至3.0时代,消费者将会有更丰富的选择(以下按首字母排序):

Apple:Airpods Pro是Airpods的升级版,增加了主动降噪功能,延续Apple的极简设计,凭借更贴合的佩戴体验,自动语音感测Siri,以及与ios生态的完美配合,实现无缝切换。

Beats:PowerBeats Pro搭载Apple H1芯片,出色的音质以及贴合的耳挂设计,抗水抗汗,非常适用于运动场景,最近还发布更多颜色可供消费者选择。

Bose:Soundsport Free有着Bose的出色音质,专利的鲨鱼鳍设计StayHear+sport耳塞,佩戴舒适且牢固稳定,抗水抗雨,单次续航时长达5小时,非常适合运动。

B&O :BeoPlay E8 3rd Gen外观采用北欧低奢风设计,搭载最新蓝牙5.1,支持Aptx™高音质,与上代相比,拥有更小的体积及更好的材质。

Huawei:FreeBuds3是首个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兼具舒适佩戴及安静聆听。搭载最新蓝牙5.1,麒麟A1芯片,骨声纹控制,与华为生态系统完美适配,有无线及有线充电两个版本供选择。

Jabra: ELITE ACTIVE 75T更小更轻的耳塞更适合亚洲人使用,IP57级防尘防水,“真正可用水洗的耳机”,除此之外还可同时多设备连接,搭配的my sound app还可以分析个人听力偏好优化声音,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

Oppo:OPPO Enco W51支持主动降噪,耳机端最低延迟可低至47ms,耳机外观采用类似于跑道圆形的扁平化设计,耳塞紧贴耳廓,不必担心漏音造成音质受损。

Razer:雷蛇与皮卡丘联名的限定款真无线耳机,充电盒特别定制为精灵球造型,提示音采用可爱的皮卡丘提示音,同时采用13毫米驱动单元,音质饱满纯净,超低60ms延迟为玩家提供良好游戏体验。

Sennheiser: MOMENTUM True wireless 2支持主动降噪,添加透明聆听模式,拥有7mm的微动圈驱动单元,支持SBC、AAC、aptX等编解码器,主打高音质,搭载最新蓝牙5.1,将续航时长升级到7小时,耳机尺寸缩减了2mm,佩戴更为舒适。

Sony:“不妥协的匠人精神”,WF-1000XM3搭载HD 降噪处理器 QN1e,降噪水平突出,支持DSEE HX™数字声音增强引擎,提升耳机的声音质量,双传输低延迟技术,音质与降噪共享。

随着更多厂商的加入以及上游技术的不断突破,真无线+降噪将会继续渗透,消费者对于真无线的功能期望将会越来越高,更舒适、更健康、更智能将成为真无线未来发展方向,真无线将成为今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真正意义上的“Voice Assitant”。

]]>
除了手机还卖什么?聊聊手机店搭售门道 //www.otias-ub.com/archives/971537.html Wed, 27 Nov 2019 07:58:23 +0000 //www.otias-ub.com/?p=971537 在手机市场快速发展的年景,线下手机店几乎随处可见——家电连锁卖场、手机连锁店、电子商城、大型超市、运营商营业厅、电子产品一条街、小型手机专卖店……几乎所有的商业场景都有手机售卖店。然而,笔者曾经对满大街的手机店心存疑惑。如此众多数量的门店是如何生存的?虽然市场上的手机店面数量很多,但店里的顾客并非都是门庭若市。特别是线上市场如此快速发展的当下,线下门店还有生存空间么?

想象与事实还是有差距的。虽然手机线上市场发展如火如荼,但线下市场并非一蹶不振。根据GfK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线下手机市场仍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占比超过70%。如今,主流电商不断下沉市场,布局线下体验店,联动线上和线下。品牌商也在不断强化各地专门店的经营。线下市场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必争之地。根据GfK的研究,手机渠道在经历过连锁零售引领,运营商主导市场,线上渠道增长后,专卖直营体系在近几年实现较快增长。

中国手机市场需求低迷,增长乏力是不争的事实。2019年前三季,中国手机市场零售量同比下滑4%。相对电商而言,作为守势一方的线下门店的压力更是不言而喻。2019年中国市场步入到了精细运营新阶段,同时,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感知度已经明显高于对零售品牌的感知度,因此,线下门店的精耕细作对于厂商而言至关重要。

手机线下渠道的经营,除了有赖于产品品质、品牌营销及各项服务外,产品搭售组合也值得关注。GfK将产品分为强势品类和基础品类。强势品类的特点是单价高,功能复杂,具有独立销售实力,且易作为载体链接其他品类;基础品类功能简单,一般不具有特殊性功能,单价较低,可独立使用,一般不作为必需品,但能提升生活品质。通过市场调研,GfK在繁杂的数据中,找到了一些品类排列组合的市场规律。

如今品牌商除了主销手机产品外,都已经拓展到手机周边品类及业务。根据GfK数据,半数以上手机店实行多品类组合销售模式,双品类及多品类搭售模式最常见。然而,店内的产品品类越多越好么?显然不是。手机渠道的精益管理将有助于实现线下门店利润的最大化。

与耳机、智能手表、平板电脑等相比,手机是典型强势产品。一般情况下,手机店会搭配销售耳机耳麦、智能手表、平板电脑、智能音箱等。针对不同店面规模、不同店面类型,线下实体店有不同品类的布局需求。众所周知,在手机市场激烈竞争之下,诸如配件和周边产品的利润并不会比手机小。但这些品类如何选择?如何搭配?这是值得不断思考的问题。

根据线下诸多数据,GfK研发了融合产品渠道精益化管理方案,以帮助品牌商推动对手机及周边产品的渠道策划整合。GfK融合产品渠道精益化管理方案数据依托全国15个省份的T2城市的1.3万家门店,产品覆盖手机、耳机耳麦、路由器、智能手表、笔记本、迷你音响、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等,通过数据统计和交叉分析,展现多品类产品搭配销售的最优方案以及精准渠道选择等成果。

来自: 捷孚凯市场咨询

]]>
Cord Evolution:约12%的美国人从未购买过传统电视服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870464.html Thu, 09 May 2019 16:36:25 +0000 //www.otias-ub.com/?p=870464 虽然媒体的注意力往往集中退订方面,即成年人放弃有线或卫星电视,新的MRI-Simmons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美国人从没有为传统电视连接付过费(Cord Never)。

最新的Cord Evolution调查显示,大约有3100万美国消费者从没有为传统电视付过费,占成年人口的12%。

Cord Never平均年龄33岁,平均家庭收入从两年前的41,500美元上升到52,800美元,增长了27%。

27%的Cord Never计划在未来六个月内注册付费电视服务,相当于800万成年人。其中70%的人将订购传统服务,包括有线电视、光纤或卫星;18至34岁的观众中有30% – 41%希望购买流媒体电视套餐,如Hulu直播电视、DirectTV Now或Sling TV。

为什么数以百万计的Cord Nevers希望购买付费电视服务呢?原因因年龄而异。

对于35-49岁和50岁以上的人来说,频道冲浪是一个很大的动力,而年轻的成年人(18-34岁)则希望能够轻松观看和查找节目。

MRI-Simmons的创新与洞察高级副总裁Karen Ramspacher表示:“年轻人曾经说过,一旦他们获得了第一份高薪工作,他们就会报名参加全套传统电视服务,现在有更多选择,因此这些订阅服务的竞争非常激烈。Cord Nevers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选择和内容。”

199IT.com原创编译自:GFK 非授权请勿转载

]]>
Canalys:2015年全球可穿戴手环出货量将增加129% //www.otias-ub.com/archives/274787.html Wed, 17 Sep 2014 00:30:17 +0000 //www.otias-ub.com/?p=274787         199IT原创编译

        Apple加入了可穿戴市场的竞争,上周发布了Apple Watch。那么,智能手表消费者会如何衡量Apple和他的竞争对手呢?

179400

        根据2014年8月GfK的调查,在英国、美国、德国和韩国智能手机用户中,价格是购买智能手表的最关键因素。但是,在中国消费者中价格甚至没排到前三位,相比之下品牌和精度更重要。在英国、美国和德国消费者中,功能很重要;而韩国消费者更关心是否容易使用。

        在智能手表消费标准中,每个国家的智能手机用户都选择了活动追踪器,因此,能够监测活动成为智能手表在每个国家都是第一位的。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用智能手表报时排在第二位;而在韩国和中国的受访者中排在第二位的是打电话。在美国和韩国受访者中,基础应用排在第三位;而在英国和中国,用智能手表导航排在第三位。

179247

        2014年9月Cowen and Company的报告预测,从今年到2020年,生活方式和娱乐类穿戴设备,包括多功能能智能手表、眼镜甚至珠宝,这些将会成为全球销量最好的可穿戴设备。而且预测智能手表将会最受欢迎,2014年将占美国生活方式和娱乐可穿戴设备销量的60%,到2020年将占72%。

179379

        Canalys估计,2014到2015年可穿戴手环全球出货量将增加129%,达到4320万台,像Apple Watch这样能够运行第三方应用的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达到2820万。

        编译自:eMarketer 译者:孙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