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市场 – 庄闲棋牌官网官方版 -199IT //www.otias-ub.com 发现数据的价值-199IT Wed, 12 Feb 2025 12:19:47 +0000 zh-CN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5.4.2 Temu和SHEIN占日均400万件进口量30% 政策波动影响其在美业务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41140.html Wed, 12 Feb 2025 12:19:47 +0000 //www.otias-ub.com/?p=1741140 在对中国商品取消小件免税政策仅仅三天后,美国叫停了这一条款。2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行政令,宣布暂停执行取消“最低限度”免税政策,直到商务部建立起“完善且高效的系统”,能够全面处理并征收相关关税。这一新变化下,Temu和SHEIN赢得了喘息之机。

但显然,Temu和SHEIN依然无法松懈,他们如今必须正视因政策调整带来的潜在不确定性,未雨绸缪,在跨境电商新形势下,找到新的确定性增长路径。

对他们而言,这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走出舒适区的必经过程。

过去几年里,Temu和SHEIN加速狂奔的故事里,美国市场承担着重要角色。

按华创证券的预测,2024-2025年,美国市场占Temu全球GMV的占比,分别为35%、32%;至于SHEIN,早在2022年,欧洲和美国和市场就已经为其贡献了60%的营收。

图/华创证券

但如今,政策的波动、亚马逊的阻击,等等,都给Tmeu和SHEIN在美国的增长前景打了个问号。

01 小件免税:既是增长利器,也成了新的瓶颈

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宣布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再到2月3日,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发布公告,来自中国的进口商品将不再适用“最低限度”免税政策,并需缴纳10%的额外关税,与新关税一起,2月4日生效。

这一消息释放后的几天里,不安甚至恐慌情绪,加速传递到了跨境电商产业链上的各个角色和玩家中。

美国的T86“小额免税”条款始于1938年,在2016年的修订中,美国国会将个人进口商品的免税门槛,从1994年的200美元,上调至800美元。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一政策调整,对众多跨境卖家而言是利好——很多跨境卖家既不用支付关税成本,也不用承担仓储费用,进而能够保持一定的低价优势。

一定程度上,这也是Temu和SHEIN过去几年在美国市场快速做大的原因之一:

CBP数据显示,2024财年,美国通过小额豁免规则进口的货物数量超过了13.6亿件,较2023年的10亿件有显著增长,其中超过一半的此类包裹来自中国。纽约时报也报道,免税包裹的数量,自2016年以来增加了十倍;

美国每天进口的近400万件小额包裹中,超过30%通过Temu、SHEIN运抵美国;

更多的跨境商家是中小卖家,天风证券在一则研报中指出,2022年时,有42.9%跨境电商卖家的营收规模在5000万元以下。2023年以来业内快速铺开的“全托管模式”,实际上也更利好中小卖家,能帮助平台进一步丰富供给,维持低价优势。

而在美国CBP新规下,中国输美商品不得以“最低限度”方式清关并享受免税,报关需要提交正式或其他非正式报关,并缴纳所有使用的关税、税费及相关费用。

T86的清关模式走不通后,最先受到冲击的,是跨境电商市场中的中小商家。比如亚马逊和eBay上的自发货卖家、在Temu和SHEIN平台上走全托管模式的卖家、以及独立站卖家。

一名亚马逊的自发货卖家此前就向媒体表示,这一政策“对我们小卖家来说是行业地震”。其提到,他们长期依赖小额豁免政策,没有海外仓备货,主要采用小包直邮方式发货。

这一卖家表示,关税及清关费用的增加,导致成本大幅增加,利润被蚕食。

美国物流及清关解决方案提供商Bao Guo Shipping创始人、董事长Lucas Zheng也向财新网表示,不能采用T86的方式清关享受免税,不仅是关税增加,还有清关手续费等成本的增加,更主要的是通关时效大幅降低。

“跨境包裹的模式已经完全不适合跨境电商了。”他这么说道。

提供货运代理服务的物流商集体涨价,就说明了这一点。前几天,云途物流、燕文物流、橙联中国、4PX递四方、顺丰国际等纷纷进行了提价。

以云图物流为例,2月4日其公告,自2月5日起将加收20元/票的报关手续费,同时将在包裹签入时预收30%的关税保证金,最终以CBP实际征收金额为准,实行“多退少补”结算原则。2月8日,云途物流再次发布公告,取消了这两项费用。

如今,特朗普宣布暂停执行取消“最低限度”免税政策,无疑让众多的中小跨境卖家松了一口气,但长远来看,“朝令夕改”的政策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然无法彻底打消跨境电商行业的不安感。

对Temu和SHEIN而言,如何在新的不确定性中找到突破口,也成了新的挑战。

02 半托管,Temu和SHEIN的提前尝试

Temu和SHEIN在美国市场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低价是核心优势之一,他们的低价优势,又建立在三个前提之下:

中国庞大的产业供应链的低成本红利、早期小件免税的政策红利、美国电商低价产品供给不足的市场红利。

这让他们能够更高效地将中国低成本的供给,与美国市场爆发的低价产品需求连接起来。

其中,过去几年里,Temu和SHEIN在建立规模效应中,很重要的一个举措,是降低中小卖家做跨境电商的门槛,全托管模式是核心举措。

全托管模式下,从平台到跨境商家,也能最大限度吃到小件免税的政策红利。

这一模式下,SHEIN、Temu等跨境电商平台,最早都是采取“跨境直发”的模式,即通过免税的小包裹直发快递。亚马逊自发货模式的商家、其在去年推出的类全托管模式的低价商店Haul,也是直邮模式。

只是全托管模式也有限制,比如品类受限,对中小件商品更友好、本地化履约服务能力受限、空运成本降不下来等等。

此外,自2023年以来,全托管的小包空运模式面临的监管风险也在逐步加大。

2023年上半年,美国国会下属“美中经济与安全审议委员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相继发布报告,指责Temu、SHEIN利用最低限度条款,向美国出口货物,避免了关税和海关检查;去年4月5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宣布,将加强对最低限度豁免包裹的审查,包括扩大检查目标范围、加强检查和测试,增加信息共享。

上述背景下,自去年以来,半托管模式转而成为跨境电商平台的模式重心——Temu在去年3月推出了这一模式,SHEIN紧接着5月跟进。

图/华创证券

这一模式下,物流交付方式更依赖“海外仓”,跨境电商卖家将商品提前通过跨境物流送达海外仓,待订单下达后,再将商品从海外仓运出送到消费者手中。

某种程度上,平台推出半托管模式,也是在提前应对监管风险。

只是目前来看,相较于亚马逊等电商平台,Temu和SHEIN在海外仓布局并不具备优势,从效果上来看,半托管业务进展也不顺利。

以Temu为例。去年3月上线半托管模式以后,拼多多对此寄予厚望,但一年过去了,Temu半托管业务的进展不及预期。

根据晚点LatePost的报道,一位Temu人士说,内部对半托管业务的期待是“只有成功没有失败,一定要做成也一定能做成。”

为此,Temu前后派出了多位一二级主管带队,组建了近一千人的招商队伍,希望在将商品供给数量提高一倍,带动半托管业务为Temu贡献2024年三分之一的GMV。

但Temu半托管业务的进展没那么顺利。截至去年10月,在欧美两个大市场,Temu半托管招募的商家和商品数量都未能达到原定目标。

花旗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也预测,Temu的本地仓库计划也只占整体业务的一小部分,到2024年底,本地仓库的商品交易总额,对其美国市场的交易额贡献仅有20%左右。

03 留给Temu和SHEIN的舒适区不多了

2024年以来,一个明显的信号是,Temu和SHEIN,都显露出了降速迹象。

按海豚投研的测算,2024年二季度,Temu的收入环比增速大约在10%上下,三季度的环比增速可能也不超过10%。

再结合此前华泰证券在一份研报中的测算,2023年四季度和去年一季度,Temu的环比营收增速分别是47.11%、18.42%。

图/华泰证券

SHEIN的高速增长,也在2022年以后开始遇到挑战。

据《金融时报》报道,2022年,SHEIN的营收虽然还维持在高增速区间,为52.8%,但利润表现出现了首次下跌,较2021年的11亿美元下滑到了7亿美元,净利润率从2021年的7.5%下滑到了3.2%。

这个净利润率表现并不好看。国盛证券在2021年11月的一份报告中称,SHEIN的净利率为5%-10%,而服装行业巨头的净利率普遍在10%以上,比如ZARA母公司Inditex2021财年的净利率为11.7%。

再到2023年,SHEIN倒是实现了反弹。《金融时报》此前引述知情人士的报道称,SHEIN在2023年的GMV约为450亿美元,净利润超过了20亿美元。

但显然,SHEIN目前还无法做到持续保持稳定的营收增速和利润增速——去年底,The Information报道,SHEIN的收入增长从去年的40%放缓到了今年上半年的23%,今年上半年,其利润也下降了70%以上,略低于4亿美元。

客观来看,他们增长速度的放缓,几乎是必然。

比如从市场竞争的视角来看,在他们目前核心的美欧市场来看,来自本土的电商平台的竞争,正愈发激烈。

去年底,亚马逊正式上线了低价商店“Amazon Haul”,并在11月13日开始向美国部分客户开放。这是亚马逊去年6月就提到的计划。

援引亿邦动力网报道,“Amazon Haul”类似全托管模式,采用邀请制的招商方式,订单由亚马逊在中国运营的仓库进行履约配送,卖家只需要负责将商品发送至亚马逊的国内仓库。

此外,“Amazon Haul”主要提供白牌低价时尚、家居和生活用品类目商品,首批开放的商品覆盖了服装、家居、美妆、电子、配饰、办公用品、厨房用品、运动用品、园艺用品等9大类。

“Amazon Haul”的推出,是亚马逊对Temu和SHEIN的反击。华尔街日报此前报道,有知情人士称,亚马逊已经将SHEIN和Temu视为比沃尔玛和塔吉特等零售商更大的威胁。

再到欧洲市场,Temu面临的竞争形势也在日益复杂。

ChannelX发布的欧洲电商市场报告显示,亚马逊和eBay分别占欧洲流量的17%和14%左右,紧随其后的是AliExpress、Allegro和Etsy等电商平台,流量份额都在个位数。

当然,更早一些,CBCommerce.eu公布的欧洲十大跨境电商平台排名中,Temu和SHEIN也位列其中——Temu排在第五位、SHEIN排在第八位。

再叠加上政策带来的高度不确定性,对Temu和SHEIN而言,需要在跨境电商新常态下,找到新的破局之法。

半托管,某种程度上是解法之一。 中信证券在一则研报中指出,美国新的关税环境,主要从直接的关税成本、海关操作费用、履约时效扰动三个维度影响跨境电商,不过对海外仓备货模式影响不大。

也有券商研报分析指出,美国市场的政策变化下,利于平台进一步推广半托管业务。

事实上,Temu和SHEIN最近已经在这么做了。

有电商物流业内人士向环球时报表示,Temu近日推出了一项新功能,“一键搬运商品”,支持同主体全托管店铺下的商品一键发布至半托管店铺;也有媒体报道,近期SHEIN官方在社群内发布了美国站半托管入驻政策,开始大规模引入半托商家,并为这些商家提供百亿级站内外流量扶持。

但他们力推半托管业务中,一个直接的挑战是,商家怎么选。

以往做全托管业务的商家,很大程度上是冲着跨境运营的低门槛去的,如今让他们切换到半托管模式,客观上的确能规避政策风险带来的不确定性,但新的风险又出现了,比如海外仓备货也存在着成本高、货物滞销等风险。

一定程度上,这或许也是他们半托管业务进展不及预期的原因之一。

另一边,从Temu到SHEIN,目前也在尝试进一步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对他们而言,继续向全球化扩张,将鸡蛋分布在不同的篮子里,长远来看是一件好事。只是这或许也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在更多市场,他们也面临着政策风险——2月5日,欧盟宣布将加强对Temu和SHEIN等电商平台直邮商品的海关检查,寻求征收包裹处理费、取消价值低于150欧元包裹的免税政策等措施。

最后,Temu和SHEIN面临的另一重挑战在于,当价格优势被削弱,会不会导致部分白牌商家的出走,从而削弱平台高性价比产品的供给优势。

毕竟,长远来看,不确定的政策环境下,中小跨境商家都会是受影响最大的角色。

自 听潮TI

]]>
Intuit Credit Karma:调查显示27%美国消费者正在进行“末日消费”现象 //www.otias-ub.com/archives/1725130.html Wed, 06 Nov 2024 12:36:36 +0000 //www.otias-ub.com/?p=1725130 伴随着美国大选的进程,不仅两位总统候选人殚精竭虑,美国人也同样十分忧虑。那他们是如何排解这种忧虑的呢?调查表明,“购物疗法”似乎挺有用,但他们的钱包吃不消。根据Intuit Credit Karma的一份新报告,大约27%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正在“末日消费”——也就是说,尽管担心经济和外交事务,他们仍在不停花钱。

伴随着美国大选的进程,不仅两位总统候选人殚精竭虑,美国人也同样十分忧虑。那他们是如何排解这种忧虑的呢?调查表明,“购物疗法”似乎挺有用,但他们的钱包吃不消。根据Intuit Credit Karma的一份新报告,大约27%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他们正在“末日消费”——也就是说,尽管担心经济和外交事务,他们仍在不停花钱。

而这一习惯在年轻一代中更为普遍,37%的Z世代和39%的千禧一代表示他们会这样做。

在接受调查的美国人中,超过一半(60%)的人担心世界和经济状况,这一比例高于一年前。

该机构在10月下旬对1001名美国成年人进行了调查。报告发现,“末日派”最担心的问题包括生活成本(55%)、通货膨胀(43%)和总统选举(28%)。

根据Intuit Credit Karma的调查,超过三分之一(36%)的受访者表示,由于对全球和经济的不确定性,他们无法为存钱找理由。在Z世代和千禧一代中,这一比例分别跃升至47%和43%。

追求“控制感”

该机构的消费者金融倡导者Courtney Alev表示,消费者可能在寻找“一种控制感,尤其是在感觉很多事情都无法控制的时期”。“末日消费”对年轻人的影响最大,因为他们恰好“长期上网”,或者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上花费大量时间。

Bankrate.com去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社交媒体上冲动购物的购物者一年平均花费754美元。

Bankrate的高级行业分析师Ted Rossman说,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冲动是“在疫情中产生的”。他说,这种趋势在年轻购物者中尤其普遍,他们可能会觉得“形势对他们不利”。

财务困境

“末日消费”可能导致更大的财务困境。根据纽约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的数据,美国信用卡余额在2024年第二季度达到1.14万亿美元。

Bankrate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截至今年6月,50%的持卡人的信用卡每月都有欠款。Rossman说:“现在全额支付的比例实际上是四年来最低的。”

持卡人背负债务的时间也更长。Bankrate发现,每10个有信用卡债务的人中,约有6人已经使用信用卡至少一年了。

“这是一个很难打破的循环,”他补充说。

选举叠加假日季Buff

与选举相关的“末日消费”也正好发生在繁忙的假日购物季之前。据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称,大约20%的美国人计划在这个节日期间使用信用卡来“买买买”。

但他们的钱包正在拉响警报。NerdWallet在9月份对2079名成年人进行调查后发现,2023年假日购物者中约有28%仍在偿还去年的债务。

“Z世代和千禧一代的信用卡债务增长速度最快,”Alev说。

Alev援引Credit Karma会员数据称,自2022年3月美联储开始加息以来,Z世代的信用卡欠款增长了66%,千禧一代的信用卡欠款增长了52%。

她说,你负债越多,就越难省钱。

“我们看到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对许多年轻消费者的生活产生了负面影响。”她补充说。

]]>
SpendingPulse:2023年假日购物季美国零售销售额仅增长了3.1%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8498.html Wed, 27 Dec 2023 12:27:31 +0000 //www.otias-ub.com/?p=1668498 随着圣诞假期的结束,今年美国的“假日购物季”也彻底来到了尾声。而种种迹象显示,不少美国消费者在今年的这个假日季正变得更为谨慎,一些购物者一直等到大型促销活动的最后一刻,还在寻找更为便宜的圣诞商品。

根据衡量线下门店和在线销售情况的万事达卡SpendingPulse报告,在今年11月1日至12月24日期间,美国零售销售额仅增长了3.1%。这一增幅数字低于万事达卡在9月份预测的3.7%,也明显低于去年7.6%的增幅,这预示着利率上升和通胀正给消费者支出带来了压力。

SpendingPulse的预估衡量了所有支付形式的线下和在线零售额(不包含汽车和旅游消费),而且未根据通货膨胀进行调整。零售商的大部分假日销售额基本都来自这段时期。

万事达卡经济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Michelle Meyer表示,“今年的假日购物季,消费者正以一种谨慎的方式进行消费。(不过)经济背景仍然有利,创造了健康的就业机会并缓解了通胀压力,使消费者能够寻求他们最看重的商品和体验。”

本轮假日购物季的一个特征是——在经历了相对繁忙的感恩节和黑色星期五周末之后,许多消费者一直等到了圣诞节前最后一刻才再度购物,他们期待价格能进一步下降,而且今年圣诞节前恰好有一个完整的周末。

一些分析师估计,上周六(12月23日)是今年最大的销售日,超过了黑色星期五。

Circana首席零售业顾问Marshal Cohen表示,“如果不是特别担心供应或害怕会错过购买,他们(消费者)就没有理由提前消费。”

根据SpendingPulse的数据,在今年11月1日至12月24日期间,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了6.3%,线下门店销售额增长了2.2%。在此期间,电子产品和珠宝的销售额同比有所下降。增长最强劲的是餐饮业,因为人们外出就餐,推动餐饮价格上涨。

即使美联储将利率推升至了二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强劲的消费——尤其是旅游和餐饮方面的消费,仍为2023年的美国经济注入了活力。不过,许多家庭在疫情期间大肆挥霍后,一些类别的消费已有所放缓,尤其是家电和电子产品。

难掩隐忧

不少美国零售商对其在关键假日购物的业务状况解读不一。一些商家的销售额保持稳定,而另一些商家则警告称,人们正在缩减开支。

虽然美国的就业市场依然强劲,但许多消费者的储蓄已较疫情期间大幅减少,并面临着信用卡借贷成本大幅攀升的问题。数百万美国学生也恢复了学生贷款的月供。

耐克和联邦快递在圣诞节前几天曾公布了最新季度的财报,投资者其实已经能够从中得出一些谨慎的信号。两家公司都下调了收入预期,令投资者大失所望,并导致股价暴跌。

耐克公司首席财务官Matt Friend在上周四表示,在黑色星期五等促销活动之外,耐克运动鞋和服装的需求疲软。他还指出,公司电子商务平台上的流量减少,而竞争对手提供了更大力度的促销活动。

联邦快递首席执行官Raj Subramaniam则指出,“消费者在商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组合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去库存化阶段已经结束,但重新进货阶段尚未真正开始。”

许多零售商为了避免陷入库存过剩的困境,在本轮购物季前就已早早开始大打“黑色星期五”折扣。亚马逊在10月份举办了Prime Day促销活动,沃尔玛和塔吉特等大型连锁店也提前数周推出了黑五优惠。

Circana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6日,日用百货的单位销售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一些品类仍然是节日主打产品: 最畅销的儿童产品包括玩具建筑套装和毛绒玩具。对于成人来说,最畅销的是美容产品和便携装饮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从“黑色星期五”到平安夜总共有31天,这是最长的假日购物季之一。

研究公司Customer Growth Partners的总裁Craig Johnson表示,一些人可能认为这对生意有好处,因为这扩大了销售窗口。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会造成12月非假日期间的冷清。销售旺季越长,冷清期就越长。

目前,圣诞节后的一周对美国零售商来说已越来越重要,因为消费者往往会到商店退货或寻求更高的折扣。一些连锁店早在平安夜之前就开始宣传圣诞节后的促销活动。梅西百货在圣诞节前一周邮寄了一份促销传单,宣传在12月25日网上购物和12月26日至1月2日店内购物的服装、配饰和家居用品可享受20%-60%的折扣。

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此前预测,从11月1日到12月31日,假日销售额将增长6%到8%,达到 9426亿美元到9604亿美元之间。这些数字不包括汽车经销商、加油站和餐馆的消费。该行业组织预计将在1月份对本轮购物季的销售情况进行更新统计。

自 ​财联社

]]>
Adobe:2023年黑色星期五网购支出达到98亿美元 同比增长7.5%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3308.html Tue, 28 Nov 2023 12:22:14 +0000 //www.otias-ub.com/?p=1663308

Adobe数据显示,在网购星期一期间美国购物者将在网上花费124亿美元。基于黑色星期五的支出强于预期以及先买后付功能的流行让购物者可以用信贷来扩大预算,该公司上调了最初120亿美元的预测。

Adobe最新数据显示,电商消费者在网上消费了83亿美元。该公司分析称,消费最多的时段通常是晚上10点到11点。

周一的支出将为创纪录的五天在线购物画上句号:黑色星期五网购支出达到98亿美元,同比增长7.5%。根据Adobe周一早些时候发布的数据,感恩节支出为56亿美元,增长5.5%。Adobe预计,周四至周一期间的总支出将高达381亿美元,高于其先前预测的372亿美元。

包括先买后付在内的灵活消费选择帮助购物者扩大了预算。Adobe的数据显示,从11月1日到11月26日,消费者利用此类促销活动消费了73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凸显出信贷如何帮助零售商刺激消费。

此前,美国零售商经历了一个强劲的感恩节周末,这些公司在一年一度的购物节期间实现了很大一部分销售额和利润。美国购物者周六和周日的网购支出为103亿美元,同比增长7.7%。分析师正密切关注今年的假日购物情况,以评估美国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储蓄减少、利率保持在20多年高位之际的持久力。

“需求环境的不确定性促使零售商在本季度提供大幅折扣,同时还通过灵活的支付方式加强了电商服务,”Adobe Digital Insights首席分析师Vivek Pandya表示。“尽管生活其他方面的成本不断上升,但消费者还是在购物节期间以创纪录的速度消费。”

标普500零售指数周一涨幅不到1%。Shopify Inc.股价一度升5.2%,此前这家总部位于渥太华的电商公司表示,商家以41亿美元的总销售额创下了黑色星期五纪录。

]]>
Adobe Analytics:2023年美国黑五网上购物额有望达到近100亿美元 创下历史新高 //www.otias-ub.com/archives/1662911.html Mon, 27 Nov 2023 12:30:38 +0000 //www.otias-ub.com/?p=1662911

跟踪电子商务和移动购物的Adobe Analytics表示,美国“黑色星期五”的网上购物额有望达到近10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而“网络星期一”的网购额预计将达到120亿美元,同比增长6.1%该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美东时间周五下午6点30分,美国消费者在网上的消费达到73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4%。

Adobe估计,到当天结束时,消费者将花费95亿至98亿美元,这将是黑色星期五在线销售的新纪录,超过去年的91.2亿美元。

Adobe表示,当天最畅销的10款产品包括蓝牙耳机、Mini Brands玩具、无绳吸尘器和机器人吸尘器、厨具、护肤品和咖啡机等。

Adobe Analytics表示,预计“网络星期一”仍将是本季度乃至全年最大的网购日,交易额将达120亿美元,同比增长6.1%。

周五早些时候,Adobe Analytics表示,美国消费者在感恩节当天的网上购物支出达到5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感恩节增长5.5%。该公司表示,这几乎是2017年支出的两倍,突显了消费者向在线消费的转变。

]]>
Adobe:2022年美国购物者在黑色星期五的网上支出达到创纪录的91.2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527409.html Sun, 27 Nov 2022 12:44:35 +0000 //www.otias-ub.com/?p=1527409 黑色星期五假期后公布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并未因通胀上升而受到抑制。据报道,虽然购物中心的流量可能比预期的要少,但线上购物的流量仍然强劲。根据 AdobeAnalytics 的数据,美国消费者在黑色星期五的在线销售支出达到创纪录的 91.2 亿美元。

在创纪录的销售数字出现之际,许多主要零售商都在大幅打折,原因是如塔吉特 、科尔百货(KSS.US)等零售商都正在处理庞大的库存水平。据了解,由于库存问题,许多零售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早开始追求折扣。

数据显示,在线销售同比增长 2.3%,是这家分析服务提供商预期的两倍多。此外,“网络星期一”的销售额预计将超过 “黑色星期五” 的表现,从而增强电子商务行业的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Adobe 的强劲数据为 Shopify(SHOP.US)的积极报告锦上添花。在周六上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这家加拿大电子商务公司表示,消费者在这个主要的购物节日花费了 33.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根据 Shopify 的数据,服装、美容、家居和花园类商品销售量最佳,平均每辆购物车的商品价值约为 102.31 美元。

实体店销售被高估?

电子商务的强劲势头超过了万事达(MA.US)旗下 SpendingPulse 等数据提供商的预期。据悉,该公司曾预计,在疫情后的环境下,实体店销售将超过在线销售,即黑色星期五的整体销售额将增长 15%,实体店零售额将增长 18%。

其中,梅西百货、迪拉德百货(DDS.US)、诺德斯特龙(JWN.US)和科尔百货等百货公司预计将成为主要的推动因素,由于寻求上述折扣的实体店购物者的回归,预计销售额将比去年同期增长 25% 以上。

万事达高级顾问史蒂夫 • 萨多夫(Steve Sadove)评论称:“虽然零售商在这个促销季已经大幅打折,但消费者和零售商很可能在一年中最大的促销日等待一些特别优惠。”

然而,实际结果显示,实体店销售额增长 12%,电子商务销售额增长 14%,均低于最初的预期。其中,服装销售被认为是寻找便宜货的消费者的特别强项。

对此,万事达经济研究所(Mastercard Economics Institute)北美首席经济学家米歇尔 • 迈耶(Michelle Meyer)表示:“由于节日促销活动早在感恩节周末之前就开始了,消费者一直在有策略地购买这一季最划算的商品。尽管通胀环境恶劣,但在黑色星期五,零售商还是推出了吸引消费者装满购物车的优惠。”

根据 SensorMatic Solutions 的数据显示,与 2021 年相比,黑色星期五的店内客流量增长了 2.9%,封闭商场客流量同比增长 1.2%,非商场客流量同比增长 4.7%。

Sensormatic Solutions 全球零售咨询和分析负责人布莱恩 • 菲尔德(Brian Field)表示:“正如我们所料,黑色星期五的优惠和店内体验吸引了购物者,导致今年的销售额很高。受疫情影响,在不封闭的购物中心购物的趋势持续了下来,购物中心也在复苏。我们的数据显示,消费者继续享受实体购物的好处。”

然而,2021 年的店内销售额比 2019 年的水平下降了 28.3%。因此,在更全面的背景下,对每年温和改善的热情多少有些减弱。

大幅折扣推动销售额增长

就折扣吸引消费者购物而言,Adobe 的数据显示,尽管消费者面临通胀压力,但大幅折扣确实是推动销售额同比增长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电子产品和玩具的销售被那些无法拒绝折扣的购物者所抢购。

根据美国零售联合会的数据,美国女孩和美泰(MAT.US)的芭比娃娃等玩具是女孩们的首选。与此同时,动视暴雪的电子游戏《现代战争 II》(Modern Warfare II)以及微软的 Xbox 和索尼 的 PlayStation 等游戏机主导着男孩的购买。此外,Roblox也被 Adobe 列为感恩节最受欢迎的游戏,该公司指出,感恩节期间该游戏的销售额也达到了创纪录的 52.9 亿美元。

据广告技术公司 Captify 称,消费者很清楚零售领域的猖獗折扣,并积极寻找这些优惠。因此,目标地点的选择与前一年不同。该公司表示,沃尔玛 取代亚马逊,成为黑色星期五交易搜索次数最多的零售商。同时,塔吉特和科尔百货在搜索排名上也都超过了亚马逊。

]]>
Adobe:2022年亚马逊Prime Day首日销售额达60亿美元 较去年增长7.8% //www.otias-ub.com/archives/1465284.html Sun, 17 Jul 2022 14:58:59 +0000 //www.otias-ub.com/?p=1465284

为期两日(7月12日至7月13日)、属于美国人民的“双十一”亚马逊Prime Day本周落下帷幕,“爆炸式”消费似乎推翻了此前市场担忧的美国消费者信心“崩塌”。全球电商巨头亚马逊周四表示,在今年的Prime Day活动中其会员购买了超过3亿件商品,共计119亿美元的战绩使其成为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Prime Day活动

活动期间,亚马逊商店销售合作伙伴的销售额增长超过了该公司的零售业务,顾客在抽奖比赛中购买了超过1亿件小企业商品,花费超过30亿美元。

据Adobe数字经济指数(Adobe Digital Economy Index),亚马逊Prime Day首日销售额达6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7.8%,成为2022年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网络购物日。次日销售额达59亿美元,两日销售额同比增长8.5%

不过,卖的多并不意味着卖的好,也不能直接与消费信心重振所挂钩。市场研究公司Numerator的基于首日的统计数据也显示,此次卖出商品类别以日用消费品居多,最畅销的产品包括尿布、美容产品等等,有57%的消费者购买的商品售价低于20美元,只有5%的消费者购买的售价超过100美元。

花旗银行分析认为,此次消费者购买狂潮主要得益于亚马逊平台前所未有的折扣。比如亚马逊Fire TV 50英寸4K电视此次低至2.1折,而针对9月开学季的住宿校园生活用品也大打折扣。随着牛鞭效应的逆转,折扣较大的奥特莱斯也会受到冲击。

所谓“牛鞭效应”,指供应链上的一种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使信息流从最终客户端向原始供应商端传递时,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使得信息扭曲而逐级放大,导致了需求信息出现越来越大的波动,此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上很像一个甩起的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

此前,当美国消费者沉浸在“前所未有”的折扣季中时,当那些供应链混乱时期的紧俏商品被任意挑选时,相对应的,是美国零售商正在面临自互联网泡沫破灭以来最严重的“库存危机”。

美国零售业“牛鞭效应”正接近尾声,库存过剩迫使美国进口商减少海外订单,从而压低海运费用,最终可能导致货运业衰退。零售巨头Target和沃尔玛指出,5月美国消费品进口总额下降了约15亿美元,表明海外产品的需求正在下降,消费者耐用品方面支出大幅减少。

按照“大空头原型”Michael Burry的说法,零售业此前的供给过剩形成了“牛鞭效应”,而随着需求放缓,“牛鞭效应”迎来终结,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引发通货紧缩,促使美联储逆转紧缩之路,甚至重启宽松。

此外,美国银行经济学家Aditya Bhave此前对7月初独立日假日消费数据进行了分析,按照BAC汇总的信用卡和借记卡衡量,在截至7月9日的两周内,支出只有一个小幅的“节日冲击”,同比增长3.5%。

考虑到美国目前已经高达9.1%的通胀率,今年支出的“节日冲击”比前三年都要小。

美银此前的观点是,实际的经济活动正在放缓,美国将于2022年下半年启动温和衰退,将年末标普500指数目标点位从之前的4500点下调至3600点,同时还预测美联储的QT将比预期更快结束。

自 华尔街见闻

]]>
大众汽车:2022年Q2大众汽车美国交付量仅78,281辆 同比减少34%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7926.html Sun, 03 Jul 2022 12:17:26 +0000 //www.otias-ub.com/?p=1457926

大众汽车在美国的汽车销售进一步减弱,在第一季度已经疲软的情况下,这很可能跟一些严重的供应挑战和有限的新车供应有关。该公司报告称,第二季度的汽车交付量仅78,281辆,比一年前减少34%。与此同时,大众汽车ID.4的交付量同比减少71%,为1660辆,占总交付量的1.2%。

这显然是ID.4在美国推出以来最糟糕的结果,考虑到高数量的订单(2021年底有超40,000个预订),这表明大众没有从欧洲发送太多的汽车。

也许今年晚些时候情况会有所改善,因为大众在茨维考的工厂现在又开始三班倒了,而埃姆登的生产也在加紧进行。然而,ID.4的真正变化将跟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本地生产有关。

尽管如此,即使供应量有限,大众ID.4在美国的累计销售量现已超过20000辆(准确地说,截至6月底为21157辆)。

详细报告数据:

2022款大众ID.4车型跟2021款车型相比有所改进,根据美环保局的测试程序,其续航能力最多可提高7-8%。

2022款大众汽车ID.4

价格

基础规格

自 cnBeta.COM

]]>
Tom’s Hareware:2022年6月1日到15日美国市场新卡价格平均降价幅度2%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0840.html Fri, 17 Jun 2022 11:17:25 +0000 //www.otias-ub.com/?p=1450840

近几个月,全球各地的显卡价格纷纷走低,普遍已经来到原价左右。Tom’s Hareware今天统计了美国市场上的显卡价格走势,不但有新卡,还有二手卡。

新卡价格来自零售市场统计,6月1日到15日半个月平均降价幅度2%,其中RTX 3070 Ti、RTX 3070都降了7%,新发布的RTX 3080 12GB因为缺货反而涨了9%,也是唯一逆市的。

部分N卡和大部分A卡,都已经低于原价。

二手价格来自eBay,半个月平均降了多达10%,RTX 3070、RX 6950 XT都高达20%左右,不过RX 6750 XT、RX 6400反倒贵了不少。

有趣的是,和国内类似,美国也有不少“矿主”在打包兜售矿卡,比如有人2500美元卖六块RTX 3080,平均每块算下来只要2800元。

但是,你敢接盘吗?

自 快科技

]]>
KeyBanc Capital Markets:2021财年苹果有18.7%的营收和超过30%的毛利润来自服务 //www.otias-ub.com/archives/1450385.html Thu, 16 Jun 2022 11:15:27 +0000 //www.otias-ub.com/?p=1450385

苹果(AAPL.US)的市值在今年1月超过3万亿美元之后,现在已减少了超过8000亿美元的市值。随着市场越来越担心美联储加息可能会使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苹果周二的市值降到了2.15万亿美元,相对于2万亿美元这条线显得岌岌可危。

投研公司New Constructs首席执行官David Trainer表示,前几年美联储实行低利率和量化宽松,促成了美股的牛市,苹果从中受益。而现在随着加息周期的开启,它也将遭受损失。

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周三将至少加息0.5个百分点,甚至有人认为是0.7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下半年还会继续加息。这些加息举措可能会导致市场进一步抛售科技股。它们特别容易受到利率上升的影响,因为加息将对基于未来利润的估值产生负面作用。

FAANG是美股之前两年牛市的典型受益者,当时它们以惊人的速度上涨,其估值创造了历史记录。然而,随着投资者逃离成长型公司转向更安全的资产,FAANG的估值迅速崩塌,总共蒸发了2.6万亿美元的市值。

分析师对苹果开始变得谨慎。据悉,在过去三个月里,他们将苹果第三财季的盈利预期下调了7.8%,同时预计营收同比下降约4.2%。近一年多来,相对其他大型科技公司,苹果获得的“买入”评级最少。

根据信用卡支出数据,金融投资顾问机构KeyBanc Capital Markets指出,美国人的消费需求在走弱。摩根士丹利则对苹果的App Store的营收增长速度表示担忧,并称这将影响该投行对苹果服务业务的业绩预测。数据显示,苹果2021财年有18.7%的营收和超过30%的毛利润来自服务。

今年以来,苹果的股价表现不佳,下跌了25%。它此前占据的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已被沙特阿美夺走了。除了面临利率上升、经济增长放缓和通胀飙升等不利因素,苹果还受到供应链问题困扰。今年4月,该公司警告称,本季度的营收可能会减少40亿至80亿美元。

历史表明,科技股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回升到在牛市中创下的高点。上个世纪的明星公司思科,至今仍位于它在2000年3月创下的市值高点以下46%的水平。苹果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自 智通财经

]]>
美国推进自动化协会:2022年Q1美国机器人订单增长40% 超过2021年全年21%的增幅 //www.otias-ub.com/archives/1442829.html Tue, 31 May 2022 12:47:29 +0000 //www.otias-ub.com/?p=1442829

随着美国各地的雇主寻求填补劳动力缺口的方法,许多人越来越多地转向自动化技术和机器人的帮助。虽然转向自动化并不是什么新现象,但在最近劳动力市场吃紧的情况下,它已经成为企业满足需求的一剂良药。根据美国推进自动化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ing Automation)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美国机器人订单增长了40%,超过2021年全年21%的增幅,推动该行业的估值达到16亿美元。

“人们想要减少劳动力,” 自动化设备制造商Ametek的首席执行官大卫·扎匹科表示,并指出该公司一直在“开足马力”满足需求。

机器人至少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临时解决方案,在二战以来最紧张的就业市场上,受疫情、创纪录的离职率和巨大的经济动荡的影响,企业面临招聘困难。

今年3月,美国的职位空缺达到了创纪录的1150万个,一些专家预测,劳动力危机可能会持续数年。供应短缺已经对从航空旅行到零售的方方面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企业被迫用更少的资源减少产量。

然而,先进的技术正在使机器帮助越来越多的工业部门,同时也变得更容易获得。

工业机器人供应商发那科美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奇科表示:“机器人正变得越来越容易使用。企业过去曾认为自动化实施起来太难或太贵。”

但随着机器人使用量的上升,一些人表示担心,随着劳动力危机最终缓解,机器人会取代人类工人。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Daron Acemoglu表示:“自动化如果发展得非常快,会毁掉很多工作。劳动力短缺不会持续下去。这是暂时的。”

自 环球市场播报

]]>
GasBuddy:2022年美国平均汽油价格单周上涨逾49美分 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七天期涨幅 //www.otias-ub.com/archives/1400286.html Tue, 08 Mar 2022 12:39:26 +0000 //www.otias-ub.com/?p=1400286

随着油价不断飙升,优步和Lyft Inc的司机们在能源成本端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俄乌冲突及一些列相关事件正将美国的汽油价格推至历史高点。上周日晚上,45岁的优步司机Phillipe Jean加油时,每加仑汽油的价格是4.19美元,他表示这是一个令人“难以理解”的数字。

7个小时后,该价格跃升至4.45美元。“我的车辆是普锐斯,勉强能够实现收支平衡,” Jean表示。这位来自宾夕法尼亚州伊斯顿的司机四年前开始为该平台工作,他表示之前燃油成本平均占他税后收入的10%左右,如今,这一比例已达到近60%。

智通财经了解到,随着俄乌关系持续紧张,以及西方国家制裁措施可能进一步升级,全美成品油价格急剧上涨。在周一,美国国会众议院表示正酝酿法案禁止俄罗斯石油进口,为实现快速打击从俄罗斯进口原油铺平道路。预计到这一举措有可能成为现实,原油价格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单日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飙升至每桶近140美元。

来自Gasbuddy的石油分析主管Patrick DeHaan表示,汽油价格飙升已经以“非常惊人”的速度渗透到全美加油站。Gasbuddy是一款帮助用户找到加油站并节省汽油费用的APP。

GasBuddy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平均汽油价格在上周上涨逾49美分,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七天期涨幅,其中包括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的涨幅。在周一,油价超过了每加仑4.10美元的历史高点。

随着油价飙升至历史最高水平,网约车司机正感到压力

能源成本压力让优步和Lyft的司机开始考虑这种副业是否值得维持下去。在菲尼克斯,一加仑汽油的价格已经飙升到4.16美元,46岁的Christina Brown花费了59美元给她的林肯MKS轿车加满油,几乎是她去年夏天花费价格的两倍。

司机们的压力也令Lyft和Uber从新冠疫情中实现复苏带来巨大压力,这两家公司一直难以找到足够的司机来满足复苏的客户需求。这种不平衡导致了乘客等待时间和价格增加。这两家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自去年开始发放激励和奖金以吸引司机重新上路以来,供应表现已大幅改善。但YipitData分析师Peter Martin表示,截至2月27日的一周内,每周每英里的平均费用较去年同期高出18%,1月初曾短暂下降,这表明在奥密克戎疫情爆发之后,供应并没有跟上需求。

随着许多针对新冠疫情的限制性措施被取消,越来越多的员工正返回办公室,同时油价遭受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可能会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目前还不清楚汽油价格上涨是否已经转移消费者身上。但优步表示,在目前的平均水平上每增加20%,打车费用只需增加1%,就能让司机和优步从每次叫车服务中收取的费用保持“一致性”。

优步的一名发言人表示:“我们的平台只有在适用于司机的情况下才会维持正常运作,所以在未来几周,我们将继续监控油价,听取司机的意见。”Lyft和Uber都指出,他们与GetUpside的合作是为司机提供即时援助的一种方式,该奖励平台为在参与平台活动的加油站购买每加仑汽油提供25美分的现金回馈,Lyft的白金和金牌司机可获得更高的奖励。

周一早些时候,优步上调了本季度的利润预期,将2022财年第一季度经调整EBITDA指引提高至1.3亿至1.5亿美元,之前的指引为1亿至1.3亿美元,主要原因是乘车需求增加。

请愿书

但能源成本显然让网约车司机们苦不堪言。据媒体报道,一项旨在让叫车应用APP帮助司机解决燃油费问题的活动已经在Coworker.org组织平台上收集了5500多个司机的签名。该请愿书呼吁优步和Lyft从车费中收取较少的佣金,并按照从接受乘客请求的地点到目的地的载客里程向司机支付报酬。

“我负担不起全职开车的费用,汽油价格正把我们赶出叫车服务行业,我们需要提高费率!”请愿书中写道。

自 智通财经APP

]]>
Variety:2022年《神秘海域》电影大获成功 全球票房超1.3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391705.html Mon, 21 Feb 2022 05:15:54 +0000 //www.otias-ub.com/?p=1391705

《神秘海域》电影近期在美国上映,美国国内票房3天达到4410万美元,在周一“总统日”假期期间,有望超过5200万美元。据Variety报道,《神秘海域》电影在海外市场受到观众的喜爱。在过去的周末,《神秘海域》电影从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赚取了5540万美元,截止到目前,《神秘海域》全球总票房已经超过了1.39亿美元。影片制作预算为1.2亿美元。

UNCHARTED, from left: Mark Wahlberg, Tom Holland, 2022. ph: Clay Enos / © Sony Pictures / Courtesy Everett Collection

《神秘海域》电影被分为PG-13级,它的大获成功同时也表明了现年25岁的英国男星荷兰弟仍有极强的吸金能力。影片由《毒液》《僵尸之地2》导演鲁本·弗雷斯彻执导。

据分析师Benji-Sales指出,《神秘海域》在烂番茄上还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当前观众好评超过90%。美国首映午夜场48%的观众不到25岁。有很多人有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系列。

考虑到《神秘海域》电影帮助带来了大量新粉丝,索尼很有可能制作新的《神秘海域》游戏以及拍摄《神秘海域》电影续集。

值得一提的是,《神秘海域》还将在国内于3月14日上映,Variety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特效比较多的电影,比如《神秘海域》,很有可能在中国取得好成绩。

自 3DMgame

]]>
亚马逊:3季度营收和利润延续2季度态势 //www.otias-ub.com/archives/1146276.html Tue, 03 Nov 2020 14:41:49 +0000 //www.otias-ub.com/?p=1146276 亚马逊3Q20营收同比增长37%至961亿美元,延续了2季度以来受疫情影响的强劲增长态势。电商业务、云业务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电商国际业务也继续实现运营利润为正。

运营利润同比增长96%至61.9亿美元,得益于电商销售旺盛,尽管疫情影响带来抗疫成本增加,但物流整体效率改善。美国市场、国际市场和亚马逊云均有不错的运营利润率。

净利润为6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7%。

北美市场营收增长39%,运营利润增长76%。

国际市场营收同比增长37%,运营利润为4.07亿美元。

AWS营收同比增长29%,运营利润为35.35亿美元,同比增长56%。

]]>
Shopify:2Q20营收翻倍至7.143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092663.html Thu, 30 Jul 2020 03:07:26 +0000 //www.otias-ub.com/?p=1092663

2020年7月29日消息,美股盘前,$Shopify(SHOP.US)$发布二季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97%,GMV同比增长119%,大幅超越此前分析师的预期。截至发稿,Shopify股价大涨10%,创下历史新高。

Shopify二季报的财务要点如下:

  • 总收入为7.14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
  • 订阅解决方案收入为1.96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这主要是由于更多的商家加入了该平台。
  • GMV为301亿美元,比2019年Q2增加163亿美元,或119%。
  • 毛利润同比增长83%,达到3.750亿美元,而2019年第二季度为2.048亿美元。
  • 调整后的毛利润同比增长84%,达到3.814亿美元,而2019年第二季度为2.073亿美元。
  • 净利润为3600万美元,摊薄每股0.29美元,相比之下,2019年第二季度的净亏损为2870万美元,基本股和摊薄每股0.26美元。
  • 调整后净利润为1.294亿美元,或摊薄每股1.05美元,相比之下,2019年第二季度调整净收益为1070万美元,或基本股和摊薄每股0.10美元。

近年来,电子商务公司一直是大赢家,冠状病毒关闭了许多实体零售店。许多分析师预测,这种增长将持续下去。

第二季度在Shopify平台上开设的新商店比第一季度增长了71%,部分原因是该公司决定将标准计划的免费试用期从14天延长至90天。大型卖家继续迁移到Shopify Plus,从而使该平台的新商户创下了创纪录的季度。

今年,Shopify与沃尔玛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扩大其第三方市场站点;与Affirm Inc.建立了伙伴关系,以允许消费者将购买的商品分成一系列较小的支付方式,两者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与亚马逊的竞争。

今年以来,Shopify已经上涨超过170%,二季报公布后,更是大涨超过11%,一举创下历史新高,市值达1300亿美元。

6月28日,远川科技评论曾发文回顾了Shopify的发展历程,全文如下:

Shopify:如何炼成五年 20 倍股

长久以来,北美电商市场一直被亚马逊和 eBay 牢牢把持。他们握住了时代的脉搏,占尽电商发展的良机,以老姿态和家底厚的风范傲视群雄。

然而,这样的格局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被打破了。

Shopify,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电商公司,凭着从卖滑板到卖软件的异军突起,如今以电商云服务公司的身份,拿下美国电商 5.9%的市场份额,超过eBay 成为北美电商第二强。

20200729025091473a5ef1dcaf4.png

2020072902509145146be2adbc5.png

而在美国电商软件服务(SaaS)这一细分市场,Shopify 有着类似 AWS 在云计算市场的的地位,去年市占率达到31%,比二、三名加起来都多。出色的业绩也 price in 到股价里:五年翻腾20倍。

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认识一下这家在亚马逊帝国眼皮底下崛起的北美电商第二极。

01. 从滑板出发

2002年,年仅22岁的德国程序员Lütke有着两大爱好:滑雪、科技。机缘巧合之下,追随爱情搬到加拿大的他遇到了志同道合的科技爱好者Lake,两个热血青年相见恨晚,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干点儿喜欢的事:开一家卖滑雪装备的网店,取名Snowdevil。

彼时,互联网世纪大泡沫刚被戳破,死了一大批电商公司。已存可以用来搭建网店的框架似乎都不是最优选择。Miva和OsCommerce框架太过复杂,Yahoo Store被其它项目和收购缠身,而在「.com 泡沫」热潮中的宠儿亚马逊也才刚刚从亏损的泥沼中迈出了一条腿。

技术傍身的Lütke发现了新的商机:在电商发展的高速时期,不是所有人都具备他这样的计算机知识,可能正为如何建站发愁。于是Lütke拍板决定,将公司转型为专为小型电商提供建站支持的服务商。

2006 年,Snowdevil找来在设计和用户体验方面非常有天赋的德国程序员Daniel Weinand成为公司第三位联合创始人,选择用户界面简洁易懂的Ruby on Rails 开源社区发布自己的电商应用。

最后,公司更名Shopify。一段传奇就此开始。

02. 颠覆式创新

二十多年前,克莱顿·克里斯藤森(Clayton Christensen)提出了著名的「颠覆式创新」理论,核心观点和要素是在一个被优势企业控制的市场里,新生企业为那些被忽视的群体提供更合适的、并且经常是更便宜的服务,从而立稳脚跟。

在优势巨头继续忙着享受市场利润的时候,新生企业更进一步,开始笼络那些被优势企业服务的主流客户,同时还保持早期令自己立足的优势。这些要素在Shopify 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1)起步于中小企业

对于想做电商的美国中小企业来说,在亚马逊做生意成本有点高。

如今超过200万的第三方商户需支付6%~50%不等的高昂佣金抽成以及仓储费、配送费、广告费。与此同时,这些第三方商户还要相互搏杀,以期在亚马逊商品展示页谋求更靠前的展示位置。这种烧钱的玩法逐渐令越来越多的中小卖家难以接受。

卖滑板的小企业Snowdevil(Shopify原名)当然懂得其中辛酸,从「蛋缝」入手,另辟蹊径做服务,达到了让商家躺着赚钱的效果。

在Shopify,只需缴纳每月$9~299不等的订阅费和0.5%~2%的手续费,服务人员就拿着工具把你的店铺装点一新,支付、引流、管理一体化办妥,打造出另类风情的小众网红店。

资金和技术门槛打骨折,中小商家们只需提供一个域名,就能得到一站式自建站点服务,等同于为商家开辟了快速路直达客户,让商家降低引流成本、提高成交转化率,出的是电商赛道上的王炸。

2)挖掘社交流量,巩固优势

在美国,超过半数和「买东西」有关的搜索流量被控制在亚马逊的手上。另外,据研究分析机构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CRIP)估计,2015年底亚马逊金牌会员服务已经覆盖了全美46%的家庭。

但正如从一开始就避开、但又围着亚马逊打的做法,当时已经有15 万商户入驻Shopify 在调用美国互联网流量的时候也是类似的打法:避开电商搜索、产品搜索,牢牢抓住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这三大地球村级别的社交应用。

2015年,Shopify 和 Facebook 达成合作,允许订阅指定套餐的商户在 Shopify 直接完成 Facebook 商店的搭建、管理以及运营 Facebook 商店账号。并且,Shopify 亲自下场,帮这些店铺在 Facebook 进行定向推广、熟人传播、KOL 种草带货。这些服务都包含在了Shopify 的包月套餐里。

这一年,Facebook 在全球拥有大约 14 亿月活跃用户。2017 年,Shopify 再跟 Instagram 达成类似的合作,又成功接触到后者的8 亿月活跃用户。

3)争夺优势用户,进一步向上挑战

Shopify的特有模式和快速增长也吸引了更多大品牌的目光。比如2013年,特斯拉在Twitter上发布了网站将被Shopify支持的信息。

20200729025091518514b5e1bcb.png

2014 年,Shopify 发布中大型商户解决方案——Shopify Plus,直接刺入大客户市场,Colour pop、Gymshark等品牌纷纷也选择Shopify作为新的伙伴。这项服务后来还支持跨境电商。

在Feedvisor 2017的数据中,亚马逊有16%商家的第三方渠道来自于Shopify

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大约有 2.18 亿人在由 Shopify 提供支持的店铺买过东西。而平台服务的活跃店铺数量也冲到了50 万关卡之上。即使在今年疫情期间,Shopify在合作伙伴拓展方面也有新的突破,现在超过 100 万家 Shopify注册商户可以将店铺展示在沃尔玛在线商城里。

03. 尾声

Shopify 这段发展历程足够写入商学院教科书。

与亚马逊相比,Shopify更便宜。对于小商户来说,较为传统的电商平台不再是能够公平竞争的角斗场,高昂的佣金和运营费用远不如Shopify提供的服务让商家舒服。

与Facebook相比,Shopify的渠道更多。商家只需登录Shopify的管理界面,就可以对Facebook、Ins、自建站点等多平台同时管理,化繁为简,提高了商家的运营效率。

与同类竞品WooCommerce、Magento、BigCommerence等相比,它更全能、触达渠道更多、整合服务够全 —— 建站、仓储、配送、跨境、支付……

这几年,Shopify 甚至「出圈」到了 WWF/Wikipedia/The Economist等公益类、新闻类网站,为它们的网店提供电商技术服务支持。

via 富途牛牛

]]>
阿里巴巴和亚马逊谁更有增长潜力?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0911.html Sun, 23 Feb 2020 08:54:31 +0000 //www.otias-ub.com/?p=1010911 亚马逊和阿里巴巴无疑是地球上电商领域的两顶皇冠,随着他们2019年的财报纷纷出炉,对他们做一番对比想来是一个有趣的事情,下面通过数据来看看,这两家最大的电商企业的业绩情况。

营收和业务的多元性,两家各有千秋

两家公司均不只是提供网络购物服务,在云计算方面也是各自市场的领头羊。亚马逊网络商城业务收入占比一半,而阿里巴巴来自中国电商的收入占到68%,云计算业务两家则分别占13%和7%,分别为350亿美金和51亿美金。

当然不同公司收入口径和业务分类不一样,如阿里巴巴会将提供给卖家的服务计算到中国电商里面,而亚马逊有提供一个专门的口径来披露,比如第三方卖家服务,甚至其他营收中也主要是来自卖家的广告贡献,而阿里巴巴显然中国电商收入主要来自卖家支付的广告营销费用或佣金收入。

除了电商和云计算相关的业务外,两者也为用户提供了娱乐业务,如亚马逊包括图书,电影,电视在内的会员订阅服务,阿里巴巴的优酷等媒体娱乐业务。

本地生活及线下零售业务自然他们也有所涉及,在亚马逊这边这被归类到实体营收中,占收入6%,在阿里巴巴这里则体现在其他电商业务里面,占比7%。

收入对比:亚马逊收入是阿里的4倍?

就2019年收入来看,亚马逊为2805亿美元,是阿里巴巴696亿美元的4倍,这似乎会让你觉得亚马逊比阿里巴巴厉害,但其实这里有个电商业务模式的差别。亚马逊自营业务占比比较高,第三方卖家销售的东西占比小,也就是亚马逊自己卖出去的东西都会被计做收入,而阿里巴巴是平台模式,商品属于第三方,第三方卖出去的钱算商家的,不会算到阿里巴巴的收入里面,阿里巴巴只会把给商家提供的广告服务,客户管理费用等计算做收入。

如果按平台的交易额(GMV)来看,阿里巴巴显然比亚马逊卖出去了更多的东西,下面这个数字来自eMarketer,2018年的时候,阿里巴巴的淘宝+天猫的GMV是超过亚马逊的,2019年交易额增速差不多,都在20%上下,所以按这个估算阿里巴巴卖出去的东西是亚马逊的2-3倍的样子。

利润对比:阿里巴巴比亚马逊旗鼓相当

2019年阿里巴巴的营业利润为132.5亿美金,而亚马逊运营利润为145.4亿美元,两者主营业务赚钱能力旗鼓相当,但净利润方面,阿里巴巴显然更为富裕,因为有很多体外的持股公司,比如蚂蚁金服,这里就不展开。

前景:谁的成长空间更大?

国内电商市场方面,阿里巴巴深耕更深,美国市场渗透则仍然较低:2019年中国社会零售总额为41.2万亿元,同比增长8%,网络实物销售额为8.5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中国网购占社会零售总额约20%,而2019年美国社会零售总额跟中国大概差异不多,中国今年刚好超过美国,根据eMarketer的数据,2019年美国零售电商业务销售额约5869亿美元,占社会零售总额约10%,显然亚马逊在美国市场的成长空间相对比阿里巴巴在中国市场的成长空间大。

亚马逊国际化更好,阿里巴巴仍在起步。亚马逊国际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整个营收的27%,阿里巴巴的国际电商收入则主要来自把国外的产品引进来,在进军海外市场方面仍处于早期,故亚马逊的国际电商成长业务要相对更好,如果它未来不会被当地市场的电商企业所颠覆的话。

云计算业务方面,两者在各自市场的地位和烦恼类似。2019年亚马逊云计算业务收入为350亿美元,阿里巴巴为51亿美元,4季度两者的增速分别为34%和62%,从增速上看,显然国内云计算步伐落后于亚马逊所在的欧美市场,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领头羊收入也只是亚马逊的1/7。假设中国和欧美市场容量旗鼓相当,那么显然未来中国云计算的空间要更大一些(这假设靠谱的话)。但两者也不是没有成长的烦恼,在国内阿里巴巴面对的对手主要是腾讯云,亚马逊面对的对手则要更强更多一些,如微软和Google,抢生意都已经到了法律见的程度。

本地生活服务方面,两者目前均不算领先,中国市场主要是美团,美国市场诸如Grubhub,ubereat等更受消费者欢迎。相对于网络购物和云计算,这些新业务只能算是两者的锦上添花。

娱乐媒体业务也是如此,显然这个市场上更专注的公司,表现要更好一些,比如爱奇艺或者netflix。

两者都是伟大的公司,想来它们的后续发展一定非常有趣。

]]>
亚马逊:4Q19营收同比增长21%,Prime会员达到1.5亿人 //www.otias-ub.com/archives/1010866.html Sat, 22 Feb 2020 09:08:29 +0000 //www.otias-ub.com/?p=1010866 根据亚马逊4Q19的财报,4季度净营收为874亿美元,同比增长21%。公司Prime会员数达到1.5亿人,亚马逊上次更新Prime用户信息是在2018年4月,当时Prime用户数量超过1亿。会员的配送速度更快,美国用户免费一日和当日达的的货物配送量是去年的四倍。2000个美国城市和城镇的会员开业享受到亚马逊fresh和whole foods market2小时的生鲜百货配送。更快的配送速度推动了亚马逊销售的增长。

全年营收为2805亿美元,同比增长20%,北美销售收入为1708亿美元,占61%,国际市场销售收入为747亿美元,占27%,AWS销售收入为350亿美元,占12%。

公司运营利润为38.8亿美元,同比增长2%。

全年运营利润为145亿美元,同比增长17%。

净营收增长8%至32.68亿美元。

北美市场增长强劲,4季度营收为53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运营利润下降16%至19亿美元。

国际市场营收为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4%,运营亏损6.17亿美元。国际市场仍然属于亚马逊战略性亏损阶段。

AWS同比增长34%至99.54亿美元,运营利润为25.96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分业务方面,亚马逊在线商店营收增长15%,第三方卖家销售服务收入增长30%,订阅服务增长32%,备受关注的AWS服务增长34%,相对低于市场的预期,云计算的竞争也变得日渐激烈。

]]>
Shopify:3Q19财报解读 亏损持续扩大,和亚马逊的蜜月期要结束了? //www.otias-ub.com/archives/958976.html Wed, 30 Oct 2019 06:17:07 +0000 //www.otias-ub.com/?p=958976 Shopify这次的财报表现一般,营收虽然增长,但是亏损问题依然较为严重。目前来看亏损可能不会威胁到日常运营,但这也成为了其市值过高的”证据”之一。Shopify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范围,但想要顺利盈利却并不容易。

Shopify于10月29日发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表明,其营收为3.906亿美元,同比上涨45%,净亏损为3570万美元,同比扩大。从财务数据上看,Shopify表现一般,受财报发布影响,其股价在周二收跌3.82%。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Shopify从一家工具企业成长为内容平台公司。通过技术研发和流量扶持,成功拓展护城河完善了自身的生态系统,这也使得其股价翻倍增长。但其中也引发了研发成本高涨的问题,使得其多年来难以盈利。另外在与亚马逊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他们的核心模式并不完全相同,但来自亚马逊的竞争压力依旧不小。

为此,Shopify一方面加速布局B2B市场,另一方面准备进入中国市场。期间也会造成诸多问题,但总的来说,这为其增加了较大的增长潜力。长期来看,这是值得的,毕竟Shopify与亚马逊实力差距较大,存在较大的风险。美股研究社将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

营收和交易量同比上涨,亏损状态仍将继续

从营收上看,Shopify2019年第三季度营收为3.906亿美元,同比上涨45%。Shopify近年来营收一直保持上涨趋势,2019年第一季度营收达3.2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5%,第二季度营收为3.62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增长48%。Shopify作为商家搭建线上商店的重要工具之一,随着电商业务的发展不断发展,未来依然有较大的营收增长潜力。

从营收结构上看,营收可以分为两大块。一个是解决方案,包括订阅解决方案和商户解决方案,其中订阅解决方案收入增长37%,至1.656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是由于Shopify平台的新商户数量增多。商户解决方案收入增长50%,至2.25亿美元,主要是受商品交易总量的增长、融资服务Shopify Capital 和Shopify Shipping的增长推动。

另一块收入是月度经常性收入(MRR),为3790万美元,同比增长34%。除此之外还有Shopify PluS等其他收入。但我们看到Shopify的主要营收依然是解决方案,这与他的根本业务有关,作为一家SaaS服务公司,解决方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他的主要营收。

从盈利上看。Shopify2019年第三季度净亏损3570万美元。对比2018年第三季度的3140万美元亏损同比扩大。Shopify自从成立以来几乎一直保持亏损状态,期间虽然有过短暂盈利但难以继续。因此我们可以预测Shopify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依然会保持亏损状况。毕竟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加剧,Shopify的成本将会提升。

关于第四季度的财务预测,Shopify管理层上调了全年的预期。目前预计全年收入在15.45亿美元至15.55亿美元之间。shopify还预测第四季度的营收预估为4.72亿至4.82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4.706亿美元。

综上所述,Shopify这次的财报表现一般,营收虽然增长,但是亏损问题依然较为严重。目前来看亏损可能不会威胁到日常运营,但这也成为了其市值过高的”证据”之一。Shopify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范围,但想要顺利盈利却并不容易。

Shopify不断完善平台生态,核心模式与亚马逊并不相同

Shopify营收的增长与其不断完善生态系统是分不开的,在技术上的进步和流量上的合作成为了他进步的关键。另外,我们看到亚马逊虽然是Shopify最大的竞争对手,但是两者的核心模式并不完全相同。

(1)技术和流量成Shopify最大护城河,研发成本上涨影响盈利

Shopify正在不断完善自己的生态系统,这或许将成为他最大的护城河。Shopify的生态主要分为两块,一个是技术,通过为商家提供更多技术服务来扩展边际。目前拥有可以提供SaaS服务的Shopify APP Store、工具Shopify,以及Shopify Shipping(物流服务)、Shopify Capital(金融服务)、Shopify PaymentS(支付服务)等增值服务。

但技术的进步也使得研发成本上涨。纵观近五年的研发支出,我们看到其研发支出高速增长,历年财报显示,2014年研发成本为2591万美元,2015年为3972万美元,2016年为7433万美元,2017年为1.36亿美元,2018年为2.31亿美元。研发成本增长近9倍,研发费用已经成为了其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生态是流量,Shopify为了帮助商户销售,与众多大企业达成合作。目前已经与Google、Amazon、Facebook、Ebay、InStagram等高流量阵地达成合作,商家能够串接任何Shopify合作的平台,直接在外部平台页面实现一键式跳转。

流量高涨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GMV增长。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流量逐渐”枯竭”,价格也越来越贵。再加上InStagram等平台自身开始涉足电商业务,这或许将在未来影响GMV的增长。

财报显示,成本上涨已经成为了其亏损的主要原因。2019年第三季度运营费用同比增长39%,从上年同期的1.81亿美元增至2.52亿美元。对比运营费用和营收,我们发现其已经占据了营收的64.5%。

不过,电商解决方案提供商Bold Commerce联合创始人Jay MyerS表示:”建立一个类似Shopify的电商平台并不难,真正难的是复制其合作伙伴生态系统及其驱动的价值,这是他们的’护城河’。他们的竞争优势并非在于软件而是其所建立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

(2)亚马逊加速电商业务拓展,两者核心模式并不相同

随着Shopify平台生态不断完善,他与各大电商之间的竞争也在加剧。目前Shopify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亚马逊和eBay,在Shopify研发技术,增加流量之时。亚马逊也在积攒实力,根据 MWPVL International 的数据,截至 9 月份,亚马逊在全球拥有 971 家活跃的设施。其中 426 家在美国。今年还为prime会员推出了一天快递服务。

但我们仔细观察Shopify和亚马逊的商业模式后发现两者的核心商业模式并不相同。简单来说,在亚马逊平台上购买商家产品的用户属于亚马逊,而非商家。而在Shopify购买商品的用户属于商家而非Shopify,商家离开亚马逊以后很可能没有流量,而离开Shopify以后依然有流量。从这点来看,亚马逊的优势更大。

Shopify加速收购布局B2B,中国市场或成其突围方向

尽管与亚马逊核心模式不尽相同,但两者业务依然成竞争态势。前不久更是有消息传出,微软将推出自己的电商平台,争夺Shopify的市场。为此Shopify一方面加速布局B2B市场,另一方面进入中国。这两项业务或许将成为Shopify以后的重点项目。

(1)Shopify疯狂收购B端企业,现金流或受影响

近来,Shopify正在加速布局B2B,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收购。今年5月,Shopify收购了握手公司(HandShake),这是一家从事批发B2B采购的公司,9月10日,Shopify宣布计划以4.5亿美元收购机器人执行公司6 River SyStemS,此次收购可能是Shopify投资10亿美元加强其美国履行网络计划的一部分。

这次收购或许将会扩大他以后在B2B市场的表现。Shopify预计到2020年,6 River SyStemS将创造3000万美元的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收购行为将在短期内影响他的财务表现,一方面这些收购并不会实质性的增加营收,反而会影响他的现金流,Shopify预计2019年收购6 River SyStemS的额外支出将达到2500万美元。

(2)Shopify或进入中国市场,出海企业成发展项目

中国市场或将成为Shopify的突围方向。今年4月份,Shopify还与金融科技企业PingPong达成合作协议,专门为中国区商户提供定制化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但想要在中国市场上取得突破并不容易。一方面在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的强势围剿下,国外电商平台很难进入,亚马逊的败退就是证明。另一方面国内也有诸多类似Shopify的SaaS服务企业,例如宝尊,有赞等等。

因此Shopify的目标方向可能是国内企业出海,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出海发展。Shopify成为了企业出海的首选之一。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9年上半年,中国出海企业的融资规模,有近半数分布在5000万以下,其中1000-5000万元占比为26%,1000万元以下占比21%。而Shopify与中小商家的合作经验更加丰富,这或许将会进一步增加Shopify的营收规模。

综上所述,Shopify这次的财报表现一般,营收增长,但亏损继续。目前Shopify凭借自身生态上面的优势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护城河,这也将成为他营收增长的保障,但我们看到他与亚马逊的核心模式并不一致,商家的粘度不高,这成为了潜在的风险。因此,Shopify一边发展B2B业务,一边进军中国市场。但期间也存在较大的风险,美股研究社将持续关注他的后续发展。

本文来源:美股研究社(公众号:meigushe)

]]>
亚马逊:2Q19净销售额达到634亿美元,同比增长20% //www.otias-ub.com/archives/912503.html Sat, 27 Jul 2019 02:02:09 +0000 //www.otias-ub.com/?p=912503 根据亚马逊2019年2季度的财报,其净销售额为634.04亿美元,较2018年同期的528.86亿美元增长19.9%。其中,净产品销售额约为358.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1.8.64亿美元增长了12.5%。净服务销售额为275.48亿美元,主要来自亚马逊平台、亚马逊AWS云服务和其他较小收入来源,较去年同期的210.22亿美元增长31.0%。

北美净销售额为386.53亿美元,较2018年Q2的321.69亿美元增长20.2%,市场份额约占61%。

国际净销售额为163.7亿美元,较2018年的146.12亿美元增长12%,在Q2的销售额中约占39%。国际市场运营利润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2季度亚马逊AWS云服务收入为83.8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61.05亿美元增长37.3%。运营利润为21.21亿美元,同比增长29%。

按产品和服务划分收入方面:

亚马逊第二季度来自于在线商店的净销售额为310.5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71.65亿美元增长14%。

亚马逊第二季度来自于实体店的净销售额为43.30亿美元,与上年同期43.12亿美元相比基本持平。

亚马逊第二季度来自于第三方卖家服务的净销售额为119.6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97.02亿美元增长23%。

亚马逊第二季度来自于订阅服务的净销售额为46.7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34.08亿美元增长37%。

亚马逊第二季度来自于亚马逊网络服务的净销售额为83.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1.05亿美元增长37%。

亚马逊第二季度来自于其他业务的净销售额为30.0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的21.94亿美元增长37%。

其他财务信息:

运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

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亚马逊的运营现金流为36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5%;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亚马逊的运营现金流为218亿美元。

在截至2019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亚马逊的自由现金流为250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亚马逊的自由现金流为104亿美元。

在扣除本金还款以后,亚马逊过去12个月时间里的自由现金流为161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亚马逊扣除前述项目以后的自由现金流为41亿美元。

在扣除本金还款以及根据资本租约所获资产以后,亚马逊过去12个月时间里的自由现金流为130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在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12个月时间里,亚马逊扣除前述项目以后的自由现金流为5.46亿美元。

运营开支:

亚马逊第二季度总运营开支为603.2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499.03亿美元。其中:

  • 营收成本为363.37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06.32亿美元;
  • 履约开支为92.7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9.32亿美元;
  • 营销开支为42.9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9.01亿美元;
  • 技术与内容开支为90.6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72.47亿美元;
  • 总务与管理开支为12.70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1.11亿美元。
  • 其他运营支出为8600万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8000万美元。
]]>
Searchmetrics:2018年谷歌购物搜索分析报告 //www.otias-ub.com/archives/812819.html Thu, 27 Dec 2018 16:59:05 +0000 //www.otias-ub.com/?p=812819 Searchmetrics发布了新报告“2018年谷歌购物搜索分析报告”,分析了英国、德国和法国的谷歌购物搜索(Google Shopping),了解购物广告的竞争程度。现在,68%的购物广告来自谷歌本身,外部比较购物服务(CSS)占32%。

谷歌购物中的竞争更多

earchmetrics对英国、德国和法国的PC搜索结果进行了分析。2018年初,谷歌购物广告向外部CSS开放,因此Searchmetrics对竞争格局进行了首次调查。分析发现谷歌购物广告中竞争更加激烈。

更多竞争=良好的竞争?

通过调查三个国家最活跃CSS发现,很多不是“经典”价格和/或产品比较网站。许多在线营销机构作为CSS合作伙伴获得了谷歌的认证,并代表商家参与谷歌购物广告的竞拍流程。

英国

2018年初,只有0.4%的购物广告是由CSS贡献的。 现在,32%的PLA来CSS。在线营销机构periscopix.co.uk占20%的外部CSS广告,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竞争对手。英国的顶级CSS最具有多样性,前十大CSS中有6个是新的。

德国

年初只有1%的谷歌购物广告来自CSS,现在已经占33%。Shopping24是德国最大的CSS,占CSS购物广告的27%,其是Otto Group的一部分,会将用户引导至零售巨头Otto的网站。前十名顶级CSS中只有两家“传统”产品或价格比较网站。

法国

目前,CSS占31%的谷歌购物广告。CSS代理机构productcaster.com是法国最可见的CSS,占29%的外部CSS广告。在法国,一些传统价格比较网站仍然很活跃,包括kelkoo.fr,shopping.com和twenga.fr都出现在顶级CSS榜单上。

PDF版本将分享到199IT交流群,支持我们发展可加入!

]]>
CNBC:3/4的美国消费者在亚马逊购买假日商品 //www.otias-ub.com/archives/675601.html Mon, 22 Jan 2018 16:46:48 +0000 //www.otias-ub.com/?p=675601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CNBC的一项调查,亚马逊现在完全支配美国在线零售业。

        通过对800名美国人的调查显示,3/4的消费者(76%)表示他们将在亚马逊上购买大部分假日购物商品。

        沃尔玛排在第二位,只有8%的消费者在其网站进行假日采购,而百货商店(6%)和连锁店(4%)则更落后。

        此外,2/3的美国在线购物消费者在亚马逊上搜索商品(65%)。

        亚马逊不仅在电子商务方面拔得头筹,而且打破了“转化”模式。

        根据CNBC的数据,整体在线转化率平均在3%左右,但57%的亚马逊用户在搜索后会转化为购买行为。

        其中一个解释是,43%的消费者认为免费送货对网络购物是最重要的,而这正是亚马逊Prime会员计划的回报。

        能够比较价格(26%)和丰富的产品信息(18%)也是激励网络购物消费者转化的因素。

        总的来说,45%的受访者表示大部分假日采购在网上进行,这是2007年(22%)的两倍。

        199IT.com原创编译自:CNBC 非授权请勿转载

]]>
eMarketer:2017年中国跨境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1106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582629.html Mon, 24 Apr 2017 16:45:45 +0000 //www.otias-ub.com/?p=582629         199IT原创编译

        中国和美国消费者在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时,都喜欢使用亚马逊或eBay这样的国际购物平台。但是,中国消费者在跨境购物方面表现的更轻松。

        2016年10月PayPal和Ipsos的调查显示,约3/4的中国和美国跨境网络购物消费者表示更喜欢在全球性平台网购。约60%的中国消费者更关系价格,而不在乎产地;这么表示的美国消费者约占50%。和美国消费者相比,中国消费者在海外购物流程和信任方面的担忧更小。部分原因是,中国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频发,消费者对国内食品供应缺乏信心。

        这导致一部分中国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其他国家的商品,特别是婴儿食品。

        eMarketer预计,2017年中国跨境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将增长29.1%,达到1106.8亿美元。

        很多中国消费者有意识地在网上购买境外商品,只有35%的中国消费者表示有时不知道是在购买外国商品;而这么表示的美国消费者占55%。

        199IT.com原创编译自:Pureprofil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Slice:亚马逊占2016年假日购物季单周网络销售额的46% //www.otias-ub.com/archives/551589.html Wed, 04 Jan 2017 16:43:06 +0000 //www.otias-ub.com/?p=551589 199IT原创编译

Slice Intelligence最新的假日购物数据显示,亚马逊占圣诞节前一周美国网络销售额的46%(12月11日-12月17日)。亚马逊主宰整个假日购物季,份额增长3个百分点。Best Buy排在第二位,其次是沃尔玛和苹果。

这个假日购物季,快递速度提升很多。平均每个包裹都能在3天内送达,而2015年则需要5天。此前的一周快递速度更高,平均包裹到达时间只有2.5天,比去年的5.5天快更多。

苹果平均每个订单的价格最高,平均每单350美元,比Best Buy平均订单价格多166美元,比网购平均订单规模多283美元。大部分消费者平均订单价格是69美元,和亚马逊平均订单价格(67美元)持平。

电子产品也是这一周网络购物收入的最大动力,占网购收入的21%。服装排在第二位,占17%.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lice Intelligenc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Slice Intelligence:感恩节当天电子产品占网购销售额的40% //www.otias-ub.com/archives/545527.html Mon, 12 Dec 2016 16:30:55 +0000 //www.otias-ub.com/?p=545527 199IT原创编译

Slice Intelligence最新的数据显示,黑色星期五之后的一周是人们假日购物季网络购物的高潮,占亚马逊假日销售额的38%。

amaz

电子产品引领购物季销售

电子产品是假日购物季最热门的商品,占网络购物销售额1/4,尤其是在感恩节,销售额占比达到40%。

ele

家电和宠物用品增长最快

虽然电子产品占网络购物收入的份额最大,但是家电则是增长最快的,销售额和去年同期比增长56%。宠物用品增长也很快,销售额和去年比增长超过50%。

app

199IT.com原创编译自:Slice Intelligence 非授权请勿转载

]]>
WebpageFX :美国本土富裕区用iPhone收入低用三星 //www.otias-ub.com/archives/521298.html Wed, 28 Sep 2016 10:15:02 +0000 //www.otias-ub.com/?p=521298 不久前的苹果秋季发布会上,库克公布了 iPhone 销量超过 10 亿的里程碑,可谓从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不过,根据最近 IDC 发布的统计报告了解,iPhone 全球范围内的智能手机市场份额仅占约 15.3%,而三星为 24.5%。不得不承认的事实在于,若涉及到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早几年开始 iPhone 市场便已经落后于三星的手机了。

当然了,iPhone 也不是没有领先的地方。日前,互联网营销公司 WebpageFX 公布了一份自家的调查报告,报告不仅表示美国移动互联网用户 iPhone 占比高达 47%,超过三星,而且还证明了收入较高的地区 iPhone 用户最多。

iPhone 与三星 Galaxy 市场份额

WebpageFX 的报告主要是从超过 1500 个 Google Analytics 配置中的网络流量获取,声称能够深度挖掘到服务供应商和移动设备的市场份额,因为目前他们已经编制了超过 3000 万访问检测网站的移动设备用户。

经过该机构的深度分析,他们发现在这超过 3000 万的移动设备用户中,苹果 iPhone 和三星 Galaxy 设备占据了近三分之二。更重要的是,iPhone 获得了最大的一块市场,而且不只是今年到目前为止,过去两年亦是如此。

在 WebpageFX 的数据中,三星 Galaxy 系列智能手机是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2016 年的市场份额略低于 20%,包括在此之前过去两年也是同样的情况。如下图,2014 至 2016 年的市场份额分布图:

6def578a2a58c61_png_600x600

2016 年美国本土的 iPhone 市场份额 

当然了,上述数据不代表全美国每一个区域的数据,其实每一个区反应的情况略有不同。下面这个图,显示了美国本土每一个区的市场份额情况:

ada16fe0f7f65b9_png_600x600

数据表明,在美国超过 11 个州的市场占有率均超过了 50%。其中,密西西比州的 iPhone 市场份额最高,高达 56.75%。罗得岛州和伊利诺伊州紧跟其后,分别占有 55.79% 和 54.27% 的市场份额。新墨西哥州的情况相对糟糕一些,iPhone 占有率刚超过三成,具体为 36.86%。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三星的 Galaxy 智能手机占有率平均只有 19.46%,威斯康辛州市场份额最高达到 24.81%,排名第二的是佛蒙特州,市场份额 9.54%。

iPhone 市场份额的相关性

有关这个信息具体如下面这个图表,每一个点代表了不同状态基础上的市场份额数据。其结果很明显,iPhone 越多的地方三星 Galaxy 就越少,这一点也不令人感到惊讶。

cbdcd73b102efb6_png_600x600

三星 Galaxy 少而 iPhone 多是因为什么呢?WebpageFX 更进一步研究称,每个州的设备使用情况,与家庭平均收入有着密切的关系。iPhone 占有率高大多是收入较高的州,而三星 Galaxy 则在收入较低的州份额更高,这是从 2015 年每个州平均收入的普查数据获得的最直接论证。更直接的说,较穷的州往往使用三星,较富裕收入较高的州使用 iPhone。下图说明了 iPhone 市场份额与收入状态之间的正相关系:

73a78eadbaec786_png_600x600

相对于三星 Galaxy 智能手机则是完全相反的情况,收入较高的州很少使用三星 Galaxy 智能手机,如下图:

231b139994e9595_png_600x600

来源:威锋网

]]>
eMarketer:调查显示22%的女性在假期购物之前会查找优惠信息 //www.otias-ub.com/archives/414148.html Sun, 06 Dec 2015 13:49:49 +0000 //www.otias-ub.com/?p=414148 美国客户在假期购物时会经常查看各种交易。女性客户,尤其是千禧年女性,跟其他人群相比,会高频率查看各种商品的交易情况和促销信息。

有调查发现,22%的女性互联网用户在假期购物之前会频繁在网上查找各大商品的优惠活动。将近三分之一的女性表示她们每次在购物之前都会花大部分时间用来查找商品信息。

185136988

然而调查显示,男性用户在这一点上所花费时间和频率都大大低于女性。事实上,只有14%的男性表示他们在购物之前会查看商品交易和促销情况,26%的受访男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花时间去查看。

在美国的网络消费者之间,消费之前查找商品交易情况和促销信息的频率也受年龄影响。在回答大多数情况下会查找信息情况的受访者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年龄在18到24岁之间,而每次购物之前都会查找相关信息的受访者中,有27%的人年龄在35岁左右。由此可见,年龄偏大的消费者购物之前查找商品交易和折扣信息的频率要低于年轻者。

185957741

另外,根据2015年G/O Digital10月份的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假期消费者查找商品信息最常用的渠道是搜索引擎。超过三分之二的美国网上消费者表示在假期沟渠期间,搜索引擎是他们进行查找商品信息查询优先考虑的工具。13%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直接在商业网站进行搜索,11%的人会去类似Groupon 和LivingSocial优惠券网站。

]]>
Adobe:2015年感恩节美国网购支出17亿美元 同比增22% //www.otias-ub.com/archives/411045.html Sat, 28 Nov 2015 12:56:56 +0000 //www.otias-ub.com/?p=411045 感恩节美国网购支出17亿美元 同比增22%

2015年11月28日消息,据外电报道,在许多美国人感恩节享受美味火鸡的同时,也有一部分美国人忙于在网上购物。Adobe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感恩节午夜时分至下午5点,美国人网购支出已超过10亿美元。Adobe预计,美国人在感恩节当天的网购支出将超过1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

Adobe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感恩节美国人使用移动设备购物的比例已大幅增长,占到了网购支出交易总额的26%。其中,智能手机占据15%的比例,平板电脑占据了11%。

市场调研公司Forrester分析师苏查莱特·穆尔普鲁-考达利(Sucharita Mulpuru-Kodali)表示,“在感恩节和黑色星期五等主要假日,移动购物正变得越来越流行,因为手机让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访问电商推出的闪购交易。消费者继续认为,相对于传统实体店,网络购物是更便捷、选择性更多、且更实惠的方式。”

最终亚马逊和eBay平台第三方零售商销售数据的ChannelAdvisor认为,感恩节当天美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事实上要超过Adobe的统计数据。ChannelAdvisor预计,在感恩节当天,美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同比增长了43.4%。2014年同期,美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仅增长了20.1%。

根据ChannelAdvisor提供的数据,亚马逊感恩节当天交易总额同比增长了28.9%;eBay虽然仅增长7%,但仍高于正常增幅。

美国知名财经频道CNBC节目主持人吉姆·克莱默(Jim Cramer)表示,“今年的购物季将成为亚马逊的购物季。”克莱默说,因为亚马逊强大的业务模式,相对于传统零售商他更青睐亚马逊。

Adobe在报告中还指出,对于那些等待“网购星期一”的消费者,目前最好还是提前购物,因为一些产品早已断货。(

]]>
ARG:调查显示超过3/4消费者都希望假日购物季拿到60%折扣才出手购买 //www.otias-ub.com/archives/410089.html Wed, 25 Nov 2015 08:59:21 +0000 //www.otias-ub.com/?p=410089 1506181349152483--ss1

大多数计划节日购物的民众或许都查遍了各商家的最佳优惠办法,但要在今年购物季中寻到真正的优惠商品,似乎更加困难。多重折扣和不断变动的网上价格,已让消费者对商品的真正价格茫然不知所措。

过去仅在假日购物季才见得着的大幅度折扣优惠,现在常年司空见惯。美国民众在经济衰退过后6年的今天依然精打细算。为了吸引顾客上门,零售商不断推出折扣活动。而民众也变得没折扣优惠的情况下不愿意花钱购物。美国研究小组(America’s Research Group)发现,超过四分之三的消费者都希望拿到60%折扣才出手购买。

今年的黑色星期五,折扣优惠更是五花八门。因为整个秋季零业销售疲软,商店货架堆满了商品,将迫使零售商不得不再额外推出促销活动,以消化过剩的存货。据研究机构DynamicAction分析50亿美元消费者交易中发现,自9月以来零售业者全价商品销售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21%。

商品的定价系统复杂化,无形中屏蔽了商品价格的透明度,使消费者很难在各大连锁商场之间比价。这将对零售业者较有利。

据《华尔街日报》报导,零售商品的价格已经变成浮动的。调研机构Market Track统计,自11月1日至19日期间,亚马逊(Amazon)热卖的180种商品价格变更了666次。相似商品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波动增加51%。在沃尔玛(Wal-Mart)同期销售的类似商品,价格变动631次,百思买(BestBuy)价格变动263次。

Market Track预计整个假日价格波动会更加频繁。该机购市场营销副总裁Traci Gregorski认为,目前还未到价格波动的顶峰。

该报导称,零售商还会使用多重折扣的促销办法。如原价100美元的商品打了8折(便宜20%)后、再打75折(便宜25%)的促销策略。此时人们往往会多买,并认为比原价便宜45%。其实第二个折扣是基于打过8折的价钱计算,所以商品最后的折扣价比原价便宜40%。

]]>
eMarketer:2015年中国零售移动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3339.9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371154.html Sun, 16 Aug 2015 16:42:04 +0000 //www.otias-ub.com/?p=371154         199IT原创编译

        根据eMarketer对全球零售销售额的最新预测,2015年中国来自平板、智能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的零售销售额将达到3339.9亿美元,年增幅85.1%,占中国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的49.7%。

192088

        预计中国零售移动电子商务销售额是美国的4.5倍,预计今年美国零售移动电子商务将增长32.2%。美国零售移动电子商务销售额占零售电子商务销售总额的22.0%,零售销售总额的1.6%。相比之下,中国7.9%的零售销售额来自移动平台。

        数据显示中国零售市场比美国更网络化,更向移动平台发展。这显示了中国移动平台的力量和美国PC平台的力量。

190741

        eMarketer 预测总监Monica Peart表示“大部分中国网民现在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占87.4%;相比之下美国使用手机访问互联网的网民占74.6%。移动网民数量众多推动了中国零售电子商务活动向移动平台发展,这一点在美国还没看到,美国PC仍然主宰消费活动。”

        eMarketer预测今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将达到16720亿美元,占零售销售额的7.3%,到2019年全球零售电子商务销售额将占12.4%。

        199IT.com原创编译自:eMarketer 非授权请勿转载

]]>
eMarketer:智能手机是店内购物伙伴 //www.otias-ub.com/archives/219396.html Sun, 04 Jan 2015 17:06:54 +0000 //www.otias-ub.com/?p=219396 绝大多数顾客在实体店使用智能手机

如今在商店内购物时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常态。Thrive Analytics以及Local Search Association于2014年1月调查发现,调查的各年龄层中大部分美国智能手机用户在实体店购物时至少间或使用手机——而对此没有心理负担。

untitled

 

不出意料,使用程度最高的是最年轻的受访者,18到29岁,几乎所有人都表示他们在实体店购物时会拿出智能手机。不过,甚至54岁以上的人群之中约十分之七亦大行此道。

智能手机同样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定。调查中,近三分之二X世代和Y世代的人表示他们曾经基于他们在智能手机上找到的信息而决定不在实体店内购买。

untitled

 

婴儿潮一代和老年人更倾向于维持原计划,44到53岁的人之中只有45%以及54岁以上的人之中仅37%表示他们曾在智能手机上找到相关商品的信息之后放弃在实体店购买。

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实体店使用智能手机来比较价格,而Thrive Analytics/Local Search Association的调查指出,展厅现象(showrooming)是他们比完价格之后改变购买决定的首要原因。所有年龄段的顾客中约五分之二曾在网上找到更好的价格之后决定不在实体店购买。

Accenture在2013年11月调查发现,美国数字消费者的展厅行为程度高,72%表示他们曾在逛实体店之后进行网购。

 

Via: 199it翻译自eMarketer

]]>
福布斯:2014美国购物季五大零售预测 //www.otias-ub.com/archives/291901.html Fri, 14 Nov 2014 03:35:41 +0000 //www.otias-ub.com/?p=291901 1129_black-friday-shopping1_650x4551

真是振奋人心:消费者将大把花钱!零售商将更卖力地宣传!这个年末的假日购物季移动商务将呈现指数级增长!

本季度,激动人心的冬季销售马拉松就要开始了——这是零售商们一年中最重大的一段时光。

这可是不成则败的关键时期,一些表现好的商家可完成年销售额的25%,届时将出现大批千篇一律的无聊新闻,没完没了地报道购物狂潮,声称透过假日季的销售情况看到了一些零售趋势(这些趋势实则早已有之),就好像有什么独到的新发现一样。

但是,每个假日季、每个销售预测以及每个似是而非的表象都的确值得我们注意。

到目前为止,有以下五个趋势值得关注。

1.亚马逊要小心:这个假日季,低价不再是吸引更多消费者网购的主要原因。

这个假日季,将有更多消费者选择网购。西蒙顾和管理咨询公司(Simon-Kucher)所做的一项假日消费者研究发现,网上购物将激增15%,而埃森哲公司(Accenture)所做的假日购物调查显示,51%的受访者计划将五成甚或更多的假日购买预算用于网购。

而今年与以往的区别在于,低价不再是促使消费者做出网购决定的主要因素。方便、包邮以及避开实体店里的拥挤人群才是今年消费者选择电子商务时首先考虑的三大因素。西蒙顾和的研究发现,这与2012年的假日季相比出现了一个显著转变,那时“低价”才是受访消费者口中促使他们在网上购买各种商品的头号因素。

习惯于网上购物的消费者越多,“价格所起到的决定作用就越小。”苏珊·李(Susan Lee)在一份新闻稿中说道,她负责西蒙顾和在北美的消费品和零售行业咨询业务。

亚马逊可要注意了。这家零售巨头由于致力于发展低价优势而素有“网上沃尔玛”之称,现在则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存在的意义,因为获取便宜商品越来越不是消费者网上购物的目的。

2.尽管塔吉特和家得宝曾爆出重大安全漏洞,但大多数消费者仍不惧一试

2013年假日购物季期间,美国零售巨头塔吉特(Target)发生数据泄露事件,4,000万消费者的信用卡和借记卡信息被盗。随后家得宝(Home Depot)也爆出了同样问题,而且这一次规模更大。不过,据德勤公司(Deloitte)的《年度假日调查》(Annual Holiday survey)显示,今年假日季,“消费者似乎没有被这些数据泄露的报道吓得止步不前。虽然在线上和线下购物时存在个人数据安全方面的顾虑,但56%的受访消费者表示,今年仍将继续光顾那些发生过数据泄露事件的零售商。”

3.消费者更愿意选择本地商店而非大型连锁店

据德勤的调查显示,今年,超过三分之二(68%)的消费者打算在本地采购。消费者称,支持本地经济是他们做此选择的首要原因,而能找到独一无二的礼物则是排名第二的考虑因素。

这表明消费文化中已经开始浮现一些深远转变。其中一个是,随着互联网带来了无限的消费选择,消费者越来越喜欢有特色的商品。与此同时,无论是购买可持续性产品还是支持本地企业或本地农场,良知消费意识已经从边缘现象发展为主流文化,本地饮食运动(locavore)的兴起就是佐证。

以全食超市(Whole Foods)的新广告宣传活动“由价值观决定”(Values Matter)为例。据Slate网站称,该超市在YouTube网站上推出了22条视频广告,承诺提供可持续性商品以及本地产品。据估算,全食超市的这次宣传活动耗资约1,500万美元。

4.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回归

近年来,由于产品创新匮乏以及新技术的缺位,消费性电子产品一直处于低迷状态。但可穿戴技术的兴起以及最近发布的iPhone 6手机(这是苹果公司有史以来最成功的一次产品发布)预示着这一类别的消费即将复苏。

因此,电子类产品将有望成为今年最受欢迎的馈赠礼物。据埃森哲的假日调查显示,52%的受访消费者打算购买该类别产品——这与去年形成了极大对比,当时该调查发现只有27%的消费者表示有购买消费性电子产品的打算。

其实,13%的受访者打算购买如健身腕带等可穿戴产品;24%的人打算购买电视机或蓝光播放机等家电产品;14%的人打算购买智能手机;另有13%的人将购买平板电脑。

5.预测:苹果将继续引领移动消费

今年假日季期间,来自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移动消费预计将出现激增——占到网上销售总额的24.4%,同比增长9.5%。尽管这没有丝毫令人惊讶之处,但据IBM公司旗下数字分析基准机构(Digital Analytics Benchmark)称,其中有多少消费是在苹果设备上进行的可能未必为人所知。据IBM公司称:“iOS设备产生的网络流量预计将两倍于安卓(Android)设备,有鉴于此,苹果将有望继续在移动消费体验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销售额预计将会翻三番。”

作者 Babara Thou 译 徐笑音 校 陈岳林

转自 福布斯中文网

]]>
ComScore:2014年美国人使用移动应用进行娱乐的比例达50% //www.otias-ub.com/archives/278920.html Sat, 11 Oct 2014 01:57:14 +0000 //www.otias-ub.com/?p=278920 手机迅速成为媒体消费的主要平台。但是,虽然广告商尝试解决如何最好地利用移动广告来有效到达他们的目标人群,但在为移动广告活动分配预算时候仍有一些犹豫。没有消费者在手机环境中如何支配他们的时间的语境,广告商制定计划和执行活动的最佳战略时,就处在黑暗中。

ComScore发布了美国手机App报告,这个报告突出了目前美国人使用手机的许多途径。了解了谁、什么、何时、何地以及为什么使用手机APP活动,能帮助揭示出一些关于这一正在增长的媒介的新的观点,可以让广告商对他们的活动更加精明。

谁花在手机APP上的时间最多?千禧一代

千禧一代(18-34岁)是广告商的重点目标人群,在数字媒体使用者中,他们也高于平均值。因此虽然所有年龄段都使用手机APP,但毫不奇怪18-34岁年龄段的人要远远高于平均值。特别地,25-34岁是最多使用手机APP的用户,平均每月使用手机APP的时间将近75小时。紧随其后的是18-24岁年龄段的人,每月使用时间超过73小时。相反,35-54岁年龄段的人每月花费在手机APP上的时间为64小时,而超过55岁的人使用时间只有50个小时。

总体来说最常使用的APP是什么?由大型媒体品牌创造的APP

排行在前列的APP被一些最大的数字媒体品牌占据着,如Facebook, Google, Apple, Yahoo, Amazon 和 eBay。这些品牌占据了最常使用的APP排行榜前10位中的9个,前25位中的16个,以及前50位中的24个。

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Facebook在观众量和使用时间份额上都位居APP首位,Pandora电台位居第二位。这些类型的APP,让人们可以在方便的时候很容易进入或者退出它们,允许人们执行多重任务,并在全天使用。不管是在排队还是在去上班的路上,等等。

人们把时间花费在手机的什么地方上?在APP上(尤其是他们喜欢的APP上)

在过去的一年美国整体使用数字媒体时间增长了24%,这主要受手机内容消费的快速增长推动。出人意料的是,台式机目前只占数字媒体参与的40%,而手机占到了60%的绝大多数。更值得注意的是,全部数字媒体参与的52%,和手机上大约每八分钟中有七分钟,是由手机APP使用驱动的。

Media+Consumption+Activity+Mobile+Devices

不仅手机的大多数时间花在APP上,几乎全部APP消费的一半是花在单个用户的单一的最常使用的APP上。并且花费在APP上大多数时间是增加传统网页使用——也就是说即使更多的人将时间花在APP上,但是对广告商来说,用更短的时间快速抓住消费者各自的注意力更为关键。

人们什么时候使用APP?每一天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消费者的私人助理,陪着他们到处旅行,帮助他们需要的任何事情。绝大多数消费者几乎每天在他们智能手机和平板上使用APP,如果没有他们的移动设备,美国人将会生活的很困难。

事实上,超过一半的智能手机用户(57%)每个月的每天访问APP,而几乎80%的智能手机用户一个月至少有26天访问APP。

2

为什么人们将时间花在APP上?为了交流和娱乐

在各个年龄段中,人们花费在APP的时间最多的是以休闲为导向的内容类型中,如社交媒体、娱乐和短讯。特别是,社交网络、游戏和电台,占据了总体花费在手机APP上将近一半的时间。

越年轻的年龄段,约集中在以休闲为导向的活动。相反,较大年龄段的人将时间更多分配在功能性APP上,如邮件和地图类,除此自外是游戏类型。

3

总体来说,越多的了解目标受众和受众的行为,为广告商提供机会来进行成功的数字化广告活动,并到达人们花费他们时间的地方。

]]>
Adobe:2014年Q2搜索广告报告显示美国搜索广告支出上升9% 谷歌每点击成本上升4% //www.otias-ub.com/archives/256741.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56741.html#comments Tue, 29 Jul 2014 01:40:12 +0000 //www.otias-ub.com/?p=256741 1

在谷歌发布季度盈余公告前,Adobe发布最新的搜索广告数据报告。该公司基于自己的云市场推广系统发现,美国搜索广告支出同比增长了9%,主要是点击量的增长。从全年来看,包括传统上的第四季度旺季,Adobe预计支出将增长10%-12%。

不出所料的,搜索广告支出的领导者是谷歌,它占了Adobe这一市场78%的客户。这一占比相比第一季度的80%和2013年第四季度的82%略有下滑,但与Adobe一年前报告的78%一致。这可能有部分季节性原因在里面,但是总体来说,谷歌的地位似乎很稳定。

另外22%的客户选择的是Yahoo/Bing,Yahoo/Bing将其在英国市场的份额增长至8.8%,但是在德国还微不足道,而谷歌则在哪里拥有96%的搜索广告市场(它的垄断地位同样解释了为什么许多欧洲政府相比美国政府对它更为挑剔。)

2

整体分析基于观察来自超过500个使用Adobe程序化广告平台的云市场推广系统客户的超过2000亿的搜索展现量,价值大约为20亿美金。

每点击成本,作为谷歌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同比小幅上升了4%。Bing的每点击成本下降了6%。

这一报告中最有趣的一个数据可能是针对平板电脑的搜索广告支出的增长出现停滞。它目前占整体搜索广告支出的14%,只比10个月前的12%略有上升。同时,移动搜索广告超过平板电脑的支出从10%上升到15%。

3

另一个有趣的陈述是谷歌的点击率增长了20%。Adobe认为这种上升至少部分得益于谷歌新的广告形式,它看起来像搜索结果页面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这更能诱使人们点击广告)。Adobe发现点击率在不同的行业都出现增加。

199IT原创编译 译者 Jane

]]>
//www.otias-ub.com/archives/256741.html/feed 1
福布斯:庆祝美国最爱国的品牌 //www.otias-ub.com/archives/252170.html Mon, 07 Jul 2014 16:51:24 +0000 //www.otias-ub.com/?p=252170 毫无疑问很多消费者期待即将到来的欢庆的周末。它是7月的第四天——独立日,为庆祝美国独立战争,庆祝自豪和自由,伴随着飘扬的旗帜和爱国的音乐,小镇广场上的野餐、游行和烟花,以及各种各样的红白蓝的装饰品。这同样也是个休息日。美国消费者知道如何举行宴会,那么还有什么是不值得期待的呢?

营销人员同样期待独立日,因为独立日给了他们一个“帮助”人民庆祝的机会。品牌们暗示游行乐队和鼓手队长,雇佣外形酷似山姆大叔的人,采用红白蓝主乐调,而且通常注意尽可能多的激发出爱国情感。但是除部分策略用以庆祝自由和独立外,大多数只是被用来销售。

对7月4日来说太讽刺?对今天的消费者来说,说一件事,做一件事和信任地做一件事是完全不同的三件事情,无论他们是否有一个三天的周末。因此为了判断哪些品牌是真正引领爱国主义的,Brand Keys(品牌之钥)做了一个深度的统计来确定今年与“爱国主义”价值更相关的225个品牌清单。

Man in U.s. Marine Corps Uniform Saluting American Flag

统计分析和表面校度已经公开,相比理性来说品牌参与更具感性,许多感性的价值驱动参与。研究询问了4680个年龄在16-65岁之间的消费者来评估集一个35个价值的集合。聚焦“爱国主义”的价值来看哪些品牌更可能(不可能)得到消费者的拥护和欢迎。

今天,当提到吸引消费者,挥动一面美国国旗和实际上有能挥动国旗的真正基础是两件截然不同的事情,并且消费者了解这一点。更重要的是,可信度是参与范式的关键。一个消费者伴随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价值参与的越多,他们越能将品牌与这个价值联系起来,他们更可能信任这种情感并在这种信念下积极行动。

以下是前五十位最爱国的品牌排行榜。百分比表明对于个人价值“爱国主义”的情感投入强度,与100%的理想情况相对比。只有美国陆海空三军——空军、陆军、海岸巡防队、海军陆战队和海军评价高,我们借此机会表明,并向他们的服务表示感谢。

              2014

  1. Jeep (98%)
  2. Levi Strauss (97%)
  3. Coca-Cola (95%)
  4. Colgate/Disney/ 
Wrigley’s/Zippo (93%)
  5. Ford/Harley Davidson/ 
Ralph Lauren (91%)
  6. Apple/Gillette (90%)
  7. Hershey’s/Walmart (89%)
  8. Amazon (88%)
  9. New Balance (87%)
  10. A T&T/Google (86%)
  11. Gatorade/Marlboro/ 
Sam Adams (85%)
  12. Budweiser (84%)
  13. Louisville Slugger/ Smith & Wesson (83%)
  14. American Express/Coors (81%)
  15. John Deere/L.L. Bean (80%)
  16. Facebook/GE (79%)
  17. 49ers/Cowboys/ NFL/Patriots/ (78%)
  18. Wrangler/Yankees (77%)
  19. Walgreens/
Wilson Sporting Goods (76%)
  20. Craftsman Tools/
Jack Daniels/Kodak (75%)
  21. Campbell’s/ Gibson (74%)
  22. eBay (73%)
  23. Heinz/Sears (72%)
  24. McDonald’s/KFC (71%)
  25. Kellogg’s/ Tide (70%)

 

对于前五十位的品牌中很多是真正的美国象征,这并不令人惊奇。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品牌在今年的榜单中上升很快:Apple , Amazon, Google , Sam Adams, American Express ,Facebook和Bay.

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品牌不爱国,或者它们没有引起任何爱国共鸣。理性的一面,像作为一个美国公司,或作为“美国制造”,或举行全国定向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和赞助,对任何品牌来说都是组成的一部分,特别是当它注意自己的爱国本性和公众形象时。但是如果你想通过品牌价值区分,特别是这种情感上的,如果有很高的信任度,畅销品只会更畅销,与之伴随的是品牌销量和利润。

去年,当2013年最爱国的品牌名单发布时,一些读者评论部分品牌时多么不符合清单,因为他们的产品实际上并不是在美国生产的。国外生产在如今的全球经济下已变得越来越现实。但是,同样需要记住的是决策硬币理性的一面,对品牌参与的贡献度并没有像以前那么大。如果你说起“品牌”,情感总是胜过理性,总是这样。

在过去几十年里,营销人员应该学习关于品牌的一课是品牌和它们所意味着的,以及他们能代表的,已经日益成为附加值的代言。那些能引起消费者情感联系的品牌将总是有一个策略——甚至有时候是战术上的,当说到关于消费者心灵、思想和忠诚度的市场战争时,这些品牌在策略上比竞争对手占优势。有点像Thirteen Colonies和British Empire。

美国独立日快乐。

199IT原创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
eMarketer:美国Twitter用户群开始成熟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239.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239.html#comments Mon, 07 Jul 2014 16:46:33 +0000 //www.otias-ub.com/?p=198239 增长超过年轻用户群

增长模式的变化表明Twitter未来的改变。在美国,网站已经度过了早期接受大关,并正在适应一个用户群更为成熟的发展模式。到2016年,超过25%的12-44岁的互联网用户将每月至少使用一次Twitter,根据eMarketer最新的数字显示。

eMarketer对2014年美国Twitter用户的预估人数从2013年十一月公司IPO前预测的4160万增加至4820万。这一增长反映出公司当时发布的用户数据以及它宣布其上市后赢得的2013年第四季度的新客户。但是,因为是短期内的用户增长,eMarketer也降低了它到2018年的增长率。在2015年,美国Twitter用户的总体增长将降至10%以下,到2018年将放缓至6.4%。
1
Twitter的未来价值不仅取决于它的用户数量,同时受用户参与它的广告的数量影响,并且老用户似乎更愿意这样做。对于关于青少年使用Facebook(或不使用)的担忧,12-19岁的互联网用户目前并将继续保持Facebook第二高的普及率,仅次于18-24岁的人群。

但Twitter的情况并不是这样。从百分比来看,25-34岁的人群相比青少年更多的深入服务中,2014年,25-34岁的用户是1040万,而青少年童用户只有550万。到2018年35-44岁使用Twitter的用户比例几乎追上青少年的比例,达到29.1%,青少年的占比为29.7%。在Facebook,青少年目前月度使用网站的百分比超过35-44岁用户群将近15%,并且eMarketer预测这一差距在未来四年将保持稳定。
2
一个成熟的用户群意味着对Twitter来说在美国后视的快速增长,这解决了市场对Twitter在近期IPO后没有出现紧随其后的足够快速的增长的担忧。一个完善的用户基础也可以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用户群,Twitter成熟的用户群不仅是在数量上,在年龄上也会影响它广告收益的潜力。

]]>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239.html/feed 1
BookStats:美国电子书收益 75.4 亿美元,超过实体书商店 //www.otias-ub.com/archives/252420.html Fri, 04 Jul 2014 01:37:27 +0000 //www.otias-ub.com/?p=252420         在传统实体书店收益持续下滑的现况下,他们与缓慢成长的线上电子书店终究还是到了交叉点。根据 BookStats 的统计指出,美国出版业 2013 年在线上电子书(e-books)这边共赚进 75.4 亿美元,而传统的实体书部分则为 70.1 亿,差距虽然还不大,但我们也看到了美国出版市场板块的缓慢转移正式到了分界点。但这数字的背后还是有点令人忧心之处,BookStats 发现尽管电子书市场销售增长了约 10%,但 2012 年至 2013 年间的收益表现却平平。至于为何会这样呢?就请跳转后一起了解一下吧。

e-book-ipad-robert-michael-afp-getty-images

       导致这种情况是因为更低的订价虽然带来更好的销售成绩,但在收益表现上却并不如预期。此外,这里的数字其实并不包括未列入 ISBN 的书籍,所以一些独立出版者的数字将不会在其中出现。而回到大中华地区,貌似真正建立起有如 Amazon 与 Apple 规模的出版平台的确是还未见到 — 也许已经成为小米子公司的”多看”有点机会?

       对此,一直以来笔者所见到的都是出版业者不团结、资源分散无法整合,导致线上电子书产业始终没有突破。事实上,如果大家都想自己一间独大,却不能投入足够多的资源达成目标,就只能端出差强人意的成果并看着市场先机不断失去。毕竟从实体出版资源来看,华人市场其实并没有什么强势的出版商可以主导局势,所以很理所当然地大家应该要更好好地”合作”才有可能突破现状,但最终却似乎没有人真正有觉悟,愿意跨出陷入泥沼的脚步,往下个世代前进。

       转自:瘾科技

]]>
Adage:2014年宝洁70%的广告预算将用于程序化购买 //www.otias-ub.com/archives/237416.html Thu, 12 Jun 2014 00:55:39 +0000 //www.otias-ub.com/?p=237416 purchase-intent-scores-food-automative

       宝洁打算将70%的广告预算用于程序化购买;其他广告主打算模仿宝洁的例子。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到今年年末,宝洁公司计划将70%到75%的预算用于美国数字媒体程序化购买。对世界最大媒体豪客来说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目标,必然会导致那些抵制自动交易的品牌广告主重新考虑。至今,宝洁使用程序化购买方式仍局限在相对较小的测试中。

       在这种程序化的广告购买方式中 广告主可以实时针对特定的人群购买和展示广告。

        宝洁的这个计划是继美国运通最近宣布其100%广告将通过程序化购买的战略性举措后的又一拥抱程序化购买的例证。

        宝洁发起的运动更具颠覆性。首先运通是一家直销营销广告主,通过客户获取数据,可以实时监控广告的即时效果,而且它也没有像宝洁公司那样明确的时间表。第二,这对像宝洁这样的品牌广告主来说是个飞跃,因为其产品主要通过零售商销售,需要更多时间和分析来了解数字广告对销售的拉动效果。这也是这些品牌拥抱程序化购买的主要障碍。

        根据WPP的Kantar Media,宝洁去年在测试媒介上花了32亿美元,其中2.35亿花在了互联网展示广告上(数据不包括手机和社交媒体广告)。宝洁公司的消费品牌系列包括汰渍、Charmin、吉列、潘婷、Cascade、佳洁士、NyQuil和玉兰油。

        宝洁公司过去主要购买优质流量资源,程序化购买要获得品牌广告主青睐仍需要增加这些优质媒体库存。

       实现难度存在争议,营销分析公司Marketing Evolution的首席执行官Rex Briggs称他们研究发现程序化购买媒体流量比人们想象的更优质,虽然无法单独购买特定资源,但是比传统方式提供了更好的定向能力。他说:“这有点违反品牌广告主的认知,但确实提供了更好的控制力。”

        目前很多TOP网站的资源仍然是通过传统的电话,邮件,人工的方式售卖,并非都参与到编程化购买的浪潮中,但越来越多的流量验证、 品牌保护和反作弊技术将清除不良资源,提高程序化购买的价格。

        2008年,宝洁开始开发和测试内部程序化交易系统,叫做Hawkeye,但宝洁公司拒绝确认Hawkeye的存在。

        全球品牌建设总监Global Brand Building Officer近月在推动程序化数字交易的发展,而宝洁对编程化购买的转变背后也不乏从缓慢增长的广告预算中获取更多回报的压力。

        宝洁财务总监Jon Moeller说,随着四月公司季度财报发布,由于数字媒体成本效率更高,公司广告投入增速放缓,减少了绝对投入却没有牺牲效果。

        对Starcom MediaVest Group的影响还不明朗,这个团队负责处理宝洁数字交易。团队拒绝就此发表评论。

        大部分品牌广告商仍对程序化交易心有疑虑。ANA的Forrester研究机构和国家广告商协会上个月发布了一项调查,只有28%的人理解程序化如何使用,10%的受访者了解但是却不使用。最大的担忧是复杂交易的透明性,这些交易包括交易代理平台和第三方的参与,ANA估计发行商会得到25%到50%的利润。

        凭借自己的交易平台,宝洁省略了中间商,虽然不包括广告网络。但是宝洁有一个盟友,或至少是熟悉的面孔,谷歌——最大的网络。去年谷歌招募了备受推崇的宝洁执行官Kirk Perry作为品牌解决方案的主席。Perry参与了Hawkeye的开发,负责领导数字媒体购买测试小组。

        199IT原创编译自Adage 译者:孙莹

]]>
eMarketer:品牌博客从周末帖子中获得最高投资回报率 //www.otias-ub.com/archives/22503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225035.html#comments Thu, 29 May 2014 00:00:14 +0000 //www.otias-ub.com/?p=225035 博客在工作日发帖最多,但是在周六和周日分享是最高的。
各品牌的博客在客户工作时候发表的帖子最多,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目的。

1
根据2014年4月TrackMaven的一个研究,博主们最可能在工作日发表他们的内容,每周的博客内容有87%的在周一到周五推出。

但是对于博客的读者——eMarketer预计在美国今年将达到7610万人,占人口的23.9%,他们是否也在这段时间中在社交网络上分享内容呢?基于TrackMaven的调查,他们的行为是相反的。虽然只有13.1%的博客帖子在周六或周日发布,但是占到了整周社交分享内容的32.6%。按日细分,周六和周日发表的内容比任何工作日的社交分享比例都高,这表明营销人员如果在读者有更多时间阅读和分享的周末发布博文,可以得到更大的回报。

  • 2当读者通过社交媒体分享时,他们很可能在Facebook上这样做。TrackMaven发现Facebook分享和点赞占据博客帖子社交分享的大多数。Twitter同样流行,占整体的38.6%,Pinterest 和LinkedIn上几乎看不到。
    企业们无需空等着读者在社交网络上分享他们的内容——他们自己也能这样做。2013年8月由Skyword 为Unisphere Research 组织的调查中显示,在北美大多数市场营销专业人员已经开始在他们的社交页面上分享博客帖子,并且有44%的人表示他们愿意增加这一行为。

 

]]>
//www.otias-ub.com/archives/225035.html/feed 2
eMarketer:购物者重品质而不是低价 //www.otias-ub.com/archives/199401.html Fri, 23 May 2014 01:59:19 +0000 //www.otias-ub.com/?p=199401 消费者优先选择优质的产品质量

获得一个好的交易并不是消费者最想要的。根据美国杜克大学富科商学院(Duke University’s Fuqua School of Business)在2014年2月份的研究,“优质的产品质量”是美国营销人员最优先的选择。至少自2012年8月份以来,这已经成为首要任务。而从2013年8月到2014年2月,关心产品质量的消费者的比例从22.7%跃升至31.0%。

消费者对低价的兴趣不大。事实上,这由2013年8月的第三位下滑至2014年的第四位,落后于品牌关系和顾客服务。

4

特别是在网络购物者身上,Cotton Incorporated发现,82%的被访者表示,美国网络购物者在网购服装时,他们第二大关心的问题就是服装质量。退货政策一1%的领先于服装质量,排名第一。将近3/4的被访者会担心服装不合适,超过60%的人担心不能够触摸服装质地——这两个问题都涉及产品质量。

]]>
eMarketer:个人护理品牌在妈妈中口碑最好 //www.otias-ub.com/archives/228515.html Thu, 22 May 2014 00:55:03 +0000 //www.otias-ub.com/?p=228515 几乎一半的使用社交网络的美国妈妈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品牌

许多品牌可能是妈妈认可的,但是哪一种得分最高呢?基于YouGov的研究表明,个人护理品牌是妈妈们感觉最好的,Dove 和 Johnson & Johnson分别位居前两位。

1

榜单中其他的品牌体现出多样化的混合,不仅经常针对妈妈和儿童投放广告的食品品牌,例如M&M’S和 Cheerios进入前十,而且关注成人的家用品牌Craftsman和Black & Decker也进入前十。

作为一个可以吸引妈妈注意的品牌,可靠很重要。2013年12月由BabyCenter 组织的研究针对一个品牌最重要的特性是什么调查了年龄在18-44岁间的孕妇或者孩子年龄不到9岁的美国女性互联网用户,调查发现受访者指出诸如理解对父母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和共享相同的价值观这样的特性。

2

eMarketer预计在今年2880万美国妈妈将使用社交网络,占美国妈妈互联网用户的85%。并且她们中的许多将会“关注”(follow)品牌。根据由Triton Digital赞助的,Edison Research组织的2014年1月的研究表明,美国家庭中45%的孩子年龄低于18岁的美国妈妈社交网络用户在社交网站上“关注”品牌。

]]>
eMarketer: 2014年美国移动旅游销售将增长60% //www.otias-ub.com/archives/223009.html Tue, 20 May 2014 00:44:02 +0000 //www.otias-ub.com/?p=223009 随着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激增,线上旅游预定向移动设备转移
根据eMarketer最新数据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先进的移动设备,移动旅游预定正开始繁荣。美国移动旅游销售,包括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上的旅游购买,2013年共计163.6亿美元,并将在今年继续增长59.8%达到261.4亿美元。
1

基于2013年到2018年31.7%的复合年增长率,移动旅游销售在2018年将涨至646.9亿美元。
eMarketer预计在2014年,美国移动旅游销售将占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预定在内的所有数字旅游销售的18%。到2018年,移动旅游销售的份额占全部数字旅游销售的37%。数字旅游销售的增长将全部来自于移动旅游销售,通过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销售在预测周期内将出现逐年的轻微下滑。
手机普及率的增加正推动旅游公司开发更好更便捷的移动预定体验,而增长的移动旅游市场是由几个因素驱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在旅游购买过程中都有其独特特点。通过智能手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购买任何东西的能力,特别是在旅游时为它创造了重要的机会,因为它的消费群体在本质上是移动的。因此,紧急时刻的智能手机移动旅游销售正在推动移动旅游交易的数量。但是,智能手机销售通常涉及小额交易,例如单夜酒店住宿或紧急租车。
另一方面,随着平板电脑在家庭中代替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相比个人电脑,消费者将更可能通过他们的平板电脑预定较大的交易和长途旅游。旅游购物通常是一个“向后倾斜”的活动,当消费者在家中沙发上时,有利于平板电脑消费者的用户体验。eMarketer预计这一趋势将提升总体移动旅游销售的价值。
2

数字旅游销售作为电子商务的一类相比其他领域更为成熟,因此数字旅游销售正在美国总体B2C电子商务销售中失去份额。2013年,数字旅游销售占美国将近4000亿美元的电子商务市场的34.1%。然而,随着数字旅游增长已经下跌至个位数,并且零售电子商务持续两位数增长,数字旅游销售在2018年将只占美国整体6662.8亿美元的B2C电子商务市场的26.2%。
但如果只对比移动销售,移动旅游销售在总体移动电子商务的市场份额在增加。eMarketer预计在2014年,移动旅游销售在美国所有B2C移动电子商务销售的份额将达到31.1%,其移动电子商务销售在2013年达到585亿美元。但是到2018年,移动旅游销售的份额将增长到占近2000亿美元的整体移动电子商务份额的三分之一,或占其32.8%。

]]>
Adweek:研究显示消费者反展厅现象的盛行 网上研究实体店购买 //www.otias-ub.com/archives/225004.html Mon, 19 May 2014 01:00:03 +0000 //www.otias-ub.com/?p=225004 1

那些热衷于展厅现象的零售商或许会发现一个来自Merchant Warehouse的新的报告,是关于最近受欢迎的现状。该公司关注于消费者支付解决方案,从多个研究报告和调查中整合信息,展示出一个显著的趋势:反展厅现象(webrooming)。

展厅现象(showrooming)是指的消费者在逛完实体店后,再通过网店购买。反展厅现象是在网上研究产品,之后去实体店进行购买。

根据Merchant Warehouse的发现,在18-36岁的被访者中间,69%使用智能手机的人们会有反展厅现象,同时,仅有50%的人存在展厅现象。在37-48岁的被访者之间,反展厅现象和展厅现象的对比是71% vs. 53%。

该报告并没有涉及收入数据,但是Forrester Research的VP和首席分析师Sucharita Mulpuru分析了收入数据。根据最近的Forrester研究,她预测,基于反展厅现象2012年2.1万亿美元的销售额,到2017年,将达到1.8万亿美元。相比之下,2017年,电子商务总销售额将达到3700亿美元。

无论如何,“对于零售商来说,展厅现象是一个潜在风险和一个巨大的问题。”Mulpuru说道。

Warehouse Merchant报告指出,36%拥有智能手机的消费者会希望商店能够进行价格匹配。他们呼吁零售商这么做,并能够提供更加理解顾客的服务。

该公司战略方案和产品营销的高级副总裁Chris Wuhrer,他相信越来越多的商店会在创建app方面超过Best Buy和Sears,将能够让消费者在店内进行比价,拿到更实惠的价格。另一方面,“对于一些价格敏感度低的消费者,他们将会在本地的实体店内花费更多的时间,特别是高档物品和服装。”

Warehouse的报告资料来源包括Vibes Media, Business Insider, comScore, Neustar Localesze, the agency 15 Miles, Accenture, Deloitte 和 Harris Poll。

]]>
eMarketer:平板电脑向美国个人电脑数字视频频道的领导地位发起挑战 //www.otias-ub.com/archives/219364.html Tue, 06 May 2014 00:55:31 +0000 //www.otias-ub.com/?p=219364 2013年平板电脑视频的用户访问时长增长超过50%,但是网络视频广告费用仍保持领先。
美国市场的平板电脑使用日趋成熟,根据eMarketer 最新的数据显示,2014年将有将近一半的人口至少每月使用一次。2013年,1.322亿美国用户使用平板电脑,这一数字预计今年将增长11.3%达到1.472亿人。未来几年的增长率将逐渐减少为个位数,在2018年达到1.713亿用户,占总人口的52.1%。
170699
平板电脑在广告和电子商务方面扮演着越来越的重要角色。因为其可携带性(这使得他们成为一种“移动设备”),许多美国用户在家用平板电脑代替个人电脑的各项活动,因为他们可以被带到任何地方,永远在线。另外,平板电脑的屏幕大小在一些特定的使用情况下比其他移动设备更为优越
平板电脑视频观看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其快速增长表明平板电脑不断增长的影响力。2014年,1.134亿美国平板电脑用户每月至少在他们的设备上观看一次视频节目,这占所有平板电脑用户的77%。这一渗透率到2018年将增长到87%,根据eMarketer数据,平板电脑视频观众将达到1.49亿,占据所有数字视频观众的70.1%。相比之下,智能手机视频观众的数量2014年将达到8900万人,预计到2018年增长至1.254亿人。但是,智能手机视频观众渗透率将不超过60%。
2
根据eMarketer预测,由于平板电脑视频观众的增长,美国成年人花费在用平板电脑看视频的时间增长速度超过任何其他的媒介。基于目前的趋势,平板电脑将必然超过网络视频,也就是说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的。在不久的将来,平板电脑将成为观看数字视频设备的主要设备
2014年,花在平板电脑上看视频的时间将增长近54%,从2013年每天13分钟达到20分钟。平板电脑视频观看正在超过智能手机观看视频的时间,比去年同期占整体移动视频观看时间更多的份额:用智能手机观看视频的时间将从2013年的9分钟增加到今年的13分钟。eMarketer 预测2014年美国成年人用个人电脑观看网络视频的时间将达到22分钟,这一数字和去年持平。
3
尽管移动视频观看的增长和个人电脑视频观看增长的相对停滞,广告投入仍旧严重的向网络视频倾斜。根据eMarketer最新的广告支出预测,美国网络视频广告投资2014年将达到44.5亿美元,移动视频广告支出总计将达到14.4亿美元。在我们整个预测周期,这些费用将增长得越来越接近,2018年用于数字视频广告的费用将达到122.7亿美元,55.7%的为网络视频,虽然事实上花在移动视频上的时间已经超过网络视频观看时间的50%,并很可能继续扩大这一差距。

]]>
Mashable:研究表明美国青少年依旧更喜欢线下购物 //www.otias-ub.com/archives/209442.html Tue, 22 Apr 2014 01:55:04 +0000 //www.otias-ub.com/?p=209442 Matt Petronzio  2014年4月11日

今年,全球电子商务的销售总额预计将达到1.5万亿美元—相对2013年健康增长20.1%。但是,一项新的调研表明了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有一个人群依旧喜欢在实体店购物,那就是青少年。

根据Piper Jaffray的第27个每半年举行的“盘点青少年”市场研究项目,74%的美国女青少年和53%的美国男青少年喜欢在实体店购物超过了网上购物。

但是,那些比例下降得非常快—仅仅在1年以前,80%的美国男青少年和82%的美国女青少年更喜欢线下购物。

另外:当你确实在家时,几个小时后包裹就能被送来。

以下是由Statista提供的图表,表明从2013年春季以来,青少年的电子商务偏好是如果改变的。

2014_04_20_Shopping

]]>
eMarketer: 传统广告还是数字广告?千禧一代情感复杂 //www.otias-ub.com/archives/210400.html Fri, 18 Apr 2014 00:03:04 +0000 //www.otias-ub.com/?p=210400 千禧一代受数字广告影响更多,但是他们更注重传统广告

千禧一代被认为是精通数字化的一代,但是这意味着他们认为传统广告的效果较差吗?根据 Adroit Digital组织的投票,许多千禧一代并不这么认为。2014年一月份通过对美国千禧一代智能手机用户关于数字广告和传统广告效果的调查研究表明,36%的受访者表示数字广告更有效,但是,有28%的年龄在18-33岁之间的受访者表示两者效果相当,这一比例仅次于前者。
171136
但是尽管千禧一代这样说,数字广告还是占据了优势。虽然Adroit Digital发现对千禧一代来说,电视广告——一种传统形式的广告,在感知和评估一个品牌时最有影响力(70%),但是数字广告形式战胜了其他传统广告形式。
171135
千禧一代可能认为数字广告是最有影响力的,但是它需要有特别的地方来吸引他们的注意。2014年一月份由 Harris Interactive组织的来自Goo Technologies的研究表明,18-34岁年龄组的人相比传统的电视、电台和报纸广告来说,更可能忽略线上广告,例如横幅广告、社交媒体广告以及搜索引擎广告等。
169549
大多数男性和女性千禧一代表示他们忽略线上横幅广告,大约五分之二的男性和一半女性不关注社交媒体或搜索引擎广告。千禧一代是最不容易忽略电视广告的,忽略人数约占每个性别组的占四分之一。

]]>
eMarketer: 研究显示客户获得是小企业主最大的挑战 //www.otias-ub.com/archives/210199.html Thu, 17 Apr 2014 00:53:53 +0000 //www.otias-ub.com/?p=210199 客户获得是小企业主最大的挑战
当提及获取新业务时,小企业仍面临很多障碍。在2014年第一季度 Gallup和 Wells Fargo的研究中,吸引客户、找准商业机会和寻找工作或开辟新业务是美国小企业主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有21%的受访者提及。列出的其他所有挑战,包括相关费用和政府等,落后了至少10个百分点。
171687
什么样的营销策略帮助小企业抓住潜在客户的注意力呢?根据2014年三月Huzzah Media组织的投票,朋友推荐是小企业看到的最行之有效的营销工具,超过一半以上的受访者这样说。有三分之一的小企业表示广告是最有效的营销工具,位居第二位。
171660
这些推荐不仅带来了营销成功——它们也产生收入。根据Huzzah Media组织的美国小企业调查,口碑营销是收入的第二最佳来源,这或许是受访者认为朋友推荐非常成功的原因。回头客被受访者认为是第一收入来源,有44%的受访者这样认为。

]]>
eMarketer:研究显示在服装业移动收入主要来自平板电脑 //www.otias-ub.com/archives/180251.html Tue, 08 Apr 2014 00:55:16 +0000 //www.otias-ub.com/?p=180251 在服装业,平板占了主要的移动收入

平板电脑在美国消费者当中已经变得司空见惯,在数字购买行为中表现更为明显。2012年,平板电脑首次成为占据美国零售电子商务销售大多数份额渠道,eMarketer预测,这一份额在未来几年会进一步扩大。现在,随着平板使用的普及,根据eMarketer新的报告《平板电脑和服装:移动电子商务中的时尚》,跨领域的零售商和品牌,包括服装业,开始关注整个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那些设备的存在。

根据MarketLive对比2012年第三季度和2013年第三数据的研究发现,在服装业,移动设备创造的收益并没有电脑多,但他未来的增长会非常快。智能手机的流量在这两个季度均占主要份额,平板电脑的收益增长超过3倍。

1

平板电脑购物行为开始变得明显,份额主要来自智能手机用户和电脑用户,所以零售商现在必须重点创造工具和功能来利用平板的优势,而忽略它的缺点。

举例来说,Gilt集团基于购物者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情况上,重点强调差异体验。该公司的市场副总裁Jason Hohn表示,作为一个限时销售的网站,对于Gilt来说时间就是一切,所以对于快速交易来说,智能手机网站呈现精简和更少的图像。Gilt的平板体验针对于更长更休闲的购物,所以,举例来说,利用最新的iPad retina显示器的优势,在上面展示高清图片,创造“一个更编辑的感觉,”他说:“人们还说他们经常在晚上进行浏览,在一个更轻松的氛围里使用iPad,所以提供这个可编辑的感觉真的能够帮助这个行为类型。”

平板电脑的结账过程也是大量电子商务交易的一个障碍。2013年3月购物搜索引擎公司TheFind对平板用户调研发现,平板和电子商务网站的不一致性导致了这个障碍,超过1/3的被访者表示,平板不是他们首选的网络购物设备,结账问题是第二大的原因。

2

这些担心并不是多虑的,在L2 Think Tank调查中,只有21%的零售商在平板网站上只有一页结账界面,而仅有10%的购物者会在一个APP中完成购物。

]]>
eMarketer:美妆类网络销售呈现强劲增长 //www.otias-ub.com/archives/177814.html Sun, 30 Mar 2014 23:21:26 +0000 //www.otias-ub.com/?p=177814 用户回复居于网站功能的首位

由于一些零售类别的增长,2013年整体销售增长预计将表现强劲。而消费者对增加网购表现出强烈的意愿。

根据L2 Think Tank,大多数零售领域的电子商务增长将会超过整体销售增长率,特别是在美妆和个人护理类别。根据2013年11月该组织对85个美妆品牌的调查发现,2013年电子商务销售预计增长近30%,去年的总体销售仅增长6%。

1

L2 Think Tank发现竞争品牌们意识到了来自网络零售的潜在收益,为了能够赶超其他品牌,他们正打算往数字渠道注入大量资金。这些品牌时刻关注功能,这包括他们的网站,消费者购买路径的关键接触点。

该调查发现83%的网站包含用户评论,它是被最广泛采用的功能。2013年将近3/4的网站提供购物赠样品的服务,同比去年增长将近6/10。总的来说,品牌在他们的网站上已经开始抛弃即时聊天功能,而越来越多的使用客户Q&A。

2

尽管L2 Think Tank发现43%的消费者在买美妆产品时会使用平板电脑搜索产品,品牌已经慢慢开始在他们的网站中加入平板电脑专用的设计。几乎60%的品牌已经为平板用户优化了下拉菜单,仅有30%的品牌包括具有滑动菜单的内容,以及仅大约10%的品牌包含具有滑动菜单的产品墙纸。

随着电子商务显现出来如此强劲的增长趋势,美妆品牌顺其自然的要认真考虑在移动设备上投入响应设计,这将在购物和购物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
eMarketer: 美国青少年使用游戏机上网超过玩游戏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570.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570.html#comments Thu, 06 Mar 2014 01:30:01 +0000 //www.otias-ub.com/?p=198570 61%的人使用游戏机上网


成长在一个数字化的社会,美国青少年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依赖大量的设备功能。
根据2013年11月Edison Research的研究,电话是美国青少年和千禧年的互联网用户使用最多的设备,超过电脑和无线电。几乎所有12-34岁的人拥有移动电话——80%是智能手机。联网游戏机是普遍的,几乎十分之七的用户拥有,高于拥有MP3播放器或者平板电脑的人的占比。
1
有趣的是青少年如何使用这些游戏机。根据2013年六月Cox Communications公司的研究,他们似乎主要依赖它们上网而不是设备的主要(至少是最初的)设计目的。
超过五分之三13-17岁的人表示在家使用他们的游戏机上网——与使用台式机上网的一样多。
2
青少年表示用游戏机玩视频游戏的比例可能比上网的比例略低。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说他们使用这样的设备玩游戏,但是使用笔记电脑用于这一目的的人数和它一样多。
3
手持游戏设备在玩游戏方面不像其他设备那样普遍。只有28%的青少年使用它们玩视频游戏,然而台式机和智能手机的使用都大约47%。

]]>
//www.otias-ub.com/archives/198570.html/feed 4
eMarketer:数据解读WhatsApp为什么值190亿美元 //www.otias-ub.com/archives/197875.html //www.otias-ub.com/archives/197875.html#comments Mon, 03 Mar 2014 00:36:34 +0000 //www.otias-ub.com/?p=197875 2013年,WhatsApp用户在北美地区上涨了230%。
Facebook对移动信息服务WhatsApp的收购已经引起许多关于整体移动信息景象的对话。Juniper研究公司2014年2月的新闻稿预测,到2018年,全球移动信息流量中即时通讯应用程序的份额将占到75%,达到63万亿条信息。但是,这类应用程序的收入总体可能刚刚超过30亿美元,只占移动信息收入的2%。
虽然及时通讯应用程序自吹拥有高流量,Juniper研究公司表示这是由于用户通常发送更多的带有信息的“聊天”,这些“聊天”可能被包括在一个短信或彩信信息里。其他的因素,例如群聊和表情符合同样增加流量。虽然流量可能继续上升,总体的收入仍旧是个挑战。
1
那为什么在WhatsApp身上花190亿美元呢。尽管这些收入障碍,移动信息应用程序已经可以看到使用人数的激增,并且WhatsApp更广泛的国际业务可能帮助Facebook进入新的全球市场——并且Facebook这一社交网络可能帮助这个聊天应用程序扩大它在北美地区的市场。根据GlobalWebIndex在2月份发布的博文,全球超过2亿人经常使用这一应用程序,并且这一数字去年增长了175%。当亚太拥有截止到目前最大规模的用户(1.01亿)时,北美地区才创造了真正的故事,2013年这一地区的用户增长了230%,达到 700万。诚然这是个小数字,但是这显示出主要的增长潜力。
2
尽管在每一个地区都有不同的用户规模,Facebook 和WhatsApp的结盟似乎是追随了美国和全球的类似趋势。在2014年1月,战略分析公司AppOptix发现在美国Android用户中调查谁有Facebook应用程序,有63%的人每天使用这一应用程序,相比使用WhatsApp的占比为36%。
3
同样的,GlobalWebIndex在2013年第四季度调查发现全球有69%的移动用户使用Facebook应用程序,有36%的使用WhatsApp。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会观察是否这两个应用程序能够合并在一起变成一个全球移动社交信息强大王国。

]]>
//www.otias-ub.com/archives/197875.html/feed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