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alys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Thu, 06 Mar 2025 14:13:38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Canalys:2024年第四季度搭载AI PC出货量达1540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3026.html Thu, 06 Mar 2025 18:00:09 +0000 //www.otias-ub.com/?p=1743026 最新的Canalys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具备AI功能的PC出货量达到1540万台,占当季所有PC出货量的23%。具备AI功能的PC被定义为包含专用AI工作负载(如NPU)的芯片组或模块的台式机和笔记本。此类设备供应的增加使得这类PC的出货量环比增长18%。2024年全年,17%的PC出货量具备AI功能,其中最大的赢家是苹果,占54%的市场份额,其次是联想和惠普,各占12%。由Windows 10支持终止引发的更新周期将在2025年继续推动市场渗透。

Canalys分析师Kieren Jessop表示:“2024年末,具备AI功能的PC在商业部署方面继续保持势头,厂商推出了面向企业的计划和产品。英特尔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搭载Lunar Lake的设备符合Copilot+ PC的要求,但成本高于其主要x86竞争对手AMD,后者则横跨高端和中端市场。高通也在类似地分化其产品线,计划将X系列处理器引入600美元价位的笔记本。苹果旧款Mac的价格也有所下降,这有助于推动其商业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新兴市场。”

Jessop补充说:“随着Windows 10支持终止的截止日期临近,它正成为合作伙伴中的主要更新催化剂。”

根据1月份对渠道合作伙伴的调查,1/3的人认为Windows 10支持终止是客户在2025年决定更新的主要动力。许多合作伙伴预计,他们客户的更新将在2025年下半年进行。美国即将到来的贸易政策变化可能会扰乱占全球PC出货量约1/3的市场,并可能阻碍即将到来的商业更新周期,抑制本已疲软的消费者前景。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征收了10%的关税,而中国是向美国出口笔记本的主要来源地。

]]>
Canalys:2024年Q4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179.html Tue, 04 Mar 2025 18:00:43 +0000 //www.otias-ub.com/?p=1737179 根据Canalys的最新研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了3%,达到3.3亿部,这是连续第五个季度增长。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苹果在传统的新品发布季表现强劲,以23%的市场份额稳居榜首。三星以16%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小米以13%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三的位置,是前三名中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品牌,这主要得益于其在国内市场和全球化的努力。得益于亚太地区新兴市场的复苏,传音和vivo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2024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12.2亿部,同比增长7%。苹果连续两年领先于三星。

Canalys分析师Le Xuan Chiew表示:“苹果在2024年通过在印度和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增长巩固了其全球地位。通过扩大在亚太地区的渠道覆盖和影响力,并利用积极的营销和品牌战略,苹果抓住了增长机遇。但是竞争和较长的更换周期限制了其在一些发达市场的增长势头。展望2025年,在产品组合更新、硬件升级和更广泛采用Apple Intelligence的推动下,苹果有望实现增长。”

Canalys高级分析师Toby Zhu也表示:“大众市场产品的繁荣是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增长的关键动力。尽管自2024年初以来供应链成本不断上升,但在广泛的渠道网络、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有效的库存管理的支持下,小米、传音和vivo等安卓品牌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中端设备面临需求压力,因为新兴市场的消费者青睐物有所值的产品,而成熟市场的平均售价则呈现出更高的趋势。”

]]>
Canalys:2024年欧洲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381.html Mon, 03 Mar 2025 18:00:40 +0000 //www.otias-ub.com/?p=1742381 根据Canalys的最新研究,2024年欧洲(不包括俄罗斯)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了5%,这是连续四年下降后的首次增长。高端需求的韧性以及疫情期间购买的中低端智能手机的换机周期共同推动了市场的复苏。三星再次确认了其作为欧洲最大智能手机供应商的地位,2024年出货量增长了6%,达到4640万部。苹果在2024年第四季度成为最大供应商,得益于iPhone 16系列的积极反响以及iPhone 13和14的持续需求。苹果在欧洲的出货量比2023年增长了1%,达到3490万部。小米以222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三,与2023年持平。摩托罗拉在欧洲取得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年,增长了26%,出货量超过800万部。OPPO(包括一加)排名第五,增长了13%,达到410万部。

Canalys分析师Runar Bjørhovde表示:“2024年高端智能手机的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4100万部智能手机的标价在800美元或以上,这主要得益于苹果和三星的推动。对于苹果来说,iPhone 16系列获得了积极的反响,同时由于欧盟的USB-C指令,iPhone 13和14在12月28日停产前被大量推向渠道。对于三星来说,Galaxy S24系列帮助其实现了自2019年以来的最高高端销量,其高端增长得益于利用Galaxy AI和奥运会的有效营销活动以及全面的促销。”

Bjørhovde补充道:“2024年,大众市场设备卷土重来,竞争的加剧推动了需求的提前释放。尽管三星和小米通过广泛的区域覆盖在这一领域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它们正受到来自后方供应商的挑战,这些供应商战略性地瞄准了一些核心市场。摩托罗拉在2024年达到了欧洲的历史新高,这是其在整个地区扩张的结果,特别是针对开放市场渠道。扩大其实体覆盖范围并通过电信运营商增长将是其持续增长的关键一步。OPPO在经历了两年的困难后,出货量恢复了增长,主要得益于对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和葡萄牙的重点关注。此外,HONOR和realme的出货量相比2023年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加剧了竞争,并为渠道和消费者带来了对未来产品的期待。”

]]>
Canalys:2025年全球云支出将增长1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388.html Thu, 27 Feb 2025 18:00:23 +0000 //www.otias-ub.com/?p=1742388 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20%,达到860亿美元。2024年全年支出也增长了20%,从2023年的2677亿美元增至3213亿美元。这一增长的关键动力是AI模型的扩展,显著加速了云的采用。Canalys预测,2025年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将增长19%。

2024年第四季度,排名前三的云供应商——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的排名与上一季度保持不变,它们的市场份额合计占全球云支出的64%。它们的总支出同比增长了25%。市场领导者AWS保持了19%的年度增长率,与上一季度一致。与此同时,微软Azure和谷歌云的同比增长率与上一季度相比略有下降。这一放缓主要是由于AI驱动的强劲需求超过了供应,领先的云供应商报告称,增长仍受到有限产能的限制,导致供需关系紧张。

随着AI变得更加高效和广泛采用,需求预计将呈指数级增长。为此,云超大规模企业正在大力投资,以在全球范围内扩展AI模型训练、部署和基于云的应用程序。AWS的资本支出在第四季度达到263亿美元,预计2025年总支出将超过1000亿美元。微软第四季度的资本支出达到226亿美元,并计划在本财年投资约800亿美元用于数据中心。谷歌在其第四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宣布,预计2025年其资本支出将达到约750亿美元。

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在2024年第四季度保持了其在全球云市场的领导地位,占33%的市场份额,并实现了19%的同比增长。2024年,AWS的云基础设施收入超过1000亿美元,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微软Azure在2024年第四季度仍然是第二大云供应商,占20%的市场份额,并实现了31%的年度增长。微软报告称,Azure的增长中有13%来自AI服务,AI服务同比增长了157%。2月,微软透露计划在2026年6月之前投资约7亿美元,以扩大其在波兰的超大规模云和AI基础设施。

谷歌云作为第三大云供应商,保持了11%的市场份额,并实现了32%的同比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谷歌云的收入累计增长至932亿美元,高于第三季度的868亿美元。

]]>
IDC: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7%达12.2亿部 中国品牌占据全球前十中八席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2745.html Wed, 26 Feb 2025 13:31:48 +0000 //www.otias-ub.com/?p=1742745 说起来啊,这应该算得上是一个年更选题。2024 年不是刚过去么,最近托尼从 IDC、Canalys、TechInsights、Omdia、Counterpoint Research、洛图科技等各大权威调研机构,搜集了一波有关去年 手机、平板、PC、电视领域的市场数据。结果发现,这些数据呈现出来的行业趋势跟格局变化还挺有意思,老样子,先跟各位来个省流版 ——2024年,全球数码市场终于结束了长达两年的 “ 躺平期 ”,迎来久违的复苏,智能手机出货量止跌回升,平板 电脑上演 “ 鸿蒙逆袭 ”,PC 市场暗流涌动,折叠屏从 “ 土豪玩具 ” 回归到 “ 理性选择 ”。而在这场混战当中,中国厂商集体开启了 “ 狂暴模式 ” —— 小米传音海外 “ 农村包围城市 ”,华为 vivo 国内联手 “ 围剿苹果 ”,联想则借助供应链优势 “ 横扫全球 ”,它们都获得了相当亮眼的成绩。

手机市场。全球混战,国产崛起

先来说说竞争最激烈的手机市场吧。

前几年,国内外手机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 —— “ 大环境贼差 ”,手机厂商卷得不行,你追我赶的,可大家换手机的频率却越来越低,以前咱们可能一两年就会考虑换手机,现在恨不得用上个三四年。

CIRP:iPhone 用户平均换机周期

这换机频率一降,市场可不就跟着受影响嘛,你看像 2022 年还有 2023 年,智能手机出货量就同比下降了 11.3% 和 3.2%,直接打破了 2013 年以来的最低年度出货量,手机厂商的日子是真不好过。

但到了 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直接扫光了前两年的阴霾,出货量实现了 7% 的增长,达到了 12.2 亿部。

之所以手机市场能够回暖,主要还是因为今年手机综合配置有了大幅提升,同时渠道也开始大规模铺货,换机需求被进一步释放出来了,再加上 5G 普及到更多地区,新兴市场的人也更乐意换新 手机。

而这老大的交椅,依旧被苹果稳稳坐着,虽说 iPhone 出货量下降了 1%,去年总共卖了 2.259 亿部,但人家靠着开拓新市场加上北美和欧洲市场的稳定输出,愣是把中国市场的那点挑战给化解了。

至于三星则是排第二,去年它和苹果一样,总的出货量都超过了 2 亿台,不过跟前一年相比也下降了 1%。

在我看来呢,现阶段苹果、三星多少有点挤牙膏、吃老本的味道,每次新机升级都像是小打小闹,更新幅度并不算大,照这趋势下去,说不定过不了几年,国产厂商就能彻底把这俩巨头拍在沙滩上。

要说 2024 年度最大黑马,肯定非小米莫属了,小米去年出货量高达 1.686 亿台,同比增长 15.4%,一下子跻身到了全球前三的位置,我相信过年的时候,雷军的笑容肯定比小米 SU7 的车尾灯还亮~

之所以小米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一方面是它在国内卖得太火爆了,光国内市场,出货量增速就飙到了 42%;另一方面,这些年它在东南亚的深耕也获得了成效,如今更是做到了 16% 的市场份额。

国内狂打价格战,国外猛推性价比,再辅以线下渠道疯狂铺货,一招鲜吃遍天,有一说一小米这波战略,简直把一众友商拿捏得死死的,同样卖中低端机型的三星,接下来将在海外直面小米这一劲敌。

另外你敢信,那个在国内没啥 “ 存在感 ”,但在国外被称为 “ 非洲手机之王 ” 的中国企业传音,竟然一声不响做到了全球第四的位置,出货量高达 1.067 亿台,比排名第五的 OPPO 还多卖了几百万台。

 

我还特意花时间搜了下,除了非洲这个最大的基本盘,目前传音在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市场,也都开拓出了一片天地,简直就是闷声发财的典范,你别说,有时候选对赛道还真比瞎努力重要~

当然人家能做到这份上,肯定也是有真本事的,而它的秘诀就是 “ 无视参数内卷,专注刚需痛点 ”,像什么多卡多待、超大容量电池、超高音量喇叭这些,对那边的人来说就是刚需,传音全给整上了。

换句话说,当地人需要什么样的 手机,它就造什么,堪称 “ 机圈五菱 ”。

另外联想的去年表现说实话有点出乎我的意料,虽然它在国内市场份额不足百分之 2%,连前五榜单都没进。

但在国际市场它的表现堪称亮眼,在美国市场,联想凭借 12% 的份额位居第三,仅次于苹果和三星;在拉美市场稳居第二;墨西哥市场位列第三;西欧市场成功打入第四;甚至还跻身法国市场前五。

如此出色的海外表现,直接让联想拿下了全球手机市场份额第八的名次,看来当初联想花 29.1 亿美元收购摩托罗拉的选择非常正确,很多厂商这会儿还在琢磨怎么出海,联想动动钞能力就给做到了。

 

这么说吧,放眼望去,去年在全球手机市场做到份额前十的手机品牌当中,除了苹果、三星,其余八家都是来自中国,这充分表明咱们国内的手机品牌正在强势崛起,在全球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不过大家也别高兴太早,我看了下去年出货量最高的手机,好家伙,几乎全被各种型号的 iPhone 和三星给包圆了,只能说在高端市场这块,国产厂商和苹果、三星相比,确实还有好长一段路得走。

 

当然了,如果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国内,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那也是相当激烈,而且情况还有点不太一样。

2024 年国内市场总的出货量是 2.714 亿台,同比增长 3.7%,其中 vivo 已经连续四年,稳坐国产手机品牌头把交椅,同时华为已实现对苹果的全面反超,包括市场份额跟前一年相比也是增幅最大的。

 

说实话,华为去年的表现真的让人有点意外,前几年它遇到那么多麻烦事儿,大家都替它捏把汗,结果没想到人家不仅没被打倒,还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上演了一波 “ 王者归来 ”,妥妥的爽文主角。

而 vivo 能有这表现可以说在意料之中,蓝厂这些年主打一个 “ 稳扎稳打 ” —— 低端卷续航、中端卷配置,高端卷影像,正是得益于这种在不同价位段都精准发力的策略,让它实现了口碑销量双丰收。

相比之下,苹果在国内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虽然各家调研机构的统计口径不太一样,导致最后得出的结果有些许差别,但它们给出的数据,无一例外都反映出了苹果出货量和份额都在双双往下滑,说白了就是 iPhone 在国内没那么好卖了……

 

你看今年 iPhone 16 系列的跳水速度就知道了,不止第三方渠道在降价,就连官方渠道也罕见的迎来了全系降价,不管果粉们承不承认,这些年 iPhone 在国内高端市场的竞争力,就是一直在减弱。

至于原因相信大伙也都知道,iPhone 年年挤牙膏式升级,可以说跟国产厂商在影像、系统体验等方面的大步迈进形成了鲜明反差,这些年包括华为在内,一众国产厂商在高端市场对苹果形成了直接冲击。

再加上因为合规问题,国行版 iPhone 至今都还没用上苹果  AI,这就使得它的竞争力被进一步削弱。

反观国产阵营,像小米、OPPO、vivo 等厂商,在推出功能强大的 AI 助手的同时,还在系统上开始强行兼容苹果生态,iOS 独占优势越来越小,对此我只想说,你的下一台 iPhone,可以不必是苹果~

而且我有预感 2025 年的数据还会更好 —— 原因你们也懂,国补来了!

讲道理,国补对市场成交量的推动作用还挺明显,这不,央视已经报道过了,2000 元以下、2000-4000 元、4000-6000 元价位段的 手机,它们销售量跟上一年春节假期相比分别同比增长了 10%、52% 和 108%,简直猛得一批!

 

综合今年开年各家手机厂商的表现,国内手机市场年度销冠会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折叠屏手机,从尝鲜到刚需

除了传统形态的直板手机,折叠屏手机市场的数据也挺有意思。

2024 年全球折叠屏出货量在 1830-2000 万台区间,其中国内市场将近占了一半,出货量为 917 万台,同比增长 30.8%,但增速较前几年有着明显放缓,第四季度更是首次出现同比下降 9.6% 的情况。

 

这表明整个折叠屏市场已经开始从高速扩张转向理性调整,比如原先有一部分人买折叠屏手机,可能单纯只是为了尝鲜或者装 X,但现在它的主力消费群体,变成了那帮本身就对大屏和便携有需求的人。

而且大折叠手机在国内出货量占比就超过了 70%,小折叠手机相对来说就没那么好卖了,甚至我看到网上已经有消息称 OPPO、vivo 等厂商这会儿已经暂停了小折叠产品线,转而专注大折叠手机研发。

不过国内折叠屏市场,光华为就占据了 48.6% 的市场份额,真就应了那句 “ 遥遥领先 ”,这可把其他国产厂商给逼得够呛。

 

鉴于这点,其他厂商接下来的大折叠手机,很可能会放弃性能、影像我全都要的全能旗舰路线,而是学华为走轻薄和商务化,像 vivo X Fold3 Pro 这种影像追平同期直板旗舰的大折叠,以后估计不会有了。

 

你看 OPPO 已经这么干了,Find N5 完全抛弃了过往 Find N 系列特立独行的路子,开始追求极致轻薄,遮住 logo 说它是华为 Mate X7 我也信。

 

考虑到苹果首款折叠屏 手机,大概在明年就会问世,到时候折叠屏手机市场竞争指定会更激烈,我个人倒是挺期待果子到底会整出啥新活儿,也好奇其他厂商会拿出怎样的手段来应对,肯定相当有看头~

平板市场,全球两强,国产逐鹿

说完手机,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平板市场,说实话,平板这边的情况跟手机有点类似。

去年全球平板 电脑出货量为 1.476 亿台,同比增长了 9.2%,全球出货量份额 TOP 5 分别是苹果、三星、华为、联想和小米,其中 iPad 以绝对领先的优势做到了全球第一,但增速最快的还属小米和华为。

 

与此同时,2024 年中国平板出货量为 2985 万台,同比增长 4.3%,国内平板电脑出货量 TOP 5 分别是华为、苹果、小米、荣耀以及联想,其中除了苹果份额同比下跌,其他几家或多或少都迎来了上涨。

 

看来不止 iPhone 在国内越来越不好卖,连 iPad 也是一样,不过倒不是因为它不好用,而是国产平板实在太香。

两三千预算,在苹果这边可能只能买到基础款 iPad,要高刷没高刷,要容量没容量,但要是放在国产阵营,性能、高刷、续航和容量都安排得明明白白,性价比直接拉满,换做是我也会优先考虑国产平板。

 

我倒是有个想法,苹果不妨把 120Hz ProMotion 高刷下放到非 Pro 版机型上,这么一来,果子没准还能靠这波操作在国内多抢回点份额,不然销量继续下跌被其他国产厂商追上来,面子上也不好看不是~

PC 市场,老牌争霸,联想称王

跟前面 手机和平板市场有所不同,2024 年全球 PC 市场,还是由联想、惠普、戴尔等老牌厂商占据主导地位。

2024 年全球 PC 出货量约 2.627 亿台,联想以约 6180 万台的出货量、23.5% 的市占率,同比增长 4.7%,稳坐头把交椅,绝对算得上是 PC 界的 “ 老大哥 ”,而惠普和戴尔紧跟其后,再后面就是苹果跟华硕。

 

虽然网上对于联想这个品牌一直都存在各种各样的争议,但不可否认人家确实有这个实力,旗下供应链已经相当成熟且完善,而且消费级、商务级还有游戏产品线基本上全覆盖了,它能做到全球第一绝非偶然。

然而我是实在没想到苹果竟然能排到第四的位置,要知道苹果产品线并不算丰富、价格也偏高,在这种情况下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可见内容创作者有多青睐 Mac 了( 话说不会有人是为了打游戏才买 Mac 吧~

 

至于国内 PC 市场的出货量数据,我在网上逛了一圈都没找到,只找到了一些季度数据。

比如 2024 年第一季度,PC 出货量下跌了 12%、第二季度下降 6%、第三季度下降了 1%,国内对于 PC 的需求量总体呈下跌的趋势,要不是下半年国补出来提前刺激了一波消费,出货量可能会下滑得更厉害。

电视市场,国产 Mini LED 崛起

跟 PC 一样,电视出货量同样下跌的厉害,去年一整年,中国电视市场品牌整机的出货量是 3596 万台,跟 2023 年相比下降了 1.6%,直接刷新了从 2010 年开始,这十多年来中国市场出货量的最低纪录……

 

不过呢,这事说起来也挺有意思,虽然电视出货量是跌了,但去年中国电视市场的零售额居然达到了 1202 亿,跟之前比起来增长了 12.3%,这从侧面说明现在很多人买电视,更愿意为那些高端电视买单了。

反馈到具体数据上,你会发现 Mini LED 电视在去年全年销量飙升到了 416 万台,增幅高达 352%;而且其中 75 寸电视销量占比高达 23.2%,已经反超前年占比最高的 65 英寸,成为卖得最好的电视尺寸。

 

2024 年中国电视市场出货量排名( 含各家子品牌 )依次为 —— 海信、小米、TCL、创维、长虹、康佳、海尔以及华为,其他外资品牌比如索尼、三星,它们市占率都不到 5%,加在一起都没超过一百万台。

国产电视这波啊,属实是扬眉吐气了一把。

最后简单来个总结

2024 年的数码江湖,给人的感觉就活脱脱一部《 复仇者联盟 》——

华为扛着麒麟芯片和卫星通信,在国内上演了一波 “ 五年磨一剑,光寒苹果城 ”;

小米左手价格屠刀、右手生态大饼,对国际友商来了一句亲切问候 —— “ Are You OK ” ;

传音更绝,非洲兄弟可能还没搞明白 5G 是啥,人家已经靠 “ 四卡四待 + 广场舞喇叭 ” 登顶全球第四;

至于苹果?库克一边给 iPhone 16 “ 战略性降价 ”,一边看着华为把 “ 高端 ” 俩字刻进 Mate 70 的卫星天线里;

要说最惨的还属电视圈,自从国产厂商借助 MiniLED 弯道超车把高端电视价格打下来后,直接把索尼、三星逼成了 “ others ”,真就应了那句话 ——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总之,2024 年教会我们一个真理 —— 别跟中国厂商比狠,它们卷起来连自己都怕。

至于 2025,就让这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自 差评
]]>
Canalys: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长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783.html Mon, 24 Feb 2025 18:00:36 +0000 //www.otias-ub.com/?p=1737783 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的出货量为2.85亿部,在经历了两年的下滑后开始复苏,同比温和增长4%。

Vivo今年以17%的市场份额领跑市场,出货量为4930万部。

华为以460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37%。

苹果、OPPO和荣耀分列第三、四、五名,市场份额均为15%,竞争激烈。

2024年第四季度,在高端旺季、政府补贴和年终促销的推动下,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出货量达到7740万部。苹果在本季度的传统旺季出货了1310万部,保持了第一的位置。由于国内品牌的竞争加剧,其出货量同比下降了25%。

vivo和华为紧随其后,分别占据了1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和第三。

小米在2024年第四季度排名第四,出货量为1220万部,年增长率为29%,是顶级供应商中最高的。

OPPO以106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五,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8%。

Canalys高级分析师Toby Zhu表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表现出了非凡的活力,四个季度都在稳步复苏。供应商的战略投资和技术创新带来了大众市场需求的复苏和高端市场的繁荣。在大众市场,荣耀、OPPO和vivo等品牌通过提供价格合理、设计精良、耐用的产品,鼓励消费者升级他们的设备。在高端市场,GenAI、系统开发和重组(如华为的HarmonyOS NEXT和小米的hyperos)等创新,以及内部芯片和可折叠外形的突破,一直吸引着高端用户,促使他们升级自己的设备。通过增值产品、技术创新、市场教育和需求复苏,2024年的市场增长在结构上是健康的。”

]]>
Canalys: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2亿部 同比增长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821.html Mon, 17 Feb 2025 18:00:50 +0000 //www.otias-ub.com/?p=1739821 根据Canalys的最新研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增长了7%,达到12.2亿部,在连续两年下滑后出现反弹。得益于新兴市场的增长以及北美和欧洲市场的稳定表现,苹果第二年捍卫了自己在供应商排行榜上的榜首位置,这有助于抵消其在中国大陆面临的挑战。2024年,iPhone出货量下降1%,达到2.259亿部。由于继续关注盈利能力,三星紧随其后,出货量也下降了1%,达到2.229亿部。小米保持了第三位的地位,成为2024年该行业销量增长的最大贡献者。受中国大陆强劲增长势头和向新兴市场持续战略性扩张的推动,TRANSSION的出货量强劲增长15%,达到1.686亿部。传音首次占据第四名,OPPO(包括一加)紧随其后,分别增长15%和3%,达到1.067亿部和1.036亿部。

Canalys分析师Runar Bjørhovde表示:“2024年是智能手机行业的复出之年,是疫情后全球年度出货量最高的一年。受流行病期间销售的智能手机更新周期和渠道补充的推动,大众市场的需求一直在飙升。一些供应商已经利用这一趋势,瞄准开放市场渠道,并以强大的物有所值为重点的产品领先。对规模扩张的关注带来了利润率下降的风险,以保持价格的竞争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管理盈利能力,供应商降低了固定成本并优化了他们的资源规划。除了新兴市场的强劲增长,成熟经济体也开始复苏,中国大陆增长4%,北美增长1%,欧洲增长3%。这些地区的需求受到供应商促销活动的推动,如折扣、以旧换新和设备捆绑等。”

Canalys高级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表示:“苹果和三星在强劲的旗舰需求中保持了弹性,反映了市场持续的高端化趋势。在高端市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选择旗舰系列的高端版本,这得益于厂商在其旗舰系列中推出了更清晰的差异化机型,而这一市场本已缺乏价格弹性。以苹果为例,2024年16 Pro和Pro Max的出货量比2023年的15 Pro和Pro Max高出11%,达到5500多万部。Pro机型在16系列中的表现是iPhone 16超越iPhone 15的关键驱动因素。三星发布了自2019年以来最强劲的s系列销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倾向于Ultra。三星电子希望通过继续专注于人工智能体验,包括补充Gemini Advanced订阅,以Galaxy S25继续s系列的增长。将目前的中档a系列用户升级为标准版和plus版,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

]]>
Canalys:2024年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增长1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1247.html Sun, 16 Feb 2025 18:00:49 +0000 //www.otias-ub.com/?p=1741247 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出现反弹,出货量为9670万部,在连续两年下滑后同比增长11%。

OPPO首次领跑市场,以1690万部的出货量占18%的市场份额,年增长率为14%。三星紧随其后,以1660万部的销量位居第二,市场份额为17%。传音和小米并列第三,各占16%的市场份额。vivo以13%的市场份额跻身前五。

2024年第四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达到2440万部。传音在印尼和菲律宾的新产品表现强劲,首次占据了市场领先地位,出货量达到创纪录的410万部,占17%的市场份额。OPPO(不包括一加)排名第二,出货量390万部,市场份额为16%。排在第三位的小米在低端市场的发展使其以380万部和16%的市场份额缩小了差距。由于重视价值而非销量,三星以360万部的销量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15%。vivo创下了自2022年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出货量为350万部,市场份额为14%,这得益于其y19的表现优于其前身。

Canalys分析师Le Xuan Chiew表示:“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强劲反弹,超过了全球7%的增长速度。OPPO在2024年的强劲表现反映了其在产品校准和高端投资方面的成功。A18是今年最畅销的机型,而重新命名的A3x推高了渠道出货量。但与全球趋势相反,由于该地区对价格日益敏感,东南亚的平均售价有所下降。传音凭借入门级的Hot和Smart系列以及扩大的经销商分销,在第四季度占据了榜首。对于传音来说,品牌数量是重中之重,因为它希望在二线城市获得更多的消费者认知度。虽然三星在东南亚的整体出货量有所下降,但其平均售价却逆势上涨了14%,从2023年第四季度的285美元上涨至2024年第四季度的326美元。Galaxy A55和Galaxy S系列等较昂贵机型的强劲增长,弥补了A1x和A2x等大众市场机型销量的大幅下滑。能否将东南亚庞大的低端安卓用户群转变为高价市场将是三星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三星电子希望通过S25系列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和生态系统的进步扩大产品,以带动升级者,扩大高端市场。”

]]>
Canalys: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全年总出货量达到1.476亿台 同比增长9.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972.html Sun, 09 Feb 2025 13:58:19 +0000 //www.otias-ub.com/?p=1739972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公布了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市场统计数据。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3990万台,同比增长5.6%。在此基础上,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全年总出货量达到1.476亿台,相较于2023年实现了9.2%的提升。

在一众平板主流厂商中,小米在2024年表现出色,销售量大增73.1%,一举脱离“Others”成为全球第五大平板电脑制造商。

岁末年初,我们已经能够从各家研究机构公布的笔记本乃至PC领域的年度统计数据中看到市场复苏的迹象。

同样的,平板电脑市场在2024年也迎来了复苏。表中数据展示了自2016年起至2024年的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2020年时全球平板出货量迎来一个峰值,当时受全球疫情影响,居家远程办公、线上教学成为主流解决方案,大量的需求推动平板电脑出货量激增。

而2020年的大幅增长使得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趋于饱和,许多消费者在2020年已经购买了平板电脑,短期内没有更换或再次购买的需求,导致接下来的三年迎来一轮需求疲软期。

因此,2024年全球平板电脑全年的总出货量较去年增长9.2%令人十分惊喜,1.476亿台显示行业正在复苏,并基于疫情前水准稳定增长。

Canalys研究经理Himani Mukka表示,随着PC市场转向商业更新周期,对平板电脑的需求也在复苏。对于中国市场来说,供应商可以抓住政府补贴的机遇,在补贴计划延长到2025年的背景下,激发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将有助于提升出货量。

我们具体来看各平板电脑生产商/品牌在2024年的市场表现。Canalys分析师Kieren Jessop提到,中国品牌正在扩大其在本国市场及其他市场的影响力。

正如我们在开头提到的,小米在2024年卖出了920万台平板电脑,相较2023年大增73.1%,一跃成为全球第五大平板电脑制造商,此前排名第五的则是亚马逊。

联想和华为的平板电脑产品销量也均超过1000万台,分别比2023年增长12%和29.3%。得益于近三成的强劲增长,华为超越联想成为榜单第三,全球市场份额达到7.3%。

2024年全球平板市场最大份额依然由苹果和三星占据,两家合计拿下了57.4%的市场份额,接近六成。

数据显示,苹果平板产品的增长放缓,2024年该公司的平板电脑销量只比2023年增长了5.3%,表现逊于整体市场,因此其市场份额下降了1.4个百分点来到38.6%。部分原因是最新的iPad Pro大幅提价,而入门级的iPad自2022年以来一直没有升级。

当然,尽管增长没能跑赢市场,但是苹果在平板电脑领域头把交椅的地位不可撼动,2024年出货量接近榜单第二至第五名的总和,市场份额也是断层领先。三星旗下的Galaxy Tab系列销量增长8.2%,销量约为2780万台,市场份额达到18.8%。

综合来看,2025年全球平板市场前景还是很乐观的。随着PC市场向商用换机周期转变,各行业和垂直领域换新需求持续旺盛,预计出货量将保持增长态势。

中国品牌前途光明,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与苹果、三星等老牌巨头展开更激烈的角逐。当然,今年我们也期待平板电脑从不同的技术层面持续创新,进一步拓展多领域应用场景,带来更加实用功能和更优质的用户体验。

自 天极网

]]>
Canalys: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2.2亿部 全年增长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9804.html Wed, 05 Feb 2025 14:56:15 +0000 //www.otias-ub.com/?p=1739804 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发布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数据,全年增长7%,达到12.2亿部,实现连续两年下滑后的反弹。2024年,iPhone出货量下降1%至2.259亿部,苹果凭借新兴市场的增长以及北美和欧洲的稳定表现,成功抵消了其在中国大陆市场的挑战,连续第二年稳守市场榜首。

三星紧随其后,出货量同样下降1%至2.229亿部,小米稳居第三,成为2024年行业出货量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Canalys表示,受中国大陆市场的强劲势头以及在新兴市场的持续战略扩张推动,小米出货量增长15%,达到1.686亿部。

有“非洲手机之王”之称的传音首次跻身第四,OPPO(包括一加)位列第五,分别增长15%和3%至1.067亿部和1.036亿部。

Canalys分析师表示:“在旗舰机高需求的推动下,苹果和三星依然保持韧性,反映出市场持续高端化的趋势。在高端市场,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选择旗舰系列中的高端版本,这得益于厂商在旗舰系列中提供更清晰的产品区分,同时这一市场本身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

以苹果为例,2024年iPhone 16 Pro和Pro Max的出货量比2023年的iPhone 15 Pro和Pro Max高出11%,达到5500万部以上。

Pro机型强劲表现成为iPhone 16系列超越iPhone 15系列首发年表现的关键因素。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720万部 同比下降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8791.html Thu, 23 Jan 2025 18:00:53 +0000 //www.otias-ub.com/?p=1738791 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由于供应商在节日过后调整了库存,2024年第四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了4%,达到3720万部。Vivo以750万部和20%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

小米以570万部出货量位居第二。

三星以540万部出货量位居第三。

OPPO(不包括一加)和苹果分列前五,出货量分别为420万部和400万部。

在积极促销和节日需求旺盛的推动下,苹果首次夺得第五名。

在疫情更新周期和5G升级的推动下,2024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增长5%,出货量达到1.559亿部。厂商在前三季度积极推出新设备,其中一些采用产品组合策略,专注于更高的价格区间。但是,在节日期间,由于大众市场需求疲软,各品牌面临库存积压。这促使各大品牌提供大幅折扣,并扩大渠道利润率,以清理库存,并以更好的库存状况结束2024年。

Canalys高级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表示:“苹果公司首次跻身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并继续专注于推动升级和加强其生态系统。2024年,随着Android厂商积极推出新产品,超高端市场的竞争加剧。因此,苹果在渠道驱动的促销活动中一直很自信,尤其是在竞争对手的旗舰产品发布期间,在iPhone发布和节日季节之前。除了即时现金返还和折扣外,‘回购计划’和‘iPhone终身计划’(提供免息EMI计划)等计划显著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力,并推动了手机升级。商家认为苹果强大的品牌吸引力是一个关键动力,他们愿意承担运行这些零利率项目的成本。展望未来,苹果将专注于三个关键领域——在本地生产价格调整后,推动现有客户升级Pro系列,向低线城市扩张,在iPhone的高价值背景下吸引新的iOS用户,并推动整个市场的生态系统需求。”

]]>
Canalys: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2.85亿台 同比增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796.html Sun, 19 Jan 2025 13:00:25 +0000 //www.otias-ub.com/?p=1737796 2024年的中国手机市场出货量报告终于出炉了,近日市场调查机构Canalys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共出货2.85亿台手机,同比增长4%。

从数据上看,这是中国大陆手机市场从2022年开始进入下跌趋势后,首次回归正增长,也让国内的手机厂商终于松了一口气,随着2025年的手机国补政策上线,估计会进一步推动手机出货量的上涨。

华为领衔增长,苹果持续暴跌

在Canalys给出的数据里,华为以37%的年增长率领衔整个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也是份额前五的品牌中唯一年增长率超过15%的品牌。除了极高的增长率外,华为的市场份额也跃居至第二位,以4600万台手机出货量占据了16%的市场份额。

不过,2024年表现最好的手机品牌则是vivo,虽然在年增长率上的表现不如华为,但是11%的数据仍然表现优异,也是排名前五的品牌中除华为外唯一的正增长品牌,同时以4930万台的出货量占据了17%的市场份额。

而在vivo和华为之外,同样上榜的苹果、OPPO以及荣耀就没那么幸运了,苹果虽然出货量仍然高居第三,但是出货量却下跌了17%,几乎是眼睁睁看着华为越过自己登上第二的位置。

实话说,今年的苹果表现确实不佳,在第一,二、三季度里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甚至在出货量榜单里一度跌出前五。即使是被寄予厚望的第四季度,iPhone 16系列的发布也没有为苹果的市场表现带来太大的利好,反而是因为一众Android旗舰和华为Mate 70系列的提前发布,导致iPhone在中国市场的第四季度出货量暴跌25%。

作为对比,华为的第四季度出货量增长24%,Mate 70系列的多数型号至今仍然处于缺货状态,仅有标准版的部分颜色有现货,Pro及以上的版本,少数支持预购,会在7—30天内陆续发货。而iPhone 16系列普遍降价1000元,在拼多多的百亿补贴等渠道,标准版更是已经直降1300元,入手仅需4699元。

说实话,并非小雷故意唱衰苹果,而是苹果今年的市场表现属实让人为其捏一把汗。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苹果已经连续两年超越三星成为出货量最高的 手机品牌,但是从数据上来看,2024年的苹果市场份额同比降低了1%,仍然是受到了明显的影响,即使如此,苹果的中国市场出货量仍占15%。

除了苹果外,OPPO和荣耀的出货量均降低了3%,而且两者的出货量甚至都非常接近,OPPO为4270万台,荣耀则是4220万台,出货量占比均为15%,与苹果一样,现在看来,三个品牌也算是组成了中国手机市场的中坚势力,占据了45%的份额。

以华为的增速来看,在2025年超越vivo成为出货量第一是有可能的,华为的回归显然给其他品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与华为的用户群体交叉严重的苹果则是最严重的。目前来看,苹果最有希望的翻盘点就是即将在今年发布的iPhone 16E了,传闻中将大改iPhone 17系列,或许也能带来新的惊喜。

小米掉出国产手机市场前五?

看完整个榜单,最让人意外的估计是小米居然不在榜单上,毕竟苹果的出货量暴跌是有历史铺垫的,在2024年的四个季度里,多家机构的报告都显示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好。

但是小米却不同,在查询了过去四个季度的报告后,小米在多数时候都处于前五位置,并且有显著的增长,考虑到数字旗舰系列热销,看起来似乎有点不对劲?实际上,这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春秋笔法”,因为不同的机构在统计数据时,会根据需求对统计个体进行修改。

比如在统计 手机出货量时,一般会以品牌为个体,部分机构会将主副品牌合并计算,而部分机构则会分开计算,此外还有根据系统进行区分的统计方式。以OPPO和一加为例,两个品牌的手机均为ColorOS,所以会被合并计算,而realme虽然也与OPPO有一定关系,但是因为其使用realme UI,所以就会被排除在OPPO的市场份额外。

所以,每当类似的报告发布时,你或许会发现不同的机构之间数据上会有不小的差异,实际上就是统计个体有区别导致的。那么在Canalys的榜单中,小米和红米很大概率是被分开计算了,考虑到两者的销量占比均不低,被稀释为两个个体的小米系自然就退出了前五的排名。

不过,在我看来这并非全部原因,小米系愈发泾渭分明的产品线,也让小米与红米有了明显的用户群体区分。而且小米和红米如今都倾向于走精品路线,简单来说就是以少量机型来覆盖不同的用户群体和价位段,以2024年为例,小米实际上只发布了五个不同系列的手机产品:小米14 Ultra、小米Civi 4 Pro、小米MIX Fold 4、小米MIX Flip和小米15系列。

其中,主打中端市场的Civi系列更是仅推出了Pro版,标准版已然是不见踪影,小米已经是完全放弃了2500元及以下的市场,将其全部让给了红米。众所周知,虽然最近两年以来,手机销售均价一直处于上涨趋势,但是2000元及以下的市场仍然占有大量的份额,并且在出货量上的表现非常明显。

如果说无法做到苹果那种强横的生态统治力,小米光凭自己确实很难坐上前五的饭桌,毕竟不管是OPPO还是vivo,2024年都以机海战术贯彻始终。虽然也导致产品配置和价格过于重叠,但是对于线下消费者来说,更吸引人的外观和一些功能上的侧重点不同,就足以影响他们的选购决定。

想要做好线下市场,除了更多的门店外,能否给消费者提供更多价位和更多类型的产品,并且通过不时地新品发布来吸引用户注意,都是十分关键的玩法。而在这一方面,小米显然还有不少东西要向OPPO和vivo学习。

2025年中国 手机市场洗牌加速

在我看来,2025年的手机市场将会远比2024年精彩,华为在2024年完成了旗下所有在售手机系列的产品更新,并且全部均换为麒麟芯片。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而在华为重新整理产品线的过程中,已经用销量证明了用户仍然对华为的品牌及生态有着足够的依赖与支持。

而在确定了自己的基本盘状态后,华为在2025年的产品线变动和更新,可能会比2024年要更加激进和频繁。对于其他品牌而言,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与竞争,特别是在中端和入门价位段,华为的竞争力正在与日俱增,曾经让许多厂商头疼的Nova系列已经再次回到了消费者的视线之中。

至于高端市场的占比,从另一份统计报告来看华为的优势则更大。在全球范围内,如果只计算600美元以上的手机销量,那么华为以8%的占比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三星和苹果。如果细分到中国大陆市场,那么华为的占比则高达33%,第一则是苹果,份额高达52%。

虽然苹果在600美元以上的市场占比仍然过半,但是同比来看份额已经降低了5%,而华为则是增长了34%,考虑到华为的市场份额基数本就很高,能够保持这样的增长态势仍然是让人感到惊讶。作为对比,占比排名第三和第四的荣耀与小米,只拿下了5%和3%的市场份额,远低于苹果和华为的占比。

对于其他品牌而言,华为所带来的挑战是全方位的,并不是仅限于某个市场或价位段,这也让其他品牌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应对华为的进攻。在这种情况下,拿出更好的产品、为用户提供更细分化的产品线,或许就是不错的选择,用差异化来对用户进行精准切割,提升用户的体验。

与此同时,苹果和三星等海外厂商或许也会有所动作,不管是iPhone 16E还是iPhone 17,以及即将发布的三星S25系列,都会带来新的影响,并且进一步挑动各个厂商“敏感”的神经。

2025年, 手机市场绝对会非常热闹,让我们拭目以待。

自 雷科技

]]>
Canalys: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2.85亿部 同比增长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292.html Fri, 17 Jan 2025 14:51:38 +0000 //www.otias-ub.com/?p=1737292

Canalys 报告称,2024 年是中国智能 手机市场复苏的一年。 共出货 2.85 亿部,同比增长 4%。vivo 以 4930 万部的出货量成为新的市场领军者,而回暖的华为也以 37% 的同比增长超越了苹果(总出货量为 4600 万部)。

2023 年排名第一的苹果公司现已跌至第三位,Oppo 和荣耀紧随其后。  

这些是 2024 年全年的数据。 苹果公司最出色的季度通常是第四季度–也就是新款 iPhone 发布的时候–这通常会把苹果公司推向该季度的榜首。 今年也是如此,但也仅仅是如此。

2024 年第四季度,苹果的出货量为 1310 万部,比 2023 年同期减少了 25%。 随着 vivo 和华为的增长(分别增长 14% 和 24%),这两家公司在第四季度的出货量达到了 1290 万部,紧随苹果之后。

分析师预计,2025 年智能手机市场的出货量将超过 2.9 亿部。 “产品体验的进一步升级,如更长的电池续航时间、更轻薄的设计、创新的外形和增强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体验,将使所有价格段的消费者受益并吸引他们,”Canalys 研究分析师 Lucas Zhong 评论道。

自 中文业界资讯站

]]>
Canalys:2024年Q4苹果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1310万台 同比下跌2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7218.html Thu, 16 Jan 2025 12:16:56 +0000 //www.otias-ub.com/?p=1737218

研究公司 Canalys 的数据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苹果在中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暴跌 25%,iPhone 制造商在其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面临着华为复苏带来的越来越大的压力。根据 Canalys 周四发布的数据,苹果在此期间在中国的出货量为 1310 万台,以 17% 的份额勉强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Canalys 的数据显示,华为占据了 17% 的市场份额,出货量为 1290 万台,与苹果并列市场领先地位。

华为第四季度出货量增长了 24%,自 2023 年 8 月凭借本土制造的芯片组重返高端市场以来,它已成为一个特别强劲的挑战者。

在竞争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苹果采取罕见的折扣措施来刺激销售。该公司于 1 月 4 日至 7 日在中国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促销活动,通过官方渠道对 iPhone 16 机型进行最高 500 元人民币(68.5 美元)的降价。

中国各大电商平台也纷纷效仿,推出了各自的促销活动。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商城宣布,iPhone 15 系列设备最高可享受 1,000 元人民币(137 美元)的折扣。

Canalys 分析师 Amber Liu 表示:“虽然苹果及其 iPhone 15 系列在第四季度保持了领先地位,但面临着来自国产旗舰设备越来越大的压力。”

除了季节性促销之外,苹果还通过改善零售体验、以旧换新计划和扩大免息分期付款计划来增强其在中国高端市场的竞争地位和用户保留率。”

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年出货量将同比增长4%至2.85亿部。

]]>
Canalys: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PC出货量增长4.6%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6708.html Wed, 15 Jan 2025 18:00:13 +0000 //www.otias-ub.com/?p=1736708 2024年全球PC市场趋于稳定,并在2025年结束了复苏之路和商业更新周期。根据最新数据,个人电脑市场在第四季度实现了连续第五个季度的增长,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增长了4.6%,达到6740万台。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包括移动工作站)达到5370万台,增长6.2%。台式电脑(包括台式工作站)出货量下降1.4%,达到1370万台。预计2025年将是加速增长的一年,因为10月份Windows 10支持终止期限将推动数亿个人电脑用户更新他们的设备。

Canalys的分析师Kieren Jessop表示:“2024年是适度复苏的一年,个人电脑市场回归传统的季节性,全年出货量增长3.8%。第四季度的增长略有加速,出货量同比增长4.6%,这标志着一个积极的趋势,因为我们离Windows 10的终止支持日期不到一年。供应商和零售商的大力折扣支撑了假日季的需求,吸引了对价格越来越敏感的消费者。此外,‘先买后付’服务的使用支持了这一趋势,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这些服务被用来推动个人电脑等大件商品的消费。在中国需求环境一直疲软的情况下,政府以消费者补贴形式的刺激措施,帮助提振了笔记本电脑的消费。”

联想在2024年第四季度位居榜首,全球出货量为1690万台,同比增长4.9%,而2023年第四季度的出货量表现已经很强劲。惠普紧随其后,出货量下降1.6%,全球出货量为1370万台。戴尔(Dell)保住了第三名的位置,但每个季度都在下滑,第四季度下降了0.2%。苹果(Apple)仍位居第四,出货量为590万台,年增长率为3.1%;而华硕(Asus)位居前五,以21.6%的年增长率在主要供应商中增长最快。

]]>
Canalys:2024年Q4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3.3亿台 同比增长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6841.html Tue, 14 Jan 2025 11:38:22 +0000 //www.otias-ub.com/?p=1736841 近日消息,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最新研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四季度增长了3%,达到3.3亿台,这是连续第五个季度的增长

其中,苹果、三星和小米继续占据市场前三的位置,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苹果在本季度表现尤为突出,以23%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这得益于其在新兴市场如印度和东南亚的增长。

三星紧随其后,占据16%的市场份额,但本季度出货量有所下降。

小米则以13%的市场份额保持第三位,是前三名中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品牌,这主要归功于其在国内市场的强势表现和全球化战略的成功

传音和vivo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受益于亚太地区新兴市场的复苏。

2024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2.2亿部,同比增长7%。苹果连续第二年超越三星,稳固了其市场领导地位。

Canalys分析师Le Xuan Chiew表示:“Apple通过扩大亚太地区的渠道覆盖范围和影响力,并利用积极的营销和品牌战略,抓住了增长机会。”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第三季度美国PC出货量达到1790万台 同比增长7%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4171.html Sun, 05 Jan 2025 18:00:04 +0000 //www.otias-ub.com/?p=1734171 Canalys的研究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美国PC出货量(不包括平板电脑)同比增长7%,达到1790万台。笔记本电脑推动了这一增长,年出货量增长9%。展望未来,预计美国个人电脑市场将继续复苏,但由于Windows更新周期的动力减弱以及与宏观经济政策相关的逆风,复苏速度将低于此前的预期。预计2024年,美国的个人电脑总出货量将增长6%,略低于7000万台;在2025年和2026年将小幅增长2%。

2024年下半年,商业需求依然强劲,第三季度出货量增长了12%。Windows 11的更新还有一段路要走,在这个市场的商业实力应该会持续到2024年底到2025年初。

Canalys分析师Greg Davis表示:“虽然今年早些时候的增长受到消费者购买的提振,但商业市场已成为美国个人电脑的主要市场。随着我们进入下半年,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开始用Windows 11设备更新他们的PC。在消费领域,黑色星期五和网络星期一前后相对强劲的季节性折扣期将有助于提振第四季度的出货量。”

虽然微软及其合作伙伴将在2025年期间努力提高对Windows 10寿命终结的整体认识,但预计相当大一部分更新将发生在服务结束日期之后。这是由于到目前为止过渡的速度相对缓慢,特别是考虑到目前大部分安装基础仍然是Windows 10,距离2025年10月的最后期限只有10个月

个人电脑市场对2025年以后的预期也因即将上任的政府预期的政策变化而有所缓和。

Davis说:“随着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预计美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在短期内不会像过去一两年那样稳定。随着有关进口关税的报道似乎即将到来,个人电脑市场可能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消费者技术协会(CTA)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拟议的关税,设备价格可能上涨高达46%,这将给预测增加重大的下行风险。来自供应链的信号表明,2025年初将有一些库存积压,以赶在预期的价格上涨之前,从而导致明年发货季节性的再平衡。

Davis补充说:“一个长期的风险因素来自拟议的公共部门预算削减,包括联邦政府和教育部门对个人电脑的采购。尽管2025年的预算将基本保持不变,但我们预计未来在这些领域的技术支出可能会减少。”

]]>
Canalys: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102亿美元 同比增长1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4025.html Wed, 01 Jan 2025 18:00:25 +0000 //www.otias-ub.com/?p=1734025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102亿美元,同比增长11%,恢复了两位数的增长率。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云采用的重要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人工智能嵌入到基于云的应用程序中,以增强智能并简化运营效率。

第三季度,中国三大云服务提供商保持稳定,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保持领先地位,合计占70%的市场份额。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合作伙伴驱动的云收入保持稳定,占市场总收入的26%。

中国领先的云提供商通过大幅增加对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高性能计算的投资,与全球趋势保持一致。

市场环境的鲜明特征影响了中国人工智能投资的方式。与美国超大规模云计算厂商的大规模、高强度支出相比,中国云计算厂商采取了更为平衡的策略。

阿里云仍然是中国大陆云市场的领头羊,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为36%,同比增长7%,这主要得益于其公共云业务。其人工智能相关产品连续五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收入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公共云领域的领导地位。

华为云是中国云服务市场的第二大参与者,第三季度实现了13%的稳定增长,确保了19%的市场份额。它在人工智能开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解决方案现已在30多个行业和400多个业务场景中实施。在此基础上,华为云于9月升级了盘古5.0,推出了“1+N”盘古助手系统,为客户解决高频业务场景。为了进一步支持创新,华为启动了“华为云人工智能创业计划”,为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提供高达人民币120万元(约合16.5万美元)的云计算资源,以加强其对生态系统发展和技术领先地位的承诺。

腾讯云排名第三,第三季度的市场份额为15%。人工智能需求的激增大大提高了其GPU相关收入,目前占其IaaS收入的10%以上。腾讯云的人工智能相关解决方案已被广泛采用,服务于400多家领先的互联网公司。

]]>
Canalys:2024年Q3阿里、华为、腾讯占中国大陆云市场 70% 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3724.html Wed, 25 Dec 2024 01:44:06 +0000 //www.otias-ub.com/?p=1733724 分析机构Canalys 发布报告称,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102 亿美元,同比增长11%,重回两位数增长。本季度中国前三大云服务供应商的位置保持不变,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继续占据领先地位,共同占据70% 的市场份额。同时,以中国电信为首的运营商也在寻找拓展云服务市场份额的差异化切入点。

2024 年第三季度,中国领先的云计算提供商顺应全球趋势,大幅增加了对AI 基础设施和高性能计算的投资。这些举措反映了在生成式AI 和其他前沿应用的推动下,对大规模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实时推理不断升级的需求做出的战略性回应。

具体来看,阿里云继续稳居中国大陆云市场的领先地位,占据36% 的市场份额,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主要得益于其公共云业务的推动。其AI 相关产品连续五个季度保持三位数收入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其公共云的领导地位。目前已有超过30 万家企业客户采用阿里云的AI 基础模型“通义千问”来提升运营效率。

华为云稳居中国云服务市场第二位,第三季度实现13% 的稳健增长,市场份额达到19%。华为云在AI 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到目前为止,其解决方案已覆盖30 多个行业和400 多个业务场景。基于这一势头,华为云于2024 年 9 月升级了最初于 6 月推出的盘古5.0 模型,并推出了“1+N”盘古助手体系,以满足客户高频业务场景的需求。

腾讯云在市场中排名第三,第三季度市场份额为15%。AI 需求的激增极大地推动了其 GPU 相关收入,目前已占其 IaaS 收入的 10% 以上。腾讯云AI 相关解决方案被广泛采用,已为400 多家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提供服务。今年9 月,腾讯云推出了“混元Turbo”AI 模型,与上一代产品相比,其推理效率提高了 100%,部署成本降低了 50%,解码速度提升了 20%。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腾讯云宣布投资 36 亿元人民币(约 5 亿美元)在印尼建设第三个数据中心,计划于2030 年完工。

自 产业深度

]]>
Canalys: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AI PC市场出货量达到1110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2910.html Mon, 23 Dec 2024 18:00:59 +0000 //www.otias-ub.com/?p=1732910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的个人电脑(PC)出货量(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同比略有下降(-1%),达到1110万台,受节前库存和政府激励措施的推动,消费市场同比增长4%。与此同时,平板电脑的销量继续保持上升势头,在新产品发布和整个季度的促销活动的推动下,平板电脑的销量同比增长5%,达到770万台。

Canalys预计,2025年,个人电脑的复苏将持续下去,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将分别增长9%和4%,这主要得益于消费者和企业支出的刺激措施。平板电脑出货量继2024年的强劲增长后,明年将略有下降2%,但人工智能功能的整合将继续推动平板电脑在消费者和教育领域的渗透。

自2023年以来,中国PC市场经历了重大转变,国内厂商的存在越来越多。政府对“自主创新”的鼓励为国内供应商的蓬勃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本地供应商软通(以前称为同方)在2024年第三季度的出货量排名中跃升至第二位,在公共部门和教育市场以及游戏PC方面表现强劲。由于经济环境艰难,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需求疲软,商业部门仍然具有挑战性,2024年第三季度下降了7%。相比之下,公共部门则出现增长,在政府和教育部门支出复苏的推动下增长了3%。这种自上而下的政策预计将持续下去,并将在未来一年引领中国个人电脑市场更广泛的复苏。

游戏和人工智能PC市场在2024年第三季度都经历了大幅增长,环比分别增长24%和70%。个人电脑的平均售价环比上升4%,达到800美元。

]]>
Canalys:2024年第三季度印度PC市场出货量达到630万台 同比增长12%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2918.html Sun, 22 Dec 2024 18:00:53 +0000 //www.otias-ub.com/?p=1732918 2024年第三季度,印度PC市场(包括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同比增长12%,总出货量达到630万台。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平板电脑出货量增长了49%,达到190万台。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也稳步增长(3%),达到350万台;台式机出货量下降了12%,降至78万台。根据Canalys的最新预测,2024年印度PC和平板电脑出货量预计将增长17%,2025年将再增长6%。

2024年第三季度,印度PC市场(不包括平板电脑)保持相对稳定,同比表现持平。商业部门表现良好,在企业部门强劲需求的推动下增长了2%。相比之下,消费者部门经历了轻微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去年库存过剩,促使供应商采取更谨慎的库存方法。尽管如此,上季度末的大幅折扣,尤其是在线渠道的折扣,帮助缓解了销量的下滑。

与此同时,平板电脑市场出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激增,同比增长了49%,创下了有史以来最好的一个季度。这一增长主要受到三星和宏碁完成北方邦教育招标的推动,显著提振了教育部门,实现了三位数的增长。此外,节日在线销售的提前开始以及在线渠道的稳定库存水平也使平板电脑销量同比增长了7%。

展望未来,印度个人电脑市场将保持强劲增长,预计2024年将增长17%,2025年预计将增长6%。

消费者更新周期预计将在推动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需求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为市场增添进一步的动力。平板电脑市场将继续受到政府主导的教育招标的显著影响,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将有大量招标涌入。

]]>
Canalys:2024年Q3中国PC出货量1110万台 同比降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2850.html Thu, 19 Dec 2024 11:58:13 +0000 //www.otias-ub.com/?p=1732850

市调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大陆PC出货量(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和工作站)同比小幅下滑1%,总计1110万台。其中,消费市场出货量在节前备货和政府消费激励举措的推动下同比增长4%。

具体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联想以390万台的销量位列第一,市场份额35%,年增长率下滑9%。

软通动力(原名“同方”)在2024年第三季度由于政府部门和教育领域及其游戏本的强劲表现,出货量110万台跃居第二,市场份额来到10,同比暴增123%

华为排名第三,该季度出货量同样为110万台,同比增长12%。

华硕、惠普出货量均为90万台,分列第四、第位。

报告称,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均需求疲软,商用市场面临挑战,2024年第三季度下跌7%。

相反,政府部门出现增长,在政府和教育领域支出复苏的推动下,增速达3%。

Canalys预计,这类刺激政策有望继续保持,并将在未来一年推动中国PC市场的复苏。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Q3全球可穿戴手环出货量达到5290万部 同比增长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1320.html Sun, 08 Dec 2024 18:00:39 +0000 //www.otias-ub.com/?p=1731320 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全球可穿戴手环市场在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3%,达到5290万部。基本腕带、基本手表和智能手表这三类设备的出货量都在逐年增长。基本手环市场自2020年第三季度以来首次恢复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小米手环9和三星Galaxy Fit3最近推出的产品,与2023年第三季度相比增长7%,出货量为1040万部。由于印度需求放缓,基本款手表市场已经开始趋于平稳,同比增长3%,达到2390万部。由于华为和三星的增长抵消了苹果的下滑,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只增长了0.1%,达到1850万部。

受小米手环9和红米Watch 5系列的强劲需求推动,红米实现了自2020年第四季度以来最高的可穿戴手环出货量。小米扩大了这些产品阵容,以吸引更广泛的客户群,包括提供多种选择,如Pro、NFC和Active版本的手环,以及红米Watch 5系列的Lite和Active版本,具有多种颜色和材料。Canalys研究分析师Jack Leathem表示:“这些多样化的产品使小米能够瞄准多个价格区间,有助于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对入门级产品的重视导致其平均售价同比下降9%,达到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小米向高端化的努力也取得了进展,Watch S系列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70%。要在对平价设备的依赖与打造高端品牌的愿望之间取得平衡,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

Canalys研究经理Cynthia Chen表示:“地区差异决定了可穿戴手环市场,新兴市场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而北美市场却在苦苦挣扎。新兴市场为供应商提供了通过低成本设备进行扩张的机会,小米的Band系列和三星的Galaxy Fit3在推动拉丁美洲和EMEA的增长方面取得了成功。相反,由于对苹果传统机型的需求减少和Fitbit份额的萎缩,北美市场面临需求下降,因为成熟市场缺乏推动升级的引人注目的功能,导致业绩持续低迷。”

]]>
Canalys:2024年Q3全球高端手机市场苹果份额63% 华为居第三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1276.html Fri, 06 Dec 2024 14:48:51 +0000 //www.otias-ub.com/?p=1731276

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5%,连续四个季度实现同比反弹。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为12.2亿台,同比上升6%。其中,高端手机市场需求保持旺盛。从全球市场来看,2024年第三季度,600美元(约合4356元人民币)以上价位段,苹果以63%的份额居于高端市场榜首,其次是三星(21%)、华为(8%)、谷歌(2%)、荣耀(2%)。

中国大陆市场方面,苹果同样以52%的份额位居第一,但同比下滑了5%。华为排名第二,市场份额来到了33%,同比增长34%。

荣耀以5%的份额位列第三,同比增长30%;小米份额3%占据第四,同比大增88%。三星跻身前五,份额3%。

从上述数据也不难看出,苹果、华为对中国大陆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市场形成了“垄断”之势,其它品牌与二者差距很大。

以下为具体数据: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Q3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5290万台 同比增长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31144.html Thu, 05 Dec 2024 12:20:22 +0000 //www.otias-ub.com/?p=1731144 近日消息,Canalys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可穿戴手环出货量同比增长3%,达到5290万台。

据悉,这次统计的设备包括手环、基础款手表和智能手表三大类,上述三类产品的出货量均恢复了增长势头,其中手环与2023年第三季度相比增长了7%,出货量为1040万台。

这得益于小米最近推出的小米手环9和三星推出的Galaxy Fit 3产品,在印度需求放缓的情况下,基础款手表细分市场已开始趋于平稳,同比增长3%至2390万台,智能手表出货量小幅增长0.1%至1850万只,因为华为和三星的增长抵消了苹果的下滑。

具体到各家品牌表现上,苹果、小米在2024年第三季度出货量是850万台,市场占有率均为16.1%,两大品牌并列第一名。

其次是华为、三星、印度品牌Noise,出货量分别是710万台、480万台、250万台,市占率分别是13.5%、9.1%、4.7%。

Canalys研究经理Cynthia Chen表示:可穿戴腕带类设备存在区域差异,新兴市场显示出强有力的增长潜力,而北美市场举步维艰。新兴市场让厂商们有机会通过具备经济效益的设备扩大规模,小米手环系列和三星的Galaxy Fit 3成功推动了拉美以及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的增长。

与此相反的是,由于对苹果传统机型的需求下降以及Fitbit的市场份额出现缩水,北美市场面临需求下滑,此外成熟市场缺乏推动升级所需的功能亮点,从而导致市场表现持续疲软。

值得注意的是,AMOLED和先进的追踪功能焕发了基础手表的市场活力,入门级产品得到持续扩张,尤其是新兴市场上希望以较低价格买到高端功能的消费者。

高端科技的下放和普及提高了消费者对可穿戴设备的期望值,但同时也导致竞争越发激烈,造成利润率下滑、厂商的创新压力增大,为保持竞争力,厂商们必须继续在软件和硬件上大力投入。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Q3全球TWS真无线耳机出货量达到9230万台 同比增长1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9563.html Wed, 27 Nov 2024 13:39:03 +0000 //www.otias-ub.com/?p=1729563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TWS真无线耳机市场持续增长,根据Canalys科纳仕咨询报告显示,全球出货量达到9230万台,同比增长15%。

苹果凭借AirPods 4及ANC版本,以21%的市场份额继续领跑市场

三星以Galaxy Buds 3系列的强劲表现,以9%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二。

印度品牌boAt以8%的市场份额首次冲进前三,同比增幅高达45%。

中国厂商小米和华为在入门级产品和开放式产品线上的持续迭代,实现了大两位数的同比增长,分别位列第四和第五

小米以15%的市场份额和26%的年增长率在中国大陆市场位居第一,华为以14%的市场份额和33%的年增长率紧随其后。

而苹果在中国大陆市场的份额为12%,年增长率为-19%,排名第三。

全球TWS市场的增长不仅体现在传统TWS上,开放式耳机也呈现出三位数的高速增长。

各厂商在技术创新、产品迭代和市场营销等方面不断努力,以争取更多市场份额。随着消费者对音质、舒适度和智能化的需求提升,TWS市场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和挑战。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将增长2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7793.html Tue, 26 Nov 2024 18:00:22 +0000 //www.otias-ub.com/?p=1727793 Canalys预测,2024年下半年,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将达到250万辆,2024年全年将达到450万辆,增长率为29%。欧盟的关税和电动汽车需求下降正在使中国纯电动汽车(BEV)的出口增长放缓至9%(86万辆)。因此,纯电动汽车的出口份额将从2023年的22.5%下降到2024年的19.0%。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HEV)的出口份额将在三年内首次超过10%,分别达到31万辆和24万辆。拉丁美洲和欧洲是推动中国品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出口增长的关键地区。

预计内燃机(ICE)乘用车出口将保持强劲势头,2024年将达到310万辆,增长率为24%。中国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在其内燃机汽车的竞争力方面已经显示出显著的进步。这一进展为三大ICE汽车出口商——MG、奇瑞和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的成功做出了贡献。值得注意的是,奇瑞和长城汽车抓住了机会,填补了退出俄罗斯的国际品牌留下的空白。东风汽车(Dongfeng Motor)和广汽(GAC)是加速全球扩张的新兴中国原始设备制造商。

Canalys估计,中国自主品牌乘用车出口量从2024年第一季度到第三季度增长了27%,达到310万辆。由于欧盟提高了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欧洲成为唯一一个出口量下降的地区,下降了4%。加上对其他地区的出口增加,欧盟从2023年中国最大的汽车出口市场下降到2024年的第四大市场。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气化和自动驾驶汽车技术方面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但在ADAS和数字驾驶舱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尚未完全实现。中国的原始设备制造商应该务实地看待出口市场,仔细评估在全球复制中国市场成功的可行性。虽然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制造商正在失去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但他们的全球化战略仍然强大且具有竞争力,这将对中国的原始设备制造商构成威胁。

]]>
Canalys:2024年Q3全球芯片出货量份额联发科市场份额高达38%位列第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8594.html Mon, 25 Nov 2024 13:33:09 +0000 //www.otias-ub.com/?p=1728594 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激烈,“技术为王”始终是制胜的关键。其中,芯片厂商的技术突破与实力较量,不仅决定了市场格局,更推动了行业变革。在这场比拼中,联发科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之一。根据Canalys最新报告,2024年第三季度,联发科以38%的全球芯片出货量份额位列第一,并连续15个季度蝉联全球出货量冠军,这充分肯定了其市场地位和技术实力。

能够连续15个季度占据出货量榜首,对联发科来说,是多方面实力的体现。特别是在高端化的进程上,天玑9000系列一路高歌猛进,去年天玑9300更是以先进的全大核科技站稳高端市场。天玑9300作为行业内第一款采用全大核CPU架构的SoC产品,其创新的架构设计在产品未发布就广受关注。不仅性能旗舰最强,同时还有业界领跑的能效表现,这种兼顾性能与能效的核心优势,带来了极佳的用户口碑。

大量搭载天玑旗舰芯片的手机上市,不仅让联发科芯片出货量份额持续领先,更是在高端市场攻城略地。根据公开消息,联发科将2024年天玑旗舰芯片的营收预期从超过50%年成长上调至超过70%,这背后是对新一代旗舰芯片天玑9400的信心。

天玑9400在延续9300全大核CPU优势的基础上,对GPU进行了大幅升级。凭借第二代全大核架构和全新一代GPU G925,让其各大媒体的评测中,原神、星铁等一众大型3A手游都能稳定满帧运行,有着“满帧神器”之称。更重要的是,天玑9400的GPU还有着全性能段“能效无敌”的实力,性能与能效双冠表现,媒体和网友称其为“三体科技”,这让天玑9400迅速成为数码发烧友力荐的旗舰芯片。

市场对天玑9400的反馈同样热烈,成为vivo、OPPO等手机厂商的旗舰标配。以vivo X200系列为例,其全渠道销售额突破20亿元,创造了vivo新机的销售记录。天玑9400以其优异的性能、能效、AI、游戏表现为联发科在高端市场的持续突破提供了强大助力。

连续15个季度全球手机芯片出货量全球第一,联发科用实力证明了天玑芯片在手机市场强劲的竞争力和领先的市场地位,以及品牌高端化的快速进展。

展望5G时代,联发科天玑有望凭借现有优势继续领跑,并推动AI手机的普及与发展,为智能手机行业的未来注入强大的创新能量。

自 中关村在线

]]>
Canalys:2024年Q3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到820亿美元 同比增长2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7579.html Sun, 24 Nov 2024 18:00:44 +0000 //www.otias-ub.com/?p=1727579 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21%,达到820亿美元。客户对超大规模企业人工智能产品的投资推动了增长,促使领先的云供应商加大对人工智能的投资。前三大云供应商(AWS、微软Azure和谷歌cloud)的排名与上一季度相比保持稳定,这些供应商合计占总支出的64%。这三家供应商的总支出同比增长了26%,并且都实现了连续增长。市场领导者AWS保持了19%的同比增长率,与上一季度保持一致。但微软(Microsoft Azure)和谷歌(Google Cloud)分别以33%和36%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它。以实际美元计算,AWS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微软和谷歌云,比去年增加了近44亿美元的销售额。

2024年第三季度,云服务市场实现了强劲、稳定的增长。这三家云超大规模公司都报告了人工智能投资的正回报,这已经开始为他们的整体云业绩做出贡献。这些回报反映出,企业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将其作为云计算创新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普及,对高性能计算和存储的需求持续上升,这给云提供商带来了扩展基础设施的压力。作为回应,领先的云提供商正在优先考虑对下一代人工智能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为了减轻与投资不足相关的风险——例如对未来需求没有准备或错过关键机会——他们采取了过度投资战略,以确保他们能够根据人工智能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扩大产品规模。因此,他们都表示,资本支出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轨迹,预计将持续到2025年。

Canalys高级总监Rachel Brindley表示:“持续的大量支出将带来新的挑战,要求云供应商仔细平衡他们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投资与为这些计划提供资金所需的成本。虽然企业应该在人工智能方面进行充分投资,以利用技术增长,但它们也必须谨慎行事,避免超支或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确保这些投资的可持续性对于保持长期的财务健康和竞争优势至关重要。”

Canalys分析师Yi Zhang 表示:“另一方面,三大领先的云提供商也在加快其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更新和迭代,不断扩大其相关产品组合。随着这些人工智能基础模型的成熟,云提供商正专注于利用其增强的功能来支持更广泛的核心产品和服务。通过将这些先进的模型集成到他们现有的产品中,他们的目标是增强功能,提高性能,提高平台上的用户参与度,从而释放新的收入来源。”

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在2024年第三季度保持了其在全球云市场的领先地位,占33%的市场份额,实现了19%的同比收入增长。它继续通过亚马逊Bedrock和SageMaker推出新模型,包括Anthropic升级的Claude 3.5 Sonnet和Meta的Llama 3.2,来增强和扩大其人工智能产品。该公司报告称,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收入同比增长了三位数,超过了其整体增长的三倍多。在过去的18个月里,AWS推出的机器学习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功能几乎是其他领先云提供商产品总和的两倍。在资本支出方面,AWS宣布计划进一步增加投资,预计2024年的支出约为750亿美元。这笔投资将主要用于扩大技术基础设施,以满足对人工智能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这突显了AWS致力于保持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的前沿。

微软Azure仍然是第二大云提供商,拥有20%的市场份额和令人印象深刻的33%的年增长率。这一增长部分是由人工智能服务推动的,人工智能服务对整体增长的贡献约为12%。在过去的六个月里,Azure OpenAI的使用量增加了一倍多,这是由于数字原生公司和老牌企业将其应用程序从测试阶段过渡到全面生产环境的采用越来越多。为了进一步增强其产品,微软正在通过引入行业特定模型(包括先进的多模态医学成像模型)来扩展Azure AI,旨在为更广泛的客户群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此外,该公司还宣布在巴西、意大利、墨西哥和瑞典进行新的云和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投资,以根据长期需求预测扩大产能。

谷歌云,第三大供应商,保持了10%的市场份额,实现了36%的强劲同比增长。它显示了领先提供商中最强劲的人工智能驱动的收入增长,与上一季度相比明显加速。截至2024年9月,其收入积压从第二季度的788亿美元增加到868亿美元,表明短期内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其企业人工智能平台Vertex已经获得了大量用户的采用,在过去的六个月里,Gemini的API调用量增加了近14倍。谷歌云正在积极寻求和开发新的方法,将人工智能工具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用例。它推出了GenAI Partner Companion,这是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咨询工具,旨在为服务合作伙伴提供个性化的培训资源,增强学习并支持成功的项目执行。2024年第三季度,谷歌宣布了超过7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投资计划,其中近60亿美元分配给美国境内的项目。

]]>
Canalys:2024年Q3全球AI个人音频设备出货量达到1.26亿部 同比增长1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7527.html Tue, 19 Nov 2024 18:00:33 +0000 //www.otias-ub.com/?p=1727527 根据Canalys的最新研究,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个人音频市场出现了显著反弹,总出货量达到1.26亿部,同比增长15%。这标志着连续第三个季度的增长,从2023年面临的挑战中持续复苏。增长基础广泛,每个主要分区域都有所增长。所有主要产品类别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突显了全球市场的良好前景,新兴的开放式设备和中型供应商为这一积极势头做出了重大贡献。

Canalys研究分析师Jack Leathem表示:“印度市场在推动亚太地区和全球增长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出货量增长了51%,与2023年第三季度相比增加了约900万部。TWS设备出货量增长了47%,无线耳机出货量增长了65%,其中以boAt和一加等品牌为首。随着库存水平的下降,以及消费者需求的增长,boAt重新推出了老款但很受欢迎的无线耳机型号。boAt和一加都推出了一系列功能越来越强大的新设备,专注于增强音频质量和先进功能,包括主动降噪(ANC)。因此,支持ANC的设备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目前占印度整体市场的21%,其中52%的一加出货量包含ANC功能。这种转变反映了印度市场的一个新阶段,消费者越来越多地寻求具有先进功能的高性能设备。”

Canalys研究经理Cynthia Chen表示:“随着全球健康和健身趋势的上升,开放式设备在2024年第三季度是一个突出的增长领域。对开放式TWS和无线耳机的需求激增,这类产品的出货量同比增长近两倍,占总市场的6%。开放式无线立体声(OWS)设备是这一增长的关键动力,由专业品牌,如Shokz和Sanag引领。此外,主要供应商也进入了这个细分市场,旨在吸引新的消费者群体。”

尽管Shokz在北美和西欧的市场扩张明显,但中国大陆仍然是开放式设备出货量的领头羊,占全球份额的59%,这些地区目前占Shokz出货量的39%,高于去年的31%。这种转变凸显了开放式设备日益增长的全球吸引力,特别是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适合活跃户外生活方式的音频解决方案。

Chen 说:“中国音响品牌正在国际市场上迅速扩张,反映出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转向海外市场以推动出货量和提高品牌认知度的战略重心。这些品牌正在通过推出入门级产品来吸引白牌竞争对手的消费者,从而赢得市场份额。”他强调这种转变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更大趋势的一部分。然而,随着这些品牌建立了稳定的市场份额,它们的下一个挑战是将重点转移到开发更高质量和更具创新性的产品上,这是保持中长期竞争力的关键转变。

Leathem补充说:“随着智能个人音频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供应商必须专注于技术创新和独特的设计,以使自己与众不同,为了在这个拥挤的市场中脱颖而出,供应商应该优先考虑核心音频技术的进步,如ANC和空间音频,同时引入视觉上引人注目的功能。例如,一些JBL型号现在提供触摸屏充电盒,提供独特的互动体验,以提高可用性。大胆的颜色选择、半透明的外壳和品牌合作也值得探索,以吸引消费者并加强市场地位,这对于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和加强在新市场和成熟市场的立足至关重要。”

]]>
Canalys:2024年Q3全球High-NA EUV光刻机市场竞争分析 英特尔独占首发6台份额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7598.html Tue, 19 Nov 2024 11:52:36 +0000 //www.otias-ub.com/?p=1727598 光刻机一直是半导体领域的热门话题。从早期的深紫外(DUV)光刻机起步,其稳定可靠的性能为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到后来的极紫外(EUV)光刻机以其独特的极紫外光源和更短的波长,成功将光刻精度推向了新的高度;再到如今的高数值孔径(High-NA)光刻机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进一步提升了光刻的精度和效率,为制造更小、更精密的芯片提供了可能。

尤其是随着ASML High-NA EUV光刻机的问世,这一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显著提升了芯片的晶体管密度和性能,这对于实现2nm以下先进制程的大规模量产至关重要。

在此形势下,英特尔、台积电、三星、SK海力士等晶圆制造大厂伺机而动,争相导入或宣布High-NA EUV光刻机市场进展,预示着半导体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和竞争高潮。

英特尔:时运不济

在半导体巨头中,英特尔是率先向ASML订购新型High-NA EUV设备EXE:5000的企业。

早在2023年12月,英特尔就拿下了全球首台High NA EUV光刻机,并于今年4月宣布其已在位于美国俄勒冈州希尔斯伯勒的Fab D1X研发晶圆厂完成世界首台商用High-NA(0.55NA) EUV光刻机的组装工作,目前已进入光学系统校准阶段,并计划在其18A(1.8nm)和14A(1.4nm)节点上使用。

今年8月,英特尔又宣布成功接收全球第二台价值3.83亿美元的High-NA EUV光刻机,目前在俄勒冈州的晶圆厂已经顺利完成安装调试。

ASML早些时候曾表示,2nm光刻机近期的产能只有10台,预计到2028年才能每年生产20台。值得注意的是,这10台最新光刻设备,公开资料显示有6台已被英特尔拿下。

可见,在最先进光刻机的导入进展上,英特尔取得了遥遥领先的优势。

常言道“吃一堑,长一智”,而英特尔之所以如此积极的选择High-NA EUV设备,实际上很大原因在于其此前在EUV上跌过的跟头。

Tick-Tock模式溃败、错失EUV技术窗口

众所周知,英特尔与ASML合作了数十年时间,推动了光刻技术从193nm浸没式光刻技术发展到EUV,但出于成本考虑,英特尔时任CEO不愿采用昂贵的ASML EUV光刻机,选择不在其10nm工艺中使用该技术,而是使用DUV光刻机进行四重图案化,结果导致英特尔在良率方面遇到了重重困难。

回顾历史能看到,2011年英特尔首发了22nm FinFET工艺,远超当时台积电、三星的28nm,技术优势可谓遥遥领先。然而从14nm节点开始,英特尔接连遭受重创。

2014年,英特尔和三星都实现了14nm制程芯片的生产,可到2017年,台积电已经推进到10nm、7nm工艺,英特尔却因为不愿意采用最新的EUV光刻技术,导致其原计划在2016年大规模量产10nm芯片直到2019年才实现量产,比台积电推出时间晚了两年半,而其7nm芯片更是直至2022年才推出。

实际上,除了没能把握住EUV技术之外,英特尔代工的衰退与其“Tick-Tock”战略也脱不了关系。

英特尔前任CEO保罗·欧德宁对于芯片制造曾提出“Tick-Tock”战略,即在Tick年(工艺年)更新制作工艺,Tock年(架构年)更新微架构,相当于每两年一次工艺制程进步。但同期,为推行“高效管理”、“成本节约计划”,英特尔裁员2万人,大量参与下一代芯片工艺和架构研发的工程师被裁撤,导致“Tick-Tock”模式难以持续,14nm芯片延迟一年才推出,10nm芯片更是几番推迟。

英特尔像挤牙膏一样对芯片技术进行微小的年度更新,那些年一度被大家讥讽为“牙膏厂”。

随着Tick-Tock模式的崩溃,以及错失EUV早期技术窗口,英特尔开始逐渐掉队。

与此同时,台积电和三星从ASML大量采购EUV设备,不断缩小芯片的制程尺寸,提高芯片的效率和性能,大大提升了在晶圆代工领域的竞争力。在先进制程上,英特尔被台积电、三星远远甩在了身后。

更严重的是,生产工艺落后、产品竞争力下滑,不仅影响了英特尔的代工业务,也使其台式机芯片和服务器芯片的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

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英特尔自救,前路何在?

因此,痛定思痛后的英特尔,率先对High-NA EUV光刻机展开了攻势,试图追回被拉开的差距。

上面提到,2024年4月,重达150吨的巨大设备被安装在英特尔位于美国俄勒冈州的研究设施里。

这也是在英特尔CEO Pat Gelsinger提出“IDM 2.0”战略后,迅速重新聚焦于尖端制程工艺的提升,提出了四年五个工艺节点的计划,希望在2025年凭借Intel 18A实现对于台积电2nm工艺的追赶和超越。

与此同时,英特尔希望通过率先采用High NA EUV光刻机来实现对于台积电等竞争对手的持续领先。英特尔的目标是在2026至2027年间实现Intel 14A制程技术的量产,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制程技术。最终在2030年前实现英特尔代工业务实现收支平衡的运营利润率,并成为全球第二大晶圆代工厂。

目标指引下,英特尔正在不断加强代工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未来5年投资1000亿美元扩大先进芯片制造能力。同时将投资约300亿欧元在德国马格德堡建设两家半导体工厂。这些投资计划将使英特尔芯片代工能力大幅提升。

然而,战略愿景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

尽管英特尔雄心勃勃,但由于四年五个节点及路线演进、生态构建和产能扩建等巨额的投入,英特尔披露其代工业务去年营收同比下降31.2%至189亿美元,经营亏损70亿美元,同比扩大34.6%。

2024年有可能将是英特尔芯片制造业务经营亏损最严重的一年,今年Q1财报显示,该业务运营亏损25亿美元,几乎是上一季度的两倍;Q2亏损更是达到28.3亿美元,代工亏损额不断扩大。

据研究机构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4年二季度,英特尔并未进入全球晶圆代工厂营收前10名。在过去几年里,英特尔曾经在2023年第三季度短暂上榜,市场份额仅为1%。

这意味着,IFS三年来无法真正托举起英特尔以尖端芯片制造重塑行业地位的目标,同时作为美国本土唯一有能力能承担起前沿代工行业承担着的角色,英特尔也无法扛起时代重任。

据心智观察所报道,美国半导体咨询公司D2D Advisory总裁Jay Goldberg也特别指出:“英特尔代工面临的真正挑战,还在于他们的经济模式中必须要拥有更多的客户,以支持不断推进其制造流程所需的研发。必须加大外部客户需求,将收入规模增加一倍,以支持保持在摩尔定律的轨道上继续前进。”

不难看到,英特尔目前已陷入到两难境地,业绩持续下滑,2024年甚至由盈转亏,股价暴跌将近60%,市值几度跌破千亿美元,成为标普500指数中表现最差的科技股之一。

面对危机,英特尔在内部信上表示,将进一步分离芯片制造和设计业务,这是该公司解决50年历史上最严重危机之一的一系列新措施的一部分。

根据英特尔此前公布的预测数据显示,分拆晶圆制造业务后,2023年可以节省30亿美元成本,2025年将节省 80-100亿美元成本。同时也推迟德国和波兰建厂计划2年;马来西亚建厂则会完成,但正式启用时间则视市况与产能利用率而定。

在英特尔继续紧急行动执行上个月宣布的计划的同时,英特尔也在努力谨慎管理现有的现金,以有意义地改善资产负债表和流动性。其中就包括出售部分 Altera的股份,并推动其独立IPO;产品研发策略方面,也规划将简化x86产品组合。这也是英特尔多次公开讨论的计划。

今年8月,英特尔甚至还被曝出正在考虑分拆其产品和代工业务。值得一提的是,在传出或分拆其晶圆业务之后,英特尔股价曾反弹9%以上,可见投资者对芯片代工业务有多失望。

处在低谷中的英特尔就是美国芯片制造业的一个缩影,成本、技术、资源、IDM身份等,都在制约英特尔野心勃勃的芯片代工计划。但尽管业界也有放弃芯片代工的可能性探讨,尽管芯片代工业务持续的亏损已经让资本市场不满意,但这也是为数不多能拯救英特尔于水火的关键布局。

英特尔没有选择,只有抓住任何的可能性,硬着头皮上。

因此,英特尔需要最尖端的High-NA EUV光刻机作为生产和营销工具,以宣示自身在3nm以下的研发制造实力且尝试壮大客户群,但High-NA EUV光刻机作为新机,又让英特尔不得不冒着设备折旧和量产摊销成本的压力以平息外界质疑。

从行业竞争的持续以及芯片代工“重资产、长周期”的产业属性来看,英特尔还有诸多硬仗要打。尤其是在英特尔开启公司史上最大转型以自救的处境下。

英特尔过去也有过从困境中复苏的经历。1980年代在日本企业的攻势下,英特尔撤出了DRAM,把经营资源集中于CPU,席卷了个人电脑市场。

正如基辛格所述:“这是英特尔四十多年来最重要的转型。自从内存过渡到微处理器以来,我们还没有尝试过如此重要的事情。我们当时成功了,我们将迎接这一时刻,并在未来几十年内打造更强大的英特尔。”

但英特尔的种种自救,仍需要时间检验。

三星电子,陷代工阴霾

今年8月,在“2024年光刻+图案学术会议”上,三星电子表示为了在与英特尔、台积电等全球半导体竞争对手的“芯片战”中保持竞争力,公司正在积极参与技术开发,最早将在2024年底到2025第一季度之间引进公司首台High-NA EUV设备“EXE:5000”,并有望在2027年实现该技术的全面商业化。

据悉,该设备可能被放置在位于华城园区的半导体研究所(NRD),预计将用于代工业务,以进一步提升在先进节点领域的竞争优势。

实际上,三星芯片代工在早年占据了绝对优势。2007年乔布斯发布第一代iPhone时,使用的正是从三星采购的ARM架构芯片。后续搭载于iPhone 4、iPhone 4s、iPhone 5、iPhone 5s/5c身上的A4、A5、A6、A7芯片也均由三星代工,那时候还没有台积电什么事。

直到2011年,因为三星自己也从事手机芯片和手机终端研发和销售业务,如此一来就与苹果在智能手机市场上有了竞争关系。双方互相拉扯,直到2018年6月才达成和解。

在这个过程中,苹果也开启了“去三星化”进程。2014年推出的A8芯片,全部转由台积电代工。台积电能顺利从三星手中抢到苹果的订单,一方面是苹果急着寻找可替代的代工商,给台积电制造了很大的机会。另一方面是台积电在20nm工艺上取得重大突破,良品率大幅提升,而三星的20nm工艺突然掉链子,关键问题迟迟无法解决,良品率满足不了苹果的要求。正是这样的天时地利,让台积电成功抱到了苹果这条大腿。

反观三星,大客户被抢之后,决定不搞20nm,选择直接从28nm跳到14nm,对台积电的16nm形成反超。所以,在2015年的A9芯片上,苹果又重新分给三星一部分订单,于是出现台积电代工和三星代工两种版本。理论上,三星14nm表现应该是优于台积电16nm,但消费者的口碑却完全相反,很多人都担忧买到三星代工的版本。

这次的失利,让三星彻底失去苹果的代工订单,苹果公司之后的芯片均由台积电代工,制程也从2015年的16nm,稳步提升到4nm。

与此同时,高通也险些在三星代工中跌了跟头,骁龙8+Gen1紧急转为台积电4nm代工,才强行挽回了高通的口碑和市场地位。

在芯片代工赛道上,三星具有起步优势,但奈何中期连续多次失利,才让台积电一步步实现反超,直至今日的大幅领先。然而,三星也清楚自己与台积电之间存在这技术差距,所以想要对台积电形成反超,就必须拿出更强的“杀手锏”。

于是,三星几乎把追赶台积电的全部希望都押注在3nm工艺上。2023年,三星率先推出3nm制程工艺,采用更加先进的GAA(环绕栅极晶体管)技术,领先于台积电的FinFET技术。

可以说,3nm相当于三星最后的“背水一战”,如果能一举追赶台积电,或许未来有机会形成双雄争霸的局面。

然而从市场进展来看,三星3nm工艺在良率方面面临挑战,这导致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即三星的3nm芯片,虽然比台积电先推出,但是成本却比台积电高出很多,性能表现也存在差距。据悉,三星第二代3nm制程工艺良品率不稳定,自家Exynos2500良品率都不足20%,三星Galaxy25系列手机全系搭载骁龙8Gen4处理器,放弃自研Exynos2500版本,原因是体验差异太大。

与台积电差距拉开之后,给三星下订单的客户越来越少。

过去高通先进制程的芯片一直都是三星独家代工,结果在5nm芯片之后,高通也将先进制程的芯片订单交给了台积电;现如今,苹果的A17、A18系列芯片,全部采用台积电的3nm工艺制造;高通的3nm芯片和联发科的天玑9400等也全由台积电代工;连英伟达、AMD、特斯拉的3nm芯片,都是台积电代工,包括现在英特尔的订单也给了台积电。

在芯片制造上,台积电一家拿下了全球60%以上的市场份额,3nm的芯片制造几乎拿下100%的份额,而7nm以下的芯片制造,拿下了90%的份额。第二大晶圆厂三星的市场份额仅为11.5%。

据《朝鲜日报》消息,三星已经将平泽2厂,3厂的4nm,5nm和7nm生产线关闭了30%产能。预计到2024年底,还将继续关闭产能直到50%。这一举措显然是为了应对全球科技巨头如英伟达、AMD及高通等未能给予三星电子大规模订单的现状。

有行业专家强调,一旦设备关闭,恢复正常运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即使在需求低迷时期,公司也会降低利用率,而不是全面停工。然而,三星近30%的先进工艺设备闲置是前所未有的。

2024年第三季度,三星包括晶圆代工和系统LSI等非內存部门亏损金额超过1万亿韩元。此外,三星3nm制程的良率持续处于低位,也一直没有获得大客户的采用,近期还将美国得州泰勒市先进代工晶圆厂量产时间延后到2026年。

综合来看,这样的差距,让三星在3nm时代,想要超越台积电的梦想彻底破灭了。

因此,三星引进High-NA EUV光刻机的消息,意味着其将与英特尔和台积电在下一代光刻技术上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

三星计划在2025年量产2nm制程,并逐步扩展到其他应用领域。比如,2025年首先用于行动领域,2026年扩展到HPC应用,2027年再扩展至汽车领域。三星的2nm制程节点采用了优化的背面供电网络技术,以降低供电电路对信号电路的干扰。

这一发展标志着三星首次涉足High NA EUV技术。此前,三星电子曾与IMEC合作进行电路处理研究。三星计划利用自己的设备加速先进节点的开发,并设定了到2027年实现1.4nm工艺商业化的目标,这可能为1nm生产铺平道路。

此外,为了实现全面商业化,三星还正在积极构建相关生态系统。

据悉,三星电子已购买了雷射技术公司的High-NA EUV掩膜检查设备”Actis(ACTIS) A300″。预计在三星电子内部完成ASML的EXE:5000安装后,将从明年上半年开始正式引进。同时与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公司合作设计新型光罩,包括用于High-NA EUV的非直线(Curvilinear)掩膜电路绘制方法,以提高晶圆上印刷电路的清晰度。此次合作涉及半导体EDA工具全球领导者Synopsys等公司。

除了ASML、雷射技术公司、Synopsys之外,三星电子预计还会与JSR等光刻胶公司、将光刻胶涂在晶圆上的跟踪设备”Number One”东京电子等多家公司合作,为High-NA时代到来做准备。据悉,三星电子正通过这样的生态系统建设工作,准备在2027年正式商用High-NA。

三星电子的晶圆代工业务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其生死存亡,似乎全系于2nm芯片制程技术的量产之上。这不仅是技术上的飞跃,更是三星晶圆代工业务能否重获新生的关键。

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三星在推进其技术蓝图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一系列严峻的挑战: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难题,先进制程的良率问题一直是悬在半导体厂商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三星的3纳米制程就因良率低迷、可靠性存疑而未能达到量产标准,这无疑给其晶圆代工业务蒙上了一层阴影。

更糟糕的是,市场的反应也并未如三星所愿。尽管三星努力提升技术实力,但在客户心中,其晶圆代工业务的可靠性和竞争力仍显不足。面对台积电等强劲对手,三星在争取高端客户方面显得力不从心。这种市场困境,进一步加剧了三星的财务压力。据估算,三星晶圆代工业务在第三季度恐将亏损数千亿韩元,这是对三星管理层的一次重大考验。

面对内忧外患,三星高层不得不做出一系列艰难的决定。

根据研究公司Statista的数据,尽管三星多年来一直努力挑战台积电,但三星在代工制造市场的份额在过去五年里下降了8个百分点,2024年第二季度,三星占据全球代工市场份额的11.5%,而台积电占据62.3%的市场份额。

三星市场份额的下降凸显了其在掌握先进芯片制造技术方面面临的技术挑战,在代工业务上投资过多,既没有获得足够的客户,也没有稳定生产工艺,这进一步导致了三星目前的危机。

综合来看,半导体行业本身是技术快速迭代与市场变幻莫测的领域,三星必须保持足够的敏锐度,以应对未来的变化。如何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是三星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台积电“有条不紊”,赢下“谈判游戏”

作为半导体行业的领导者,台积电在过去的30多年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过去多年来,在面对三星和英特尔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压力时,台积电审时度势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芯片代工企业。

如今,即使行业头部半导体企业纷纷争夺High-NA EUV设备,台积电似乎并不急于加入这一行列。

此前,谈到何时导入High-NA EUV设备,台积电资深副总暨副共同营运长张晓强接受外采访时透露,台积电胸有成竹,不会因为对手们抢先添购设备而盲目扩大采购,仍采稳扎稳打方式布局先进制程,迎接挑战。

然而,近期有消息报道,台积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从ASML接收首批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设备——高数值孔径极紫外(High NA EUV)光刻机。这一消息标志着台积电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再次迈出了重要一步。

有趣的是,台积电前期以成本为由,迟迟不肯接受High NA EUV。早些时候,台积电CEO魏哲家缺席“台积电技术研讨会2024”,而是前往荷兰埃因霍温的ASML总部洽谈设备。

如今看来,这有点像台积电的谈判游戏,也许是在与ASML争取更好的条件。

传闻魏哲家亲自与ASML谈判并达成了一项协议,通过购买新设备和出售旧型号相结合的方式,将整体价格降低了近20%。ASML同意以折扣价向台积电出售High-NA EUV设备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台积电是其超级VIP客户,ASML给予了很大的让步。这一让步包括全力协助台积电进机、调校与技术支援等,以加速上线时间点。

因此,台积电的态度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由原先对新款High NA EUV光刻机价格的犹豫,转为积极寻求合作。

据悉,台积电则预计将在本季度在其位于台湾新竹总部附近的研发中心安装新的High NA EUV光刻机。短期内,台积电计划将High NA EUV光刻机主要用于研发,以开发客户推动创新所需的相关基础设施和模式解决方案。

根据ASML的路线图,第一代的High-NA EUV光刻机TWINSCAN EXE:5000或许主要是被晶圆制造商用于相关实验与测试,以便公司更好地了解High-NA EUV设备的使用,获得宝贵经验。实际量产将会依赖于2024年底出货的TWINSCAN EXE:5200。

台积电即将推出的N2(2纳米级)和A16(1.6纳米级)工艺技术将完全依赖于传统的EUV设备,这些设备的光学元件具有0.33 NA。业界预计,台积电最早可能在2028年或更晚的A14(1.4纳米级)工艺技术中采用0.55 NA EUV工具,尽管目前公司尚未对此进行官方确认。

与竞争对手相比,台积电可以通过持续的生产实践积累宝贵的经验数据与优化工艺,从而难以构建起“订单驱动-技术迭代-再获订单”的良性循环体系。换言之,台积电有着极为庞大的优质客户群协助他们调试各种设备bug,这恰恰是三星和英特尔所缺少的。

台积电布局策略:无宝不落

笔者此前曾提到,从三巨头布局策略和方式来看,台积电往往被认为是一个保守技术开发者,其倾向于确保新技术的成熟和可靠性,然后再进行部署,而不是急于将新技术推向市场。

从实际的市场表现来看,台积电此举可以降低技术失败的风险,提高其芯片的产量和质量,从而确保客户的满意度。

例如,三星在2018年开始在其7nm工艺中使用EUV光刻机,然而台积电选择等待。直到EUV工具的稳定性和成熟性得到确认,以及相关问题得到解决或至少得到确定,才在2019年的N7+工艺中开始使用EUV。

此后,在FinFET向GAA工艺的过渡上,台积电依旧重操这一模式。凭借工艺领先性和生产良率上的技术优势和积累完全有实力与采用GAA技术架构的三星抗衡。

在英特尔大力押注的BSPDN背面供电技术上,台积电依旧不紧不慢,计划将在2026年底才开始大规模生产的N2P上加入。

这种谨慎的方法有助于台积电确保其制程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从而提供高质量的芯片给其客户。

但从先进封装领域来看,台积电则一改常态,积极布局率先落地,在先进制程与先进封装的组合拳下,为其带来了新的增长浪潮。

在这张弛有度的策略下,充分凸显着台积电的战略哲学和独到眼光。在其看准的蓝海赛道,台积电始终敢为人先,无论是十年前率先试产16nm FinFET制程技术超越英特尔,还是五年前部署先进封装收获如今的AI红利,台积电都精彩演绎了所谓凤凰无宝不落。

而在其保持较大优势的先进制程领域,纵然面对三星和英特尔的步步紧逼,台积电没有选择盲目激进,反而采取了先观察再跟随的策略,在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后“亦步亦趋”,凭借自身强大的产能、良率和客户基础的基本盘优势,维持不败之地。

SK海力士发力 High NA EUV,

押宝HBM

此外,在存储领域,SK海力士的首台High NA EUV光刻机“EXE:5200”则有望2026年引入,旨在支持其先进DRAM产品的量产。这一举措进一步彰显了半导体行业对于先进制程技术的持续追求和投入。

2023年,SK海力士就曾单独组建了一个团队,专门开发High-NA EUV技术。

SK海力士作为HBM领域巨头,正不断加大对High-NA EUV技术开发的内部投入,积极扩大相关研发团队。尽管关于设备安装的具体晶圆厂位置及额外投资方向等信息尚未公开,但业界普遍预期,该技术将迅速应用于0a(个位数纳米)DRAM的规模化生产,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

写在最后

7nm以下的世界是另类冒险家的乐园,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的竞合关系变得愈发微妙。

根据光刻机之“瑞利公式”,光刻工艺的提升在过去几十年来一直在多维度全面出击,即不断优化曝光波长、数值孔径以及工艺因子。但目前曝光波长的缩短、数值孔径(NA)的增加都已经逼近了物理和成本综合考量的极限。

如今距离摩尔定律的极限越来越近,行业几乎走到了隧道尽头,2nm及接下来几代工艺节点将会是芯片巨头抢滩的关键。

在全球范围内,台积电、英特尔和三星等半导体巨头之间的竞争正在升温,它们竞相获得2nm以下工艺的High NA EUV设备。英特尔于2023年12月率先获得该设备,台积电于2024年第三季度紧随其后。尽管三星的订单来得晚,但实现稳定的生产可能是决定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但芯片代工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的竞争,更是客户、品牌、良率、产能等各方面的综合竞争。不知道,英特尔和三星能否在新市场的黎明期抓住重新崛起的机会。如果失败,台积电将继续独占鳌头。

自 半导体行业观察

]]>
Canalys:2024年第三季度支持人工智能PC出货量达到1330万台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6792.html Thu, 14 Nov 2024 18:00:21 +0000 //www.otias-ub.com/?p=1726792 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支持人工智能的个人电脑出货量达到1330万台,占该季度个人电脑总出货量的20%。支持人工智能的个人电脑被定义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其中包括专门用于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如NPU)的芯片组或模块。随着这类设备的普及,这类新型个人电脑的销量连续增长了49%。Windows设备首次占支持人工智能的个人电脑出货量的大部分,占53%。虽然Windows 11的更新周期和处理器路线图将继续推动渗透,但未来的一个关键挑战将是说服客户为设备上的人工智能用例的繁荣提供未来的保障。

Canalys首席分析师Ishan Dutt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人工智能PC路线图的进展保持了强劲的步伐。搭载骁龙X系列芯片的Copilot+ PC迎来了第一个完整的上市季度,AMD将Ryzen AI 300产品推向市场,英特尔正式推出了其Lunar Lake系列。然而,这两家x86芯片组供应商仍在等待微软对其产品的Copilot+ PC支持,该支持预计将于本月发布。”

Dutt说:“尽管有积极的势头,但要让渠道合作伙伴和终端客户相信人工智能PC的好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对于像Copilot+ PC这样的高端产品来说尤其如此,微软要求它至少有40个NPU TOPS以及其他硬件规格。去年11月对渠道合作伙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1%的受访者不打算在2025年销售Copilot+ PC,另有34%的受访者预计,这类设备明年在个人电脑销量中的占比不到10%。现在距离Windows 10结束支持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未来几个季度将是一个关键的机会,可以推动很大一部分老旧电脑升级到支持人工智能电脑。”

供应商和平台亮点

支持Windows AI的个人电脑总出货量环比增长93%,占第三季度Windows个人电脑总出货量的12%。Canalys分析师Kieren Jessop表示:“目前,主要Windows供应商的人工智能PC出货量占其整体出货量的比例几乎没有区别。他们未来在该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将取决于硬件以外的差异化。”

惠普在9月份的“Imagine AI”活动上强调了与独立软件开发商和第三方开发商的合作,以提供设备上的人工智能体验。与此同时,联想最近几个月的重点是嵌入其个人电脑的专有人工智能工具和代理,例如其Creator Zone、Learning Zone和Lenovo AI Now。对于像联想和戴尔这样的供应商来说,他们的产品已经超越了个人电脑,设备上的人工智能将成为提供更广泛、更全面的人工智能服务和解决方案的关键组成部分。

Jessop补充说:“苹果在这一领域的战略方针是独特的。它正在利用其垂直整合的生态系统来创建不需要与微软的生产力工具套件(如与macOS兼容的Microsoft 365的Copilot Pro)直接竞争的功能。相反,苹果可以专注于硬件和操作系统层面的差异化,将自己定位于与Windows OEM厂商的竞争,以期在持续的更新周期中获得市场份额。”

]]>
Canalys:2024年第三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500万部 同比增长1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6367.html Tue, 12 Nov 2024 18:00:20 +0000 //www.otias-ub.com/?p=1726367 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15%,达到2500万部。在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OPPO以510万部的出货量和21%的市场份额领跑,这主要得益于其重新命名的入门级机型A3x和A3。三星以16%的市场份额和23%的价值份额紧随其后。超出销量份额的价值反映了其正在进行的溢价战略,即优先考虑ASP增长而不是出货量增长。传音位居第三,出货量为400万部,占据16%的市场份额。随着该公司在未来几个季度将重点从扩大市场份额转向提高盈利能力和价值,其快速增长似乎正在趋于平稳。小米排名第四,市场份额为15%,出货量为390万部,这得益于红米14C和A3等价格具有竞争力的机型的强劲增长。排在前五的vivo出货量为260万部,占10%的市场份额。

Canalys分析师Sheng Win Chow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的销量增长伴随着该地区平均售价下降了4%。这种价格下降主要是由于新产品的发布增加以及中低端设备的过度饱和。供应商,尤其是大众市场(100美元至300美元)的供应商,很难在价格和可承受性之外脱颖而出,导致严重依赖促销和折扣来推动销量。此外,老款机型的大幅折扣会与新机型的发布产生价格冲突,从而加剧了这一问题。这种‘价格战’越来越难以为继。物料清单(BOM)的上涨和销售活动中的通货膨胀成本正在降低盈利能力。为了应对这些压力,供应商正在整合他们的入门级产品组合,以实现更低的成本和更清晰的产品细分。例如,OPPO的A3x将入门级产品简化为单一型号,通过更好的定价推动了销量。三星的策略与此类似——今年的A06没有推出A0s版本,因为A06和A16系列之间的区别更明显。”

Canalys分析师Le Xuan Chiew表示:“越南5G格局的变化使其成为中端智能手机市场的关键战场。5G设备的高激活成本使得推出价格合理的5G设备具有挑战性。OPPO在最近几个季度中受益,凭借175-250美元价格范围内具有竞争力的4G设备的强大阵容赢得了市场份额。然而,随着 5G的推出在网络运营商的努力和政府的支持下加速,价格合理的5G设备的前景将会改善。作为5G的早期领导者,三星处于有利地位,可以重新获得市场份额,并与电信运营商建立牢固的关系。为了保持竞争力,其他品牌将需要调整自己的产品,以配合推动5G普及的举措。小米最近在马来西亚的成功就是一个榜样。其在2024年初的战略扩张使其高端小米14T系列能够在所有电信公司推出,提高了价格和易用性。”

Canalys分析师Le Xuan Chiew补充说:“Canalys预计,尽管目前价格下跌,但ASP未来将呈上升趋势。品牌正在利用不同的渠道策略来创造产品差异化和细分。OPPO和三星正在东南亚增加对高端体验店的投资,以提高品牌认知度,抓住换机需求。荣耀和小米正在扩大与泰国和马来西亚移动运营商的合作伙伴关系,利用这些渠道接触更广泛的受众。苹果通过积极扩张分销渠道和品牌门店,在该地区实现了34%的同比增长,进一步凸显了该地区作为高端智能手机品牌关键市场的潜力。尽管东南亚潜力巨大,但一刀切的做法是无效的。供应商必须保持灵活性,以应对当地市场的挑战。印度尼西亚最近禁止iPhone 16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原因是对苹果投资承诺的争议。尽管如此,满足印尼本地化要求的中国OEM厂商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功,凸显了本地化在这个地区的重要性。”

]]>
Canalys:2024年Q3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达到2500万台 同比增长1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6292.html Mon, 11 Nov 2024 13:35:38 +0000 //www.otias-ub.com/?p=1726292 调研机构Canalys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最新数据,第三季度OPPO首次领跑东南亚市场。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东南亚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15%,达到2500万台。其中,OPPO出货量510万部,21%,超越三星,这主要得益于其入门机型A3x和A3的热销。

三星市场份额为16%,排名第二,传音位居第三,出货量达400万台,市场份额为16%。

得益于Redmi 14C和Redmi A3等高性价比机型的强劲增长,小米位列第四,市场份额为15%,出货量为390万台,vivo位居第五,市场份额10%,出货量260万部。

Canalys分析师周圣咏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出货量增长的同时,该地区的ASP下降了4%。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中低端的新品上市量增加以及设备过度饱和。尤其是大众市场(100美元-300美元)的厂商,除了主打高性价比外,很难实现差异化,因此严重依赖促销和折扣来推动销量。此外,旧机型的大幅折扣与新机型的上市造成了价格冲突,从而加剧了这一问题。”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Q3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3740万台 同比增长11%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5141.html Wed, 06 Nov 2024 12:38:38 +0000 //www.otias-ub.com/?p=1725141 近日消息,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全球平板电脑市场在2024年第三季度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出货量同比增长11%,达到了3740万台,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消费和商业领域需求的复苏,特别是返校季末期的需求、节前渠道库存准备以及企业IT支出的增加,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平板电脑行业的发展。

具体到各大厂商,苹果继续保持其在平板电脑市场的领先地位,市场份额达36%,出货量达1359.1万台。

三星稳居第二,出货量为688.6万台,同比增长12%;联想、华为、小米位列前五,其中联想同比增长14%。

小米以58%的增幅成为增长最快的厂商,华为的出货量为290万台,实现了29%的增长。

Canalys研究经理Himani Mukka表示,在充满挑战的消费环境中,各市场的捆绑优惠和积极促销推动了平板电脑出货量的增长。

无论是海外市场的“Black Friday”、“Cyber Monday”,还是中国的“双十一”购物节,各大厂商都在推出新品,以吸引用户升级旧款平板电脑。

尽管通货膨胀等因素削弱了消费市场的需求,但商用需求依然有所回升,带动了设备的更新换代,整体市场增速依然温和,近期的表现显示了平板电脑在不同终端用户细分市场中的前景良好。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3.099亿部 同比增长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4663.html Mon, 04 Nov 2024 18:00:36 +0000 //www.otias-ub.com/?p=1724663 根据Canalys的研究,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5%,达到3.099亿部,这是自2021年以来最强劲的第三季度表现。智能手机品牌积极推出具有强大价值主张的新产品组合,在有利的更新周期和强劲的消费者情绪中鼓励升级数量,推动了这一增长。凭借精简的入门级产品阵容,三星以5750万部的出货量领先。苹果以创纪录的5450万部保持第二的位置,这得益于iPhone 16系列在新兴市场的强劲首发,基本款和专业版之间的硬件差距缩小。得益于在核心市场推出新品的战略库存定位,小米以4280万部的销量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4%。OPPO和vivo排在前五,出货量分别为2860万部和2720万部,在竞争激烈的亚太地区表现良好。

Canalys分析师Le Xuan Chiew表示:“在渠道和供应链优化战略的推动下,苹果第三季度的出货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在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之后,消费者们正积极地从老式的iPhone 12和13升级到新款。此外,苹果的多元化iPhone生产,特别是在印度,大大缩短了交货时间,简化了预订的履行,并通过有竞争力的价格刺激了当地的需求。上一代iPhone(如iPhone 13和iPhone 15)在印度的补充生产,进一步提振了苹果在美国和欧洲的运营商渠道出货量,使其能够重新夺回中端市场份额,并利用更换需求。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地缘政治障碍,苹果智能的延迟部署可能会严重阻碍其在第四季度节假日和2025年的表现。”

Canalys高级分析师Toby Zhu表示:“尽管受到强劲的消费者需求和有利的经济条件的推动,2024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表现强劲,但低端市场的激烈竞争仍在持续。OPPO在100美元至200美元的价位上成功推出了重新命名的A3系列,特别是在东南亚,是这一战略的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精简其产品组合,OPPO在该地区的年增长率为30%,并有望进一步提高其市场份额。但零部件成本上升和渠道饱和对大众市场战略的长期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构成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各大品牌正将注意力扩大到新兴市场的中端市场。2024年下半年,小米将利用其强大的公开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店来提升其中高端销量,并将消费者需求转向Pro系列。与此同时,vivo扩展了其V40系列,以涵盖更广泛的型号,以提升其中档产品。”

Chiew补充说:“Canalys对今年剩余时间保持谨慎乐观,供应商将加强库存定位和品牌建设,以推动2025年的增长。受入门级市场价格竞争加剧和渠道激励措施的推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表现优于整体市场。尽管这一细分市场对销量和市场份额至关重要,但通胀压力限制了超低端设备的盈利能力,使持续的价格战变得困难。在美国、中国和西欧等成熟市场,高端细分市场的增长将由人工智能的差异化驱动。vivo和荣耀等供应商正在通过创新的渠道策略(包括快闪店和运营商合作伙伴关系)扩大其中档产品组合,以吸引100美元至200美元价格区间的升级者。”

]]>
Canalys:2024年Q3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6910万部 同比同比增长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3971.html Thu, 31 Oct 2024 18:00:33 +0000 //www.otias-ub.com/?p=1723971 根据Canalys的研究,在夏季和返校购物季的推动下,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三季度继续反弹。第三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4%,达到6910万部。Vivo以19%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地位,这要归功于新推出的中档产品提振了线下销售,并扩大了其在线业务。总体而言,vivo的出货量同比增长25%,达到1300万部。华为以108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二,占16%的市场份额, 增长24%,这得益于其积极的渠道战略来支持其旗舰产品。荣耀排名第三,出货量为1030万部,但其整体出货量同比下降13%,因为其新款折叠式手机很受欢迎,但它仍面临挑战。小米以1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出货量为1020万部,增长 13%。在“人x车x家”生态系统战略的推动下,小米已经确定了一个更广泛、更稳定的消费群体。尽管出货量下降了6%,但苹果重新夺回了第五位,即使没有苹果智能服务,对iPhone 16系列的需求也有望保持弹性。

Canalys研究经理Amber Liu表示:“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已进入今年最活跃的时期,消费者需求将从上个季度的电子商务销售持续到夏季。商家正在优化库存,推出新产品,为即将到来的购物季做准备。在第三季度,他们将重点放在中档和价格合理的5G领域,利用耐用性、电池寿命等功能,以及各种促销活动来刺激大众市场的升级。这为学生、劳动力和中等收入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为了重振大众市场需求,供应商不仅加大了在线销售力度,还加强了与运营商的合作,并帮助线下合作伙伴提高盈利能力。”

]]>
Canalys:2024年Q3印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4710万部 同比增长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2537.html Tue, 29 Oct 2024 18:00:53 +0000 //www.otias-ub.com/?p=1722537 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在2024年第三季度增长了9%,出货量达到4710万部。商家通过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早季销售清理库存,为节日季做好准备。受食品通胀上升和城市耐用品消费放缓的影响,节日前期需求低迷。Vivo在 积极的跨渠道推广中首次占据了领先地位,占19%的市场份额 , 出货量为910万部。小米凭借其廉价的5G产品线获得了第二名,出货量为780万部;三星以750万部的出货量排名第三。OPPO(不包括一加)和realme分别以630万部和530万部的出货量位居前五。

Canalys高级分析师Sanyam Chaurasia表示:“Vivo凭借在更高价格区间推出的新产品,以及积极的渠道利润率,获得了领先地位。Vivo和OPPO都利用他们扩大的在线产品组合,包括T3和K12系列,在传统上更强大的线下渠道之外提高销量。市场上的顶级品牌正在扩大中高档产品的投资组合,以期在节日促销期间清理库存。与此同时,排名前五之外的品牌又经历了一个强劲的季度。苹果凭借iPhone 15带来了巨大的销量和小城市的强劲需求推动销量 。其他品牌,如摩托罗拉、谷歌和 Nothing,由于 独特的设计语言、简洁的用户界面和渠道扩张策略的强大吸引力,继续推动销量增长。”

Chaurasia表示补充说:“多数厂商积极出货以满足节日需求,但不及预期的吸引力将导致库存增加。在第三季度,更换和升级的买家都倾向于高价机型,因为中高端产品的增加,有竞争力的以旧换新交易,以及容易获得的融资选择。入门级需求疲软,因为价格上涨迫使消费者推迟购买,直到排灯节之后。排灯节之前,各大品牌都依赖于线下销售 ,并将对年底保持谨慎的库存水平。大幅折扣和扩大渠道利润率对于在2024年下半年有效管理库存至关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政府、监管机构和品牌优先考虑跨渠道的强大运营,线上和线下渠道的差距已经缩小。”

]]>
Canalys:2024年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759.html Sun, 27 Oct 2024 18:00:47 +0000 //www.otias-ub.com/?p=1721759 Canalys的最新研究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在2024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5%,这是连续第四个季度增长。目前的增长主要是由新兴经济体的弹性需求以及北美、中国和欧洲的替代周期的早期阶段推动的。

第三季度三星智能手机出货量占全球的18%,勉强保住了与苹果的领先地位。苹果的iPhone手机出货量占18%。小米占14%的市场份额,保持了第三大智能手机供应商的地位。在印度和拉丁美洲的强劲增长的支持下,OPPO今年首次以9%的市场份额夺回了第四的位置。排在前五名的vivo出货量增长了两位数,占9%的市场份额。

Canalys分析师Runar Bjørhovde表示:“苹果第三季度的销量达到了最高水平,而且从未像现在这样更接近于第三季度引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对iPhone 15系列的持续强劲需求,以及苹果的传统机型,在其第三季度的业绩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场向高端设备的转变,与疫情期间购买的设备的持续更新周期相交叉,使苹果受益,特别是在其大本营地区,北美和欧洲。苹果产品多样化的改善帮助它缩短了交货时间。尽管最初反响平平,但iPhone 16有望帮助苹果在2024年之前保持强劲的销售势头,并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强劲势头,尤其是在苹果智能手机扩展到新市场并支持更多语言的情况下。”

Canalys分析师Le Xuan Chiew表示:“前五大供应商之间的差距已经缩小,加剧了竞争格局,供应商正带着强劲的势头和谨慎的乐观情绪进入假日购物季,旨在吸引那些因预计双十一和黑色星期五等重大活动期间会有优惠而推迟升级设备的消费者。”

]]>
Canalys:2024年Q2全球网络安全技术市场同比增长9.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569.html Tue, 22 Oct 2024 18:00:48 +0000 //www.otias-ub.com/?p=1719569 由于供应商专注于交叉销售其平台,2024年第二季度的大型交易提振了网络安全支出。尽管客户会仔细审查预算,而且由于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他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完成交易。世界各地选举造成的政治混乱也影响了公共部门的支出。尽管如此,全球网络安全技术市场同比增长9.9%,达到211亿美元。这一增长虽然略低于Canalys的最佳情况预测,但凸显了网络安全的持续优先地位。

前12大供应商从客户早期过渡到平台中获益最多。总体而言,它们占2024年第二季度总支出的53.2%,高于去年的51.9%。收购IBM的QRadar资产将有助于推进其平台化战略。富通(+11.1%)排名第二。随着向SecOps和SASE的转移提振了业绩,该公司第二季度的增长再次加速,同时出现了防火墙复苏的迹象。微软(+18.6%)通过支持E5许可,专注于平台采用率,继续获得市场份额。思科(+5.3%,不包括Splunk)完成了对Splunk的收购。CrowdStrike(+33.2%)通过客户采用其Falcon平台获得了收益。

平台的采用将改变客户发现和购买网络安全技术的方式,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服务获得支持。

2024年第二季度,通过该渠道的网络安全技术总支出占91.3%。通过系统集成商的支出增长了9.3%,MSSP增长了12%。

所有地区在第二季度都实现了增长,亚太地区(+8.0%)和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9.8%)的增长率有所改善。北美的增长依然强劲(+10.3%),但由于失业率上升对经济衰退的担忧影响了经济信心和支出水平,增速较上季度有所放缓。拉丁美洲(+11.2%)是增长最快的地区。

]]>
Canalys:2024年Q3三星以18%市场份额位列全球手机市场榜一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1626.html Tue, 15 Oct 2024 12:15:03 +0000 //www.otias-ub.com/?p=1721626 近日消息,调研机构Canalys最新公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手机市场数据。

其中显示,三星依然是全球第一,拿下了全球18%市场份额。

苹果市场份额同样为18%,微弱差距落后于三星,已经无限接近于全球第一的宝座。

分析师表示,苹果在今年第三季度出货量达到了历年以来同期最高水平。

其中,iPhone 15系列以及苹果老机型的持续强劲需求起到了关键作用。

分析师预计,随着Apple Intelligence扩展到新市场,以及支持更多语言的情况下,iPhone 16将帮助苹果在2024年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并将其发展势头延续到2025年上半年。

据爆料,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将于10月28日与iOS 18.1正式版一起推出。

这是今年iOS 18、iPhone 16系列的最大亮点,能深刻理解语言含义,支持邮件、备忘录、Safari浏览器、Pages文稿、Keynote讲演以及第三方App,大幅提升用户体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pple Intelligence初期仅覆盖美国英语,中文、法语、日语和西班牙语版本将于明年正式推出。

其中,包括中国等多个市场都需要通过当地审核后才能使用。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Q3全球PC总出货量同比增长1.3%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0850.html Mon, 14 Oct 2024 18:00:58 +0000 //www.otias-ub.com/?p=1720850 根据Canalys的最新数据,全球个人电脑市场连续第四个季度同比增长,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增长1.3%,至6,640万台。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包括移动工作站)达到5350万台,增长2.8%;台式机出货量(包括台式工作站)下降4.6%,至1290万台。未来12个月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因为在Windows 10于2025年10月到期之前,很大一部分Windows PC安装基数仍需要更新。

Canalys首席分析师Ishan Dutt表示:“尽管第三季度增长温和,但个人电脑市场目前正在复苏,一些积极的信号表明,未来几个季度的表现将更加强劲。来自企业的需求增长尤其强劲,它们现在只有一年的时间将自己的机群升级到Windows 11,以避免支付延长的支持费用。商业采购预计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内保持增长。Canalys调查的54%的渠道合作伙伴预计,与去年同期相比,他们的PC业务将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增长。英特尔(Intel)、AMD和高通(Qualcomm)推出的最新一代人工智能个人电脑处理器也加强了对旧电脑进行升级的价值主张。消费者需求没有那么强劲,但预计2024年的假日季节将带来大量的促销活动,这将有助于支持今年年底的温和增长。”

联想仍是2024年第三季度最大的PC供应商,全球出货量为1650万台,同比增长3%。惠普紧随其后,增长持平,全球出货量为1350万台。戴尔(Dell)保住了第三的位置,但出货量同比下降4%,至980万台。华硕(Asus)以16%的同比增幅位居第四,是各大厂商中增长最快的,而苹果(Apple)以510万台的出货量跻身前五。

]]>
Canalys:2024年第二季度美国PC出货量同比增长4%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563.html Wed, 09 Oct 2024 18:00:06 +0000 //www.otias-ub.com/?p=1719563 Canalys的分析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美国PC出货量(不包括平板电脑)同比增长4%,达到1890万台。笔记本电脑需求尤其强劲,出货量年增长率超过5%。在经历了2024年上半年的健康发展之后,市场现在有望看到增长加速。2024年,美国的个人电脑总出货量预计将增长6%,达到近7000万台,预计2025年将再增长6%,达到7400万台。

在Windows 10淘汰之前的整个复苏期间,商业需求预计将是最强劲的,目前已经出现了积极的反弹。

Canalys分析师Greg Davis表示:“随着IT支出的增长,大型企业个人电脑的更新正在顺利进行,最近一个季度该领域的出货量增长了12%。虽然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增长没有那么高,但这两个领域在本季度仍分别实现了3%和6%的健康增长。”

预测美国个人电脑市场在2024年和2025年保持强劲,这两年将增长6%。

Greg Davis补充说:“美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在2024年上半年保持稳定,激励企业支出在第二季度增加。展望未来,美联储第三季度降息将在即将到来的关键季度支持企业支出的改善。2024年下半年,由于假日季有大量折扣和促销活动,消费者群体也可能会得到提振。”

美国也将引领采用人工智能的个人电脑,这将为更新周期带来额外的动力。Greg Davis 表示:“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处理器供应商和OEM的发展路线图将在整个产品组合中更广泛地增加设备上的人工智能可用性。”。

]]>
Canalys: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云服务支出达94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573.html Tue, 08 Oct 2024 18:00:48 +0000 //www.otias-ub.com/?p=1719573 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在2024年第二季度达到94亿美元,同 比增长8%。阿里云、华为云和腾讯云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合计占71%的市场份额。虽然更广泛的宏观经济状况导致某些行业的增长放缓,但云服务客户——尤其是那些优先考虑数字化的客户——已经因为人工智能而扩大了消费支出。领先的云提供商现在专注于将人工智能与云计算深度整合,以挖掘新的增长机会。

阿里云在中国保持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为36%。其整体增长主要受到其公共云业务的推动,该业务在2024年第二季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人工智能产品的成功也在阿里云的复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实现了创纪录的付费用户数量,季度增长率为200%,而收入继续以三位数的速度增长。

华为云巩固了其第二大供应商的地位,市场份额增加到19%,并以13%的增长率保持稳定的业绩。华为云正在稳步推进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努力。2024年6月,推出最新版盘古5.0基础模型,提供多种参数配置,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培训需求。

腾讯云排名第三,占16%的市场份额。2024年6月,该公司推出了一项计划,通过向新企业用户提供1亿枚免费代币,为其人工智能模型吸引更多客户。它推出了多个版本的基础人工智能模型,包括Pro、Standard和Lite,以及免费的专用迁移工具和服务,以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9月份,腾讯全球数字生态系统峰会上,腾讯宣布其收入超过人民币100万元(合14.2万美元)的合作伙伴数量增加了150%。

]]>
Canalys:2024年Q2中国PC出货量下降6% 平板电脑市场增长2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9417.html Fri, 27 Sep 2024 14:44:50 +0000 //www.otias-ub.com/?p=1719417

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PC出货量(包括台式机、笔记本和工作站)同比下降6%至910万台,主要由于需求持续疲软导致。相比之下,平板电脑销量激增20%至780万台,得益于平板电脑普及率的提高和线上促销。Canalys预计,2024年平板电脑市场将增长9%,而PC市场将下滑4%。但这种情况将有所好转,到2025年PC出货量将增长12%,平板电脑出货量将增长1%。

Canalys分析师徐颖(Emma Xu)表示:“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PC出货量下降6%,其中消费市场和商用市场分别下降3%和9%。中国PC市场的竞争态势正在迅速变得复杂化,例如,国内厂商同方在其Mechrevo游戏品牌上表现优于一些国际玩家,并在商用市场,尤其是信创市场中获得一定的吸引力。同方在被本地化IT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华为合作伙伴软通动力收购后,其市场定位得到加强。与此同时,Canalys 5月PC终端用户调研显示,与西方市场相比,中国大陆的 AI参与度更为明显。但AI法规限制了微软Copilot在大陆的全面部署,此举推动厂商采取本地化策略,开发AI PC,通过整合自有AI助手,或与开发者合作,建立自己的AI应用生态系统。”

Canalys最新预测,到2024年,大中华区AI PC的渗透率将达到13%,到2025年将升至37%,到2027年将升至62%。为了抓住这个机会,厂商需要持续的产品投资组合,以执行其AI PC路线图,并根据独特的市场需求调整其市场进入策略,使其灵活和本地化。

徐颖继续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智能 手机厂商将其产品组合扩展至平板电脑,中国大陆平板电脑市场竞争激烈。此外,AI的机遇吸引更多教育和互联网领域的厂商进入设备市场,推动中国大陆儿童平板电脑的发展。这些因素正重新激发人们对平板电脑的兴趣,促使产品以更低的价格升级到规格更高,价格更低的产品。为了推动出货量的增长,厂商必须专注于市场拓展和差异化,以提升用户体验和市场发展。在这方面,利用端侧AI模型将尤为重要。 ”

自 Canalys中国

]]>
Canalys:2024年Q2全球云基础设施支出同比增长19%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3636.html Thu, 19 Sep 2024 18:00:59 +0000 //www.otias-ub.com/?p=1713636 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19%,达到782亿美元。虽然企业的IT预算已经恢复增长,但很大一部分支出现在直接用于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投资。前三大供应商——AWS、微软Azure和谷歌云——本季度共增长24%,占总支出的63%。与上一季度相比,AWS的增长明显增加,第二季度的销售额增长了19%。与此同时,微软Azure和谷歌云继续保持强劲的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29%和30%。全球超过1/3的云市场份额仍由其他云提供商占据,但市场正在向顶级超大规模云提供商转移,它们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

Canalys修改了其历史云基础设施服务收入预测。这直接影响了2022年第一季度至2024年第一季度的市场份额,但排名和增长率保持不变。

对人工智能需求的加速预计将为云服务的持续增长带来重大机遇。随着企业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他们将需要更先进、可扩展的云基础设施,从而推动云服务的持续投资和发展。但人们开始担心人工智能领域可能出现的过度投资,因为获得回报的时间似乎比最初预期的要长。尽管存在这些担忧,超大规模企业仍在继续增加对人工智能的投资——本季度,三大超大规模企业都将数据中心的资本支出增加了数百亿美元——它们认识到高估投资风险可能比低估投资风险更有害。

这三家超大规模公司都表示,使用人工智能的客户数量大幅增加。他们继续推出新的人工智能产品,比如谷歌云的Gemini 1.5和Azure的GPT – 40 mini。AWS通过其云平台Bedrock还提供Claude 3.5 Sonnet和其他APIs。

除了推出新的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外,超大规模企业还在努力加强其人工智能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本季度,领先的供应商特别重视培育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值得注意的举措包括AWS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加速器”和谷歌云的“谷歌创业加速器”,它们都旨在吸引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推动行业内的创新。

主要云供应商

亚马逊网络服务(AWS)继续引领全球云市场,2024年第二季度占33%的市场份额。本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9%,业绩较上一季度有所增强。其积压订单达1566亿美元,同比增长19%。通过其Bedrock平台,AWS为基础模型引入了新的API,如Claude 3.5 Sonnet和Llama 3.1。Bedrock完全基于云计算,使企业能够开发自己的基础模型,这些模型已经为成千上万的活跃客户提供了服务。AWS非常重视在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中集成和开发人工智能。2024年6月,该公司宣布向其生成人工智能加速器项目投入2.3亿美元,旨在帮助全球初创公司加速人工智能应用程序的开发。此外,AWS在6月份引入了一些变化,包括增强的技术支持、MSP折扣以及对服务合作伙伴的更低要求。这些调整旨在加强AWS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使其更易于访问,并使更广泛的合作伙伴受益。

微软Azure是云服务市场的第二大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0%,年增长率为29%。微软声称,2024年第二季度人工智能服务为Azure增长贡献了8%,高于上一季度的7%。凭借先进的模型,Azure AI吸引了超过6万名客户,同比增长近60%。针对这一需求,微软发布或升级了几款机型,包括大语言机型GPT – 40 mini和小语言机型Phi-3 Vision。微软Azure继续扩大其数据中心的足迹,宣布在马来西亚、西班牙和美国进行重大投资。这些投资包括基础设施开发和旨在提高人工智能技能的举措。

谷歌云(google Cloud)是第三大提供商,市场份额为10%,年增长率为30%。截至2024年6月30日,谷歌云的累计积压收入(未完成的项目或合同所形成的待实现收入)达到788亿美元,比2024年第一季度的725亿美元有所增长。截至第二季度末,Google Cloud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如Vertex AI、用于Workspace的Gemini和用于Google Cloud的Gemini)已经产生了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并被200多万开发人员使用。Gemini在搜索、工作空间和谷歌消息等产品中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功能,并集成到六个产品中,每个产品的月活跃用户都超过20亿人。2024年6月,谷歌云通过谷歌云市场推出渠道私有服务,促进第三方解决方案的高效交易,并使渠道合作伙伴能够管理从计费到收入确认的客户关系。此外,谷歌还宣布在马来西亚开设首个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区域,并在爱荷华州、弗吉尼亚州和俄亥俄州进行扩张。

]]>
Canalys:2024年Q2苹果以62%的市场份额领跑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6857.html Fri, 06 Sep 2024 16:11:33 +0000 //www.otias-ub.com/?p=1716857

根据市场分析机构Canalys最新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600美元以上),出货量前五的厂商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其中苹果以62%的市场份额稳居高端市场首位,苹果通过推出Apple Intelligence服务,成功扭转了一季度的下跌趋势,二季度同比增长5%。    

三星Galaxy S24系列的需求持续强劲,二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35%,以2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

华为则凭借其在高端市场的持续发力,出货量同比增长80%,市场份额达到第三位,成为本季度增长最快的品牌之一;小米和vivo则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五。

在中国大陆地区,苹果以52%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华为份额来到了30%位居第二;小米和vivo分别以第三和第四位紧随其后。

亚太地区(不含大中华区)中,苹果出货量同比增长23%,市场份额高达60%,三星以34%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谷歌、OPPO、小米紧随其后。

美洲地区(包括北美和拉丁美洲)市场由苹果和三星主导,分别以72%和25%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二。

在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苹果以61%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三星则以32%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

自 快科技

]]>
Canalys:预计2025年AI PC市场份额将提升至30%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6861.html Fri, 06 Sep 2024 16:10:00 +0000 //www.otias-ub.com/?p=1716861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预测,随着Lunar Lake处理器的推出,英特尔在AI PC市场的增长将显著,预计到2025年Windows AI PC市场份额将达到30%,2026年将增长至50%。2024年第二季度,搭载英特尔Core Ultra的AI PC出货量环比增长一倍多,自2023年12月以来芯片出货量已超1500万。

数据显示,第二季度全球AI PC出货量为880万台,占个人电脑总出货量的14%,Windows领域AI PC出货量环比增长127%。

在AI PC市场,联想、惠普和戴尔表现突出。

联想通过Yoga Slim 7x和ThinkPad T14s进入市场,AI PC出货量环比增长228%。

惠普推出Omnibook X 14和EliteBook Ultra G1 Snapdragon系列产品,AI PC占比约8%。

戴尔AI PC出货量占比略低于7%,得益于其商用市场的强劲表现。

AI技术的不断进步预示着AI PC将成为市场新宠,各大厂商正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优化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个性化计算体验的需求,未来几年AI PC市场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

自 快科技
]]>
Canalys:预计2024年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突破12亿台 同比增长5%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6787.html Thu, 05 Sep 2024 12:56:49 +0000 //www.otias-ub.com/?p=1716787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亿台,同比增长5%。尽管存在成本上涨、库存周转和营商环境等挑战,市场景气度仍在提升。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最新报告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 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亿台,同比增长5%。尽管存在成本上涨、库存周转和营商环境等挑战,市场景气度仍在提升。

长期看,市场年增长率在经历今年的反弹后,将逐步进入平台期,预计2024至2028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

高端手机市场需求保持韧性,二季度全球600美元以上手机出货量前五厂商均实现同比增长。

 苹果以62%的市场份额稳居首位,三星以22%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华为以9%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小米和vivo分别以71%和强势增长位列第四和第五

AI手机方面,预计2024年渗透率将达17%,2025年增至30%,苹果以51%的市场份额领先。

折叠屏手机市场预计2024年出货量约1800万台,同比增长3%,2024至2028年将以30%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5100万台。

5G智能手机市场渗透率预计2024年将达67%,到2028年上升至87%。

自 快科技

]]>
Canalys:2024年Q2全球可穿戴手环出货量达到4430万部 //www.otias-ub.com/archives/1716228.html Mon, 02 Sep 2024 18:00:53 +0000 //www.otias-ub.com/?p=1716228 根据Canalys的最新调查结果,全球可穿戴手环出货量在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0.2%,达到4430万部。基本款手表继续推动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6%,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华为和小米。基本型手表占可穿戴手环市场的48%,是迄今为止的最高份额。与2023年第二季度相比,智能手表的出货量保持不变,因为三星、Garmin、华为和谷歌的积极势头抵消了苹果的下滑。基本手环的出货量继续呈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4%。

Canalys研究经理Cynthia Chen说:“基本款手表继续支持可穿戴手环市场。虽然去年基本款手表的强劲增长来自印度当地的领导者,但最近的增长主要是由华为和小米推动的,这两家公司分别占全球基本款手表出货量的15%和13%。这两家供应商在大中华区都做得特别好,这要归功于有效的定价策略,以及将优质健身追踪功能整合到价格合理的基本款手表中。最近几个季度,最大的几家基本款手表供应商一直把销量放在首位,它们需要转向品牌知名度和定位,以实现进军高端市场的雄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例如小米利用Suunto先进算法的能力,对于提升产品供应和品牌定位都很重要。”

Canalys Research分析师Jack Leathem表示:“可穿戴手环供应商正日益扩大产品组合,以抓住新的机遇,专注于新的细分市场、技术和软件。设备生态系统供应商正在越来越多地探索支持4G/5G连接的eSIM手表,旨在扩大与电信公司的合作伙伴关系,同时探索新的潜在收入来源。在2024年第二季度,支持蜂窝的可穿戴手环的使用率仍然保持在45%的适度水平,尽管供应商和电信公司对它的兴趣越来越大。谷歌在美国通过Google Fi为新款Pixel Watch 3免费提供两年的手机订阅服务,这将是对这一战略的一次关键考验。此外,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正在向市场推出先进的运动手表,如小米的Watch S4 sport和三星的Galaxy Watch Ultra,寻求吸引更广泛的受众,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高端旗舰产品,并在2023年表现明显优于市场的细分市场中占有份额。”

Leathem表示:“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在连续六个季度下滑后恢复增长,尽管2024年第二季度同比仅小幅下降0.1%。Garmin是苦苦挣扎中的一个例外,由于强劲的消费者需求和广告支出的增加,该公司本季度的出货量增长了16%。在假日购物季和下半年供应商产品发布之前,恢复增长给供应商带来了一些积极因素。”

Chen说:“Canalys预计,在苹果、三星和谷歌新产品的推动下,智能手表的出货量将在2024年下半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这些生态系统供应商准备推出先进的健康和健身追踪功能,以对抗Garmin的持续成功,刺激设备升级浪潮。为了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智能手表供应商必须在健康跟踪和电池寿命方面比前几代产品有重大改进。基本款手表市场也有望持续增长,小米和华为等厂商需要保持激进的定价,同时增加更多高端功能来吸引消费者。随着智能手表回归重大创新,可穿戴市场的竞争必将加剧。

智能手表和普通手表的增长在短期内都可以持续,但在未来几年,随着它们越来越多地瞄准相似的功能和市场,这两个细分市场可能会开始相互蚕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智能手表供应商必须引入新的差异化或用例,例如手势控制或GenAI集成,以利用智能手表的卓越计算能力。这些高级功能对于保持智能手表的吸引力至关重要,因为缺乏这些功能的普通手表最终将在功能和创新方面触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