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病学》:中国科学家首次证实,片仔癀有预防肠癌的潜力,并揭示背后机制

近日,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于君团队,在著名医学期刊《胃肠病学》发表一项重要研究成果[1]。

她们在两种肠癌小鼠模型中发现,片仔癀可以通过两种方式预防肠癌发生

一方面,片仔癀可以调节肠道微生物组成,促进保护性代谢产物的产生,改善肠道屏障功能,抑制致癌和促炎通路

另一方面,片仔癀中的活性成分人参皂苷也能直接抑制肠癌的发生

据了解,这也是科学家首次在模式动物体内证实片仔癀有预防肠癌的潜力

论文首页截图

在中国,片仔癀这个名字,应该是家喻户晓了。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名贵中成药,片仔癀主要成分包括麝香、牛黄、蛇胆和三七等药材,它目前属于国家一级重要保护品种。

近年来,一些体外细胞实验发现,片仔癀可以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抑制肠癌细胞的增殖[2,3]。然而,片仔癀在体内能否/如何发挥抑癌作用,目前仍无人知晓。

为了揭示片仔癀是否有预防肠癌的潜力,以及背后的可能机制,于君团队构建了两种肠癌小鼠模型,一个是化学诱导的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肠癌小鼠模型,另一个是基因突变驱动的Apcmin/+肠癌小鼠模型。实验中使用的片仔癀(PZH)剂量有两种:每天270mg/kg(低剂量)和540mg/kg(高剂量)

从实验结果来看,与对照组(100%)相比,片仔癀处理组小鼠的肠癌发生率显著降低(低剂量组66.67%,高剂量组37.5%)。此外,在两种肠癌小鼠模型中,高剂量片仔癀处理组的肿瘤数量和体积都显著更小

以上数据说明,片仔癀对化学物质诱导的肠癌和基因突变驱动的肠癌都有预防作用。

片仔癀有预防肠癌的潜力

值得一提的是,她们还比较了高剂量片仔癀和瑞戈非尼的抗癌活性,发现二者抗癌活性相当。

更重要的是,接受高剂量片仔癀治疗的模式小鼠没有出现副作用。研究人员认为,这说明片仔癀是安全的。

高剂量片仔癀与瑞戈非尼的比较

接下来就是探索片仔癀预防肠癌的可能机制了。

于君团队先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毕竟肠菌与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通过比较分析,她们发现片仔癀的处理确实改变了肠癌模式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成。益生菌Pseudobutyrivibrio xylanivoransEubacterium limosum增加,致病菌Aeromonas veroniiCampylobacter jejuniCollinsella aerofaciensPeptoniphilus harei等减少

她们又提取P. xylanivoransE. limosum的培养上清液,发现能显著抑制肠癌细胞(DLD1和HT-29)的活力和集落形成,而对正常结肠上皮细胞(NCM460)则没有影响。

随后的粪菌移植实验证实,片仔癀的抗癌作用至少部分依赖于肠道微生物

粪菌移植结果

除了肠道微生物的变化之外,于君团队还发现,片仔癀增加了牛磺酸、亚牛磺酸、胆汁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益代谢物的水平,并恢复了肠道的屏障功能

后续的研究也证实,片仔癀对肠菌组成的重塑,以及片仔癀经肠菌代谢后的产物,都有抑制肠癌发生的效果。

肠道的屏障功能恢复

从肠道上皮细胞中的分子变化来看,片仔癀处理导致促癌的信号通路PI3K-Akt下调最多。此外,在免疫层面,片仔癀处理也会抑制IL-17和TNF等促炎信号

也就是说,片仔癀预防肠癌的发生,可能是通过抑制致癌信号和炎性免疫相关信号介导的。

下调的炎性因子

在研究的最后,于君团队想知道,除了通过肠道微生物之外,片仔癀是否含有直接预防肠癌的成分。

无菌小鼠实验显示,片仔癀也可以预防两种无菌肠癌小鼠模型肠癌的发生,而且这可能与片仔癀中所含的人参皂苷Re(G-Re)和人参皂苷F2(G-F2)有关

片仔癀预防肠癌的潜在机制示意图

总的来说,于君团队的这个研究表明,片仔癀与肠菌之间有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作用共同影响了片仔癀的防癌功能;此外,片仔癀中所含的其他成分也发挥了一定的防癌作用。这些发现也为未来利用片仔癀预防肠癌提供了理论基础。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片仔癀是非处方药,但是在临床研究结果出来之前,大家不要尝试用它预防肠癌,毕竟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价格太贵了)。

来自: 奇点网

 

感谢支持199IT
我们致力为中国互联网研究和咨询及IT行业数据专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平台。

要继续访问我们的网站,只需关闭您的广告拦截器并刷新页面。
滚动到顶部
Baidu
map